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读史记讲稿(二)汉武帝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0:43:40
21-情变之谜
画外音: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一直是人们乐此不疲的话题,以至于这个浪漫的爱情故事成为后世人们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典型代表。但是王立群先生认为历史的真实远没有人们想像得那么美好,在《史记》中司马迁是惜司马相如之才,用曲笔隐瞒了司马相如的卑劣。而《汉书》中班固用直笔揭露了司马相如追求卓文君的真相,这个结论多少让这个美丽的故事有了一点缺憾。而关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似乎还远远不止这些,在民间还流传着司马相如的情变,这是怎么回事?历史上真的有司马相如情变的事情发生吗?卓文君又是如何对待司马相如的情变呢?
上一集我们讲到司马相如劫了巨款,抱着美人,回到了成都。司马相如可以说是人财双丰收,干得非常漂亮。问题是卓文君知道不知道司马相如的这个计划,卓文君如果知道的话会有什么样的想法?这么一个先天不足的婚姻将来会怎么样演绎?当然我们能够断定,在热恋中的卓文君智商等于零,而那个老谋深算的司马相如他的智商仅次于爱因斯坦。但是回到了成都以后,这个纸里是包不住火的,因为卓文君回到司马相如的家,看到的那个家庭的情况,《史记》的记载是“家居徒四壁立”,家里就四面墙什么也没有。而且司马相如当场宣布,这就是我们爱的小屋,所以这个时候我觉得卓文君应当非常震惊,那么震惊之余他们的生活怎么维持呢?上一集我们讲到,回到成都以后家里的经济生活非常拮据,拮据到什么程度呢?卓文君需要把自己高档的裘皮衣拿出去典当,然后典回来的这个钱两个人才能维持生活,已经到了这个程度。而司马相如奉行一种什么办法呢?“三不主义”,不解释,不提议,不在乎。照样你把那个裘皮大衣典了,典回来那个钱买酒,我照样革命小酒天天醉,照喝不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卓文君开始思索了,你想想卓文君能不考虑吗?这样一个穷酸的文人,靠着他一套周密的计划,成功地动作,把这个美人抱回来了,实际上他没有办法减少卓文君。而且他还奉行三不主义,什么都不管。所以这个时候我觉得卓文君的头脑已经开始清醒了,她已经意识到司马相如的做法可能会有骗局,卓文君就提出来一个回临邛开酒吧的建议。当然我们知道卓文君这个建议一提出来,司马相如是立即赞成,而且司马相如他不提,他逼着卓文君提。卓文君一提出来他马上同意,我们考虑一下,司马相如是个什么身份,司马相如是一个名人,他做过汉景帝时期的郞,做过梁孝王刘武身边的文学侍从,写过名满天下的《子虚赋》,是一个文化名人。但是他竟然能够放下架子,跟着卓文君回临邛开酒吧,而且变卖了自己的那个“私家车”,穿佣人的衣服,干那个粗活脏活什么都干,这么一个放下身段,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是“积极配合”。但是他越是积极配合,卓文君的心里越凉,因为卓文君通过司马相如的积极配合,她看到了她心中的这个白马王子其实有一颗被铜臭污染的心。这时候卓文君面临两种选择,一,揭穿。把这一套骗局全部揭穿,然后两个人分手。当然分手是最简单的,但分手对卓文君一定是非常痛苦。因为如果两个人分手的话,这实际上对文君来说是损人不利己。因为损的是你最爱的丈夫,而失的是你最难割舍的一段情,这是一种做法。另一种做法,隐瞒。要成全自己的丈夫,卓文君最后的选择没有采取非常极端的手法。当然要极端的手法那就是两个人的离婚,你既然骗了我那没什么可说的我就哪你分手了。所以卓文君这个时候选择回临邛实际上是对司马相如的一种宽恕,是一种原谅,原谅有时候比处罚更有力量。
画外音:卓文君面对司马相如的欺瞒,她选择了一种宽恕和豁达的态度,屈身降贵放下千金小姐的架子,和司马相如共同在临邛开起了酒吧。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不愿看到女儿在临邛开酒吧让自己丢人掉份儿,所以拿钱打发卓文君和司马相如赶快离开临邛,眼不见心不烦,这使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经济状况大为改观。可是两人的小日子才刚刚开始,一件事情的到来让卓文君犹豫了,那么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
当然他们两个人回到临邛以后的情况我们上一集讲过了,两个人夫妻联袂出演非常成功,到那儿就让卓王孙出血一百万,两个人就回来了。当然拿到百万巨资再回到成都的时候,文君和相如的生活可以说已经进入上流社会了,非常富有。但恰恰就在这个时候卓文君的家庭又出现了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汉武帝下诏书召见司马相如,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这件事情,汉武帝的召见对司马相如来说是一个人生的机遇,但是对卓文君来说可能是婚姻的威胁。因为司马相如是一个才貌俱全的才子,你要放司马相如进了京,到了京城司马相如将来会给你折腾出来什么事儿,这是卓文君非常难以预料的。汉武帝是怎么发现司马相如呢?这里面有原来有一个插曲,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有一天很意外地被汉武帝读到了,汉武帝是一个非常爱好辞赋的人,而且汉武帝的文学才华很高,他不像刘邦,刘邦是斗大的字不认几个,开国皇帝大多如此。但是皇帝一旦继位以后他可以请天下最好的老师教他的儿子,所以他儿孙的文化水准一代比一代高。所以到了武帝时期,汉武帝的文化水准相当高,《子虚赋》我们今天读起来非常困难,但是汉武帝读《子虚赋》却读得津津有味,而且读完以后汉武帝是仰天长叹,叹什么呢,汉武帝觉得自己很没有运气,不能和这个大文豪生活在一个时代。我们从汉武帝的感慨中间可以看得出来汉武帝其实也是一个追星族,他对司马相如这样一个大文豪也是仰慕已久,很想得到司马相如提签名,恰恰就在这个时候汉武帝身边有一个狗官,这外狗官的名字叫狗监,就是专门给汉武帝养狗的官,这个狗官的名字取得很好叫杨得意。杨得意是蜀郡成都人,跟司马相如是同乡,一听说汉武帝说不能和这一个大文豪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杨得意就说那太容易了,这就是我老乡写的。这一说汉武帝很高兴,就立即传旨召见司马相如。当然武帝召见司马相如的时候司马相如很愿意去,对他来说是一个展示才华的机遇,但是卓文君这个时候就面临一个很重大的考验。卓文君放不放司马相如走?
画外音: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有名的才子,他不但一表人才还非常擅长辞赋,他的辞赋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对于落魄在临邛的司马相如来说,汉武帝就像是一个伯乐终于发现了千里马,给了司马相如做官和展示才华的机会。但是对于卓文君来说这是一次考验,仪表堂堂的司马相如离开自己后会有什么事情发生这些都是未知数,卓文君到底该怎样选择呢?
卓文君当然很了解司马相如,爱辞赋,擅长写辞赋,也有志于写辞赋,你放他走,是给丈夫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但他有可能会给家庭造成一种伤害,所以这个时候卓文君面临着一种抉择。在这个关键时刻,卓文君做了两条决定,非常重大的两条决定。第一,支持司马相如的志向。由于卓文君的支持,司马相如如期赶到京城见到汉武帝,汉武帝一见到这个大文豪赞叹不已。然后司马相如就给汉武帝讲,这个《子虚赋》太简单了,他就是写诸侯的事儿,我再给你写一篇天子的事叫《上林赋》一定比这个还好。结果没多久司马相如把《上林赋》写好了不起。《上林赋》献给汉武帝,汉武帝非常高兴,他高兴有一个标志,就是汉武帝下令让他的尚书,尚书就是皇帝的专用秘书,让他的尚书负责给司马相如提供今后写作的笔札,就是提供文具。本来这个尚书是皇帝的专用秘书,汉武帝让他的秘书给司马相如服务,可见汉武帝对司马相如是多么器重。这样一来,汉武帝就一举成名,而且汉武帝任命他做郎,就是他身边的文学侍从。这对司马相如来说是人生的一次飞跃,一个提升。这以后,司马相如就在汉武帝身边成为汉武帝时期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我们读《史记》知道,《史记》的那么多人物中间,司马迁写了两篇文学家的传记,一篇叫《屈原贾生列传》,一篇叫《司马相如列传》,也就是在司马迁看来能够列为文学家的也只有屈原、贾谊和司马相如,而屈原和贾谊的传写得很简单,司马相如的传记是《史记》一百三十篇传记中最长的一篇,因为这里面收录了大量司马相如的原作,可见司马迁是绝对肯定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的。司马相如也就因此成为我们今天讲中国文学史汉赋四大家之首,但是司马相如的赋我们不客气地讲主要是迎合汉武帝,迎合汉武帝那种好大喜功的口味,所以扬雄就批评他“劝百讽一”,就是鼓励的多批评的少。但是不管怎么样他红了,他成名了,无论后人再怎么评价他,哪怕我们今天说这个人不是个东西,劫财劫色,但是他当时他就红了,他发了。所以由于卓文君的支持,司马相如在事业上获得很大的成功。这是卓文君为司马相如做的第一件大事。第二件大事,就是据史书记载司马相如这个人不慕功名,就是不慕官爵,他对官位不太看重,经常请病假不去做官,所以好多人包括司马迁在内都赞扬司马相如是一个不慕官爵的人。其实我觉得司马迁上了司马相如的当,司马相如怎么是一个不慕官爵的人?他要是不慕官爵他怎么可能一纸诏书就从成都跑到长安吗?当年那种状况下,他从成都跑长安是非常难走的,司马相如的不慕官爵其实是另外有原因,这个原因的第一点就是卓文君的经济对司马相如的支持。由于司马相如娶了卓文君,娶了全国首富的女儿,他有钱啊,他不用去官场里拼命去摸爬滚打了,所以他对功名看得就比较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再一个原因,汉武帝欣赏司马相如是欣赏他的文才,而不欣赏他的文治,所以司马相如在汉武帝的眼中远没有公孙弘的地位重要。公孙弘是重臣,司马相如的地位还是弄臣,就是他还是一个文学侍从,这样也很伤司马相如的心。所以我们不要光看到司马相如不慕官爵,其实司马相如和官场保持一定距离根本的原因是他拥有的财富。所以作为我个人看来,经济的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前提,我们之所以不能做到,做不到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是我们没有决绝的魄力,而是我们没有决绝的实力,以及拥有这种实力以后泰然处之的心态。而司马相如有卓文君的支持,他就可以把官场看得很淡,想去就去,不想去就回,所以卓文君的经济支持也极大地提高了司马相如在官场的官声,让他落得了一个好的名声,所以卓文君为司马相如付出了很多。
画外音:王立群先生前面讲到,面对司马相如家徒四壁的欺瞒,卓文君选择的不是揭穿而是豁达的姿态。面对司马相如得到的做官的机会,卓文君选择的不是阻拦而是支持和维护司马相如的官声。可以说,卓文君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司马相如的美名。那么卓文君的付出是不是得到了一个好的回报了呢?民间传说,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分开以后司马相如的情感发生了变化,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卓文君会怎样面对这个问题呢?
