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读史记讲稿(二)汉武帝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2:53:54
11-窦婴之死
画外音:上一集王立群先生讲到,失势的外戚窦婴和落职的将军灌夫想结交权势很大的丞相田蚡。但在魏其侯窦婴的家宴上,首先是灌夫冒犯了田蚡,而接下来,窦婴又因为拒绝田蚡索要自己城南土地的要求再一次得罪了田蚡。田蚡和窦婴、灌夫之间就结下了怨仇。根据《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的记载,田蚡想先拿灌夫开刀,但因为灌夫握有田蚡的把柄,导致双方暂时讲和。那么,田蚡能够放过灌夫吗?这件事情为什么又会把窦婴牵扯进去,最后导致窦婴被处死呢?
窦婴实际上是在元光四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也就是元光四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被处死的,窦婴之死是武帝初年非常重大的一个事件,因为汉武帝初年第一个被杀的宰相就是窦婴。到底他的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这一集做一点分析。
我先讲第一个原因,窦婴之死的原因非常多,第一个原因是窦婴自身的原因。窦婴自身的因素呢,最重要的,也就是第一条就是受灌夫的拖累。他实际上受灌夫的拖累一步一步把他拖进去。受灌夫的拖累这个事情有一个很重大的事件,这个事件就是田蚡婚宴。元光四年,王太后下诏叫田蚡举行一个盛大的婚宴,这个婚宴是要求所有在京城的诸侯、大臣都要参加,这样一来,窦婴就要去参加田蚡的婚宴。窦婴去的时候呢他就想拉着灌夫一块儿去。本来灌夫不愿意去,结果他找到灌夫家动员灌夫去,灌夫坚决不去。灌夫说了一个理由,而且这个理由说得很有道理。他说我已经多次因为喝酒得罪了田蚡,现在田蚡这个婚宴这个酒无论如何我不能去喝。窦婴说你必须去,你们俩的关系不是已经讲和了吗?没有事情了嘛,为什么不去呢?就这么死说活说,死拉硬拽,把灌夫给拉去了。
画外音:根据《史记·魏其侯列传》的记载,灌夫被窦婴拉去参加田蚡的婚宴后,因为婚宴上的三件事情使他内心憋了三把火。于是,灌夫就在婚宴上借着酒劲闹出一个惊天大案,牵出了一连串的悲剧。那么,在田蚡婚宴上,灌夫的心里憋了哪三把火?他又闹出了什么样的事情呢?
这个事情还是从敬酒开始的,因为在这个婚宴上宾客之间要相互敬酒。首先敬酒的当然是新郞官田蚡了,田蚡一敬酒就出现了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词,叫避席。什么叫避席呢?避席是表示对敬酒人很尊敬的一种礼法。避席指的是被敬酒的人起身离开自己的座位,那个席就是你的座位,避席就是离开你的座位,这就叫避席。所以,田蚡敬酒所有的宾客都避席,这个很容易理解,田蚡是太后的弟弟、皇帝的舅舅、当朝的宰相,红得发紫的大红人。大家来喝酒都是冲着田蚡来的,再加上他是新郞官,所有人避席是很自然的。等到窦婴敬酒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只有那些和窦婴有过交往的老人避席,另一半人不避席。这个不避席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叫膝席。什么叫膝席呢?避席是离开座位,膝席是没有离开座位,但是欠了欠身。你想想臀部放在脚后跟上坐,如果你把你的身子稍微欠一欠,那是不是就形同了一个跪的姿势啊,这就叫膝席。这个显然对敬酒的人不太尊重,这个也很好理解,因为窦婴已经是具失势的诸侯了,很多人觉得这个人已经不得势了,很多人就没把他太当回事儿,所以,在窦婴敬酒的时候有一半人没有避席。这让灌夫很看不惯,灌夫心里就憋下了第一把火。
然后,灌夫起来敬酒,灌夫敬酒就是先敬新郎倌,敬田蚡。田蚡也是欠了欠身,膝席,没有避席,而且敬的酒又没有喝完。大家知道敬的酒一饮而尽,这叫感情深,一口闷,一口喝完。那么你敬酒喝了一点,显然就是不太客气。灌夫心里就憋了第二把火。
但是,第一把火他没法发作。第一把火是因为一半的宾客对窦婴不尊敬,对窦婴不尊敬干你灌夫什么事?他这个火发不出来,等到他敬酒的时候,田蚡对他很不礼貌,他又有一把火,这个火也发不出来。这就什么呢?那个叫发不出,这个叫不敢发,你这个时候你要再发作你不是找死吗?不敢发。结果他敬酒敬到他一个本家兄弟,也就是敬到灌贤的时候,灌贤并没有在意,刚好和一个著名的将军,这个人叫程不识,程不识这个时候的职务是长乐宫的卫尉,长乐宫是太后的寝宫,卫尉是长乐宫的警卫队长。他两个人正在咬着耳朵说话,没有看见灌夫。灌夫这就第三把火来了。这三把火,前两把火一个是不能发,一个是不敢发,到这个时候是三把火一块发,他逮着灌贤,因为他们是本家兄弟,一个是灌夫,一个是灌贤,然后他就骂起来了。这个骂就是《史记》中间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叫“使酒骂坐”。所谓的“使酒骂作”就是敬酒的时候骂起来了,当然这个话骂得从司马迁的记载来看还不算很难听。他说你这个灌贤平时说起程不识来都是不值一文钱,现在我来敬酒,你跟程不识咬着耳朵说话,就像那小丫头一样,叽叽咕咕,骂了一通。他这一通一骂,因为灌夫的辈分比较高,灌贤没有吭气,程不识也没有吭气,这个人确实没有避席,也自知理亏,也就没有反应。但是有一个人作出反应了,反应之快,反应之犀利,令人震惊。这个人就是田蚡,田蚡作了个什么反应呢?田蚡就把这个话茬接过去了,其实骂的人是骂的灌贤,当然灌夫这个骂也是指桑骂槐,指着灌贤骂田蚡的。而这个时候灌贤没有搭话,田蚡把话接过去了,因为灌贤没有文章可做,所以田蚡这个话就从灌贤那儿跳过去,直接跳到程不识那儿。他说,程不识和李广是东宫和西宫的卫尉,也就是皇帝的寝宫和太后寝宫的警卫队长,你今天当众侮辱了程不识将军,你把李广将军置于何地啊?这个话是很恶毒的,他跳过灌贤,他拈出来一个程不识,又从程不识挂出来一个李广,而程不识跟李广这两个人是不能够随便骂的,这两个人有一个特殊身份,李广是皇帝寝宫的卫队长,程不识是太后寝宫的卫队长。中国有句古话,叫打狗也要看主人的面,这两个人你能随便骂吗?他是谁的人啊?一个是皇帝的卫队长,一个是太后的卫队长。所以,田蚡这个人啊反应非常快,而且田蚡这个人非常阴险毒辣。他这个话说得很凶,很厉害,如果光骂灌贤就不能上纲上线啊,从灌贤跳出来跳到程不识,从程不识拈出个李广,一下子把问题上纲上线了。灌夫傻,本来这个时候灌夫应该封口了,不能再说了,灌夫这个时候喝了点儿酒,仗着点儿酒劲,再加上他肚里三把火,他就冒出来一句话,他说你今天就是杀了我的头,我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李广,还有一个程不识。这个话一说出来就说过了,这个话一说就等于跟田蚡两个人直接交了火。本来来喝酒的宾客是来喝喜酒的,一看这架势所有的宾客都知道今天这事麻烦,这个酒比鸿门宴还厉害,所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那些喝酒的宾客就借口上卫生间,一个一个都溜了。窦婴一看形势不好,拉着灌夫就想走,但是灌夫这个时候已经走不了了。田蚡又说了第二句重要的话,他说今天这个婚宴是王太后的诏书特许办理的,灌夫的“使酒骂坐”是对太后的大不敬,这个纲就上得更高了。对太后大不敬,那是要杀头的,他就让手下的骑兵,他的卫队,立即把灌夫逮捕起来。灌夫就当场被抓,这个时候就有人出来,这个人是我们上集讲到的田蚡派到窦婴家里要窦婴城南田的门客,叫籍福,这个人倒是一番好意。我们上一集的时候,他就没有把窦婴、灌夫的原话告诉田蚡,他本来是个好意,这个时候一看情况不好,他就使劲按灌夫的脖子,意思是说屋檐之下低低头吧,低低头不就过去了吗?谁知道灌夫这个脖子没有颈椎病,你是越按他越往上挺,你越按他越挺,他死活不低头,你越按他越要硬着不低头。这一下子,田蚡就更来火了,立即把他的长史,丞相府的长史就相当于秘书长,召过来了,就说今天这个宴会太后有诏,灌夫这样做全是我平时对他惯得太狠了,我太惯他了,把灌夫抓起来,而且立即下令把灌氏家族的人全部逮捕,一个不放。田蚡这样做是他害怕灌夫家里有一个漏网的人,他就可能按动那个“核武器”的按钮,把那个“核武器”给引爆了。所以他借这机会把灌氏家族,灌夫当场抓,灌夫家族的人全族抓起来。
画外音:在前面的分析中,王立群先生讲述,田蚡因为害怕灌氏家族有人泄露可致他于死地的“核武器”,也就是泄露他曾经和淮南王谋反的言论,出于这种担心,田蚡才借着灌夫“使酒骂坐”的机会把灌夫和他全族的人都抓了起来。根据《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的记载,魏其侯窦婴想花钱私了,把灌夫救出来,但没有成功。那么,接下来窦婴还会采取什么办法去营救灌夫呢?这最终给他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田蚡在自己的婚宴上借口灌夫对太后大不敬,把灌夫和他的全族人都抓了起来,那么魏其侯窦婴采取什么办法去营救灌夫,窦婴最后的被杀和这件事情有关系吗?
