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大学学习特点 掌握大学学习方法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53:48

大学学习的特点和方法

一、学习是构成大学丰富多彩生活的中心内容,也是大学生最重要的职责与使命。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而言,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尽快了解和掌握大学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摆在每一名新生面前的首要问题。 一、调整心态,明确任务 高中学习期间,一些家长和老师经常用“高中的学习是苦一点、累一点,没有时间玩,但考取大学就好了,学习任务轻,玩的时间多”等类似观点来教育学生。这样一来,就使得很多同学考取大学后,没把学习作为主要任务,在学习上没有投入足够精力,而是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用在休息、娱乐和发展个人兴趣爱好上,其结果是不少同学学习成绩一团糟,一些原来高分进校的同学严重退步为班级倒数几名,部分学生考试成绩经常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不得不留级、退学,将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据这些年的统计结果显示,一年级已成为考试不及格的重灾区。与高中相比,大学的学习任务并没有减轻。因此,希望新生抛弃“该好好休息一下”的错误想法,及时调整心态,尽快转变角色,充分认识到学习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确立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的观念,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大学学习中去。

二、更新目标,合理定位

  在中学阶段,学生有一个具体而确定的目标——考上大学。但上了大学之后干什么?许多同学都感到比较茫然。“在高中时,大学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进了大学后,天亮了,我们不知道该向何处去”。这句话,正是绝大多数一年级新生思想的真实写照。许多同学进校后进入了目标盲区,有了一种失落感、松懈感,再也难以保持中学时期那样的求知热情了。如何尽快渡过盲区,重新确立新的学习目标,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顺利渡过大学生活,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有的同学进了大学后,定位不合理,想法很多,如考研、拿双学位、英语过六级、考计算机等级证、考程序设计员证、会计证等等都想要。但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目标太多,脚踏几支船,容易使自己顾此失彼。每一个同学都要清楚地认识到,确保自己本专业学习任务能够圆满完成是一切目标的根本与前提。有的同学学习本专业的课程本来就比较吃力,却还要去选读双学位,结果往往是落得“鸡飞蛋打”结局,不仅辅修学位拿不到,而且取得本专业学位也成为问题;有的同学学习本专业课程得心应手,也确定了报考研究生的奋斗目标,然而却又去选读双学位课程,从而极大地影响自己的考研准备,结果是可想而知。因而,新同学进校后,应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具体情况,合理进行定位,确定好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主攻目标和附带目标,不能不切实际地的“眉毛胡子一把抓”。

三、把握差异,掌握方法

  大学学习与中学时期的学习相比,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发生了较大变化。

1.大学学习内容广、课程多、难度大

  中学阶段,我们一般只学习十门左右的课程,而且主要讲授一般性的基础知识。而大学里所开设课程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个层次,每一个层次又由许多门课程综合而成。一般说来,大学四年需要学习的课程在40门以上,每一个学期学习的课程都不相同,内容量大,因而学习任务远比中学重得多。大学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大学三年级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大学四年级重点学习专业课和进行毕业设计、做毕业论文。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还开设了人文类选修课程,学生只有按规定选修人文课程、取得相应学分后,才能毕业。 大学的课程有必修课、选修课之分。必修课是指学生完成本专业学习任务、取得本专业学位证、毕业证书,所必须学习的课程。必修课包含有公共课如大学英语、数学、思想品德修养、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概论、法律基础等,不论是哪一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必修课还包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而确定的。选修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前者是针对本专业学生,而后者则是面向全校学生。

2.学习方式不同

  在学习方式上,中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课堂讲授,教学过程中的每一天,每一节课,老师都安排得非常具体,有的是频繁的作业和课堂提问,大量而紧凑的课堂教学。而在大学里,课堂讲授相对减少,自学时间大量增加。同时,大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大学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有丰富多彩的课外科研活动。大学的教学计划还安排了大量的教学实验、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

3.学习方法变化明显

  在学习方法上,中学时期,老师教学生是“手拉手”领着教,老师安排得详细周到,不少同学养成了依赖老师,只会记忆和背诵的习惯。而大学老师则是“老师在前,学生在后引着走”教,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课外时间要自己安排,逐渐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不采用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的方法,提倡生动活泼地学习,提倡勤于思考。

4.教师讲课差异显著

  大学教师讲课有以下特点:一是介绍思路多,详细讲解少。主要讲授重点、难点内容,而且许多教师都使用投影机、多媒体授课,实现了授课手段多样化,授课进度比较快,一节课可能要讲授一章或几章的内容。二是抽象理论多,直观内容少。三是课堂讨论多,课外答疑少。四是参考书目多,课外习题少。 此外,大学学习的教学环境也发生了的变化。中学时期,我们有固定的教室、固定的座位,而且是小班授课,但是在大学里,每个班没有固定的属于自己独享的教室,有时1、2节课可能在这一栋楼的某个教室学习,但3、4节课又会到另一栋楼去听课,与自己一起上课的可能还会有不同专业的同学。 针对这样的变化,新生必须尽快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是要熟悉学习环境,搞清楚学校建筑布局,特别是要搞清楚课程表上“一教×××”等以简称名出现的建筑物的准确位置,避免找不到上课地点。

