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及《枯树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27:55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对毛泽东来说,读书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不是简单靠兴趣支配的选择,甚至也不只是为了工作的需要,而是他的一种精神存在和思想升华的必要方式,是一种基本的生活常态,是一种“别无选择”的选择。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开讲“读书人”毛泽东——

向毛主席学习如何读书

-核心提示

“假如给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放一天假,他们会如何度过?”17日,“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一开始,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命题。他分析说,没有工作的一天,毛泽东会在床上看书,周恩来会邀请文艺界的朋友来家里聚会,邓小平则跟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三个人,三个不同的选择,这个故事看似轻松的背后却隐藏着文化哲理:一个人选择怎样的休闲方式,是他文化底色和性格本色的自然流露。毛泽东,一个喜欢读书的领导人物,必然是一个站在此岸、设想彼岸,大悲大患地寻求真理和构想未来的人。而事实证明,毛泽东留存世间的功业,多多少少也可以从他倘佯的书籍世界里找到一些伏线。

毛泽东有怎样的读书方法?这些书又怎样影响着他的一生?如果仅仅把这个问题看作一个史学的研究课题,未免太过可惜,因为这些问题同时也可引发当代人的思考:身为精神领袖、身为领导,甚至身为普通人,应当如何对待读书。

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我们重温毛主席的读书生涯,为的不仅是借鉴他读书的“术”,更重要的是领悟他读书的“道”,理解“读书人”毛泽东如何将读书化为实践的力量源泉。

观点精华

【读书理念】读书是一种别无选择的选择

“毛泽东留存世间的功业,多多少少可以从他倘佯的书籍世界里找到一些伏线。从毛泽东通过读书积累和营造的‘胸中日月’,到他通过实践行动积累和创造的‘人间天地’,是有迹可寻的。”

提出毛泽东作为“读书人”的形象,不是要淡化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的历史定位,而是说,在古今中外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像毛泽东这样酷爱读书、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人,确实非常罕见。对毛泽东来说,读书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不是简单靠兴趣支配的选择,甚至也不只是为了工作的需要,而是他的一种精神存在和思想升华的必要方式,是一种基本的生活常态,是一种“别无选择”的选择。

我接触到的不少朋友,都很难理解,毛泽东治党、治国、治军的实践是那样精彩,在内政、外交、国防各方面的活动是那样的丰富,他的行动能力是那样的突出,但他读的书,却并不一定比一些终生治学的人少,甚至比一些学问家还要多。人们很难相信,这却是事实。

读书是获取未知的知识,提升思想的境界。毛泽东把读书作为精神存在和思想提升必要方式,表明未知的东西对他有一种极强的诱惑,要以有涯之生尽量包容、填充那未知的空间。读书对毛泽东来说,也是一种独特的心灵对话,思想交流。在对话交流中除了实现思想境界的提升外,还会实现一种只有读书人才乐于寻求和可能获得的心理期待、智慧愉悦和审美满足。其中感受,或许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恰恰是因为读书、编书、荐书、讲书,形成了毛泽东鲜明而独特的文化个性,从而散发出一种令人折服的文化气息和智慧力量。

通过毛泽东的读书生涯,我们可以从一个角度了解他的智慧源流,了解他对前人和同时代人创造的思想,提供的知识,积累的经验,是如何吸收、扬弃和发展的。毛泽东留存世间的功业,多多少少也可以从他倘佯的书籍世界里找到一些伏线。也就是说,从毛泽东通过读书积累和营造的“胸中日月”,到他通过实践行动积累和创造的“人间天地”,是有迹可寻的。

当然时代在发展,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了,毛泽东当年读过的书,我们不是非得要读,毛泽东当年对书发表的评论,未必都是正确的。我们需要体会的是毛泽东编书、讲书、荐书的精神,特别是通过实践得出的理念,这也是毛泽东能够沉淀为一种民族文化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读书方法】蒋介石的书这些反面的东西也要读

“毛泽东在延安时说过一句话:‘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讲这句话是希望领导干部们抓紧时间读书学习,毛泽东自己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毛泽东读书有三个特点:第一,读书广博而偏深。第二,活到老,读到老。第三,真读实学,不是做样子。

毛泽东住在中南海颐年堂里面的一个院子,叫菊香书屋。他逝世后,保存在菊香书屋的书,有9万多册。不能说所有的藏书他都读过,但这些书是他进城后逐步积累起来的,用得上的,其中有不少书籍上留下他的批注和圈画。而毛泽东读而未藏的书籍,或读过藏过但后来丢失的书籍,就更不知几何了。总的说来,毛泽东的阅读范围,可以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文学、书法、报纸杂志、丛书工具书,共11大类。

以上是毛泽东读书之广博。所谓偏深,就是除了常用的马列经典和文史哲方面有代表性的著述外,毛泽东还有兴趣读一些在特定环境中流传不广的书,并注意其中一些细琐的观点。中央文献研究室在编辑和整理毛泽东的著作和谈话时,对一些引文做注释,需要查很多书,有的就很难查到出处。例如,1972年发生“九一三”事件,林彪乘飞机外逃,有关人员问毛泽东怎么办,毛泽东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这句话肯定是一个俗语,但这个俗语出自哪里,一直找不到。前几年,有热心的读者说这句话出自清朝嘉庆年间一个叫张南庄的人写的一本讲鬼故事的滑稽章回小说,叫《何典》。我们翻阅了整本书也没找到这句话,却意外地发现,毛泽东晚年在一次会议上说过的一句话“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居然来自这本书。

