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统计新理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42:46

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统计新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确立的新世纪、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它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做好统计工作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同时,也给我们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统计以数字信息反映客观世界的运动与变化,帮助人们从中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以便“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所以,统计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发挥着举足经重的作用。统计部门和统计工作者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统计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创新发展新思路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根据统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的多元化统计咨询体系。以“高科技手段、高素质统计人才、高效率统计机构、高质量统计信息”为目标。结合我市统计工作实际,统计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具备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求真务实,树立科学态度。统计工作的科学态度首先是求真务实。作为统计部门求真务实就是要掌握情况变化,研究新动向,把握规律性,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摸实情、报实数、搞分析、报“预警。”

2、突出重点,体现“快”、“精”、“准”要求。突出重点,就是要抓住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把握住核心、关健和要害,对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主要问题,按照五统筹的原则,统盘考虑,既要抓住第一要务不放松,又要力求“快”、“精”、“准”。“快”就是要体现统计信息时效性要求;“精”就是要体现统计信息的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可比 性和一致性的要求,也就是统计产品要有“精品”;“准”就是要体现统计信息客观性、质量高的要求。

3、创新思路,谋求和协发展。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统计工作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精神,没有创新思路,就没有与众不同的出路;没有创新工作和机制,就没有统计工作的动力和市场。

创新统计工作思路,必须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协社会为前提。一要增强服务意识,即围党政中心工作做好优质服务;把握社会热点,做好主动服务;面向社会需求,做好开拓服务;着眼未来,做好超前服务。二要增强学习意识,虚心学习,深入研究。学习掌握先进的理论、方法、技术,努力做到理论上的科学性与操作上的可行性相结合。三要增强宣传,引导意识。统计工作者要广泛地宣传、引导统计工作、统计制度、统计法制、使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四要增强协调意识,把有限的统计力量,统计资源协调好、组织好、管理好、最大限度地发挥大统计体系的整体效能。五要增强创新意识,不断进行观念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六要增强法律意识,坚决依法统计,保障统计数据质量。具体讲,应从以下方面谋求和协发展。

①统计工作思路上要体现前瞻性,讲求科学性。在实际工作中,要从习惯于单纯对数据统计、汇总向开发利用。并以统计特有的语言提供对策建议转变;要从习惯于单纯对经济活动的描述型、数字比较型向综合分析型、实证型、预测型转变。

②统计工作制度方法上要体现灵活性,讲求实用性。要提倡变繁琐复杂的全面报表为简单快捷的抽样调查,辅之以有限的、有重点的全面报表以及问卷调查,作为比较评估的补充。切实克服目前“一表统到底,报表满天飞,指标一大串,与实不着边”,机械求全的作法。

③统计体制上要体现独立性,讲求权威性,在统计体制上要变目前“干部地方任、经费地方给、数据地方江”为“干部上级任、经费上级给、数据上级定”的垂直管理体制,加大统计部门独立性,从而增强统计抗干扰能力和统计管理的权威性。

④统计工作服务上要体现开放性,讲求时效性。统计工作是为市场经济体制服务的,市场经济有什么,统计就应调查、反映、分析什么。这就是要求不断扩大统计范围,扩大统计涵养面,丰富统计内容。同时还要敞开门户搞统计,发挥大统计的功能,联合社会部门共同开发利用统计资源。固然,统计资料是我们的产品,如不拿出来开发使用、交换,就不能被社会认可,就不能实现“产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同时,资料的使用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超过一定时限就要贬值甚至变为无用。

⑤统计信息质量上要体现客观性,讲求真实性。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报实数。

⑥统计机制上要体现激励性,讲求公平性。要逐步建立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确立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观念,实现分配上的公平合理。

二、落实科学展观,统计工作必须唱响改革主旋律

深化统计改革,建立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决策和调控需要,与国际接轨,与实际结合的统计制度方法是保障统计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当前统计工作面临问题的关健所在。结合我市实际,应从以下几方面重点推进。