第二,要认真学习教学计划指导书上有关本专业公共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选修课的设置情况,了解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获得学位证书、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要充分利用教学环节。首先是要做到主动预习,通过预习,发现课程重点和难点、了解课程的前后关系及内在联系,做到心中有数,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从而事半功倍;其次是要认真听课,努力提高听课质量,紧跟老师的思路,适时做好笔记;然后是要重视作业,大学的作业相对高中而言,量少而精,着眼于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和思考方法的培养,因此必须认真对待;最后,要做到自觉复习,及时消化课堂繁重的教学内容,使所学知识成为自己知识链条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最终达到开阔思路、扩展知识领域、为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的目的。

第四,科学安排学习时间。新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安排时间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度。为了避免出现时间空白带,新生可以制定一张时间表,认真落实时间计划表的安排内容,合理地确定时间计划表中各个时间段的学习内容,努力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四、正视现实,迎接挑战

  随着录取通知书的下发,有些同学实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而一部分同学或仅因选择读书的学校,或考虑自己的考分的情况及父母的意愿等多种因素,未能进入自己喜欢的学校或专业,于是在一些同学心中“走对了路,进错了门”的想法油然而生。还有一些同学在中学时,为大学蒙上了浓厚的理想化色彩,而一旦上了大学后,原来想象中的高等学府失去了神秘感,尤其是学校环境、条件、设施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时,心中对大学的渴望会变成一种失望,也面临着理想模式的破灭。因此,一些新生对学校没信心,对专业没兴趣,有的是凭想象,有的是仅凭道听途说的某些议论,而对所学专业或学校不了解,就不想学习的。 由于我们国家正处于发展阶段,教育体制有待完善,干什么工作,学什么专业,不可能都符合每个人的口味。由于受招生人数的限制,无论哪一所学校,每年都会有不少同学的个人志愿与实际目标学校、个人专业志愿不吻合。其实,专业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兴趣是可以培养、可以转化的,人是自己志向的创造者。许多同学进校后面对现实,自觉调整自己的志向,并没有因为学校和专业不理想而影响学习的进步,经过四年的努力,有考上研究生的,也有因专业学习好而找到更理想的工作岗位的。也有极少数同学因学校或专业不理想而整天混日子,听不进老师的忠告,得过且过,重的落得个退学的下场,轻的几门功课不几个,既影响了就业,也影响了个人今后的发展。何苦呢! 因此,无论我们是以怎样的心态迈进华中农业大学的校门,无论我们是否进入了自己理想的专业,也不管我们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还会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只要我们在面对现实、承认现实的基础上,摒弃和现实不相符的理想化模式,在适应现状的前提下,始终保持永不言败的进取精神和饱满的求知热情,我们一样会取得辉煌的成就。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大学学习的特点和方法

