谈中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定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16:51
谈当前主要矛盾的定位
      [摘要]:认为当前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的观点,多年来普遍流行,并被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本文对此提出了质疑;并认为“政治文明建设的相对滞后与发展要求和成员日益增长的民主科学意识之间的矛盾”,才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全文陈述了定位标准,阐释了定位理由。
      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能否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定位它,是能否认识把握基本国情、高屋建瓴地解决其他矛盾和问题的前提,也是进一步推动当前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和谐发展的关键。枢纽所在,价值甚大,纲目于斯,不可不慎。囿于定说,囿于框框,囿于权威,都不是科学的态度。这个问题,有值得重新慎重讨论的必要。
    长期以来,几乎所有治学者,都认为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几近僵化的观点,霸占着讲坛、盘踞于教材、写进了文件、流行在专家学者之间,似乎成了定论。流传广泛,浸染深厚,近乎所有人都毫不怀疑地把它当作经典命题来接受。见惯不惊,习焉不察。值得忧虑的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作为在新的历史上发展特色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高举旗帜,实事求是,理论创新,厥功甚伟;但其对当前主要矛盾的定位,仍然保守地沿袭了这种传统的说法,使这个观点获得了最高官方权威的认可,它的影响继续扩大,数十万计的大中专教材继续奉之为圭臬,它在继续走向僵化的经典。
    真理裁判权唯一只属于实践。它往往产生于对谬误的质疑。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冲破一个个传统过时观点的历史。一个观点是否正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而不在于它有多少书本理论和权威的支持。前一貌似正确的观点真的经得起实践检验吗?如果我们以实事求是的勇气和科学的标准来审视它,就会发现,用这个观点来表述主要矛盾,既不恰当,也不准确,更不符合实际。该命题中的矛盾,是人类的基本矛盾,而不是特定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把当前的主要矛盾定位于它,既抹杀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众目昭彰的巨大成果,也无助于我们的工作和决策,无助于和谐建设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一僵化观点,盘踞于理论领域多年,犹如顽固城堡,俨然巍然,桎梏着我们解放思想,阻碍着国家和的进步。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高举科学旗帜,挺起实事求是的丈八蛇矛,与时俱进,以“说大人则藐之”的勇气,向理论界这一阻碍发展前进的庞然大物射出真理的匕首与投枪吧!
    所谓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而主要矛盾,则指在一定时期或特定的阶段中,在有机矛盾系统中占主要地位,其存在和发展,影响或决定其他矛盾的发展,决定特定性质的矛盾。
    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它有以下性质:其一,支配性。在矛盾系统中,主要矛盾占据枢纽地位,执矛盾转化之牛耳,处系统之肯綮,乃解决问题之关键。俗语形容抓主要矛盾为牵牛鼻子,即指它在矛盾系统中,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性。抓准抓住主要矛盾,集中主要力量来解决它,或促成其转化,可以带动、促成其他矛盾的解决,推动的进步。其二,阶段性。主要矛盾只在特定阶段存在,是决定特定系统本质属性的子系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只能有一个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不可能长期不变,永远存在,贯串于发展的各个阶段;它只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阶段,其性质也决定特定时期的性质。其三,可转化性。在系统中,各项矛盾纠缠交结,此消彼长,矛盾各方的力量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主要矛盾决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条件成熟,由于发展、成员的努力,主要矛盾或转化,或同化、或消灭,而其他矛盾则可能又上升为主要矛盾。变动不居,生生不息。主要矛盾就是特定的内在特征,是特定的识别圭臬。正由于主要矛盾的不断变更转化,才一阶一阶地进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主要矛盾的转化,是进步的标志。