据《西京杂记》记载,司马相如后来想娶一个茂陵的女子为妾,就是说司马相如想包一个二奶,那么卓文君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卓文君怎么办呢?卓文君写了两首诗叫《白头吟》,《白头吟》这首诗在今天流传下来的南宋有一个人叫郭茂倩他写的《乐府诗集》里有记载,我下面给大家读一读这两首诗,非常有名。“皑如山上雪,皓如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儿何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这两首诗南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有记载,后人就说这两首诗就是当年卓文君写的《白头吟》送给司马相如的,这件事情影响非常大,这里面有几个问题。第一,就是《西京杂记》里面记载的情变这个事可靠不可靠,因为《西京杂记》作为一部书来说它是一部笔记体的小说,或者叫笔记体的杂记,它记载的这个情变可能不可能?我个人的倾向可能性比较大。原因有这么几点,第一,司马相如当年跟卓文君的这个感情就不太纯粹,我们上集讲过它混杂有谋财的这个因素,所以最初的基础就不太牢;第二,他们之间的这个感情经过婚后几年的保鲜期以后,可能会出现某种变质。所以虽然是笔记体杂记、笔记体小说,《西京杂记》的记载我认为可靠性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我可以说一句负责任的话,这两首传说中的《白头吟》绝不是当年卓文君写的。为什么呢?这是两首非常好的五言诗,根据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来看,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生活的西汉的中期不可能产生这么成熟的五言诗,就这一条就可以断定不可能是,这是无名氏之作。但是这两首诗对于表达卓文君当时的感情非常吻合,所以后人就说它是。但是情变这件事情我倾向于有,这两首诗我倾向于它不是,或者说它肯定不是。这个情变的结局最后是由于卓文君的坚决反对司马相如就收场了,然后司马相如就告别新欢,选择旧爱,达件事情上来说我们要讲的是卓文君,我们前面讲过司马相如有个“三不主义”,这里我们讲卓文君有个“二个主义”。卓文君也有两个不,第一,不放任;第二,不放弃。这是卓文君非常了不得的两点,卓文君对司马相如绝不放任,要钱可以,要做官也可以,要出点名也可以,但是你要夺走我们之间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家庭不允许,所以卓文君是个非常有原则性的女人。这是很值得人们尊重的,她的自尊,她的自重,她的原则性,在中国古代的女子来说是非常罕见的。当然这一场情变后来就流传非常广了,后人关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情变出现了大量的作品,这些东西都不是历史上真有的,我们只能称为司马相如现象,它是一个历史现象,而不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真有的事情。这个现象的发生后来出现流传了很多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相互写的诗,其中最有名的是这么一首诗,就是司马相如在京城在他那个温柔乡里头卿卿我我的时候,而卓文君作为一个留守女士是日日盼君归,后来就给司马相如写了一封信,这个信写给司马相如以后司马相如看到信不假思索就写了十三个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然后把这个信寄给了卓文君,卓文君收到信看到了十三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没有亿,就缺了一个亿,她就觉得“无亿”就是“无忆”,就是对我已经无意了。卓文君看到这个信以后当然肯定是非常伤感的,然后卓文君就立即回了一首很有名的数字诗,这个诗是这样写的,卓文君把司马相如这十三个数字正着写一遍,倒着写一遍,写了两首诗。我们先读正的,“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思想,千般系念,万般无奈把郞怨。万言千语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阑,九月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遭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已心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郞呀郞,恨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作男。”这首数字诗非常有名,但是我们一再声明绝不是卓文君所作,这个诗的情调是元曲风韵,它非常像元代的散曲,它出现得很晚,应当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流传到元代以后出现的,但是它非常有名,屡屡被人们称作为数字诗。这首诗它的巧妙的地方在于它把司马相如写的十三个数字正着写一遍倒着写一遍,而且它独特的结构,婉转的情思,征服了无数读者,在司马相如、卓文君现象中间是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当然这件事情的结局是司马相如了断了,把这个纳妾的想法抛弃了,司马相如之所以最后决定抛弃新欢选择旧爱,两个很重要的原因,一个是情,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确实还是有情的。第二个是钱,司马相如打不起这个官司,我们不知道汉代的婚姻夫妻有没有婚前财产的协议,如果有一个婚前财产的协议,那可以说司马相如分得的财产就是四壁立那个家,全部财产都是卓文君的。而且他们俩个一旦要是打离婚,那你们想想第一个介入的是谁,是卓文君的父亲全国首富卓王孙要介入。卓王孙要是介入的话那么这个官司的胜败司马相如绝对是没有胜算,司马相如好不容易把财拿到手他愿意放弃吗?所以一个情一个钱决定司马相如肯定不会选择离婚。
画外音:根据王立群先生刚才的分析,司马相如情变的事情很可能是存在的,但是聪明的卓文君很理智地处理了这一棘手的问题,后世的诗作也对卓文君大加渲染,虽然有些诗作不是卓文君所作,但是至少说明了人们一个善良愿望,就是美化卓文君这位奇女子,因为在她身上让人们看到了女性美的光辉。那么通过这一情变的波折以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最后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司马相如是如何死的?我们该如何看待司马相如这个大文豪呢?
司马相如之死《史记》、《汉书》都没有记载什么原因,但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记载说司马相如有糖尿病,当然那个糖尿病当时叫消渴疾,就是不断地喝水还是渴。这个记载也出自《西京杂记》,司马相如死了以后卓文君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诔,诔是纪念文字,这个诔当时流传很广,这是《西京杂记》的一段记载,这段记载倒是给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安了一个非常光明的尾巴,浪子回头,那么这个结尾到底可信不可信呢?我们现在无考,但是我要谈的,我们现在分析司马相如现象,作为一个现象来说我们怎么看待这件事情,我下面就谈谈对这个现象的看法。为什么会出现在么多关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情变诗,我觉得正像我前面所讲的一样,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太具有传奇色彩了,所以后人演绎了许许多多关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诗,这是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我觉得司马相如是中国古代善良、多情、软弱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这个人一生都为情所困,我们举两点,司马相如临死的时候汉武帝派人到司马相如家里找司马相如的书,结果找来找去没找到最后找到了一篇什么书呢,《封禅书》。据说这个《封禅书》献给汉武帝以后史书的记载是四个字,“天子异之”。司马相如的《封禅书》递上去以后汉武帝非常惊讶,因为汉武帝一直就想搞封禅大典,可见司马相如一直到临死之前还要写书来迎合汉武帝,作为一个经济相当独立的臣子,你有必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地迎合皇帝吗?没有这个必要啊,我们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他对皇恩的感念,所以他到临死也忘不了迎合汉武帝,这叫为皇恩所困。另外,再一个呢,我们谈到司马相如之死,在《西京杂记》中间有一些记载,这个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来,包括我们上集所讲,司马相如还有一个是为情所困,就是她喜欢卓文君,他既喜欢卓文君,也喜欢卓文君其父之财,他两个都喜欢。我们历来说汉代有两个“司马”很不简单,人们经常说“西汉文章两司马”,一个是司马迁,一个是司马相如,但是司马迁跟司马相如是截然不同啊,司马迁没有那个谋财的手段最后不得不接受宫刑,所以两司马其实是人生的境遇差别很大的。而司马迁最后的境遇很不好,但他留下了传世的《史记》,司马相如一生过得比较不错,留下了了大量逢迎汉武帝的赋,比如我在学校讲两汉文学,第一个少不了讲司马迁,第二个少不了要讲司马相如,这两个都要讲,但这两司马人品上差别是很大的。应当说,司马相如更实际,他既知道劫财又知道劫色,像卓文君这样的女人上哪儿找啊?那可是千古难寻啊,卓文君美丽、有才、贤慧,还有巨大的财富,恐怕卓文君这样的女子是很多男士心中的偶像啊,所以最后成就司马相如“情圣”,现在四川人把司马相如称为“情圣”,其实是卓文君塑造了他,卓文君很了不起。据说古代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一个公主想嫁给一个穷小子,国王说你要嫁给穷小子可以,但是你要放弃三样宝贝,第一是你公主的封号,第二是你少女的幻想,第三是你娇弱的体质,你答应了这三条我才让你跟那个穷小子结婚。可见童话中间讲了一个真实,爱情是需要付出的,爱情也是需要失去的,在这个故事中间敢于付出敢于失去的只有卓文君。司马相如是一最低点受益者,卓文君是一个付出者,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故事中间更感动我的是卓文君。以上我们讲了关于情变之谜的经过,作为汉武帝来说他需要司马相如这样的人,因为司马相如可以成为他附庸风雅的一个标志,一个装璜,但是作为汉武帝来说他现时还需要一帮打手,就是酷吏,需要这些酷吏来为他执行严刑峻法,所以《史记》中间写了一个《酷吏列传》,写了武帝朝非常有名的一些酷吏。在这些酷吏中间其中最有名的有一个人,这一个人他竟然死后能够杀人。那么此人是谁?他为什么能够死后杀人?请看下集《以死杀人》。 22-以死杀人
画外音:在西汉的历史上,张汤被认为是酷吏的代表人物,也是汉武帝时期重要的大臣,位居三公之列,深得汉武帝的信任。武帝前期的每一项重大政治举措几乎都有张汤的身影,可以说他既是决策者也是执行者,集内外朝专宠于一身。张汤的出名不仅仅是武帝的宠信,还在于他执法的严酷和无情,可以说张汤生前杀人如麻,这个杀人魔王不但活着杀人,死后还用他的死换取了四个人的性命。那么张汤是如何死的,他又如何在死后杀人的呢?
张汤是怎么样被杀的呢?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汉武帝元翟二年,丞相庄青翟手下的三个长史、代理长史,长史就是丞相的秘书长,三个代理长史联名上书汉武帝告张汤,告的罪名是张汤把国家绝密的商业情报泄露给商人,然后跟商人合谋来获取利益。这是三长史的告状,这个告状汉武帝是将信将疑就问问张汤,探过张汤的口风问是怎么回事,汉武帝问他就说了,他说我颁布一些经济政策,但是总有一些商人能在我颁布经济政策之前猜到我的意图,他们事先把货物囤积起来,等我的政策一颁布他们把货物再抛出去,就赚了钱了,他们好像是得到了有人的泄密。那汉武帝就顺着他的话说那可能是有人。这是三长史的告状,紧接着有一个叫减宣的酷吏也上了奏章告张汤,告张汤和他手下的一个下属的官员就是御史,他手下的一个官员叫鲁谒居,说他们两个合谋害死了一个御史中丞叫李文,连续两道奏章告的是张汤一个人。张汤是汉武帝非常信任的一个酷吏,所以第一次告状告的时候汉武帝是将信将疑,但是随着减宣的告状等于说是负面的新闻不断曝光,所以汉武帝就断定张汤这个人是伪忠,是个骗子,就派了八批使者拿着罪证去找张汤一件一件地对质,张汤拒绝承认自己有罪。最后汉武帝派减宣亲自去处理张汤的案子,减宣来了以后就责备张汤,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君何不知分也?”说你啊,为什么太不知道利害了呢?他说这么多人告你,而且告你的人件件都有证据,这个证据是确凿无疑的,皇上派了那么多使者来询问这个案情,兴师动众,说明皇上很难于自己下手,想让你自裁,所以你还何必去一条一条地答辩呢?这个话说完以后,张汤就知道汉武帝是要他自杀了,所以张汤就要了纸和笔,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临死之前写了一封信,他说我出身自一个刀笔小吏,就是我是一个司法官的小吏出身,能得到皇上的器重,一直做到位至三公,我做到九卿的高官,皇上的恩德我没有报完,我要先走一步了。但是我要声明一点,害死我的人是三长史,就是丞相庄青翟手下的那三个长史。说完以后张汤就自杀了,张汤死了以后他的兄弟还有他的孩子想厚葬张汤,想隆重地安葬张汤,但是张汤的母亲阻止了,他的母亲说汤为大臣,受诬而死,张汤是皇上的大臣,受了诬告被杀的,所以不能厚葬。结果给张汤用了一个很薄的棺材,而且这个棺材外面没有套一个大的棺材。汉代的棺材是双层,里面的那一个小棺材是盛殓尸体的,外面套的那个棺材叫椁,就是外棺,结果是有棺无椁,就在荒效野外简单地下葬了。而且最后去查了张汤的家,抄了他的家,家里只有五百金,这五百金是张汤的俸禄和皇帝的赏赐,没有所谓的泄密给商人,跟商人分红分赃的事情。没有这样的事情,所以汉武帝听说了以后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非此母不能生此子”,不是这样深明大义的母亲生不出来这样廉洁自律的儿子。所以汉武帝就觉得张汤的死案一定另有隐情,然后就派人深入追查,一查水落石出,是三长史联名诬告,所以汉武帝一怒之下把三长史全杀了,而三长史被杀的事情还牵扯到三长史的上级丞相庄青翟,庄青翟也自杀了。这样张汤一命就换了四条命,这就是我们这集题目讲的“以死杀人”。
画外音:张汤之死有屈死的成分,而他也因此博得了皇帝的同情,致对方于死地,这说明张汤的确很厉害。据《史记》的记载,张汤办案非常残酷,整个武帝朝的文武大臣们都很惧怕他,所以张汤接连被人诬告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张汤是汉武帝非常器重的大臣,武帝对他非常宠信,要想扳倒张汤也不是容易的,但是这一次为什么能致张汤于死地呢?张汤之死的背后到底牵扯到什么呢?