这个事情发生以后,这个事情就非常严重了,灌夫可以说是危在旦夕,窦婴就挺身而出去营救,去救这个灌夫。他痛着他家里的人给皇帝上疏,说灌夫这个罪是喝多了酒,酒后失言啊,不值得杀。而史书记载是“上然之”,就是皇上同意窦婴的看法,我们可以知道在这件事情上汉武帝是同情灌夫跟窦婴的。而且“赐魏其食”,还招待魏其侯吃了顿饭,怎么处理呢?汉武帝提出了一个方案,叫“东朝廷辩之”。东朝就是东宫,就是这件事情的处理在太后的寝宫来一个当众辩论,这个主意是非常不好的,我们下面会讲到,说到东宫去辩论,然后把文武百官都召集到王太后的寝宫里边,来商议这个事情。两个人到了那儿之后,窦婴首先说,灌夫是立有大功的人,吴楚七国之乱他立有大功,他这只是一个小过错,你不能因为一个小过错就杀了一个立有大功的人。然后呢,田蚡就死咬着灌夫在颖阴一带是个豪强,这个豪强按照国家的政策是必须要除掉。两个人就顶上了,顶上了窦婴一看这件事情没有办法解决,窦婴就开始揭田蚡的短,但是窦婴在揭短的时候没有引爆那个“原子弹”。没有提这件事情,而田蚡说话就非常恶,他说我无非就是爱好土地、金银、女人、房子,我有什么大错?我不像窦婴,像灌夫,他们整天在家里面不是看天文,就是看地理,总想着皇上跟太后有点儿事,他们好立点功。他的意思暗含的意思就是说窦婴和灌夫是策划于密室,点火于基层,这两个人想谋反。这个话就说得是非常恶毒的,他自己谋反他不说,他把这个谋反罪加在窦婴的头上。这个时候皇上看两个人争来争去没有个结果,就让大臣们发表意见。大臣们只有一个人说话,这个人就是御史大夫韩安国,韩安国怎么说呢,韩安国说灌夫这个人立有大功,酒后失言,像这种人没有大错不能杀,魏其侯说得对。再一个呢,田蚡,丞相说他的家族在颖川这一带为非作歹,他这个算什么情况呢?他属于树枝,树枝比树干粗,小腿比大腿粗,要不锯掉将来会有麻烦,所以丞相说得也对。最后一句话,唯明主裁之,还是希望圣明的君主去裁决吧。汉武帝搞这么一个东朝廷辩,他本来这个事情是可以处理的,他为了不得罪皇太后,他想让朝臣们支持窦婴,支持灌夫,然后用朝臣之嘴以封太后之口,他是这样想的。他没有想到韩安国来了个魏其侯也对,田蚡也对,你来裁决,等于说是汉武帝把球踢给大臣,韩安国又回了球踢给汉武帝。汉武帝想利用朝臣,但是做大臣的有几个是傻瓜?谁愿意被汉武帝当个枪头来利用对付太后啊,谁也不愿做这个枪头,所以,汉武帝这个东朝廷辩最后不了了之。虽然这个事情最后不了了之,但是窦婴跟田蚡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本来他们两个之间没有正面冲突,他们两个在东朝廷辩的时候他们两个把脸皮彻底抓破了。中国人是很讲面子的,两个人的关系不好,只要还有一层脸皮不抓破,就还有一个和解的机会,一旦两个人彻底把脸皮抓破,这就连一点儿和解的机会都没有了。结果这个东朝廷辩就让武安侯田蚡和魏其侯窦婴这两个人的关系彻底地公开地决裂了。换句话说,田蚡的婚宴,还有东朝廷辩这两件事情导致了窦婴卷入了这场矛盾。这是一个原因,他受灌夫的拖累。
窦婴他自身的第二个过错是估计不足。因为他当时从田蚡的家里回来,他要向皇上上疏的时候他家里人不让他上疏,他的夫人阻拦他,说灌夫得罪的是太后之家,这谁能救得了,不让他上疏。结果,窦婴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魏其侯这个侯是我立功得到的,然后双从我这儿丢掉了,就是我得了侯又失了侯,我没有遗憾。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来,窦婴判断这件事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把侯给免了。他没有想到是个死,估计不足。他的估计不足包括对汉武帝的估计不足,对王太后的估计不足,对田蚡估计不足,对整个事件最后发展的恶果估计不足,他要是有了充分的估计,他不会往坑里跳。这是魏其侯窦婴被杀就他自身来说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也就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遗诏事件。这个事情以后,汉武帝就恼火,气愤地就回到太后宫中给太后请安,结果王太后绝食,不吃饭。王太后说什么呢?王太后说,现在我活着人家都欺负我弟弟,假如我要是死了,人家还不定怎么欺负我们家的人呢。说了这个话以后绝食不吃饭。汉武帝这没有办法,汉武帝就说,本来这个事情找一个法官就能处理掉,不过是牵涉到两个外戚,所以要辩论一下,就这窦太后不依不饶,迫于王太后的压力,汉武帝不得不把窦婴抓起来了。所以窦婴在东朝廷以后被捕。窦婴被捕以后没有办法,窦婴就想起来汉景帝在临死之前给过他一道遗诏,这个遗诏的话其实很简单,就是说“事有不便,以便宜论上”,就是说如果你今后遇到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的话,你可以拿出遗诏,直接向皇上报告。这个遗诏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涵义,就是说你可以直接向皇上报告事情,当你不能向皇上报告事情时拿出遗诏你可以报告。在窦婴被抓起来以后,窦婴就让他的侄子把有遗诏的事情报告了汉武帝。汉武帝一听说窦婴家里边有景帝的遗诏,这是大事情,立即派人去查,查那个皇宫中间的存档,一查没有。这个麻烦大了,遗诏只有窦婴有,还是他家的那个家丞,就是窦婴家的总管盖了个章,皇宫中间没有存档,没有副本。好,这样一来,窦婴那个遗诏不但没有救了他的命,还落了个伪造遗诏罪。
画外音:根据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的记载,窦婴拿出的遗诏在皇宫中是没有存档的,那么,这个遗诏到底是真是假?如果是真遗诏,皇宫中不可能没有存档。如果是假遗诏,窦婴为什么在自己被捕入狱后拿出来。对于遗诏事件,王立群先生是怎样分析的呢?
窦婴是在被捕入狱后,为了救自己才拿出的景帝遗诏,按照常理,这不可能是假遗诏,但遗诏却在皇宫中找不到副本,那么,景帝究竟是真是假?对于这个问题,历史上究竟有几种说法?王立群先生又是怎样认为的呢?
第一种,窦婴伪造。窦婴伪造的遗诏,这就是伪造说。有没有可能性?我认为不可能。两点:第一,窦婴这个人,我们从他的为人来看是个耿直的不懂权术的一个大臣,他不可能伪造。第二,窦婴是在什么时候把遗诏拿出来的呢?是他被关在狱中的时候他拿出来的,这想用遗诏救自己的命,如果这个时候他拿出来一个伪诏,不但救不了他的命,而且是罪上加罪。所以不可能,伪造说不能成立。
第二种说法,没有存档。汉景帝有遗诏没有存档,有没有可能性?没有可能性。我们所有的说法就是按逻辑推理来说,没有可能性。历来皇帝的诏书有两份,有正本,有副本,还要登记造册,不可能不存档,所以不存档说不能成立。
第三种说法,毁诏说。把诏书给毁了,毁诏呢又有几种情况,说王太后跟田田蚡毁了,这是一说,王太后跟田蚡毁诏可能性也不大。为什么呢?这个遗诏的本身并没有任何威胁力啊,就是说你可以向皇上报告,这个遗诏没有任何威力,就是说它没有杀伤力的遗诏,所以没有必要毁掉它。第二,毁诏谈何容易啊。王太后跟田蚡再有权势,但是皇宫中间诏书的管理有一整套严密的制度,毁诏是很难的。另一种说法,武帝毁诏,武帝毁诏也不可能啊,第一,没有必要。这个诏书丝毫影响不到汉武帝,汉武帝为什么要毁掉这个诏书呢?没有必要啊?这是第一。第二,汉武帝本身是同情窦婴的,那你把诏书毁了,给窦婴加了个伪造诏书罪,有这种可能性吗?没有。有一个清代的学者叫沈钦韩,沈钦韩又提出来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什么呢,主管档案的人害怕田蚡,他向皇帝打了个假报告。皇帝叫他查,他说没有存档,这种可能性有没有呢?没有根据,很难讲。那么,遗诏事件我们应当怎么看?我觉得,我们分析的遗诏事件所有的可能性,存在的机率都很小。但是,我们所有的分析都是建立在逻辑推理之上,比如说,汉景帝并不恼恨窦婴,他不可能给他个遗诏,然后故意不存档,让窦婴什么时候一拿出来,窦婴就得死。我们都是这样推理的,我们所有的分析都是逻辑推理的,但是历史往往在非逻辑因素出现。就在我们上述推理种种不可能中间,我们不知道在哪一个环节中间出现了一个非逻辑因素,历史没有记载,我们今天不知道,这一个环节的出现导致窦婴被杀。所以这就是我对遗诏事件的看法。汉武帝迫于王太后的压力,一咬牙把窦婴给杀了,因为汉代实行的还是秦代的历法,以十月为岁首,元光四年的第一个月十月,灌夫被杀,十二月,第三个月,窦婴被杀。到了春天,田蚡也死了。
画外音:司马迁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记载,窦婴被杀是因为他拿出的遗诏在皇宫中没有副本,他是因为伪造遗诏罪被杀的。但根据王立群先生的讲述我们知道,窦婴首先是想救出在田蚡婚宴上“使酒骂坐”的灌夫,但又对事态的严重性估计不足,而导致自己入狱,最后才因为伪造遗诏罪被杀。那么,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窦婴被杀呢?对于这个问题,王立群又是怎样分析的呢?
他被杀的第二个原因是田蚡。窦婴被杀跟田蚡的关系很大,东朝廷辩的时候他公开说窦婴谋反,这是很恶毒的。
第三,关于大臣。窦婴之死我们分析了窦婴的原因,分析了田蚡的原因,大臣们有没有责任呢?大臣们的“失语”是慑于太后的威势,大臣们不敢说话,最敢说话的是那个韩安国,也是“魏其侯是也,武安侯是也,唯明主裁之”,这说明大臣们是无奈。大臣们有责任,但大臣们很无奈。
第四个人,太后。在窦婴之死这个问题上王太后的责任不可小觑,这个人责任太大了。婚宴的诏书是她下的吧,有了好的诏书,田蚡才能敢于抓灌夫啊,而且在东朝廷辩的时候,大臣们为什么“失语”啊,是因为太后的权势啊,而最后她又拒绝吃饭,用绝食要挟、威胁汉武帝,所以她有很大的责任。
最后一个人,汉武帝。在窦婴之死中间,汉武帝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汉武帝是同情窦婴的,但是他最后处死了窦婴,汉武帝是恨他的舅舅田蚡的,但是他却重用了田蚡。所以汉武帝这个人,我们在前面讲到窦太后把御史大夫赵绾、郞中令王臧投入监狱的时候,汉武帝已经表现了他的冷酷,在窦婴之死中间,汉武帝同样表现了他的自私和冷酷。其实他完全可以把事情处理好,不至于杀掉窦婴。但是他为了不得罪他娘,不得罪太后,他想利用大臣,结果没有利用成,最后搞了个一团糟。所有这些人最后的决定权在他手里边,结果他处理不好,所以汉武帝他的冷酷跟自私也是导致窦婴最终被杀的重要原因。
我们以上从五个方面分析了窦婴之死,窦婴之死的确是武帝初年的第一桩大冤案,这桩冤案的发生是因为王太后对皇上的干预,也就是说年轻的汉武帝虽然在他上面两座大山去掉了窦太后一座大山,还有一个大山在压住他,就是王太后。所以,汉武帝尽管在窦太后死以后负担很轻了,但是王太后在个别事情上还在干预他,但是毕竟汉武帝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尽管王太后在某些事情上可以掣他的肘,给他施加一点儿影响,但她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汉武帝,汉武帝注定要完成历史所赋予他的历史使命,他必然要有一连串的动作来完成他称帝后的事情,那么,汉武帝在窦婴死以后他的眼光又会投向哪里呢?请看下集《汉匈交兵》。 12-汉匈交兵
画外音: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做皇帝时间比较长的一位,但是他在这五十四年当中,和匈奴的交战打了四十四年,所以,汉武帝跟匈奴用兵之长是空前的,这件事情在后代也是争议最大的。匈奴民族本来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到秦朝以后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大漠南北,并建立了单于政权,经常对中原虎视眈眈。西汉初年,匈奴骑兵经常南下骚扰中原边境。从汉高祖立国一直到汉景帝执政这七十年间,汉朝对匈奴的政策是和亲,那么汉武帝为什么要抛弃这个世代相传的和亲政策,而选择了战争的手段来解决民族之间的矛盾呢?汉武帝为什么把匈奴当作自己毕生的宿敌,始终坚定不移地要跟匈奴打下去呢?
和亲的政策是刘邦开创的,刘邦的和亲始于汉王七年,我们在讲《吕后》系列曾经提到这件事情,因为刘邦在高祖七年平定韩王信的叛乱,结果是被匈奴围在白登,困了七天,最后还是采用了陈平的一个计谋才得以脱身。所以高祖这一次是领教了匈奴军事力量的强大,事后,他采取了他的臣子刘敬的谋略,与匈奴和亲。每一次和亲陪公主去的有奴仆,有工匠,还带去很多的礼品,特别是像汉朝出的,比如说像丝绸,像酒,像这些匈奴不出产的这些产品,带去的这些物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匈奴的物质需求,所以在高祖时期这个和亲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到了汉文帝时期,汉文帝继续采取的是和亲政策,但是文帝这一代的和亲不是太顺利,汉文帝一生经历了匈奴的三代单于。因为在汉文帝之前大家知道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强悍的匈奴单于,叫冒顿单于。冒顿单于还曾经给吕后制造过麻烦,就是他给吕后写过一个性骚扰的信,吕后很生气,但是最后还是咽了这口气。冒顿单于一直活到了汉文帝时期,冒顿单于给汉文帝制造了麻烦,就是汉文帝前三年,冒顿单于大举入侵。就是他派他手下的右贤王一直打到现在的甘肃、内蒙的那片河套地区,当时叫河南之地。就是黄河在甘肃、内蒙转变的那片地区,河南之地。在这片地方,匈奴的大举入侵给汉文帝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汉文帝当时就派了一名老将,他是刘邦手下的骑兵司令,叫灌婴。这个时候灌婴已经做了汉文帝的丞相,灌婴亲自带了八万多军队去抵挡这个右贤王,这个右贤王的军队在河南之地捣了一个多月的乱才撤了。所以文帝时期他就经历了匈奴第一次大规模的入侵。可见这个和亲没有给文帝朝带来和平,反过来倒是遭到第一次大规模的入侵。文帝前三年入侵河南之地以后,冒顿单于去世了,接替冒顿单于的是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叫老上单于。老上单于继位以后又要求和亲,汉文帝也答应了匈奴的和亲要求,但是这一次和亲给汉文帝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大麻烦。
画外音:在高祖时期,由于汉匈和亲这个纽带的作用,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还算太平。可是到了汉文帝时期,匈奴对汉朝的政策可以说是出尔反尔,一会儿和亲,一会儿又要战争,汉文帝只能逆来顺受,最后终于靠和亲跟匈奴修好了关系。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根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朝在选择随公主和亲的官员上由于选错了一个宦官,这个宦官后来竟然给汉朝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为岌岌可危的汉匈关系可谓是火上浇油。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是如何为害汉朝的呢?
