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科生就业看中国教育体制 贾天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00:47
从本科生就业看中国教育体制

作者:贾健荣   内蒙古科技大学

摘要:当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已经越来越严峻,作为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个方面所需要的人才的高等院校,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经得起市场的考验,也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从办学理念的研究,到办学模式的改进,都空前的急迫起来,上到政府下到校方都在积极的进行着不同的探索,希望能给中国教育带来一条出路。

如何使大学生就业管理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如何使高校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大学生就业管理必须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前进。这就要求进我们进一步拓展高校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创新大学生就业管理。

 

关键词:本科教育  考试制度  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

 

追踪中国发展史,不难发现,中国高等教育古以有之,在中国古代,类似于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有国学(太学、国子监)以及后来的高等书院等,是指聚集在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不过,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和西方现代的大学存在差别,尤其官办学校以培养治理政府的仕人及从事文化教育的文人为主,学科上自然科学尤为缺乏,所以到近代整个的传统教育体系都面临着转型、革新。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大量兴办近代学堂,日本的学校成为官办学堂最主要的借鉴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则为全苏联式的教育。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恢复民国的道路,使美国的大学教育模式成为华人地区主要的借鉴指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中国很多大学属于政府办学,这些全国性的大学增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有助于集中财力和其他资源尽快地创办一流的大学,然而这种集权化的管理、家长模式下的教育并不适合创新人才的培养。

积极发展和变革高等教育以便实现民族的振兴,昔日的辉煌却成了沉重的历史负担,曾引以发荣的教育基本体制变成发展与变革的桎梏,步履艰难,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不健全,与社会发展要求不协调,国家动用师资财力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却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而国家为提高全民素质,不断扩大对大学生的招生,结果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就等于就业”的言语早不是什么调侃与无奈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1、人才选拔制度——考试制度

认识中国人才选拔制度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考试制度是在特定的社会社会历史和现实的矛盾中构建和发展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优势和不足这两面性。尽管,关于考试制度改革的呼声不断,而且日趋强烈,并且中国也在尝试着推出一种新的教育制度——素质教育,但中国考试制度首先是中国的,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深刻反映着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文化传统和自然环境资源以及历史沿革。因此中国不可能抛弃考试制度,认识一中国高等教育的民族性,才可能正确把握中国高等教育。

而考试制度下选拔出来的高分人才,真的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吗?这一直是大众观注的焦点,也是支持与反对考试制度的人所争论的话题。可是如果不用考试这种方式选拔人才,在中国这样一种社会现状下又怎样选拔人才,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显然这些问题都不能有一个十全十美的答案,于是也没有人能提出完美的解决方案。这也让高等教育从起步价段就陷入了一种茫区,他们从一开始就不知所招来的学生适合什么,喜欢什么。虽然各高校给学生分了不同的专业,可是这些专业是否是学生适合与喜欢的又是一个茫区。从学生来讲,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面对成千上万的高考考生,自己能考上自己心目中的一个学校对绝大多数学生已属不易,更何况所谓的专业一般并不是学生自己作主做的选择,而就是学生自己做主,一个涉世未深的刚刚读完高中的孩子他真的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吗?进一步他知道他选择的是他适合的也是他喜欢的,而这个专业又是否是社会需要的——四年本科读完之后社会正在需要的?

正是这些不可知使学校更关注分数,分数也成了衡量学生优与差的唯一准绳,而学生也相应的把精力放在了分数的提高上。可是企业要人不会看分数,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的利益,关注的是所招的人能否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更关注学生的能力。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并不必然影响分数的提高,但是过度的分数追求必然影响社会实践的参与,如何在两者之间做出平衡,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难题。

 

2、教育方针——教育理念

大学的理念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今日的大学虽然由昨日发展而来,但又受到所处时代的影响,所以今日大学的理念中自然有了时代赋予它的特质。一所优秀的大学不仅有优良的传统,也能折射出时代的光芒。能够立于时代潮头、站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潮流,这就是大学理念中的时代精神。中外著名大学在办学理念上,表述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围绕着严谨、科学、求实、创新的精神和追求卓越的态度,体现大学的办学传统、价值取向与大学人的精神尺度。