张汤既然是被三长史诬陷而死的,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三长史为什么要诬陷张汤呢?还有那个减宣告他谋杀李文,那么谋杀李文又是一件什么事情呢?所以张汤之死表面上看是三长史诬告他,但是张汤之死背后还牵扯到两个案子,所以张汤之死是一个案中案,案子之中还包含有其它的案子。我们先看这里面包含的第一个案子,就是陵园案。因为在三长史告张汤之前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人把汉文帝的陵园中间埋的一些陪葬钱给偷了,这个事情发生之后,当时的两个大臣,一个是丞相庄青翟,一个是御史大夫张汤,两个人就商量见了汉武帝以后要认错,请求汉武帝从轻发落。两个人商量好了见了汉武帝的时候张汤临时变卦,张汤觉得丞相有一项职责是每一个季度去巡视一趟陵园,所以陵园的钱被盗是丞相的责任,不是我御史大夫的责任,所以张汤临时变卦,他就不去认错了。等到见了汉武帝以后庄青翟是认了一番错,张汤是拒不认错,汉武帝就把陵园这个案子交给御史去查,而御史的上级就是御史大夫张汤,这样张汤就开始审理丞相的这个案子了。张汤开始只是想不认罪,想减轻自己把自己洗涮干净就行了。但是后来他审这个案子他就发现,他可以借这个案子除掉丞相庄青翟,他就想告丞相知罪不报有意放人的这么一个罪名。所以张汤就存了一个害人之心,而这个心理一下子就把丞相惹毛了,所以丞相感到心里很不平衡,而丞相手下有三个代理长史,这三个长史原来都是高官犯了罪降级使用,才做了丞相府的代理长史,所以张汤就有意地羞辱三长史,所以这三长就对张汤恨之入骨,就想找个机会出这一口恶气,刚好张汤要整丞相庄青翟,所以三长史就开始替丞相出气。所以三长史就告诉丞相说张汤这个人不地道,他想害你,他想害你的目的是为什么呢?他害你的目的是想夺你的位置。他说我知道张汤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所以就告张汤跟商人勾结,张汤向商人泄露国家的商业机密,所以才出现了三长史的上告。这就是第一个案子,陵园案。由于这个陵园案导致了丞相和御史大夫的矛盾,造成丞相手下的三长史联名上告张汤。这是第一个案子。第二个案子,李文案。李文是谁呢?李文是张汤手下的一个下属官员,担任御史中丞。张汤是御史大夫,李文是御史中丞,他两个是上下级的关系,但是李文跟张汤有矛盾,李文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李文经常从御史台中间找那个文书,找张汤出现的过错,找那个文字记载的过错以后,他就把这些材料加以充分利用告张汤,下级告上级,搞得张汤很被动。这件事被张汤的一个亲信知道了,张汤这个亲信姓鲁,鲁国的鲁,叫鲁谒居,这个人知道御史中丞李文和御史大夫张汤有矛盾,他就想帮张汤,然后这个鲁谒居就给汉武帝上了一封匿名信,这个匿名信就是告李文有不法之事,然后汉武帝就把这个案子批给张汤审理,张汤就借审理案子的机会把李文给谋杀了,判了一个罪就把李文杀了。但是杀了李文,张汤等于除了一个政敌,但是张汤知道告李文的是他手下那个最信任的臣子鲁谒居干的,后来鲁谒居有病,张汤去鲁谒居家里去看他,而且亲自为鲁谒居做足疗。大家看到“足疗”这个词觉得很现代,其实古代就有,那个原话叫摩足。张汤是到鲁谒居的家里去看望他,亲自为他做足疗,但是这件事情又被另一个人知道了。被谁知道了呢?被汉武帝的哥哥赵王刘彭祖知道了。刘彭祖为什么关心张汤为人家做足疗呢?这里面也有一个背景,赵国是一个盛产铁矿的地方,所以赵国炼铁是他的支柱产业,但是汉武帝时期为了增加国家的税收他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其中有一条就是盐铁官营,卖盐、冶炼钢铁由国家控制,地方诸侯不能够从事炼铁。这样一来,等于把赵王刘彭祖的一个摇钱树给拔了,所以赵王就很不高兴,所以就专门找茬儿,不断地跟在赵国监督炼铁的中央的官员发生矛盾,这个矛盾一告状告到中央政府,这个时候御史大夫张汤总是袒护中央官员,批评赵王刘彭祖,所以刘彭祖对张汤很恨,而那个鲁谒居还曾经被派到赵王的身边查赵王的案子,所以赵王连鲁谒居也盯上了。结果在蹲点盯的过程中间发现张汤跑到鲁谒居家为他做足疗,司马迁在《史记》中间记载了这么几句话,赵王就告状了,“汤,大臣也,史谒居有病,汤至为摩足,疑与为大奸。”说张汤是个大臣,御史谒居有病,张汤亲自去为他摩足,就是做足疗,我怀疑他们之间一定做了非常见不得人的事情。赵王是汉武帝的哥哥,一告状,汉武帝就把这个案子批给谁来审理呢,批给减宣。就是最后张汤死去审张汤的那个减宣,叫减宣去审这个案子,而恰巧在这个时候在查鲁谒居的时候鲁谒居病死了。这个案子牵扯到鲁谒居的弟弟,鲁谒居的弟弟也被关到监狱里去了。张汤到监狱里去提犯人见到了鲁谒居的弟弟,鲁谒居的弟弟就想向张汤诉说自己的冤情。但张汤心里想我不能认他,认他以后怕别人说闲话,但是张汤心里面是想救鲁谒居的弟弟,他想救他,但是呢,他又不愿意当面认他,他想私下里去帮助他。但是鲁谒居的弟弟并不了解这个情况,以为张汤是翻脸不认人,所以鲁谒居的弟弟一怒之下就给皇帝写了一封奏章,把张汤如何跟鲁谒居勾结害死李文的事全抖擞出来了。这一抖擞出来,叫减宣审案子,减宣本来就对张汤有仇恨,就把事情查得水落石出。查完以后,在三长史上告以后,鲁谒居(弟弟)的告状信也到了,两个告状信一到,汉武帝才认定张汤是个奸诈的人,所以才逼得张汤自杀。所以张汤之死它是一个案中案造成的。
画外音:张汤之死不但说明他生前树敌过多,还让人觉得张汤为人也非常狠毒阴险,本想借案子除掉庄青翟,却聪明反被聪明误,而纵观西汉一朝的酷吏都有心狠手辣的特征。无论是景帝朝的郅都,还是武帝朝的张汤,他们的经历非常相似,张汤只不过是他们中的一个代表。那么张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呢?
张汤这个人啊,他的家境出身是很卑微的。据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的记载,张汤是杜人,所谓杜人就是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当时的杜县,现在已经划到西安市了。他的父亲是长安县的县丞,也就是主管司法的一个小官。司马迁在《史记·酷吏列传》还记载了张汤幼年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张汤小的时候,有一天他父亲外出让张汤在家看家,结果他父亲办完事一回来,发现家里的肉被老鼠给偷吃了,所以他父亲一看肉被老鼠偷吃了误以为是张汤偷吃了,就把张汤狠狠地揍了一顿。张汤无缘无故挨了一顿打感到很窝囊,他父亲又出去办事了,他就在家到处挖老鼠洞,最后找到了,是鼠赃并获,连老鼠带赃物没被吃完的肉都给抓获了。然后张汤就把老鼠绑起来了,把那个肉往那儿一放,这个时候张汤还是一个小孩,他就坐那儿审老鼠。他那个审老鼠的过程,拷打,审问,记录,问询,判决,到最后分尸,把那个老鼠整个给它剁成肉酱分尸,那个处理的过程简直就像是一个十分老道的狱吏所为。刚好张汤的父亲出去一圈回来,看见儿子审老鼠,他就在旁边看,看完以后他就觉得他这个儿子将来是个当狱吏的料。所以啊,三岁看老啊,他就断定他儿子将来肯定是有出息的,他就不让张汤学别的,就专门学判决案子的文书,就这样张汤被他父亲选定要以后走上狱吏之路。
画外音:张汤按照父亲的安排走上了狱吏之路,最早在长安县做一个小吏,然而几年以后,张汤一步步走上了他的星光大道,一直做到官达九卿的职位,并觉得汉武帝的赏识,成为武帝有名的酷吏。可以说张汤的发迹速度之快很令人吃惊,而张汤卑微的出身根本不能给他提供什么发迹的资本,那么张汤的迅速发迹到底凭借的是什么呢?
主要靠三条。第一条,投靠权门,就是投靠一个有权有势的人。张汤的发迹第一件事,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她的弟弟叫田胜,也就是丞相田蚡他的弟弟叫田胜,因为犯罪被弄到长安县去审理,张汤刚好在长安县做官,是个小吏。张汤一看机会来了,所以田胜在长安县受审期间,张汤是竭尽全部的本事巴结逢迎田胜,给田胜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所以田胜出了狱以后,张汤跟田胜就成了哥们儿了。然后田胜就让他见了京城的所有的权贵,而且把张汤介绍给他的哥哥丞相田蚡。结果在田胜、田蚡这两个汉武帝的舅舅的协助之下,他首先做了内史,内史就是首都的公安局长啊。然后再升,升为御史。第二条,严刑峻法。张汤的为官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人,他上任以后做的最有名的一件事是处理陈阿娇的事情。大家知道陈皇后陈阿娇的被废是因为巫蛊事件,审这个案子的人就是张汤。张汤在审阿娇的这个事情的时候就放过了阿娇一个人,对其他的人是深挖党羽,株连了一大批的人,杀了非常多的人,结果汉武帝认为他很能干,他得到了提拔。其实张汤在审鼠的时候,他审理老鼠的时候他心里的那个魔鬼已经开始出现了,他心里的那个残忍那个狭隘已经出现了,只是当时没有人教他去爱,他当时只是个孩子啊,他也不知道去爱,所以他心里的那个魔鬼一直存在着。到了他处理陈阿娇事情的时候,这个魔鬼已经占据了他整个的心灵。张汤魔鬼三法的第三条,叫全面迎合汉武帝。大家特别注意“全面”这两个字,张汤的发迹不是一般地迎合汉武帝,他是全面地迎合汉武帝,汉武帝所有的一切他都要逢迎。我们下面来分别讲一下,因为张汤得到重用最根本的是得到了汉武帝的信任,他对汉武帝哪些方面逢迎呢?第一,逢迎汉武帝的尊儒。汉武帝是尊儒的,张汤是怎么迎合呢?张汤是引用《尚书》、《春秋》的经文来断案子,甚至于张汤在他的廷尉府他专门从博士的弟子中间,找学习《尚书》、学习《春秋》的博士的弟子来当文秘,就是他的那些司法文书一定要学过经书的人,就是用经书来附会法律。这样一来,就是在严酷的法律的外表披上了一套经学的外衣,汉武帝非常欣赏。第二条,迎合武帝的自尊。尊儒示人,自尊悦己,尊儒是让别人看的,自尊才会让自己感到高兴啊。张汤对汉武帝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地逢迎,他怎么逢迎呢?张汤审案子有四种模式,他审案子他区别对待。汉武帝要严办的,如果他发现汉武帝想严办这个人,他就把这个案子交给那个执法最严酷的人去审;汉武帝想宽恕的人,他就交给执法比较公平的人去审;如果审案的对象是个豪强,他一定要设法严办;如果审案的对象是个百姓,张汤就要想办法宽恕。不过这一点我要说明一下,如果这样一看张汤岂不是有点草要情结吗?确实有,张汤确实有一点儿草根情结,但是张汤的草根情结他其实是迎合汉武帝的。第三点,迎合汉武帝对匈奴用兵。汉武帝对匈奴用兵一直是争议很大,朝中争议不断,张汤是汉武帝对匈用兵的最坚定的支持者,而且发生过一件很有名的事情,有一次匈奴的使者来求和亲,汉武帝就交给大臣们商议。有一个博士叫做狄山,这个博士首先提出来不能够对匈作战,要和亲,汉武帝就问他为什么和亲,和亲有什么好处。这个博士就说了,你现在对匈作战是两大恶果,一个是国库空虚,再一个是边地的百姓受苦,所以和亲好。汉武帝问完这个博士以后就问张汤,问张汤什么看法,张汤就指着狄山说,是愚儒之见,这是个愚蠢的儒生的之言,这个博士狄山就反过来对着张汤干,如果我是愚忠,那么张汤就是伪忠,张汤这个时候是最得汉武帝信任的时候,所以狄山就犯了一个大忌,因为狄山这个时候直接面对的是皇帝的红人,你批评皇帝的红人是儿忌的,所以汉武帝的脸就变了。汉武帝就问狄山,我给你一个郡你能不能阻挡匈奴不去骚扰它,狄山说我不能。汉武帝就说我给你一个县你能不能阻挡匈奴不去抢劫它狄山说我不能。汉武帝的脸色就更难看了,那么我给你边地的一个要塞,你能不能阻挡匈奴的骚扰,狄山看汉武帝一直追问,他要再说不能他可能就要被关到监狱里了,狄山最后只好硬着头皮说能。好,能我就派你去,汉武帝就把文官博士狄山派到边地守要塞,不到一个月,匈奴把要塞攻破把狄山的头给砍了。杀了狄山以后,朝中就再没有人敢反对汉武帝对匈奴用兵,而张汤是直接支持的,张汤是借了狄山的头染红了自己的顶子。所以他是支持汉武帝对匈奴用兵。第四,他逢迎汉武帝的财政改革。汉武帝对匈奴打仗,大家知道打仗打的什么?打仗就是烧钱啊,简单来说打仗就是烧钱,打仗打到最后没有钱了,汉武帝就要改革财政。改革财政的时候,改革财政的方法不是张汤提出来的,但是张汤是坚守的支持者,而且张汤一上朝就给汉武帝谈财政改革,谈到什么程度呢,谈到太阳都偏西了皇帝都不知道饿。所以司马迁当时就写了这么几句话,“汤每朝奏事,每国家用,日晏,天子忘食。丞相取充位,天下事皆决于汤。”丞相成了摆设了,全部是张汤说了算。第五,以顶撞相迎合。张汤在迎合汉武帝中还有一手,我们前面讲过,琢磨事,琢磨人,琢磨钱,讲过很多事,大家知道张汤这个人是个琢磨人的人。他把汉武帝给琢磨透了,他知道汉武帝这个人不能一个劲儿地顺从,也不能一根筋地顶撞。一根筋地顶撞就跟那个狄山一样弄到边地很快就被杀了,一个劲儿地顺从汉武帝也不高兴,张汤觉得汉武帝这个人要时不时地挑战一下。比如说张汤在审理诸侯王谋反案的时候,涉及到两个人,其中一个叫伍被,还有一个人叫严助,这两个人要不要杀汉武帝是有犹豫的。汉武帝的原意是说这两个参与谋反的人汉武帝想宽恕,但是张汤是坚决反对,张汤说伍被是淮南王谋反的主要参与者,严助是朝中的大臣去跟诸侯相勾结,如果这两个人不杀今后的人就没法管了。一直跟汉武帝顶,最后顶到汉武帝让步,只好把这两个人杀了。这个表面上看张汤是顶撞了汉武帝,但是张汤是越顶撞,汉武帝对他是越喜欢。这就奇了怪了,为什么他越顶撞他越喜欢呢?张汤把汉武帝琢磨透了,这叫小骂大帮忙,因为他主张杀这两个人实际上为了维护中央集权,在这一点上他跟汉武帝根本利益一致。所以他有时候顶撞一下,汉武帝反而觉得这个人正直,而且这个人敢于说话,可靠,反而更信任他。所以张汤后期发展到什么程度?张汤有病汉武帝亲自到他家去看望他,就差一点为他做足疗,就差这么一点,你可见张汤到后来到了什么程度。所以张汤是深得汉武帝的信任,汉武帝一听说是三长史诬告他,让他诬害而死,所以才有了我们的开头,汉武帝一听说他被冤杀了以后,一口气杀了三长史,逼死了丞相庄青翟,用一命换了四命。所以我们从表面看起来张汤是一个很能够顶撞汉武帝的人,其实并非如此,真正在武帝一朝顶撞汉武帝的并不是张汤,是另外一个大臣,这个大臣对汉武帝的顶撞要比张汤严肃得多。那么这个人是谁?他是怎么样顶撞汉武帝的?汉武帝会不会也像对待张汤一样来对待他呢?请看下集《童言无忌》。 23-童言无忌
