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读史记讲稿(二)汉武帝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6:46:28
06-平安太子 画外音:上一集我们讲到,汉景帝的皇长子刘荣非常不幸,他被立为太子仅仅四年后就被废掉,后来,又因为侵占宗庙之地而被逼自杀。可以说,刘荣的太子当得很不平安。根据《史记·外戚世家》的记载,刘彻继位太子的过程非常艰难,历经五个女人四年的相互角逐,但刘彻被汉景帝立为太子之后,却是出奇的宁静,整整九年的太子生涯没有遇到过任何风险。刘彻与前任太子刘荣相比可以说是幸运的平安太子,可是上一集讲到的在废太子刘荣的过程中,朝中重臣周亚夫是极力反对的,那么,以后他会不会为难新太子刘彻呢?精于权术的汉景帝还会有哪些措施来保证刘彻成为平安太子的呢?
上一集我们讲到,汉景帝借郅都之手除掉了皇长子刘荣,为刘彻顺利接班扫清了障碍。但仅仅除掉刘荣还没能完全达到目的,汉景帝下一个寻找的目标是谁呢?这个人就是吴楚七国之乱立了大功的周亚夫。周亚夫是一个什么人呢?周亚夫是太尉周勃之子,但并不是长子,周勃死以后,周勃的长子周胜之接替了他的爵位。但是后来他的长子因为犯了法被废了,当时,周亚夫在河内郡任郡守,所以就封周亚夫为条侯。周亚夫真正得到汉文帝的赏识,是因为有一个突发事件。这个事件是在文帝朝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次匈奴大举入侵的事情,匈奴的入侵直接影响到京城长安的安全,所以汉文帝就派了三支军队,分别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驻军,这三处大致的位置都是在现在的西安和咸阳的附近,其中,周亚夫是细柳营的主帅。汉文帝为了慰劳这三处的军队,他亲自到这三处去慰问。到了霸上,到了棘门,汉文帝就轻而易举地进去了。而且主帅都亲自出来相迎,汉文帝也感到很高兴。最后,汉文帝的慰劳大军走到周亚夫的细柳营出现问题了,汉文帝慰劳的先头人员走到营门前发现这个细柳营跟霸上和棘门完全不同,那些守卫营门的士兵一个一个是弓上弦、刀出鞘,守卫得非常严,而且皇帝的先导进不去。汉文帝的随从就告诉守营门的士兵说皇帝来了,守营门的士兵竟然回答,我们军营之中只知道将军的命令,不知道皇帝的命令,就被挡住了。后来,汉文帝来到跟前也进不去,只好派人拿着皇帝的节信,就是皇帝的信物,说明皇帝亲自来劳军,这样,周亚夫才下令打开营门让皇帝进来。而且,汉文帝进了营门以后,守营门的军士就告诉他们,军营之中不能够快速骑马,就是不能狂奔。汉文帝没有办法,他的随从就勒着马缰慢步徐行,就是慢慢地走。到了营帐之中,周亚夫是一身戎装啊,拜见汉文帝,说我戎装在身不能行跪拜礼。文帝慰劳了一番,出来以后,文帝身边的人都对周亚夫很不理解,汉文帝却对周亚夫的行为大加赞赏,霸上和棘门的守军,和细柳营相比的话,那个霸上和棘门简直就是儿戏,那个一次偷袭就可以成功,但是周亚夫的军营谁来偷袭都无法撼动。所以,从此以后周亚夫大得汉文帝的欣赏,所以汉文帝临死之前给他的儿子汉景帝有一个交待,说如果国家用急事,可以作用周亚夫。文帝死了景帝继位,景帝继位以后,景帝三年不是遇到吴楚七国之乱吗?周亚夫就立了大功了。所以,周亚夫就是这样得到了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
画外音:细柳营的故事说明,周亚夫不愧是一代名将,结果是他这种汉军严谨、恪于职守的大将风范赢得了文景两朝皇帝的器重,并始终得到朝廷的重用。在景帝朝的三件重大人事安排上,周亚夫一次又一次地表现出他的严谨与倔强,奏出了君臣之间的不和谐音符,那么,这三件事情上周亚夫的所作所为有道理吗?汉景帝又是如何处理与这位重臣的关系呢?司马迁在《史记》中是如何记载这一事件的呢?
刚才王立群先生讲到,《史记》中记载的周亚夫是一个行事严谨的将军,一个有功于汉朝的人,他的做事风格就是秉章办事,知无不言,所以,这就难免做出一些与皇帝意愿不符的事情。那么,周亚夫与皇帝发生摩擦和矛盾的时候,汉景帝会如何处置呢?
吴楚七国叛乱被平定以后,周亚夫得到信任,担任太尉,担任丞相,一直在朝中任高官。但是,他在吴楚七国之乱得到信任之后,连续发生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他阻止汉景帝废立太子。这件事情上,他明显地违背了汉景帝的意志,所以汉景帝这以后两个人的关系上出现了比较大的裂痕,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在阻止废立太子不久,又发生一件事,就是窦太后提出来要封皇后王娡的哥哥王信,封他为侯,周亚夫再一次提出反对。就像反对废太子一样,周亚夫反对的理由就是刘邦白马盟誓的三句话:就是非刘者不王,非功不侯,如果不遵从,天下共讨之。那就是不姓刘不能封王,没有功不能封侯。所以周亚夫就坚持说,皇后的哥哥王信他没有功,不能封功。这一次导致窦太后很不愿意,其实这一次封侯这件事情汉景帝也不同意,但是汉景帝不好阻拦他母亲,他拿出来朝议,结果是周亚夫出面阻止了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实际上一方面汉景帝的目的达到了,另一方面,周亚夫这种难以驾驶的一面让汉景帝很不安。
接下来又发生了第三件事情。这件事情是指的在汉匈关系中间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就是匈奴有五位将领投降汉朝了,汉景帝就想封他们为侯,封五位降将为侯。当然,汉景帝的这种想法遭到了周亚夫的反对,周亚夫不同意,这是第三次投反对票。汉景帝是坚决要封,周亚夫是坚决阻封,两个人是正式顶上去了。作为汉景帝来说,他有一个想法,在汉匈关系上出现匈奴的将领投降汉朝的事情是不多见的,如果有五个人投降我们封了他,可以鼓励更多的匈奴将领投降。所以,汉景帝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策略,从策略上讲,汉景帝的说法有道理。周亚夫反对,周亚夫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呢?周亚夫说这五个人本来是匈奴的将领,现在来投降汉朝,等于说对匈奴的单于来说他是不忠之臣,他对匈奴是不忠之臣。你现在封他等于是鼓励作臣子的不要忠于自己的主子,所以周亚夫反对,周亚夫的反对他是从道德立场上来看。讲得也对啊,你在一个封建社会中间,如果你不鼓励臣子忠于国君,你鼓励那些投降的人,那岂不是天下乱臣贼子就成了一片了吗?周亚夫讲得有他的道理。周亚夫是从稳定整个封建统治制度的角度不主张封,汉景帝是从汉匈关系的角度主张封。一个从策略上考虑,一个从道德上着眼,两个说的各有自己的正确一面。所以这件事情很难说是景帝对,还是周亚夫对,是景帝错还是周亚夫错。但是,两个人为这件事情顶上去以后,当然,最终拍板的权力在汉景帝手里,汉景帝最后是封了。汉景帝这一封,周亚夫是不干了,怎么办呢?撂挑子了。递了个病假条,请病假不上班了。当然周亚夫这种做法是一种软对抗,是你不听我的,我就泡病假,我不干了。那么作为汉景帝来说的话,我正不想叫你干,我废太子,你反对;我封王信,你反对;我封匈奴的降将,你又反对。你处处和我做对,你请病假刚好,我批准,就趁着他请病假汉景帝就下令把周亚夫丞相的职务免了。这样,周亚夫就从一代名将,汉景帝之朝最大的功臣,变成一个赋闲在家的休病假的长休病号,在家休息了。
画外音:周亚夫以一种不明智的方式与朝廷对抗,也就是与皇帝对抗,最终落得赋闲在家,但周亚夫毕竟是两朝元老,有能力,也很有威望,汉景帝想再给周亚夫一次机会。根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景帝有一次请周亚夫吃饭,想开导开导他,那么周亚夫会不会把握住这次机会,重新登上政治舞台呢?在汉景帝试探周亚夫的过程中,他们二人在为人处事上有哪些不同呢?
周亚夫在家本来也不招谁不惹谁,可是汉景帝请他吃饭,在这个酒宴上给他准备了一大块肉,这一大块肉是一整块肉,既没有过切开,也不给周亚夫任何餐具,周亚夫就瞅着那一大块肉没法下嘴,这个宴你说说汉景帝安的什么心啊。他其实是在暗示周亚夫,至于这个暗示是什么,等一会儿我来讲。周亚夫悟不出来,周亚夫就找主持宴请的人,找他要餐具。这一要餐具,汉景帝就火了,汉景帝就说了一句话:这还不满足你吗?就是我给你请过来,给你这么一大块肉,你还不满足吗?周亚夫一看汉景帝怒了,赶快站起来,又是脱下帽子请罪,走了。但是周亚夫其实是憋着一肚子火走的,这边周亚夫走了,那边汉景帝就指着他的身影说:这个人绝不是一个侍奉少主之人。这个结论就可怕了,这个人不是侍奉少主之人,那他背后的意思就是要把这根刺给剔掉。
汉景帝这次请周亚夫吃饭,弄了一整块肉,是既不切也不给餐具,我们可以从汉景帝的角度看,这是一个什么谜。就是他卖的什么药?什么意思?其实汉景帝是个周亚夫一个暗示,暗示什么呢,就是说没有我的帮助,肉到你嘴边上你也吃不到嘴里。以这个比附那个立功,你不要以为你立了那么大的功,如果没有我的支持和帮助,你能够立那个功吗?你凭什么居功自傲呢?现在肉到你嘴边,没有我的帮助你吃不下去啊。这里面牵扯到汉景帝的为人,因为我没有讲汉景帝这个人,汉景帝这个人他是哪种类型呢的人呢?他是只做事不说话的人。话很少,他经常给你做个事,让你慢慢来体会,你要体会得到了,他非常欣赏你;你要体会不到了,他认为你是傻冒。你这个人在他眼里就不行了,有这么一类的人,当然这一类人有普通的人,也有做领导的人,最高领导就是皇帝。如果遇到这样一个皇帝,那么大臣们他们要做的事就得猜心事了。他给你弄一大块肉,你眼瞅着肉你不能吃,你这个时候唯一的就是说你要向皇上谢罪,说明你的无能,你服了皇上了,皇上他就可能放过你。你又要这要那,你要破解难题,你不依赖皇上,反倒坏了。汉景帝是属于这样一种人,这种人社会上也有,他属于只做不说,这种人。而周亚夫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大体上把社会上的人可以分为这么几类,一类是只琢磨事不琢磨人,他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事业;第二类人,只琢磨人不琢磨事,他把人际关系琢磨得透透的,然后他在人际关系上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这种人为的是当官;第三类人是只琢磨钱,人跟事他都不琢磨,他为的昌发财;第四类人是既琢磨事又琢磨人,这就了不得了,这就能办成一些大事了;当然还有一类人,是既琢磨事,又琢磨人,还琢磨钱,那就更不得了了。
周亚夫这个人是属于哪一号人呢?是只琢磨事不琢磨人,你比如吴楚七国之乱,他就认为把梁国扔出去,把吴楚兵挡在梁国这个地方,然后我去断他的粮道,我就能把吴楚七国的叛军给解决了。至于这个事得罪谁不得罪谁,我一概不考虑,我只求把事办成,这叫只琢磨事不琢磨人。所以他立了大功,你看废太子的时候,他又反对党,他为什么反对啊?他又是只琢磨事不琢磨人,因为太子是天下之根本,不能够轻易地废跟立,如果没有大过你不能废,他反对。要封皇后的哥哥为侯,他又反对,所以这个人他的难以驾驭在什么地方呢?周亚夫他有一个价值体系,就是他处理事情,他办事情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一整套价值评估体系,这个事该怎么办,不该怎么办,他是这样一个人。这样的人往往他有自己的主见,他是能臣,但是这种人往往也最不得皇上的喜欢。
画外音:看来,在汉景帝的饭桌上,周亚夫还是没有能够通过汉景帝的考察,最终,汉景帝上纲上线,认为周亚夫很可能就是新任太子刘彻的绊脚石。这无疑使周亚夫陷入了危险境地,可是过了不久,周亚夫的儿子不谨慎的一件小事又给周亚夫的困境火上浇油,那么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件事会给周亚夫什么后果呢?
