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美文十篇]有关生气,安住,烦恼,和谐,善心,平常,茶,生命,人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34:51

哲理美文十篇



之一: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跌碎了,兰花散了满地。弟子们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
 
     金代禅师回来了,闻知此事,便召集弟子们,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道:“我种兰花,一来是希望用来供佛,二来也是为了美化寺庙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金代禅师说得好!“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而禅师之所以看得开,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却无兰花这个障碍。因此,兰花的得失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怒。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有许多烦恼,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很容易把我们不好的情绪发泄给周围最亲密的人,我们只在乎自己受到了委屈,却忽视对方的感受,因此不自觉地伤害了别人。
 
      情绪本来就是一种飘浮不定的感受,随时都在改变,而当我们因为自己的委屈而伤害了别人,反而会加重自己和别人的不良情绪,而造成恶性循环。所以,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让我们主动给自己一个微笑,给别人一个微笑,让世界多一微笑的因子!

      同样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牵挂得太多,在意得失,情绪起伏,我们不快乐。在生气之际,我们如能多想想:“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教书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交朋友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作夫妻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生儿育女的。”

      那么,我们会为我们烦恼的心情开辟出另一番安详。所以看完之后,当你要和男女朋友、家人吵架时,要记得你们的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喔!

之二:安心当下住

人在旅途,往往要考虑:今夜宿何处?

      大多数人会把驻足点设想在尚未到达的前方某一处,而极少能于当下止步,安心即住。稍有身份的,或较有钱的,都想赶到城里住宾馆。因为住宿条件若不够理想,他们是难以安睡的。还有些人,要求住宿处有酒吧、歌舞厅、桑拿浴等,他们注重的是娱乐、消遣、刺激,而不在于住宿本身了。
 
      而开着豪华小车出行的人,只要有可能,则会尽量赶回家里哪怕是行到天亮! 因为家里豪华、富有, 出门在外便放心不下、安身不得。

      也有人,家境很一般,本无需牵挂,也并非要节省住宿费,但仍尽可能赶回家住, 只是缘于“金窝银窝, 不如自己狗窝”的习惯心理所驱使。

      再有一种人, 出门为谋生计,对住宿也就无法讲究。走累了,或乘车停靠了,随便找个旅店,倒头就睡,一觉到天亮。他们虽不能把异地他乡当家,但也算能够 随遇而安。

      看来,“家”已成为世俗人旅途的后方乃至归宿。家, 既给旅人以信心和慰籍,又往往成为旅人难以割舍的包袱。人们既无法带走它,又时时在心中装着它。心中老是牵挂着家的人,其旅行是很难获得愉快、自在的。
 
       当然, 也有一类无“家”观念的人——无家可归的浪子,他们东游西荡,倒头可睡,这并非出于潇洒自在,而是因为人生旅途毫无方向,所以只是形尸走肉般地醉生梦死罢了。他们糊涂入睡,醒来之后大抵如宋人柳永在《雨霖铃》中描绘的那样: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作家戴厚英说过: “家庭不是后方,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处驿站”!是的,漫漫人生恰如长途跋涉,旅行的目的不是要去寻找一个家,人生的终点更不是要回归到形而上的“家”,否则,就不必从家出发去旅行了。

      红尘中的人们都懂得“饥来吃饭,困来即眠”的生活规律,但在人生旅途中本该安歇时又总是因为有太多的牵挂和无奈,狂心不息而不能安住。正如唐代大珠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所说: “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如此,错过眼前,放弃当下,一路疲于奔命,其心不安,其身疲惫。这样的人生旅途,哪里还能让人感受到恬静和美丽、圆满和自在!
 
      然而,却有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旅人”一一云游、行脚的僧人,他们头戴一竹笠, 身背一行囊, 出行不虑阴、晴、雨、雪,不计春、夏、秋、冬,既不需美食锦衣,更不愁夜宿何处,行止随心,一切随缘,可谓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旅行中,若逢天黑了,路边小店、茅棚、山洞均可栖身,甚至在路边、树下即可坐卧,天当房、地作床……正如清末高僧仁智禅师所说: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前途何处在?念佛度春秋”。
 