我们这一集就讲一讲武帝朝在人才使用上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也就是一代直臣汲黯。汲黯是武帝朝最耿直的大臣,这个人和汉武帝相处有许多别的大臣想说不敢说的,想做不敢做的,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点,抗旨。封建时代皇帝的命令就是圣旨,如果不遵照执行就是抗旨,抗旨就是死罪。但是汲黯竟然多次抗旨,第一次是建元三年,也就是汉武帝继位后的第三年,当时南方有两个国家打起仗来,就是闽越王和东越王打起来了,然后汉武帝就派汲黯去视察,让汲黯去看看怎么回事。但是汲黯并没有走到闽越和东越交战的地方,他走到什么地方呢,走到吴,吴就是今天的苏州,当时会稽郡的郡府。到了那儿以后他就不去了,回来了,回来交差了。武帝问他去的怎么样,他说我就没有去。为什么说你不去呢?汲黯还讲了一番道理,他说闽越和东越都是越人,越人的习俗就是整天打打杀杀的,它不值得我们大汉天子派一个使者去看它,所以汉武帝交给汲黯的这个差事汲黯就没有办,回来还说了一番话,武帝处罚没有呢?史书没有记载。但是紧跟着又出现了一件事,从第二件事看汉武帝并没有处罚他,这是很特殊的一个现象。第二件事是河内郡出现火灾,河内郡的郡治就是现在河南省的武陟县,这个地方发生火灾,一下子烧了几千户民宅,汉武帝就派汲黯去视察。当然汉武帝的这个视察是一番好意,作为一代明君他很关心百姓的疾苦,老百姓的房子烧了,派人去看一看,这是对的。但是汲黯回来就给汉武帝报告,说河内郡的失火是因为老百姓的房子建得太密集了,一家失火,殃及邻居,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但是我经过河南郡,河南郡跟河内郡相连,河南郡的郡治就是今天河南的洛阳,他说我经过河南郡发现当地出现灾情,我就擅自传您的圣旨把河南郡的粮仓打开赈济了灾民。就是该他去的地方他不去,不该他去的地方他假传圣旨把事办了。这些事情在其他大臣来讲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但是汲黯就做了,第一次是两越交兵,这一次汉武帝看来是没有给他处罚,假如给他一个处罚,触及他的皮肉,再触及他的灵魂,他第二次就不敢了。由于第一次他敢这样做武帝没有处罚他,所以有了第二次,河内郡失火让他去他又来了这么一套。两次抗旨,汲黯回来就请罪,说我假传圣旨我要请罪。武帝怎么办呢?汉武帝这个时候不但没有治他的罪,反而提拔了他的官。汲黯原来的官叫个什么官名呢?叫谒者。谒者就是负责收发文件的一个文秘,就是皇帝的一个机要秘书。现在好了,把他升了,升为县令,史书记载汲黯是三个字,“耻为令”,他认为自己做个县令是个很丢人的事,不干,辞职了。汉武帝听到汲黯辞职以后,不但没有处分他反而把又给他调过来,调到中央政府担任太中大夫,又给他升了官。
画外音:武帝一朝,汲黯一出场给人的感觉真是太有个性了,敢抗旨不遵,还敢假传圣旨,但汉武帝却容忍了他。按说汲黯事儿也做了,名也出了,官也升了,应该夹起尾巴做人了。但他又开始抨击汉武帝的对匈政策,要知道对匈奴作战可是汉武帝的国策,这一下汲黯是不是捅到了马蜂窝,这一次汉武帝还会像上一次一样容忍汲黯吗?
我们看第二个方面。汉武帝一生在位是54年,跟匈奴交兵是44年,可以说汉武帝一生干得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跟匈奴交战。但是跟匈奴交战这件事情上汲黯是个反对派,汲黯主张和亲,他甚至一年之中汉武帝处理和匈奴的关系问题,他一年跟汉武帝干了两架,这在大臣们中间也是绝无仅有的。第一次是元狩二年,这一年汉匈交战中间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折,我们前面在讲对匈作战的时候讲到过,出现一件什么事情呢?就是匈奴西部混邪王部率众投降,有四万多匈奴人投降汉朝了。这在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的历史上是一件大事情,从未有过的大胜利,汉武帝很兴奋,所以就要求备两万辆车。汉朝的车是一辆车四匹马,两万辆车需要八万匹马,然后把匈奴四万投降的人拉过来,拉到京城里边来。结果因为汉武帝连续对匈奴作战战马损失很多,国家没有马,装备不起这两万辆车,就向老百姓借马。老百姓听说国家借马都把马藏起来不借,长安县令就完不成任务,汉武帝一怒之下就要杀这个长安县令,而这个时候汲黯是做右内史,右内史是主管京城的官员,长安县令是他的部下。汲黯就说了,也别杀长安县令了,就杀我就行,杀了我老百姓才会借马,他就用这个办法保护了他的下级,也把汉武帝征马去运匈奴的投降者的这个计划给它搁浅了。过了不久,这四万投降的匈奴人到了京城,到了京城以后又发生了一件惊天大案,什么案子呢?这四万匈奴人到了京城以后,他是游牧民族,到了农耕民族的首都以后看见什么都是稀罕的,他就拿他的东西跟汉族人交换,就是做交易,做买卖。这个做买卖的话呢按照汉朝的法律禁止的,是不允许汉族商人私自跟匈奴人我们现在叫做边贸,当时长安的商人他有一个错觉,他觉得你这个限制是限制在边疆地区。我现在是在京城里面,他已经投降了,我在京城里和他做贸易这算什么犯法呢?结果这也算犯法。你只要违抗中央政府的旨令,和匈奴人一进行交易,就是一做贸易往来都算犯法,五百多个人被抓,都判为死罪,这下子事就闹大了。汲黯专门就这件事情给汉武帝提了个要求,汲黯要求汉武帝单独接见他,汲黯在汉武帝单独接见以后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你不能治罪。因为这些老百姓都是无知的百姓啊,他并不知道汉朝的法律规定不准跟匈奴人做交易不仅在边疆,就是在京城地区也是不允许的,老百姓不知道。你现在一下子要把这五百多人都处死,这个不合适。而且汲黯还提了两点看法,他说这个匈奴人很坏,攻我们的边塞,杀我们的边民,我们为了和他打仗死了多少人伤了多少人,我建议把投降的这些匈奴的人全部分给那些抗击匈奴死难的烈士家属去做奴隶。再一个,把匈奴人的财产分给那些抗击匈奴死于国事的家庭。汲黯提了两点建议,当然这个建议是不是合适我们下面再讲,汉武帝听完汲黯的这个慷慨陈词以后,汉武帝说了两句话,“吾久不闻汲黯之言,今又复妄发矣”。这个话什么意思呢?他说我很长时间没有听汲黯说话了,今天这个家伙又胡扯八道了,又胡扯了。这个话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汉武帝不同意汲黯的话,但是我们通过这个话中间来看,汉武帝对汲黯还是比较宽容的,并没有治他的罪,就觉得汲黯又发热又发昏说这些昏话了。
画外音:汲黯似乎跟汉武帝较上了劲,要看看汉武帝对他到底有多大的宽容度,汉武帝已经容忍了他两次,但汲黯并没有罢休的意思,接下来他不仅把抨击的矛头对准了汉武帝的宠臣,甚至直接对准了汉武帝本人。俗话说,事可再一再二不可再三,但汲黯却全然没有顾忌。那么,汉武帝会不会动了真怒?他还会继续容忍汲黯吗?
我们现在再举另一个例子,批判汉武帝的宠臣。汉武帝时期十大酷吏之一的张汤也是武帝帝非常信任非常宠信的一个大臣,张汤做了廷尉以后做了一件很大的事情,就是把汉朝初年的法律他重新修订一下,他要修改法律。这件事情被汲黯知道了,汲黯说张汤说得非常严重。汲黯这样讲,你身为国家正卿也就是正部级的高官,你对上你不能弘扬先帝的功业,对下你不能除掉百姓自己的邪念,“何乃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公以此无种矣。”这个话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现在把高祖皇帝当年制订的法律拿出来全部修订一番,你要这样做你张汤你们张家无种,断子绝孙。就是汲黯到了什么程度,他当着汉武帝和朝臣的面,他公开骂张汤断子绝孙,这个冲突已经是非常激烈了。而且,张汤和汲黯经常在朝堂之上吵架,张汤是武帝时期非常受宠的一个大臣,汲黯对这么一个受宠信的大臣毫不留情地加以批判。
第四点,更严重了,他由批判汉武帝的政策、汉武帝的大臣到批判汉武帝本人。《史记·汲郑列传》记载了汉武帝跟汲黯一番非常经典的对话,汲黯这样揭露汉武帝的,他说“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意思是说,像你这样内心那么多贪欲,表面上装出仁义的样子,像你这个样子你怎么去效法唐尧禹舜呢?你再去效仿唐尧禹舜那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不可能的。这个话是很尖刻的,这个话尖刻到什么程度?据《史记·汲郑列传》记载,汲黯这个话说完以后,“上默然”,汉武帝的第一个反应“默然”,沉默了,“怒,变色而罢朝。”就是把这个朝堂的朝会朝议给停了,就是说把汉武帝气得都不上班了,“公卿皆为黯惧”,这个时候是在朝堂之上,所有的大臣都在听啊,公卿大臣们都为汲黯捏着一把汗,想着汲黯这个子可没有好果子吃了。“上退,谓左右曰”,汉武帝退了朝对他身边左右的人又说了一句话,“甚矣,汲黯之戆也。”“戆”的意思就是笨,蠢,不开窍。说“甚矣”这是个主谓倒装的句子,说汲黯这个人蠢得真是太过分了。当然这个“戆”也可以讲成放肆的意思,就是汲黯这个话太放肆了。他当着所有大臣的面公开揭露我这个人,说我表里不一,内心里是贪欲很多,外面又装出仁义的样子。所以这一次汉武帝是动了气了,班都不上了,当场就把会给罢了,立即休会退朝了。退朝以后问题是汉武帝就是发了发牢骚啊,他并没有处罚汲黯,他最重的话不过是说了一句“甚矣,汲黯之戆也。”就说这么多,大臣们都替汲黯捏了一把汗,都责备汲黯说你这个话不能这样讲啊,怎么地也得给领导留点面子,何况他是天子,你无论怎么样这个话是不是说得过分。汲黯反过来说,皇上养我们这些大臣干什么?皇上养我们这些大臣就是要我们提意见的,如果光养着我们,光吃大米饭不干活,那还养我们干什么?汲黯还有他一番道理,他跟汉武帝唱反调发展到公开揭露汉武帝的程度。所以汲黯这个人在汉武帝一朝是非常奇特的,我们为什么要讲汲黯?我们要通过汲黯看出来汉武帝他这个时代是西汉王朝人才最集中的一个时期。西汉王朝人才有两个高峰,一个是高祖时期,那时候文臣武将一大批;一个是汉武帝时期,文臣武将又一大批。武帝时期的人才非常多,汲黯是其中之一,将来我们会专门有一集讲到武帝时期,他有武将,有卫青、霍去病、李广,有一大批武将。他也有文臣,他还有一大批酷吏,文学家中间他还有司马相如,史学家中间他有司马迁,武帝一朝可以说人才济济,为什么在这个时代有这么多人才同时涌现出来?汲黯很能说明问题。因为汲黯的存在,始终让汉武帝听到一个不同的声音,当然汉武帝杀了很多人,杀了很多人才,他在人才问题上他有很多过失。但是你也应当看到,在汉武帝时期他对人才的选拔和作用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对汲黯的容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画外音:如果说汲黯的话说得都很有道理,那么汉武帝确实没有动怒的理由,大臣的意见正确,皇帝当然要虚心采纳。但问题是汲黯做的事情并不都对,比如说汉武帝传旨让汲黯视察河内郡的失火,他却假传圣旨跑到河南郡去救灾,这其实顾了一头丢了另一头。其次,他不顾边境实情一律反对汉武帝对匈奴作战,这种做法本身也是有缺点的。但汉武帝却完全容忍了汲黯,我们就奇怪了,汉武帝为什么要容忍这个说话直来直去做事又有缺点的汲黯呢?