所以,果然最后出了这么一件事情,周亚夫的儿子给他买了五百套铠甲,买的时候是在国家制造铠甲的仓库里买的,这是犯法的,因为在汉代私人不能购买这种军械。当然,周亚夫的儿子买这个东西是为他的爹做殉葬准备的,周亚夫生前是大将军是太尉啊,万一周亚夫去世以后用什么做陪葬品呢?就用这五百副铠甲。结果买这五百副铠甲出了个小问题,这个铠甲很重,搬运的进修搬运工很累,周亚夫的儿子事做得不漂亮,没有把工钱给足这些搬运工人。搬运工人干了这么些活没有拿到钱,等于是拖欠民工工资啊,当然就告状。告状怎么告呢?说周亚夫的儿子买兵器要造反。这选择是谋逆大罪啊,这个案子很快就报到汉景帝那儿去了。汉景帝一看,周亚夫的儿子,又牵扯到周亚夫,好了,机会全来了。立即批转要查办,批转是在廷尉府,廷尉府的人就拿着文书,法律条文去质询,叫周亚夫一条一条地就做笔录了。周亚夫是何等人啊,他是指挥百万大军的上将啊,怎么能够面对这样的刀笔之吏,周亚夫拒绝回答,一个字都不答。这个派去的小厮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就上报了。这一上报,汉景帝就骂人了。史书记载汉景帝骂人只有这一次,汉景帝骂了一句话,吾不用也,就是我再也不用去询问你了,直接把周亚夫投到监狱里去。这样,一代名将周亚夫,这个只琢磨事不琢磨人的就进了牢。周亚夫进了监狱以后,当然,他不会受狱吏的侮辱,所以,周亚夫就绝食五日,吐血而死。这样,一代名将就被汉景帝逼死了。换句话说,汉景帝不但除掉了废太子刘荣,而且把反对废太子刘荣的一个最得力的功臣周亚夫也除掉了。
画外音:汉景帝是一个只做不说的人,而周亚夫是一个只琢磨事不琢磨人的人,这样君臣之间猜谜语,周亚夫就难免屡屡不明白汉景帝的意图,结果是最终让汉景帝产生了误解。认为周亚夫很可能是太子刘彻的绊脚石,于是,把周亚夫逼死在监狱之中,那么周亚夫一死,太子刘彻是不是就能够舒舒服服做平安太子了呢?汉景帝这个只做不说的人究竟还为太子刘彻提供了哪些保障措施呢?
从王立群先生以上的讲述可以看出,汉景帝是在一步步地为汉朝江山的平稳过渡做着工作,不惜一切力量保护刘彻做一个平安太子。首先是除掉废太子刘荣,其次是逼死重臣周亚夫,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政治格局的巨大变革之中,汉景帝也在物色着能够辅佐刘彻底的大臣,那么谁将进入汉景帝的视野呢?这个人又是凭借什么打动汉景帝的呢?司马迁在《史记》中又是如何记载这个人的呢?
当然汉景帝做工作他做活是两面做,一方面是拔刺,另一方面他还要给太子找一个辅佐他的人,他安排了一个叫卫绾的人云做太子太傅。卫绾是个什么出身呢?据史书记载,卫绾是因为车技一流而做了皇帝的侍从,就是换句话说,卫绾是个车夫,是个赶车夫,但他赶车的技术非常高。就是这样一个人,得到了汉文帝的赏识,他本来是个车夫啊,这个车夫后来就做了中郞将了,中郞将隶属于郞中令手下的一个侍从的军官。他之所以能够被提拔,完全因为卫绾这个人他很有眼色,其实不管什么出身,你要做官不是都得得到皇帝的信任吗?你无论是通过推举也好,你通过其他的途径也好,总而言之,你要得到皇帝的信任,其实皇帝提拔人,最容易得到提拔的是他身边的人,并不是封疆大吏那些人。那些人立了功还招嫉呢,真正容易得到提拔的都是在皇帝身边做事的人。因为你在皇帝身边做事,很容易得到皇帝的赏识,卫绾就这样得到了汉文帝的赏识,做了汉文帝的中郞将,还是汉文帝的侍从。但是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这个时候汉景帝还是太子,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请他爹,也就是请汉文帝身边的一些官员到太子府中来喝酒。当然,太子请客这是个很大的面子,所有被邀请的人无一例外都去了,就一个没去,谁啊?卫绾。卫绾为什么没有去啊?太子请客,卫绾竟然不去,说了一个理由:有病了,不能去喝酒。其实卫绾真正的想法是什么呢,害怕汉文帝的责备。因为你作为文帝身边的侍从,你到太子府中去喝酒,很容易给文帝一个印象,就是你提前去巴结,去交往未来的皇帝了。你要是这样的话,老皇帝就会对你有看法。是不是觉得我已经不久于人世了,你就提前要找个靠山,改换门庭了,这个很容易招嫉的,所以卫绾没有去。汉文帝去世,汉景帝继位,汉景帝继位后卫绾还做他的中郞将,但是这个中郞将因为汉景帝做太子的时候就惦记上卫绾了,所以虽然他还做他的中郞将,但汉景帝对他身边工作的卫绾有一年多的时间是不理不睬,一句话都不说,非常冷淡,这就是惦记上了。但是卫绾怎么办呢?卫绾是一点儿也不解释,反而更加勤奋认真地去工作。一年多以后,汉景帝去打猎了,打猎的途中他让卫绾做参乘,就是陪他坐车。上了车以后,汉景帝就说,你知道为什么今天我请你来坐我的车吗?卫绾说我不知道啊。我是一个车夫被提拔上来的人,皇上让我来坐车,我不知道什么意思。汉景帝笑了笑说,那一年我请客,所有的人都来了,你为什么不来。你看看,这太子的记性多好啊。惦记上了,记住了。结果卫绾什么也没有解释,说死罪死罪啊,那天我确实是病了。他还不把话点透,实际上,这是两个明白人的对话。两个人都是只做不说,汉景帝也是个只做不说的人,卫绾也是一个只做不说的人,两个人的番对话,其实是两个聪明人的相互欣赏。我欣赏他,他也欣赏我,两个人是同类人,一类人,所以卫绾没有说破,说我还是那个老理由,那天我确实病了,不能来。汉景帝就笑了笑,所以到临下车的时候,汉景帝说我赏你一把剑吧。要赏卫绾一把剑,卫绾说我不敢要啊,剑是多么贵重的礼物啊,而且先皇赏给我六把剑,我都在家里放着呢。汉景帝不相信啊,说剑是很贵重的东西,一般人拿到剑要么是佩戴,要么是交换其他的东西,你竟然放到家里动都没动。汉景帝亲自派人到卫绾家去查看,卫绾家果然是汉文帝赏他的六把剑,崭新的六把剑全部在那儿挂着,没有一把用过。使者回来一报告,汉景帝心里是大为高兴。因为这个不动,表明对皇帝赏赐的重视啊,但是汉景帝什么也没有说,因为他是一个只做不说的人。这个卫绾也是只做不说的人,他俩的性格非常类似。卫绾其实是一个既琢磨人又琢磨事的人,卫绾在人情练达上远远超过周亚夫。你别看他是个车夫,这个车夫可是在人情世故上很有一套的,周亚夫尽管是太尉,是大将军,这个人情上有很多他不太了解的地方。所以周亚夫被杀,而这个卫绾又得到汉景帝的赏识,汉景帝赏识他以后,就任命卫绾做太子太傅,就是做了刘彻底的辅导官,去辅佐刘彻,他做了几年的太子太傅以后,卫绾又被提拔做了汉景帝朝的最后一任丞相,还做了三年丞相。我们通过这个事可以知道,汉景帝是两个方面做工作,该除的一个一个地除,另一方面,又派他最欣赏最信任的卫绾去辅佐太子。那么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太子能不太平吗?太子还能有什么不测之祸呢?所以刘彻从七岁被立为太子以后,到十六岁继位登基,这九年中间非常平静,没有发生任何变故。当然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是汉景帝做的工作。那么,登上皇帝宝座的刘彻他会做些什么事情呢?他将会怎么治理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呢?请看下集《董生对策》。 07-董生对策
画外音:在我国儒学发展史上,有一个上继孔子下开朱熹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出现使中国的儒学成为统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人就是董仲舒,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都对这个人物做了记载。司马迁和董仲舒是同时代的人,他还曾经问学于董仲舒。那么董仲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样被汉武帝发现的,为什么汉武帝尊崇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坐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之董生对策。
董仲舒是广川人,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枣强县人,这个人在景帝朝已经是做了博士了。当然,中国古代的博士跟我们现在的博士不一样,他那个时候的博士就是指他的博学,实际上就是皇帝的一个顾问了,所以这个人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学者。而且董仲舒读书非常的刻苦,据《史记》和《汉书》的记载,董仲舒读书曾经是三年目不窥园,有三年时间,他没有到过自己的后花园去。所以,后来人们就出来一个典故,叫“目不窥园”。目不窥园就是指的董仲舒,目不窥园就是形容一个人读书非常专心,非常专注,称这个人叫目不窥园。汉武帝在继位以后,在建元元年的十月,他就下诏让天下的诸侯让一些高官推举贤良方正,贤良方正的全称叫贤良方正直言敢谏。贤良方正是说品质,直言敢谏是说他敢于说话。在这一次举贤良方正中间汉武帝发现了董仲舒,董仲舒考了个第一名,就是举首。这样,既然他是第一名,是举首,汉武帝就连续向他问了三次,皇帝的提问叫策问,董仲舒就回答了三次,回答的文章叫策文,皇帝提问贤良方正回答这个过程就叫对策。这就叫对策,董仲舒就回答了三次,这才流传下今天的“天人三策”。在“天人三策”中间,董仲舒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得到了汉武帝极其的喜爱。那么,汉武帝为什么喜欢董仲舒?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牵涉到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间到底说了些什么问题,引发了汉武帝的重视。
画外音:建元元年,16岁的汉武帝刚刚继位,他还不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就多次征集贤良以问治国之道。董仲舒就百这种情况下被汉武帝发现,并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留下了著名的“天人三策”,“天人三策”是讲天和人的关系的,那么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到底说了什么从而引发了汉武帝的兴趣呢?
第一点引起汉武帝重视的就是董仲舒提出来了新王改制。什么叫新王呢?就是一个新的王朝建立以后,一个新登基的皇帝,这个叫新王。改制,改是改变,制是一整套的制度仪式。董仲舒认为,一个新的国君登基以后,一定要改变一整套的制度。他具体提出来这个新王改制的内容是两点:一个叫改正间朔,第二个叫易服色。董仲舒的原话就是“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命而已。”这个话说起来就是,要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应天意。当然这句话很不好懂,我们来做一点解释。改,就是改变;正,就是正月,正月是一年之首;朔,朔是初一,是一月之首。所以改正朔按照我们现在说一个最通俗的话,就是要改变历法,一个王朝建立以后要把历法改一下,这就叫改正朔。什么叫易服色呢?易也是改变,服色就是服装,他说一个新王朝建立以后啊,你这个新王朝要改变一下服装颜色,还有你祭祀的时候用的那牲口、车马的这些颜色要改变。中国古代以来都是一个王朝它都崇尚一种颜色,一个新王朝建立以后要把旧王朝的颜色给改它一下,换成自己的这个王朝的颜色,这就叫易服色。
那么,董仲舒为什么要这么强调要改变历法和服色呢?因为董仲舒有一个看法,他这个看法汉武帝是非常感兴趣的。那么,汉武帝对他这个“改正朔,易服色”这么一套仪式为什么感兴趣呢?因为董仲舒这个改变仪式过程中间包含了一个对汉王朝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个新王朝建立以后,那么你这个新王朝合法不合法,有没有什么合法性,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刘邦,他本来是一介草民,刘邦在中国古代皇帝中间他是从一个布衣百姓夺得皇帝之位用时间最短的人。他就是三年反秦,四年灭项,刘邦就用了七年从一个布衣百姓摇身一变成了大汉天子。那么,你从一个普通老百姓摇身一变成了皇帝,成为一代王朝的开国之君,你是不是合法的?所以一个新王朝建立以后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新王朝、这个新国君它合法不合法?它的合法性在哪儿?这个问题开国皇帝想不到。开国皇帝第一是他的理论水平、知识水平达不到,再一个开国皇帝顾不上,开国皇帝只顾得夺人家的权,夺过来自己当。一是想不到,二他也顾不上,但是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你这个新王朝建立你有没有合法性?人家凭什么承认你?这是一个问题,再一个问题,你刘邦是一个草民,你就折腾了七八年,七搞八搞你搞了一个皇帝,那么,你能这样搞一个皇帝,我们能不能也这样搞?就是说你当了天子,当了皇帝,建立大汉王朝,我们能不能也搞上几年,把你干下去,我们再来当皇帝?这个问题就更重要了。所以,一个新王朝建立以后它存在两个问题:一,合法不合法;第二,大家是不是都可以仿照你这个做法来做?如果大家都可以仿照你这个做法来做,那么,你去夺秦朝的天下,我们去夺你刘姓的江山,那么这个天下就大乱了。所以董仲舒在他的新王改制新中间,他提出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叫你改正朔、易服色,实际上他暗含了一个什么意思呢?董仲舒的意思,一个人之所以最终能够当皇帝,是君权神授,是天命所在,是老天让你当的。所以天下的老百姓都得承认你是合法的,反过来说,其他的人不能再这样做了,你再这样做老天不支持你。所以,董仲舒提出来这个新王改制,实际上是在强调君权神授。皇帝的权力是老天给的,是天意,所以他做天子大家得服从,别的人不具备这个天意,你就不能再折腾,你再折腾的话就是造反,你就不可能再当皇帝。所以董仲舒新王改制这个说法一提出来,你想想汉武帝能不高兴吗?
