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讲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7:32:08

苏州丝绸(主讲人:钱晓萍老师 日期:2007.06.12)

         前言
  美丽富饶的江南水乡蕴育了丝绸,五彩缤纷的丝绸装点了苏州。如果苏州没有丝绸,她就不会这样妩媚。
  苏州为我国著名的丝绸古城。唐宋而后,这里已成为全国丝绸织造的重要中心。虎丘塔和瑞光塔出土的五代及宋元的丝绸文物,工艺精湛,堪为珍品。明清时期,苏州民间丝织蓬勃发展,万户机声,遍及城郊;宫廷织造全国领先,水平和规模居“江南三织造”之首。古城多丝绸遗迹,织坛出能工巧匠,苏州传统丝绸珍品和优秀技艺是祖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它不仅是属于苏州的,也是属于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
  目 录
  第一章 古风神韵的先秦、汉唐丝绸
  第二章 精妙美艳的宋元丝绸
  第三章 锦绣华贵的明清丝绸
  第四章 异彩纷呈的近代丝绸
  第五章 苏州丝绸文化遗迹简介(概况)
  第一章 古风神韵的先秦、汉唐丝绸
  第一节 源源流长的苏州丝绸
  苏州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纺织物的原始生产。在市郊阳澄湖南岸唯亭草鞋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纺织品葛织罗实物,经考古鉴定距今已达六千年以上。
  在战国时期二百多年的历史变革过程中,由于当时各国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农桑蚕织,苏州地区始终在越楚两国的长期统治之下,丝绸生产也相应发展。
  第二节 吴县草鞋山出土的文物
  出土了三块纺织品残片。经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分析鉴定:此织物纤维原料为野生葛,其图案花纹为山形斜纹和菱形斜纹。织物的组织结构是绞纱组织,并有罗纹边组织。
  我国著名史学家太史公司马迁,曾观察苏州城市景象,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吴地是“江东一大都会”。表明苏州是楚国统治下的重镇,也是楚国丝绸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
  第三节 汉唐时期的苏州丝绸
  秦汉时期苏州形成为江南蚕织基地之一。
  三国时魏蜀吴政权都把丝绸织锦生产的发展,视为“瞻军足国”的重要手段,东吴的孙权还开辟了一条海上丝路,通向辽东、台湾和日本、罗马等地,进行贸易往来。吴地的丝绸提花技术和刻版印花工艺先后传入日本;“吴服”传入日本后,发展成为日本大和民族喜爱的传统服装“和服”。
  中唐安史之乱后,社会经济重心自北南移,江南丝绸产区在技术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盛产绫绢锦绮,产品花色繁多。唐代有关苏州丝绸文化及技术方面的历史情况,很多内容可以在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陆龟蒙、皮日休、白居易、杜荀鹤等所写的史诗篇章中得到参考和理解。其中杜荀鹤的一首诗 :
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綺罗。
遥知未眠月,相思在渔歌。
  就反映了当时苏州人生活中与丝绸的密切关系。
  第二章 精妙美艳的宋元丝绸
  第一节 苏州丝绸的兴起
  宋代苏州的官府织造逐步发展,其位置设在子城内,“宋平江图碑”内标明为“作院”(在今五卅路与锦帆路之间的市体育场内),其中织绣生产占有较大比重。