张运华

  现在的年龄是大家心理急剧变化和成熟的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深化和 扩展,眼中的世界不断变化,日日常新,自我形象在不断改变。这时,大学全新的天地加剧了我们心理变化,内心的体验也一下子丰富起来,需要处理的问题也一下子增多了。
  一、常见的心理变化和矛盾
  1、在高中阶段,为了迎接高考,许多同学学习非常紧张,老师也经常加码,书本之外的活动几乎都被取消,高考的弦绷得不能再紧了。一些中学老师为了安慰同学,常常说大学里学习很轻松,只要熬过高考关就好了 。这使一些同学产生了不恰当的期望,以为大学学习是轻松自在的,对学习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毫无思想准备。事实上,一年级是基础课阶段,课程量虽不如高中,但也还是比较重的。一些一心想进大学喘口气,轻轻松松的同学,由于自身心态的原因一下子适应不了,加上大学学习方法方面的变化,顿感学习压力很大,甚至不堪重负,情绪一落千丈,整个生活变得灰暗起来,心情十分压抑。
  2、自我评价也在经受一次冲击。中学阶段,许多同学都是佼佼者,大都习惯于领先和胜利,手捧通知书迈进校门更多的是自信和得意,然而,进入大学后,由于比较的参照系发生了变化,原有的自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原来总是班里前几名,现在可能排到中游甚至下游了;原来习惯于90、95分,现在却80、70分出现是常事了,一进入繁华的都市,现代文明的强大冲击,使他们产生了精神眩晕,使他们感到十分自卑。还有一些人看到其他人有的会弹琴、唱歌,有的会写诗、画画,有各种文体专长,兴趣爱好众多,待人接物成熟老练,相比之下,自己似乎一无所有,十分苍白,一下子就觉得自己矮了几分,自卑感油然而生。
  3、告别了熟悉的一切,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一方面充满激情、自信和好奇,但青春期的特点又使我们内心很敏感和细腻,怕受伤害,不愿轻易表露自己,自我封闭倾向明显。内心愿望多,实际行动少,和周围人的关系大都不远不近,若即若离,总是希望别人先伸出友情之手。这样,不少同学感到,大学里知音难觅,缺少温暖,深感孤寂,于是十分怀念中学时光,产生一种怀旧情绪,甚至把自己沉浸在过去的思念中,每天关心的只是能否收到老同学、老朋友的信,减退了投入新生活的勇气和热情。
  4、渴望独立。要独立,但不习惯一下子失去依赖,依赖的心理仍在起作用,渴望得到具体的帮助,表现为:课后等待老师布置作业,考前等待老师划定复习范围,课余等待安排各种业余生活,生活上等待父母提供经济支柱,寂寞时等待别人向你伸出友谊之手。
  二、大学与中学学习的差异
  1、教学目的不同。中学主要是传授基础科学、文化知识,本质上是一种中等水平的普通教育,为广大学生的继续深造和就业做一般性的基础文化知识准备,基本 没有考虑末来职业的具体要求。大学教育则主要是一种专业教育,其教学目标是瞄准未来社会生产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尽可能照顾到未来具体职业的特殊教育,因此,大学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成才教育。大学所传授的知识既有专业基础知识,又有专业知识,既重视实际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还有本学科研究前沿上的最新成就和动向的介绍与探索。
  2、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不同。中学教学内容是多科性、全面的、不确定方向的,大学教学则是一种基本定向的专业教学。
  3、教学方法不同。中学依赖老师,学生“放单飞”的机会少,大学要“自己走”、“放单飞”。
  4、教学要求上的不同。中学要求“吃透书本”,强调把教学大纲规定范围内的教学内容搞得“滚瓜烂熟”,甚至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大学主要在于获取新知识,培养学习能力。
  三、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1、振作精神。尽快脱离高考的状态,不要沉浸在过去的喜悦或失意之中,一切从头开始,集中精力,振奋精神,迎接新的战斗。
  2、了解专业,培养志趣。不能从专业名称上来判断专业的好恶感,尽快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确定可行的努力方向。
  3、珍惜时间。“逝者如斯夫”古人早就对时间的飞快流逝发出了如此感叹,不要以为大学时光是漫长的,一定要只争朝夕,分秒必争。
  4、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课堂要认真听讲,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要做到手、脑、耳、眼并用,听、看、想、记全用;注意及时复习,找出难点、疑点,及时消化,及时解决;粗做题与精做题相结合,注意典型性与代表性,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除此之外,勤奋是必不可少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无需多说。
  对世界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练的境地,就会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重大转折,大学生活的重要特点表现在: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学习上要求高度自觉。尤其是学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上,比起中学的学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想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除了继续发扬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外,还要适应大学的教学规律,掌握大学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大学的学习既要求掌握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求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大学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定向性,要求大学生除了扎扎实实掌握书本知识之外,还要培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特别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独立地支配学习时间,自觉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还要注意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为将来适应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大学学习的主动性特点 

 

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截然不同的特点是依赖性的减少,代之以主动自觉地学习。大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内容是既传授基础知识,又传授专业知识,教育的专业性很强,还要介绍本专业、本行业最新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发展状况。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比中学要大为扩展。课堂教学往往是提纲掣领式的,教师在课堂上只讲难点、疑点、重点或者是教师最有心得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就要由学生自己去攻读、理解、掌握。大部分时间是留给学生自学的。因此,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本领。大学的学习不能象中学那样完全依赖教师的计划和安排,学生不能只单纯地接受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潜力。这种充分体现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将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并反映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习的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自主选择等等。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适应大学学习自主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大学生都要养成自学的习惯。正如钱伟长所说:一个人在大学四年里,能不能养成自学的习惯,学会自学的习惯,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能否学好大学的课程,把知识真正学通、学活,而且影响到大学毕业以后,能否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三年左右的时间人类的知识量就会翻一番,大学毕业了,不会自学或没能养成自学的本领,不会更新知识是不行的。因此,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进行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大学生更应发挥自主性,一般来说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有四种:按教育大纲规定的课堂学习活动;补充课堂学习的自学活动;独立钻研的创造性活动;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的学习活动。在各种不同的学习形式中,都要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大学的学习,不再是去死记硬背老师所讲的内容,而是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专业要求,选择、吸收有用的知识。在方法上要自主选择,靠自己去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

 

 

二、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特点

 

大学教育具有最明显的专业性特点。从报考大学的那一刻起,专业方向的选择就提到了考生面前,被录取上大学,专业方向就已经确定了。四年大学学习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大方向来安排的。·大学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高层次的专业学习,这种专业性,是随着社会对本专业要求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深入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面也越来越宽。为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特点,这种专业性通常只能是一个大致的方向,而更具体、更细致的专业目标是在大学囚年的学习过程中或是在将来走向社会后,才能最终确定下来。因此,大学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要兼顾到适应科技发展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综合性知识要求的特点,尽可能扩大综合性,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