汉武帝没有这个理论水准,他不能论证西汉王朝的合法性,但是董仲舒从理论上阐明了西汉王朝的建立是合法的,刘邦当皇帝是天意,是天命,是神授的权力。这个当然对汉武帝来说是极为感兴趣的,但是汉武帝他没有看到董仲舒的这个说法中间他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董仲舒这个君权神授他这个命题中间,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是承认君权;第二,是限制君权,他还有限制君权的一面,也就是说,你当了皇帝是上天给你的,但是反过来,如果你当了皇帝以后你像秦始皇一样胡作非为,那么上天就会警告你。如果你再不改,那么上天就不再支持你了。所以,董仲舒后来他就用一些你比如说地震啊,日食啊,出现这样一些现象的时候,他就用这些现象来告诫皇帝,说这是上天对皇帝的警告。一旦出现这些现象,你要反省自己。当然这个时候,董仲舒提天人三策的时候还没有把这一点发挥出来。所以他这一点,为汉王朝寻找合法性的这一点深得汉武帝的信任。这是董仲舒得到汉武帝信任的第一点。
画外音:根据王立群先生的分析,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西汉王朝的合法性问题,这对于任何一个帝国来说,这都是首要的问题,汉武帝自然对董仲舒欣赏有加,但是刚刚君临天下的汉武帝面对的还不仅仅是这些问题,一心想有所作为的汉武帝还在思考什么?董仲舒的哪些想法对汉武帝来说又正中下怀呢?
建元元年,汉武帝刚刚继位,一心想有所作为,就多次征集贤良以求治国之道,在这一过程中,董仲舒走进了汉武帝的视线,他的新王改制解决了西汉王朝的合法性问题,很得汉武帝的赏识。但是,刚刚君临天下的汉武帝面临的还不仅仅是这些问题,他还在思考什么呢?董仲舒的哪些想法会正中汉武帝的下怀呢?
董仲舒的这个博士是春秋学的博士,《春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董仲舒的这个春秋学属于公羊派的春秋。因为春秋有三派,董仲舒属于公羊派的春秋,公羊派的春秋特别重视的就是大一统。这个一统,我们也可以叫做统一,所谓大一统就是把天下的统一看得非常大,看得非常重要,这就叫大一统。董仲舒这个公羊派的春秋特别强调天下的统一是最最重要的,而这一点的话呢又是非常迎合汉武帝的心理的。汉武帝是刚刚经过景帝朝七国之乱以后接下来的江山的,他接下来这个江山以后,仍然存在这个诸侯王割据的问题。汉武帝一生致力的就是要搞中央集权,而董仲舒恰恰给他提供了大一统这么一个理论,所以,汉武帝就可以在大一统的理论之下,公开地搞他那一套中央集权。所以,董仲舒他的“天人三策”受到汉武帝信任的第二点就是他给汉武帝的中央集权提供了一个理论的依据。
第三点,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就是建立太学。太学就是国家的最高学府,建立太帝,而且还提出来要把推举贤良作为一种制度,每两年要推选一次,推选天下的贤士,他把它制度化。兴太学、举贤良,这是董仲舒“天人三策”提出来的第三个重要观点。太学它的建立就是从武朝开始的,太学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到隋代又成立了国子监,国子监既是最高学府,又是管理这个最高学府的,一个太学,一个国子监,从武帝朝开始以后,一直延续到清朝废除科举制为止。所以这个太学为中国封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再一个,就是推举贤良。推举贤良成了一个制度以后,它成了汉代的人才选拔,汉代的人才选拔是察举征辟,成了人才选拔的一个制度。因为大家知道,中国的人才选拔是经过了五个制度的轮换,最早的人才选拔是选贤举能,这是上古时期;后来发展就是世卿世禄,就是你们家做官世世代代要做;到了汉代,就改变做法了,要察举征辟,就是从天下的臣民中间来选拔贤良;到了魏晋南北朝,是九品中正制,就把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再来选拔人才;到了隋朝实行科举制。中国的人才选拔经过五种制度,到了隋朝最终定型为科举制,科举制一实行就是一千三百年,一直到清代晚清废除科举。所以作为人才选拔来说,董仲舒是为汉代的人才选拔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汉武帝是一个很想有作为的君主,他当了皇帝以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怎么样网罗人才,而董仲舒给他提出来了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具体的做法,这也是董仲舒学得汉武帝信任和他喜爱的一个方面。这是第三点。
第四点,尊儒。我们现在一提到董仲舒,大家就会想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实这个话不是董仲舒说的。这句话出现得非常晚,董仲舒说了一句什么话呢?董仲舒的原话是说,他在“天人三策”中间提出来说,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的原话意思是说,不是在六经的,不在孔子的著作范围之内的,这些书不要让它流传了,灾就是所谓的独尊儒术。董仲舒这个建议被汉武帝马上就采纳了,汉武帝这个做法跟秦始皇相反,秦始皇是焚书坑儒,不让人读书,汉武帝的做法是让你读书,但只准你读儒家的书,读一种书,读一类书。秦始皇他的做法后来历史证明是不行的,你不让人读书是不行的;汉武帝让人读一类书,这个做法后来看是成功的。当然汉武帝这个尊儒还不是纯儒,这个我们下面还会讲到。董仲舒就提出来一个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的要绝其道勿使并进,就是这些东西要把它断掉,这就是董仲舒的原话。到了班固为汉武帝写传的时候,班固在汉武帝传记的最后评价汉武帝的一生的时候,说了八个字“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这是班固的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这是班固提出来的。后来人们在班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说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就是董仲舒的第四个重要的贡献,就是他提出来了尊儒的问题。
第五点,在“天人三策”中间得到汉武帝重视的还有一点,就是董仲舒提出来的要进行改革。当然董仲舒没有用改革这个词,他用了一个词叫更化。董仲舒认为从汉朝建立以来,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之所以发展不快,很大的原因是有很多东西需要改没有改,所以,董仲舒提出来一个更化说,就是要改革。我们上面讲了董仲舒他的“天人三策”中的五个方面,你想想他的五个方面,他这五个方面,大一统是解决了中央集权的问题,尊儒的问题,人才的培养跟选拔的问题,他还提出来了西汉政权的合法性的问题,他还提出来改革的问题。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间提出来的五个问题,都是汉武帝做了皇帝以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董仲舒学得汉武帝的信任。
画外音:董仲舒天人三策的五个方面解决了西汉王朝建立以来的五大问题,每个问题都切中要害,其中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正是这一点让人不解,西汉王朝建立以来一直奉行黄老之学,而董仲舒却大胆提出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与西汉初期的统治思想格格不入,而汉武帝却积极采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王立群先生对此是如何看的呢?
我觉得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我们看法家。法家学说它有两个方面,第一,法家学说是封建独裁的皇帝最喜欢的,哪个当皇帝的人都喜欢法家那一套,这是一个方面,但是另一方面,秦朝的灭亡又给后来的皇帝敲了一个警钟,如果你仅仅用法家学说去治国一定会导致亡国,秦朝就是个例子。所以后代的帝王一方面法家学说他是不丢的,因为法家讲权术,他是不丢的;但是另一方面,他又不能赤裸裸地只讲法家,他需要在法家外面披上一个很漂亮的外衣,一个很温和的外衣,而这个很漂亮跟温和的外衣选来选去谁最合适呢?就是董仲舒改造的这个新儒学是最合适的,所以儒学他之所以被汉武帝看重,它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汉武帝你想想他在位五十四年,跟匈奴打仗打了三十九年,在长期的战争中间他实行的主要的是法家的这一套东西。但是,他又想规避打出法家旗号的这种政治风险,所以他需要漂亮的外衣,这个漂亮的外衣他找来找去,就董仲舒改造的这个儒家最合适。因为儒家讲大一统,儒家讲仁义,这些方面最适合他,所以这是他欣赏儒家很重要的一点。
再一个,汉武帝一生追求的就是一件事情,他五十四年当皇帝,汉武帝实际上做的就是一件事,中央集权。汉武帝一生就做这一件事,而且是高度的中央集权。这个中央集权其中包括了有一个方面,就是思想的统一,要用一种思想把天下的思想都统一起来。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间提出建议,说现在天下的老师,每一个老师都讲自己的一套,所以现在天下乱糟糟的,现在最好用一种思想来统一天下。所以,董仲舒提出的尊儒符合汉武帝想用一种思想来统一天下的这个总的原则,而这个用儒家来统一天下思想恰恰是汉武帝中央集权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央集权一个方面是政治上权力的高度集中,另一个方面,是思想文化方面的统一。而这个思想文化的统一,就是要用儒家思想来统一,这是他欣赏儒家的第二点。由于这两点,董仲舒尊儒的主张很快就被汉武帝选中了。汉武帝就看中了尊儒它的功利性,它的实用性。
画外音:史学家们曾经给汉武帝四个字的评价“雄才大略”,根据王立群先生的分析,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正是看中了儒学能够实现他一生的政治理想,才积极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以后,儒家思想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影响深远。那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根据王立群先生的分析,汉武帝在百家之学中独尊儒术自然有他自己的理想,他想通过儒家思想实现他一生的政治抱负。从此,儒学就从民间思想变成了官方思想,影响中国二千多年。那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中国历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从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开始的,可以说他这个影响是十分巨大,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它正面的影响,董仲舒提出来的尊儒的这个思想,从正面来看它对我们这个国家的稳定,对我们这个中华民族的统一,贡献是极其之大。我们这个国家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它始终没有出现大的分裂,我们这个民族,这么多民族能够凝聚成为一个整体,它和儒家思想长期地统一中国思想界关系非常密切。所以董仲舒在这一点上,对我们这个国家的统一,对我们这个民族的凝聚,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是尊儒的正面的第一个效果。第二,尊儒还有一个很大的影响,就是董仲舒同时提出两条,一个是建太学,就是办学校,另一个方面就是尊儒,这样一来太学里边主要传授的是儒家的经典。这样从太学,当然后来在基层也办了一些乡学,从太学到基层的学校都读儒家的经典,这样就造就了一批在中国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作为信仰的文人,这是个了不得的事情。董仲舒创意的建太学和他的尊儒结合到一块儿,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个以儒家思想、儒家学说为价值观念的一个文人集团。这些文人通过读书走上官场,就是文官。在中国古代的官场上有四种人,有四种力量:第一,文官;第二,武将;第三,外戚;第四,宦官。这四种力量从总的方面来看,哪一个朝代,哪一个皇帝在位的时候,以儒家思想武装的为价值观念的文官掌权,这一个时代政治就比较清明,总体来看。如果是武将掌权,那就会出现藩镇割据,像唐代的中后期。如果是让宦官跟外戚这两股势力掌权,那这个王朝在宦官跟外戚掌权的时期那基本上是这个王朝最黑暗的一个时代。所以从中国古代历史上来看,中国政坛这四种力量:文官、武将、宦官、外戚,这四种力量中间,以儒家思想为价值观念这一批文人做官,是这个政坛最稳定、政治最清明的一个时代。因为这里面有一个道理,这些文人做官以后,他从小读的是儒家的经书,讲忠、讲孝、讲仁义,他有一个价值观念,这个有儒家价值观念的官员和没有儒家价值观念的官员是绝不相同的。这个有价值观念的这些文人他进入各级政府做了官员以后,他在判断是非的时候,他不仅仅是听从上面的指挥跟命令,他还有自己的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就是儒家的这一套价值观念。所以,尊儒以后,让儒家思想深入到文人的心中,这些文人后来步入政坛以后,他就有了一个(儒家)的价值观念。你通观中国整个的封建制度史,有价值观念的官员和没有价值观念的官员是绝不相同的,而这个东西恰恰是董仲舒提出来的。一方面他提出来办学校来培养文人,另一方面,他提出来尊儒,让学校都学生去读儒家的经典。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造就了中国封建社会一大批以儒家思想为价值观念的文官集团,这个贡献非常之大。这是我们讲它正面的好的一面。
下面我们再说说它负面,这个儒家思想作为为阶级的统治思想也有它的负面影响,它的负面影响也很大。它的负面影响最大的就是它导致了文化专制,因为你儒家的地位提高了,其他诸子百家它的市场就缩小了。文化专制就限制了其他学派的发展,所以到儒家思想它凝固化的时候,它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当然,这些负面影响我们也要提出来,我们看董仲舒他这个建议,他提倡的尊儒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它消极的一面。所以我们这一讲讲董仲舒的这个董生献策,董仲舒是个很有贡献的人,汉武帝发现了这个人才,采纳他的学说,但是汉武帝并没有重用他,汉武帝把他派到他的哥哥江都王那个地方去做了国相。江都在哪儿呢?就是现在的江苏的扬州,董仲舒在对策完了以后被派到扬州去做江都国的国相,没有把他留在中央政府任职。作为汉武帝来说,他是要尊儒的,既然要尊儒他肯定在中央政府的人事安排上要体现他的意图,他没有安排董仲舒进这一个班子,他一定要考虑其他的人。那么汉武帝在中央政府的机构中间的人事安排上,怎么样来体现他的尊儒呢?请看下集《窦婴为相》。 08-窦婴为相
画外音:汉武帝继位后,马上任命了两个重要的人物,其中一个就是窦婴,窦婴是汉武帝亲自任命的第二任丞相。在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四年里,他一共任命了十三位丞相,丞相的更换十分频繁,可见汉武帝对丞相人选的挑剔。但汉武帝为什么选择窦婴为丞相呢?司马迁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里记载了窦婴为相的过程,窦婴不但是窦太后的新侄子,还是废太子刘荣的太子太傅,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汉武帝选择了这么一个身份复杂的窦婴呢?