老上单于继位以后又要求和亲,汉文帝也答应了匈奴的和亲要求,但是这一次和亲给汉文帝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大麻烦。因为这次和亲,在公主派往匈奴的时候,同时还派有宦官,就是侍奉公主的人和她同行,这次派的这个宦官在历史上是有记载,而且很名的一个人,这个人叫中行说。中行说不愿意去,因为宦官跟着公主到匈奴和亲去以后,就意味着这个宦官他一生都不可能再回到中原来。所以中行说就觉得离开自己的家乡,他不愿意去,但是中行说的这个要求没有被采纳,最后还是强迫中行说出使。中行说临走之前撂下一句话,这句话就这样说的,“必我行也,为患汉者”。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一定要我走的话,将来我一定会为汉朝制造许多麻烦,这说明中行说这个人是个非常容易记仇的人,而且是一个报复心很强的人。他本来不愿意去,但是非要他去,他就把自己的怨恨记在了汉朝的身上。他去了匈奴以后,他就要报复自己的民族,报复自己民族的这个政权,所以中行说随同公主到了匈奴以后,立即就投降了匈奴大单于。投降以后呢,匈奴的单于非常器重中行说,中行说的这一次随同公主出使匈奴和亲给汉朝制造了很多麻烦。因为他很有能力啊,中行说做了这么几件事情。
第一,破除依赖。因为匈奴民族和汉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文明,匈奴民族生活的主要的地方是现在的蒙古高原,匈奴人在高寒的蒙古高原上他御寒的东西主要是牲畜的皮革,穿皮衣,但是这个皮衣和棉衣相比,皮衣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重,特别沉重。棉花很轻,所以汉朝的棉花供奉给匈奴以后,匈奴人很喜欢棉花。中行说到了匈奴族以后,他就发现匈奴人对棉花的依赖性很强,他就觉得这个依赖不好,这个依赖会逐渐地导致匈奴族成为汉民族的一个依附的民族。所以他就跟匈奴大单于讲,说匈奴的人口很少,只不过只有汉朝人口的十分之一,但是匈奴却非常强大。为什么呢?就是我们吃的,我们穿的,都不需要依赖汉族。现在我们如果过分地依赖汉族给我们供奉的农产品的话,那么我们将来这个民族就非常危险了,因为它失去了它生存的独立性。他说你不妨做一个试验,他说你找一些人穿上皮革的衣服,再找一些人穿上棉花做的棉衣,然后你让他们骑上马在草原荆棘丛中来跑,结果跑的结果呢,那个皮衣在荆棘丛中跑过以后它很结实,不会受损。而那个棉花在荆棘丛中骑着快马一跑都被挂烂了,所以你从这个对比中间你可以看出来棉花不适合匈奴民族需要。所以中行说就不断地向匈奴的单于灌输一种思想,说汉族的东西虽然好,但它不适合我们这个民族的需要。这样就破除了匈奴对汉民族农产品的这个依赖和需求。
再一个,中行说发现汉民族在文化上要比匈奴民族先进,他就采取了一个办法,就是他抽空时间向匈奴单于周围的人传授文字,传授计算。提高匈奴民族提高统计自己的人口,统计自己的牲畜,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当然,中行说的做法客观上传播了汉族的文化,但他的主观意图绝不是如此。他的主观意图是想通过这种办法增强匈奴民族它本身的力量,这是他采取的第二个措施。
画外音:中行说无疑是一个有能力的宦官,他到了匈奴以后,客观上向匈奴传播了汉朝的文化,如果中行说的出发点是为加强汉匈之间的民族友谊,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名垂史册的友好大使。然而,他的出发点却是要报复汉朝,挑拨汉匈之间的关系,所以,汉匈之间的关系开始向着战争的边缘靠近。那么,中行说下一步又是如何帮助匈奴挑衅汉朝的呢?
根据《史记·匈奴列传》的记载,中行说到了匈奴之后开始从各个方面帮助匈奴树立自信,蔑视汉朝。为了进一步挑拨汉匈关系,中行说竟然帮助匈奴单于玩起了文字游戏,以蔑视汉朝皇帝,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中行说为了达到报复汉朝的目的究竟还做了些什么呢?
第三个措施,教唆傲慢。他教唆匈奴的单于在和汉民族交往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表现出一种傲慢的态度,具体来说,比如说当时汉朝的皇帝,比如汉文帝给匈奴的单于写的这个信,写在这个竹简,这个竹简的长度是一尺一寸,但是中行说就都给匈奴的单于,这个时候的单于是老上单于,就教给他写给汉文帝的竹简要一尺二寸,我这个信要比你那个信的竹简要长出来一寸,表明我比你大。再一个在称呼上,汉文帝给匈奴单于的信开头总有这么一句话,“皇帝敬问,大单于无恙。”无恙就是无病啊,就是皇帝问候大单于还好吗?但是中行说就教给匈奴的单于,你给汉文帝写信的时候不要这样写,在大单于的前面他又加了八个字,这八八个字是“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大皇帝无恙”,它前面加了一个“天地所生,日月所置”,这个在称呼上又压了汉文帝一头。它这个做法的本身是想激怒汉文帝,同时也想让汉文帝觉得大单于就是比汉朝的皇帝高一头,他教唆他傲慢,这是中行说做的第三件事。
第四件事,助纣为虐。中行说是被汉朝派到匈奴去的,所以他在汉朝的宫廷中间了解汉朝边地的地理状况、军事的部署。所以中行说就把这些情报透露给匈奴的单于,他告诉匈奴的大单于哪个地方地理形势怎么样,驻扎了多少军队,哪些地方可以做为我们进攻的对象。本来刘邦的和亲是想争取和平的,结果中行说这一番教唆,这个事件发生以后,不但是没有争取到和平,而且把这个老上单上说得是飘飘然。所以老上单于在汉文帝前十四年的时候,老上单于在中行说的教唆之下,带领了十四万军队大规模入侵汉朝。这一次入侵力度非常大,所以汉文帝这一方反应非常强烈。第一,面对这一次匈奴的大举入侵汉文帝要御驾亲征,就是要亲自出征。但是这件事情遭到朝臣们的反对,汉文帝不听,最后还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出面干预,这件事才算了结,汉文帝自己没有出征。但是,他自己虽然没有去,他派了十万军队防守长安,十万骑兵防守长安。因为这一次匈奴打的话,入侵汉朝内地打得很近,把汉朝皇帝的一个行宫给烧了。而且匈奴部队的侦察员,就是他的侦察部队一直到了汉朝皇帝的甘泉宫,甘泉宫离长安已经很近了。所以,汉朝对匈奴的和亲实际上经常会遭遇失败,这是老上单于这一次。老上单于死了以后是军臣单于继位,军臣单于在文帝后六年又一次入侵,搞得汉文帝狼狈不堪,当然,文帝后六年的这一次入侵也被遏制住了,但是一年多以后汉文帝就去世了。所以文帝朝就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入侵。这说明和亲没有达到原来保持汉匈关系和平的那个目的。文帝去世以后,景帝继位,景帝朝汉匈关系相对平静,但是也发生了一件事,就是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的时候,赵国就曾经勾结匈奴,匈奴也想趁着汉朝的内乱入侵,但是这件事情最后没有做成。
画外音:根据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汉朝对匈奴的和亲政策是进断时续,两人个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是时战是和,任何一个意外的因素都可能造成汉匈之间和亲政策的破裂,像中行说这样的宦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看来,和亲靠一厢情愿是不可能的,那么,当汉武帝登上皇帝宝座以后,他面临着怎样的历史机遇呢?他又会如何处理汉匈之间的关系呢?
我们明白了这一段历史就会知道,汉武帝之所以会坚定不移地跟匈奴打下去,第一个原因,就是宿怨。从高祖和亲以来,经过吕后、文帝、景帝,这几个皇帝以来的宿怨是导致汉匈关系紧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宿怨。和亲无效,征战雪耻。所以,武帝要把对匈作战作为自己毕生的一项大事业,这是武帝坚持对匈作战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机遇。因为武帝朝的时候条件成熟,征战、平乱成了武帝的一大心愿,因为汉朝从高祖开始这个和亲它并不是汉朝自身的愿望,因为和亲要献出女人,献出财物,要强颜欢笑,来换取一个短暂的和平,这不是汉代皇帝的本愿,而是当时的实力不足以和人家较量,因为这个中间经过了二十三年的经济的破坏。当时是一个什么状况呢?当时的状况是,汉朝的天子,就是汉朝的皇帝在汉初的时候他想准备一辆马车,这辆马车需要配备四匹同样毛色的马,就不能配备齐。当时的将相连马车都没有,坐的都是牛车,老百姓连吃的盖的都没有,你这种经济状况怎么和人家打?但是到了武帝朝的时候,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过了七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所以到了武帝的时期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状况呢,说京城里的钱是成千上万,那个串铜钱的绳子都锈烂了。国家粮仓里的粮食陈陈相因,就是老的粮食没有吃完,老的粮食又堆上去了,甚至于露天堆放都锈烂了。所以武帝时期已经具备了和匈奴作战的本钱,这个本钱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就是粮食,粮食问题解决了,特别是边地边疆地区的粮食问题解决了。因为这个时期晁错有一个很有名的建议叫入粟拜爵,粟就是粮食,当时晁错就建议,如果老百姓把自己的粮食运到边疆地区,可以给老百姓爵位。爵位是中国古代一个政治等级制度,爵位跟政治职能是没有关系的,但爵位可以确定一个人的政治名分。爵位有两种,一种是打仗立的功的这个爵位叫军功爵,另一种是老百姓得到的爵位叫民爵。老百姓把粮食运到边地以后他有了民爵,那个民爵有什么作用呢?一旦百姓犯了罪,你可以把你的爵位捐出来去抵罪,所以老百姓就觉得有了爵位就有了一层保护衣啊。所以有很多老百姓他粮食富足以后他就愿意把粮食运到边疆地区,所以边地的粮食充足,这是作战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另一个条件就是他的军事装备已经很强了,汉初的时候马匹奇缺,因为你三年的反秦、四年的灭项,打的结果打到刘邦建立汉朝的时候,汉初的马匹缺到什么程度呢,一匹马可以卖一百金,就是卖一百黄金,所以这个马非常缺。所以从汉初开始,汉朝政府就鼓励老百姓养马,到了武帝朝的时候民间的马匹非常多。多到什么程度呢?街道上、田野上到处是马,而且当时有这么一个传说,就说如果哪一家的主人你骑了一匹怀孕的母马去寻亲拜友的话,那么当时的人就看不起你。你骑了一匹怀孕的母马,人家连聚会都不让你参加,所以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家家养马,民间的马多了,战马的问题就解决了,所以到武帝时期他能够组建自己强大的骑兵军团,就是因为有马匹了。再一个,匈奴力量之所心比汉初军力强的一个原因就是匈奴人射箭的技术很高超,他从小就骑马射箭。但是这个时候,汉族人他是农耕民族,他不是从小练骑马射箭的,但是汉族人发明了一种用机器来射的箭,这就是一般射箭的升级版本,这种箭叫弩机。它是用机器射的,机器射的它可以连发,这个机器射的箭射得是又快又密,它可以压制住匈奴的骑兵。所以,边地的粮食和武器装备都大大增强了,所以汉武帝有了和匈奴叫板的实力。
画外音:通过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大大增强,用武力来解决汉匈之间的矛盾已经具备了客观的条件。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汉朝完全可以凭着实力的增强,继续用谈判的方法,用和亲的策略,来解决汉匈矛盾的,然而,汉武帝为什么不想继续和亲了,而选择了战争呢?与匈奴结好关系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第三,利益。汉武帝的对匈作战还有一个利益的驱动,因为对匈奴作战的话可以扩张汉朝的领土,可以大规模地扩张汉朝的领土,所以在武帝看来这是非常有用的一种办法。这里面有一个很深层的背景,汉民族跟匈奴民族本来一个是游牧民族,一个是农耕民族,两个民族各有自己的生存状态,生存条件,他们自己生产的东西差别很大,游牧民族主要是畜产品,农耕民族主要是农产品。本来两个民族如果一开始采取一种贸易的办法,对两个民族都是一件幸事,是一件很有利的事,就是通过贸易互通有无。但是这个错误,我们讲人类的这个错误它往往都是发生错误的时候人们并没有觉察到,当你意识到这个错误的时候,实际上它早就发生了。那么这个时候,这个错误是怎么发生的,这个错误是一开始在汉初的时候,匈奴民族依仗着自己军事实力的强大,它不愿意通过贸易来互通有无,它采取军事手段掠夺,这样就注定了两个民族的悲剧。这样你侵略别人,别人一定会用武力的手段来抗击侵略,这就导致了两个民族的悲剧。所以这个时候战争就成了特定时期解决两个民族矛盾的一个唯一的办法。
画外音:王立群先生认为,汉匈之间的矛盾完全可以用贸易的方式来解决,但是由于匈奴民族在开始的时候就靠军事掠夺来解决民族矛盾,那么在汉朝军事实力强大以后,汉武帝也想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最终,汉匈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那么汉武帝是不是很快就对匈奴动武了呢?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汉朝对匈奴作战还面临着怎样的障碍呢?
