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芜湖“我眼中的香港学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19:19
“我眼中的香港学校”
2009年12月09日 来源: 被阅读 517次 www.wuhu.gov.cn

孔祥明是芜湖市绿影小学校长,安徽省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编写专家组成员。 今年7月,作为教育部小学语文专家指导组成员,经教育部和香港特区政府评审、批准,应邀赴香港担任教学指导工作一年。
孔祥明校长到香港后,记者通过互联网和他保持着联系。在香港工作之余,孔校长通过电子邮件,向记者畅谈了他对香港基础教育的观察、体验和感受,昨日,记者通过互联网对他进行了采访,相信他的感受对芜湖的教师、家长会有启迪。
□记者:在香港做老师辛苦吗?
■孔祥明:在香港,就我所知道的小学,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是跨学科、跨年级任教的。这已经成为一种任教制度,被广大教师认同和接受。我经常在办公室里看到,一位老师刚刚批改完作文,接着又在批改数学或科学常识;一位语文老师却穿着体育运动服,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一位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又是一年级某班级的语文老师或数学老师;一位老师星期一参加语文备课活动,星期二又参加数学备课活动……有时,我问他们对这样跨学科、跨年级的教学有什么感受, 大家都认为这样的教学安排是辛苦、繁忙的,但在他们心中,这已经是一种自然接受的现实,仍旧那样投入地、默默地工作,很少有老师按时下班,利用下班时间批改作业,辅导功课的情况屡见不鲜。
□记者:香港老师课外辅导学生吗?
■孔祥明:在香港的小学里,老师最多的是课间辅导。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我经常走动于学校的走廊、教室门口和操场,除了看见学生们在操场、平台上活动外,还有一些学生在写作业,边上会有老师一直看着,不时会有学生将做好的作业送给老师批改;有的正在接受老师面对面的辅导。平时,因为办公室人很多,很拥挤,也是为了不影响别人,一般不在办公室辅导学生。学校里除了正规的大教室外,还有一些很小的教室———个别辅导室。这种辅导室,每个一般设有十几个座位,每一位年级的任课教师安排辅导课,写进课表中,作为正式的工作量统计。学生一般在放学后或休息日安排在辅导室上课。学校老师对学生的辅导是无偿的。
□记者:香港学校分快慢班吗?
■孔祥明:香港的很多学校,在三年级及以上会分层教学,分为A、B、C、D、E班,A、B班为优等生班,其他三个班平等分班。即使是全校最差的班级,老师都是极具耐心,同样的一份教学设计,老师们一定会考虑到学生的差别而作适当的改动。学校对他们还进行无偿的个别辅导,这样的做法,在已经进行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体现了对学习困难生的关怀和帮助。学校、家长、社会能够正视差异的存在,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弥补差异所带来的不足,缩短差异的距离。学校的做法,也得到了广大家长的认同和支持。
□记者:香港学生的作业多吗?
■孔祥明:作业在香港称为工作,发作业本称为派发工作纸。据我了解,在香港除了体育学科没有书面作业,其他学科一般都配有工作纸。
香港学校在作业的管理上是非常严格规范的。首先,作业的种类和数量要经过备课会讨论、研究,统一制定。其中有统一的作业本,还有大家讨论原创的,要由专人按照讨论结果拟写工作纸,打印派发给学生。其次,作业的批改时间是同步的,有的老师来不及批改,只能下班推迟回家或利用休息日来校批改。批改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必须做到细致、准确,尤其是写作,批改更是严格,每一篇都要求有总批,所有错别字必须标明,并要求订正。再次,对作业的管理和评估也非常及时,每次备课会上,都要检讨、反思学生工作纸完成的情况,并作出必要的定量分析。正因为作业管理得如此严格规范,所以,广大老师在有限的时间,会立刻投入到批改作业工作中,几乎没有抬头说话的时间。
□记者:香港学校的师生比例高吗?
■孔祥明:在香港的大部分学校,教师数和班级数的比例明显比内地低得多。我所在的两所学校均为三十个班级,正式教师数都是五十多人,加上助教和其他人员,不超过六十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跨学科和跨年级就成了一种公认的制度。就我所看到的情况,学校对教师的岗位管理,主要采取的是每一年均进行重新分配,这和内地的跟班上,大循环、小循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今年是一个年级的某个班老师,明年可能是另一个年级某个班的老师,教师能上能下,变动正常。
在香港,能够站稳某一个教师岗位是很不容易的,也是大家很珍惜的。面对这种岗位的不断调整,每年的重新分配,教师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记者:香港的校长们忙什么?