    我们可以用同义置换的方式,把此观点中的人民置换为成员,这种置换不影响其观点的基本语言含义,只不过把人民群众这个政治概念,变为一般语言学意义上的成员,其语言内涵包容量更完善。在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今天,的成员,几近全部的绝大多数都是人民群众。因此,这一置换应该是可行的。由此,我们就得到了这样一个关于矛盾的概念: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很显然,这一概念中的矛盾是人类的基本矛盾,而非特定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因为成员的物质文化需要,总是超前于生产的。古往今来最具独创性的思想家马克思认为:在有机体系统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子系统,它如浩荡江流,总是生龙活虎、奔腾跳跃地发展,由之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推动的进步。生产力系统决定生产关系系统,生产关系的总和又奠定上层建筑基础系统,虽然前者决定后者,但后者对前者不是被动适应,而可以主动适应,促进前者发展。这种由生产力不断发展而引起的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三者之间的联动互馈,是人类得以存在并发展的基础。这一基本原理,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如果我们进一步推究: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又是什么?是什么动力驱使生产力永不停步地发展呢(这个关乎生产力发展终极动因的问题似乎从未有人提起,值得深思)?很显然,这个原动力就是成员永不满足的物质文化需求与欲望。正因为人的欲望无止境,追求不停步,才促使人类不断地奋斗、创造,从低级向高级,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所以说,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相对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最基本的矛盾,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因。如果成员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生产之间没有矛盾,满足了,就停滞了,不再发展了。这个矛盾的基本性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之上。由于成员的物质文化需求永远处于无法满足的日益增长状态,这个最基本的矛盾也永远解决不了。即便是将来到了共产主义,成员的物质文化欲望仍然是发展的基本动力。
    需求决定生产。从人类诞生始,成员的物质文化欲求就永远在生产的前面领跑,生产总是落后于它。两者之间的差距始终存在。有了人类,就有这个差距,换言之,这个矛盾,贯穿于人类的始终。可以说它是基本矛盾或人类根本矛盾,却不能说它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因为这一矛盾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因,也是人类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基本原动力。过去是如此,将来还是如此。它是贯串于人类始终的、永远存在的矛盾。而主要矛盾却如前所述,是有阶段性的,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主要矛盾。比照这个特征,就能明白: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始终存在的,既无阶段性,也谈不上枢纽性和可变性。因此,它是人类的基本矛盾或原初矛盾,而不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
    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今天地球上所有国家都存在的。不管是君主制国家,或者共和制国家;是单一制国家,或者联邦制国家,从东方到西方,从南方到北方,不同体制,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其成员的物质文化需求都是日益增长的,都是其时其地的生产难以满足的。从非洲处于饥饿中的发展家,到西欧北美发达国家,成员的物质文化需求都无一不超越于该时该地的生产。发达如美国、日本、西欧、北欧,其成员已经有了相对较高的物质文化生活,但他们还存在着更高的欲望。有了房子想车,有了车想私人飞机,这是可以预见的。不管其国家如何发达,它的成员的物质文化需求总是超前于生产。即使将来私人飞机普及,其时成员或许又有了更高的类如个人航天的需求。尽管我们无法推测将来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具体形式,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需求将仍然超越于其时的生产。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地球村所有成员的物质文化需求总是其所处的生产无法满足的,因此说,这个矛盾具有共域涵盖性。尽管各国对物质文化需求的具体水准各不相同,但这种需求总是超过其时其地的生产水平,这是相同的。这就决定了这个矛盾不仅存在,而且将普遍存在,永远存在。虽然随着发展,其具体内涵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有所区别,但矛盾却始终普遍存在且普遍延续存在是不变的。因此,它属人类基本的一般的矛盾。如果把基本的一般的所有国家都存在的矛盾,作为特定的主义初级阶段某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既失去了特色,也不符合矛盾性质,是不妥当不准确的。