  宋代苏州丝织产品有著名的宋锦、缂丝、罗、绮、纻丝(缎)、绢、绫、纱等品种,织金锦也已流行,苏州的仿古宋锦盛行一世,除供服饰应用外,还用作书画装帧。南宋苏州缂丝名家有沈子蕃、吴熙(子润)等。据《吴门表隐》载:元丰初年(1078年),机织同业于城内祥符寺巷集资捐建“机圣庙”(又名轩辕宫),朔望香火祭祀。宋代生产纱罗绣线的地方,城内有新罗巷和孙织纱巷(今古市巷与装驾桥巷之间及嘉余坊),绣线巷(即修仙巷,在养育巷海红坊巷北)。
  第二节 出土宋代丝绸文物
  1956年3月在虎丘云岩寺塔进行建修时,在塔第二层发现十字形地下空弄内石函,所放楠木广漆经箱内,有唐宋钱币,经帙、经袱、经卷、丝织品、牙牌、竹帘等文物一批。丝织品种有锦、绫、绸、绢、纱、绵等,并有五代吴越时的印花绸及绣花经袱等,  1978年4月在盘门城内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窖穴内,出土双重木函内的珍珠舍利宝幢一座,内有藏品经卷、藏经碧纸、陀罗尼经咒及铜佛像、金涂塔、琥珀印章等物。其中尚有刺绣丝织经袱、经帙、丝织缥头等丝绸包装物。
  1964年6月在盘门外吴门桥盘溪小学内,出土元末吴王张士诚母曹氏大墓(亦称娘娘墓),出土大批随葬实物,其中丝织品服饰件有:锦、缎、绸、绫、绢等品钟,还有织锦缎被、提花龙凤衣带、绣花鞋、正反云龙纹缎及各种花纹图案的丝织袍、袄、裙等,见图2—2曹氏墓出土的金驼云纹缎。
苏州宋锦
(一)宋锦的分类
  苏州的宋锦,顾名思义,是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继承了楚国时期古锦的技艺,又继承了唐代织锦的风格,集两者的特色于一身。早在三国东吴时,吴王赵夫人能以彩纬为龙凤之锦,大将甘宁亦常缯锦维舟,驰骋长江。隋炀帝巡游江南时“彩锦作帆,连樯十里”。
  以上说明苏州织锦早在春秋吴国时就已兴起,并有了优越的基础。宋高宗南渡后,就开始盛行,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无论在组织结构和纹样风格上,还是在工艺技术上,均有了一定的创新和发展,不但用于衣着服饰,还用于书画装裱和装帧等,达到了历史上的全盛时期,当时有“吴中多重锦”之称。因产地主要在苏州,故又称“苏州宋锦”。明清以后织出的宋锦也称“仿古宋锦”或“宋式锦”,统称“宋锦”。
(二)宋锦的织物结构
  以经三枚斜纹作地,纬三枚斜纹显花,但也有少数宋锦的组织以六枚不规则经缎纹作地,纬三枚斜纹显花。整个组织为多重纬组织,系唐代斜纹型纬锦织物结构的变化和发展。
(三)宋锦的艺术风格
  宋锦的纹样大多以满地规矩几何纹而颇具特色,其造型艺术繁复多变,构图纤巧秀美,色彩古朴典雅,与唐锦讲究雍容华贵成了明显的对比。
(四)宋锦的生产技艺
  1.宋锦的经纬线加工工艺
  2.宋锦的织造工艺
(五)宋锦的产销
  自明代中叶以后,苏州成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各地商贾汇集,产销两旺,素有“东北半城皆机户,万户机声传小巷”之称。
  1949年前夕,苏州宋锦更趋衰落。作坊仅剩了“陆万昌”、“包元记”、“严斌记”、“严庆记”等几家现卖机,机台数也大大减少,全市只剩了20台左右。
  解放后,苏州宋锦业开始恢复。解放初,全市从事宋锦业的机户有严斌记、陆万昌、包连夫等十七户,拥有木机36台左右。
  苏州宋锦历史上以供应宫廷官用为主,明清以后,民间机业较快发展为手工业工场。并有专门商号经营丝织品购销业务,主要是北京正源兴和天津瑞蚨祥,如北京荣宝斋,上海王恒昌等书画庄。
(六)宋锦的现状
  生产宋锦的苏州织锦厂倒闭,人员流失,资金星散,产品和传统工艺失传。面临着严重的濒危状况。现正在由文广局负责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争取上级重视。
第四节 苏州缂丝
一、缂丝的概念
  缂丝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丝织工艺品,它的技法起源于汉的“缂毛”,到唐代开始盛行“缂丝”。它以较细的本色丝线作经线,较粗的彩色丝线作纬线,利用专门的小梭子,在小型木机上,根据花纹图案,用手工加以一梭一梭局部挖织而成。故它不同于一般的丝织品,而是手工丝织与书画艺术的结合,集丝织、绘画、刺绣特色与一身,是一种特殊的丝织工艺美术品。由于它在花纹轮廓处会留下纬线往复转向时的断痕,形成其“通经回纬”的结构特征,故宋人写成“刻丝”。
