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血荒暴露的是体制弊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42:38
今日视点
大面积血荒暴露的是体制弊端
□王国信
【新闻背景】青岛、南京、昆明、合肥……进入10月以来,国内不少城市的医疗机构频频发生血荒。存量不足,而且供血来源不足,甚至已经影响到了不少医院做手术。为应对全国多地出现的血荒,卫生部、总后卫生部联合启动机关团体应急无偿献血队伍参加献血。卫生部部长陈竺、党组书记张茅、副部长尹力也参与其中以行动发出号召。(10月30日《京华时报》)
上下一心,众志成城,这种场面的确让人感动,但是感动之后更多的是一种苦涩。印象中,这样的血荒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也不是只有青岛、昆明这几个城市发生过。同样,这种“紧急呼吁”全民动员,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些年,每次发生血荒,电视台、报纸就开足马力,大张旗鼓地呼吁大家踊跃献血,卫生系统的各级领导也忙活起来,大街小巷,各种宣传口号、奖励政策、海报也接踵而来。
本着人性的美德,社会民族的责任,道德说教和“榜样力量”往往在短时间内确实能取得一些效果,迅速缓解用血压力。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在供血危机屡屡危及病人生命和健康的时候,我们天真到以为靠着一种临时性的救济措施就可以转危为安了吗?而且,在“无偿献血、有偿用血”的信任危机背后,谁来保证每一次的“振臂高呼”都能“集者如云”?
破解血荒,绝不是一两次振臂高呼,也不该是一两次紧急呼吁,而是要去思考造成血荒背后的一系列制度性问题,进而让贫血的制度恢复活力。
回过头来看看这一轮几近全国性的血荒,在引发巨大关注的同时,也毫不掩饰地暴露出现行采血制度的种种问题:采血制度的单一、献血人群的两极分化以及公众对于义务献血的不理解和抵触……这样的问题一个个浮出水面。就在血荒“重灾”城市南京,一部分采血点居然以“采血车上只配备300ml和400ml两种标准血袋,所配抗凝剂的含量不同,献血300ml以下没有血袋可装”的理由拒绝接受300ml以下的献血,让爱心受伤,我们不能再视而不见了。
如今,积极的宣传、解释和应急措施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以同样积极的态度进行审计并公开有关账目等监督措施以及对义务献血者的感谢和激励也是不可或缺的。不解决这些造成血荒的真正痼疾,问题的根本就不会有所改变。或许,我们可以再一次借助于“抱佛脚”的威力度过血荒的危机,但是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措施不可能是永远的灵丹妙药。
面对血荒,不能再临阵磨枪了,改革的箭是时候射出去了。如果不能对症下药,恢复和提高相关制度的造血功能,血荒危机还会一再被复制,而我们或许只能在悲愤中泪流满面地一次又一次“积极响应号召”,永远重复着这样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