      这些行脚僧之所以能安心即住、无虑 无畏,一者,其身不怀金银财宝,便无他人图财害命之虞; 二者, 明白人生本苦, 住宿的优劣也就无所谓:三者, 出家修行 本为寻求解脱,心中了无挂碍, 自然不会对一身躯壳百般爱惜、千般呵护了; 四者,更无一个“家”可挂念,虽然天下丛林任僧住,但既然不贪恋,也就无所谓有 固定的家,也就能四海为家了。漫漫人生路,他们不迷茫, 因为心中早已认准了一 个明确的方向; 处处有艰难, 他们不畏惧, 因为修行本身就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他们的内心是充实而沉稳的,他们并不等待未来,也不沉缅过去,而是专 注于对当下的把握,安心于当下, 内心充实、平和,举止安祥、从容,时时保持一颗平常心, 以“平常心是道”的态度,踏踏实实去走好人生旅程中的每一段路。

      从古到今,世俗中的大多数人对这些“云水僧人”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视僧人的行脚为极苦。而贵为帝王的宋仁宗却对以苦为乐的僧人生起羡慕、赞叹之情,欣然御题《赞僧赋》,偈曰:
  空王佛弟子,如来亲眷属。
  身穿百衲衣, 口吃千钟粟。
  夜坐无畏床,朝睹弥陀佛。
  腾若得如此,千足与万足。
 
      那么, 还将在人生旅途中远行的人们,何不学学那些行脚的僧人,果敢地斩断对后方的种种牵挂、顾虑,放弃对远方的虚无飘渺的幻想,而专注于眼前,把握好当下,不必行旅匆匆,但求步履从容,在人生旅途的每一处驿站,安心即住,涵养自性的宁静, 感悟生命的充实……如此,既可以领略当下的“本地风光”,更可以享受人生的任运自在!

之三:烦恼心即凡夫心

      大藏经里面有段故事:在一个深山里面,有七个人志同道合,发愿修行,他们认为人生险恶,人在世间几十年时间,生命不长,却在社会上造了很多的业。所以他们想找一个比较清静的地方,共同论道、精进修持,这是他们共同的理想。但是,经过了十二年的时间,每一个人的心态还是一样,起伏不定,满心烦恼。他们虽然离开了人群,也不觉得快乐啊!他们的烦恼在那里呢?是欲和情未断。一群人在这清静的环境相处久了之后,发觉没有什么乐趣,于是回顾在家时有父母兄弟,还有很多男女感情……而在深山里的十二年中,什么都没有得到,等于是浪费人生。于是这七个人又再聚会互相讨论,他们都认为,不如再回社会,娶妻、成家、做事业,所以他们相偕离开了修行十二年的地方。
 
      那时佛陀知道这几个修行人心不定、意不静,有还俗的心态,于是就在他们必经之地打坐,这七个人从深山走到出口的地方,看到佛陀很庄严地坐在树下,他们那时还不认识佛陀,但是,看到佛陀就自然地生起恭敬心,七个人不约而同地向佛跪拜顶礼。

      他们坐好之后,佛陀就问他们说:“你们从那里来,往那里去,你们修行已经多久了?抱什么样的心态入深山,又为了何事离开静处?”七位修行人将他们的经过,一五一十向佛禀白。佛陀说:“修行乃是一条心路历程,必定要修持到不被动态的情所感染,能够视富贵如浮云,视名利如敝履。能够看开乱象,道就在其中!世间最乱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是非,和社会人群愚痴争斗的情形,修行最主要就是要看开这些心欲,如果看不开这些俗情乱相,又再投入社会,你们的心会更乱。”
 
      佛陀又说:“一切苦就是因‘集’而成,集合名利、情爱,有这种种心欲会集,所以苦不堪言啊!修行虽然是苦,但先苦后甘,修正的快乐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假使追求名利、追求情爱,虽然乐在前头,最后受苦时却万劫难拔啊!因为一切业因已在人群乱相中形成了!”佛陀的这些启示,我们也可以拿来应用,确实一切苦就是由“集”而来,集合一切的人我是非而来,就是因为有人我是非,所以才有苦。

      有时别人说话无心,听者却有意,故意抓住对方的把柄及缺点钻牛角尖,这都是自招惹的烦恼,假使我们对人都用宽心,对一切的事看轻一点、看淡一点,用宽大的心胸互相关怀,无争无斗,我们的心念就能很平静,心若与人无争则人安,与事无争则事安,与世无争则世安,与道无争则道安,真正的得道就是“无争”,这就是 “道心”。道心分秒都在我们的面前,得道的路也在我们的脚底下。要说远,实在是不远;要说近,实在是非常的遥远,远近之别在于我们的心念。一念的平静心那就是道心,一念的烦恼心就成凡夫心了。

