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致命的自负》译者的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32:42
译者的话   《致命的自负》一书并非哈耶克的早年作品,而是他生前最后一本重要著作。但是 当1988年开始出版《哈耶克全集》时,编者巴特利三世(W.W.Bartley,Ⅲ,)却把它 列为首卷。因此最初读到它时,读者心中也许不免会有些不解:一本新作乍一面世,就 以全集第一卷的面目出现,总让人觉得有点不合常规。   不过只要我们把全书读完,便会觉得他这样做也并非全无道理。哈耶克写此书时已 耄耋奎之年,缘起则是1978年他曾打算以“社会主义是否是个错误”为题,在巴黎这个 西欧左翼思想的大本营与对手设场斗法,来一场最后决战一般的大辩论。这种在学术讨 论中有些反常的做法当然不易得到落实,哈耶克便在同道的鼓励下,把原为论战而准备 的简短宣言,扩展成了这本通俗易读的《致命的自负》。由这一成书背景所决定,它可 以算是哈耶克对自己毕生致力于探讨市场文明的运行原理、反对计划经济选择的一个总 结。因而把它作为《哈耶克全集》的一个长篇序言来看待,倒是十分估当的。   既单纯又复杂的思想追求   从二战期间开始撰写《通往奴役之路》到这本《致命的自负》,哈耶克度过了将近 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他也从一个十分边缘化的经济学人,变成 享誉世界的思想家。《通往奴役之路》可被视为哈耶克向计划经济发动一场全面讨伐的 正式开端。它在当时英语读者的市场上虽然十分成功,但是战后学术圈内对待它的态度, 却令哈耶克灰心。这反映在他的文字生涯中,便是从战后直到1960年出版《自由宪章》 前的十多年里,哈耶克基本上没有再认真介入这种论战。到了70年代,哈耶克一贯反对 的凯恩斯主义方案已经千疮百孔之时,他的思想才又引来了越来越多赞赏的目光。1974 年他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声誉也由此达到顶峰——虽然经济学界不少人认为这与其说 是因为他在专业经济学上的贡献,不如说是承认了他捍卫资本主义文明不屈不挠的精神。 当然,在这段时间里,他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既变得相当复杂,从 另一方面看又依然十分简单。   言其复杂,乃是因为他的学说成分日趋驳杂而精深。从《通往奴役之路》,经过 《感觉的秩序》、《自由宪章》和《法律、立法和自由》等宏篇巨著,到最后完成这本 《致命的自负》,他的知识基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说他最初的立论基础大体 上局限于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和少许古典自由主义学说,那么这一基础最后则已变得极 为庞杂,除原有的经济学之外,他又从哲学、法学、历史、心理学、语言学、文化人类 学、生物学等各门学科中汲取证据,形成了一个既繁复但又具有逻辑一贯性的论证体系。   因此在许多人眼里,哈耶克变成了一个在本世纪已很不多见的“知识贵族”,一个 在19世纪前相信“知识统一性”的岁月,我们才可以从帕斯卡、斯宾诺莎、笛卡尔和康 德之类大思想家身上得窥其风采的人物。因为在他们眼里,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严格的 学科分工,是一种十分荒谬的做法;专业化对于我们是学有所成的前提,而对于他们, 却是有碍于充分理解这个世界的一道道樊篱,因此他们要尽力打破知识体系壁垒分明的 界线。这种宏大的认识论视界反映在哈耶克的思想中,便是他从整体上把近代世界作为 一种文明——一种以市场秩序为特征的法制文明看待。   不过换一个角度看,哈耶克的思想依然十分单纯:他几十年著书立说只是为了一个 十分单一的目标。这种目标的单一性,有时甚至使他的思想显得重复而乏味。他不断扩 大视野,不懈地调动各个领域中的知识,惟一的动机就是他终生未变的一种强烈关切, 即论证市场秩序的形成与个人自由的关系和这种文明受到威胁的原因。可以说,他的思 想不管涉及什么知识领域,只能是因为它同这一目标有关。哈耶克在这方面表现出的一 以贯之的精神,即使在思想家中也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品质。   高尚而危险的自负   哈耶克在漫长的时间里顽强反对计划经济,自然有其历史背景。用他本人的说法, 从大学时代开始,他所接触到的几乎所有关于社会改革的知识时尚,都具有社会主义取 向,而知识分子中所有的“好人”似乎也都是社会主义者。年轻的哈耶克当然也难免被 卷入这种思想气氛。