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优化配置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8:36:13

近年来,尤其是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和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及优化配置问题逐渐提到课程改革的议事日程,并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将围绕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作用及地方人文资源的利用等问题进行一些定性思考,以期对地方课程开发与建设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地方课程开发是一种以校本课程为基础的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而地方课程则是指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课程。这种课程在国家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地方课程是国家宏观课程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地方课程作为三级课程的一部分,是国家整个课程系统中的子系统,是对作为课程主干的国家课程的有力补充。1985年以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及教材建设,采取的基本上是国家统一管理的单一模式,全国实行的是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这种单一课程模式已经明显不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地方和学校课程的需要呈现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倾向。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巨大,国家统一的课程和教材很难全面地、辩证地反映不同地区社会、学科、学生三因素对课程的要求。因此,开发地方课程,对调整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的合理比例,优化国家课程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方课程是一种内容极为广泛、密切联系地方实际的有鲜明地方特征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省市一级甚至区、县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并在国家规定的课时范围内设计、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设计必须反映地方社会发展实际及其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充分利用地方人文资源开发地方课程,而且课程设计也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发生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联系。单一的国家统一课程过分强调理性知识,局限于认知,把人类生活定格在科学的世界里,导致儿童远离生活世界。地方课程恰恰在这些方面能有所改变,注重重建学生的精神生活,通过课程设计,真正赋予学生生活意义价值,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

地方课程作为三级课程中的中间一级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地方课程既是对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下的具体化,又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另一方面,地方课程是研制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校本课程不能完全脱离地方课程资源和社区发展实际来体现学校特色,它需要将地方课程具体化。因而可以说,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桥梁。

在当今社会,国家或者学校能独立地进行所有的课程决策,但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或者校本课程开发模式都不可能解决学校的所有问题。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不再采取单一的国家课程或者校本课程模式来开发课程,而是在国家课程框架规定的限度内,通过授予地方自主权来发动课程革新教育机构、课程专家、学校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决策,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地方课程既然在国家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大力开发地方课程已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由于地方课程开发离不开地方经济、社会背景,离不开地方课程资源,因此,有必要对地方课程资源的类型及特点进行分析。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后者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笔者认为,地方课程资源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地方课程资源的来源十分广泛。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地方人文资源,如文化古迹、革命历史遗址、风景名胜、民俗民风等;(2)专业职能部门或机构的资源,如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及相关设备等;(3)文献资源,如电影、电视、广播、录音带、录像带等音像制品;(4)社区文化机构资源,如博物馆的收藏品、书店、图书城的书籍、刊物、报纸等;(5)科普教育职能机构的资源,如省市、地县(区)科协、学会的专家、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基地的教师及设备等;(6)大众视听传媒资源,如博物馆、体育馆、美术馆、文化宫、展览馆、公园等。(7)电子信息资源,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等。

2、地方课程资源的广泛性,使人们在课程素材内容取舍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当前,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特点和发展趋势,是课程改革规律性的反映。由于人与人之间有差异,这种差异性不仅表现在先天遗传的素质上,而且表现在后天教育的发展上。因此,地方课程素材的取舍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我们可以从当地资源及学生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优化,尤其应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主线。要给地方特别是学校以较大的空间,使他们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更新等方面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和自主性。在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对众多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取舍。

3、地方课程是以校本课程为基础的区域性课程,从课程目标来看,它必须满足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加强学校、学生与社会现实及社区发展的联系,注重校内教育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求知,在社会中成长。它要求教师、学生改变传统的“传授———接受”式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强调在“做中教”,在“做中学”,主张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实践环境中或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模拟研究”实践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既扩展视野,增长知识,又发展兴趣和爱好,形成健全的人格,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课程脱离生活实践的弊端,反映了地方和社区发展的现实和要求,也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明显增强。

4、较之传统的课程,地方课程的施行带有极大的实践性。地方课程强调“六重”:(1)重视过程,经历学习过程是课程追求的结果之一;(2)重视应用,学以致用是课程的基本准则;(3)重视体验,强调直接经验在课程中的价值;(4)重视参与,主张全体学生参与其中;(5)重视合作,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6)重视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地方课程的主要目的。通过地方课程的施行,促使学生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使他们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尤其关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热点问题,以健康的心态和独特的视角予以评说;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不断增强环保意识;更加关注青少年自身成长,不断增强自我发展意识;更加关注民众生活,培养当代中小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高尚情感。由此可见,地方课程的实施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及人文素养具有终身受益的特殊作用。

地方课程资源来源的广泛性、内容取舍的选择性、课程目标的针对性以及课程施行的实践性等特点,为开发、编制、设计和构建地方课程提供了依据。笔者认为,当前大力开发地方课程,应遵循以下一般性原则:

1、地方课程资源主要来自当地的人文、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渠道。鉴于各地经济结构的多样化,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自然、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性等,因此,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应遵循就地取材原则。如城市,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比较集中,农村中作为课程开发的资源虽很多,但由于指导力量、信息、物质支持等社会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分散,在开发时就应该从实际出发,尽可能让课程内容贴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因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能给学生提供认识社会、感知社会的条件,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鲜活的教材,学生能从中获得更直接、更深刻、更具体的教育效益。

2、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应遵循学以致用原则。传统教育将中小学生禁锢在校园里、课堂上和书本中。教育过程程式化,扼制了学生吸纳知识养分的欲望,缩小了学生创新实践的空间,培养了“高分低能”庸才。地方课程的开发必须打破这种理论脱离实际的局面,应充分利用地方社区资源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尝试走向自然和社会的时间和空间。通过理论探讨、知识学习与实践体验、感知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看到大自然的五彩斑谰,体验到社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感受到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进而使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认知、学习、创造的动力也能得到空前的调动。

3、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不同,它在门类设置上是自成体系,主要考虑特定地域和社区发展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现实,力图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发现在现实生活中蕴藏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可形成地方或社区文化传统课程序列、地方或社区地理课程序列、地方或社区历史课程序列、地方或社区科技课程序列等。这种课程体系能体现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爱家乡与爱祖国的结合等特征,使地方课程真正成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纽带,促使学校建立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建立体现学校教育哲学观的教学系统和学习环境,建立内部反馈和激励机制。

4、地方课程开发需要合理地利用课程资源,对时间、场所、资金和人员进行合理优化的配置。如在课时比重的编配上,不易作硬性精确的规定,而应作出弹性的概率分配,以体现地方课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场所的选择上,应注意从当地学校周围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社区组织中获得资源支持,使之对学生开放,并为学生、教师学习、进修提供方便;在资金和人员调配上,要集中财力和人力,统一使用和管理,保证在一定区域内,校际间的资源可以共享,社区范围内的资源也可以共享,这样不仅缓解了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也大大提高了社区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通过校际间的互动与交流,调整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技能,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