之四:和谐的幸福
 
      一群比丘在讨论“幸福是什么”的话题,正当他们热烈讨论时,佛陀来了。佛陀在明白他们讨论的话题后说:“比丘们,你们所说的那些喜乐无法使人解脱苦,在这个世界,幸福的来源是:佛陀出现世间,有听闻奥妙佛法的机会和比丘们和谐相处。”

      太好了。《法句经》第十四品里有一个故事,提出的是最尊贵的人出生在什么家庭?答案是和乐兴盛的家庭。後一段经文提出的是什么才是幸福?答案是三宝俱足。这两者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一个尊贵的人也肯定是最幸福的人。而最幸福的人也肯定是有宗教信仰的人。两个故事的共同点恰恰就是佛陀都提到了“和”。一说和乐,一说和谐。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佛陀提示给我们的生命的智慧。

      家庭的和谐是全家的幸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人的幸福。社会的和谐是全社会的幸福。一个幸福的家庭失去了和谐,还有什么幸福可言?一个不幸的家庭,很可能就因为失去了和谐。而不和谐,不和合,家庭之内的恶斗,相残相害,内伤内耗,自我杀戮,对这些家庭悲剧,我们应该有自省精神,应该有知惭知愧的良知。人无自省,人无惭愧之心,人就要退化到“禽兽不如”了。
 
      我们探讨和谐,和谐在那里?和谐不是商品,你有钱买不到。和谐不在别人那里,你去找也找不著。和谐只能在你自心,和谐是你内心的创造。这个内心的创造,只能源於你对和谐的觉醒,你对和谐的颖悟。你有和谐的觉悟,你才有和谐的认知,才会有和谐的坐言起行,才有和谐的人格健康。所以,我说和谐是佛陀软化我们的生命智慧。
 
      和谐不是没有矛盾,不是没有冲突,不是没有烦恼。有矛盾,能自我平衡;有冲突,能自我化解;有烦恼,能自我解脱。我们在面对矛盾和冲突时,“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心一转,海阔天空,得大自在。所以,和谐就在自心,和谐就在放下自我。佛教讲慈悲喜舍,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因此,人只有舍弃自己,让自己融入整体,做到“无我”,亦即放下我见,我执,才能和谐。恰切地说,人应该学习佛教的包容性,宽容性,能互谅互让,慈悲待人。不能包容,不能自我调整,就永远无法和谐。包容就是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别人的不同点。宽容就是宽待别人与你的分歧。只有包容、宽容,才是文明,才是礼貌。礼貌与文明就是一个人的道德习惯。我们养成了道德习惯,构建了内心的和谐心态,那么,舍弃自己,就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依靠自身内在的能量,自我平衡,自我修养,超越自我。所以,和谐就是跨越自身的障碍,就是跨越自身的樊篱。和谐就是关怀他人,利益他人。不过,利益他人,也必然利益自己。懂得“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佛法真理,和谐就是自助自强,和谐就是自爱自尊。和谐是生存的质量,和谐是生命的养分。和谐就是生死相许,和谐才是人间真情。因此,从个人来说,和谐是人品识见,和谐是胸襟大度,和谐是人格风范。从家庭来说,和谐就是平安,和谐就是健康,和谐就是清福,和谐就是好运。只有自我内心创造了和谐,我们才能实现家庭和谐,继而实现与社会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这才是真正的解脱,也才是学佛者的道心、清净心、平等心。
 
      我们佛教是理性的宗教。我们宗教徒应该站在人类良知的窗口,责无旁贷地做社会理性的代言人,人类良知的代言人,化解各种短见的愚痴的嗔恨与冲突,拒绝生命关怀的冷漠,走出生命意义的迷茫,抛弃生活方式的腐败,制止行为品质的邪恶,坚持我们的正信——把遗忘了的东西,失去了的东西找回来,这就是人的心灵的发现,人的心灵的回归,人的心灵的自觉。一切从心开始。让我们把和谐,把幸福回向人类,感恩佛陀,感恩人类,感恩一切众生。