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变革中、在由这种变革为主要推动力的现代化建设中,国家已取得历史性的决定性成就,现在正迈入一个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时期。为适应时代的需要,高等教育体制已经发生并且继续在发生重大的变革。办什么样的学样,怎么办成为每一个大学所面临的实际的问题。

有人说中国大学几乎没有自己真正的大学精神,大都是随政治导向而不停的变更的,因为他们看到孔子的思想正在弱化,道德与价值的标准正在异化。这可能正是政府办学的一个不足,但笔者认为这只是一些特例,也并没有到一些人泛想的那样到了无以拯救的地步。首先,大学精神的首要制定或执行者——各大学的校长,大多还是专家或学者才能做得来的,也许这个校长不是教育的专家也不是管理的专家,但是他也一定是一个专家、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专家。我们的国家还没有到一个完会的由钱、权卖买教育思想的境地。

学以致用这是几千年来不变的教育目的,读大学为了什么是学生关注的问题,那么办大学又是为了什么,这就是办学者——校长要思考的问题了。也许这些校长中有一些人与政治挂了边,但是这也并不能说他们就不是专家、学者了,在这样一个多元的社会,学生是有权力多元化发展的,那么校长同样也有这个权力,更何况现在的校长正是以前的某一个学生,只是些在也许偏离了最初的专业,或是在更广的范围发展自己的人生,但并不是说他就不是一个专家了,一个校长可能正在致力于他的专业发展,这种发展的动力一种是统理论的学以至用,带动学术的发展,一种可能就是获得经济利益的工具,但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仕而优的社会文化下这并没有什么过错可以指摘。关健问题并不在这里,而在于其个人对大学精神的发展与执行,他是如何定位自己所执教的大学的,他要把这个大学带向何方,学生们将要走向何方?

如果说在小学、中学我们是在是为识字而读书,或在为考大学而读书,那么大学我们为什么读书?在大学几十本的中外国著作的学习,其真正的意义在哪里?学习传统留下来的精华,了解最前沿的思想?但是现在的在大学所学到的好象与这些并不相关,我们没有记住孔子给我们留下的精神,引领一个时代的精神,同时这些知识在当前现实生活中用上的也并不多,或是说真正的转化为财富的并不多,从这点上我觉得这种教育是一种失败。没有记住过去,没有应用的现在,没有发展的明天,那么大学教育理念又是什么?所谓的大学精神又从何体现?这无疑是对大学教育的一种挑战。

 

3、实用型本科教育的探索

曾听一个职业教育的人士讲,说大学本科生还不如一个专科生,因为这些专科至少还会一门技术。细想中国职业教育——想这些技术,如果不读专科是不是也能学会,答案确不是肯定的。虽然那些成就不是在书本里有的成就(当然我说的可能不包括那些纯正的自然科学领域如纯数学),这些人有的读过大学有的没有,但是他们所具有的书本知识一定不比专科生少,同样他们的知识体系有的建立在课堂上有的没有。但同样是建立实用型知识体系这个目标,我觉得还是坐在课堂上更好些,因为通过课堂我们能更系统的学习并能免于走些弯路。而有条件上学在课堂上学习这些知识那么为什么非要去外面——必竟课堂学习是一种站在前人肩上的捷径。于目前我并没有听说哪一个有了成就的人是自愿放弃有用的读书的机会的,但是后悔读大学的并不少,我想他们后悔的不是读大学本身而是大学里学习的内容,是对所学没用的后悔,发竟这是一种人生精力的浪费。其实这是教育内容的失败,而不是教学本身,更不是的所谓的精神与管理。

很多大学课程是多余的,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可是又有什么课程是有用的呢?我们试想一种情况,如果我们的教育是一直到研究生,或是更高这从每个人入学那天开始就注定了中间不准停下来,也就是把这些人全变成真的高层的真正的专才是不是更好?但问题又来了大家都去搞研究那么谁来干活,那么多研究生研究什么?是的这是个问题,于是我们又试想把教育开始降格,全培养成专科生,这样也就有足够人来做活了,当然也不行。只有少数真正高智商的人去搞研究,大多数人就执行这些研究出来的结果就好了,这是社会分工的必然选择。

社会分工必然引起社会等级的变动,也就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变动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动,这种等级的分类是大多数人不愿接受的,特别是中国这样一种社会,这似乎有一种三教九流的分类,是不人道的。这正是当代大学本科教育的一种尴尬境地的源头,因为本科教育正处于这二者之间。