但是他所继承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知识,却使他对这种社会改革热 情很快便产生怀疑:既然人们的需要和知识有着高度的主观性、个体性和易变性,那么 为满足这些需求和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而从事的经济活动,是可以进行“理性计划”的吗? 实行这种计划的政治后果会是什么?早年的《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中的许多篇章,便 反映着他从经济学角度对这种问题的思考。但是,假如没有希特勒政权的建立为他提供 计划经济的理想付诸实践后的可怕样板,说不定他不会从专业经济学家变成一个“社会 哲学家”。从这个角度理解哈耶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很多人不乐意接受的结论:哈耶 克的思想是他对本世纪一系列巨大政治灾难——两次世界大战、德国建立起来的暴虐统 治——做出的反应,就此而言,他与本世纪同他立场十分不同的政治理论家,例如法兰 克福学派的领导人物马尔库塞,部分地分享着一个相同的问题背景,只是他们做出的反 应各有不同而已:一方提出的救世方案是尊重法治条件下的市场秩序,另一方则是泛灵 论意义上的“爱欲”解放。   自从启蒙时代以来,人类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运用上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 哈耶克从这种进步中(这也和马尔库塞等人一样)却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潜在危险,即每 个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都在对人类的自由不断形成一种威胁,这是因为它加强了人 类在判断自己的理性控制能力上的一种幻觉,即他所说的社会主义者的“致命的自负”。 在他看来,一切打算对整个社会实行计划的企图,不管它们是出于何种高尚的动机,都 是建立在这种危险的知识自负上。因此和许多人的看法相反,哈耶克一再声明,他和社 会主义者的分歧并不是出于意识形态或价值选择的对立,而是由于事实判断上的不同— —问题不在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所设定的目标在道德上是否可取,而是用它所倡导的 办法能否达到这些目标?   哈耶克为证明这种立场的错误,提出了他在《致命的自负》一文中的“扩展秩序” 这一核心概念,它脱胎于他50年代以后开始系统阐述的“自发秩序”的思想。如想掌握 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大概最方便的办法就是理解他赋予这一概念的含义。   他的立论是以这样一个问题为起点:人类是如何从早期原始社会休戚与共的小部落, 发展成广土众民、和睦相处并形成巨大而复杂交往关系的巨型社会的呢?哈耶克认为, 形成这种社会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人类中某一部分群体在一个类似于自然选择的过程 中,形成了一套调节人际关系的规则,它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人类特意计划或追求的结果, 而是在无人能预知其后果的情况下,在漫长的岁月中自发进化而形成的。人类早期在不 存在国家之前自发出现的贸易、先于理性时代而形成的传统习俗,都证明了文明的成长 与其说是由于理性的完善和强大政治国家的建立,倒不如说国家和理性精神的产生是它 们的结果。   为了解释这种具有扩展性的行为规则的形成,哈耶克经常把社会比做一个“有机 体”,他借助于一些研究“复杂现象”的学科知识(如生物学、化学和现代协同论、系 统论等)说明,对于这种包含着无限多的要素、相互作用关系极为复杂的有机体而言, 人类的理智在其秩序模式的形成机制上所能达到的认知水平是十分有限的。对于这种复 杂现象,我们充其量只能掌握一些有关它的一般结构的“抽象知识”,而这完全不足以 使我们有能力“建造”或是预见它们所采取的具体形式。他认为,许多知识分子敌视市 场秩序的原因,即在于他们没有真正理解或根本不愿理解这种抽象的自发模式在一切生 命领域所起的作用。正是因为这种不理解,使他们情不自禁地倾向于从“泛灵论”角度, 把复杂结构解释成某个主体的自觉设计的结果。由于这种“建构论理性主义”把人类社 会获得的一切优势和机会,一概归功于理性设计而不是对传统规则的遵从,因此他们认 为,只要对目标做更为恰当的筹划和“理性的协调”,就能消灭一切依然存在的不可取 现象。包括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头脑在内,众多知识分子所以倾向于社会主义的选择, 都是因为他们在理性之外看不到任何有用的知识,或者说,他们不承认人类通过理性而 得到的各种知识体系,也受着某些传统行为实践模式的制约。   