第二个特点是毛泽东活到老,读到老。毛泽东在延安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讲这句话是希望领导干部们抓紧时间读书学习,毛泽东自己确实做到了这一点。1975年他82岁了,眼睛不好,还专门请一位大学老师给他读书。

毛泽东读书,是发自内心的对知识、对真理的一种渴望。有这种渴望,才可能用心用脑去真读、真学、真思考。什么叫真读真学?具体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经典的和重要的书反复读。毛泽东曾对人说,他在写《新民主主义论》的时候,读了十几遍《共产党宣言》。在五十年代初,毛泽东对人说,《红楼梦》他已经至少读了5遍,此后他还读过,还让人从北京图书馆手抄过一部胡适收藏的《石头记》。

二是相同的题材内容,毛泽东习惯把不同的甚至是观点相反的版本对照起来读。他不仅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唯心主义的书,甚至蒋介石的书也读。1957年,他对领导干部讲:要读蒋介石的书这些反面的东西,我们有些共产党员、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的缺点,恰恰是对于反面的东西知道得太少。读了几本马克思的书,就那么照着讲,比较单调。讲话,写文章,缺乏说服力。

三是毛泽东还注重讨论式阅读。他不光是自己闷头读,读完以后常常和别人讨论,有时是边读边议。1959年底毛泽东还专门组织读书小组到杭州研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读了两个月,议出了许多好的思想。把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历史阶段,就是毛泽东在这次阅读中提出来的,这是我们上世纪80年代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的认识源头。

【领导艺术】借荐书传达精神

“毛泽东是政治领袖,又是读书人,这就引出了毛泽东编书、讲书、荐书的领导方法。他把书作为理论创造和思想普及的工具,而且毛泽东长期有一个观点,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毛泽东是政治家,编书、荐书和讲书是他的工作、领导方法。编书、荐书、讲书的前提都是读书,而且是精读之后才能推荐、编书。有的人读了以后未必真懂,而且真用,毛泽东是自己要读懂了,才给别人推荐。

毛泽东讲究读书要读懂、不能不求甚解。1931年,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去攻打长沙,林彪指挥,敌方火力猛,红军冲上去伤亡太大,林彪琢磨怎么样才能打下来,突然想到他读过一本连环画,里面有一种战法叫火牛阵,牛尾巴点上火,冲敌人的阵营。林彪觉得可行,于是按样照搬,结果牛畏惧敌人的枪声,往回冲到我们自己的阵地上了。

毛泽东总结教训时说林彪读书不求甚解,牛是自由主义,一定要集体主义才能打。连环画上没有把它画出来,如果读《春秋》、《左传》就明白了,火牛阵是每四头牛为一组,在他们的颈部用木头相连,这时候在牛尾巴上点上火再往前冲,这样敌人打枪,拐不了弯,只能往前冲。按照毛的方法,果然成功了。

毛泽东特别喜欢荐书、讲书,最重要是让别人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因为他是政治领袖,又是读书人,这就引出了毛泽东编书、讲书、荐书的领导方法。他把书作为理论创造和思想普及的工具,而且毛泽东长期有一个观点,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实际上毛泽东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编书,刚进第一师范学院,他喜欢文学经典,就自己到图书馆整理目录,编了一个书单有77种,然后把这个书单寄给朋友,他说这么多书我们一辈子都读不完,我们就要读好书,要读奇书。

我们再说他的荐书,荐书在毛泽东是常态化的事情,而且他经常向身边的人推荐书。他读了贾谊写的《治安策》,还专门写信让别人看,他实际上是暗示一种思想。《治安策》是讲汉武帝在歌舞升平的时候,提出盛世之下有什么危机,这是他要传达的想法。

至于他私下里向一些个人荐书,用意更具体,往往是针对一些人的情况,希望他们能从所荐之书中有所领悟。1973年毛泽东向王洪文推荐一本书叫《后汉书刘盆子传》,是写西汉末年,赤眉农民起义军要选一个人当皇帝,就从参加这支起义军的几十个刘氏后裔中,找出三个血统最近的来抽签,结果被一个叫刘盆子的放牛娃抽到了。刘盆子当皇帝后依然故我,不务正业,经常和一帮放牛娃嬉耍,终于没有出息失败下台。毛泽东让王洪文读《刘盆子传》,无非是提醒他,凭资力、能力,王不够格,你要有自知之明,千万不要学刘盆子,要注意学习、长进。这本书实际上传达出毛泽东对王洪文的隐忧。

如果说荐书是希望人们自己领会,给人讲书,则是直接向别人宣达他的思想观点,他经常在一些会议上逐字逐句甚至逐条地讲一些重要的书,1942年他把斯大林的一本小册子一条条地讲,讲完后记录下来就是一个党性教育的教材。

提问: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可以成为永恒,因为他们的思想已经形成一种文化,而文化应该可以穿透时光,在我们生活当中留下比较长远的影响。就您现在来看,毛泽东思想中有哪些能够穿越时光、值得回味的地方?