窦婴其实这一次做丞相原因非常复杂,第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窦婴这次做丞相是田蚡运作的结果。窦婴跟田蚡是两代外戚,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田蚡是王太后王娡的弟弟,窦婴跟田蚡这一次的同时被任命,窦婴做丞相,田蚡做太尉。丞相跟太尉在西汉初年都是属于三公之一的重要官职,而这一次呢,窦婴他做丞相其实跟田蚡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田蚡他在他的姐姐王娡成为太后以后,就是田蚡特别想独揽朝政做丞相,所以武帝继位以后,田蚡就一直琢磨着想当这个丞相,但是田蚡手下的门客对他有一些告诫。他的门客告诫他什么呢?说窦婴的资历比你要长,他出道时间早,而且窦婴他做官的时候这个声望很高,假如皇上要让你做丞相,你一定要把这个位置让给窦婴。窦婴要是做了丞相,你肯定可以做太尉,丞相跟太尉的官阶是完全相等的,而且你让给窦婴以后你还有一个让贤的名,所以这样来说对你是最合适的。所以田蚡就接纳了这个门客的意见,田蚡这个时候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他可以通过他的姐姐王娡就是王太后,他把他的意见告诉王太后,然后王太后再把田蚡的意见作为个人意见转告给汉武帝,所以这样一来窦婴就获得了一生中间唯一的一次做丞相的一个机会。所以窦婴这次做丞相应该说是首先是田蚡运作的一个结果,而这个田蚡的运作应该说是不怀好意的。他其实是想夺这个位置,他只是觉得他比窦婴年龄要低,辈分要低,窦婴做大将军的时候,田蚡只是一个皇帝身边的一个小侍从,那个时候,田蚡侍从窦婴的时候就像一个晚辈对长辈一样,所以现在猛地一下要越位,越到窦婴之前,他怕舆论不好。所以,他只是从策略上考虑,暂时把丞相的位置让给了窦婴。所以,在田蚡的这个运作之下,窦婴就被任命为了丞相。
第二个原因,是窦婴尊儒。窦婴是一个崇尚儒家学说的人,我们在上一集讲董生对策的时候特意讲到汉武帝是个尊儒的人。为什么要尊儒呢?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汉武帝想有作为,汉武帝虽然16岁登基,是个少年天子,但汉武帝就像班固在《武帝纪》中给他的评价一样,班固在《汉书》的《武帝纪》中对汉武帝有一个四个字的评价,一直到今天人们都一直在沿用,叫“雄才大略”。所以武帝继位以后就想有作为,而儒家学说这一套东西对他大有作为是完全符合的,武帝虽然没有重用董仲舒,但采纳了他尊儒这一套意见,同时任命了两个尊儒的人,因为窦婴也好,田蚡也好,都是尊儒的。这个应该说是汉武帝任命窦婴做他的第一任丞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政治观念上很一致,就是武帝尊儒,窦婴也尊儒,这应该说是窦婴能够被武帝重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画外音:翻开《史记》我们会发现从汉代初期到文景之治,许多非常杰出的人物出入朝堂,但是等到一代英主汉武帝亲自任命重臣的时候,却偏偏选了一个外戚担任丞相。窦婴并没有奉行窦太后认同的黄老之学,而是和汉武帝一样崇尚儒学,但是他毕竟还是窦太后的亲侄子,是属于窦太后势力范围内的,一心想要有所作为的汉武帝难道百分之百地信任窦婴吗?难道整个朝堂上下就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吗?
第三个原因,就是相才的匮乏。就是在武帝刚刚继位的时候,能够在武帝的眼中,进入他的视野之中的这个丞相的人选非常少。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稍微展开讲一点,这个西汉开国的这个丞相我们可以掰着指头算一算,这个西汉开国的丞相他首先用的人是谁呢?是萧何,是曹参,是王陵,是陈平,下面还有周勃、灌婴,中间只有一个审食其是例外,他是吕后的幸臣,其他丞相毫无例外都是刘邦手下的功臣。所以,西汉开国从高祖刘邦、惠帝、吕后、文帝这一个时期,都是由开国功臣担任丞相。因为开国功臣他有一个天然的一个条件,开国功臣的话呢他不都是一个年龄段的,他们可以说是年龄有长有少,下世的时间有先有后,那么老的功臣去世,小的功臣可以补上来,实际上汉朝的丞相到什么时候功臣就基本上结束了呢?就是到灌婴。灌婴因为他参加刘邦的军队他的年龄比较小,所以,灌婴是在汉文帝四年去世,他去世以后就可以说开国的大功臣没有了。所以你看看文帝朝做丞相的人,第一任是陈平,陈平后是周勃,再往下就是灌婴,灌婴去世以后下面的两任丞相我说出来名字大家就不知道了,一个是张苍,一个是申屠嘉。这两个人就是,我们讲西汉开国史,这两个人就是属于那种名气很小的人,他们属于什么呢?他们属于大功臣死了以后,那个小功臣有机会了。到了汉景帝的时候,情况就麻烦了,汉景帝朝的第一任丞相是汉文帝给他留下的那个丞相申屠嘉,他是个小功臣,他后来被免职了。景帝一朝,他一共他自己任命了四个丞相,这四任丞相中间,第一任陶青和第四任卫绾,这两个人反秦没有参加,灭项他们也没有参加,等于说他们跟功臣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我们前面讲过卫绾,卫绾是怎么做上官的?卫绾是个玩车的高手,赶车赶得很好,就是个车夫、司机,他就这样地在皇帝身边慢慢地提、提、提,最后当上丞相了。所以这些人跟功臣毫无关系。在汉景帝朝这四任丞相中间,跟功臣沾上一点儿边的,就是两个人,一个是周亚夫,一个是刘舍。周亚夫是功臣之子,他是周勃的儿子,刘舍也是功臣之子,他是刘襄之子。所以这两个人呢跟功臣他还有一点儿关系,我们以上回顾这段历史是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窦婴担任这个丞相的时候,西汉政府这个丞相的成员的构成已经怎么过渡呢?从大功臣到小功臣,再到功臣之子,再到最后跟功臣毫无关系了,是这么一个演变。所以从现实来看,相才非常匮乏。就是能够担任丞相,丞相的地位又重要,但是丞相的适合的人选又非常少。
画外音:根据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到了汉武帝继位准备自己任命丞相的时候,朝堂上下已经没有可供他挑选的老将功臣了,汉武帝似乎也只能从外戚中寻找较为合适的丞相的人选,但是无论是功臣还是外戚,都有功高震主或者外戚篡权的隐患。放眼满朝文武百官,汉武帝为什么就不能在功臣和外戚之外挑选丞相的人选呢?
汉武帝继位时才刚刚十六岁,就算他才智过人,但毕竟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很容易就会做了被别人操纵的傀儡皇帝。面对父亲的早逝,年少的汉武帝身后虽然有祖母窦太后和母亲王娡的支持,但是前有吕后乱国大肆残害刘氏宗室的前车之鉴。堂堂的大汉王朝难道除了功臣和外戚之外,难道就没有其他的优秀人才入朝辅佐皇帝吗?
另一个原因,跟西汉初年这个人才的匮乏有关。因为你选丞相,必须要选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但是我们知道,从汉高祖刘邦开始他就没有一整套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这种制度。比如说汉高祖,他当上皇帝以后,五十五岁当皇帝,六十二岁去世,这八年中间他就忙了两件事,一是不停地平叛,一直平叛平到高祖十一年。他做这八年皇帝,日子很不好过,整天忙着平叛。再一个就是他家庭内部的矛盾一大堆,他那个大老婆吕后,还有那个戚夫人,中间争,皇子争,外面平叛,家里面是太子的事,他哪里顾得上是培养人才,选拔人才,他啥也顾不上。他想都想不起来。就这样稀里糊涂八年皇帝他完了。他完了之后,大家知道是惠帝。惠帝哪有心思去培养人才,选拔人才,惠帝继位的当年就搞了个人彘事件,人彘事件后惠帝就是个半疯半傻的人了,基本上就不理朝政了,他也不可能去培养人才,惠帝倒是待了七年,实际上在选拔人才上没做什么贡献。下面惠帝就死了,转到吕后,吕后忙的事就更多了。吕后忙的事就是怎么样杀刘姓的诸侯王,怎么样封吕姓的王,光这个事她就照顾不过来了,再说她是这样一个也没有很高文化修养的人,你叫吕后去什么培养人才、选拔人才那是开玩笑。所以她这稀里糊涂又是八年,又过去了,再往下汉文帝。文帝顶多能够做的就是减轻一些赋税啊,减轻一些刑罚啊,做这些事情,人才培养谈不上。景帝想做点事,又赶上七国之乱,把景帝折腾得也是顾不上。所以历史给汉武帝留下来的遗产,就是从高祖皇帝开始到武帝这个时期,没有一个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机制,也没有这样一个培养人才的基地。所以你叫汉武帝上哪儿选人?大功臣没有了,小功臣没有了,功臣之子没有了,他选来选去,汉武帝这个时候选丞相的视野非常小,他只能在他熟悉的人群中间选。你看我们上一集讲董生献策,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中间讲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兴太学来培养人才,举贤良来提拔人才,但是董仲舒这一套他从提出来到产生效果他得有个过程,那不是说一入太学马上这个人就出来了,它得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未完成之前,汉武帝选拔人才视野非常小,选才的范围非常窄,他也只能在他身边所熟悉的人来选,选来选去,一个是他的祖母窦太后的侄子窦婴,一个是他的母亲王太后的弟弟也就是他的舅舅田蚡,所以这么一个现实状况也是造成窦婴能够担任丞相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在这么多条件的作用之下,窦婴最终做了汉武帝手下第二任丞相。所以对窦婴来说,这是他一生中间权力的一个顶峰。
画外音:司马迁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记载,窦婴性格豪爽,喜欢结交朋友,文帝在位时他曾担任吴国的国相,后来因病辞官,景帝即位后他只是担当了一个詹事的小职务,詹事就是掌管皇后、太子家中之事的一个小官员。可见窦婴虽然贵为皇亲国戚,历经文帝景帝两代明主,但窦婴一直都未能得到重用,备受冷落,这似乎说明了窦婴不会有多少才华,只不过靠着窦太后的关系混个一官半职,那么窦婴如果真的是一个不学无术的贵族公子,汉武帝就算再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也不会任命窦婴做丞相的,那么,窦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在我们前面讲的有关窦婴的事件,第一个事情就是太后家宴。就是窦太后曾经举行过一个家宴,就是窦太后有两个儿子,她的大儿子做了皇帝,汉景帝,她的小儿子就是封了梁王,窦太后想让她的小儿子做皇帝。就是在一次家宴中间,窦婴参加了,这个家宴是规模小,但是规格高,参加的有窦太后,有汉景帝,有窦太后的小儿子梁孝王,还有窦太后的侄子窦婴。这个家宴中间汉景帝就说了一句话,说千秋之后传位梁王,说我死了以后把位置传给我弟弟。这个话一说出来,当然窦太后很高兴,窦婴马上出来纠正,这一纠正,汉景帝是不吭了,窦太后是本来正“欢”,后来《史记》就写了一个字,从“欢”变成 “憎”,非常憎恨窦婴,这个事情我们要看窦婴在事件中的表现有这么几点:
第一,窦婴非常耿直。他是想什么就说什么,他是属于我们上一次讲到的只琢磨事不琢磨人的那一号大臣,是个琢磨事的人,这是我们看的第一点。
第二点,窦婴这个人是个有信仰的人。他有一个判断是非的价值观念,就是他认为汉景帝说的这个话不对,他判断汉景帝说话对与不对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祖制,就是祖宗上留下来的成法。所以窦婴就提出来了,汉朝的天下历来是父子相传,皇上怎么能够擅自传位给你的弟弟呢?可见他判断是非有一个标准,我们在上一集讲董生献策时特意提到过,为官之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个价值系统,有一个价值标准。因为他有了一个标准,他就有了判断是非的准绳,窦婴的这个标准就是祖制。祖宗的家法留下来是父子相传,你传给你弟弟不合法,这说明他是一个有自己的独立判断的人。
画外音:通过王立群先生分析,可以看出来窦婴虽然贵为国戚,但是他却非常耿直,有原则,不是那种善于献媚的小人,而且他还担任过废太子刘荣的太子太傅,很明显,窦婴决不会是一个庸才,而是一个有才华的人,那么这样一个有才华又出身显赫的人历经文帝景帝两朝,一直到汉武帝继位才出任丞相。在窦婴多年不得志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隐情?在家宴上窦婴不惜得罪姑母窦太后,对汉景帝的失言及时纠正,是否真的替汉景帝挽回一个弥天大错呢?