那么,人类的理性与知识既然有着不可克服的局限,它又是如何为文明的进步作出 贡献的呢?换言之,人类需要对社会发展和制度的形成采取一种什么态度,才能最好地 使有限的个人知识得到充分利用?在哈耶克的理论架构内,这一问题其实包含着他的知 识论的两个要点,并且我们很容易看出,在如今被广泛谈论的“知识经济时代”,他这 方面的思想对我们有着最为突出的价值。   在本能和理性之间   包括本书在内,哈耶克曾多次借用哲学家赖尔(Gilbert Ryle)的“知其然(know that)”和“知其所以然(know how)”这两个概念来说明人类知识的性质。所谓“知 其然”的知识,是一种我们通过学习和模仿而获得的遵守行为模式的“知识”,从我们 对这些模式本身的发生原因和一般效用可能茫然无知这个角度说,它们不是通常意义上 的知识,但我们能利用自己的感官意识它们,并使自己的行为与其相适应。就此而言, 它又确实是我们理解周围环境的理智结构的一部分。这种使我们适应或采纳一种模式的 能力,同我们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有何种结果的知识极为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把这种 能力视为当然(即习惯)。我们的大多数道德规范和法律(最重要者如“分立的财产制 度”),便是这种行为习惯的产物。在哈耶克看来,这种通过学习和模仿而形成的遵守 规则的行为模式,是一个进化和选择过程的产物,它处在人类的动物本能和理性之间— —它超越并制约着我们的本能,但又不是来自理性。因此,理性主义者,或奉行“快乐 最大原则”的功利主义者,认为只有得到理性证明或可以权衡利害得失的道德规则才是 正确的观点,是毫无道理的。   哈耶克强调存在着这种处在“本能和理性之间”的能力,乃是因为他认为对文明的 发展至关重要的“扩展秩序”,就是这种能力和进化选择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人们在 不断交往中养成某些得到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而这种模式又为一个群体带来了范围不 断扩大的有益影响,它可以使完全素不相识的人为了各自的目标而形成相互合作。出现 在这种扩展秩序里的合作的一个特点是,人们相互获益,并不是因为他们从现代科学的 意义上理解了这种秩序,而是因为他们在相互交往中可以用这些规则来弥补自己的无知。 与此相比,试图为每个成员设定一个幸福标准的计划经济,就像早期社会中休戚与共人 人相识的秩序一样,是一种相对而言只能惠及少数人的封闭制度。哈耶克承认原始社会 可能存在和谐状态,这同他所极力反对的卢梭似乎较为接近,然而在他看来,原始社会 的这种和谐,是以个人既无财产,特殊知识也得不到利用为前提,因而它也是以停滞不 前为代价的。   由此我们不难想见,扩展秩序最大的益处,便是它为每个人利用自己的知识(大多 数都是“知其所以然”的知识)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制度空间。随着分工与贸易的发展和 产权制度的确立,个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私人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这也是令 赞成集体主义目标的人对市场制度十分不安的一个重要原因,哈耶克在讨论“神奇的贸 易和货币世界”时,对此有十分生动的描述。这种个人知识因为用途不明而让人担心, 因此总是有人试图对它们做有计划的利用,但是他们却面对着一个无法克服的困难,即 始哈耶克所言“不知道的也是不能计划的”:这种知识的分散性、多样性和易变性,决 定了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或头脑能够随时全部掌握它们。为了让这种个人知识服务于社会, 就只能依靠市场这一超越个人的收集信息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不但“分立的个人知识” (邓正来语)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更重要的是,它还会不断扩大参与协作的社会成员 之间在天赋、技能和趣味上的差异,从而大大促进一个多样化世界的形成。这进一步增 强合作的群体的力量,使它超出个人努力的总和。由此可见,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 的内容之一的以分工为特征的人类生活的多样性,与使它得以存在的秩序之间存在着一 种相得益彰的互动关系:“秩序的重要性和价值会随着构成因素多样性的发展而增加, 而更大的秩序又会提高多样性的价值,由此使人类合作秩序的扩展变得无限广阔。”