陈晋: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对毛泽东思想应该怎么理解。胡乔木编《毛泽东诗词选》,每条注释非常认真,他夫人问他,《毛泽东选集》都编过了,一个诗词选值不值得花这么多时间去做。胡乔木说,不要小看毛泽东诗词,随着时间的推移,毛泽东诗词对人们的影响可能会比《毛泽东选集》要深远。

毛泽东思想其实包含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具体决策层面,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啊,某个战役的决策等等;第二个层面是毛泽东领导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例如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我们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再往上是文化层面,是他身上和他的著述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那么在今天和未来,最能发挥毛泽东思想价值的,我想第二个和第三个层面的内容会越来越多。我就举一个例子,就说毛泽东的精神。前一两年有网友在网上概括了毛泽东的十句话,最真诚的话,最谦虚的话,最痛快的话等等,他概括了十个方面。毛泽东思想已经深入人的骨髓,深入人的精神,包括现在的话语体系也深受其影响,比如说毛泽东说“将革命进行到底”,现在就有“将爱情进行到底”,“将炒股进行到底”这样的话。这虽然不是严肃的套用,但也看出毛泽东语言个性的影响力所在。

提问:毛泽东的读书方法对现在领导干部读书有什么启示?

陈晋:现在领导怎么读书我也不大了解,但是习近平同志最近提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读书要有两个态度。一般人愿意读书的话,大多实用主义地读书,这在当下非常普遍。但我觉得,从毛泽东的读书生涯中,可以体会到上一个特点,读书需要一点“无用主义”。

实用主义固然是需要的,但读书不能仅仅为了实用,抱着一点“无用主义”的态度读书可以提升一个人的品位,虽然不能增加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宽度和高度,“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也不能完全采用无用主义的态度,如果完全采用无用主义的态度,就太漫无目的了。

毛泽东的读书小故事

逝世前7小时仍在看书、看文件

毛泽东是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逝世的,根据当时的记录,9月8日那天,他全身都插满了管子,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清醒过来就看书、看文件,共11次,2小时50分钟。当时,他已病得说不出话,有一次,毛泽东敲了三下木制床头,工作人员刚开始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后来,一个工作人员突然想到,当时日本正在大选,自民党总裁、日本首相叫三木武夫,敲三下木头,说不定是要看三木武夫的资料,于是就用手托着三木的材料给他看,毛泽东点了点头。他最后一次看文件是下午4时37分,此后再也没有醒过来,7个多小时后便逝世了。

土豪家找《三国演义》

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兵打仗,没有书看,很苦闷。在井冈山的时候,他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没书可读,只要见到书就眼睛发亮。有一次,攻下一个土豪家,毛泽东跟警务员去找书,只为找一本《三国演义》。土豪说,书都被你们“共产”了。毛泽东回来以后,就立下一个规定,以后凡打下一个地方,要组织专人把图书馆看起来。

1929年,他给当时在上海的党中央写信说,无论如何给他搞一些书,还开了一批书单,说“我知识饥荒到十分”,“我们望得书报如饥如渴,务请勿以小事弃置。”甚至还说买书的钱你们先垫着,我再派人给你们送过去。长征初期,因为生病,毛泽东是在担架上度过的。他躺在担架上也读书,读了《国家与革命》。

工作会议谈诗词

1958年3月成都中央工作会议期间,他编了两本书发给与会者,一本叫《诗词若干首》(唐宋人写的有关四川的一些诗和词),《诗若干首》(明朝人写的有关四川的一些诗)。与会的人都不懂,会议是谈产量、谈煤炭、谈三峡建设,为什么毛主席发两本书看,而且是唐朝、明朝人写的,他们对此都不感兴趣。毛泽东在会上说,不要一开会就说汇报,就说粮食产量怎么样,要务虚和务实结合,我们可以解决钢铁问题,可以解决粮食问题,但同时我们要花一点时间来谈谈文学,谈谈哲学。

毛泽东的这个做法非常好。若干年后谁还记得我们议论过煤炭多少吨,钢铁多少吨,但是这些书记会对成都有印象,在成都读的两本诗词还可以背几句。这种方法应该发扬,而且外地来开会的这些干部可以扩展他们的知识领域,从实用主义稍微超脱一下,体会一下四川的大好风光有什么不行?

