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的幽禁岁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39:55

张学良的幽禁岁月

2010-11-03 16:29:22 来源: 国家历史 (成都) 跟贴 77 条 手机看新闻

张学良在30年代就拥有自己的私人飞机,甚至自己驾驶飞机到南京开会,再想想现在,这叫什么日子?当年是从天上掉到地上,没有糖吃不知道糖啥滋味,知道了什么滋味一下子没有了,什么感受?

张学良在室内听收音机。宋美龄送收音机时,专门交代要配上几节电池。有了收音机,在大山中的张学良得以了解世界的变化

张学良在金山观海。海的东边有他的儿女,海的西边是他的老家。心潮逐浪,牵挂无限

口述┃张闾蘅 整理┃周海滨

张闾蘅是张学良五弟张学森之女。张学良的子女都不在身边,她与妹妹张闾芝便成了大伯张学良关系最亲密的家人,她见证了张学良在台湾的幽禁岁月。

张闾蘅,张学良五弟张学森之女。1967年,她从美国留学回来后先在香港工作了几年,又回台湾住了一段时间。张学良的子女都不在身边,她与妹妹张闾芝便成了大伯张学良关系最亲密的家人。

因此,张闾蘅是最有资格来谈张学良的张家后代,她最清楚的是张学良的幽禁岁月。但多年来,她一直拒绝谈论,“我很不赞成很多人写张学良。许多写小说的人千方百计的要接触我,我反对与他们接触。他是一个值得人尊敬的人,不是一些人的生财之道。”

然而,2010年,在北京贵宾楼饭店,张闾蘅接受笔者专访,回忆了那段岁月。

■ 第一次看见大伯,从门缝里偷看

张学良在日记中记载,1946年11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和赵一荻被秘密从重庆转移到了台湾,自此进入了更秘密的幽禁,先是在新竹县井上温泉,住的是日本人设计建造的木板房,旧式木板房里只有简单家具,冬天潮湿阴冷。夏天稍遇大雨便四处漏水。周围都是台湾山地原住民,他们平时不能随便越过警戒线。井上温泉与外界只有一条公路,路面损坏严重,如果遇到暴风雨,人和车都无法通行。

1949年2月2日凌晨3点,张学良又被突然转移到高雄,秘密藏在寿山要塞的兵舍中。当时,“代总统”李宗仁要求“恢复张、杨自由”,毛人凤等借口不知“张、杨”在何处,推托不办。尽管各界呼声甚高,但没有“蒋先生”点头,自然无人去落实,故一拖再拖,终成一纸空文。而张学良、赵一荻被囚禁于台湾井上温泉已被外人知晓,为了“安全”就把他们紧急转移高雄。

在高雄住了近一年,因为担心高雄已成为空袭目标,1950年1月,张学良又搬回井上温泉,从此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井上幽禁岁月。井上温泉远离城镇,采购困难。“大伯靠自己种点青菜、养些鸡鸭才得以维持简单的营养。本是大家闺秀的大妈关在山里,那段日子生活很艰苦,没有衣服穿,都是我大妈自己做的。那里连电灯都没有,几年里,大伯听力、视力大为减退。他的精神也很苦闷,有时只能逗小猫打发时间,一点娱乐都没有”。张闾蘅回忆起伯父的这段岁月,感慨万千。

但是张闾蘅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有个大伯和大妈,住在新竹县竹东的一个人烟稀少的山里。

“我第一次见到我的大伯、大妈大概在1954年。”那一年,张闾蘅在台湾上小学五年级。有一天,接她上下学的三轮车夫给了一张纸条,纸条是妈妈让闾蘅放学后直接到台北中心诊所找她。

到了之后,她发现全家人都在诊所,等待着张学良和赵一荻的到来,一听到廊道有动静,家人都贴在门缝往外看。妈妈告诉闾蘅:“大妈生病要住院开刀,大伯、大妈从山里来到台北。”但是这一次,小闾蘅并没有和大伯、大妈直接碰面,而是偷偷地看,“我只是看清了大妈的模样,而大伯只看见了背影。”张闾蘅说。

■ 从幽禁到半自由

张闾蘅上高中时,大伯、大妈从高雄搬回台北,但还是不允许与家人见面。“记得一个星期天,迪克(卢致德)约我们一家去做客,他家隔壁住着董显光(原“驻美大使”),听说那天大伯、大妈会到董显光家做客,这次,我们是隔着大玻璃窗观望。”张闾蘅至今还记得那次终于看清了大伯的模样:“个头不太高,有些发福,头发灰白,几乎掉光了,怎么也想象不出当年英俊少帅的样子”。

1965年,从美国留学返台省亲,张闾蘅在家中与大伯、大妈第一次真正见了面。张学良和赵一荻搬到台北后,在北投复兴岗建房,与过去相比稍许自由些,大伯到台北市区总会来她家里坐坐。

“大妈话不多,眼神中总有一丝淡淡的忧郁。她很少向外人提及自己的内心感受。”赵一荻是位虔诚的基督徒,大家聊天时如果大妈插话进来,就是宣传她的基督教。

有时,张学良也不会耐烦地打断赵一荻的话:“行了,我们在聊天呢!”