二、缂丝的历史、发展及名家名作
  苏州缂丝自宋代以来就极负盛名,其艺术成就极高。南宋缂丝名家朱克柔(女,兼工画绣、织锦,松江人)所作“莲塘乳鸭图”、“香椽秋鸟图”、“云山高逸图”、“牡丹”、“山茶”等缂丝作品以及南宋时苏州缂丝名家沈子藩的“梅花寒鹊”图轴,吴煦的“花卉蟠桃图”等作品。
  明代苏州缂丝名家有朱良栋,乾清宫藏有“瑶池献寿图”,落款为“长洲朱良栋制”。
  清代以后,苏州缂丝艺人大都集中在城郊的陆墓、蠡口、光福、东渚一带,世代相传,解放后苏州先后涌现出的缂丝名家主要有:沈金水、王茂先、王金山、俞家荣等。
三、缂丝的生产技艺
  缂丝的生产工具、设备较为简单,采用古老木机,上挂两片平纹综片,下连二根平纹踏脚杆,前后机身没有送经轴和卷取轴,加上一张竹筘,纬向用竹制梳形拨子和许多小梭子。如图2-7示。
四、缂丝的分类
  缂丝分为实用品和欣赏品两大类。
第三章 锦绣华贵的明清丝绸
第一节 苏州丝绸的辉煌
  明代苏州蚕桑丝织业的生产规模趋越前朝,自洪武元年至天启七年(1368-1627年)设立的苏州织染局,历时长达259年。
  明代盛行多彩纬线织花的宋锦,云锦、库缎(摹本缎)驰誉全国,色彩富丽,图案千姿百态,工艺复杂。织金(银)锦缎,缂织龙袍等,均为独具艺术特色的高级织物。
  清代苏州民间丝织业得到迅速发展,苏州的民办手工业丝织机已发展到一万数千台, 年产绸缎三十万匹,全年营业额达六百余万两。吴江盛泽四乡亦有织机达二万台。1908年苏州纱缎庄业共有95户,祥记、禄记、星记、福记四户就有织机1120台。
  清代苏州丝织产品,除宋锦、缂丝等类外,主要有漳缎、织金、闪缎、妆花缎、天鹅绒、高丽纱、花素累缎、陀罗尼经被、百子被面等,工艺技术上都有较高水平,产品畅销国内外。
第二节 吴江缉里丝
  辑里丝原产于吴江震泽与湖州南浔间的辑(七)里村,故取名辑里丝,其产区在吴江之震泽、七都、八都、庙港、横扇等乡区,该处濒太湖,又有天目山下泻的丰沛漾水,清澄无杂,宜于制丝,又有肥桑硕蚕,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辑里丝“颜色纯白,光泽艳丽,质地坚韧,弹性良好,条份匀整,均非世界各生丝可比拟。”辑里丝之所以成为中国生丝中之名品,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关键还在于精湛的操作技术和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
  清光绪三十一年(1895),苏州首家机械缫丝厂——苏经丝厂创设于盘门,系官商合办。
第三节 练染整作坊
  一、炼坊
  二、染坊 1、丝经染坊 2、绸绫染坊
  三、踹坊
  四、印花作坊
  五、其他作坊:粉坊,泡坊
第四节 苏州的纱缎庄(略)
第五节 清代苏州织造局
  苏州织造局在清代全国设立的四处官局中规模最大,织造练染及缂绣工艺也较完整,故所织产品闻名于世。康熙时孙佩所著的《苏州织造局志》,为我国历代官府织造存世史志的唯一孤本,尤为国内外丝绸史学界所珍视。
  苏州织造局设于顺治三年至光绪三十二年(1646-1906),历时260年。织局机构分为南北两局,南局亦称总织局,设在葑门城内带城桥东下塘(今市第十中学),南至河沿,北为孔府司巷。北局亦称织染局,设在城中察院场以南200步,玄妙观东,西临天心桥,原为明代织染局旧址改建(今北局人民商场一带),两局共铺机800张,额设匠役2602名。
  苏州织造的龙袍类织物,自明清以来均以技术高超著称,当时缂绣锦缎类工艺产品,三织造大都在苏州设局采办或招募高手技工,织造工艺图案等都有特殊要求,色彩方面,基本染色共有26种,其中上用22色,官用14色。织造品种主要有:缎、纱、缂、绣、丝绒、漳绒、闪缎、闪锦缎、蟒缎、花宫绸、宁绸、素缎、花缎、云缎、妆花缎、暗花缎、织金缎、彩纱、寿字纱等,清中期又生产天鹅绒、漳缎、陀罗尼经被等类。
  苏州织造的龙袍类织物,自明清以来均以技术高超著称,当时缂绣锦缎类工艺产品,三织造大都在苏州设局采办或招募高手技工,织造工艺图案等都有特殊要求,色彩方面,基本染色共有26种,其中上用22色,官用14色。 织造品种主要有:缎、纱、缂、绣、丝绒、漳绒、闪缎、闪锦缎、蟒缎、花宫绸、宁绸、素缎、花缎、云缎、妆花缎、暗花缎、织金缎、彩纱、寿字纱等,清中期又生产天鹅绒、漳缎、陀罗尼经被等类。