其实说是当代大学本科教育的一种尴尬境地,更不如说是本科生的一种尴尬境地,因为教育的作用对象正是这些学生,而不是办学者,更何况在中国现在这样一个现实情况下生源并不见少,也就是说办学者并不用愁招不到学生,也正是这种生源旺盛的现实让中国的本科教育离实用教育越走越远,这样说也许有些不负责,这种不负责一是有些学校的不负责,教育理念的不负责,二是针对自己说话的不负责,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育者都是一样的。

一些大学跟据市场需求进行了实用型本科教育的探索,并开始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而忽略了本科教育,我们并不能对此说什么,因为每一个人有自己的办事风格,大学一样,学术研究并不是不好,只是看参与的人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如果能让学生参与那真的是一份最好不过的事,但是问题又来了,学生由于知识的不足往往不能参与到这里来,甚至有时那样一个课题有那么几个教师足够了,没有必要让学生参与,必竟学生是来读课本的,从报志愿的那一分钟起,就明确了这个任务。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有可能让学生参与开研究中来,至少一般来说没有哪个本科生另交了一份参与研究的学费!

另外一方面本科生能力不足,根本不能参与到研究中来。天高任鸟飞的现象并不是没有,有些学生凭实力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机会,但是这在大学总人数中必竟是一个很少的比例,这么说我并不是批判大学的自私,因为这么几个人这极少的比例其实就已经足够了。因为从来爱因斯坦从来只有那么一个。我关注的是那绝大部分的本科生,是如同自己一样的没有专门的技术,没有成就和专项研究的大学生的命运。爱因斯坦只有那么几个,一代大学生里,能有几个那样的人物就不是教育的失败,可现在大学教育哪个学校就是一个最差的最不起眼的三流学校几十年累积下来也有那么一两个让人觉得骄傲的优秀学生,所以用此种目光看事情,那没就没有教育的失败只有受教育的人的失败。然而在中国这个失败的比例是巨大的。这种损失是无法估计的,如何避免这样的一种浪费?

本科生的实用主义教育倾向曾在哈佛这样的高校遭到了猛烈的批判,尤其遭到来自人方主义学者的抨击。学生家长的期盼非常实际,他们希望大学教育能为子女带来实质性的影响,来改变命运。出于未来就业的考虑,学生往往会选择社会和自然科学的课程。我们不能责怪家长与学生的现实,基于这样的现实,对学生的实用主义教育倾向妄加指责也是不公平的。但是中国这样一个社会文化状态下,好像法官永远要比高级技工更让人尊敬,更不说学生在选课前有没有掌握准确的信息。这实在是一个怪现象!

 

4、通识教育的探究——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引导

用多明哥斯(Jorge Dominguez)通识教育就是:当你接受了教育,又把当初学到的内容忘记后,最后还剩下的东西。18到22岁是年轻人在人生发展道路上的特殊阶段(中国的年龄段可能在20—24)。这些年轻人离开家庭,开始独立思考问题了。于是大学就不可避免的担任了提供一个认识自我、发现生活意义和目标场所的角色。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正好是培养责任感的阶段——学生从父母亲的依赖那里独立出来,开始为自我和社会承担责任,年龄在17岁以下的学生,尚不能适应大学提供的独立生活,而年龄在二十好几的学生又不能充分利用学校环境,实现自我的重大转变。虽然现在大学生的年龄在有意无意间发生了变化——已经超越了个体发展的最佳时机,但大学似乎对影响学生生活的机会还是视而不见。

“有人在提醒教师注意情绪低落倾向的学生,并把他们移交到学生精神卫生中心接受帮助。而大多数学生最需要的不是心理咨询,而是需要有人给他们指明自己未来的生活方向。”我想很多校园暴力事件与这不无关系。

通识教育理念的推崇者认为:当今实用主义文化如此盛行,不是教会学生如何谋生,而是从进校的那天起就让学生思考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的主导思想应该包括:追求最广博的文化,塑造和充实心灵,对学习的热爱不哟严杂功利目的。这一切都与学以致用相背离,所以我只写到这里并不在多写下去。我写这段的目的也仅在觉得通识教育下的对大学精神世界的引领似乎有些可取之处。