汉武帝为什么要容忍汲黯呢?你看汉武帝不容忍司马迁,司马迁就说了那么一句话就判了诬上的死刑罪,他不能容忍狄山,把狄山发配到边地去一个月被杀。他为什么能容忍汲黯,这个道理在哪儿呢?我想第一个是汉武帝从汲黯的身上看到了汲黯的耿直和忠诚,这是表现得很突出的。汲黯尽管抗旨也好,批评汉武帝也好,但是汲黯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他考虑所有问题是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所以汉武帝从他的身上看到他的耿直跟忠诚,这是汉武帝很欣赏的,当然,这是武帝的英明,也是汲黯的幸运。而且我还有一个看法,我觉得汉武帝看汲黯就是把汲黯当成一个小孩儿来看的,我们这一集的题目叫《童言无忌》,什么叫童言无忌呢?小孩说话你不要跟他计较,特别是和一个笨小孩说话你更不要和他计较,那个笨小孩说话你要是跟他计较了,你就把自己的地位降低了。而且汉武帝这个人很自尊,他一旦形成看法不容易改变,所以他看汲黯,不管汲黯怎么说他都把汲黯当成一个笨小孩在那儿说昏话,所以他不跟他计较,同时他又看出汲黯的耿直和忠诚。当然了,作为汲黯这样的直臣是要看你的领导是什么领导的,要是汉武帝这样就没事,要是碰见吕后,汲黯要是生活在吕后时代别说一个汲黯了,十个汲黯也没了,杀了。我们都知道吕后那个朝代有一个直臣叫周昌,周昌在刘邦那个时代是个直臣,到了吕后那个时代一点儿都不显了,所以我们说有直臣的存在首先是一个容人的国君的存在。有什么样的领导才会有什么样的部下,所以汲黯的存在是有他一定客观条件的。汉武帝虽然容忍了汲黯,毕竟汲黯老跟他顶,老和他拧劲儿,老和他唱反调,而且是高唱反调,他能容忍他,但是汉武帝不会重用他。所以公孙弘得到重用,张汤得到重用,汲黯得不到重用,所以汲黯得不到重用,汲黯就发牢骚,汲黯发牢骚说“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他发这种牢骚。所以我们刚才说的童言无忌大家也要做一个全面的了解,童言无忌是一种幸运,但是童言无忌本身也是一种悲哀,因为童言无忌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什么东西呢,隐藏着一个强者他那个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手心的那个无边法力,这样的话那个强者看那个弱者他才是童言无忌,所以我们说他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一种悲哀,这是汲黯得到汉武帝重视的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汲黯非常有原则性。汉武帝都怕汲黯,汲黯在景帝朝就做官了,而且是做太子洗马的官,那个时候汉景帝看见汲黯都害怕。因为汲黯很严肃,很有原则性,汉景帝害怕他。到了汉武帝朝,汉武帝更害怕汲黯。我们举两件事来看,第一,有一次汉武帝坐在一个大帐子里来处理公事,刚好看见汲黯也来送报告送文件,但是汉武帝这个时候没有戴帽子,汉武帝一看自己没有戴帽子汲黯进来了,汉武帝吓得“哧溜”一声就钻到帐子后面去了。为什么呢?他不戴帽子见了汲黯,汲黯一定会当面毫不留情地批评他,他为了躲避汲黯的批评他躲到帐子里边,然后告诉他手下的人,不管汲黯奏报什么一律准许,准许完了让他赶快走。你看汉武帝怕汲黯怕到什么程度。当然说明汲黯是个非常有原则的人,皇帝见他帽子没有他不敢见他,但是反过来,汉武帝见大将军卫青,是“踞厕而视之”,什么叫“厕”,卫生间。汉武帝就在卫生间里面召见大将军卫青。公孙弘是丞相,汉武帝在酒宴上,公孙弘来的时候汉武帝不戴帽子就敢见公孙弘。但是司马迁特意写了以下几个字,“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至于汲黯来见汉武帝,汉武帝帽子不戴好不敢见汲黯,所以汲黯是个很有原则性的人。这是他受到汉武帝宽容的另一面,这个人很严肃。
第三点,汲黯有才干。汲黯非常有才,汉武帝虽然容忍汲黯,也知道他是个忠臣,但是这个家伙整天在身边提意见,闹得整天汉武帝心烦,汉武帝也想让他到外面去做个官,让我耳根清净几年,所以就把汲黯派出去做官了。派到哪儿去呢?派到东海郡,就是现在的山东郯县。他把汲黯打发走了,官职变化他那个官品没有变,但是汲黯到了东海郡以后汲黯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他在郡中治理一个郡到了什么程度?他整天躺在床上养病,基本上不出来管事,他把事儿交给手下的人去办,他管管大事不管小事,就这几年时间东海郡大治,很快就治理好了。就是汲黯去做一个郡的太守的话,躺在病床上就把一个郡治理好了,所以他的官声很好。www.1baijia.com.cnC)HM)j;o:`

还有一点,汉武帝认为汲黯是个社稷之臣。社稷之臣,这个可是一个非常高的一个标准,汲黯因为他身体不好经常有病,汉朝有个法律,当官的你要有病够三个月就算自动离职了,你官就没有了。但是汲黯是个例外,他那个病快到三个月的时候汉武帝就下了个诏书批准你再休息几个月,这样汲黯就不至于丢官了,这是对汲黯的一个格外的恩遇。后来汲黯有一次有病的时候找他的一个老乡,代他请病假,然后汉武帝就问他这个老乡说你看汲黯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老乡就对汉武帝说,说汲黯这个人如果你平时用他,你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如果你让他辅佐一个少主,就是老皇帝死了,你让他辅佐一个少主的话,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谁都不能改变他的忠心。这个话说完以后汉武帝是频频点头,《史记》中间记载了几句很经典的话,就是他这个老乡说完以后,汉武帝这样讲,“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说古代有社稷之臣,汲黯这个人已经是达到这个标准了。所以汉武帝的眼中汲黯是一个社稷之臣,换句话说,自己临死之前可以把自己的小儿子托付给他的人,这是汉武帝眼中的汲黯。所以汲黯深得汉武帝的容忍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画外音:汉武帝认为汲黯是忠臣,所以他能容忍汲黯的顶撞,甚至能容忍汲黯的缺点。但汲黯还抨击过很多朝中大臣,有些大臣身居高位,不仅手足有权力,还是汉武帝身边的红人,他们能够容忍汲黯的批评吗?他们如果动手整汲黯,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性格耿直的汲黯能够躲得过去吗?
当然汉武帝容忍他不等于其他人都容忍他,这里边最不能容忍他的就是他尖锐批评过的张汤、公孙弘,这些人都恨死汲黯了。我们在《公孙丞相》那一集里讲到汲黯两次揭露公孙弘,公孙弘很狡猾,都“滑”过去了。而且公孙弘当着皇帝的面说汲黯是个大大的忠臣,其实公孙弘内心对汲黯恨死了。公孙弘大家知道这个人可是一个笑面虎啊,貌似忠厚,内藏奸诈,是这么一个人。所以公孙弘历来拿手的本领就是借刀杀人,我们在讲《公孙丞相》的时候他曾经让董仲舒去当胶西国的国相,想杀董仲舒没有杀成。他又借着齐王自杀除掉了政敌主父偃,那么他对汲黯能放过吗?果然,公孙弘向汉武帝提了个建议,派汲黯去做右内史,右内史是主管京城的,京城分为左右两部,右部是右内史主管。结果呢,汉武帝就同意了,为什么派他去呢,公孙弘讲得很有道理,他说京城住的人皇室宗亲非常多,达官贵人非常多,很难管。你看着他不起眼,他都有背景,所以很难治理,所以公孙弘建议让汲黯去做右内史,其实是想让汲黯栽进去,想把汲黯给杀了。因为你做右内史这个官,管得不好你是失职,管得好了得罪了一大批权贵,干好干不好都没有好果子吃。所以派了汲黯去了,汲黯果然去了,结果汲黯去了以后用了几年把右内史管的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竟然还没有出事。这就很奇怪了,汲黯有什么本领把这个地方治理好而不出事呢?司马迁没有写,我们也不好妄加猜测,但是我可以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比如说,淮南王谋反的时候,淮南王最怕的一个人就是汲黯。淮南王说什么呢?他说汲黯这个人软硬不吃,你怎么样也说不动他,至于公孙弘这个人你可以很轻易地就说动他。因为淮南王的原话就是怎么样来摆平公孙弘呢,就是“发蒙振落”,他说你想摆平公孙弘就像桌子上盖了一块布,你把这个布一揭公孙弘就摆平了,再比如像树上的叶子到了秋天,你晃一晃叶子就落了,摆平公孙弘很容易,摆平汲黯很难。你看一个谋反的诸侯王他在谋反之前他最害怕的就是汲黯,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当汲黯做右内史的时候,为什么当地的那些皇亲国戚都不敢轻举妄动呢,是因为他们平素都知道汲黯的为人,不敢向汲黯叫板。但是,总的来说,童言无忌到底是顶不过巧言令色,汲黯和公孙弘都没有在淮南王谋反的大案上失掉晚节,但是一代直臣汲黯最后是病死在淮阳太守的任上,而公孙弘却是老死在丞相的任上。那么这个武帝一朝极为罕见的淮南王谋反的大案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请看下集《淮南大案》。 24-淮南大案
画外音元朔五年,淮南王刘安手下的一个中郎,也就是他的侍从雷被,从淮南逃到京城长安,向汉武帝告状,诉说自己蒙受淮南王的迫害。汉武帝于是下令调查这件事情。淮南王听说雷被告状以后,立即和他的手下商议,要准备谋反。雷被究竟有多大的冤情,必须要到皇帝那儿去告状才能够解决问题?淮南王到底有什么过错,一听说雷被告状,就想到了谋反这种极端手段?这一场汉武帝一朝最大的谋反案,究竟有怎样的前因后果呢?
我们这一集讲淮南大案,这是汉武帝一朝发生的最大的一次诸侯王的叛乱。淮南王刘安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鼎鼎有名的人物。他曾经召集他的门客,编纂了流传到今天的《淮南子》一书,所以是一个很有名的学者。而且刘安这个人还会弹琴,琴弹得也很好。刘安的地位也很高,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在武帝一朝,他的辈分儿很高。汉武帝呢,汉武帝是汉文帝的孙子,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所以刘安和谁同辈儿呢?刘安是和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是同辈儿人,刘安就是汉武帝的亲叔叔,是这样一个关系。
那么,他的太子怎么会被雷被告了状呢?被(pi,皮)这个字呢,就是我们今天那个“被子”的“被”,这个字还有个读音读“披”。雷被的告状是淮南王谋反的一个导火索,事情的起源是由于他的太子学剑。
淮南王刘安的太子学剑学了一段时间,他这个剑术有了一点长进,而且他学的剑他觉得自己进步很快。和很多人比剑,比的结果没有人能够赢过他。不过这个没有赢过,我觉得应该打个问号。他是淮南王刘安的太子,那么谁跟太子比剑不得手下留情啊?所以这个太子就觉得自己很了不得。当他觉得了不得的时候,他就想到了一个人,就是这个告状的雷被。太子跟雷被原来没有关系,但是雷被剑术非常高,有“淮南第一剑客”之称。所以太子就想找雷被去比试,他通过这个比试,如果能够击败雷被的话,那他的名声就可以大大提升。所以他为此要去找雷被比剑,可见,你看刘安这个太子也很不安分。他本来是个诸侯王的太子,地位已经相当高了,也很有钱,什么都不缺,他就学那个剑,光想跟雷被比一比,赢了雷被来提高自己的名。其实他所有的祸,就起源于要夺这个名,他想要这个好名声。但是雷被不敢跟他比,因为对于雷被来说这个剑没法比。赢,你把太子打败了,你还能在他爹手下干活吗?你输,输了以后你这个英名不就毁了吗?所以雷被不比。不比太子不愿意,非要他比,逼得他比。最后没有办法,两个人就比。在比试的过程中间,雷被是一再退让,太子是步步紧逼。最后雷被一失手,把太子给伤了。
画外音有“淮南第一剑客”之称的雷被居然没有掌握好出剑的分寸,我们可以想象比剑过程中太子刘迁的紧逼程度。但不管怎么样,雷被最终是伤了太子赢了比试,那么太子刘迁会咽下这口气?淮南王会秉公处理吗?他们会对雷被采取什么行动呢?雷被又会做何反应呢?