窦婴是个不董权术的人,其实汉景帝说这个话要叫我来看,窦婴认为汉景帝是失言,就是话说错了,其实要叫我来看呢,汉景帝是戏言,汉景帝根本不把它当回事。汉景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见了他老娘,他专捡好听的说,怎么哄着窦太后高兴他怎么说,但是他做事他另外有他自己一套标准,他是说一套做一套,该哄的哄该骗的骗,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他是这么一个人。窦婴他是个傻冒,窦婴他傻在什么地方呢?他把汉景帝的戏言误以为是失言,所以窦婴这个他是一个不董权术的人。其实汉景帝在那儿是哄着他娘,逗着他娘高兴,高兴完了他该任命谁任命谁,他决不会传位给梁王,他一定要传给他的儿子,我们在前面有过分析,讲过这个问题,他绝不会传的。但是这会儿他需要他娘高兴,他就哄着他娘高兴,完了他该传他儿子就传他儿子,他这个戏言窦婴把它当真了。所以窦婴是个不董权术的人,这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事情,就是七国之乱。这个七国这乱跟太后家宴是在同年发生的,七国之乱的时候我们知道汉景帝在七国之乱初期是非常反常,惊恐失措,结果呢他误信了袁盎的话,错杀了晁错。杀了晁错以后七国不退兵,这才促使景帝决定使用武力平叛,武力平叛他用了两个人,一个是他父亲汉文帝交待给他有大事要找周亚夫,他用了周亚夫。再一个,他就在刘姓宗室跟窦姓外戚中间选人,选来选去没有一个人比窦婴合适,他选了窦婴。但是他用窦婴,窦婴不干。窦婴不干反应了窦婴性格中间有一个弱点,任性。在我们上面讲太后家宴中间窦婴也很任性,太后家宴以后,窦太后就是他的姑姑啊就是对窦婴很不高兴,窦婴一发现他姑姑对他不理不睬,也觉得自己的这个官太小了,干脆就把子个官给辞了,他一辞官,窦太后就把他自由出入皇宫的确良个门籍给解除了,就是从此以后窦婴不能随便进入皇宫了。所以窦婴这个人的话呢他很耿直,他也不董权术,他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他也很有才华,但这个人有一个弱点,就是任性。他觉得自己官小了,他就不干,窦太后把他的门籍解除了不叫他进宫了,不能进皇宫去参拜她了,等到过了几个朋吴楚七国之乱爆发了,等到吴楚七国之乱爆发汉景帝叫他出任大将军的时候,窦婴不干,这点窦婴做得不好,个人意气,个人的私怨是个人的私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是国家大事啊,他不干,就是我借口有病不干,最后就是汉景帝好一番劝说他才出来干的。而且后来是立了功,立了功封了侯。
画外音: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可以说是窦婴一生中最辉煌的一页,汉景帝赏赐给他的黄金,窦婴没有中饱私囊,而是全部放在走廊下,让平叛的将领随意拿取,司马迁在《史记》中间的记载是“金无入家者”,可见窦婴还是很正直的,那么对于这么一位既正直又任性的窦婴,汉景帝是如何看待他的?
窦婴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了大功,这是窦婴一生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事,也说明了窦婴是景帝朝刘姓宗室和窦姓外戚中的一代人才,窦婴是一个很特别的人才,他正直廉洁,汉景帝赏赐的千金他全部用于国事,他又意气用事,国难当头时他却只计私怨,不愿出山。那么城府极深的汉景帝是如何对待有才又任性的窦婴呢?
因为窦婴在平定吴楚七国叛乱以后受到景帝信任,景帝就任命他做了太子的老师,就是太子太傅。我们讲武帝继位的时候讲过,有一段很复杂的宫廷斗争,五个女人之间的搅和,搅和来搅和去最后把太子的位置给搅和黄了,太子被废了。太子被废的时候,作为太子太傅的窦婴是坚决反对废太子的,反对得很激烈,但是他反对无效。反对无效之后他就又一次任性,不干了,泡病假,回到长安附近找了一个南山就住下来了,住了好几个月,谁劝他也不上朝。后来有一个门客,这个人把他的理给他讲透了,他说能够让你升官发财的人,就是能够提拔你的人是谁啊?皇上。他有权,他能够提拔你。那么能够亲信你亲近你的人是谁啊?太后。因为太后是你姑姑。他说,现在太子被废了你去争,争了以后争不成了,你就退下来说你不干了,你整天在长安附近你就休息起来了,你这样一个做法,跟景帝的关系就搞僵了,你这样一来让汉景帝怎么看待你啊?如果说要让太后跟皇上都恨你的话,你恐怕就麻烦大了,这一说,这才让窦婴恍然大悟,窦婴又去正常上班了。汉景帝啥也没说,但是我们前面多次提到过,汉景帝跟汉文帝虽然历史号称文景之治,这两个人都是极有城府的人,而且汉景帝还有一个特点,汉景帝是一个只做不说的人,光心里做事嘴上不说。所以当他再去上朝做官的时候,汉景帝什么也没说,但是窦婴的背运啊,他的失势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因为他跟景帝的这么一个关系,后来就发生了一件事情,日食。汉景帝的时候又出现日食,这个日食一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我们上一集讲到,一旦出现日食,古人认为太阳象征的是皇帝,所以一旦出现日食人们就认为这是上天对皇帝进行警告了,敲警钟了。这个时候皇帝要么就是检讨自己,后来皇帝发现老检讨自己的话挺不是味儿的,皇帝后来就发明一种办法,什么办法呢?一旦出现日食就是警告皇帝了,警告皇帝,皇帝不能罚自己啊,就罢免丞相,皇帝就发明了罢免丞相。因为你是辅佐我的,既然上天谴责我了,警告我了,那怎么办呢?那你权当代我受过吧。就罢免丞相,这个很像曹操割他的头发,有了错了不能杀头啊,曹操不能杀头他就割发代头了。汉景帝就免丞相代替自己受罚,免了这个丞相,本来把这个丞相刘舍免的时候窦婴是可以做这个丞相的,窦婴有机会,而且窦太后在汉景帝面前多次提到要用窦婴,但是汉景帝不用。窦婴他在废太子过程中间,他这个泡病假给汉景帝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所以汉景帝到这个时候,汉景帝的秋后算帐就出来了。汉景帝你看,你这个泡病假不干我也不批评你,你再来上班我全当没这回事,但是不是没有这回事,而是心里深深地划了一道。这一道什么时候用呢?桃侯免相。桃侯刘舍因日食免相的时候该窦婴当丞相,窦太后多次在汉景帝面前提到要用窦婴,这时候汉景帝就对窦太后说窦婴这个人不稳重,窦婴这个人一弄就闹个意气,太任性。就任命了他最欣赏的卫绾做丞相,没有任命窦婴。所以窦婴这个人他即使在景帝朝立了很大的功,但是一直不得志,到了武帝初年,武帝继位以后,才任命他做了丞相。那么,窦婴上台以后他做了点儿什么事情呢?窦婴上台以后当然是辅佐汉武帝大张旗鼓地尊儒,但是我们知道武帝刚刚继位的时候,他的上面有一个皇太后,就是王娡,王娡肯定是偏袒他的,那是他娘,在王娡的上面还有一个太皇太后窦太后,窦太后是尊奉黄老之学的。一个尊奉黄老之学的太皇太后,另一个是一个大张旗鼓尊儒的汉武帝,所以汉武帝搞了怎么多措施能够贯彻得下来吗?太皇太后对汉武帝这些尊儒的举动会是一个什么反应呢?请看下集《太后干政》。 09-太后干政
画外音:在董生对策一集中,王立群先生讲到,汉武帝继位后按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开始办理两件大事,一是兴儒学,任命了信奉儒学的窦婴为丞相;另一件大事,是除弊政,就是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进行改革。然而,汉武帝的这一做法却遭到了一个人的反对,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她为什么要反对呢?
上一集我们讲到窦婴为相。窦婴做了丞相以后一直积极辅佐汉武帝大规模地信奉儒学,汉武帝这个时候做的事情都发生在建元年间,所以有些史学家把这一时期的事情叫做“建元新政”。建元新政就是武帝刚刚登上皇帝的宝座以后他做的这些事情,概括起来是两句话:一句话,是兴儒学;另一句话,就是除弊政。
关于兴儒学,我们在前面两集都涉及到了,在这里面我们不详细地讲,着重介绍一下他的除弊政。因为武帝继位以后,我们在董生献策中讲过,董仲舒受到汉武帝欣赏的五大原因中间,其中有一条就是要变革。按照董仲舒的原话就是更化,这个变革就是要革除一些弊政,就是汉武帝认为妨碍汉帝国进一步强大的一些弊政。这个弊政中间,大体上来说在这个时期有三条。
第一条,列侯就国。所谓列侯,就是封的这些诸侯。汉代的封侯,大家都知道,汉代封侯是把一个县封给一个人,这个县叫什么名就叫什么侯。我们曾经说过,把昌平封给你叫昌平侯,顺义封给你顺义侯,是这样一个封法。但是封了侯的这些人,按照规定他们应当到他们的封国去,你封为顺义侯你不能住在京城啊,你应当到你的顺义县去啊,但是不,很多被封的列侯不去自己的诸侯国。为什么呢?京城的生活条件和侯国的生活条件相差太大。另一个原因呢,很多被封为侯的人尚主,尚主就是娶了公主做妻子。皇上在嫁自己女儿的时候,就是把女儿大部分都嫁给侯了,将来成了侯夫人了。这样一来,你想想,假如这个侯要到他的封国去,连着侯夫人一块带走,这个公主就要离开京城,离开皇宫,到一个县里面去,公主也不干。公主也知道待在京城,待在皇宫,条件比在那个县里要好。侯是要要的,侯那个地方是不能去的,这就让很多侯不愿到他那个封国去。还有一个原因,封的那些侯,他封的那些县都是一些政治偏远地区,封了侯的那些人都还想进一步在权力中枢做官,而且汉代基本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先封侯后当丞相,所以你封了侯你将来就有可能当丞相,你要跑到边远的县里面去,你那丞相不就泡汤了吗?所以,他待在京城离权力中枢非常近。但是武帝革除弊政的时候,就是要把这些侯都赶到他们的封国去,所以这样一来就触动了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以他这革除弊政第一条就触动了既得利益者他们的权益。
他除弊政的第二条,就是除关。这个关是函谷关,除是解除,就是解除进入函谷关的关禁。秦朝的时候法令是很严格的,秦始皇做了皇帝以后他为了保持首都的安全,就是咸阳的安全,函谷关是有严格的关禁的,进入函谷关需要有一个正式的公文,否则你不能随便出关。所以,这个时候汉武帝为了显示天下的太平,天下太平了,没有盗贼了,没有叛乱分子了,就是函谷关的关禁可以解除了,大家可以随便进入函谷关。这一条倒是汉武帝为了显示是个太平盛世,倒没有触动权贵的权益。
第三条,检举。他特意规定,检举宗室及诸窦违法者。宗室是刘姓啊,就是皇亲,要检举刘姓皇族中间违法乱纪的人,再一个,要检举的对象就是窦氏宗族的那些人。简单来说,就是皇亲国戚中间那些违法乱纪的人是要受到检举跟惩处的。这是汉武帝除弊政的第三条。
建元新政在除弊政这个方面就是这三条,我们想想,这三条的第一条要诸侯回自己的封国,第三条是检举刘姓宗族跟窦氏宗亲的人,这两条的矛头都是直接对向权贵的,除了第二条除关是显示天下太平的,所以,汉武帝建元新政的矛头首先指向的是当时的权贵。所以这些权贵对汉武帝很不满意,不满意这些人肯定就去告状,那么找汉武帝告状肯定不行,是他颁布的诏令,找谁告呢?窦太后。刘姓宗族的人,窦氏宗亲的人,诸侯国的侯王,还有那些尚主的公主都纷纷地跑到窦太后那儿告状。所以,由于建元新政它触犯了权贵的权益,状告到窦太后那儿。窦太后对建元新政一天一天不满意了。到了建元二年,发生了一个突发事件,就是御史大夫赵绾干脆向皇上建议,说今后朝中大事再也不用向东宫汇报了,东宫就是窦太后的宫了,等于说赵绾走了一步险棋,他要求汉武帝下一道诏令,所有国家大事不要再向窦太后报告。这一下子算是把窦太后给惹毛了,这就是窦太后最后发难的一个导火索。本来窦太后就不满,到建元二年赵绾的建议提出来以后,窦太后就发怒了,要整顿,要废除。
画外音:一心想有所作为的汉武帝不惜牺牲刘氏宗族和窦氏宗族的利益,实行新政。处在背后的窦太后开始或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赵绾的建议一下子把老太后惹火了,她要发威了。那么,这位老太后要怎样整顿汉武帝一手建立起来的新政呢?司马迁又是如何记载这一过程的呢?