晚年读《枯树赋》泪水纵横

毛泽东晚年读很多诗词歌赋,这些,都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有关,与毛泽东晚年的复杂心态有关。读诗词曲赋的时候,政治、社会,理想、现实,壮志、暮年,往往能在他的感情世界掀起巨大的波澜,从中寻求心志的勉励和抚慰。他晚年反复读庾信的《枯树赋》,还考证一些词句的意思,比较各种注解,读到“树尤如此,人何以堪”这样一些句子时,年逾80岁的一代伟人禁不住泪水纵横。附:

                                                           枯树赋

  “此树婆娑,生意尽矣。”意境图

《枯树赋》是南北朝·北朝·北周诗人庾信所作的诗赋。为其暮年所作,感伤遭遇,对当时的社会动乱也有所反映。因为一代伟人毛泽东晚年甚爱此赋,常读其中“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而被人们所知。另有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描摹该赋的书法作品传世。

作品原文:  殷仲文[1]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2],出为东阳[3]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4]槐而叹曰:此树婆娑[5],生意尽矣。至如白鹿贞[6]松,青牛文梓[7]。根抵[8]盘魄,山崖表里[9]。桂[10]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11]?昔之三河[12]徙植,九畹[13]移根。开花建始[14]之殿,落实[15]睢阳之园。声[16]含嶰谷,曲[17]抱《云门》。将[18]雏集凤,比翼巢[19]鸳。临[20]风亭而唳鹤,对月峡[21]而吟猿。乃有拳曲[22]拥肿,盘坳[23]反覆。熊彪[24]顾盼,鱼龙起伏。节[25]竖山连,文[26]横水蹙。匠石[27]惊视,公输[28]眩目。雕镌[29]始就,剞劂[30]仍加。平鳞[31]铲甲,落角摧牙[32]。重重[33]碎锦,片片真花。纷披[34]草树,散乱烟霞。若夫松子[35]、古度、平仲、君迁,森梢[36]百顷,搓[37]枿千年。秦则大夫受职[38],汉则将军坐焉[39]。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40]于风烟。东海[41]有白木之庙,西河[42]有枯桑之社,北陆[43]以杨叶为关,南陵[44]以梅根作冶。小山[45]则丛桂留人,扶风[46]则长松系马。岂独[47]城临细柳之上,塞落[48]桃林之下。若乃[49]山河阻绝,飘零[50]离别。拔本[51]垂泪,伤根沥血。火入[52]空心,膏[53]流断节。横[54]洞口而敧卧,顿[55]山腰而半折,文[56]斜者百围冰碎,理[57]正者千寻瓦裂。载瘿[58]衔瘤,藏[59]穿抱穴,木魅[60]睒睗,山精[61]妖孽。况复[62]风云不感,羁旅[63]无归。未能采葛[64],还成食薇[65]。沉沦[66]穷巷,芜[67]没荆扉,既伤摇落[68],弥[69]嗟变衰。《淮南子》[70]云“木叶落,长年悲”[71],斯[72]之谓矣。乃[73]为歌曰:建章[74]三月火,黄河万里槎[75]。若非金谷[76]满园树,即是河阳[77]一县花。桓大司马[78]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79]汉南。今看摇落,凄怆[80]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81]!” [2]

作品题解

  作者借《续晋阳秋》和《世说新语》所记两则晋人殷仲文、桓温对树兴叹故事,演绎敷衍,借阐说树的荣枯,抒写自己的乡关之思。唐张鷟《朝野佥载》记载了这样一则轶事:“庾信从南朝初至北方,文士多轻之。信将《枯树赋》以示之,于后无敢言者。”其实庾信入北以前,他的文名已经震动大江南北,  

[3]不可能出现文中所说的被轻视的情况。所以这个故事我们只能当小说家言来看。但这也反映出北朝至隋唐的文士视《枯树赋》为庾信代表作的看法。而《枯树赋》在写树之荣枯时,奢丽宏衍,恣肆夸炫,且极力征事用典,以显文思富赡,也使此赋在情感充沛、气骨清健的风格中,带有齐梁文学的华丽面貌,是庾信文风集南北大成的体现。这篇赋写作时期不能确定,或根据上引《朝野佥载》,以为成于庾信羁滞北方的初期。但从本文看,其情调之沉痛与绝望情绪,更接近其晚年颓唐的心态。[2]