之五:善心的力量

      向外寻求安乐是不可靠的,只会苦得筋疲力竭,而且永无止境,永无满足。

      纵然仅运用大乘转念的一个技巧,也是最好的保证。例如,可运用一偈祈请文:“至尊上师大悲者,如母众生恶障苦,今皆成熟于我身,我之善乐予他人,众生俱乐祈加持。”

      遇到任何情况,仅运用这一偈祈请文,也将不断生起菩提心,舍己爱人。菩提心的修持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它给自己的保护远胜于几百劫生生世世学习空手道来保护自己。了悟菩提心是无可伦比的。
 
      只要不改变自己的心,总会有敌人伤害自己。即使拥有比世间微尘总数还多的核子武器,也无法去除自己及他人的妄念;即使拥有如虚空般多的核武器,也没有意义。不但不能保证,反而只会带来伤害。与善心相比,这些核子弹的力量是完全不足道的。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有菩提心,我们就可以和枪、弹、军队及警察道别了。

     “一天一个苹果,可远离医生;一天一个善念,可远离敌人。”

      如果一个国家全力发展心灵,以善心代替全力发展武器,将不会为其他国家所侵犯。如果一个国家的全部民众,都全力发展善心,会因为善心的力量,而没有被侵略的危险。

      一个国家,不论军事力量发展得多么好,也没有把握永远击败它的敌人。若拥有大量军员及军备就表示永远会赢,是不合逻辑的。只有当一个国家的全部重心,都在发展心灵及善心,且每个国民都接受这一责任时,成功才会到来。重心丧失,所有其他问题就接踵而来。

      与其花费数以兆亿计的金钱于国防,不如将这些金钱用来提供大量公共设施,解决许多民生问题,让大家的生活安定舒适。
 
      智者知道乐与苦全倚仗于心,在自心中寻求安乐,不假外求。心拥有全部安乐之因,在修持转念,特别是在运用苦于成就正觉时,你当明了这些。若忘记思维问题的利益——融合问题与大乘转念,且运用它们于大乘之道上——而只思维问题的短处时,将困难名为“问题”,于是就真的成为“问题”了。因此,是自己的心制造了问题。

      这是用来解释问题的因何以是自心,问题如何源于自己的一种方法,这与思维问题的利益,运用它们于大乘之道上是相似的。当你止息厌恶问题的想法,建立喜欢它们的想法时,你的问题就真的变成有利、美好的事了。

      任何感受到的安乐皆源于自心。从炙热时感受凉风带来的小乐趣,一直到成就正觉的大喜乐,每一份安乐都源于自心,由心所造。
 
      所有因皆在自心中。既然心中的思维是安乐之因,那么就在心中寻求安乐。由自心中寻求安乐是佛法的基本要点,是佛陀的教法。而转念的修持是自心之最清晰、最善巧的寻求安乐方法。

      自己的安乐并不仰仗于任何外在因素,即是否有人对自己恼怒,或批评自己。有人对自己生气时,如果还之以悲心,你会觉得他们是多么可怜。如果以慈心视之,就能温馨地对待他们,看他们的弱点。运用转念,会视他们为不可思议的珍贵,视之为自己生命中最可贵的人,比成千上万的金钱或堆积如山的钻石还可贵。在所有众生之中,他们是最可贵,最仁慈的。

      不论某人如何以身、口、意,甚至故意伤害你,运用转念,你会觉得他们所作所为对自己发展心灵有无限利益。这种想法使自己非常快乐,并明了快乐源自于心,不是依于他人如何对待你或如何评价你。
 
      自己认为的问题,源于自心;自己认为的快乐,也源于自己。自己的快乐不依任何外在的事物而定。愚者由外在寻求安乐,四处奔忙,忙忙碌碌地期待、追寻。如果由外在寻求安乐,不仅没有自由,也绝不会完全满足。无法看清任何事情,无法作出正确判断。而且,总是有许多问题,甚至有来自敌人及窝贼的危险,很难完全满意或成功。无论乌鸦由其嘴中亲自喂多少食物给杜鹃的雏,小杜鹃也不会变成乌鸦。同样,向外求安乐是没有保障的。唯一可确定的,是会苦得筋疲力竭,而这苦是永无满足且永无止境的。

      也许这些教法对你没什么新意。然而,若能将此教法付诸实践,必能立即见到利益。若不能试着修持此法,纵然心中装满多如图书馆的转念教示,问题依然存在。大乘转念是将生命一切问题转化为安乐的最有效方法。尽可能实际修持此教法,才是最重要的。

