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31期:收入要倍增,不要"被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03:29
        收入倍增,不一定是好事!要倍增,不要“被增”          今年早些时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称,中国已基本具备学习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条件,实现年均工资增长15%以上。这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千方百计让人民富裕起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50年前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后,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如今,我们要再创奇迹。在房价、物价无边上涨的大潮里,这一计划无疑暖人心胃,令人振奋。
  然而细细想来,本该大快人心的问题背后又隐藏着颇多的问题,政府、企业到底谁来为如此巨额的劳动力成本支出买单?会不会带来“物价倍增”、“失业倍增”的恶果?最终是否会演变为“公务员工资倍增”、“垄断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倍增”,谁会是加薪的真正受益者?这样想下来,你或许会同意:收入倍增,不一定是好事。
  要企业涨工资? 可能会造成失业   面对全国性的最低工资的大幅上涨和“工资收入倍增”的美好愿景,中国的劳动动力成本必将大幅上涨,然而这个成本由谁买单,就显得尤为关键。
  如果企业买单,首先,上调后的最低工资标准能否不打折扣执行要画问号。因为小型私营企业通常很容易绕过政府规定,通过减少工资之外的其他补贴来缓解最低工资上涨带来的冲击。
  退一步讲,即使真正执行,如果工资上升速度快于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企业利润率承压,这样企业竞争力持续降低,更有可能导致订单转移、工人失业,与所谓“倍增”目标同样背道而驰。 能不能跑赢物价? 担忧通胀与工资齐飞   即使工资倍增能够通过,票子多了,自然要通货膨胀,房价、物价、股价飞涨,那么工资能不能跑赢物价的飙升?这就是个问题,倘若物价不加以控制,物价的飙升必然消耗工资的增长,那样,到头来以提高国民收入为手段的提升国民消费能力的设想将进一步落空。
  有网友调侃道:“收入翻番,物价翻番,双赢!”,还有人说:“一套房子压垮两代人,同样翻番,工资从2000块涨到4000块,房价从100万涨到200万,收入翻番有用吗?要看实际购买力啊!”。
  因此,工资倍增必须与物价控制同时进行,此消彼长才能够真正拉动国民经济有序,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车轮。否则,单方面的操作有可能以前功尽弃而告终。 谁多分了蛋糕? 要倍增,不要"被增"   令更多的人担心的是,如果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真的实施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不但自己的财富反而可能因为通胀而原地踏步,甚至可能因为“收入倍增”对象和增幅的不公平而导致自己的收入“被增长”,进而导致自己所拥有的财富的实际购买力相比于社会整体财富而言反而退步了。
  很显然,这是一个宏观的大盘子,在具体落实的时候,不是人人收入都翻一番,只能力争大多数人收入有大幅度增加。这个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将是哪一部分人多分了蛋糕?
  由于这一计划由政府所主导,而政府能够直接控制工资增长幅度的又是企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因此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有可能会变成“国家干部、公务员收入倍增计划”和“国有垄断企业职工收入倍增计划”。而退休人员、私企、代工企业农民工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工资能不能涨,涨多少,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其结果很可能没有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而是恰恰相反。  工资倍增不靠谱 期待政府加大福利保证   实现“工资倍增”的前提应该是一种在市场经济的机制,而不是一种政府操控机制。因此,政府该做的不是命令企业涨工资,而是通过各种制度和措施提供良好的保障环境,最大程度上保护企业和工人双方的利益。
  现在,异地就业的工人享受不到当地居民的福利,跨省就业的人甚至不完全拥有自己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这些制度严重障碍了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减少了劳动力供给。而改变这些基本制度就是政府的责任,而不是直接干预价格。
  如果人人都能享受到相同的、较好的福利,也算提高职工收入,平衡社会收入差距一种形式。  小结 现阶段收入倍增计划不能单兵突进

  从根本上说,贫富差距过大是中国当前社会矛盾的焦点。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也不是光靠一个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就可以实现的。收入倍增不是孤立的计划,而是一系列改革中的一环。例如日本在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同时,还伴随着国民福利保险制度的建立(国民健康保险,厚生年金保险),政府还大力建设廉租房——住宅公团,还鼓励企业建设社宅,改善国民的住房条件,减少国民的住房负担。同时通过大规模投入研发,应用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快速淘汰落后产能,诱导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还大刀阔斧进行减税……
  显然,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事关长远的重大决策,在没有相关配套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跟进之前,单兵突进可能反而会造成更大的不公。
  因此,专家学者与其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上费尽口舍,还不如增加国民福利为着眼点,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国民福利托底计划。具体讲,不妨用十年的期限,基本民生方面的投入占GDP的比例比现在增长一倍,其中,教育投入由现在占GDP不到4%升至8%,医疗、社会保障、和住房等投入占GDP分别规定个合适的比例等。惟此,国民才能真正安居乐业,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