 

5、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结

(1)很多人说中国的大学生需求饱和了,我倒不这么认为,会说不会做的理论型大学生也许饱和了,但是掌握一定知识技能的大学生还远远不足,这也难怪企业,更难怪大学生不愿读专,中国几千年的优而仕的思想,让大学生不愿意搞“技术”更乐于“理论”觉得只有搞“理论”的人才算有出息的人,而企业除了不招本科外,一旦招了,工资一般会给的比专科高些,这样学生就更愿意多读一年读个本了不可能有了成绩还去读专。而职业教育的不足也加剧了这点,试想哪一天一个职业教育学院出来的学生能直接的进入某个企业某个行业,且这个企业或行业只看能力不看学历的给工资的话,那么我想好多学生是更乐于读职业学校的。

在中国大学一般是指本科院校,精神尺度的追求必然导致过多理论的传输,而忽略实用的训练。可是大家却忽略了在职业教育中也有一种自己的办学的理念的存在,或者说职业教育者忽略了自己教育理念的宣传,忽略了一种“纯理论”的宣传,从这一点来说,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是一个互补,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情况下,理论与技术是分离的,两者很难溶为一体,或者说“理念”研究者生就一副清高的样子,只会想到升级,从普通本科到重点本科,从本科再到研究,从研究再到博……而忽略了低层教育,就是实用教育,忘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很多人在说学的好,不如嫁的好,回到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论坛,而这个观点的支持者也是从人才饱和来谈这一问题的,如果女性只从事家庭工作那么对当前就业无疑是一个缓解,对此我并不想说评其是非,只是谈谈自己的观点。

说到两性教育似乎就要涉及到权力,然而我在这里讨论的绝对不是两性问题,也更没有所谓的褒贬,只是就事论事的谈谈自己的见解,在我眼里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更应该接受本科教育,而男性则不一定要接受本科教育,换句话说,女性本读本科而男性要读个专科就够了,一方面接受教育这是两性平等的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女性读本有助于社会分工,因为一般来说男性从事的多为“体力劳动”,而女性则不同,其更适合于从事“理论劳动”,因此师范与文学院的女生很多,这是完全符合社会分工的。

而男生学习所谓的工科,也就是职业性强的课程,也就不必用4年时间,三年甚至更短也许就够了,那些也许一生都跟本用不到的理论大可不必去学。现在大学的职业教育实在太少,很多大学生跟本没有一两门技能,其在就业中碰壁也就不为过了。而理论不同,其必然是一个长久学习的过程,那么女性就要读4到3年,这个时间差也同样能缓解就业的压力,同时由于女性所接受教育的提升,那么女性的经济地位也可能相应提升,还可能缓解一些社会问题,所以我在这里是支持女性接受教育,最好是高等教育。

(3)考研读硕 能解决就业难题吗?有些具体工作真的不需要读到本科才能做,高中甚至是初中就完全可以了,而如果读三年职业技术学校那就更好了。如此规划自己的真实的一生,那么本科教育无论如何对大多数学生都是一种浪费。这种浪费不仅仅是个人生命的浪费更是社会财富的浪费。

本科都不用读,更何况是研究生呢,当然我说的是为就业而读本科、读研究生的学生,而对于真正的有研究潜质,又一心搞研究的和另一些实在原因的除外,可是在考研的大军中,又有多少是真正的为研究而读研的呢?就业是否是唯一的出路,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日久弥新的摆在每一届大学毕业生的面前,而尤其严重和迫切的就是大学本科生的出路问题。从经济回暖的整体趋势上看,本科生的就业率有了阶段性的提升,但是从就业质量和满意度上看,一句“姐掏的不是粪,是编制”真实的反映了630多万大学生的就业窘况。现在依然徘徊在失业边缘,或者对本职工作不满意的“蚁族”大学生们,不妨给自己一个充电的机会,寻找全新的突破本科生就业率不如中专生,高不成低不就处境尴尬。

 

6、从用人机制看教育体制的不足

 “这几年,本科生就业率有所下降,反倒是专科生比较好就业。”这以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精明的企业家,早已摒弃了用高学历人才撑门面的想法,他们更注重实用型人才,更注重能力。在选择吸收新的员工的时候,大都会看重两方面:一,经验;二,技术。而这两方面恰恰也是本科生所欠缺或不具备的,现行教育体制下的院校大学生很少有机会获得在企业或公司实习工作的机会,充其量也不过就是做校园代理或者节假日的促销工作,然而这对于大学生积累实地工作经验又有多少用处和效果呢?