之六:平常心是道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说: “这里是个好地方,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不一会,另一个小姑娘说: “这里是个坏地方,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我陷入了沉思。世人皆生活在高低、美丑、是非、好恶的对立空间里,有人以乐观的心态生活,处世,见到的都是阳光的一面,有人则以悲观的眼睛看问题,触目所及都是黑暗和灾难。到底哪一种心态更好呢?当你以乐观心态去生活的同时,对这世间也多了一份贪爱和执著。世间万有, 大至日月星辰,  小到颗粒微尘,都是因缘所生,有结合, 自然也就有分散的一刻。待到因缘散尽的那一刻又该如何面对呢?

      红极一时的台湾女作家三毛,一向歌唱生活与爱情的美好,一直在文章中呼唤着生命的美丽: “生命真美丽,让我们珍惜每一个朝阳再起的明天”。而这样一位女作家,竟然在1991年以自杀的方式弃世而去, 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困惑,到底该如何评定她的悲观与乐观呢?也许,她一向看到的是刺上的玫瑰,但最终却因玫瑰也会残败,凋零而无法以乐观的心态谱写出完美的生命之歌, 由于太追求完满,她的生活终于无法再完满了。
 
      美籍华人张纯如,一位慈爱的母亲、贤惠的妻子、作家、历史学家、人类伟大的人权斗士。在深入调查日军二战中在南京留下的暴行期间,接触的全都是无比残忍和血腥的历史事实, 一个个悲惨的故事,反反复复地让她陷入痛苦的深渊,让她由此透视了人性的丑恶。人性中扭曲的东西,会使最令人难以言语的罪恶在瞬间变成平常琐事。 2004年11月9日,她最终由于精神上无法承受如此大的压力,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突然离去震惊了整个世界。她看到的是玫瑰下的刺, 因为饱览了人性的丑恶而走入极端,无法发现人性中的良善,生命的美好。

      自杀者所进行的不仅仅是弃绝生命、投向死亡,也是对生存意义的检视与选择。生存的意义何在?究竟该如何面对生活中荣辱、得失呢?佛陀说:“平常心是道”。也就是说, 不着苦乐两边而行持中道,通过对世间万物的正确认识,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这一切,得失随缘。
 
      禅宗有这样一公案。有一位禅师有三个弟子,有一天,师父问三人: “门前有二棵树,荣一棵,枯一棵,你们说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大徒弟说: “荣的好”。二徒弟说: “枯的好”。三徒弟说:“枯也由它,荣也由它”。看啊,无论你选择前两者中的哪一种心态,都会产生得失之心,因受外境影响而或喜或悲,如枯也由它,荣也由它,则无论世事如何变迁, 皆可泰然处之。

之七:茶与寺院
 
      佛教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不动不摇,不逶不倚”,禅思悟道,通常坐禅长达数日,久坐困乏,因而具有清心提神的茶叶便应运而生,成为佛家信徒们的座上品。同时,佛家持淡泊的人生态度,抑欲忌荤,提倡素食,清淡茶汤无疑是最佳饮品,且茶性净洁,久钦助人寂静斯文,为佛教平添一层神秘色彩,更与僧人结下不解之缘。据唐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大兴禅教,学禅务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相仿效,遂成风俗。”许多僧人嗜好饮茶,竟至“唯茶是求”的地步,对僧人遍遍饮茶的风气,古代诗人陆容有诗咏道:
  “江甫风致说僧家,
  石上清泉竹里茶;
  法藏名僧知更好,
  香烟茶荤满袈裟。”

      佛教对饮茶很讲究。寺院内设有“茶堂”,是禅僧讨论教义、招待施主和品茶之处;禅堂内的“茶鼓”,是召集僧众饮茶所击之鼓,寺院有“茶头”,负责煮茶献茶,寺院前有数名“施茶僧”,施惠茶水。佛寺里的茶叶称作“寺院茶”,寺院茶按照佛教规制还有不少名目:每日在佛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的茶,称作“化茶”。而僧人最初吸取民间方法将茶叶、香料、果料同桂圆、姜等一起煮饮,则称为“茶苏”。到宋代,余杭径山寺还举行“茶宴”和“半茶”活动,并且发明把嫩芽茶研成粉末,用开水冲泡的“点茶法”对促进民间饮茶习俗普及有重大作用。据说,古代虔诚的佛教徒,总是以鲜花一束,情茶一杯,奉献于佛前,因而,逐渐在民间流传着“茶禅一体”“茶佛一味”的说法,将茶佛文化融为一体。
 