太子受伤以后是勃然大怒,雷被伤了太子是吓得面如土色。没有办法,事情已经发生了。事情发生以后两个人都有想法,雷被就觉得淮南国呆不下去了,而这个时候是哪一年呢?这个时候是元朔五年,元朔五年正是汉武帝刚刚打完漠南之战,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的时候,所以当时汉武帝就有一个昭令,是全国所有老百姓只要愿意参军打仗的,都可以到京城来报名。所有地方政府和诸侯王一律不得阻拦,有这样一道昭令。所以雷被就觉得在淮南国呆不下去,他就想走,反正这个“人挪活树挪死”啊。我在你淮南国呆不下去了,我挪挪地方,我挪到京城我去参军,想躲过这个。但是太子怎么想啊,太子觉得没有那么便宜。你和我比剑,不但没让我赢,让我丢了个大人,你还把我弄伤了,你还想跑,太没面子了。就在他爹跟前说话,当然太子这个话肯定是一面之词。淮南王是怎么样呢?淮南王最终是偏听偏信,儿子告了伤了儿子的门客的状,当然这个官司就不用打了,肯定是雷被要倒霉。最后雷被是挨了一顿训,撤了职,而且不准他到京城参军。你不能一走了之,你就在这儿呆着吧。所以偏听偏信是为君失察,娇生惯养是为父失职。淮南王既失察又失职,而且为情所误,就是为了他爱子这点儿情,暴露了淮南王的弱点。这下把雷被逼得没有路了,呆到这儿是一天日子都不好过,走又走不了,雷被被逼急了。我们都知道人被逼急了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雷被一被逼急,连夜就逃了,逃到京城就告,告太子。这就是第一件告发淮南王的案子。
这个雷被一告,汉武帝就受理这个案子。汉武帝一受理案子,交给河南郡来处理这件案子,这样一来,淮南王刘安就非常害怕。河南郡要抓淮南王的儿子去审理这个案子,淮南王一听说他的儿子要被抓,就做了个决定。如果河南郡胆敢来抓我的儿子的话,我就造反,我就要反。这是淮南王第一次发话要谋反。但是要抓捕淮南王的太子这个具体办差的事情,河南郡是交给寿春县来办的,寿春是淮南国的国都,寿春县的县丞是负责这件事情来抓来的。但是淮南国的国都寿春县丞是淮南王刘安任命的,他当然偏向刘安啊,他没有去逮捕太子。结果这件事情惹起来淮南国的国相的不满意,这个诸侯国的国相是天子任命的。天子任命的他就向着中央政府,诸侯王任命的他向着诸侯王。实际上,在抓不抓太子这个地方,已经面临着中央的力量和地方诸侯力量的一场角逐。就在这种情况下,淮南国的国相就决定要控告寿春县丞。淮南王刘安一听说这个事情以后就去说情。说情,淮南国的国相不听。淮南王刘安一看事情不好,立即来了一个反告。所以第一状是雷被告了太子,第二状是刘安告了国相,说淮南国的国相犯法。
然后汉武帝又受理了这个案子,说派谁去处理呢,派了一个中尉,主管京城治安的中尉来处理这个案子。当然处理的时候汉武帝很谨慎,他让这个中尉去了解事情的真相。淮南王刘安一听说中央派来了中尉来了,心里很紧张,他怕这个中尉来逮捕他。所以他就商量好,如果中尉来了善待我还好,如果不善待我就当场把中尉抓起来,谋反。结果这个中尉来了以后,中尉表现得和颜悦色,了解了一下情况,只问了问有关的情况,没有什么很特殊的地方,淮南王刘安的心放在肚子里了,就放中尉走了。中尉回去给皇上一汇报,大臣们商议的时候都要求要逮捕淮南王,要把淮南王抓起来,说淮南王这个做法不对。这样一来汉武帝不同意,说这个毕竟是他叔叔啊。当然我揣测,从汉武帝内心来讲他是想削平这个诸侯王的势力,但是这个事不能处理得太急,所以他首先不同意逮捕。然后大臣们又提出来,那就削去他五个县。汉武帝还不同意,最后批准削他两个县,就是把他两个县收回去。然后再派了个中尉来宣读皇帝的昭令。
淮南王刘安一听说这个中尉又来了,他不知道最终的决定是削他两个县,他只想到这次来不知道又什么事啦,所以他又准备好中尉来如果是说话不投机,又要把中尉杀死,又要造反。结果这个中尉来到这儿以后,一见淮南王的面儿就连声道喜,说你太值得庆贺了,皇上只削了你两个县,没有其他的处罚。这刘安一听是陡然一惊,他没有想到汉武帝这么从宽从轻地处理他,这样一来淮南王刘安也就不准备杀这个中尉了,这个谋反的事儿就又压下来了。所以淮南王的优柔寡断救了中尉一命,也救了自己一命。
画外音淮南王刘安在最后时刻捂住了,没有谋反,汉武帝也仅仅因为雷被的案子削去了他两个县作为惩罚。淮南王没有伤筋动骨,汉武帝也没有进一步行动。事情似乎就过去了,表面上看,一切都已经风平浪静,但淮南王刘安是否就此放弃了谋反的打算?他对汉朝中央政府又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这种心态最终又促使他做出了什么决定呢?
事情过了以后,淮南王心里很不平衡,本来他听说要处死他他很害怕,后来听说削去他两个县他很高兴。但是事过以后,他又觉得很划不来,少了两个县,一个很失面子,一个是实力削弱了。他又觉得很不满意。这样一来,淮南王内心里的不满情绪就一天天地增长,所以淮南王的谋反其实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爆发的,就是萌生出来的。也就是说,淮南王的悲剧是由此而产生的。我们如果说得更白一点就是说,人生的悲剧往往是从自我的失衡开始的,命运的阴霾是始于内心的乌云。因为你内心首先是被乌云遮住了,然后你才会有各种不幸的事情产生。如果你内心始终是很阳光的,那么你不可能作出一些很出格的事情。
所以淮南王就对削去两个县不满,他的不满带来什么情况呢?就是他非常关心中央政府的情况,只要有人从长安一来,他就想打听人家的消息。有人如果骗他说汉武帝没有儿子,国内局势不稳,淮南王一听就高兴得乐不可支。如果有人给他讲实话,说皇帝有了儿子了,国家治理得也很好,淮南王就很烦,觉得这不是真的,这是假的。他就是在这样的焦虑跟仇恨之中一天一天度过。所以这个雷被的告状,两个县被削出以后,淮南王刘安心里的平衡完全被打乱了,他陷入了一种焦虑,这个焦虑带来的结果就是他准备谋反。
他要谋反,我们一开始讲过淮南王刘安是《淮南子》的编纂者,他是一个文人。我们常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刘安能造反成功吗?所以刘安这个文人他竟然也想造反,所以他就召了他手下的一员能够领兵打仗的大将叫伍被——我们前面介绍过一个雷被,这里边我们介绍一个伍被——召这个伍被来商量。伍被是坚决不同意,说你这个谋反肯定不能成功。淮南王不服气。伍被说得很重,说你这样做叫“逆天道而不知时”。你违背天道,你太不了解情况。那淮南王也举例子说,那陈胜吴广不就是振臂一呼天下就响应了吗?那吴楚七国叛乱不就一下子举兵起义了吗?那么为什么我不能这样干呢?伍被给他讲得很清楚,他说你不能拿陈胜吴广作比,他说有两个不同。
第一,你没有民意的支持。陈胜吴广的造反是秦始皇把老百姓逼到绝路上去啦,天下的老百姓都想反,这才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现在不是这个情况啊。
再一个,力量的悬殊对比。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是那么多军队,你才有多少军队?
伍被不同意,但是淮南王刘安是坚持要造反。
画外音淮南王刘安是一个诸侯王,他不可能不知道谋反的后果。这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所以它的策划和预谋肯定是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但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告他状的人,再次把他推到是非的旋涡之中。这个告状的人是谁呢?他和淮南王刘安有什么关系呢?他为什么要告状呢?
就在这个时候,又出现了第二个告他状的人。第二个告他的是淮南王刘安的孙子,他孙子告他爷爷,这件事情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情。他的孙子怎么会告爷爷呢?当然孙子告爷爷这个事情本身就说明淮南王刘安没有能力。我们经常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家里都捂不住你还靠什么反?这个以后我们会仔细地分析。
问题是这个孙子为什么告状。刘安有两个儿子,长子庶出,次子就是那个太子。他这两个儿子刘安是不喜欢那个庶出的长子,喜欢那个嫡出的太子。庶出的长子处处受气,而那个嫡出的太子处处受宠。而这个刘安的长子虽然受了很多窝囊气,但他这个大儿子本身也窝囊,他也不在乎。无论是太子怎么欺负他,他都忍。但是这个庶长子有一个儿子可不是个简单之辈,也就是告状的这个淮南王的孙子。虽然他爹很窝囊,不受他爷爷的器重,但是这个庶长子的儿子——个人叫刘健,健康的健——刘健这个人很有血性,他就想找机会出这口恶气。他就唯一的这一个想法,怎么样想办法把我那个小叔父给扳倒。我小叔叔一扳到,倒了霉了,那我爹就当太子。所以刘健,他这个孙子就召集了一些人想扳倒太子,结果这个事情被太子知道了。太子就把这个刘健给抓起来,就是作为叔父的太子抓了这个作为孙子辈的刘健,抓起来严刑拷打。
这一下子让他们叔侄之间的关系迅速激化,这一激化刘健就决定要到京城去告他爷爷,告这个状。告状当然他不能去啊,他已经被抓起来了,他派了一个亲信到京城里告状。结果第二个状告上去以后,汉武帝也再一次开始审理这个案子,而这一次审理这个案子的人,是丞相公孙弘,公孙弘主审这个事情。结果一审这个案子,就审他孙子告的这个案子,一审就牵涉到了淮南王,而且牵涉到淮南王谋反的事情。
因为他孙子告状告的这几件事,一个是他爹受欺负,一个是他受欺负,再一件事就是淮南阴事,阴事就是见不得人的事,淮南王见不得人的事情就是淮南王谋反。这件事情被告出来了。而这个孙子一告状,刘安再一次陷入极度恐慌之中,刘安又准备谋反了。当然这件事情最终的结果非常地不妙,刘健作为孙子告他祖父的事情就好比是什么呢,就好比启动了一台机器,这个机器是一台失控的机器,刘健按下了这个机器的复仇键。他把这个复仇键一按下去,机器就失去控制一样地运转起来。当然这个机器的运转不但使刘健的目的达到了,同时也和他最初的初衷相违背,因为他初衷时让他爹来做太子,实际上最后是完全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画外音淮南王刘安自己的孙子告状,使淮南王的谋反阴谋彻定告灭。虽然他以前也有谋反之心,但优柔寡断犹犹豫豫,可这个时候淮南王已经没有退路,起兵造反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但汉朝中央政府长年和匈奴打仗,有强大的兵力,大将军卫青又是能征善战的军事将领。淮南王和他的手下究竟会用什么方式发动叛乱呢?这次叛乱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淮南王已经觉得,他的孙子一告状,他的谋反是全暴露了,就决定举兵造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找到了伍被,要伍被给他献计谋反。伍被说,你要真想谋反的话,你做两件事。
第一,你伪照皇帝的命令,迁徙三种人让他们到边疆去。哪三种人呢?第一是各地的豪强侠士,这是一种人。第二是犯罪以上的人,也就是判了两年以上刑的人。第三是家产在五十万以上的人。就说是皇帝的命令,把这三种人迁到边疆去,把这三种人逼反。这是一条。