作品注释

  [1] 殷仲文:东晋人,曾任骠骑将军、咨议参军、征虏长史等职,才貌双全,颇有名望。  [2] 世异时移:桓玄(殷仲文内弟)称帝,以仲文为咨议参军、侍中,领左卫将军。后桓玄为刘裕所败,晋安帝复位,仲文上表请罪。此句即指此。  [3] 东阳:郡名,在今浙江金华一带。  [4]庭:院子。  [5]婆娑(音梭suo):联绵词,枝叶纷披貌。《晋书·桓玄传》:“仲文因月朔与众至大司马府,府中有老槐树,顾之良久而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  [6] 贞:坚。晋黄义仲《十三州记》载,甘肃敦煌有白鹿塞,多古松,白鹿栖息于下。  [7]青牛文梓:唐徐坚等辑《初学记》引《录异传》载,春秋时“秦文公伐雍州南山大梓木,有青牛出走丰水矣。”  [8] 根柢:草木的根。盘魄:又作“盘薄”、“盘礴”,通“磅礴”,根深牢固。  [9] 山崖表里:枝叶覆盖山崖之表里。上句言根柢之牢固,下句说占地之广大。  [10]桂:桂树。销亡:消亡。语出汉武帝《悼李夫人赋》:“秋气潜以凄目兮,桂枝落而销亡。”  [11] 半死:半死不活。语出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其根半死半生。”  [12]三河:河东、河内、河南,今山西、河南一带。徙:迁。徙植:移植。  [13] 畹:音晚wan,有说十二亩为畹,有说三十亩为畹。此言大面积的移植。  [14] 建始:洛阳宫殿名。  [15] 落实:果实熟落。睢(音虽sui)阳:在今河南商丘,汉为梁国,有梁孝王所建梁园。  [16]声:指树木在风雨中发出的声音。嶰(音懈xie)谷:指黄帝时的音乐。相传黄帝曾命乐官在昆仑山北的嶰谷取竹制作乐器。  [17] 曲:指树声中含有古代乐曲。抱:怀,有。《云门》;黄帝时的舞乐。  [18]将:带领。雏:幼鸟。集:群鸟停落在树上。此句言凤凰携幼鸟停落在树上。  [19]巢:作动词用,筑巢。鸳鸯在树上筑巢双飞。  [20]临:面对。风亭:指风。唳:音厉li,鹤鸣。此句说鹤常立树上对风鸣叫。  [21]月峡:指月。此句说猿猴常立树上对月长鸣。  [22] 拳曲:弯曲。拥肿:同“臃肿”。  [23]盘坳:盘旋于山坳之中。反复:指缠绕交错。  [24] 彪:虎。此与下句是形容树木的曲肿盘绕之状。  [25] 节:树木枝干交接处。此句是说树节竖立之多,有如山山相连。《易·说卦》:“艮为山……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26] 文:花纹。水蹙:水面出现波纹。蹙:音促cu,皱。此句是说树木的花纹横生,有如水面波纹。  [27] 匠石:古代有名的木匠,名石,字伯说。  [28] 公输:公输般,即鲁班。眩目:眼花缭乱。  [29] 雕镌(音娟juan):雕刻。就:成。  [30] 剞劂:音基觉ji’jue,雕刻用的刀子。  [31] 鳞、甲:指树皮。  [32] 角、牙:指树干上的疤痕、节杈。落、摧:指砍掉、铲去。  [33] 重重:层层。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此与下三句,均言能工巧匠在木头上雕刻的生动图案。  [34]纷披:散乱。  [35] 松子:即赤松子。古度:即桹木。平仲:疑是银杏树。君迁:也称君迁子。以上四树均生南国。  [36]梢:树枝的末端。森梢:指枝叶繁盛茂密。  [37]槎:音茶cha,斜砍树木。枿:音聂nie,树木砍后重生的枝条。此句是说这些新芽也会生长千年。  [38]大夫受职:受封大夫之职。秦始皇到泰山封禅时,风雨骤至,避于松树下,乃封其树为“五大夫”。后便以“五大夫”为松的别名。  [39] 将军坐焉:东汉将领冯异佐刘秀兴汉有功。诸将并坐立功,他常独坐树下,军中称其为“大树将军”。上句说秦松,此句说汉树。  [40]撼顿:摇倒。  [41] 东海:东部临海的地方。白木:指白皮松。白木之庙:相传为黄帝葬女处的天仙宫,在今河南密县。其地栽种白皮松,故称。  [42] 西河:西方黄河上游地区。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应劭《风俗通义》载,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项城西南)人张助在干枯的空桑中种李,有患目疾者在树荫下休息,其目自愈,于是在此处设庙祭祀。  [43] 北陆:泛指北方地区。陆,高平地区。以杨叶为关:以“杨叶”为关卡之名。  [44]南陵:南方丘陵地区。一说指安徽南陵县。梅根作冶:据说当地以梅树根作冶炼金属时用的燃料,日久习称其地为“梅根冶”。  [45]小山:西汉淮南王刘安。丛桂留人:淮南小山《招隐士》有“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之句。  [46] 扶风:郡名。在今陕西泾阳县。长松:高松。晋刘琨《扶风歌》:“据鞍长叹息,泪下如流泉。系马长松下,发鞍高岳头。”  [47] 岂独:难道只有。临:看。细柳:细柳城。汉文帝时周亚夫屯军处。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  [48] 落:停息。桃林:桃林寨。在今河南灵宝以西、潼关以东地区。《尚书·武成》:周武王灭商后,“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此二句承前四句东有白水、西有桑树、北有杨柳、南有梅树而来,大意说,以树木命名的地方,又岂止是史书上记载的细柳营、桃林塞?  [49]若乃:至于。  [50] 飘零:飘泊,流落。  [51] 拔本:与下句之“伤根”,指拔掉树根,损伤树根。垂泪:与下句之“沥血”均指大树因受到损伤而痛哭流涕。《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曹操命花匠移植梨树,“掘之,根伤尽出血。”  [52] 入:放入。此句说把干空心的树木投入火中。  [53] 膏:指树脂。此句说树脂常从断节处流出。  [54]横:横放。攲:音奇qi,倾斜。  [55]顿:倒下。  [56] 文:树木花纹。围:两臂合抱的圆周长。百围:形容树干粗大。冰碎:像冰一样被敲碎。  [57]理:纹理。寻:长八尺为一寻。千寻:形容树木高大。瓦裂:像瓦一样被击裂。  [58]瘿(音婴ying)、瘤:树木枝干上隆起似肿瘤的部分。  [59]藏:指在树上的虫子。穿:咬穿。抱:环绕。指整天环绕树木飞行的飞鸟。穴:作动词用,作窝。  [60]木魅:树妖。睗(音是shi)睒(音陕shan):目光闪烁的样子。亦作“睒睗”。  [61]山精:山妖。妖孽:危害,扰乱。  [62] 况复:何况。风云:喻局势。感:感奋,振奋。意谓国家再无复兴之望。语出《后汉书·二十八将论》:“中兴二十八将,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  [63] 羁旅:客居。  [64]采葛:完成使命。《诗经·王风·采葛》本是男女的爱情诗,汉郑玄解作“以采葛喻臣以小事使出”,庾信是出使北朝时被迫留下的,他以此典喻自己未能完成使命。  [65]食薇:薇是野豌豆。相传商臣伯夷、叔齐在武王伐纣灭商后,隐居首阳山,耻食周粟,采薇而食。后知薇亦周之草木,不再采食,饿死山中。以上借古人故事说自身的思想与经历。  [66] 沉沦:沦落。穷:阻塞不通。穷巷:为平民百姓住处。  [67] 芜:丛生杂草。没:埋没,遮掩。荆扉:柴门。  [68] 摇落:喻衰老。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69] 弥:更加。嗟:叹息。  [70]《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撰。  [71] “木叶落,长年悲”句:引自《淮南子·说山训》,原文为“桑叶落而长年悲也”。  [72] 斯:此。  [73] 乃:于是。  [74]建章:西汉宫殿名,汉武帝时修建。三月火:指东汉建武二年时被焚。语用《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引兵“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75] 槎:音茶cha,木筏。晋张华《博物志》:“年年八月,有浮槎往来不失期。”此句是说,建章宫被焚烧时,灰烬在万里黄河中漂流,有如浮槎。  [76] 金谷:金谷园。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晋石崇所筑。园中有清泉,遍植竹柏,树木十分繁茂。  [77]河阳:在今河南孟县西。晋潘岳任河阳令时,全县到处都种桃树。这二句是说,黄河里漂流的灰烬,都是昔日的绿树红花。  [78] 桓大司马:指东晋桓温,简文帝时任大司马。  [79]依依:繁盛貌,又指杨柳随风飘扬,似有眷恋之意。汉南:汉水之南。  [80]凄怆(音创 chuang):凄惨,悲伤。江潭:江水深处。此指江汉一带。  [81] 堪:忍受。《晋书·桓温传》载,桓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涕。”按,又见《世说新语·言语》篇。[2]