    从主要矛盾的性质来看,就矛盾普遍性而言,在特定的体系中,各种矛盾力量及其相互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在相互缠绕纠结的矛盾系统中,主要矛盾因其重要地位和性质才独立潮头,居于首席。如前所述,主要矛盾有支配性,可转化性,阶段性。而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生产的矛盾因为伴随人类始终,谈不上可转化性,也失去了阶段性,因而其支配性地位也无从谈起。从矛盾特殊性而言,前述观点中的矛盾概念既然涵盖了不同不同国家,普遍永远存在就无从体现其特殊性。主要矛盾能够随着条件成熟和我们的工作而转化,它的转化,决定着的发展阶段。而前述所谓经典观点,是无所谓阶段性的。把一个始终存在的矛盾定位为特定的主要矛盾,其本身就违反了主要矛盾的定义和理论。
    从矛盾的转化这一点说,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未必不会重合,但这种重合,决不可能是长期的不变的。30年前,笔者作为七七届大学生,所学的政治经济学,就有前述关于主要矛盾的表述。如果说,30年前,改革开放伊始,当我国物质文化生活相当贫乏的时候,由于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极度贫乏,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可能是重合的,人民群众厌恶空头政治,亟盼提高物质文化水平。那时,我们的政治教材和各类教科书提出这一观点,还能够为成员认可,为成员接受。(当然,其间表述略有修改,“人民群众”改为“人民”,“生产力”改为“生产”。从基本内容上来说,这种表述改动还不足以改变其基本特质。)但是,30年过去,到今天,还坚持这一僵化观点的话,肯定是不合时宜的。众所周知,这30年,是我国的盛世,不论是物质生产或是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都是发展最快的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30年来,仅以货币收入计算(不计物价指数),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了30多倍,农村村民收入增长20多倍。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从不足6平方米增长到24平方米,人均肉食、蛋类、布匹等均有两位倍数以上的增长。文化生活更呈万紫千红的丰富状态。30年前,全国年出版长篇小说不到20部,书籍4百多种,电影不足十部;现在年出版长篇小说就达3000余部(不计网络上发表的长篇小说),出版各类报纸439亿份,各类期刊20亿册,图书66亿册(张),年产故事片400部以上,电视2000多部3万集以上。可以说,这30年,是人物质文化消费增长最快,成员受惠最多的时期。百废俱兴,物阜民丰,河清海晏,家给人足。这30年,是物质文化生产的华彩段,是中华复兴的盛世篇。不仅如此,这30年,还是的民主程度创造程度大为改观的时期,是改革与开放并举,利益与理想相伴的时代。以往一些最顽固的思想、最坚实的准则、最教条的主义也被撼动。30年来,在的物质文化生产和思想观念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之后,我们如果仍然把的主要矛盾象30年前那样定位,那等于说,我们改革开放30年,对于主要矛盾的解决,丝毫没有进展,原来是这个主要矛盾,现在仍然是它;世界己千年大变,主要矛盾却洞中方七日,一如既往,仍然不变。那么,我们30年来的努力干什么去了?全体国人再努力30年及至300年,这个矛盾就能解决了么?非也。实际上,因为这个矛盾伴随人类长期存在,是永远无法解决的。如果坚持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难道不是对30年来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抹杀吗?
    从国际主义运动的历史来看,前述观点。实际上来源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联共(布)党史》,是斯大林主义的产物。众所周知,前苏联是一直坚持这个所谓主要矛盾的观点,作为当时执政党的理论纲领的出发点,并以此组建起其意识形态基础。但是,江流欲畅达,顽礁须清除;发展生产,须破障碍。不解决真正的主要矛盾,不排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民心不稳,发展生产是一句空话,落不到实处。由于这个观点掩盖了当时真正的问题,掩盖了矛盾,其结果是导致了前苏联的生产远未发挥潜力,导致真正的主要矛盾由非对抗性的星星点点,发展为全面性的对抗性矛盾,以致上世纪末前苏共崩溃,国家解体。覆车之辙,历历可鉴。真实的主要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制度的优越,在,它整体上不呈对抗性,而是通过我们的努力逐渐转化。但并不是说,主要矛盾全面全程都呈非对抗性,在某些点某些局部,如果处理不当,它也可能走向激烈化,而呈点的对抗性。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主要矛盾,首先要准确地定位它,象现在这样坚持一个千年不变的僵化观点,用永远也无法解决的基本矛盾来掩盖主要矛盾,把普遍性与特殊性混为一谈,貌似正确,但对于基本矛盾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反而欲速则不达。既然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不够,自然要发展生产。但世界上哪个国家那个民族的第一要务不是发展生产呢?定位主要矛盾的目的,是为所有成员的工作确立一个总体目标,以排除特定历史阶段制约发展生产的关键要素,更好地发展生产力。不解决主要矛盾,所谓发展生产将是空中楼阁,无法落实。前苏联后来之所以解体,其主要矛盾激化,而最终导致生产落后,人民群众得不到实惠是主要原因。主要矛盾的定位不准,掩盖了前苏联存在的问题,导致了生产的落后。殷鉴犹新,胡可不慎?
