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改革不能有“甩包袱”心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54:31

公共事业改革不能有“甩包袱”心态

吴龙贵


  据新华社报道,浙江杭州余杭区政府宣布,斥资3亿元将28家卫生院由政府财政收回。此前,这些卫生院以7500万元卖给个人经营。

  当初以7500万元低价出售,现在又以3亿元回购,意味着余杭区政府为此付出了极为沉重的成本。当初为何要一卖了之?如今又为何斥巨资回购?痛定思痛,对整个事件进行一番梳理和反思无疑是必要的。

  这场股份制改革发生于2002年到2003年间。彼时,余杭区28家卫生院的现状就是全国基层医疗服务的一个缩影:财政投入不足,经费有限,难以与大医院竞争,经营难以为继。可以说,在各种压力之下,改革是唯一的出路。

  下了改革的决心之后,余杭区政府选择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市场化也没错,问题在于这是奉行“市场至上”的市场,还是有政府监管的市场?当地政府选择了前者,事实证明,这是错误的一步。改制之后,仅有1/3的卫生院盈余,与改制前相比并无多少起色。由于是私人经营,卫生院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药品,大处方司空见惯,导致一些卫生院医患纠纷频发,群众满意度下降,卫生院人才流失严重。这样的改革只能说是失败的。

  公共事业无论怎么改革,都不能逾越公益性和非盈利性这条底线。卫生院立足基层,有非常清晰的定位,也是国家医疗卫生格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运营得当,既可以分流大医院的压力,也有利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卫生院是国家给予民众的一种医疗福利。在目前阶段,一旦引进私人资本,会带来定位不清、产权不明、管理混乱的局面,与资本的逐利诉求形成冲突。

  更重要的是,公共事业改革,政府不能有“甩包袱”的心态。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是政府不可推卸的义务。不可否认,在医疗投入有限的背景下,基层医疗服务面临诸多难题,但这需要政府付诸更多智慧和努力,而不是一甩了之,因为这个“包袱”里装满了沉甸甸的民生利益。

  正因为有“甩包袱”心态,当初的决策才会如此草率和盲目。回购之后,一系列革新展开,就诊环境改善,民众看病花钱减少。这样的转变固然让人欣喜,但也促使决策者反思:我们常说“改革要交学费”,但有多少学费可以少交或者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