1、改革统计体制,调整统计职能。市级构建,“××市统计调查局”,内设“三支”调查队(农调、城调、企调),“三个中心”(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数据统计普查中心、统计保障服务中心)。

县级根据职能调整的不同需要比照市级设立机构。实行“分级垂直、内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将县、市、省(区)的人、财、物“逐级上划、分级下管”,形成国家级管省(区)局,省(区)局管市局,市局管县局的层级管理体制格局。这样,从整体上整合统计资源,形成大统计体系,较好地发挥大统计功能;从统计内部又保持相对独立性。

各级统计机构职能定位,坚持“有所侧重”原则。省(区)级:加强调控职能。侧重统计设计、统计执法、统计教育、统计研究、统计巡查、统计评估、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资料开发应用等,这些方面,省(区)级优势明显。市局级:加强核算、组织职能。侧重全市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组织全市统计调查、统计汇总、统计分析、统计督查、统计协调等,这些方面市级局条件便利。县级局:加强实施职能。侧重承担自上而下的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乡(镇)统计站弱化或撤销。把乡(镇)站统计人员编入县局,整合资源。各乡(镇)的统计工作由县局承担。

2、改革统计制度方法。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效率为目标。建立各级、各行业名录库、数据库、使其成为各有关统计调查、统计制度建立、统计分析的共同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强和改善部门统计工作、扩大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减少全面调查方法。积极建立个体私营经济、餐饮业、服务业的调查制度和方法。尽快设计社会资源与环境指标以及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按照国民经济指标需要,将现有的部门统计分为三类,建立《部门统计报送制度》以及配套的《统计工作巡查制度》、明确规定调查对象应报内容、时限等。

3、改进国民经济核算。构建省(区)市二级核算体系。省(区)局核算全省(区),下管各市级,各市级局核算辖区各县(区),形成逐级评估控制数据质量的体系。核算资料主要依靠抽样调查和市级“三类”部门报送的数据为主,县局报送数据为补充。这样,省(区)、市局都可以腾出更多精力,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各市县(区)的经济现状,增长亮点,切实做到“下管”有理、有据。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统计工作必须实现优质高效服务

统计工作没有优质高效的服务,就没有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主动配合的调查对象,没有强有力的领导支持和统计对象的配合,就没有真实可信的数据来源,这就无从谈科学发展观。依我市近几年的实践经验,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开展资源共享,扩大成果共用。统计资料是资源,是公共产品,要多渠道开发,广泛使用,不仅应在政府各部门之间实现共享,而且应为社会公众所共享。这样,通过全社会的广泛应用与研究,才能真正透过数字揭示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体现科学发展观。

2、开展“预警”、“监测”服务,提供决策咨询依据。统计部门既要运用科学手段和方法开展数据调查,提供详实可靠的统计数字,又要对各方面因素深入调查研究进行综合分析,提供有理有据的统计分析报告;还要科学预测经济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信息、咨询和监督作用。努力成为经济“气象局”。科学准确预报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开展监测,通过“经济预警”和“经济监测”服务,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更好地实施宏观调控职能,体现科学发展观。

3、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和社会重大活动。努力体现党政领导决策到那里,统计服务就渗透到那里,从而体现“决策有据”的科学发展观。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统计工作必须依靠法制作保障

依法统计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统计工作职能,优化统计环境的根本保证和支撑。靠法制,就是要在统计工作中切实加强法制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依法办统计,依法治统计,依法兴统计的道路。这就要求对统计工作实行全面、严格的法治,发挥法制在统计工作中的引导,规范和保障作用,从而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建立统计执法队伍。宣传《统计法》实施《统计法》。经常性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建立统计执法责任制。研究制定适合本地区联合执法的新体制、新机制、开创良好的法制环境,充分发挥《统计法》应有的支撑作用,确保统计应用中科学发展的贯彻落实。

            撰稿:固原市统计局 张 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