作品译文

  殷仲文气度风流,学识渊博,名声传遍海内。因为世道变异,时代更替,他不得不离开京城改作东阳太守。因此常精神恍惚忧愁不乐,望着院子里的槐树叹息说:“这棵树曾婆娑多姿,现在却没有一点生机了!”  至于白鹿塞耐寒的松树,藏有树精青牛的文梓,根系庞大,遍布山崖内外。桂树为什么而枯死?梧桐又为什么半生半死?过去从河东、河南、河内这些地方移植,从广大遥远的田地迁徙。虽然花开在建始殿前,在睢阳园中结果。树声中含有嶰谷竹声的情韵,声调合于黄帝“云门”乐曲的律吕之音。带领幼雏的凤凰曾来聚集,比翼双飞的鸳鸯常来巢居。内心深处像陆机那样,渴望在故乡临风的亭上一听鹤鸣,现在却只能飘落异地对着明月峡听猿声长啸。  有的树枝卷曲如拳,根部磊块隆起肥大,曲里拐弯,形状有的像熊虎回头顾盼,有的像鱼龙起伏游戏,隆起的树节像群山相连,木纹横看像水池里泛起的波纹。灵巧的木匠惊奇地观看,有名的鲁班也惊讶得目瞪口呆。粗坯雕刻刚就绪,再用曲刀、圆凿精雕细刻:削出鱼、龙密鳞,铲出龟、鼈硬甲,刮出麒麟尖角,挫出虎、豹利牙;层层像彩纹密布的织丝,片片有如真实的花朵。而被砍削的树林,却草木纷披,笼罩在烟霭云霞中,狼籍散乱。  至于松梓、古度、平仲、君迁这些树木,也曾茂盛劲健,覆盖百亩,斜砍后继续发芽抽枝,千年不死。秦时有泰山松被封五大夫职衔,汉代有将军独坐大树之下。它们现在也无不埋没于青苔,覆盖上寄生菌类,无不被飞鸟剥啄蛀虫蠹穿;有的在霜露中枝叶低垂,有的在风雨中摇撼颠踬。东方大海边有白松庙,西方河源处有枯桑社,北方有用“杨叶”命名的城关,南方有用“梅根”称呼的冶炼场。淮南小山曾有咏桂的辞赋留于后人,晋代刘琨写下“系马长松”的佳句。又何止是见于记载的细柳营、桃林塞呢?  至于山河险阻,道路隔绝,飘零异地,离别故乡。树被拔出根茎泪水垂落,损伤本根就滴沥鲜血。火烧入朽树的空处,树脂流淌,枝节断裂。横亘在山洞口的斜卧躯干,偃仰在山腰上的躯干中段折曲。纹理斜曲干粗百围者也如坚冰破碎,纹理正直高达千寻的也如屋瓦破裂。背负树瘿如长着赘瘤,被蛀穿的树心成了鸟的巢穴。树怪木精睒眼灼灼,山鬼妖孽暗中出没。  况且我遭遇国家衰亡,羁居异邦不归。不能吟咏思人深切的“采葛”诗篇,又怎能如伯夷、叔齐的食薇不辱?沉沦在穷街陋巷之中,埋没在荆木院门之内,既伤心树木凋零,更叹息人生易老。《淮南子》说:“树叶飘落,老人生悲。”就是说这个意思呀!  于是有歌辞说:“建章宫三月大火之后,残骸如筏在黄河上漂流万里。那些灰烬,不是金谷园的树木,就是河阳县的花果。”大司马桓温听后感叹道:“过去在汉水之南种下的柳树,曾经枝条飘拂依依相惜;今天却看到它枝叶摇落凋零,江边一片凄清伤神的景象。树尚且如此,又何况人呢?”[2]