      随着饮茶之风的兴起,许多饮茶大师出自寺院里。唐代陆羽,曾是竟陵寺僧人,嗜茶且精于茶道,后被誉为“茶圣”、“茶神”,所撰《茶经》是世界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唐代著名诗僧释皎然善烹茶,能诗文,写下许多有名的茶诗。

      茶与佛事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它们之所以相生与共,这与其历史起源有关。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这恰好与茶在中国被广为栽培同时间,佛教盛于唐,与饮茶习俗遍及中国也几乎同步,它们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从地点看,高山峻岭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最适宜茶树生长,同时,高山密林远在红尘之外,是追求 “远避尘世、静宜诵颂”的佛教建寺庙最理想的地方。茶与佛事基于各自理由,一同扎根于高山。纵观茶史,茶经历了天然采集到人工裁培的漫长转折岁月过程,首开茶树培植之先河的大都是寺院的僧人。现今仍享有盛名的西湖龙井茶,是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在天竺翻译佛经时,从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天台山带去的。四川雅安的蒙山茶,相传是西汉蒙山甘露寺禅师吴理直所栽,称为“仙茶”。庐山云雾茶是晋代名僧慧远在东林寺所植;江苏洞庭山碧螺春茶,是北宋洞庭山水月院山僧所植并制“水月茶”。黄山松谷庵、吊桥庵、云谷寺所产黄山毛峰、武夷山天心观所产大龙袍,及徽州松萝庵的松椤,云南大理的感通茶、浙江普陀山的佛茶,天台山的罗汉供茶,雁荡山的毛峰茶等,都是产于寺院的名茶。
 
之八:生命如泥
 
      我们将生命以泥巴为喻,泥巴捏成一尊佛像,我们看了一定起恭敬心、欢喜心,然 后我顺手一搓,佛像成了猪像,各位的感受马上变了。事实上,这泥巴现猪像时没减少,现佛像时也没增加,前者不贱,后者不贵。我们还可把它揑成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川百景以及种种众生相,由此产生欣厌苦乐许许多多不同的感受,我们的生命就是在这里面打转,每种现象都是一个假我。

      从这无尽可能性的生命泥巴里,我们每一个人塑造了自己现在这副德性,都还不错,却也大致都不满意,一边怜他惜他,一边嫌他厌他,而不去发现当下之我相,实乃无尽生命泥巴之一相而已,由此识得无我而不顾影自怜或自暴自弃,由此识得生命万象轮转不息,喜怒哀乐只如幻影,生老病死皆同空花,莫为一时之得而狂,莫为一时之失而丧。

      你可以是个伟大的艺术家,像毕卡索一样,能画出各式风格的画作来。一般人哭时就不知道笑了,像有些女孩子为了某事闹情绪,跟男朋友或父母呕气,如琼瑶式电影演的那套,冲往房间将门反锁,躲在里面不出来,谁去敲门都不理,只是赖在床上,抱著枕头,把生命的泥巴揑成一个可怜的泪人儿。其实这也蛮好。有时候我们喜欢看别人哭,像可爱的小孩子,谁不想把他逗哭一下呢!但这一哭若是持续不停,会惹人恼的啊!伤心的女孩啊!你何时噗哧一笑呢?悲中有喜,哀中有乐,悲哀中喜乐性不失,喜乐中悲哀性不减,当人临终时又何以不悟“绝处逢生”呢?

     《全刚经》说“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证明一切相皆属虚妄,但千万别以为我要学佛,那这块生命泥巴都不揑,什么像都不造,这是在自己的意识上营造出一个一无所有的境界,还是森罗万象中之一相,如同泥巴不揑,一团在那儿,一团也是像,三角形、四方形、梯形皆像,而泥巴根本无像。如X光照人,片子现出一具白骨,但若以化学角度来看,则人全身只是一堆有机组合,而物理学却可能将之视为一片能场或力场,究竟生命本相为何?
 