文科类本科生在校学习的都是纯理论的知识,更难企及技术;理工类本科生虽然精于技术,但这一仅仅的优势又往往被专科类院校的技术专业毕业生所撬走,因为他们不但精于技术,而且对于工作的薪金和福利的要求也低于本科类毕业生,另外,他们工作稳定,不会頻于换工作。在这诸多的外部挑战中,本科生被无情的斩落马下。

一家企业的老总说:“在招聘的时候,由于不了解情况,可能会比较注重学历,但在工作几年之后,我们更在意的是这个人的能力究竟如何。” 很多企业老总表示,自己需要的人才中,只有技术骨干、财务人员和外贸人员需要有本科及以上的学历,但总量很少,需求更多的则是有技术经验的产业工人,但那些好的技术工人,并不比管理者好招。

(1)大学生定位所反应出来的社会现状

我国社会目前的大环境是就业压力大,社会岗位少,而大学毕业生多。但我倒认为,并不是工作岗位少,准确地说应该是适合本科毕业生的岗位少。在国家鼓励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双向选择”的同时,也给本科生带来了严峻的外部挑战和内部矛盾。本科生在就业中具有先天不足的缺陷,用一句话可以较为准确地形容就业的毕业生是“高不沾,低不就。”而蜗居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的“蚁族”们,则成了本科生的最新生存写照。甚至有不少毕业一年的大学生,辗转换了多个工作,至今还在城市底层游荡,没有稳定的收入,他们不无感慨的说:“我都忘了我上过大学”。

有人士说, “很多本科生放不下架子,不甘心也不愿意做大专或中专生的工作,而想去做管理者。”但我并不这么认为,4年下来,一个本科生要花费6~10万元,毕业后理所当然的希望能找到高收入的工作,以求达到投入和产出的平衡——有这种心理是正常的。不愿意降低身份去做专科生的工作,这在三本生的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由于在理论上比不上一本、二本的学生,而实践上又比不上大专和中专生,企业招人时就会更少地考虑三本生,但是学费却高过任何一种,前期投入又是巨大的。但专科生由于投入较少,预期收入较低,定位不高,就更容易找到工作。

(2)比这更让本科生难以逾越的是本科生内心对自己的自我定位,过高的估价自己的现象在一部分本科生身上存在,有些本科生往往自我感觉良好,对工作的待遇和环境百般挑剔,不管自己的软件和硬件配置达没达到享受这种待遇的级别,到最后沦为与专科生同等或更低的境地时,难以接受,心里极度不平衡。

其实本科生拥有这样的心理也无可厚非,试想辛辛苦苦考上本科院校,到头来竟不如轻轻松松混到专科院校的学生,给谁都难以接受,(我这里不是鄙视专科类学生,而是站在大多数本科生的立场上看待这件事情。)但生活告诉我们,必须接受,因为这就是生活。

7、教育出路的探索

当前就有一大批教育者在研究教育的出路,比如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就是对教育出路的一种研究,在这里我并不想多谈素质教育,更不想谈这些研究的成效,因为至少还有这么一大批人在研究,总比那些当天和尚撞天钟,讲这书本,写这空话的论文还是实惠的多。

我们有必要从初高中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让学生从一开始了解就业与上大学的关系,以更好的指导学生在将来选择合适的专业。而当这个学生不继续接受学校教育时——这样一门课更是有用的,因为他直接就是就业。重新定位本科教育的目标,缩短本科教育时间,使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改革教育内容,培养实用与学术全方位人才,在研究生中教育更注重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关注大学生成人教育,引领大学生从校园学习走向社会实践。

要想改变国家教育的大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在进行这方面的努力,相信大学生有一天都会学有所用,学能适用。但目前就业的环境只能大学生自己去适应,因为我们无法改变生活,所以只有改变自己。

参考文献:

[1]哈瑞·刘易斯  失去灵魂的卓越[M]东华师范大学出版社 09-2006-858

[2]金耀基.大学之理念(增订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61.

[3]杨鲜兰.论大学精神的培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