刚才,王立群先生为我们讲述了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的原因,可以看出,国家实力的增长促使了汉武帝的野心膨胀,再加上匈奴在和亲这件事上反复无常,致使汉匈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然而在这个节骨眼上匈奴又来和亲了,那么,汉武帝该如何应对匈奴的这次和亲要求呢?
建元六年,也就是汉武帝继位后第六年,发生了一件事,匈奴的军臣单于提出来和亲,汉武帝就把匈奴和亲的主张交出来让大臣们讨论,结果在大臣们讨论的时候,两派,一派主张不能和亲,原因很简单,匈奴是一个毫无信义可言的民族,从历史上看,所有的和亲都不能带来持久的和平,主张要打。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一个官员,叫王恢,他是坚决主张打。这个人的职务是大行,大行是负责外交接待的这么一种官,他是坚决主张要打。另一派是和亲派,和亲派的代表人物是我们前面讲过的一个人物叫韩安国,韩安国这个时候职务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主管监察司法的官,地位很高,相当于副丞相。韩安国坚决主张和亲,韩安国主张和亲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这个仗你打不赢,就是你没有办法打赢,所以韩安国是主张和,用和亲的手段来解决。王恢是主张打,因为他觉得匈奴的问题不打解决不了,两派意见争执不下,大臣们是一种什么意见呢?大臣们的意见很简单,一边倒,而且倒向这一边是倒向韩安国。那么大臣们支持韩安国实际上是一种惯性思维,因为从高祖时期以来我们就没有打赢过,打不赢。还有一个原因,大臣们支持韩安国也是为了保险,因为你对匈奴作战风险很大。韩安国提了一个很重要的理由,说匈奴民族有一个特点,它是一个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它住的地方没有一个固定地点,不像我们汉民族,你住在这儿你一辈子都不动了。匈奴民族是个游牧民族,哪个地方水草繁茂它就到哪儿去了,它是个马背民族,所以你很难找到他们,他讲的话是有道理的。汉武帝是什么看法?汉武帝竟然同意了韩安国的意见,这是建功立业元六年,汉武帝同意和亲,他同意了,这倒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一个和匈奴打了四十四年的皇帝,当他继位以后遇到匈奴第一次要求和亲的时候,他竟然同意了。那么他为什么同意和亲呢?他是不是心中有一些难言之隐呢?请看下集《马邑之谋》。 13-马邑之谋
画外音:上一集讲到,汉武帝登基后由于觉得时机不成熟就同意了当时匈奴的和亲要求,然而根据《史记》记载,在这次和亲两年后,汉武帝在朝堂上突然宣布对匈作战,这个决定立刻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在朝堂上,以王恢为首的主战派和以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围绕着战与不战的问题又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那么,主战派和主和派又会展开怎样的唇枪舌战呢?主和派韩安国又会用怎样的杀手锏来阻止汉武帝打匈奴呢?主战派王恢究竟想到了什么破敌之策才能说服汉武帝呢?这个策略在实话过程中又会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波折呢?
上一讲我们讲到在建元六年汉武帝违心地同意了韩安国和大臣们提出的与匈奴和亲的主张,作为汉武帝来说,他是一个一贯主张对匈奴用军事手段来解决问题的人,他之所以在建元六年同意与匈奴和亲,我们上一次曾经提到过他有一个难言之隐,他的难言之隐是什么呢?两点。第一,他刚刚继位啊。汉武帝十六岁继位当天子,到建元六年,他刚刚继位六年,才二十二岁,让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天子改变了实行七十年的和亲国策,对匈奴大规模作战,这是需要勇气的。第二个原因,韩安国提出来了对匈奴作战的风险,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这件事情刚刚过了两年,汉武帝突然之间向朝臣们提出一个建议,他对朝臣们说,他说我大汉对匈奴不薄啊,我们把我们的公主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还带去了那么多礼物,送给匈奴的单于,我们得到的是什么?得到的是抢劫、傲慢,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我决定和匈奴开战。他把他这个决议一抛给大臣们以后,整个朝中就像是开了锅一样,炸了营,朝中两派再次掀起一个大规模的论战,论战双方的代表人物还是两年前那两个人,主战派大行王恢,和亲派御史大夫韩安国。两派争论得非常激烈,可以说是唇枪舌剑,争论的焦点三个问题:
第一,要不要打。王恢是主战派啊,王恢以史为鉴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战国时期的那个代国,代国是一个很小的国家,就在山西北部,说战国时期的那个代国北面是强大的匈奴,南面又是中原的诸侯国,但是代国的国君他竟然能够对抗匈奴,让匈奴不敢轻易地南下,保护了代国的百姓安居乐业。对比一下战国时期的那个小小的代国,我们这个泱泱大国实在是太窝囊,匈奴现在打我们简直比当年打代国都频繁,这说明一个道理,它对当年的代国有畏惧,而对我们今天的大汉它毫无顾忌之心,所以这个仗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出国威,打得匈奴知道害怕。这是王恢的意见。韩安国还是老主意,和亲,不能打。韩安国的理由比上一次申述得更充分了,韩安国讲了三条,为什么不能打。第一,找不到。茫茫草原,那个大草原,大戈壁,匈奴民族又是一个马背的民族,没有固定的处所,你派了那么多军队到草原上去,你就能保证你能找到匈奴民族吗?你能找到它的军队吗?第一个原因,找不到啊。第二个原因,打不赢。你找到它的时候你已经是精疲力竭了,你用精疲力竭的军队去对抗它的精锐之师,你能保证打赢吗?第三,划不来。你就是千辛万苦,万苦千辛打赢了,你占了那个大草原,你占了大戈壁,你干什么用?你是农耕民族啊,你在大草原上开荒种地,还是你想在戈壁滩上种粮食,没有用啊。
画外音:主和派韩安国一番义正辞严,讲了不该打匈奴的三个理由,找不到,打不赢,划不来,可以说是有现有据,合情合理。而主战派王恢提出来的泱泱大国被匈奴欺负则是有些太窝囊,在情感上也是很得人心支持的,主战派和主和派的争论可以说是势均力敌。那么接下来双方还有哪些争论焦点呢?这些问题最后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主战派和和亲派争论的第二个问题,是怎么样看待高祖刘邦的和亲,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在汉代地位崇高,影响巨大。怎么样看待高祖的和亲是个大问题,每当战、和发生矛盾的时候主和派、和亲派就把刘邦的和亲当成一个万能的法宝,树起这面旗帜来。你比如说吕后,我们知道吕后这个人那是心高气傲,专横跋扈,但是她遇到冒顿单于这个挑衅性的信件的时候,吕后是准备打的,当时她手下的一个大臣樊哙还说了一句很大的话,樊哙说只要给我十万军队,我可以横行匈奴。结果被栾布驳回去了,说樊哙应该杀,说汉高祖当年带领三十二大军,被困白登,被困了七天七夜。最后还是用了陈平之计贿赂了冒顿单于的阏氏,然后靠着阏氏的一番话,阏氏向冒顿单于提了这么一句话,说你打败了汉朝,占了它的土地也没有用啊,你是游牧民族你占了那个农耕的土地有什么用啊,这样刘邦困了七天最后才解困而出啊。所以刘邦这个和亲的事情一提出来吕后是哑口无言啊,吕后最终是驳回樊哙的主张,听了栾布的意见,采纳了和亲的这个主张。你可见,汉高祖刘邦和亲这件事对吕后的影响多大,所以后来怎么样看待刘邦的和亲就成了主战和主和两派争论的一个焦点。这是主和派的一个法宝,也是主战派难以逾越的一个鸿沟,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没有办法在理论上说明和匈奴为什么要打。对这个问题两派各有不同的解释,韩安国是怎么解释的呢?韩安国说,当年高皇帝之所以不和匈奴打是因为高皇帝不会因为个人的私怨,而让天下的百姓受苦,打不计个人恩怨,他避开了一个打不过的问题,实际上他的潜台词是说打不过。但是,这个打不过是很难说出口的。你要说开国皇帝无能打不过匈奴,这是很犯忌讳的。这是韩安国的解释。主战派的王恢做了一个另类的阐释,王恢说,高皇帝当年不是打不过,而是他不想在七年的战争之后,重新让汉朝的老百姓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他是为天下苍生考虑。这个话说出来,王恢这个解释很巧妙,他首先也像韩安国一样回避一个问题,回避打不过的问题,他说不是打不过,而是不想让连年战争的百姓再一次陷入和匈奴无休无止的战斗,所以高皇帝当年这样不打。所以王恢这个解释他很巧妙,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同时又带出来另一个问题,说高皇帝当年不打是不想让老百姓受苦,而现在的和亲却带来了匈奴连年的入边骚扰、抢劫,让汉朝的百姓是连年受苦。那言外之意,如果高皇帝活到今天,为了不让汉朝的百姓受苦他也一定会打。这是王恢的主张。
双方争论的第三个问题,怎么打。因为韩安国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啊,你要跟匈奴打,因为汉朝对匈奴的政策一直的是消极防御。我就守住我的边防,你一来我就跟你打,你一走了我就守边,一直是消极防御几十年。现在要打,按韩安国的说法,你要派重兵深入匈奴的腹地,到草原上、到戈壁上去找他们,这个仗风险很大。
画外音:通过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主战派和主和派最后争论的焦点就是如何能够打赢匈奴,如果能够找到打赢匈奴的办法,那么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果打不赢,那么只能继续和亲,那么汉武帝究竟有没有找到打赢匈奴的方案呢?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又是如何记载汉武帝对匈作战的决策过程呢?
汉武帝既然在朝堂上宣布要对匈奴作战,那一定是早就有了对匈奴作战的良策。以王恢为首的主战派和以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的当堂争论,又为汉武帝的决策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那么汉武帝对匈奴作战的杀手锏究竟是什么呢?这一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又是如何记载的呢?
