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14:06
      毛泽东作为从韶山冲走出来的农村娃,之所以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成长为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被誉为“震动世界的出色的新秩序的最高缔造者”(巴基斯坦前总理本·布托语),靠什么?那就是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的精神。
      据该书介绍,毛泽东从幼年时期就勤奋好学,酷爱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毛泽东读书不是为了做学问,而是为了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推翻三座大山,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新中国。这种“一人立志、万夫莫夺”的精神和气概,一经确立,便会产生出强大的读书学习的动力。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刻苦读书,勤奋实践,不懈探索,最大限度地适应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
    毛泽东读书有两种途径:一是读有字之书,努力吸收世界上一切有价值的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头脑;二是读“无字之书”,即社会实践,通过调查研究,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中国国情,把握社会现实问题,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 
      毛泽东认为,世界是无限的,时间、空间是无限的,但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业绩,造福人民,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读书学习和实践。书中有两个细节,最能体现毛泽东与时间和生命赛跑的读书精神。一是1938年,毛泽东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说,即使你学到一百岁,人家替你做寿,你还不可能说“我已经学完了”,因为你再活一天,就能再学一天。二是到延安后,他在一次演说中说:“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那末就要学9年零359天。”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的一次演说中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毛泽东正是怀着如此强烈的读书愿望,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也无论形势多危、工作多忙,都始终坚持博览群书。从古代到近代,从中国到外国,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的书,他无不涉猎,潜心攻读。即使在花甲之年,他仍以“至死方休”的精神学习英语。毛泽东读书的体会是:“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这就是毛泽东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代伟人的奥秘所在。
      读书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围绕中国革命应走什么样的道路进行探索,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围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不懈地学习和探索,为当代中国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身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学习毛泽东读书的精神、态度和方法,应当从三个方面下工夫。
      志存高远,勤奋攻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和人类智慧的结晶。民谚云:“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党员领导干部无论水平多高、资历多深,总会有“短板”。因此,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为党和人民做出贡献,首先自己脑子里得“有货”。这个“货”就是知识和经验。知识源于读书学习,经验源于社会实践。只有像毛泽东那样,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刻苦读书,勤于实践,才能补上自己的“短板”,不断完善自我,成为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
      坚定信心,持之以恒。读书学习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特别是读经典著作,要一页一页地读懂,记在脑子里,体现到行动上,颇为不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这就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克服浮躁情绪,减少应酬,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坚定信念,乱中求静、凝神静气地读书学习。而人一旦达到“学,然后知不足”的境界,就会愈学愈勇、愈挫愈奋,争分夺秒、持之以恒。这样,就会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学用结合,以用促学。读书学习的过程,是砥砺意志、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比如,思索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论述,就会不以读书为苦,反以读书为乐,朝诵夜读;理解并遵循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教诲,就会自觉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读懂《红楼梦》中人“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的论述,有助于正确对待名、权、利,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为最高精神追求,用“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得”,严于律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
      党员领导干部能否胜任本职、为党和人民有所作为,重要的是能否像毛泽东那样,有一种勤奋读书、勇于实践的意志和精神。 
      “成在读书。”我坚信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