这 种制度另一个极为奇特的作用是,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再也没有必要像在小团体中那样必 须追求统一的目标,他们可以完全互不相识,只根据个人能力和价值引导去安排自己的 生活目标;它可以让人们(哈耶克借用他最尊敬的大卫·休谟的话说)“为别人提供服 务,这无需他怀有真诚的善意”,“即使是坏人,为公益服务也符合他的利益”。   限制权力的新视角   被众多论者所忽略的一点是,从哈耶克的这一立场,我们不但可以逻辑地推导出对 政府权力应当加以限制的结论,而且能够把他从知识利用的角度对这个问题的论证,视 为他对传统政治理论做出的一项重要贡献——它使我们可以避开自霍布斯以来在人性之 恶(即“人人为敌的原始状态”)问题上的形而上学主流观点,把限制权力的必要性建 立有充分经济基础的知识传播的原理之上。   站在这一立场,我们不必再单纯以性恶论或“权力导致腐败”之类的传统判断来解 释限制权力的必要。我们不妨假设人性本善,由此使限制权力的必要失去根据。但是用 哈耶克的话说,“休戚与共和利他主义只能以某种有限的方式在一些小团体中有可能行 得通”,如果用强制手段把整个团体的行为限制在这种目标上,会使每个成员之间相互 合作的努力受到破坏,因为“相互合作的团体的成员的大多数生产活动一旦起出个人知 觉的范围,遵守天生的利他主义本能这种古老的冲动,就会实际阻碍更大范围的秩序的 形成”。这就是说,即使行使权力的人动机十分高尚,由于他无法掌握许多个人根据变 动不息的信息分别做出的决定,因此他不能为目标的重要性等级制定出一个公认的统一 尺度。所以,即使是一心为民造福的权力,其范围也是应当受到严格限制的。   这个结论好像与一切劝人行善的道德体系做对,故有可能让许多人难以接受。然而, 我们从哈耶克的知识理论中,并不会得出他反对造福于民的观点,而是只会对其方式提 出更深一层的疑问:“一切道德体系都在教诲向别人行善,……但问题在于如何做到这 一点。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因为在扩展秩序中,包括政府在内的一切人,“如 果严格地只去做那些对具体的他人明显有利的事情,并不足以形成扩展秩序,甚至与这 种秩序相悖。市场的道德规则使我们惠及他人,不是因为我们愿意这样做,而是因为它 让我们按照正好可以造成这种结果的方式采取行动。扩展秩序以一种单凭良好的愿望无 法做到的方式,弥补了个人的无知,因而确实使我们的努力产生了利他主义的结果”。   显然,在这种秩序下,人类的合作范围不断扩展,使‘普遍的、无目标的抽象行为 规则取代了共同的具体目标”。因此,国家这一强制性力量与过去的部落统治方式最大 的不同,是它没有必要再为整个共同体制定统一的目标并集中财富去实现这一目标,而 只需把自己的功能限制在提供公共安全和保障产权与公正规则的实施上。这里涉及到的 “国家的无目标性”的问题,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一书中着墨不多,但它却与哈耶 克在此书中一再强调的个人利用自己的知识追求不同目标的秩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 我想有必要在这里多做—点说明。在写于1967年的《政治思想中的语言混乱》(见F. Hayek,New Studies in Philosophy,Politics,Economics and the History ofIdeas,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8,pp.71-97。此文可视为写作《法律、立 法和自由》第2卷部分内容的准备性笔记,该书中译本只有第1卷面世)一文,哈耶克采 用“nomocracy”和“teleocracy”这两个有些古怪的概念来区分两种秩序的不同,我 们可以把它们分别译为“规则的统治”和“目标的统治”。在扩展秩序中,全体成员的 共同福利或公共利益,是不可以被定义为所要达到的已知的特定结果的总和的,它只能 表现为一种抽象的秩序,作为一个整体,它不指向任何特定目标,而是仅仅提供一个使 无论哪个成员都可以将自己的知识用于个人目标的架构。从这个意义上说, “Nomocracy”是一个类似于自然规律的概念,它属于一个自组织系统(就像宇宙、有 机体、结晶过程等一样),既为人力所不能左右,也不服从人类赋予它的目标性。而 “teleocracy”则是与有不同具体“teloi”(目标)的taxis(安排或组织)相对应。 在前一种系统中,其存在的一般前提(具体到人类社会,即“公共利益”或“普遍利 益”)仅仅在于它能提供一个抽象的、无目标的秩序,人类为在这个系统内自由地生存, 也必须服从一些抽象的公正行为规则,国家的基本职责便是为这种秩序提供保证。而在 受目标统治的秩序(即每个人的行为序列,社团、企业,等等)中,共同利益是特殊利 益的总和,即影响到具体的个人或群体的、具体而可预测的结果。哈耶克认为,集体主 义者最大的错误,就是经常把这两种不同的秩序混为一谈。他们出于“公正”或“符合 理性”的考虑,也想赋予这种“受规则统治的”秩序以一定的目的性,使它等同于“受 目标统治的”秩序。   