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窦太后是一直是黄老之学的信奉者,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窦太后就很不满,只是没有发作,而不让自己干政却惹恼了窦太后,她要插手此事。那么窦太后为什么不满,难道仅仅是不让自己干政吗?王立群先生是如何分析的呢?
我觉得这里面的原因呢也比较复杂,第一个原因,就是黄老与儒学之争。这实际上是一个统治思想的竞争,窦太后是尊奉黄老的,汉武帝是尊奉儒学的。我们多次提到黄老之学,黄老之学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以道家与法家综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新的学派,叫黄老之学,打的是黄帝和老子的旗号。它实际上是老子之言,道家学说跟法家学说结合的一个产物。而窦太后是黄老之学最忠实的信奉者和吹鼓手,窦太后信黄老信到什么程度呢?由于窦太后信黄老,皇帝也得读黄老之书,太子也得读,窦氏宗族都得读,所以窦太后是黄老之学忠实的维护者。而汉武帝一继位就大张旗鼓地举起了儒家的大旗,等于是个PK,一方是窦太后,一方是汉武帝,他两个要有一番竞争,而这个竞争很尖锐。黄老之学与儒家之学的竞争在武帝初年已经达到了顶峰时期了,但实际上如果我们往前追述一下,儒家学说与黄老学说的竞争远在景帝朝已经发生了。景帝朝曾经发生过一个重大的事件,有一个儒家学说的信徒叫辕固生,这个辕固生他是一个《诗》学博士,是讲《诗经》的。他对儒家学说是不遗余力地维护,而辕固生提倡儒学与另一个提倡黄老之学的一个读书人叫黄生,这两个人曾经发生过一场辩论,当时辩论的一个主题,辩论什么问题呢?就是像商汤,像周武王,他们取代前朝是尊奉的天意呢?还是以臣弑君呢?他们要辩论这么个问题。因为大家知道,儒家历来是主张汤武革命,顺天应人。“革命”这个词出现得很早,这个革命就是革先朝的命,革前面那个暴君的命,他认为商汤代替夏桀,周武王代替商纣王,这是顺应了天意,这叫汤武革命,顺天应人。他顺从了天意也就是顺从了民意,这是正义的,是对的。但是黄生不这样认为,黄生是个黄老之学的学者,他觉得不能这样说,他认为商汤跟周武王取代夏桀和商纣王,是以臣弑君,就是以臣子的身份杀死了君主。黄生还讲了一个理论,他这个理论还很有名,我们中国古代的这些学者不太会讲理论,古代学者讲理论就是打比喻,黄生打了个什么比喻呢?帽子跟鞋子的比喻。黄生这样讲的,他说帽子再旧,帽子也得戴在头上,鞋子再新,鞋子也得穿在脚上。懂他这个意思了吧?他的意思是说,君主再有过错,他也还是帽子,臣子再有才干,他也还是鞋子。帽子跟鞋子不能颠倒位置,臣子跟君主不能颠倒位置,这就是黄生的主张。当然黄生的话,他打的比方一听有他的道理,黄生这个说法出发点也是好的,黄生强调的是什么呢?黄生强调帽子跟鞋子不能换位置,实际上强调的是君主跟臣子不能换位置,他说这个出发点是为了维护西汉王朝的政权,就是说西汉王朝建立以后,你们做臣子的那些人任何人都不能把皇帝给推翻了,臣子再优秀他还是个鞋,皇帝再昏庸他还是个帽,这就是黄生这套理论的核心。其实黄生也是好意,他是希望西汉王朝建立以后不允许再出现以臣弑君的现象。他这个出发点很好,但他这个出发点有一个问题,就是他把这个问题绝对化了,他忽略了一个什么问题呢?他忽略了刘邦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刘邦不是鞋子顶到头上去了吗?在刘邦那个时代,帽子是人家秦二世的,是秦王子婴的,刘邦是个鞋子啊,但是后来刘邦就做了皇帝了,他忘了这一点了。所以辕固生就抓住这一点,反驳他了,辕固生说要照你怎么说,汉高祖刘邦夺了秦始皇的天下,这怎么解释呢?所以辕固生这个反驳很厉害,本来黄生跟辕固生是个理论探讨,但是辕固生就把这个理论探讨一下子引入现实政治中来了,而且一旦引入以后黄生就不能自圆其说了,这个时候黄生你到底说是帽子重要还是鞋子重要,他没法回答了,黄生的这个弱点被辕固生抓住了。他们这场辩论其实是在汉景帝朝发生的,当时主持辩论的是汉景帝,汉景帝一看就采取了一个办法,不讨论了。关于帽子、鞋子,以臣弑君啊,这个不再讨论。搁置争议,把这个争议冷冻起来,不讨论了。从此在景帝朝就没有人再讨论商汤跟周武王取代前朝是不是合法,这是发生在景帝朝的事件,所以我们从景帝朝发生近个事件可以知道,黄老之学跟儒学发生的争论是很尖锐的,甚至于会出人命。果然不久,辕固生积极鼓吹儒学这个事情被窦太后知道了,就召见了辕固生,专门拿了一本书问辕固生,这本书就是《老子》,说这是什么书?辕固生很不客气,此是家人言耳。说这本书啊,是老百姓看的书,“家人言耳”,这句话把窦太后给惹怒了。窦太后为什么发怒呢?第一,她觉得他贬了道家学说;第二,窦太后的出身非常卑微。大家知道窦太后的出身,他那个弟弟窦少君,早年因为家里穷被卖,转卖了十几家,几十年以后才和他的姐姐窦太后两个人相认。窦太后出身很卑微,她觉得辕固生是揭她家的老底,是“家人言耳”。所以窦太后一怒之下是把辕固生扔到一个野猪圈里边,叫辕固生跟那个野猪搏斗,是要杀辕固生的啊,这个时候幸亏汉景帝给了辕固生一把剑,这辕固生也算是很幸运,一剑刺中了野猪的心脏,这才是捡了一条命。从此以后,汉景帝知道窦太后对儒家学者是非常不感冒,赶快把辕固生调走,调到一个诸侯国去做国相,不敢让他在中央政府做官了。所以你看窦太后在维护黄老之学上是不遗余力啊,甚至于不惜要杀人,她不是要借刀杀人,而是要借猪杀人,所以窦太后在这一点上维护黄老之学她是非常顽固的。所以汉武帝这样大规模地提倡儒家学说,窦太后是不能允许的,所以这是第一个大矛盾。就是黄老跟儒学的竞争。
第二问题呢,尊儒跟尊黄老对窦太后来说还涉及到一个什么问题呢?交权跟掌权之争。因为赵绾公开提出来,今后不让窦太后过问国家大事,等于让窦太后交出权力,这个窦太后绝对不能允许,所以窦太后对赵绾这个说法极端恼火。因为对她来说,不仅是两种学说的竞争,而且是交权跟掌权的竞争。窦太后是个什么人啊?大家想一想,她是一个历经三朝的一个太后啊,她是汉文帝的皇后,是汉景帝的皇太后,是汉武帝的太皇太后,她经历了三朝,这三朝她可以说都是待在权力的中心,这么一个老太后,她还没有蹬腿,你现在竟然叫她把权力交出来,窦太后能同意吗?所以赵绾这个说法一旦提出来以后,窦太后是立即大怒,当然,窦太后大怒之下,窦太后就采取行动了。
画外音:根据王立群先生分析,窦太后内心对儒学有抵触情绪,但对权力却有着强烈的欲望。她是历经三朝的老太后,始终处在权力的中心,要想让她交出权力是很难的,但是现在窦太后面对交权的问题她会如何处理呢?对待儒生辕固生,她可以把他投到野猪圈里,但是这一回她面对的是以皇帝为中心的一帮人,在《史记·儒林外传》里,司马迁是如何记载这位太后运用权力的呢?
这场较量实际上是窦太后和汉武帝之间的较量,而窦太后的经验,窦太后的实力,都是汉武帝远远不及的,汉武帝这个时候毕竟刚刚继位第二年,十七岁啊。十六岁当皇帝,才十七岁,而这个窦太后是历经三朝的经验丰富的一个老太后。窦太后做的第一件事,抓把柄。她首先派出人用特务手段去调查那个让她交出权力的御史大夫赵绾和另一个郞中令王臧,调查他们两个人的把柄。这两个人也确实不是太争气,一个方面呢在朝为官,另一个方面呢也确实有一些把柄,结果调查的结果呢两个人都有罪,就是都有过错,这两个人她采取的措施是首先抓住他们的把柄,然后把他们的把柄拿出来,结果是把这两个人投到监狱里去了。所以窦太后是一个非常有政治谋略和政治手段的一个老太后,她首先是抓把柄,第二,她是区别对待,按我们今天的说法,是讲政策了。什么是政策,政策就是区别。窦太后把推行建元新政的人分为三等,第一等,汉武帝,这是她的孙子,这也是她的希望所在,也是汉朝政权的一个延续人,她没有处理还让他当皇帝,只是把他的“左右手”全给他砍了,这是对汉武帝。第二层,窦婴、田蚡,这两个人是外戚,窦婴是她的侄子,田蚡是王太后的弟弟,她对这两人处理怎么办呢?罢官。罢官就了了,不再处理了。第三层,就是御史大夫赵绾和郞中令王臧,调查出来把柄,投放监狱,然后逼着这两个人在监狱中间自杀。所以,窦太后处理建元新政的话,她处理得非常的巧,第一,抓把柄;第二,区别对待;第三,改组领导班子。窦太后知道,再用这一帮丞相、御史大夫不一定又要折腾出什么事来了,干脆丞相、御史大夫罢官以后,她任命了她所信任的两个人担任丞相跟御史大夫,一个是许昌,一个是庄青翟,这两个人都是侯啊,都是尊奉黄老的侯,而且都是窦太后信任的侯,她把这两个人一个安到丞相的位置上,一个安到御史大夫的位置上,改组领导班子。窦太后这三斧都是杀向汉武帝的,抓住把柄,区别对待,改组班子,把汉武帝刚刚推行了两年的建元新政全部给毁掉了。可见,在窦太后的大刀阔斧的反击之下,汉武帝的建元新政失败了。
画外音:窦太后跟汉武帝之间的较量应了那句老话“姜是老的辣”,汉武帝的建元新政最终以失败告终,那么窦太后为什么可以毁掉新政呢?是她手中的权力和丰富的政治资源吗?司马迁在《史记》中还隐藏了一个不被人关注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是什么呢?
汉武帝的建元新政刚刚推行两年就以失败告终,祖孙之间的较量以窦太后的胜利结束,那么,汉武帝的建元新政为什么会失败呢?窦太后为什么会取胜?仅仅是她手中的权力和丰富的政治资源吗?王立群先生认为,司马迁在《史记》中还隐藏了一个不被人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重要,那么这个问题是什么呢?