      生命无相,如数学之N。N是1?还是—1?或者N是日月山川?还是风雨雷电?或者它是趟李钱孙的富贵穷通史?一切众生共此一N,佛家唯识学名第八阿赖耶识(如来藏)。一一众生就此各据一方,窃以为己,即第七末那(我执)识。其所据之点如泥巴揑其一端所现出的样子,则属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五识的范围。而於此产生分别形像,如大小高低、东南西北、美丑好坏等作用的即第六分别意识。此四层次识的归类只是就人类身心状况之粗分,实则N乃无限,层次之规划亦可无限。而且,此四层识分析时似有其先後次序,终究却如镜照万物,万物远近分明,入镜则同时映现,一体共存。

      N在道家相当於众所周知的无极,以O代表,也就是无尽,以无尽故,无极化太极,太极就是太尽,无所不及,无所不尽,因此生两仪、生四象,衍生万物以达无穷,正是《维摩诘经》所说的尽无尽法门。

之九:心的容量
 
      古时候,一位老和尚有个老是爱抱怨的弟子,老和尚决定要开导他一番。有一天,老和尚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一袋盐。弟子回来后,老和尚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待盐溶化后,喝上一大口。弟子喝完后,老和尚问:“味道如何?”弟子皱着眉头答道。“咸得发苦。”

      随后,老和尚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然后说道“再尝尝湖水。”弟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老和尚问造道:“什么味道?”“纯净甜美。”弟子答道:“尝到咸味了吗?”走师又问:“没有”弟子答道。老和尚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这则小故事,虽然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它的寓意很深邃。老和尚的那个爱抱怨的弟子,在老师的教导下,明白了一个真理,同样是一包盐,当溶于一杯水的时候,尝一口咸的十分难受。可是当其溶于一湖水的时候,却丝毫感不到咸的滋味。由此我们得出一个有关人生的道理,生活中固然有不少烦恼与痛苦,只要善于扩展心胸,把以前认为特别严重的事情看淡,把过去无法放下的困扰连渐解脱,我们的。境便会出现奇妙的改变。当心量拓展到了相当宽广的时候,我们就会摆脱烦恼、忧愁的的生命状态,转变为幸福,喜乐的无悔人生。

之十:人生如诗
 
      我以为,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的一生恰如诗歌。人生自有其韵律和节奏,自有内在的成长与衰亡。人生始于无邪的童年,经过少年的青涩,带着激情与无知、理想与雄心,笨拙而努力地走向成熟。后来人到壮年,经历渐广,见闻渐多,涉世渐深,收益也渐大。及至中年,人生的紧张得以舒缓,人的性格日渐成熟,如芳馥之果实,如醇美之佳酿,更具容忍之心。此时处世虽不似先前那么乐观,但对人生的态度趋于和善。再后来就是人生迟暮,内分泌系统活动减少。若此时吾辈已经悟得老年真谛,并据此安排残年,那生活将和谐、宁静,安详而知足。终于,生命之烛摇曳而终熄死,人开始永恒地长眠,不再醒来。

      人们当学会感受生命韵律之美,像听交响乐一样,欣赏其主旋律、激昂的高潮和舒缓的尾声。这些反复的乐章对于我们的生命都大同小异,但个人的乐曲却要自己去谱写。在某些人心中,不和谐音会越来越刺耳,最终竟然能掩盖主曲;有时不和谐音会积蓄巨大的能量,令乐曲不能继续,这时人们或举枪自杀或投河自尽;这是他最初的主题被无望地遮蔽,只固此缺少自我教育。否则,常人将以体面的运动和进程走向既定的终点。在我们多数人胸中常常会有太多的断奏或强音,那是因为节奏错了,生命的乐曲因此而不再悦耳。我们应该如恒河,学她气势恢宏而豪迈地缓缓流向大海。

      人生有童年、少年和老年,谁也不能否认这是一种美好的安排。一天要有清晨、正午和日落,一年要有四季之分,如此才好。人生本无好坏之分,只是各个季节有各自的好处。如若我们持此种生物学的观点,并循着季节去生活,除了狂妄自大的傻瓜和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谁能说人生不能像诗一般度过呢?莎翁在他的一段话中形象地阐述了人生分七个阶段的观点,很多中国作家也说过类似的话。奇怪的是,莎士比亚并不是虔诚的宗教徒,也不怎么关心宗教。我想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他对人生秉着顺其自然的态度,他对生活之事的干涉和改动很少,正如他对戏剧人物那样。莎翁就像自然一样,这是我们能给作家或思想家的最高褒奖。对人生,他只是一路经历着、观察着离我们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