然而,这种受目标统治的秩序,与没有共同的具体目标的无数人所组成的开放社会, 显然不是相容的。正如哈耶克在本书中所言,如果我们希望为全体社会成员保障尽可能 多的利用个人知识的自由,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用抽象规则代替共同的具体目标”,把 政府的作用限制在“实施这些抽象规则,以此保护个人的自由领域不受他人的强制或侵 犯”。反过来说,一切想把某种统一的目标强加于一个不断成长着的秩序或受规则统治 的制度的企图,都会导致开放社会退回到小群体部落社会的状态。   一个执着的自由主义者   就像许多执意要把自己的信念或逻辑贯彻到底的思想家一样,哈耶克关于扩展秩序 的社会理论带给人们的感觉也是复杂的。他虽然深受英国经验主义和怀疑论的影响,但 是我们会不时感到,他后期的理论风格仍有着明显的德语文化的痕迹,套用丘吉尔的一 句话说,他的思想保留了18世纪怀疑主义的魅力,却是以现代的严密逻辑的利器武装起 来的。因此我们看到,他是以一种不太像休谟的十分激进的方式,来表达他的坚定的 “英国立场”,从一定意义上说,他甚至是个非常偏执的思想家——当然,这也许是决 意与各种谬论和邪恶抗争的思想斗士必须具备的品格。我们也会感到,他虽然从道德上 对近代社会主义的思想与实践抱以理解的态度,但是他在批判计划经济时,却令人不解 地忽略了一个更为深入的问题:建构论理性主义或社会主义,虽然排除了认识“本能和 理性之间”的智慧,但这是否也是文化演化在其成员深层意识中造成的一种结果?我们 不时会感到,他的论证一方面似乎有个未明言的预设,即全人类不分文化和地域,其心 智结构的进化过程“应当”是相同的(因此社会和经济交往的“全球化”也是必然的), 而笛卡尔式的理性主义则是对它的偏离;另一方面,他又把西欧少数国家在近代的制度 实践,视为一个进化过程中偶然选择造成的因素。这就使他所极力倡导的法制市场制度 变成了一个有着内在紧张的文化概念。对此我们很容易想到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如 果像哈耶克那样仅仅以自愿自发的交换行为来解释“扩展秩序”的形成,则中国这种早 期便已形成的巨型文明会成为难以理解的现象。因此我倾向于认为,他对文明成因的说 明,并不像他想像得那样具有无时空之分的普适性,而仅仅更适合于解释近代资本主义。 就古代社会与它的衔接过程而言,哈耶克的理论就远不像(譬如说)韦伯对文化形态和 “理化性过程”的分析那样更具解释力。   无可否认的是,哈耶克在许多方面对现代市场文明的运行原理目光锐利且直言不讳。 针对20世纪的极极主义和官僚制度对自由的威胁,他把如何使有益于人类的知识得到开 发利用,视为判断社会秩序有利与否的重要甚至是惟一重要的标准,这也是他为经济学 做出的最重要贡献。但是,姑不论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物质不平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即使是在现代“富足社会”(加尔布雷斯语)中面对无辜挫折(尤其是精神层面)的, 也不会是范围明确的少数人。市场不断造成这种希望落空的痛苦,但它并不关心这种痛 苦。此外,这个“没有目标的”自发秩序,不但无法保证具体的个人的技能和天赋可以 得到充分发挥而不是被浪费掉,而且整个人类的前程也是难以预料的。哈耶克本人坦然 承认这些事实,但他对此似乎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态度(许多人对他甚为反感,这大 概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他的作为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当然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它并非一种救赎 哲学,而是有着高度形式化的特点,它把为这种形式填充内容的任务交给了每个人的道 德责任。从他始终表现出关心人类福祉的情怀这个大前提说,我们可以猜想,大概他不 会反对在促进“实质的个人主义”幸福这方面所做的努力。但是公共权力除了维持“公 正行为的规则”,它在这方面还能为人类福祉做些什么,我们从哈耶克那儿并不能得到 更多的启示。   本书由我译出导言至第六章以及书末的“补论”部分,胡晋华女士承担了第七章至 第九章的翻译并由我通校一遍。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刘戟锋、张来举先生早先的译 本(《不幸的观念》,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孟 庆龙先生为此书的编辑和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