这一次,汉武帝之所以提出来要和匈奴打,实际上是汉武帝已经得到了一个零风险的作战方案。这个零风险的作战方案是避开了韩安国所谈的深入匈奴腹地,寻找匈奴主力来作战。怎么个打法呢?是“诱敌入边,聚而歼之”。把匈奴的军队引诱到汉朝的边界上来,然后加以围歼。这样既消灭了匈奴的主力,又规避了韩安国所以的种种风险,这个就是汉武帝苦苦等待的那个零风险的作战方案。那么这样一个作战方案是怎么样被提出来的呢?这涉及到两个人,一个是大行王恢,就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另一个是马邑的一个人。马邑是汉代边郡的一个县,雁门郡的一个县,马邑就是今天山西的朔县。马邑有一个富商,这个人姓聂,聂耳的聂,叫聂壹。聂壹这个富商他是怎么富起来的呢?他是商人嘛,靠贸易,特别是边贸,和谁做生意呢?和匈奴人做生意。他发了。由于长期和匈奴做生意,他跟匈奴的关系非常亲密,商人做大了,他必然要和官有联系,像聂壹这样的边境地区的富商,他和匈奴的高层有联系,他给王恢提了一个建议。他说自建元六年的和亲以来,匈奴的大单于对汉朝的边境还是比较放心的,假如我们利用这个机会,给单于一个说法,就是说我可以把马邑县的这个县官,县令给杀了,杀了以后呢我把他的人头挂出来。你看见我挂了人头以后你就带领军队来,你可以把这个县城的人口、财产,你可以不用做任何损失,因为没有抵抗啊,你可以把它全部抢走,这就是马邑之谋。聂壹就把这个计谋告诉了王恢,王恢把计谋报告了汉武帝,汉武帝才让朝臣们讨论要打仗,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完善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大概就是聂壹诱骗单于,单于领兵前来,汉军埋伏在周围,单于进了马邑城,汉军把马邑城围起来,聚而歼之。这就是一个完善的的作战方案,这个方案两目的都达到了,一,消灭了以匈奴大单于为首的匈奴主力;第二,没有风险。你不用深入匈奴的腹地了,你也不用担心找不到了,十万人进入一个城中,那你岂不瓮中捉鳖吗?所以汉武帝就很欣赏这个方案,这就是汉武帝从建元六年同意和亲以来一直在苦苦等待的一个零风险的作战方案,结果汉武帝把这个方案说出来以后,大臣们一致同意。这就是马邑之谋,这一仗汉武帝派韩安国作为主帅领着四名大将,其中有历史非常有名的李广,也有王恢,有公孙贺,还有李息,领着这四员大将埋伏在马邑城的周围。汉武帝动用了多少军队啊?三十万。动用了三十万军队,等着匈奴的十万军队。
画外音:通过王立群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汉武帝对匈作战的良策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这个瓮中捉鳖、诱敌深入的方案使得主和派韩安国所说的对匈作战找不着、打不赢的问题都迎刃而解,而且根据司马迁的分析,这个策略抓住了匈奴人的最大弱点,可以说具有很大的胜算。那么这个作战的方案究竟是如何实施的呢?汉武帝这对匈作战的第一战最后战果如何呢?
这个计划批准以后,王恢是个具体的执行者,他就派聂壹以边贸的名义深入匈奴,通过他的老关系找到匈奴的单于,跟匈奴的单于讲,我可以把马邑城的县令、县丞全部杀死,然后你得到我的信号以后你带领军队过来,这样马邑城已经是群龙无首,没有人防御了,你可以没有任何阻挡地进入马邑县城。然后这个城里的人口你可以抓走,这个城里的财物你可以整个搬走,而且地匈奴来说最大的诱惑是没有战争,它是一个没有抵抗的抢劫。所以对匈奴来说这个诱惑非常大,因为匈奴民族是一个不讲仁义的民族,司马迁对于匈奴这个民族有两句评价,叫“苟利所在,不知礼义”,就是讲假如利益存在的话,匈奴这个民族是不考虑礼仪,是不讲仁义的,他考虑所有问题的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利,这个利有多大。而这次马邑之谋利又大,同时又没有风险,对于匈奴的单于来说他也觉得没有风险,所以单于就带领他的十万大军悄悄地向马邑进发。然后聂壹回到马邑城以后就从死囚牢里面提了一个犯人,把这个判处死刑的犯人提前处决了,然后把这个犯人的人头挂在城楼之上。这就是一个信号,匈奴的单于得到这个情报以后,知道马邑得手了,所以他很放心大胆地带领他的军队一直向马邑进发。但是走到离马邑百十里地的时候,单于发现了一件怪事,就是马邑城周围的牲畜非常多,但是牲畜的周围看不到放牧的人,所以单于就感到很奇怪,史书的记载是两个字,“怪之”。他就派人要去抓俘虏,抓个舌头来了解情况,然后他就选择了一个边塞,攻击这个边塞,占了这个边塞以后结果这个边塞中间非常不凑巧,有一个武州尉史,这个武州尉史是雁门郡郡守手下的一个下级官吏,他本来是到马邑来视察工作,结果遇到马邑之战,他原来不知道,来到知道马邑之战以后他没有地方可去,他就临时躲在这个要塞里面。而他躲的这个要塞刚好是被匈奴人攻击的要塞,所以他就成了俘虏,抓到这个俘虏以后,其他的下级士兵并不了解这个情况,而这个尉史他知道情况,抓到以后他就被迫招供了,一招供等于把这个重大的军事机密告诉了大单于,大单于知道了以后是大惊失色,立即退兵。退了兵之后,他还非常感谢这个尉史,他没有杀这个俘虏,他觉得这个尉史是上天给他派来的天使,是救他命的人。他还封了这个尉史,这样单于就带领他的军队退回去了,马邑之谋就落空了,但是汉朝的军队并不知道这个情况。因为大单于的军队离马邑城还有一百多里地,等到单于的军队撤退以后才知道,再追来不及了。但是有一个人知道比较早,这就是主战派的王恢,而且给他事先的任务是攻击匈奴后面的后勤部队,就是辎重、粮草啊。但是王恢知道以后王恢不敢打,王恢只有三万军队,而匈奴单于是十万军队有计划地撤退。如果以三万军队攻击对方的十万军队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王恢权衡了以后觉得冒一点风险,保存这三万主力是第一位的,是重要的。他就没有攻击,就放单于的辎重部队也过去了,这样马邑之战就结束了。
画外音:本来策划很好的马邑之谋,因为一个细节的疏忽导致了对匈作战前功尽弃。最终作为这个计划的制定者王恢在关键时刻为了保存汉朝的三万主力部队,也没有迎头痛击逃跑的匈奴十万大军,致使汉武帝这个计划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正所谓成也王恢,败也王恢,那么主战派王恢事后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在王恢的极力说服之下,汉武帝才下决心对匈奴开战,并且王恢策划执行的马邑之谋也是非常完善,然而结果却功亏一篑,那么汉武帝在马邑之谋失败后是如何收场的呢?《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的王恢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马邑之谋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完善的一个泡泡糖,但这个泡泡糖没有吹起来就破灭了,回来以后,汉武帝是万分震怒,非常扫兴。一怒之下,首先是把主战的王恢下了监狱,要处罚王恢,王恢一看自己入了狱,王恢一是觉得冤,二是也不想被枉杀,所以他就送了千金送给丞相田蚡,想让田蚡给他说情把这个关节疏通。但田蚡觉得这个事情很大,汉武帝这么发怒,自己恐怕完成不了任务,所以田蚡就把自己的意见告诉了他的姐姐王太后,王太后就跟汉武帝说了。说马邑之战的主谋,就是首先策划打马邑之战的是王恢,你现在杀了王恢等于是替匈奴人出了一口气,王恢杀不得。但是王太后的这个干预她是不说还好,一说更糟,因为汉武帝在继位以后,特别是有窦太后去世以后,汉武帝感到最牵制他的就是他的母亲王太后和丞相田蚡,就是他的舅舅,他对这两个人是很有看法的。现在竟然是太后出来替王恢求情,他已经猜到这里面有猫腻,有名堂,所以汉武帝就说,首先提出来打的是王恢,王恢是完全可以攻击匈奴的后勤部队的,这至少可以给我们挽回点面子,但是王恢没有这样做,所以王恢不能赦免,驳回了王太后的求情,王恢一听说就在狱中自杀了。其实王恢提出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案,但是这个方案人算不如开算啊,这个仗没有打成,没有打成其实责任不在王恢,王恢之死他固然有过,王恢不攻击匈奴的后勤部队,他还为汉武帝保存了三万主力部队啊。应当说,他是功过相当的一个人。
画外音:马邑之谋最终的结局是汉朝没有把匈奴聚而歼之,反而打草惊蛇,这个谋略的执行者王恢回来后也被迫自杀,当了马邑之谋没有成功的替罪羊。那么马邑之谋对汉匈之间的关系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汉武帝王在这个过程中吸取了哪些教训呢?王立群先生又是如何看待马邑之谋的呢?
这一仗虽然没有打成,马邑之战可就成了汉匈关系的一个转折点,一个分水岭。因为在这之前,汉匈之间,虽然有匈奴大规模的入侵,汉匈之间最主要的办法是汉朝采取和亲的办法。马邑之战后和亲就不要再谈了,甭提了,因为汉朝也不会和亲了,匈奴也不可能相信了,你建元六年的和亲过了两年你就准备了这么一个陷阱,准备了一个圈,挖了个坑让他往里跳,所以对匈奴这一方来说他是恼透了,他不可能再相信汉朝的和亲了。那么对于汉朝来说呢,汉朝也没有办法和亲了,你再和亲别人不相信,一厢情愿,你是白送白给,汉朝也不愿意和亲了。第二,元光二年的马邑之战不但是两个民族关系的转折点,而且也是汉朝作战方针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过去对匈奴的作战他采取的是消极防御啊,被动防守,你不来打我,我不来打你,你来打我,我就防守。可是,元光二年马邑之战以后,那不存在防守的问题了,就是你不打我,我也要打你,就是你来打我我来打你,成了双方相互进攻的这一年。第三,靠一个马邑之谋想从根本上解决汉匈矛盾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你想想,汉匈之间的矛盾存在了几百年了,战国时代的代国,秦始皇修长城,汉初汉高祖刘邦的和亲,吕后的和亲,文帝时代,景帝时代,这个汉匈矛盾存在了几百年,几百年的矛盾啊,几百年两个民族的宿怨,你想靠什么,靠一次骗局,靠一次充满变数的这一场伏击战,就想根本地一次性地解决两个民族之间的问题,这可能吗?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啊!马邑之战如果胜利了,两个结果,第一,杀死匈奴的单于;第二,消灭匈奴的主力。胜利了无非是这两个结果,但是对一个民族来说,死了一个单于人家会再立一个单于。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损失了十万主力,固然是遭到一次重大的损失,但是损失十万主力他就不打了吗?就能够解决问题了吗?所以马邑之战宣告了汉朝抛弃了和亲的政策,选择了战争,马邑之战也宣告了另一个,就是汉武帝的对匈作战要再想依靠像韩安国这样主和派的老将,去对匈作战已经是不可能了。我们知道韩安国是汉代的名将、宿将、老将,也是主和派的首领,是这次马邑之战的总指挥。想依靠这样的老将深入匈奴腹地去作战已经不可能了,汉武帝在选择对匈作战的同时,他还面临一个难题,他需要选择一批新的将领,一批年轻的将领,一批有朝气的将领,敢于深入匈奴的腹地去和匈奴的主力进行决战。这样一个难题,汉武帝怎么样去解决呢?请看下集《阿娇失势》。 14-阿娇失势
画外音:在前几集王立群先生的讲述中,我们知道长公主刘嫖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在遭到太子的母亲栗姬的拒绝后,她又竭力拥护王美人的儿子刘彘当太子。后来,在各种因素的促成下,刘彘当上了太子。长公主的女儿阿娇也如长公主所愿嫁给了刘彘,刘彘登基后,阿娇自然成了皇后,可以说刘彘的太子之位、皇帝之位有一份功劳应该记在长公主刘嫖的头上,刘彘也应该宠幸长公主的女儿阿娇。但是,根据《史记·外戚世家》的记载,阿娇不但没有受到宠幸,反而后来被废。那么,这样一个有恩于汉武帝的阿娇为什么会被废掉呢?