从西汉的宫廷中间我们可以看到,尊奉儒家的这一派始终是不得势的,我们可以举一个人作例子来说明问题。这个人叫叔孙通,叔孙通这个人一生中侍奉过六个主子,最后跳到刘邦那儿,他算稳住事儿了。他在刘邦那儿,在整个楚汉战争期间,跟着叔孙通从秦朝的中央政府出来的有一百多个弟子啊,跟着叔孙通的有一百多个人,这一百多个人叔孙通在整个楚汉战争期间一个都没有向皇上推荐,没有向刘邦推荐。所以他这一百多个弟子对他这个老师怨声载道,而这个时候叔孙通向刘邦推荐的都是些什么人呢?都是些能征惯战的壮士。因为叔孙通知道,在战争中间他推荐的知识分子不管用啊,派不上用场,他推荐的都是那些能打的勇士。等到楚汉战争结束,到了汉王五年二月,刘邦在山东登基做了皇帝,这个时候叔孙通就派上用场了。叔孙通就向汉高祖刘邦建议,你这个登基大典不能乱来,要搞一套仪式,结果叔孙通设计了一套仪式,不过这套仪式到刘邦那儿行不通,刘邦这个人呢他比较喜欢的就是简单,越简单越好。你比如秦朝那么多法律,他进入秦朝的咸阳以后他就来了个什么呢?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实约法三章根本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纯粹是为了争取民心、他现在看叔孙通搞这些仪式他也觉得太复杂,没有用,结果他这一登基做皇帝这坏了,大臣们在喝酒的时候又是争功,又是耍酒疯,有的人大呼小叫,甚至以剑击柱,整个场面混乱不堪,刘邦是气得不得了也没有办法。这个时候就想起叔孙通了,要叔孙通制定一套仪式,这个仪式要简单易行,而且要让我能够用。叔孙通就利用他这一百多个弟子,他又从山东鲁地招募了三十多个人,儒生,这一百多个人他就操练,搞了一套仪式,朝觐大礼的仪式,这个仪式演练了很长时间演练成了。到了高祖七年,就是刘邦做了两年皇帝以后,长乐宫建成了。因为他刚当皇帝长安的宫殿并没有建好,经过两年的时间,到高祖七年,长乐宫建成,建成以后到十月,诸侯们都进京去朝贺,大臣们也来庆贺长乐宫的建成,这个时候,叔孙通就让文武百官按照他的这个旨意操练这套仪式,这套仪式操练了几个月,操练成了,等到举行大曲那一天,文武百官都是战战兢兢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叔孙通他是个总指挥啊,指挥所有的大臣该进的进,该退的退,喝酒的时候还有一套规定,谁如果喝酒稍微过一点马上有武士给拧出去,所以整个场面既严肃又有秩序。刘邦看到以后非常非常高兴,说了一句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话,“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这句话意思是说,我刘邦到今天才知道做皇帝是多么尊贵啊。所以,刘邦就重赏了叔孙通。叔孙通倒是把赏他的钱都分给他的学生了。但是叔孙通是个儒生啊,叔孙通受到刘邦的嘉奖只是一个个案,是个个别的情况。整个从刘邦建国一直到武帝时期,这个儒家是受排斥的,这是个传统,就是西汉王朝它从建国以来有一个压制儒生的传统,就是他不尊儒,刘邦是最典型的了。刘邦最典型的就是叔孙通穿着儒生的服装,刘邦就很不高兴,叔孙通很有办法,回去弄个剪子把儒生的服装一剪变成楚国人的短衣,剪那个边还剪得不齐。刘邦一看就很高兴,你穿楚国人的衣服了,他就很高兴。再一个,刘邦有一个很不文明的行为,他只要看一个知识分子戴一顶儒生的帽子,他就一定要把那帽子拿下来做一个小便器来用,要尿到里边。这个后人是写过诗的,最有名的诗就是北宋初年有一个诗人叫王禹写过一首诗叫《四皓庙》,商山四皓,《四皓庙》中间写了两句非常有名的名句,一句叫“秦皇焚旧典”,秦始皇把前朝的典籍烧了。另一句话叫“汉祖溺儒冠”,汉高祖尿到儒生的帽子里面。秦皇焚旧典,汉祖溺儒冠。所以西汉从开国开始一直是压制儒家的,这也是窦太后能够一举摧毁汉武帝建元新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窦太后不但镇压了建元新政,而且罢了她的亲侄子窦婴的官,窦婴就因为这被免职了。所以这对于窦婴来说,这是他从权力的顶峰跌落下来,而且后来不久就发生另一个重大事件,就是窦婴被杀。窦婴被汉武帝杀掉了,那么,窦婴本来是个丞相,而且是一代外戚,而且是一个有功劳的人,这么一个重要的臣子在武帝初年为什么会被杀掉了呢?请看下集《田窦交恶》。 10-田窦交恶
画外音:在上一集,王立群先生讲到,汉武帝的建元新政触动了窦太后的利益,而窦太后是历经文、景、武三朝的老太后,在汉武帝时期处于实际上的权力中心,她当然不能容忍自己的利益被触动,根据《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她强行改组了汉朝的人事班子,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被窦太后抓住把柄投入监狱,然后被逼自杀。而丞相窦婴和太尉田蚡因为是外戚,虽然免于被杀但也被罢官免职。可以说,窦婴和田蚡,一个是窦太后的侄子,一个是王太后的弟弟,但在窦太后和汉武帝的较量中他们是齐心协力,站在汉武帝阵营中的。那么,在窦太后去世以后,在窦婴和田蚡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他们最终会结下怨仇呢?
上一集我们讲到窦太后利用自己的权力,在建元二年强行阻止了汉武帝的建元新政,这件事情应当说对武帝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但是汉武帝来怎样面对这件事情呢?我们看到史书的记载,汉武帝没有任何反应,因为武帝这个时候他和窦太后来比较,窦太后的优势在于她所拥有的权势,就是她不但有权力,而且还有巨大的势力。汉武帝的优势在哪儿呢?汉武帝的优势在年龄。窦太后尽管很有权势,她毕竟历经了文、景、武三朝,是一个垂暮之年的老人。汉武帝这个时候虽然没有足够的政治力量跟窦太后较量,但汉武帝有一个很大的优势,他才只有十七岁,他有足够的时间来等待。所以,他没有任何反应,坦然地接受了窦太后的干预,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到了建元六年的五月,历经文、景、武三朝的窦太后终于谢世了,窦太后的去世应当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这个时代就是从汉初一直到建元六年窦太后去世,黄老之学在西汉处于统治地位的这个时代告一段落了。因为窦太后是黄老之学最坚定的支持者、倡导者,武帝就是因为触动了窦太后黄老之学,所以才导致建元新政的失败。而窦太后的去世给了汉武帝一个绝好的机会,汉武帝就借故,他找了个什么理由呢?就说是窦太后的丧事办得不好,把谁呢,把窦太后在建元二年改组中央领导班子任命的丞相许昌、御史大夫庄青翟这两个人全部免职,因为这两个人是窦太后调整朝政班子的时候,窦太后安排的人。汉武帝肯定要把他们罢免掉,罢免掉了以后任命的是田蚡做丞相,任命韩安国做御史大夫,这次任命却没有上次我们讲到的那个魏其侯窦婴,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窦太后的去世已经使他失去了唯一的政治靠山。所以,窦太后的去世意味着窦婴政治生命的结束,就是他今后在政治上不可能再有做为了。
画外音:司马迁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里记载,窦太后去世后,窦婴和田蚡,一个是失势的外戚,一个是得势的外戚,两个人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窦婴虽然失势,和田蚡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他为什么最终会和田蚡结下怨仇呢?
这里面有一个很复杂的背景,其中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就是灌夫。就是他和灌夫的交往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窦婴和灌夫两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窦婴是一个失势的外戚,灌夫是一个落职的将军,本来他们两个人是毫不相干的,但是他们两个人却是因为彼此之间的欣赏和借重走到一块来的。因为窦婴有一个喜好,而窦婴这个喜好在西汉初年很多人都有这个喜好,就是窦婴喜欢养门客。大家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很有名的四公子之一信陵君,信陵君手下门客三千,非常有名。所以西汉初年很多人都仿效信陵君养门客,窦婴恰恰有养门客这么一个习惯,他手下有很多门客。所谓门客呢,就是奔着一个有权有势的人,在他手下为他出谋划策,然后在这个主人家生活,这就是所谓的门客。窦婴得势的时候手下门客非常多,但是一旦到窦婴失势的时候,他这个门客纷纷离开了。因为门客到窦婴这儿有一个很明确的目的,门客是奔着权势来的,你有权有势我就来,你无权无势我就走,他这个目的很明确。窦婴失势了,门客就离开他了,而这个时候田蚡炙手可热,蒸蒸日上,所以门客都转投到田蚡那儿去了。所以窦婴这个门客在窦婴看来前后反差太大,前期得势的时候是门庭若市,后期失势的时候是门可罗雀,一冷一热,这上反差非常之大,窦婴受不了,窦婴心里很不平衡。这也是人性的一个弱点,就是他在位的时候前呼后拥,他一旦离开那个职位,结果很多人对他不那么热情了,他这个心里的落差让他受不了。而在这个时候,灌夫却是一如继往地来看窦婴。灌夫为什么一如继往地来看窦婴呢?因为灌夫他家里虽然宾客很多,但缺少的是有有势的人,他看重的是窦婴的两种身份,第一,外戚,第二,他是一个诸侯。所以,灌夫还照样来看他,这样一来,窦婴跟灌夫就越走越近,两年人年龄相差很远,窦婴年长,灌夫年幼,是两代人。结果他们却成了忘年之交,生死之交,甚至于感到相见恨晚。所以两个人过从甚密,交往得非常密切。这就是灌夫和窦婴的密切交往。
画外音:根据王立群先生的讲述我们知道,窦婴在政治上失意后,体会到了世态的炎凉,所以这个时候落职将军灌夫和他交往能使他心里得到很大的安慰。那么,我们就想知道,灌夫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司马迁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又是如何记载灌夫其其事的呢?
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窦婴政治上失意后,落职将军灌夫却继续和窦婴保持着密切的来往,那么,灌夫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对于灌夫这个人,王立群先生又是如何分析的呢?
灌夫他本来姓张,他的父亲叫张孟,是刘邦手下骑兵司令灌婴的门客。后来,因为他得到灌婴的欣赏,他就把自己的姓改了,由张孟改成灌孟,就冒了灌婴的灌氏的姓,改成灌孟。而且他打仗很勇敢,灌孟这个人在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跟灌夫父子两个人同时参战。因为灌孟年老,所以在使用灌孟的时候,上级那些将军们对灌孟的使用是有限制的,特别危险的地方不让他去。但是灌孟不服老,是越危险他越往那儿冲。因为他不服老,他这种做法是要显示自己没有老,结果就因为他这种性格,他就死在吴楚七国之乱的战争之中。按照汉代法令的规定,父子两个人同时参军,一人战死,另一个可以扶着灵柩回家。那么,灌孟死了,灌夫作为他的儿子,可以把他的遗体运回家,可以不参战了,但是灌夫坚决不走。一定要留下来,而且扬言,一定要取吴王刘濞的头或者取吴国叛将的头来为父亲报仇。而且灌夫还有个很惊人之举,就是他带了自己十几个家奴,又选了几十个壮士,去闯吴国的大营。因为这是个很危险的行为,结果走到军门的时候,他带的几十个壮士都害怕了,退缩了,只有两个人跟着他,十几个家奴跟着他。就带着这十几个人,灌夫去闯吴国的大营,到了里边,杀死了不少吴军,最后实在闯不动了,灌夫回来了。十几个家奴全部战死,两位壮士死了一个剩了一个人跟他回来了。灌夫自己受了十几处伤,军队中间很非常好的刀枪药,把灌夫的命救回来了,灌夫最后没有死。所以灌夫从此就得了一个英勇作战的好名声。灌夫的伤一好以后,他还要求再闯吴营,结果被主帅周亚夫给阻止了,这就是灌夫的成名。所以吴楚七国之乱以后,灌夫的这个名气出来了,汉景帝就任命灌夫做了中郞将。但是灌夫这个人呢,他打仗可以不要命,但真要让他做官,他干不了几天,就因为违法把官给丢了。所以在景帝朝,中郞将没有做几天他就丢了,丢了官在家闲居。汉武帝继位后对灌夫非常重用,我们看他对灌夫的任命,汉武帝继位的当年就合作灌夫作了淮阳太守,因为汉武帝认为淮阳是天下的一个交通枢纽,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需要一个很勇敢的人去镇守它,就任命灌夫去做了。到了建元元年,汉武帝就把灌夫从淮阳太守的任上调到自己的身边作太仆,太仆是管皇帝的车马的,就等于皇帝车队的队长。这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才能担任的,让灌夫做这个官。但是灌夫做这个官呢,第二年,他就跟人家打了一架,打的对象选的不好,打的是谁呢,打的是窦太后的娘家兄弟,叫窦甫。两个人打了一架,打架的原因是两个人喝酒,灌夫这个人他有一个很大的弱点,爱喝,但是喝过以后他就耍酒疯,爱闹事。结果两个人喝高了以后呢发生矛盾,灌夫因为力量很大,他是一个将军嘛,他就逮着窦甫给捶了一顿。当然窦甫这个人很不经打,三下五除二,把窦甫给打扁了。这一下事闹大了,汉武帝一看窦甫他不是个一般的人,是窦太后的娘家兄弟,而且是窦太后的皇宫长乐宫的警卫队长,就是长乐宫的卫尉。你把窦太后的娘家兄弟给打了,你这惹了个大祸,汉武帝就赶快把他调走。调到外地去做官,调到外地是为了保护他,结果他没干了几年又犯法了,这下汉武帝也不敢用他了,他就在京城闲居了。而且这个人又贪杯还任性,窦婴对这个人反倒是很信任。
画外音:通过王立群先生的讲述,灌夫虽然莽撞,但窦婴却和灌夫相见恨晚,而根据司马迁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的记载,窦婴和灌夫结交后却又惹出了一件大事,导致了一连串悲剧的发生。那么,窦婴和灌夫走到一起后,究竟惹出了什么事情呢?