艺术特色

  《枯树赋》是庾信后期诗赋的名篇之一。庾信前期仕梁,西魏破梁时,正出使西魏,后被强留下来;历仕西魏和北周。由于他曾亲经侯景之乱和西魏破梁、国破家亡的巨变,亲见黎民百姓在战火中颠沛流离、哀哀无告的惨象,所以他后期的作品,一变仕梁时期诗赋轻艳奇巧的风格,而多抒发亡国之痛、乡关之思、羁旅之恨和人事维艰、人生多难的情怀,劲健苍凉,忧深愤激。唐代诗人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又说他“暮年诗赋动江关”,正是对他后期作品所作的高度评价。作者眼界宽广、思路开阔,把宫廷、山野、水边、山上的树,名贵的、普通的树都写到了,又把和树有关的典故、以树命名的地方,也都写了出来。庾信善用形象、夸张的语言,鲜明的对比,成功地描写出了各种树木原有的勃勃生机与繁茂雄奇的姿态,以及树木受到的种种摧残和因为摧残而摇落变衰的惨状,使人读后很自然地对树木所受到的摧残产生不平,感到惋惜。[2]

作品赏析

  《枯树赋》借东晋名士殷仲文起兴,有两重用意。首先,殷仲文的身世经历与庾信有相似之处,所以虽是历史人物,却是以作者代言人的身份出场。其次,殷仲文对枯树的慨叹,沈痛而隽永,是早已载入《世说新语》的佳话。以此发端,既显得自然平易,又为全篇奠定了悲凉的抒情基调。  接下来的“至如”一段,吃紧之处在于“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这一疑问。这里既有同类的反衬,更有今昔的对比,而关键在于后者。通过北方贞松、文梓的郁勃生机,自然引发出对桂树、梧桐的萧瑟枯萎的惋惜和疑问。当桂树、梧桐从原产地移植到帝王之乡,皇宫苑囿时,可谓备极尊宠:“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它们发出的声音如上古乐曲,引来凤凰鸳鸯等象征吉祥的禽鸟。尽管备极荣华,在它们的意识中,始终不能忘却故乡,风朝月夕,不免悲吟。心灵的折磨,使嘉树失去了生机。  后皇嘉树如此,恶木又当如何?《庄子》曾两次以恶木为寓言,宣明其无用无为的哲学。据说那些长在路边的树,就是因为“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人间世》篇)惠施攻击庄子也是比之以大木:“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同“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树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逍遥游》篇)庄子的哲学这里姑且抛开不论,庾信笔下,连这样无用的树木也不能自我保全,难逃被铲削劈斫的命运。它们不能为建筑材料,却被他人当作赏心悦目的玩物。为了这个目的,它们被剥去树皮(“平鳞铲甲”),削去旁枝(“落角摧牙”),木屑飞溅,宛如生命的剥落,虽然有了碎锦真花的面目,却不复从前的生机。低贱的恶木也有生命,而人类的砍削又何异于屠杀!砍伐过后,只留下一地狼藉。草树散乱,烟霞无色。  在洞悉了嘉树与恶木都必然朽落的命运之后,庾信将眼光投向更辽远广阔之处,去书写树木的历史与空间。  树木荫蔽着人类,所以人类的历史也留下了树的印痕。“森梢百顷,槎枿千年”,不知有多少故事:在人事上,秦始皇曾封树为大夫,后汉冯异有“大树将军”之号:传说中,有白木之庙,枯桑之社;地理图标出了杨叶、梅根的字样;文学领域更有淮南小山丛桂留人的深情、两晋之交刘琨长松系马的豪迈,又岂止是由于战争而著称的细柳营、桃林塞这几个名词呢?但年代既远,它们也都掩埋在历史的角落,“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冷落凄清,生意萧索。  但世间万般悲苦,莫过于生离和死别;死别则死者长已矣,生离却是漫延剥蚀,一生无法痊愈的伤口。所以“山河阻绝”一段,血泪纵横,火殛膏流,残毁碎裂,妖孽舞蹈,是庾信笔下最惊心动魄的景象。意象诡怪可怖,写法富于象征性,而一韵到底的文字,也分外予人以激烈却又无比压抑的感受。  “况复”一段,由象征回到自身,代言变为自言。激烈之后渐归于平静,但平静并非淡泊,而是对命运的承受,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忍受。“风云不感”以下六句,对个人经历做了简短的概括后,以“既伤摇落,弥嗟变衰”八字总结了自己的心境,可以看作是全赋的提要。末尾的两阕短歌,隽永深长,至情至痛,再三诵 之,低徊不已。  全篇的“文眼”,即陆机所说的“一篇之警策”,是“生意尽矣”四字。人至暮年,死亡的阴影无时不在,而早年国破身辱,生活流离的经历,更会加剧心灵的折磨,无材补天而只能沦为玩物的恶木,正是庾信的自我写照。所以赋中流露出悲伤到绝望的的情调,不是偶然的。我们可以说这种情调是不理智甚至偏执的,但若设身处地,就能理解,并进而同情、欣赏这种无理而有情的文字境界。传说,天鹅临终时发出的鸣声最美也最凄厉,《枯树赋》就是庾信的天鹅之歌。  毛泽东吟《枯树赋》:毛岸英的不幸牺牲,极大地震撼了毛泽东的心灵。他是一位领袖,也是一位感情极其丰富的父亲。当彭德怀内疚地对他谈起没有照料好毛岸英时,他久久地沉默着,一支支抽着烟,抬头凝望窗外那已经萧条的柳枝,轻轻地念叨着《枯树赋》:“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叹气中透射出领袖对家事的无奈与伤感。