    所谓主要矛盾,是我们全力要解决的对象。我们就是依凭其解决,来促进其他矛盾的转化或解决,推动的发展。用前述所谓经典观点中的矛盾,来取代真实的主要矛盾,等于用属概念取代种概念,不能说错,却不准确。就象别人问你叫什么名字,你却回答说我叫人,这种回答等于没有回答。前述矛盾虽然存在,并且也与其他矛盾纠结,但它始终存在,始终无法解决,对于我们的工作,对于建设小康,也就很难起到推动作用。我们试想一想,即使当前的生产一下子提高10倍乃至100倍,以至远远超过欧美发达国家,我们成员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满足了吗?决然不会。真满足,就会停滞,失去原动力,谈何发展?可以肯定,到那时,成员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将仍然超前于生产。也就是说,不管我们如何把生产提高,这个问题始终是无法解决,这个矛盾始终是存在的。既然如此,我们还保守地把这个命题作为主要矛盾,碌碌忙忙地解决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矛盾,试问,这种定位对于决策对于的发展对于我们的工作对于小康对于四个文明建设,有何意义呢?
    真的猛士,直面现实;不破不立,破易立难。读者会问,既然你认为流行的主要矛盾观点不妥,那么我们现实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应该怎样定位呢?
    定位主要矛盾,就是在矛盾系统中,根据实际存在的各种矛盾,按照一定的条件、标准和尺度,来确定主要矛盾的分析思考过程。定位主要矛盾,不是做文章,不能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而是特定阶段矛盾系统科学的实际的概括。要做到准确定位,定好位,必须先明确定位标准。标准明晰,按图索骥,科学考察,合卯对榫,方可发现并正确定位主要矛盾。
    定位当前的主要矛盾,应以哪些条件为标准?换言之,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1、要划定其阶段的历史大背景。
    主要矛盾,是特定历史阶段矛盾体系的焦点,是具体时代问题的投影。因此其定位,首先要确定坐标系,限定其大背景,明瞭其底色和环境氛围。这里所说的当前主要矛盾,从横的方面来说,是在全球信息,经济文化一体化程度加快的前提下,在众多国家改革开放,全球在和谐乐章中走向一体化的底色上,凸现作为最大发展家特定阶段众多矛盾中的焦点---符合主要矛盾性质、决定性质的焦点矛盾。我们既要看到全球一体化,世界是平的的大背景,也不能忘记东方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别,不能丢掉特色,要在走向一体化的世界潮流中始终咬定特定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不放,通过解决它来保持自己的地位和特色,走特色发展之路。从纵的方面来说,这个主要矛盾,是主义初级阶段中一个特定阶段---从温饱到全面小康这一特定阶段(大约70年左右,已经过去了20多年)的定位。这个阶段,是经济文化剧烈变化的时代,是主要的焦点矛盾在非对抗前提下,逐渐得以解决的阶段。以往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在这个阶段的最大成功,是变化巨大而步伐稳健,不讨论不争论,务实求实,采用非对抗性方式解决矛盾,推动物质文化产品不足的主要矛盾的解决,是30年来改革开放,变化进步的的最大特色。这种改革开放带来的非对抗性的从量变到质变,既吸收了世界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又不忽视特定阶段所独有的具体内容,让最广大的成员享受最大程度的实惠,始终是变革过程的目标主导。从这两方面看,政治文明建设的程度,显然是目前最受广泛关注的问题。前述横纵两方面的条件,是我们定位主要矛盾的背景尺度。
    2、要根据矛盾系统的实际状况。
    定位要从当代的实际矛盾和问题出发,而不能教条地从理论和臆想出发,这才是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同志的十七大报告,在实事求是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关于当前矛盾和问题,有一段精要而科学的论述。摘录如下:“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仍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以上可以算对当前实际矛盾和问题的权威表述。定位主要矛盾,必须以此为依据,从系统理论出发,在上述当代众多的矛盾和问题中,切中肯綮地真正找准那起枢纽作用的矛盾,围绕解决它来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我们对引述诸多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就会发现,所有这些问题,都与国家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有一定的关联;而国家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又密切取决于政治文明的建设程度。换句话说,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政治文明建设,提高国家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有效快速地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实际存在的矛盾系统,是我们定位主要矛盾的基本标准。
    3、根据基本矛盾,以对生产力的促进程度为标准来定位。
    虽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不是主要矛盾,但它始终存在,可以成为我们定位主要矛盾的尺度。