在张闾蘅眼里,大妈对大伯来说,是绝对的贤妻,他的生活就是她的全部世界。大伯谈起她时,有时会说:“人家对我好,我就得对人家好啊。”

1967年,张闾蘅回到台湾。张闾蘅说,从1965年开始,大伯、大妈基本上有自由了,每星期起码来她们家三到五次,但是每次来,总要弄出很大的动静。“一群时刻跟随的‘服侍’先进家转一圈,看有否陌生人后,便在门外警戒,有时甚至坐在屋里,面无表情地听我们家人聊天”。

张学良的的自由活动区域只有200米,且只限于白天,黄昏以后便不能走出屋门。负责监视张学良的刘乙光规定:执行内部警戒任务的特务,白天须站在张学良住房十丈左右的位置,晚上则移至寝室窗外和门口;外围宪兵白天在远处站岗,夜晚则移到特务们白天所站的位置放哨。在特务的警戒范围外,宪兵连的士兵们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彼此相望,形成一个包围圈(这样的部署一直相沿成习,从祖国大陆到台湾都是如此。此外,刘乙光将他的妻子儿女也带来同住,全家人还“陪伴”张学良吃饭。借此机会,张学良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刘乙光的监视)。

1962年,刘乙光调走。张学良为他举行了“饯别”宴会,参加宴会的还有蒋经国、彭孟缉。酒席上,张学良语出惊人:“刘乙光是我的仇人,也是恩人。说是仇人,因为他严格看管我;说是恩人,因为他曾救过我的命(那是在贵州桐梓时,张学良突发盲肠炎,在来不及请示获准的情况下,刘乙光自作主张,将张学良送到贵阳中央医院做手术。如果刘乙光不将张学良及时送医,一旦病情恶化后果不堪设想)。现在他要走了,我想送他一笔钱,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张闾蘅平时不能常去大伯家,偶尔去了,家人总要再三交代,说话要小心,隔墙有耳,不能口无遮拦,免得给他们添麻烦。在张闾蘅看来,他们宛如生活在“鸟笼”中,“自由”是很有限的,来往的朋友也少得可怜,除了家人,只有张群、张大千、王新衡、大卫黄(黄仁霖的儿子)等几家可以走动。

张学良每次外出都要提前报告,出门时,总是两辆车,前一辆是大伯、大妈,跟随的一辆就是便衣特务或警卫。张学良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被人监视的生活,他很坦然,依旧与张闾蘅家人大摆“龙门阵”,聊到高兴时,笑声朗朗,有时候未尽兴还要拉着大家一同去下馆子,边吃边聊。

张闾蘅说,听大伯讲,他在30年代就拥有自己的私人飞机,甚至自己驾驶飞机到南京开会,再想想现在,这叫什么日子?当年是从天上掉到地上,没有糖吃不知道糖啥滋味,知道了什么滋味一下子没有了,什么感受?

然而,生活中的张学良是一个睿智的长辈,一个热爱生活的“老顽童”,言语中不失机敏活泼,有一次他请客,席上有好几位中年太太,这些太太都是平常陪他打牌的牌友。其有人说:“大爷,这一屋子的美女陪你吃饭,您多幸福呀。”张学良马上笑着回答:“嗯,你们都是美女,那丑人都到哪里去了?”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内心的痛楚,是言语无法表达的。环境、容貌都在改变,但惟一没变的,是他性格中的开朗豁达与率真。”张闾蘅说。

(本文来源:国家历史 ) 【已有77位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查看。】 复制网址 | 邮件转发

关于 张学良

  • 组图:张学良和他11个女友的情史 2010/10/27
  • 故宫文物(8) 2010/10/25
  • 两岸张学良故居将加强交流合作 2010/10/19
  • 周恩来寄往台湾的16字密信(图) 2010/09/22
  • 影片《九·一八》沈阳启动 2010/09/19
  • 弃守锦州?张学良在东北问题上最大的失误 2010/11/01
  • 张学良不愿做丰臣秀赖 杨宇霆托大遭恶果 2010/10/28
  • 学者:张作霖未留遗嘱 东北军所选继承人非张学良 2010/10/23
  • 张学良是中华民族第一卖国汉奸 2010/10/08
  • 张学良保险柜中的秘密:神秘收据毁了日本反战派 2010/10/08
跟贴区

跟贴读取中...