■孔祥明:也许是一种巧合,也许就是这样一种现实存在,我所接触和了解的小学校长都是女性,且都是有一定年龄的温和、文雅,很有风度的学者型女性。每天,从我早晨进入学校,有时偶尔见到校长一面,一直到下班,几乎很少见到。要不是有一些重大活动或全校会议,见到校长是很难的。那么他们在忙什么呢?  从我的观察来看,主要有这几块:接待即将上学的学生家长和在校学生家长来访;接待办学团体的考察;接待教育界人士的来访;审批各种计划、文献;思考和决策学校的发展;有选择地参与一些教师发展活动。在学校,只有很少的人能够享受单人单室办公条件,校长是其中之一,进入校长办公室必须由办公室主任通报允许方可。
但无论在学校的什么地方,校长见到师生都会送上亲切的微笑和热情的招呼。每一次有重大通知,都是校长亲自来到教员室向所有老师通告,并且一再叮嘱注意事项。
□记者:香港教育多元化是怎么体现的?
■孔祥明:由于历史原因,香港受中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在形成经济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多元化的同时,逐步也形成了香港教育的多元化。香港基础教育多元化体现在许多方面。
办学体制多元化。在香港,出资办学的团体来自于社会许多方面,有政府学校、教会学校、社会团体学校和私立学校。这种多元办学的体制,满足了社会的不同需求,推动了教育的进步发展。
办学思想多元化。由于香港的校长选拔和教师招聘皆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外国人和海外华人在香港教职员工中占很大比例,他们受中国儒家教育思想和西方现代教育思想的共同影响,形成了香港教育思想的多元化。
课程内容多元化。香港基础教育学制分为幼稚园3年、小学6年、中学7年(初中3 年、高中2年、大学预科教育2 年)。学校课程框架由学习领域、共通能力、价值观和态度等三个互相关联的部分组成。提供五种重要的学习经历:德育及公民教育、智能发展、社会服务、体艺发展和与工作有关的经验。各学校根据课程需要有选择教材的权利。
教育管理多元化。与内地相比,香港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结构体系。教育统筹局主要是制定政策、计划和法规,教育统筹委员会制定整体教育目标和策略。对学校的具体管理主要推行教育问责制度,只要教师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没有举报,且达到了应该完成的绩效责任,教育行政部门一般不过问学校的具体管理工作。学校管理由校长、教师校董、家长校董、校友校董、独立校董组成的专家集团管理,并设有校监,减少学校的决策与执行风险。
□记者:香港的学校强调学生自主管理吗?
■孔祥明:在香港,学校为了加强学生的自主教育,都组织由学生担当的“风纪”队伍。他们除了上学前在学校门口负责值日,在课间小息时负责监督、劝诫同学的言行举止外,还有着更多的任务。
领队任务。这是我印象较深的一项任务。外面的早操或集会的音乐响起已经很长时间了,老师才从办公室动身前往,有时老师根本就没有动身。我一直在心里犯嘀咕:老师没有到位,学生能够自觉站好队伍参加早操或是集会活动吗?后来我发现,原来学生都是由学校的“风纪”带着队伍走进操场的,尤其在低年级的队伍前,一直都有“风纪”管理者队伍。活动结束了,还是由“风纪”带领着走回教室。尽管是学生管理学生,但队伍井然有序、悄无声响,丝毫不比老师在场时差多少。
维持任务。在香港的小学,学校围绕学生的诸多能力和情趣目标所开展的活动非常丰富,而这些活动中,大部分是由学生自主组织、自主参与、自主管理的。在我协作的其中一所学校,为提高学生加强自我管理意识,开展了一个以“能自律、齐守规”的主题活动,全校给每一位学生都发了一张印有一个学期日历的表,只要在自律和守规方面表现好,班级的任课教师都会在这张纸上的格子里贴一张小贴画,达到不同数量都能得到相应的奖品。这个奖品不是由老师发,而是规定在一个月的某一天,在操场上由学生自主领取。活动全程由学生负责:派发奖品由学生负责,引导和指示由学生负责,领奖排队由学生负责。我看到,尽管前来主动领奖的学生很多,但都井然有序地排着队,有时也有个别学生想“插队”,但很快就被戴着“风纪”绶带的同学善意地给劝去排在队伍的后面,没有争执,也没有高声喊叫。 (图片由孔祥明提供)
记者   王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