    生产力是有机体的物质基础。人们的一切生产活动,都是从成员的物质文化需要领先于生产力这个目的而来的。江流欲浩畅,顽礁须清扫。之所以要科学准确地定位主要矛盾,其最终目的是扫除阻碍和制约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0年前,之所以改革开放,其首选目的,是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解放生产力,生产更多物质与精神产品,满足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但是,由于有机体的复杂性,阻碍生产力之流畅通奔涌的因素很多并且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其关键因素将随着发展的阶段而不同,且总是与主要矛盾息息相关。考察一下近30年来影响促进生产力发展主要因素变化的轨迹,有助于我们对主要矛盾做出较为科学的定位。改革开放之初,是生产力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提升生产力。改革首先是密切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结合程度。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由于让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直接结合而获得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在工厂,责任制的广泛推行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其关键也在于劳动者与劳动对象及劳动成果的结合。在第三产业,个体工商户和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崛起,则根源于上的劳动者与劳动对象及成果的结合。随着改革的步步深化,市场经济要求的资源配置,产权关系的相继变更,股份制的应时而生,并逐渐普及,获得生命活力,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初步建立与完善,等等,都使改革遇到的阻力更多,越到后来,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逐渐指向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并从经济领域延伸到政治领域。可以说,现阶段,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已经从最初的生产力要素组合到了深层次的政治管理领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发展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改革,呼唤着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政治文明建设与之适应。清礁导航,使生产力之流畅通奔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对生产力影响制约的程度,是我们定位主要矛盾的核心条件。
    4、要根据主要矛盾的性质进行定位。
    主要矛盾自身的性质,应当成为定位的标尺之一。首先,它其有普遍性。作为主要矛盾,在特定的阶段普遍存在。如果只存在于个别或少数行业或领域,不是到处都有、普遍存在,就缺乏担当主要矛盾的资格。其次,特殊性,主要矛盾只存在于特定时空,有其自身特殊性。当前的主要矛盾,只存在于当前阶段,既不同于民主革命时期,也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前,也不同于2050年(这一断限是有弹性的,其具体取值取决于我们在这一时段内的努力和成效)这一矛盾解决之后的阶段。主要矛盾自身还有其特点。在矛盾体系中有前述的三性:支配性、阶段性、可转化性。解决它,能收迅速推动其他矛盾和问题解决的效用。所谓抓牛鼻子,解决它,能够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为解决其他矛盾和问题提供条件。支配性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辐凑缠结、纷纭复杂的矛盾系统中的锁钥、枢纽和肯綮。再次,关注性。特定历史阶段,其成员最关心的问题和矛盾,往往是主要矛盾。因为成员普遍关注的对象,往往就是矛盾相互纠结的焦点。目前以及将来一段时间,普遍受关注的矛盾是政治体制改革,是国家管理的科学性,政治文明建设居于主导地位。又次,特定环境下的非对抗性。从当前的具体特点来说,制度本身有条件和能力解决矛盾统一体中的主要矛盾。不必要等到它发展到外部对抗的程度。这种非对抗性,可以使矛盾双方更容易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以至于把矛盾中的互相分离的两种力量统一起来,变为同一个方向上的合力,推动的和谐进步,推动向前发展。主要矛盾的性质,是我们衡量并定位主要矛盾的重要原则。
    5、要考虑到一定历史阶段工作的需要。
    从二十一世纪初到中期的50年左右,是建设小康的关键阶段,也将是以加速度步伐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最重要的是发展,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保证发展。要保持高速度发展,必须扫除阻碍发展的关键因素。定位主要矛盾,就是让全成员围绕其转化解决创造发展的条件。发展的主流是生产力的继续飞跃,这有赖于国家管理的科学化,而此又必须通过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保持非对抗前提下实现巨大变革方能达到。在这一历史阶段,政治文明建设,将是关系到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工作。决策科学,程序和体制机制的优化、强化效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都须靠提高政治文明的建设,加快科学化民主化的程度而落实到不同进程和行动而实现。我们要通过政治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信息时代的时间坐标系中使恢复盛汉肥唐的丰采。对特定历史阶段所有工作的影响与推动,是我们定位主要矛盾的目的要件。