元光五年,汉朝中央政府的后宫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就是著名的金屋藏娇的女主人公陈阿娇,也就是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被废长门宫。第二件事,一位平民歌女卫子夫邂逅汉武帝并且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这两件事是同时发生的,这是汉代后宫流传久远的两件传奇故事。这个故事的第一个女主人公是陈阿娇,阿娇的故事我们前面讲过,阿娇是一个很不简单的人,她是汉武帝一生遇到的第一个女人,而且这个女人是汉武帝的姑姑的亲女儿,也就是汉武帝的亲表妹。阿娇和她的母亲长公主刘嫖对汉武帝是有恩的,她们怂恿汉景帝废掉了皇长子刘荣,让皇十子刘彘登上了太子之位,这么一个有恩于汉武帝的皇后为什么会被废呢?实际上这件事情它牵扯到后宫一场非常复杂的斗争,这个斗争实际上是四个人的博弈,也就是陈阿娇、长公主刘嫖、卫子夫、汉武帝,是四个人最后博弈的结果。那么这四个人在这两件事情中间,特别是阿娇被废这个事件中间,各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当事人是陈阿娇,我们当然首先要谈阿娇。陈阿娇这个人在她被废的这个事件过程中间,她负有很大的责任。这个人她的责任,第一点,就是骄横。陈阿娇是个非常骄横的人,这个很好理解,她是汉武帝姑姑长公主刘嫖的女儿,这样一个贵族家庭的出身,皇族家庭的出身,对阿娇来说给她带来的是骄横。她缺少的是温柔,这是阿娇的一个方面。再一个,阿娇是有恩于汉武帝的,陈阿娇这一点很清楚,没有他们之间的联姻,没有她母亲长公主的扶持,汉武帝这个皇十子成不了皇太子。所以陈阿娇的心中,她看到她的丈夫她就觉得我是你的恩人,所以陈阿娇这样一个性格,和汉武帝交往起来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蛮横专断。汉武帝的性格是什么呢?也是四个字:专断蛮横。其实他们是一个样,两个人的性格完全一致。为什么呢?我们看汉武帝。第一,他是皇太子,后来是皇帝,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他的手里边,这是他专断蛮横的第一个理由。再一个,汉武帝的性格,汉武帝是一个个性十分张扬的人,他不是一个性格内敛的人。他的地位,他的权力,加上他的性格,他跟陈阿娇天生的一对,一个蛮横专断,一个专断蛮横,这两个人要碰到一块,大家可以想想,沟通啊,和谐啊,甭谈。所以两个人这种关系很难相处。对于陈阿娇来说,阿娇是该忘的没有忘,该记的没有记。其实人啊,是一个既健忘又善记的,人是这样一种动物。有的时候非常健忘,什么时候健忘啊?有恩于己健忘。什么时候记得可清啊?有恩于人记得可清。这是人的天性。其实人要做好一个社会的人恰恰应当颠倒过来,有恩于人忘掉它,有恩于己一辈子记住它。这是违背人性的,但是恰恰这样做了你就能够把人际关系处好了。阿娇不是这样,她是一个很霸道的人,这样陈阿娇跟汉武帝一个是男霸天,一个是女霸天,两个霸主碰到一块,不闹腾才怪呢。这是她阿娇本身的第一个责任。再一个,阿娇无子。我们过去讲过,皇后最害怕的一大弊端是没有孩子啊,陈阿娇从太子妃到皇后是始终没有孩子,无论责任在谁,在封建帝王看来责任都是皇后的,都是皇后的责任。而且当然我们要是回顾历史的话,汉武帝六十二岁还和钩弋夫人生了一个幼子刘弗陵,六十二岁的汉武帝还得了幼子,应当说汉武帝在生育上没有问题。这个责任看来是在阿娇的身上,所以阿娇就有了一个天生的毛病,不孕不育。陈阿娇为了治她这个不孕不育症花了多少钱?历史记载九千万。武帝时期,西汉政府一年的国民总收入五十二个亿,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为了治她的这个不孕不育症花了九千万。还没治好。这就是一个把柄。这是一个让汉武帝说得出口,拿得出桌面的把柄。这是阿娇自身的第二个原因。第三点,阿娇无子失宠。特别是卫子夫的出现,卫子夫出现得很早啊,卫子夫是建元二年出现的,卫子夫出现以后,汉武帝跟阿娇的关系就明显疏远了。所以阿娇心里很不平衡,我是你的皇后,我又有恩于你,没有我你哪能当上皇帝?可是偏偏汉武帝不听这一套,冷落了阿娇。所以阿娇心里那个怨恨、嫉妒、无奈、无知加起来,陈阿娇做了一件叫我们今天看来非常愚蠢的事,就是巫蛊。什么叫巫蛊呢?古人很迷信,他觉得找一个木偶,刻一个木头人,写上这个人的名字,然后把它埋在地下,然后天天诅咒,这个人就可以早死,就可以得病。所以陈阿娇在无奈、无知、怨恨、焦虑的情况下,走上了这一条路。他找了一个女巫,这个女巫叫楚服,然后就诅咒谁呢?就诅咒卫子夫这些受汉武帝宠幸的人,这个巫蛊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情,特别是牵扯到皇族的话是犯罪。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情很快就曝露出去。曝露出去汉武帝是震怒,本来汉武帝跟卫子夫的交往陈阿娇已经是寻死觅活,整天是上吊了、跳井,要自杀,这已经搞得汉武帝一肚子恼火。她后来又搞了一个巫蛊,汉武帝就重用了他手下的一个酷吏,这个人叫张汤。找到张汤,然后让张汤去审查这个案子,张汤审查这个案子牵扯到300多个人,最后这个女巫楚服被杀。这个案子了结了,然后陈阿娇被废长门宫。陈阿娇被废了,所以陈阿娇的被废是由于这三件事情,她的专横的性格,她无子,最后又发生了巫蛊事件,导致阿娇被废。所以我们看阿娇这个人,我们会觉得阿娇这个人很愚蠢,她做的这些事情没有一件做得是对的。
画外音:即便阿娇的母亲再有恩于汉武帝,阿娇依然没有逃脱被废的命运,根据《史记·外戚世家》的记载,阿娇被废后在长门宫里忧郁而终。那么是谁造就了阿娇的悲剧?除了她自身的原因外,王立群先生认为,还有一个人负有责任,那么,这个人会是谁呢?
王立群先生刚才讲到,汉武帝没有因为长公主曾有恩于自己而放任阿娇,他废掉了阿娇的皇后之位,由此阿娇走完了好凄婉的一生,郁闷而终。那么,到底是谁造就了阿娇的悲剧?王立群先生是如何分析的呢?
牵扯到这个案件的第二个人是长公主刘嫖。刘嫖是汉武帝的姑姑,也称之为窦太主,她也有责任。刘嫖这个人她最大的责任,两点:第一,贪婪。刘嫖这个人当年她就是出于贪心,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皇太子,碰了栗姬的壁以后她才找到王夫人,所以武帝当了皇帝以后,刘嫖显得格外的贪婪。索求无厌啊,不断地向汉武帝提各种各样的要求,“窦太主恃功,求请无厌,上患之”,这几句话出自《资治通鉴》。这个话的意思就是长公主仗着自己对汉武帝有功,不断地提要求,要这要那,让汉武帝感到厌倦。导致皇后的宠爱衰败了,所以她的贪婪带来了武帝的厌倦,同时也导致了皇后的宠爱衰落下去,所以陈阿娇的被废她的母亲有很大的责任。她母亲牵连到她的女儿。还有一点,就是糊涂。长公主是个很糊涂的人,她的糊涂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长公主糊涂在哪儿呢?首先她认识不到她的女儿跟汉武帝的婚姻是个政治联姻,政治联姻的一大弊端是缺乏感情基础,尽管当年的彘儿,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说了一个非常美丽、富有浪漫气味的那个“金屋藏娇”的话,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政治联姻,缺乏感情基础。这一点作为母亲的应当非常清楚,她意识不到,糊涂。这是第一点糊涂。第二点糊涂,她希望阿娇专宠。她希望汉武帝永远只爱她的女儿,这就又是大错特错了,你没有想想你女儿的丈夫是谁啊?你那个女婿不是一般的男人,他是个皇帝,要求皇帝专注于爱情这可能吗?阿娇没有这个认识,长公主也应当看得到。我们现在作妻子的要求丈夫忠于婚姻,这是正当的,陈阿娇意识不到,所以她一发现汉武帝宠幸其他的人,她就是又上吊又跳井,闹啊,闹的结果是越闹越糟。这是第二点糊涂。第三点糊涂,没有及早干预。陈阿娇跟汉武帝婚姻的破裂有一个过程,当阿娇开始闹的时候,长公主就应当干预这件事情了。我们看一看长公主跟王夫人的对比,王夫人是汉武帝的母亲,汉武帝一继位以后就和他的妻子阿娇的关系不好,这个时候汉武帝忙于推行他的新政,在这个时候汉武帝又跟阿娇的关系不好,王夫人立即告诫汉武帝,说你现在推崇儒术已经得罪了你的祖母窦太后,你现在跟阿娇的关系不好又得罪了长公主,你要把这些人都得罪了,你这个皇帝怎么当?王太后是个政治上很精明的女人,她这个干预果然见效,汉武帝马上调整关系。夫妻关系可以调整的,汉武帝调整关系以后,他和阿娇的关系马上由紧张变为了缓和。对比王太后的干预,长公主没有干预,而是一味地纵容,所以在这种纵容之下,陈阿娇是越走越远。从寻死觅活发展到巫蛊,一步一步走上绝路。所以长公主有很大的责任。
画外音:在处理阿娇和汉武帝的关系上,长公主明显逊色于王美人,这无形之中也纵容了阿娇的跋扈。由此,阿娇的悲剧命运也就注定了。但是王立群先生认为,阿娇的悲剧除了她自身和长公主之外还与一个人的出现有间接的关系,这个人就是卫子夫。卫子夫的出现在阿娇伤痕累累的心上又撒了一把盐,那么卫子夫是怎么邂逅汉武帝的,她又为什么能够得到汉武帝的宠幸呢?
