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幅石刻标语入手探析川陕革命根据地教育事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20:24

发布日期:2010-7-16 16:55:20 字体显示:大中小 本周浏览:64  共计浏览:102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  李一民
摘要: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大区域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教育事业更是促成川陕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巩固的强有力支撑。本文从几幅石刻标语入手,探讨、分析川陕革命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宗旨、政策、方针、特点,同时阐明这几幅石刻标语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石刻标语  川陕革命根据地  教育事业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留下的石刻标语成为全国绝无仅有的一道红色风景线,红军利用川东北山高岩石多的自然优势,在悬崖绝壁、石碑、石柱、石方、石缸、房屋基石上刻写了大量的红军石刻文献、标语、对联(以下简称“石刻标语”)。这些石刻标语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宣传面大,保存时间长,它和有关历史文献一样,是研究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的重要材料。本文就当年红四方面军留下的几幅石刻标语,来探析川陕革命根据地教育事业。这几幅石刻标语是:
加紧识字读报,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通江)         (石刻标语一)
各区各乡成立列宁小学!(中国共产党川陕省委   通江)(石刻标语二)
实行无产阶级教育!(丙通江)(石刻标语三)
普及农村教育,发展无产阶级文化水平!(南江)       (石刻标语四)
川陕革命根据地位于四川、陕西两省交界的米仓山和大巴山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川陕边区党组织和广大劳动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建立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它将土地革命的烈火,由中国的东南引向西北,壮大了革命力量,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正如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所评价的:“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川陕苏区有地理上、富源上、战略上和社会条件上的许多优势,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川陕苏区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红军未到之前,川陕边地区在国民党军阀地主的统治下,政治黑暗腐朽,经济十分落后,文化教育也非常落后。当时川北多数县虽然都设有中小学校,但由于国民党实行反动的教育政策及收取高昂的学杂费,90%以上劳动人民的子女,都被排除在学校大门外。
川陕革命根据地建立后,苏区党政军在进行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同时,在极端艰难的战争环境下,尤为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早在1931年11月7日中华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所通过的苏维埃宪法大纲中就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大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在进行革命战争所能做到的范围内,应开始实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首先在青年劳动群众中施行并保障青年劳动群众的一切权利,积极地引导他们参加政治和文化的革命生活,以发展新的社会力量”。而苏维埃教育的宗旨则“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劳苦民众,在于使教育与劳动生产相联系,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的幸福的人。”这即是当时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根据上述方针和宗旨,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提出了根据地文化教育的任务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当时文化教育的中心任务,川陕革命根据地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政策和法令,采取各种措施来发展教育事业。“石刻标语一”正是反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教育宗旨之一——“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
1933年川陕苏区党的第二次全省代表大会通过的《目前政治形势与川陕省党的任务》要求:“开展群众的普遍教育,扩大彭杨学校,恢复苏维埃学校,各县设立列宁学校,设立小学或工农教育所”。之后,川陕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川陕省苏维埃的任务的决议》指出:“广泛的发展苏区的文化教育,工作的重心应当是发展社会教育,各处都办工余学校、俱乐部、识字班、读报班,加紧识字运动,使苏区工农大众能识字;有计划的建立各地的列宁小学,建立出版工作,大批的出版共产主义书籍。同时为了适应苏维埃的需要,大会决定省苏维埃文化委员会马上成立苏维埃学校,培养文化和其他各种专门人才”。“ 石刻标语二”则反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教育任务之一——“在各区各乡成立列宁小学”。
川陕苏区的文化教育组织严明,各司其职。《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组织法》和《川陕省苏维埃组织法及各种委员会的工作概要说明》规定,川陕苏区的文化教育由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文委会下设学校教育局、社会文化局和国家出版局。县设文教委员会,区设文教委员,乡、村苏维埃政府有委员分管,层层负责文化教育工作。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事业是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工农大众掌握了国家政权,由中共直接领导和发展起来的。政治的解放与经济生活的改善,使工农大众及其子女获得了享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与过去的教育相比,具有大众化、科学化等新的特点。在紧张、激烈的战争环境下,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事业一直在逆境中向前发展,在学校教育、干部教育及社会教育等方面都有所进展。