第二,你假照皇帝的命令,把诸侯王的太子和他们的大臣抓起来,逼得诸侯王造反。
其实伍被一直是劝淮南王不要谋反的,当最后劝不住的时候伍被就给他献了计策,要他想办法激起天下百姓和诸侯王对汉武帝的不满,造成一种谋反的形势,然后好谋反。但是淮南王不听。淮南王说,我还用得着这样做吗?淮南王自己确实就准备了谋反。淮南王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伪造印信。淮南王刻了很多印,包括皇帝的玉玺,宰相的官印,一直到地方各县的县印都刻。
第二,安排卧底。他安排人到大将军卫青和丞相公孙弘家里安排了卧底,一旦起兵的时候好把卫青杀掉,因为他觉得如果不杀掉卫青的话,卫青可能会平定淮南王的叛乱。
第三,策划调兵。当时诸侯国的军队如果要想调动的话,必须要有三个官员同时签字。也就是诸侯国的国相、内史、中尉三个人同时签字才能调兵。所以那怎么办呢?他们商量了两种调兵的方法。第一,在淮南国的王宫里面先放一把火,伪装王宫失火,限淮南国的国相、内史、中尉来救火,等他们一来把他们全杀了把兵权夺了。这是一种方法,这叫谋杀高官篡夺兵权。第二,制造借口,调动兵权。什么叫制造借口呢?就说南越的军队打过来了,然后我们要应战,把兵权夺过来。而且商量好了调动军队的方法。
但是这件事情,就在他们商议最关键的时刻,淮南王最亲信的能带兵打仗的伍被向中央政府自首了,把底牌全掀了。这样王后太子都被抓了起来,参与谋反的全部被杀,然后淮南王自杀。淮南王刘安的这场叛乱是汉武帝一朝最大的一场叛乱。这场叛乱没有等到爆发就胎死腹中。
画外音淮南王刘安很早就有谋反之心,谋反的准备也有很长的时间。如果谋反真的发动起来,就算能够被平息,也一定会给汉朝的国力带来不小的损失。但这样一个诸侯王谋反的大案,为何还没有发动就会迅速垮台?淮南王刘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祸起萧墙。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你想想两个亲信告状,一个亲孙子告状,等于他最亲近的三个人都告他的状。他能成功么?我们都讲过,外部力量的打击那是非常有限的,而祸起萧墙,这个内部组织的内耗,它是最致命的。
第二,寡谋少断。刘安的谋反从开始谋划到后来的胎死腹中,时间跨度是很长的。
《史记》的《淮南衡山列传》里曾经记载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淮南王最开始准备谋反的时候他害怕太子妃知道这个情况。因为太子参与了,太子的妻子太子妃知道。就怎么办呢,一定要太子和太子妃两个人离婚。但是怎么样让这一对小夫妻离婚呢?淮南王就下了个命令,让他的儿子不要跟太子妃亲近。然后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淮南王假装知道这个事情了,发了一通大脾气,然后把太子和太子妃关到同一个屋子里面,一下子关了三个月。就他俩关在一个屋里面,但他在之前告戒他的儿子,你在被关的三个月千万不要碰她一指头。结果关了三个月,他的儿子很听话,和太子妃没有丝毫的亲近。两个人从关在一个屋里,小夫妻,关了三个月,没有任何亲近。最后太子妃觉得无脸再呆下去,就主动提出来要回京城,两个就离婚了。这个离婚的原因,他之所以把这个儿媳妇打发走,主要就是怕太子妃泄露他谋反的企图。
可见他这个谋反是早就有准备的。但是我们看整个的叛乱,刘安可以说是心有不甘,手有不忍,寡谋少断,使它没有发动就失败了。这是第二个原因。
第三,志大才疏。刘安这个人,他有一点很自负的:第一他觉得他很有才,但是我们应当说明的是刘安有文才而没有治国之才。刘安有文才,才召集门客写了一部千古流传的《淮南子》。
刘安的才华横溢,汉武帝曾经叫他写一篇《离骚传》,据说刘安是一天之内就把《离骚传》写成了。他是个很有才气的人,但是他的才是文才,而不是治国之才。
他的政治才能,我们可以说等于0。我举一个例子,吴楚七国叛乱的时候淮南王刘安就想叛乱,那个时候汉武帝还没有掌权。那个时候刘安就想叛乱,但是他不会指挥军队。他手下有一个国相就欺骗他说,我替你带兵。刘安就相信了他,把兵权交给国相。那个国相拿到兵权以后就不听刘安的话了,坚决站到中央政府一边。刘安就傻在那儿了,整个叛乱中间他没有任何作为,结果他倒是白捡了一条命。作为一个诸侯王,连自己的国相是不是自己的人都看不清楚,他还想要谋反?是这么一个没有政治才能的人。
但是他有他很骄傲的一面儿,一个是他的文才,再一个刘安很骄傲的就是他辈分儿很高。他是汉武帝的叔叔辈儿,这一点刘安很看重。
我们在前面讲窦婴田蚡的时候曾经讲过那个田蚡,田蚡曾经跟淮南王刘安有一番对话,讲得很有意思。田蚡这样说,“方今上无太子,大王亲高皇帝孙,行仁义,天下莫不闻。即宫车一日晏驾,非大王当谁立者。”这个话什么意思呢?第一,皇上没有太子;第二,你是高祖皇帝的亲孙子;第三,你行仁义天下都知道。假如皇帝有个好歹,你就是当然被立为皇帝的人。这就是刘安谋反的很重要的原因,他一直很看重自己的辈分儿,他觉得自己的辈分儿很高,他是高祖皇帝的亲孙子,他理所应当地可以当皇帝,他把这一点看得太重了。
这是他志大的一点,而实际上这是一个志大才疏之言。他没有什么政治才能,但是他太看重自己,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他背上了包袱。这是他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我们纵观淮南王谋反的始末,可以很容易地让我们想起莎士比亚的一个著名的悲剧,叫《麦克白》。那悲剧里面同样有一个野心勃勃而忧心忡忡的,同样是一步错步步错,灵魂没有片刻宁静的一个将军。但是麦克白的轼君是一念之差,淮南王刘安的轼君却是另有原因。甚至于可以说,在刘安出生之前,已经埋下了刘安谋反的种子。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这么强大,居然在刘安出生之前预示了一场叛乱?在刘氏家族的内部究竟还有多少隐而未发的恩怨?请看下集《皇室恩怨》,谢谢大家。 25-皇室恩怨
淮南王刘长是刘邦的第八个儿子。他的出生是一个很不幸的事情,他的出生刚好发生在赵国的一个谋反案。也就是贯高谋逆案。简单来说就是刘邦经过赵国的时候,对他的女婿张敖非常不敬。骂这个张敖,结果引发赵王张敖的国相贯高要谋杀刘邦。所以,等到第二年,也就是高祖八年,刘邦第二次经过赵国的时候,贯高就准备下手。而这一次赵王张敖献给了刘邦一个美人叫赵姬。这个赵姬呢,因为跟刘邦这一夜亲密的关系,就怀上孕了。到了第二年,贯高谋反的案子就被发现了。发现以后,当然,赵王还有贯高就被送到京城审迅了。比较可悲的就是,刘长的母亲赵熙也受到牵连,被送到监狱被关起来了。被关起来以后,她就提出来,她怀了皇上的龙子,要求把她释放出来。但是,这个事情上报给刘邦以后,刘邦当时正在恼火。当然我们可以理解,刘邦这个火,还是有他的道理的。这个主要是因为,刘邦一生没有经历过,特别是他当了皇帝以后,没有经历过一次对他的谋杀案。这是唯一的一次谋杀案,而且这一次谋杀案的主谋很可能就是他的女婿张敖。所以,刘邦特别火。这个在盛怒之下,所以刘邦对赵姬怀孕这件事儿,就不予理会。所以,赵姬仍然被关在里面。最后没有办法,她就托她的弟弟去通过审食其找吕后。审食其是吕后的亲信,吕后听说刘邦又有一个赵姬怀了一个孩子,吕后肯定不帮忙。因为吕后现在已经够麻烦的,刘邦身边有一个戚夫人,已经够她头疼了,再来一个赵夫人,那她岂不是更倒霉吗?更受冷落了,所以,吕后也不管。
审食其一看吕后这个样子,审食其也没有太用劲儿,这个事情就被搁置下来了。所以,这个刘长啊,实际上是在狱中,就是在她母亲在被关押期间生出来了。所以,这个赵姬生出来刘长以后,赵姬心里非常不平衡。她觉得自己怀了龙子,又没有参与谋反,最后是一直被关押,最后是在关押之中生了孩子。孩子生下以后,赵姬就自杀了。这是刘邦的儿子啊,刘邦的皇子不能随便处置。看守他的就把这个皇子,送给刘邦了。刘邦看到这个儿子以后啊,刘邦这个时候气儿也消了,很后悔,觉得很对不起赵姬,于是他就厚葬了赵姬。这个孩子没有娘啊,就交给吕后,让吕后来领养他。
画外音:根据史记记载,刘长一出生就充满了悲剧色彩。生下来就没有母亲,可以说是孤苦伶仃,幸好有吕后的抚养才长大成人。那么当刘长长大成人,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以后,她究竟是如何给自己的母亲报仇的呢?
在吕后的宫中长在以后,刘长和吕后的关系就很亲密。在刘邦所有的儿子中间,因为我们知道刘邦跟吕后有一个儿子叫刘盈,就是后来的汉惠帝。除了这一个亲儿子以外,其它的七个儿子中间,只有刘长跟吕后的关系最亲密,她是从小把他代大的。所以,在惠帝和吕后掌权其间,刘长没有受到什么虐待。因为他有这么一个背景,吕后不会为难他,她领养大的这个孩子。因为我们知道,吕后执政期间,刘邦的儿子基本上是被摧残光了。特别是三个赵王:刘如意、刘友、刘恢,三个赵王,相继都被杀掉。所以,最后到汉文帝继位的时候,刘邦的儿子中间只剩了两个人。一个是皇四子刘恒,他就是汉文帝。一个是皇八子刘长。所以,兄弟两个的关系还是比较亲的。所以,汉文帝继位以后,对刘长就比较迁就。所以,他也比较放肆。到了后来,刘长跟汉文帝两个人,一块出去找猎的时候,刘长对汉文帝的称呼都发生了变化。他叫汉文帝什么呢?叫大兄。大兄就是大哥,其实他们之间的关系虽然是兄弟,实际上是君臣。但是刘长因为这样一种关系,他干脆就叫汉文帝大兄,叫大哥,汉文帝也就应了,认了他的弟弟这样一种称呼。所以,在文帝的这种庇护下,刘长的胆子就越来越大。胆子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情。因为,刘长长大以后,他知道他的母亲是怎么死的了。他知道他的母亲赵姬死,他不能怨刘邦,因为刘邦是他的生身之父。他也不敢怨吕后,他把所有的怨恨都加在了审食其的头上。所以,到了汉文帝一朝,吕后这一族虽然被灭族了,审食其没有死。审食其还活着,所以,刘长就专门去见审食其。审食其听说刘长来见,审食其就赶快出迎,迎到大门口。刘长就在审食其家的门口,趁审食其不备,突然之间拔出一个大铁锤,一锤就把审食其击倒在地。刘长带了一个随从,上去一刀就把审食其给杀了。
这是一件很了不得的大事情,审食其被封为辟阳候,而且,在吕后时期他做过丞相。是这么一个大臣,结果是被刘长一锤给结果了性命。所以,这件事情非常大。刘长杀了审食其,立即就跑到汉文帝那儿,向汉文帝请罪。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他是肉袒请罪。所谓的肉袒,就是把上衣脱了,光着膀子。然后讲了三条:他说审食其该杀,为什么该杀呢?第一,赵国的谋反案,我母亲是无辜的。但是,审食其不出面,不极力营救我母亲,让我母亲也被关押了,这是第一桩罪。第二,赵王刘如意和她的母亲戚夫人也是无辜的,被吕后杀了。审食其完全有能力去协调这个事,他没有办,罪二。第三,吕后封诸吕,危及到刘姓王朝。在这个时候,审食其又不出手,去阻止吕后这样做,第三条罪。所以,我杀审食其是为天下人除掉一个恶贼。
>画外音:刘长长大后,把母亲之死的怨恨全部加在了审食其的头上。刘长认为:审食其的不作为是导致母亲身遭不测的根本原因。所以,审食其应当死。在这里可以看出,刘长杀审食其是蓄谋已久的。从另外一个侧面,也显示出刘长是一个鲁莽之人,目无法纪,我们现在看来,审食其之死无疑是有点冤屈的。那么,发生了这个大案之后,汉文帝是如何处置这个弟弟刘长的呢?