第三个责任人是卫子夫。卫子夫干系甚大,她邂逅汉武帝,汉武帝一见钟情,这就导致了陈阿娇的寻死觅活。然后,卫子夫得宠怀孕,这又导致陈阿娇无计可施,走上了巫蛊的道路。所以卫子夫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卫子夫是怎么样邂逅汉武帝的呢?他们两个怎么能够相见的呢?这个事情其实跟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有关,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这个人尽管她是皇帝的姐姐,但她非常注重跟皇帝的关系。所以她早在她提家里准备了十几位很漂亮的女孩子,教育她们,培养她们,打扮她们,单等着汉武帝的到来。结果在建元二年,也就是汉武帝继位以后的第二年,汉武帝路过平阳公主的家,就到了她姐姐那儿去了。一到那儿去,平阳公主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十几个美女全部献出来,结果没有一个被汉武帝看中,看不中就只好喝酒,喝完酒以后唱歌。这一唱歌,来了一个歌女,这个歌女的歌唱得很好,这相歌女就是卫子夫。卫子夫可惜早生了两千年,卫子夫的歌要唱到今天一定是个“超级女生”。卫子夫的歌唱得很好,所以汉武帝的姐姐准备好那十几个美女他一个没看上,他就看上了卫子夫。他一看上,作为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很了解他的弟弟,所以当汉武帝去更衣的时候,她就让卫子夫去侍奉他,就得到了武帝的宠幸。武帝这一次非常兴奋,这个时候汉武帝多大呢?十六岁继位,继位两年,十八岁。十八岁的汉武帝碰见了一个“超级女生”,你想想汉武帝多兴奋啊,兴奋之下他一次奖赏他的姐姐平阳公主黄金千斤。这是卫子夫邂逅汉武帝是这样遇上的。那么邂逅汉武帝,卫子夫为什么能够入了汉武帝的法眼呢?第一点,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卫子夫的歌一定唱得好。第二个原因呢,是因为卫子夫一头秀发。卫子夫头发很美,有一部古书叫《太平御览》,《太平御览》记载说“头解上观其发鬓,悦之”,卫子夫的一头秀发一打开,马上吸引住了十八岁的少年天子,头发漂亮这也是一个吸引住他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呢我们等一会儿解说。这样的话汉武帝就把卫子夫带回皇帝中间去了,临走的时候,平阳公主抚着她的背,说你这一去好好吃饭,“即贵,无相忘”,平阳公主就意识到卫子夫要改变命运了。说假如你今后富贵了,别忘了我。卫子夫就入宫了,可是很不幸,入宫以后卫子夫不但没有得到宠幸而且连面都没有见,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一个如此受宠的卫子夫为什么入宫以后汉武帝不再见她,而且得不到宠幸呢?其实理由就是一个,你想想在平阳公主家里就那十几个美女,那卫子夫显得多扎眼啊,可是到了后宫,后宫佳丽三千人,你要想在后宫佳丽三千人中间要三千宠爱于一身,谈何容易啊。这是非常困难的,再加上宫禁的制度,卫子夫又不能经常见到,她就入宫以后再也没有见到汉武帝。他们两个的第二次握手是一年多以后了,一年多以后,皇宫出了一件事,什么事情呢?要大裁员。把用不着的宫女要打发回家,当然,把宫女打发走必须要经过皇帝过目,一个一个准备打发走叫皇帝看,皇帝一摆手,下,皇帝一摆手,下。轮到卫子夫了,史书记载,“卫子夫得见,涕泣请出”,这是卫子夫入宫一年多以后第二次见到汉武帝。见到以后卫子夫就哭了,哭了以后要求走,卫子夫这个楚楚可怜之态,梨花带雨之容,一下子就吸引了汉武帝,这是一副典型的小女人态,这就是卫子夫得宠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卫子夫除了她的歌声,她的秀发,还有卫子夫的那个小女人态,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因为卫子夫的这个小女人态,让汉武帝体验到了平民百姓的那个酸酸甜甜的小爱情,比起皇宫里面那些高贵典雅的宫女来说,这种酸酸甜甜的小爱情汉武帝觉得体味起来别有风韵。所以,汉武帝不但留下了她,而且再次宠幸了她,而且卫子夫也很争气,再次宠幸以后立即怀孕。这样一来,卫子夫这个灰姑娘的命运就被历史改写了。这就是卫子夫的得宠。但是我们说卫子夫这个人她并不是有备而来,她邂逅汉武帝纯属偶然,她得到武帝的宠幸也纯属偶然。她不像王夫人,王夫人是怀了孕,生了孩子,然后是抛家舍女又入了太子宫,那是有备而来。所以我们讲到卫子夫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讲过很多在皇权周围的女人,在皇权周围的女人很多种,我把她们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政治型女人。这种女人有一个特点,动什么别动感情,这是一种女人。这种人像谁呢?像吕后,像王夫人,像吕后这种人她并不十分计较汉高祖刘邦宠幸哪个女人,吕后最关心的是那个当太子的是不是我儿子,她最关心这个问题,这是政治型的女人。这种女人非常现实。皇权周围的第二种女人,是小女人型。像戚夫人,像栗姬,像卫子夫,像陈阿娇,都属于小女人型,这种女人有一个特点,叫什么呢,叫将爱情进行到底。她属于这种人,陈阿娇跟卫子夫两个人虽然是情敌,其实她俩个是一种类型的女人,都属于小女人型。皇权周围的第三种女人,是混合型的。就兼具上面两种类型,政治型跟小女人型两种类型。这种类型的女人她既有一定的政治头脑,又不具备真正的政治头脑,她们的特点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比如像长公主刘嫖,她毁栗姬,贬刘荣,扶植刘彻,这个时候她就像海水一样,无风三尺浪,她能搅得后宫鸡犬不宁。但是她一旦成功以后,她就像火焰,她纵容她的女儿争风吃醋,烧得汉武帝一腔怒火。最后把她女儿的皇后之位也给烧掉了。相比之下,卫子夫这样的女人给人的印象总好像有一个命运之神在眷顾着她,对于卫子夫来说,她并没有主动去和陈阿娇争什么,但最后的胜利者恰恰是卫子夫。所以,卫子夫这种女人在皇权周围是很容易得宠的一种女人。
画外音:阿娇的蛮横专断相比于卫子夫的柔情似水,少了女性的阴柔之美,这也让汉武帝越来越疏远阿娇。但是,还不至于到废掉阿娇的地步,那么,在阿娇的悲剧上汉武帝该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呢?
在阿娇被废的命运悲剧上,王立群先生分析了涉及到的几个人物的责任,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最后决定废掉阿娇皇后之位的还是汉武帝。那么,在这件事情上汉武帝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呢?在感情问题上,汉武帝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帝王呢?
第四个人物,汉武帝。阿娇的失势被废汉武帝的责任非常重大,因为最后的决定是他做出来的,汉武帝废陈阿娇其实是两个理由:第一,无子;第二,巫蛊。这两条都很过硬,就无子来说,就这一条就够废后了,巫蛊不但是废后的理由,巫蛊也是杀头的理由。巫蛊不是一般的问题,巫蛊是犯罪,所以,汉武帝处理陈阿娇应该说没有太大的过错。但是,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假如陈阿娇没有巫蛊事件,阿娇的位置能长期保存吗?仅仅无子这一条也保不住啊。同时我们还要看到,阿娇最后走上这个路,其实阿娇作为一个小女人来说,她是爱汉武帝的,她的错误就在于路走错了,这是她的错误。武帝的废后其实不仅仅是为了阿娇无子和巫蛊,汉武帝是个天生的情种啊,他是一路播撒爱情的种子,走到哪里都要撒下一个种子。到了他姐姐家就来了一个卫子夫,后面我们还会讲到武帝身边的很多女人,一直到了他六十一岁还遇到了十几岁的钩弋夫人。所以汉武帝一生有无数的女人活跃在他的身边,阿娇不过是第一个牺牲品而已。但是,阿娇的失势提升了卫子夫的地位,卫子夫的出现也为汉王朝引进了一个杰出的人才。那么她引进的这个人才是谁?请看下集《初露锋芒》。 15-锋芒初露
画外音:在上一集王立群先生讲到,卫子夫的出现很得汉武帝的宠幸,不但如此,卫子夫还为汉朝引进了一个人才,那就是她的弟弟卫青。卫青也是西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对匈奴的作战中,卫青的表现使他成为西汉时期杰出的将领。那么卫青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得到汉武帝的赏识的呢?
上一集我们讲到,卫子夫的入宫为汉朝引进了一个重要的人才,这个人才就是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卫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样得到汉武帝格外的赏识呢?这件事情要从汉朝后宫的一个私刑案说起,卫青入宫的时间历史没有记载,据估计有两种可能。第一,是建元二年,当卫子夫被汉武帝从平阳公主家带到宫中的时候,卫青跟着也去了,这是一种可能性。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卫子夫先入宫,一年以后,我们上一集讲过,卫子夫并没有见到汉武帝,也没有得到汉武帝宠幸,在汉武帝清理后宫中间准备打发出去宫女的时候,卫子夫第二次见到汉武帝。这个时候,卫子夫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那么得到宠幸以后,她的弟弟卫青可能被调入宫中。所以卫青的入宫有两种可能。但是历史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卫青入宫以后,就在建章宫,建章宫是汉]朝的一个宫殿,在建章宫做了一个普通的侍从。但是,后来就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卫青突然之间被逮捕了,而且把卫青关起来准备杀掉他,卫青只是建章宫一个普通的侍从,他会得罪谁呢?是谁抓住他而且一定要置他于死地呢?我们推想一下,如果说卫青被抓被杀,那么最痛苦的人应当是谁呢?是卫子夫。那么谁最痛恨卫子夫呢?应当是陈皇后陈阿娇和她的母亲长公主刘嫖。因此这件事情很有可能是她们母女两个人做的,而历史的记载是“大长公主闻子夫幸有孕,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时给事建章,未知名。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我们读《史记》可以看到这么一段记载,这段记载说得很清楚,是大长公主,就是陈皇后陈阿娇的母亲刘嫖派人把卫青抓起来了。抓起来的理由两点:第一,卫子夫得幸。第二,卫子夫怀孕。这个怀孕对阿娇的威胁很大,因为当时没有B超不能检查出来她怀的是男孩跟女孩,但是卫子夫怀孕的消息传出来对阿娇的刺激非常大,万一生的是个男孩呢,母以子贵啊,那可能威胁到陈阿娇的皇后的地位。所以长公主把卫青抓起来了,而且要杀掉卫青,但是卫青也像卫子夫一样是个非常幸运的人。就在卫青即将被杀的时候,出来一个人,这个人叫公孙敖。以后我们会多次提到他,公孙敖是卫青年轻时的朋友,和卫青的关系非常好,这个时候公孙敖在汉武帝的身边做骑郞。所谓骑郞,就是一个骑兵侍从。所以公孙敖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就带人强行把卫青给解救出来,卫青才躲过被杀这一劫。当然,卫青被夺出来,被救出来这件事情肯定被三个人所知道。第一,长公主知道,是她派人抓的,后来被人解救了。但是长公主没有再有一个后续的行动,因为长公主这件事情是很不得人心,是拿不出桌面的事情。第二个知道这件事情的人是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肯定会知道这件事。第三个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应当是汉武帝,因为汉武帝知道卫青被抓又被救的事情以后,没有处罚公孙敖,反而给卫青升官了。给卫青升了个官叫建章宫监,他本来在建章宫做一个一般的工作人员,建章宫监就是这个主事人,管着这个建章宫。就是给他加固了封,而且另外给他加了一个封叫侍中。侍中这个官在汉代一般都是加封的官,这个官加封以后等于说他是皇帝的侍从,这样卫青就因祸得福一下子得到了武帝的保护。汉武帝并没有追究跟处理这件事情,因为这件事情不好处理,这件事情的后台是她的姑姑还有她的夫人,他不好处理。但是他加封卫青等于是给长公主和陈阿娇亮了一个红牌,我汉武帝就是卫青的后台。非常奇怪的事情,这么一个惊天大案,对卫青来说是生命攸关的一个大案,卫青被放出来以后终生就没有再提这件事。卫青没有提这件事是他宽宏大度不计较?还是他在等待一个复仇的机会?还是他觉得无可奈何?这些原因,我觉得可能性最大的是他的无奈。因为这件事情的主谋是长公主,长公主做的事情卫青怎么能够兴师问罪呢?这是一个原因,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卫青的性格,卫青的性格决定了他这个人不是一个报复心很强的人。卫青这种比较谦恭、比较平和的性格和他早年的境况非常有关系。
画外音:卫青的突然被捕反而因祸得福,不但升了官,还为自己找到一个大靠山。但是王立群先生认为,卫青即便得了势,也不会报复陷害他人。那么,王立群先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卫青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出身而造就了他的性格呢?
王立群先生认为,卫青是一个性格平和的人,他不会因一己之私而报复他人,而我们从后来卫青的经历中也能看到这一点,卫青即便在位极人臣是还依旧保持平和谦逊的性格。而王立群先生认为,卫青的性格跟他早年的境况很有关系,那么,卫青的这种性格是怎样形成的?他的早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境况呢?