作者简介

  庾信(513~581),字子山,祖籍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北朝文学家。庾信早年曾任梁湘东国常侍等职,陪同太子萧纲(梁简文帝)等写作一些绮艳的诗歌。梁武帝末,侯景叛乱,庾信时为建康令,率兵御敌,战败。建康失陷,他被迫逃亡江陵,投奔梁元帝萧绎。公元554年(元帝承圣三年)他奉命出使西魏,抵达长安不久,西魏攻克江陵,杀萧绎。他被留在长安,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又称“庾开府”。  庾信被强留于长安,永别江南,内心很是痛苦,再加上流离颠沛的生活,使他在出使西魏以前和以后的思想、创作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庾信出使西魏以前的作品存者不多,一般没有摆脱“宫体诗”的影响,迄今被传诵的诗赋,大抵是到北方后所作,这些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都和早年有所不同。他的诗歌代表作有《拟咏怀》27首,虽属模拟阮籍,实则全是感叹自己的身世。他的乐府歌行,常常使用比兴手法自悲身世,如《怨歌行》、《杨柳歌》等。庾信到北方以后的诗歌苍劲沉郁,和他经历战乱及对北方景物有较深的感受有关,佳作有《郊行值雪》、《望野》、《燕歌行》、《同卢记室从军》。他的一些小诗写得亲切动人,很少用典,如《寄王琳》、《寄徐陵》、《和侃法师三绝》、《重别周尚书二首》等,都很著名。  庾信在辞赋方面的成就并不亚于诗歌,他的抒情小赋如《枯树赋》、《竹杖赋》、《小园赋》和《伤心赋》等,都是传诵的名作,著名的《哀江南赋》是其代表作。庾信又是南北朝骈文大家,他的文风以讲究对仗和几乎处处用典为特征,其文章多为应用文,但常有抒情性和文学意味。

书法作品

介绍赏析

  《枯树赋》是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的作品,描摹的是北周诗人庾信的文学作品,现在该书法作品仅有刻本传世。款题公元630年(贞观四年)书。共三十九行,计四百六十七字。书势倚正纵横,错综变化,明王世贞评称:“掩映斐叠,极有好致,……有美女婵娟,不胜罗绮之态。”《听雨楼帖》、《玉烟堂帖》、《戏鸿堂帖》、《邻苏园帖》等均收入,而以《听雨楼帖》所刻为精。又,元代赵孟頫有墨迹临本传世。明代周天球称:“整密秀润,不少露北海姿态,亦尽气为褚敌者。”见《支那南画大成·题跋集》。[5]

局部欣赏

     

[6]   

[7]   

[8]   

[9]   

[10]   

[11]   

[12]   

[13]

作者简介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在唐初书家四巨头中,褚遂良算是晚辈了,其书体学的是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诸家,且能登堂入室,自成体系。其特色是善把虞、欧笔法融为一体,方圆兼备,波势自如,比前辈更显舒展,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李世民曾以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示褚,让他鉴别真伪,他无一误断,足见他对王的书法研习之精熟。由于继传统而能创格,《唐人书评》中把褚遂良的字誉为“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连宋代不以唐书为然的大书画家米芾也用最美的词句称颂他:“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以表明褚的字体结构有著强烈的个性魅力。代表作有《伊阙佛龛碑》、《倪宽赞》、《唐太宗哀册》、《大字阴符经》、《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