第六节 苏州典型传统品种及花色
一、漳绒
  苏州漳绒于明末清初由漳州传入,它是在元代漳州地区生产的漳绸基础上,改革漳绸木机制织而成的。
  织物特点:漳绒系表面具有绒毛的全真丝绒类素织物。它的基本组织为四枚变化斜纹,其经起绒结构由两组经线和三组纬线交织而成,经线有地经和绒经之分,纬线有粗纬、细纬和起绒杆“假纬”之分。
二、天鹅绒
  天鹅绒由漳绒演变和发展而成,是由绒圈地和绒毛花相间构成的刻花绒工艺品。风格独特高雅、庄重,整套工艺全部需手工完成。可以制作成匹料、件料、服装、服饰及工艺靠垫、壁挂等。
三、漳
  1.织物特点:漳缎系全真丝色织提花绒织物,以缎纹为地,绒经起花。
  2.织机装造技术
  漳缎的织机装造不同于普通束综提花机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复杂性,可称为古代纺织技术中的高科技,主要体现在绒经的送经装置和穿综装置。
  3.艺术风格
  漳绒纹样的题材大多为团花、团龙、团凤及几何纹、龟背纹、八仙、八宝、八吉等,漳缎的色彩分为纯色、双色和七彩,品种较多,反映了当时经济发展、纺织科技进步、文化生活繁荣的一个方面。
第四章 异彩纷呈的近代丝绸(1912-1949)
第一节 苏州丝绸的变革
  1.原材料:自1922年起,丝织业采用人丝原料,并与真丝交织。
  2.染化料:引进化学染料
  3.产品品种:织锦缎、花、素累缎、贡缎等传统品种的结构和织造工艺也有了相应改进,“苏州缎”系列产品闻名中外,新品种有交织软缎、中华缎、中山葛、巴黎缎、九霞缎、博士呢、毛葛、锦地绉、电力纺、感纺、双管绡、控花绢等畅销一时。1931年前后苏州丝织行业盛行锦地绉等交织新产品,织物品种逐步更新。
第二节 机械的变革
  一、织前准备器具的演变:1、络丝工具2、捻丝工具3、整经工具4、摇纡工具
  二、织机的演变:1、原始腰机2、多综多蹑织机3、束综提花机4、手拉机5、铁木织机6、提花织机7、全铁有梭织机8、各种无梭织机
第三节 苏州典型传统品种及花色
  一、织锦缎
  织锦缎产品于1927年生产,这是当国外人造丝进入中国后,在苏州首先出现的新品种。它系真丝和人造丝交织的熟织提花织物。该产品当时注册的商标为钟山牌传统缎,出口时名称为“苏州缎”,可见它是近代苏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绸缎产。
  1、织物特点。
   织锦缎属八枚缎纹地重纬纹织物,
  2、工艺技术
  应用电力提花机的功能,在装造工艺和纹制工艺上均有较高的技术性。
  3、图案风格
  二、塔夫绸
  该产品最早从法国引进(法文:TofeTes),苏州从1919年开始生产,于1932年由苏州东吴丝织厂在电力机上试织成功, 80年代初还被英国查尔斯王子选为婚礼服的面料,享有“塔王”的美誉。
  1、织物特点
  塔夫绸是典型的纯桑蚕丝高档熟织绢织物,它具有质地细腻,绸身平挺光滑,丝呜悦耳,穿着舒适、高贵等特点。
  三、双宫绸
  双宫绸因采用双宫茧缫制的桑蚕双宫丝而得名。
  四、花累缎
  苏州虎丘发现的王锡爵墓葬内(明年万历四十一年)出土的黄色云纹缎官服镶边所用面料,即为花累缎,还有一件便服的面料也为花累缎,其纹样以大团花、寿字为主要特征,色彩以金色为多,也有枣红、元色、咖啡、玉色、西红等,产品畅销蒙古及港澳、内蒙、新疆、西藏等地。
第五章 苏州丝绸文化遗迹简介(概况)
  春秋吴国•织里 春秋吴国•锦帆泾 唐•相王庙 五代•云岩寺塔
  北宋•瑞光塔 宋•作院 宋•轩辕宫 元•苏州织造局 元•吴郡机业公所
  明•机房殿 明•金狮子桥,广化寺桥,花桥 明•蒋庙 清•苏州织造局
  清•盛泽码头 清•云锦公所、丝业公所 苏州蚕丝学校
  主讲者简介:钱晓萍老师(国家级丝绸专家、研究员、苏州市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钱晓萍古丝绸复制研究所所长、苏州大学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