一、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主要有列宁小学、贫民学校、中学和专科学校,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文化教育,尤其是列宁小学办得最有特色。
列宁小学相当于初级小学,在根据地各区、乡普遍建立。部分区还建立有相当于高级小学的列宁学校或列宁模范学校。小学的规模大小不一,随具体条件而定。学校招收的学生多数是贫农、雇农和中农的子女,小的六七岁,大的十三四岁,上学不要钱。教师都要经过苏维埃政权严格审查,不合格的不聘。模范教师则发奖金以资鼓励。一些学校还由红军指战员教军事课,进行必要的军事训练。
学校教材是新编的,课本有如下几种:1.初级小学识字课本;2.童子团站岗读本;3.少先队课本。课本浅显、通俗、有韵,既是儿童识字、学文化的课本,又是对学生进行革命道理、党的政策、无产阶级道德教育的教材。上述情况无疑是对石刻标语二宣扬的“列宁小学”的说明。
贫民学校与列宁小学类似,课程、教学方法都相同。不同的是,贫民学校的学生因生活困难,由学校供给伙食。工农中学和普通中学的教学内容则以政治与军事内容为主,每期学完后,都要选拔一些学习好、成份好的到红军大学去学习。专科学校除开办医学班、农学班,培养医农技术人才外,还设有经济训练班,培养经济建设人才。
二、干部教育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提高干部的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川陕苏区十分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制定了干部教育重于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的方针,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以贯彻执行。川陕苏区干部教育分为在职干部教育、短期干部训练班和干部学校教育三种形式,相继开办了中华苏维埃学校、苏维埃干部学校、妇女干部学校,以及党校和团校。在短期内为党培养出大批骨干力量,加强了党的战斗力,在几次反围攻战斗中起到了堡垒作用,在党政建设中起到了模范先锋作用。
三、社会教育
在川陕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中,广大工农群众直接担负着革命战争和生产斗争的任务。社会教育的对象,主要就是不能脱产学习的广大工农群众。党必须充分发动群众,提高广大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所以工农业余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川陕苏区为了适应当地文化普遍落后的现实,在根据地施行完全免费的普及教育,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和以扫盲为中心的工农业余教育。相继广泛开办了夜校、半日制学校、文化补习学校以及识字班、识字岗等群众教育组织形式,开展了俱乐部、戏剧、读报、军体等文化活动,对广大工农群众进行文化教育和政治教育,从而提高了工农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保证了苏维埃政权各项任务的胜利完成,发展了新的社会教育。
通过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工农干部乃至一部分劳苦工人、农民、手工业者,不仅能识字、唱歌、读报纸,而且懂得许多革命道理,提高了政治觉悟,积极参加根据地的各项斗争,夯实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基础。
在20世纪30年代初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川陕革命根据地“实行无产阶级教育”(石刻标语三),并根据当时无论是工人,还是农民,文化水平都很低,甚至“大字不识一个”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倡导:“加紧识字读报,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石刻标语一);在“普及农村教育,发展无产阶级文化水平”(石刻标语四)的同时,在“各区各乡成立列宁小学”(石刻标语二)。
这几幅石刻标语的价值和意义在于:
1、记录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宗旨——“实行无产阶级教育”(石刻标语三)。这无疑是对中华民国旧式教育的反对,它一反中华民国旧式教育为地主、富农、资本家、官僚及其子女等服务的宗旨,贯彻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服务,为工农大众及其子女服务,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明确,阶级性强。
2、反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普及义务教育的革命实践——“普及农村教育,发展无产阶级文化水平”(石刻标语四),“各区各乡成立列宁小学”(石刻标语二)。反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针对区域内农村占绝大部分,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无产阶级的子女没有文化的实际情况,实施广覆盖的启蒙教育,夯实了川陕苏维埃政权的基础。
3、记载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突出干部教育,为革命事业培养人才的情况——“加紧识字读报,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石刻标语一);“普及农村教育,发展无产阶级文化水平”(石刻标语四)等,记载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突出工农干部教育,从工人、农民等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员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培养了一批党、政、军、团、工会和妇女干部,使他们更好地成为根据地有文化、讲政治、懂军事的干部,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巩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重现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视社会教育的情景——“加紧识字读报,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石刻标语一);“普及农村教育,发展无产阶级文化水平”(石刻标语四)等,一定意义上重现了川陕苏维埃政权重视提高根据地广大工农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广泛开办了夜校、半日制学校、文化补习学校以及识字班等社会教育活动的情景。
“观一叶而知秋”。在原川陕革命根据地区域内保存下来的这几幅石刻标语,见证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发展教育事业的光辉业绩。透过它们,我们可以探讨、分析川陕革命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宗旨、政策、方针、特点。显然,这几幅石刻标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文献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川陕革命根据地历史长编》,林超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