本来他们两个人走到一起没有太大的妨碍,但是,有一次灌夫穿着丧服,就是他姐姐去世了,他穿着丧去拜见当时的丞相田蚡。田蚡看着他穿着丧服,因为按照汉代礼法的规定,穿着丧服是不能喝酒的。他穿着丧服,田蚡一看到丧服,田蚡就说了一句戏言,开玩笑,他说我想和你一块儿去魏其侯家喝酒,你看多不巧,你穿着丧服也不能去。本来田蚡这个话是个卖乖的话,是说给灌夫听的,是个戏言,他是说我想去看望窦婴,你看你穿着丧服不能去。结果没有想到灌夫这个人呢,把人家的戏言当真言,捡了个针头当棒槌,他就当成真的了,他马上就说,既然将军要去,我这个丧服不丧服无所谓。咱们就定下来,咱们哪一天去窦婴家里去。搞了这个田蚡的话就无话可说,只好就是当场应允下来,这个事下来以后,灌夫就立即把这个话告诉窦婴。窦婴一听说当朝丞相要来,窦婴是连夜打扫房间啊,夜半就开始起来准备饭,天亮的时候酒宴就准备好了,结果是从五更等到中午,丞相没有来。所以这个窦婴心里很不是味儿,就问灌夫丞相是不是忘了?本来这个话是田蚡捎的话搞得这么一个尴尬的结局,田蚡没有来,所以灌夫很没有面子,灌夫就亲自去请田蚡。到那儿田蚡还在睡懒觉,然后把田蚡叫起来,田蚡说我昨天晚上喝多了,我忘了。既然你来叫咱们就去吧,然后就收拾行装去,去的路上他又走得慢慢腾腾的,就是根本不把它当回事。这样一来,灌夫心里就窝了两把火,第一,说好了来你不来;第二,叫你去你又不马上去。就窝了两把火,所以,在魏其侯家里家宴的时候,灌夫就忍不住了,就用话去刺这个田蚡。说了些难听话,窦婴一看就赶快把灌夫给扶出去了。扶出去以后,田蚡在这儿喝得很晚才回去,这就是第一件事情,魏其家宴。魏其侯在家里摆了一个宴会来宴请田蚡,这个宴请本来的目的是想结交一个权贵,结果叫灌夫这一搅和反倒是得罪了这个田蚡,所以这个事情,家宴这个事我觉得做得不好。我们从这个家宴可以看出来,已经失势的窦婴和已经落职的灌夫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就是很庸俗的一个心理,想结交权贵,想结交田蚡。当然你想想,他结交权贵为了什么?无非两个目的,第一,东山再起;第二,有一个权贵的朋友。但是你想想田蚡这个人他怎么能把窦婴看在眼里呢?窦婴在失掉政治靠山以后有可能东山再起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魏其侯这个家宴是个很不明智的做法,而且你这个家宴透露了一个信息,就是你想巴结田蚡,这个让田蚡看到了这个信息。结果,这个事情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田蚡派他的一个门客到魏其侯家里去,要他在长安城南的一块地。本来这个地是魏其侯的地,田蚡要要。魏其侯就觉得不想给,就觉得我虽然已经没有权势了,但是你不能来夺我的地啊,他不愿意给。灌夫知道了以后,就指名道姓地大骂田蚡,去说这个事的人这个门客叫籍福,这个人还是心肠不错,他不想回去实话实说,他如果把窦婴的不满、灌夫的大骂说给田蚡的话,那么田蚡肯定就跟窦婴和灌夫结为仇家了。他回去以后,他就骗了田蚡一番,他说魏其侯已经老了,你何必那么急着要他的地呢,晚几年老家伙一死,要他的地不很容易吗?他没有把真相说出来,但是过了不久,田蚡就知道事情的真相了,他知道实际上是魏其侯不想给,而且灌夫掺和在里边大骂。所以,城南索田这件事情让田蚡跟魏其侯和灌夫结下了一个怨仇。就是这个事情本来按说的话,处理得比较好的话,应当说这件事情不会有太大的矛盾,但是这里边比较麻烦的是窦婴处理得有毛病。窦婴的毛病在什么地方呢?窦婴你本来举行一个家宴,你举行家宴的目的是什么?是要结交一个权贵。你要结交一个权贵,你必定要有付出,你仅仅请人家吃一顿饭,你能结交一个权贵吗?你既想结交一个权贵,你又不想把自己那块好地送给这个权贵,这样一种矛盾的状况,你怎么能结交得成呢?这是窦婴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有他的失误之处。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田蚡之所以敢向窦婴索要窦婴长安城南这一块地,这中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田蚡有恩于窦婴的,因为窦婴的儿子曾经杀人犯了法,谁把他救下来的呢,是田蚡。田蚡救过窦婴的儿子,所以,田蚡敢向窦婴索要城南之地他是有两个方面的考虑的。第一,你窦婴举行家宴,你想请我吃饭,而且灌夫不顾丧服在身,你想和我交往,那么田蚡就看出来了窦婴想和他结交的这个心愿,就是我看准了你想巴结我这个心理,这是田蚡敢于开口要地的一个原因。第二原因,就是田蚡曾经救过窦婴的儿子,他觉得我有恩于你们家。所以这个事情闹到田蚡那儿以后,田蚡是非常恼火,他说我对待魏其侯是“无所不可”,就是你有求必应,现在我要你一块地,你怎么表现得那么吝啬呢?所以,田蚡索要城南之地,他是看准了窦婴结交权贵的心理,而且仰仗着就是我救过你儿子的命,所以才去要。当然这个做法的本身表现了田蚡作为一代新的外戚的骄横,很骄横,人家的地他都敢公开去要,太霸道,太骄横。
画外音:通过王立群先生的讲述我们知道,窦婴和灌夫主要去结交田蚡,实际上是想巴结权贵,但却在接连好几件事情上得罪了田蚡。而根据《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的记载,田蚡并没有忍下这口气,而是采取了报复手段,那么,面对失势的外戚窦婴和落职的将军灌夫,田蚡会先拿谁开刀呢?
司马迁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记载,窦婴和灌夫虽然想结交有权有势的丞相田蚡,结果却事与愿违,反而得罪了田蚡。那么,正在得势的田蚡会采取什么手段报复窦婴和灌夫呢?
田蚡是个真小人,他连个伪君子都谈不上,他是个真小人,地地道道的小人,这个人很坏。他本来要的是窦婴的田,要的是窦婴的地,他没有拿窦婴开刀,他拿谁开刀呢?他开刀拿的是灌夫。灌夫这个人有一个可以被田蚡抓住的毛病,灌夫这个家族在他的老家颖阴是一霸,是个豪强。就是灌夫这个家族在他的老家颖阴这一带非常霸道,所以老百姓当时对他们恨之入骨,所以当地就流传了这么一首儿歌,说颖水清,灌氏宁。颖水浊,灌氏族。“族”就是灭族,这个话的意思是说,颖水清清,灌氏安宁;颖水混浊,灌氏灭族。当地的老百姓把灌夫的家族编成儿歌来唱,民歌是反映民间的心声的,老百姓恨不得等那个颖水变浊的时候让灌氏家族整个灭族。可见当地的百姓对他多恨。这一个是灌夫大的把柄,为什么田蚡没有拿窦婴开刀?其实他们的矛盾,他要地要的是窦婴的地,他当灌夫开刀,灌夫是当地的一霸,我们从西汉开国的历史可以知道,西汉从高祖开国开始一直到武帝时期,他都共同执行了一种政策,就是抑制豪强。采取这种抑制豪强的做法,对当地的豪强都是采取严厉打击的措施,因为豪强他有一个特点,豪强最大的危害就是他扰乱了一方的百姓,所以豪强的存在对中央政府来说,有两点不利之处。第一,他威胁到中央集权;第二,他造成百姓对中央政府的怨恨。因为你这一带被豪强控制,所谓的豪强就是我们现在说提黑社会,你要不把黑社会除掉,老百姓既恨黑社会,他也会抱怨中央政府,为什么不除恶,除黑,把它打掉。所以灌夫的家族的背景成为田蚡拿他开刀作为第一个打击对象的一个主要的理由。所以田蚡就把灌夫家族的事情报告给汉武帝,他就说灌夫这个家族在颖阴这一带为非作歹,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报告给汉武帝。其实这个事情的处理,按照汉朝的法律的规定其实归丞相处理,那么田蚡为什么想报告给汉武帝呢?因为田蚡是想杀灌夫的,但是杀灌夫呢他又不想让自己的手上沾上血,他想借谁的手来杀呢,借皇帝的手,借汉武帝的手。结果汉武帝给田蚡一个答复,说这件事情的处理就是你丞相份内的事,你用不着找我,你自己就可以处理这个事,田蚡向汉武帝的汇报跟汉武帝的批示等于是授权田蚡来全权处理灌夫的事情,所以得了这么一个批示,田蚡就有了尚方宝剑,所以田蚡就想动手来收拾灌夫。但是灌夫也不是一个等闲之辈啊,灌夫的手里边也握住了田蚡的一个把柄,这个把柄而且很厉害,这个把柄就是在武帝继位的第二年,淮南王进京的时候曾经田蚡去送他,两个人有一番对话。这个淮南王是有篡位的野心的,就是有夺位的野心,而田蚡当时就告诉他,田蚡当时是太尉啊,就握着他的行告诉他,说你是高祖皇帝刘邦的孙子,如果当今皇上万一不在了,算来算去,只有你是最适合做接班人的,淮南王一听这话是太高兴了,所以弄了一大批金银财宝赏给田蚡。这件事情按照封建的法律的规定是严重违法的行为,因为立谁为皇帝不是大臣们能商量的,田蚡背着汉武帝跟淮南王两个人说,到时候如果皇上有什么变故我让你做皇上,然后淮南王又给了他大量的金银,这个事情一旦抖擞出来,这叫谋反罪,这是灌夫手里边掌握的一颗“核武器”啊,这个要是一旦“引爆”的话,那田蚡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这个事情灌夫怎么知道的,历史没有记载,但是灌夫手里边确实掌握了这个把柄,而且我们想想,灌夫如果知道这个事情的话,他的最好的朋友窦婴也知道。田蚡一看他手里面有这么一个要命的玩意儿,不敢动了。因为如果他想收拾灌夫,灌夫无非是在他家乡那儿横行霸道,而田蚡的罪可是谋反罪啊,这个事情要一抖擞出来两个人一块儿完蛋。打仗的一方总是想对方死自己不玩蛋,如果两个人都完蛋,那仗不能打。所以田蚡就没有敢下手,他得了汉武帝的诏令,他就没有敢对灌夫下手,而这个时候有一些中间人知道这个事情就在两个人中间奔走调停,最后这两个就达成一个默契,咱俩就达成这么一个均衡,就是你也不收拾我,我也不“引爆”你,就达成这么一个默契,两家就罢手了。但是这个罢手大家应当非常清楚,对于田蚡来说只是个策略,因为你想想灌夫手里边掌握这个武器是致田蚡于死地的武器啊,如果掌握了这个东西那他不随时可能完蛋,所以这种默契,这种谅解,这种和解只是一个表象,实际上田蚡在等待时机。那么,我们不要相信田蚡和灌夫达成的这个默契,田蚡跟灌夫中间这一场战争的爆发,它只是个时间问题,那么它什么时候爆发,这个爆发对窦婴来说会有什么致命的伤害?请看下集《窦婴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