    6、要考虑政治文明建设在四大文明建设中的地位。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到了四个文明建设一体推进的概念。两个文明建设,即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是1982年十二大提出的。之后十五大提出了政治文明建设,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并且把四个文明建设一齐推进提了出来。四个文明建设之间,关系如何?在特定阶段,谁居于首位呢?应该说是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有人认为是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起决定作用,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物质文明重在改造客观世界,体现为物质生产的增加和丰富;精神文明重在改造主观世界,体现为主体道德、情操、意志、美感等方面的发展和提升。这两种文明建设,都是主义制度所要求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促进,互为目的,但两者之间并不是第一性与第二性之间的关系,也很难说谁决定谁。如马克思所说,两种文明不同步的现象历史上经常出现。如果把精神文明中的一些主要方面具体量化,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有时在物质文明不一定发达甚至匮乏的特定阶段,却有很高的精神文明。马克思曾举过十九世纪初的北欧和俄国农奴制崩溃时期为例子。我们也可以举出,当年民主革命时期,根据地的物质文明是不很发达的,但其民主、思想道德和风俗习惯等,却远比国统区一些物质生活发达的地区先进。即便今天,在有些物质生产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精神文明方面,也存在着迷信、腐朽、堕落的东西。如果坚持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前述种种现象就很难解释。政治文明建设,本身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而在特定历史阶段,它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起到决定性的推动作用。生态文明的提出较晚,它着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定历史阶段主体的文明程度,影响着其与自然的和谐,结果体现生态文明程度。总的说来,如果置于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四种文明中,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动力,政治文明是核心。在当前,政治文明建设作为核心,处于支配地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政治文明的两翼,生态文明是全部文明持续存在的外部环境。四个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与地位,是我们定位主要矛盾的关键准绳。
    7、要考虑建设和谐的需要。
    “和谐”的提法,原本见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西方绿党提出的口号。当时的参考消息报道,有不少目睹工业化带来灾难并身受其害的绿党份子,在抗议工业化,提倡保护环境,回归自然中提出了“人类和谐”的口号。今天看来,这个口号从整体和谐出发,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从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赋予了其更多更完美的内涵。和谐的关键是矛盾转化的非对抗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共同存在,不能可谁消灭谁,谁取代谁;可以互相防范,互相警惕,互相竞争,但不能互相斗争,互相拼杀,你死我活;只能互相学习,共生共荣,走向共同的和谐存在。资本主义已经在福利政策等很多方面吸取了主义的优点,使自己腐而不朽,甚至走向新生;主义也开始在市场经济调节等方面吸取资本主义的长处,使自己获得活力。谁学习得更好,谁就发展得更快。推而广之,东方和西方,南方与北方,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阶级之间、组织及成员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不采用※※革命方式、流血死人手段解决矛盾,而采用非对抗方式解决,是和谐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提高国家公务员及全体成员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这种提高,呼唤着政治文明建设的强化。在建设和谐的各路大军中,政治文明建设是统率的旗帜。对于和谐建设的影响和推动力,是我们定位主要矛盾的规范标尺。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看到,千流归海,万径索源,矛盾最终都指向政治领域,都指向政治文明建设。到此,我们可以进行定位了。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笔者试作如下表述:当前的主要矛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相对滞后与发展要求和成员日益增长的民主科学意识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