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东 :《顾准日记》出版的前前后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6:54:48
博客网博客中国历史
《顾准日记》出版的前前后后
作者:丁东 2008-03-21 19:05:36 发表于:博客中国
《顾准日记》出版的前前后后
《顾准日记》出版以后,一些朋友问起我,这本书是怎么出来的。
其实,顾准在经济学界,尤其是会计学界,早已出名。他的《希腊城邦制度》,早在80年代初也引起了史学界的关注。他翻译的熊彼特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在思想界也有不小的反响,只因为用的是绛枫的笔名,一般读者和他对不上号罢了。他真正引起整个知识界的关注,还是1994年末《顾准文集》在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之后。以至于有人说,1995年是中国读书界的“顾准年”。读《顾准文集》,许多人都慨叹,作为思想家的顾准,生前留下的文字材料太少。许多文稿,都在那个严酷的年代被被销毁了。也有人想到了一个问题,这位不寻常的思想家,是否还留下了一些未曾发表过的文字?
今年元月,陈敏之先生来北京,我就这个问题讨教了他,并问及他在文章中提到的日记。他告诉我,顾准留下的日记有三本,一本于1959年10月至1960年1月写于河南商城;一本于1969年11月至1971年9月写于河南息县东岳和明港;一本于1972年10月13日至1974年10月15日写于北京,从此他一病不起,直到1974年12月3日与世长辞。于是,我就产生了一个念头,应当争取让顾准遗留下来的日记与广大读者见面。
今年三月,我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编审黄德志女士。她正经营着该社所属的一家书店。她问我有什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书稿?我当时便谈到《顾准日记》。她对顾准的道德文章十分钦佩。于是当下说定,由我找陈敏之先生联系书稿,由她联系出版发行事宜。陈先生很快就把日记的复印件寄给了我。黄女士这边却不顺利。这下子使我十分为难。这时,《百年潮》的副主编郑海天先生问我有什么好稿,我向他推荐了日记,他们选发了3000多字。《天涯》的主编蒋子丹女士也问我有什么好稿,我又为她选了10000字。当时《天涯》的社长韩少功有意选发4-5万字,我没敢答应。我怕选得太多,书就没有市场了。
这时,我只好继续与别的出版社联系,其间的坎坷一言难尽。最后,终于找到了经济日报出版社。对于该社领导的胆识,我想编者和读者都心存感激。
与出版的艰难相比,编辑过程则几乎是一路绿灯。李慎之先生今年中风住院,我到协和医院病房征求他的意见,问他可否作序。原先我担心他以健康为由推辞,不想他当即同意。他又阅读,又摘录,为这篇几千字的序忙了十几天。我请王元化先生题写书名,他欣然命笔,并建议,要把顾准女儿的文章收入书中,建议对骆耕漠先生作一次专访。骆耕漠先生已经89岁,双目失明多年,还是接受了邢小群一个上午的采访。吴敬琏先生是个大忙人,听他夫人讲,每天都忙到半夜一点以后,很担心这样下去身体怎么吃得消?他不但抽出半天接受邢小群的采访,还自己用电脑把访谈稿修改了两遍。陈敏之先生今年77岁了,他和我一起,捧着清样,连着校了四天。书刚出来,他却检查出胃癌,已于10月6日手术,所幸没有扩散,我只能默默地遥祝他早日康复。所有这些,都让我感受到老一代知识分子对顾准精神的珍视。他们深切地期盼,顾准精神能够薪火相传,伴随中国知识分子走向新的世纪。
(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