杀了以后,当然这个事情就闹大了。这个事情等于说是他弟弟给他哥哥出了个大难题。刘长杀了审食其,汉文帝怎么办呢?怎么处理吧?朝中所有大臣都看着汉文帝。汉文帝最后的处理是怎么处理的呢?不予处罚,就不了了之了。这件事情对于刘长来说,可是件大事情。这个人这个胆儿啊,是越练越大。何况有他哥哥这么一个庇护。杀了一个人,而且是杀了一个曾经做过丞相的辟阳候,都没有受处罚。所以,刘长就越来胆子越大。他胆子大到什么程度呢?第一,他在他的准南国里边,不用汉朝的法律。自为法令,他按他的法律来执行,就是他搞成独立王国。第二,他在准南国进出一律要戒严,清道。这个戒严,清道只是皇帝的特权。他诸侯王没有这个权利,他也要戒严,清道。第三,他下的命令一律称制。我们曾经讲过吕后的女主称制,只有皇帝的诏令称制,他把他诸侯王的命令称制。所以,杀了审食其以后刘长的胆子越来越大,胆子大到最后,就出了一件大案子。到了汉文帝前元六年,刘长搞了一次谋反。他搞了七十个人,四十辆车要发动谋反,而且要勾结匈奴,勾结闽越。这个事情很快被发觉了,一发觉就把刘长抓起来了。我每一次读《史记》,我都觉得很荒唐。我们知道前面,汉景帝时期曾经发生过,吴王刘濞的吴楚七国之乱。那个时候吴国是动用了几十万军队,刘长竟然是用了七十个人,四十辆车,他要搞谋反。而且,这件事件在《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中间,是记载的很清楚的,在汉书中间也有记载,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有记载。史书的记载是准确的,这个材料没有错。而且,在把刘长抓过去审迅的时候,他也认帐。就是这样,暴发了所谓准南厉王的谋反。谋反以后要处理呀,最后的决定是把刘长诸候王撤了,不让他做王了。然后,把他迁到蜀郡一个县里边,监视居住。把他监管起来,看管起来居住,然后用一个货车改造成囚车拉着他,往蜀郡去。沿途各县负责给他供应食物。据史书记载,刘长说了这样一番话:“以骄故不闻,吾过至此。人生一世间,安能邑邑如此。乃不食死。”绝食自杀了。到了汉文帝前元十二年,也就是刘长死过以后六年。这时候,民间传出一首非常有名的民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这是汉代很有名的一首民谣。说一尺再短,还可以缝成衣服。一斗粮食虽然少,还可以舂成米大家来吃。兄弟两个人不能相容。这个矛头直指汉文帝。这个民歌后来就传到汉文帝耳朵里去了,汉文帝一听特别不是滋味。因为汉文帝一听就知道,因为这首民歌把刘长的谋反说成是兄不容弟。这样一来汉文帝感到心里很紧张。然后,汉文帝立即下了一道诏令:追尊死去的刘长为准南厉王。而且,按照王候之礼隆重的安葬了他。并且,还派了三十户老百姓,世世代代为他守陵。
画外音:在刘长杀死了审食其以后,汉文帝并没有处罚他这个兄弟。致使刘长越来越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后来,竟然不自量力地走上了谋反的道路。刘长的一生可以说是悲剧性的一生,他生后没有母亲,死时绝食而死。那么,谁应该为刘长的死负责任呢?
以我来看,刘长之死汉文帝肯定脱不了干系。罪是你定的,流放是你派的,最后死在路上,你是逃不了干系的。但是这个逃不了干系还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无意为之,一种是有意为之。我们先说无意,汉文帝他不是有意要杀他弟弟的。那么,这方面有没有理由呢?有,有理由。第一,坚决不杀。汉文帝是坚决不杀刘长的。刘长谋反的事情被发现以后,汉文帝召集大臣们商议,大臣们第一次商议,就是杀。汉文帝就说,不行,重新再议论。重新再议论大臣们就提出来,还是要杀。那么,汉文帝还不同意,说就只能废他的王位。可以废王位,但是不能杀。最后同意就是说把他流放监视居住。汉文帝始终不主张杀他的弟弟。这可以说,这是汉文帝没有谋杀他弟弟的第一个铁证。第二,汉文帝对他的弟弟还特别照顾。他有一定规定,刘长到蜀郡监视居住的时候,他的妃嫔已经跟他同行。而且,要由当地政府给他盖房子。而且特意规定,说刘长每天必须保证,五斤肉,二斤酒,这个待遇也是不错的了。第三,汉文帝还亲口说,他派他弟弟到蜀郡去监视居住,并不是长期的。汉文帝说了一句话:吾特苦之耳。我是有意的让他遭一点罪。意思就是说,过一段时候我就把他接回来,这是第三个证据。第四,当刘长绝食而死的消息传到京城以后,《史记》中间记载了汉文帝的表现,四个字:上哭甚悲。就是汉文帝是大放悲声,大哭一场。这个大哭我们应该看到,确实有兄弟之情在里面。因为,刘邦的八个儿子中间就剩下他们两个。这样,他的小弟弟又死了。小弟弟死了,他感到难过,大放悲声,应当说这还是可以理解的。第五,在他弟弟死过以后,汉文帝亲自下令,要处理沿途的那些官员,因为沿途的官员不给刘长的囚车开封。司马迁的记载是,沿途所有的县都没有打开,没有开囚车。所以,刘长是一直被关在里边,从陕西拉往四川。就是这样的,所以汉文帝在刘长死了以后就下令,把沿途所有接待的那些县的县令一律处死。这个处罚我们今天看来只能说是四个字:委过于人。因为当时对诸侯王的管制是很严的,有罚的诸侯王管制的更严。沿途的县令谁也不敢放,你万一把刘长放出来,他要是跑了,谁负责任啊?所以,谁都不敢开封。现在他死了,他就下令把沿途各县的县令一律处死。惩罚是很严格的。当然他想用这个惩罚表明自己对他弟弟是很宽厚的。最后一点,就是封其四子。两年以后就把刘长的四个儿子全部封候。所以,我们从这一方面来看,汉文帝对他弟弟刘长确实不薄。
画外音:从以上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汉文帝对侍刘长可以说是仁至义尽。谋反之后依然对他厚爱有加,所以,不可能是汉文帝有意谋杀了刘长。可是这里的论据只是做了表面的分析和论证,有人从汉文帝的性格入手,认为历史的真相是汉文帝有意杀了刘长。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刘长之死呢?刘长之死究竟与汉文帝的性格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我下面介绍第二种意见:有意为之,汉文帝是有意杀了他弟弟。我们先看看文帝跟刘长各是什么样的人。刘长这个人我们刚才已经介绍过了,我们从那个介绍来看,刘长是一个没有政治头脑的人。你想想他敢杀审食其,公开入宅行凶。而且,他搞了七十个人,四十辆车就谋反。非常荒唐,说明刘长毫无政治头脑。那么汉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第一点,我们要肯定汉文帝政治老练。我们举一个例子,大家想想在吕后执政期间,刘姓诸王,特别是刘邦的儿子,三个赵王:刘如意、刘友、刘恢相继被杀。然后调代王刘恒去做赵王,这个代王刘恒就是后来汉文帝。刘恒不去,吕后的命令他敢抗。而且她说了一个理由,他要为嫡母守边。这样,把吕后给骗过去了。在整个吕后执政期间,汉文帝也就是当时的代王刘恒,干什么呢?刘恒就在那表演。刘恒是个高明的表演家,他装什么呢?他装弱智,装孙子。他把吕后给蒙了,吕后就认为这个代王刘恒是一个没有大志的人,没有本事的人。你不来就不来吧,就放过他了。这件事说明刘恒政治上非常老练。第二,杀了诸吕以后,要选一个刘姓王室的人做继位皇帝。选谁不选谁?这是个关键时刻。在杀诸吕的时候,是齐王刘肥的三个儿子立了大功。就是当时的一个刘襄,还有一个刘章,还有一个刘兴居。特别是那个刘章,立了很大功劳。因为刘章杀了吕产,刘章杀吕产是荡平诸吕最关键的一步。所以,当刘章杀了吕产的消息告诉给周勃以后,周勃就觉得大局已定,他就立即下定抓捕所以的吕姓王族的人。所以,刘章是立了大功的啊。而刘章又是刘邦的孙子,刘章完全可以被立为皇帝。为什么刘章没有立为皇帝呢?因为刘章太能干了,你想想吕后让他主持酒宴的时候,他就把一个逃席的人给杀了。所以,刘章的果断、刘章的勇敢、刘章的智谋、刘章的胆略,让当时掌握着帝王废立之权的陈平跟周勃感到害怕。陈平跟周勃都怕立刘章,因为一旦立了刘章,他们就觉得,他们这帮老臣要控制刘章这个小伙子非常难。想来想去,不立刘章立谁呀?立那个刘恒吧。那个代王刘恒,反正那是个弱智,立了他好控制啊。结果,上当了。等到把代王刘恒迎过来,周勃才知道,刘恒是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啊。刘恒来了以后啊,周勃当时就提出来,要跟刘恒单独说几句话。结果刘恒就派他手下的人说:皇帝面前没有私话。如果是公话,我们就到朝堂上说;如果是私话,你就免开尊口。一下就把周勃给挡回去了。这个时候周勃才知道,这个代王刘恒一点都不是弱智。
画外音:通过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汉文帝是一个政治老练之人。从谋略上来讲,刘长根本不是汉文帝的对手。所以,就有人猜测汉文帝靠谋略纵容刘长,致使他一步步走向死路。事实上是汉文帝用软刀子杀死了刘长。那么,汉文帝为什么要杀死刘长呢?这个推断在《史记》中有什么蛛丝马迹吗?
这么一个政治老道的汉文帝,当了皇帝以后,对他的弟弟采取了一系列宽容的做法。这个宽容让我们今天想起来都不可思议。我下面列举一下,汉文帝怎么宽容他弟弟。第一,他弟弟叫他大兄,他答应。第二,他弟弟公然杀死辟阳侯审食其,他不处罚。第三,他弟弟在准南国一切按照皇帝的规格来生活,他不管。第四,当时有一个大臣叫袁盎,袁盎看到这个情况跟汉文帝说了这样几句话:诸候太骄,必生患。象准南王刘长这样的诸候,他这么骄横,一定将来会留下后患。最后司马迁写了三个字:上不听。也就是汉文帝不听。第五,在刘长叛乱的当年,也就是前元六年,刘长公然下令,把中央政府派到他淮南国的那些高官全部驱逐出境。这个做法就是不得了的事情,皇帝派来的官员你把他驱逐出境。汉文帝怎么做的呢?帝曲意从之。汉文帝委屈了自己,答应了。第六,准南王杀擅无罪之人,他也默许。而且擅自封赏他也默许。第七,发展到最后,准南王也就是他的弟弟给他哥哥写的上的奏章都言辞不逊,非常傲慢无理。从我们上面例举的七点来看,汉文帝完全是有意在放纵他的弟弟。让他的弟弟一步一步的觉得可以无法无天,最后发展到七十个人,四个辆车谋反。他是有意为之。而且在刘长被发现谋反以后,在处理的过程中间,汉文帝表现的很虚伪。大臣们说杀,他不同意。大臣们再说杀,他还不同意。最后只同意把他的王给撤了,然后监视居住。就这他还要保证,每天五斤肉,二斤酒,保证他的王候生活。表现的好象是很关照,但是这个关照是要打引号的。而实际上汉文帝决定把他弟弟从陕西押到四川(就是蜀郡),要走这么长的路的时候,袁盎又给他提了一个意见,袁盎这样讲:“准南王为人刚 今暴摧折之 臣恐悴逢雾露病死 陛下为有杀弟之名 奈何”袁盎又提醒他,说准南王刘长这个人脾气非常暴,性格非常刚烈。这么一个人你给他关在囚车里,不断的游街示众啊。从陕西要给他游街示众到四川,这么一个长途的游街示众。他能受得了吗?他受不了他肯定会自杀。万一他死了,你岂不是落下个杀你弟弟的恶名吗?所以袁盎给他提了醒。这说明汉文帝如何想不到他弟弟会死到路上的话,至少袁盎提醒以后他会知道的。他应该想到了,他起码知道他弟弟的性格。但是他还是不采纳,还要这样办。那么只有一个解释,汉文帝就是想让他弟弟在路上死了,只有这么一个解释。以上,我介绍了两个方面的理由,不知诸位同意哪一个意见。依我看来,汉文帝谋杀其弟应当是比较可靠的一个信息。虽然司马迁在《史记》中间,班固在《汉书》中间,没有这样直接表述。因为这个历史的记载有直笔也有曲笔,这就是历史很难读懂的地方。所谓直笔就是历史学家把历史事件真实的、客观的记述下来了,没有其它的意思在里面,这就是直笔。另外一种说法呢,就是史学家把自己的观点,把他真实的看法,隐藏在字里行间。需要读史的人凭着自己的阅历穿透字面来了解真相,这就是曲笔。所以历史的难懂之处就在于他有直笔,也有曲笔。司马迁其实用曲笔交待了汉文帝谋杀其弟。当然汉文帝为什么谋杀其弟那只有一种解释,就是汉文帝他做了皇帝以后,惟一能够代替他的就是他的弟弟。虽然他的弟弟没有多大的政治才能,毕竟他是可以接班的一个人选啊,是个合法人选。如果这个合法人选除掉了,他岂不就高枕无忧了吗。所以,应该说这样比较符合历史的真实。但是汉文帝杀了他弟弟,然后又封他的儿子,又封候又封王。这个做法其实是埋下了皇室恩怨的一个种子。这个仇恨的种子到了刘长的儿子的刘安时候就爆发了。《史记》中间记载刘安也写了这么一句话:“时时怨望 厉王死 时欲畔逆 未有因也”。那就是刘安一直把他父亲的死记在心里,而且时时都想叛逆,没有机会。所以,刘长是在淮南王的位子上造反,刘安也是在准南王的位子上造反。所以,淮南王这个爵位就好象一道咒语一样,预示着谋逆,谁要是封候为淮南王谁就有可能造反。那么刘长的其它儿子没有被封为准南王,那么他们是不是就能够摆脱这个咒语的束缚呢?请看下集,一错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