卫青性格的形成和他早年的两种身份有关。第一,卫青是私生子。卫青的父亲叫郑季,他本来是平阳县的一个小吏,但是平阳县有一个大人物,那就是平阳公主,所以县里面照例要派一些县政府的官员到平阳侯家去帮助做一些事情。郑季就这样被派到了平阳侯家,到了平阳侯家他的父亲郑季就和平阳侯家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史书的记载叫卫媪。“媪”是对女子的一个统称,有一个姓卫的女子,两个人私通,生下来卫青。所以卫青是个私生子,但是卫媪是个什么身份,《史记》跟《汉书》的记载不同,我们读《史记》在《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记载说是“侯妾卫媪”,这个感觉好像是平阳侯的小妾。但是你要是去读《汉书·卫青霍去病传》,它的记载是“主家僮卫媪”。那么,卫青的母亲到底是侯妾还是家僮呢?我们可以看卫青后来他自己有一个表述,卫青年轻的时候曾经到甘泉宫去见一个犯人,当时犯人在修这个甘泉宫。这个犯人会相面,这个犯人看了卫青的面相以后,说你的面相非常富贵,将来可以做到封侯。卫青听了以后哈哈一笑,卫青说了一句话:他说“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他说我作为一个人奴之子,就是一个人奴所生的,只要不挨打不挨骂我就非常满足了,我怎么可以想到封侯呢?我们从卫青的自我表述可以看出来,卫青承认自己是个人奴之生。所以《史记》记载的侯妾,《汉书》记载的家僮是一回事,实际上就是平阳侯家的一个佣人,所以卫青的母亲卫媪实际上是平阳侯家的一个佣人。卫青在这么一个家庭中出生,他的母亲是个佣人,而且是个私生子,并不是卫媪和卫媪的丈夫所生的,所以卫青这么一个地位是非常低下的。所以卫媪就把卫青送到他的生父郑家去了,但是送到郑家去卫青的地位很尴尬,卫青的父亲郑季有好多孩子,卫青是作为一个私生子送到家里来了,所以卫青的嫡母对他并不好,他的生父家的几个儿子都对他不好,老欺负他。他这个生父也无奈,就让卫青去放羊,所以卫青从小是这么一个身份,所以他的第一个身份是私生子的身份。但是卫青后来长大后又被送到平阳公主家,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骑奴,他的身份是家奴,他的职务是平阳公主的骑兵侍从,这个身份是个家奴的身份,但是这个身份表明了卫青骑术精湛、武功高超,所以他才做了平阳公主的一个骑奴,也就是她的保镖。这么一个身份长大的卫青,在他的心里留下一个很深的阴影,所以这样一个人他长大后他一定不是一个个性非常张扬的人,而是性格比较内敛的人。所以,后来卫青虽然贵为大将军,他也没有飞扬跋扈的一面,这和他早年的出身和境遇关系密切。
画外音:早年说不清的身世给了卫青内敛和不张扬的性格,这可能也让卫青多了一份沉着和理性。但仅凭这些,汉武帝是不能委以重任的,尽管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很得汉武帝的宠爱,而随后的一件事改变了卫青的命运,也让汉武帝对卫青刮目相看,那么这是一件什么事呢?
由于卫子夫从建元三年以后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而且接二连三地为汉武帝生孩子,不过生的前三个都是女儿,但是即使如此的话,卫子夫的地位也在上升。所以卫子夫地位提高以后,卫家整个家族都在提高,结果就是卫青的大姐卫君孺嫁给了谁呢,嫁给了太仆公孙贺,太仆是九卿之一,是高官。他的二姐卫少儿本来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刘邦一个重要谋士陈平,她和陈平的曾孙陈掌两人个人私通,后来汉武帝重用陈掌,卫少儿就嫁给了陈掌。至于卫子夫那是皇帝的宠妃,所以卫家地位步步在抬升。但是这个抬升只是暂时的,卫青要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他不能仅仅靠他的外戚的身份,这样的话,朝臣们不会服气。所以卫青要想得到进一步提拔,他必须要干点事,要为汉朝立点功。那么,他要干的事,他要立的功是什么呢?这个机会在哪里呢?到了元光六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比较重大的事情。我们前面讲过马邑之战,马邑之战发生在元光二年,这一次马邑之战汉武帝本来是设了一个圈,让匈奴的单于往里跳,结果匈奴的单于发觉了,所以这个事情没有成。所以元光二年的马邑之战以后,汉匈关系彻底翻脸,所以匈奴在元光三年、元光四年、元光五年不停地入边烧杀,因为把匈奴激怒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忍无可忍,不得不冒着韩安国所提的那些风险,他决定在元光六年要打一仗,这一仗汉武帝选派了四员大将,四员战将。这四个中间,有名将李广,还有卫青的大姐夫公孙贺,还有曾经救出过卫青的那个壮士公孙敖,还有卫青,派了四个人,每个人带一万士兵。所以这一次元光六年是马邑之战以后汉武帝第一次派兵深入匈奴去作战。我们从这一次的兵力安排上可以看得出来,汉武帝这一次是老少搭配,老将有李广,年轻的有卫青,有公孙敖,有公孙贺,老少搭配。而且在军国的配置上非常均等,每人一万,所以我估计汉武帝的这次派兵,他有好几个用意。第一,他是要给匈奴点颜色看。元光二年以后,你屡屡侵犯,我不能不还手了,这是一个。第二个用意呢?这四个派出去的人中间,究竟哪一个将来堪当大任,他还拿不准,他每一个人我给你一万,你们都出去打,我看你们谁能显示出来才华。结果四个人各领兵一万,从四个地方同时出发,结果这四个人出发以后带来四种不同的结果。第一个是公孙贺,公孙贺的职务是太仆,私人身份他是卫青的大姐夫,结果公孙贺应了韩安国当年的预言,带了一万士兵等于到蒙古大草原庄旅游了一圈,一个人也没碰见,回来了。公孙贺无功而返。第二个人,公孙敖。肥孙敖就是带着壮士把卫青救出来的那个人,是卫青的恩人,公孙敖怎么办呢?公孙敖是个倒霉蛋,他带着一万士兵出去碰着匈奴的主力,经过拼死力战,一万士兵死了七千,剩了三千人逃了回来。第三个人,李广。李广是名将,宿将,老将,李广更不幸,他带着一万人出去,碰着匈奴单于的主力,全军覆灭,而且李广被俘,更惨。但是李广很神奇的一点,李广被俘以后逃回来了,但是就他一个人逃回来了。一万士兵全军覆灭,这是派出去的三路。第四个人,卫青。卫青既没有像公孙贺那样旅游了一圈,也没有像公孙敖损兵七千,更不像李广兵败被俘,卫青是打了个胜仗。虽然杀敌不多,杀了七百人,但他总算是这次出征唯一打胜仗的人。卫青打到哪儿去了?卫青这次出征一直打到龙城,所以这一仗历史人们都叫做龙城之战。龙城是个什么地方呢?龙城是整个匈奴民族祭拜天地、召开重要会议的政治中心,所以这一仗卫青是唯一的赢家。回来以后,汉武帝就重赏他,而且这个龙城之战对卫青来说,可以说是初露锋芒,他首次出兵就胜了。汉武帝这一次派卫青是冒着险的,因为卫青从来没有领过兵,打过仗,只不过因为是自己的小舅子,我让他出去了。他能否打赢,汉武帝是捏着一把汗的,但是卫青是不负重托,出手非常顺利,打了个胜仗。而且是这一仗对于匈奴人是震憾极大,因为龙城是在匈奴的腹地,离汉匈边境有好几百里,这个地方是汉朝军队从来没到达过的地方。卫青竟然敢打到这个地方,那等于给匈奴人一个警示,那就是从此以后匈奴任何腹地再也不是平安之地,任何腹地都可能有汉军的主力出现,所以这一仗对于匈奴族来说震憾非常大。这一仗之后,到了元朔元年,汉武帝第二次派卫青出征,而且这一次出征上次打了败仗的那几个一个不用了,公孙贺、公孙敖、李广三个人一个不用,派了一个副手叫李息,让卫青带领的军队由一万变成三万。我们从前后的对比中间应当看出来汉武帝的态度在发生变化,汉武帝已经认可了卫青的军事才能,所以他抛弃了那些遇不到的、打了败仗的,他全不用了,只用了卫青带了一个副手李息,带了三万人出塞。这一次出塞,卫青又是马到成功,杀敌数千,那么这连续两年的出征,一个是龙城之战,一个是出塞之战,卫青是连年成功,这使得汉武帝是非常高兴。所以这一仗打完以后,汉武帝对卫青的信任度是大大提高。这就是我们说的,卫子夫的入宫为汉朝引进了一个重要的人才,就是她的弟弟,卫青。
画外音:龙城之战的成功,不但凸显了卫青的军事才能,也让汉武帝对卫青的信任度大大提高。而我们从卫青的出身来看,卫青本是平阳公主的一个骑奴,从来没打过仗,没学过兵法,他为什么能在别人打败仗的情况下,脱颖而出呢?
王立群先生刚才讲到,龙城之战让卫青这个名字凸显出来,卫青用自己的实力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但是从卫青的出身来看,他没有学过兵法,也没有打过仗,为什么能在能征惯战的老将面前崭露头角?到底是什么原因促成了卫青的成功呢?
我觉得这里边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第一个原因,是武帝对他的宠幸。汉武帝这个人,我们在上一集已经讲过,汉武帝是一个情种,汉武帝一旦宠幸一个女人的时候,他是连这个女人的弟弟、哥哥、家人一块儿宠幸,都喜欢得不得了。但是他宠幸的时间非常短,过了一段,他就又换了一个,又是喜欢得不得了,再过一段他又不断地喜欢。就是他喜欢一个人,叫爱得很深,但是爱的时间非常短,这是武帝在感情生活中间的一个大特点。所以他因为喜欢卫子夫,对卫青就非常宠幸,他敢于让卫青领兵出征这一点你足以看出来武帝的宠幸程度和汉武帝的这种冒险精神。一个从来没有领兵打仗的人你让他领兵打仗,当然这对卫青来说是个机遇,所以卫青能够立功首先是武帝的宠幸。也就是应了一句古话,“朝中有人”,也就是由于朝中有人,所以卫青他不断地得到武帝的宠幸,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也就是古人经常提到的卫青的幸运。我们不能不相信幸运,人的一生确实是有幸运的机会的,卫青就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卫青的幸运在什么地方呢?卫青的幸运就是他带一万人出去和其他人的遭遇不同,公孙贺是大草原旅游,没有遇到了一个匈奴人;公孙敖、李广是遇到主力,兵败。要么是损兵七千,要么是兵败被俘。卫青是没有遇到主力,这个不是其他原因,天意,幸运。反过来,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卫青跟李广调了个,不是李广遇到匈奴的主力是卫青遇到了,那卫青是同样的命运,兵败被俘。如果是兵败被俘,李广能够逃回来,卫青能不能逃回来都是个问号,幸运。第三,才干。但是我们也得承认一点,卫青虽然没有领过兵,没有打过仗,没有学过兵法,没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但是这个人却是有将帅之才,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卫青的将帅之才最突出地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表现在他选准了一个攻击目标,龙城。卫青出去跟其他三个人出去一样,一个人带领一万士兵,到那个茫茫草原、浩瀚的大沙漠中间去寻找匈奴作战。那个时代没有卫星制导,你怎么知道匈奴主力在哪儿?你怎么知道哪里有匈奴人啊?但是卫青选择的目标非常好,就是定位,他选的龙城。龙城是个什么地方呢?龙城之匈奴我们刚才讲过,是它祭祖、祭天的地方,这个地方既然是个政治中心、宗教圣地,它一定有匈奴人。所以你打这个地方肯定不会像公孙贺一样,带着兵转了一圈一个人没碰到,它不会是这样。第二,龙城这个地方既是政治中心、宗教圣地,又是匈奴的腹地啊,离汉匈过境几百里地,汉朝的军队从来没有打到过龙城,所以龙城这个地方不会是重兵把守。最后还有一点,卫青之所以成功还有一个时代因素。卫青所处这个时代,就像我们前面讲汉匈交兵的时候,汉武帝这个时候已经从消极防御转入了主动进攻,而卫青他这个做派,他是个什么打法呢?他是选准一个目标,深入匈奴的腹地,集中兵力打它的要害,打它的不防,这个恰恰符合了这个时代的需求。所以在汉武帝这个时代作战的方针由消极防御转变为主动进攻,在主动进攻的这一人时代,卫青抓住了机会。这是一个时代的机遇,而卫青又抓住了这个时代的机遇。所以卫青的成功,既有皇帝的恩宠,又有命运的眷顾,还有个人的才华,同时他还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所以卫青的胜利是多种复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在后来的对匈奴作战之中,卫青也是屡立战功,封侯、拜将、平步青云,卫青可以说是在对匈奴作战将领中间最幸运的,但不是所有的将领都像卫青一样幸运。比如说,一代名将李广,匈奴称之为“飞将军”,但他却终生未得封侯,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请看下集《李广难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