发贴区 已有77条跟贴(点击查看)  发言 | 修改昵称 | 我的网易跟贴 | 退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如何使用跟贴 
修改昵称
盖楼回复 发言 | 退出
复制收藏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返回深度首页 .endContent .summary {font-size:12px; color:#727171; line-height:21px;}.ui_focus {background:url(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css09/endpage_focus_titlebg.jpg) left top repeat-x; margin:6px 4px 4px 0;}.ui_focus .tit {background:url(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css09/endpage_focus_h4bg.gif) 6px 6px no-repeat; padding-left:24px; font-size:14px; font-weight:bold; color:#fff;}.tit_block {background:#E0E0E0; padding:6px; overflow:hidden; _zoom:1;}.tit_block h4 {font-size:14px; font-weight:bold; line-height:25px;}.main_content {background:#EFEFEF; padding:0 9px; margin-bottom:4px; line-height:0;}.main_content img {float:left; margin:9px 9px 6px 0;}.main_content p {line-height:21px; text-indent:2em;margin:0; padding:9px 0;}.content_focus {margin:0 4px 0 0;}

深度推荐

红卫兵道歉:老师,对不起

《南方周末》

故事的一方是程璧老师。她今年86岁,“文革”开始时是北京外国语学校的负责人。她遭到侮辱和毒打,头发被剃去半边,成了所谓“阴阳头”。故事的另一方,是1966年时北京外国语学校的8名红卫兵学生。他们向程璧老师道歉,也在通信中忏悔了当年参与暴力迫害的行为。[详细]

世纪之痛:土地污染的日本教训

《南方都市报》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历了快速经济增长期,全国各地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被称为四大公害的痛痛病、水俣病、第二水俣病、四日市病,就有三起和重金属污染有关。[详细]

寂寞长子金正男

《南方周末》

金正男一度被认为是朝鲜接班人的最有力竞争者,目前他定居海外。在弟弟金正恩被朝鲜官方确立为接班人之际,他接受日本媒体专访说“反对三代世袭”,但“也只能如此”。[详细]

一个县尘封25年的二胎试验

《南方周末》

在“二胎”生育放开政策尚处于半遮半掩之时,一个县城已经悄然进入了“二胎”试点的第25个年头。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和浙江五省将有条件放开二胎”这一消息一经披露即被媒体广为报道不同,山西翼城的25年二胎试点却是一段几乎不为人知的尘封往事。[详细]

谢亚龙本是清官?

《新民周刊》

当我们回过头来细细品味以谢亚龙为代表的正厅级高官变身足协巨贪、以陆俊为代表的业界优秀裁判从最牛的金哨变成了最大的黑哨等一出出“讽刺剧”时,才发现中国足球的腐败早已不是某个官员的道德问题,更多是制度性缺陷所致。[详细]

一个台湾老兵的遗愿:葬我于故乡

《中国青年报》

临终前,那个在台湾孤零零大半辈子的老兵嘱咐高秉涵,一定要将自己的骨灰送回老家山东菏泽定陶县,撒在“村西头一华里处的一棵槐树下”。可是当高秉涵从台湾来到这个小小的村庄时,却根本找不到让老兵念叨了一辈子的老槐树。[详细]

“中国达人秀”还能红多久

《新民周刊》

达人秀因为猜出了时代之谜而让我们的眼泪和欢笑超越了所有美国的大片,但我们仍然应该反思,今后的达人秀应该往何处去?[详细]

国货老品牌艰难翻身

《南方周末》

今年9月,“永久”的官方淘宝店开张。一张张造型别致、色彩亮丽的新永久自行车照片,让年轻人看得面红耳热。现代设计,新的营销或商业模式,唤醒的不仅是这些沉睡的老品牌,还有对中国庞大制造能力的想象力。[详细]

邓亚萍升职记

《新民周刊》

国庆节前夕,昔日“乒乓女王”、37岁的邓亚萍完成了人生又一次华丽转身——正式出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站总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正厅级女干部。[详细]

“嫦娥”之鞋天上来

《南方都市报》

“嫦娥二号”卫星整流罩,则于当日19时11分许分别坠落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境内的两个自然村。一听到落到茶场,无人员伤亡,清池镇政法委书记罗仕秋的心才落下来———从9月28日开始,他的神经就一直绷着:一旦出现意外怎么办?[详细]

不会"说话"的中国大学校长

《南方周末》

一贯严肃的大学校长院长们纷纷变身小沈阳,开学典礼大有演变成脱口秀之势。学生们喜欢弥漫开学典礼上的幽默感,公众也乐见越来越多“会说话”的校长。校长变身的背后,我们的大学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算不算一种进步?[详细]

80岁褚时健:从政治明星到阶下囚

《网易原创》

这位80年代叱咤风云的褚厂长,已是82岁的老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他80多年的人生轨迹,先后两度被体制所抛弃,一夜之间从政治明星沦为阶下囚,从辉煌的顶端被抛到社会的边缘[详细]

“投毒”时代

《新民周刊》

互相投毒的时代。互相拷掠的时代。我们的后代咋办?!成批的孩子,糖尿病、高血压,成批的孩子,大头症、性早熟……人的天性,莫如爱子,你再狼性,对自己的孩子总该人性吧。[详细]

网易首页-新闻-体育-亚运-娱乐-财经-汽车-科技-数码-手机-女人-博客-房产-家居-健康-旅游-视频 rss
北京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主编信箱 给网易提意见 新闻地图 历史回顾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