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强势群体”就业难症结(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22:50

解读“强势群体”就业难症结(图)

2009-06-16 17:44:00 来源: 北京商报(北京) 

商报记者邓琳王晓然/文王晓莹/图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2009年毕业生就要离校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表示,在今年8月份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率80%,但麦可思公司总裁、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王伯庆明确表示,这是不太可能的。大学生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被专家视为就业的“强势群体”,而国家也陆续出台了越来越多的就业促进政策,那么大学生就业难症结到底在哪儿?

  就业率不取决于供应方单边销售热情

  在日前召开的大学生就业研讨会上,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表示,大学一毕业就全部就业,这是计划经济观点。“为实现就业,现在的大学实际上早已不是四年制,而是三年制,第四年学生大多出去找工作了,这是不科学的。”

  相关数据显示,7年前,我国大学毕业生每年约为100万,今年将达到610万。根据对大学生就业研究三年的经验,王伯庆判断,到今年8月底,2009届大学生一次就业率不会到达70%,原因在于经济形势刚刚开始复苏。

  王伯庆表示,就业率取决于经济增长,不取决于供应方的单边销售热情。无论各高校如何努力辅导求职,但由于市场容量有限,就业率不会大幅增长,除非供应方大幅度“削价销售”。

  在我国经济形势最好的2007年间,股市、房市双双飘红。当年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9月,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72%,并且当年升入的研究生也被列入就业范围内。

  但是,“应届大学毕业生不必惊慌,大学毕业生就业将在毕业半年内逐步实现,并升至稳定状态”。王伯庆称,2009年国家经济刺激政策会起作用,如果今年经济增长率能够实现8%,那么到年底,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应该是约86%(不包括读研),与去年持平。

  用创业填补就业岗位不大现实

  业内专家指出,用创业来填补缺乏的就业岗位是不大现实的。因为很少有人因为没工作就去创业,创业者的行动动力是出于自己的理想,而且这些人往往家底殷实、靠父母资助。

  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和那些就业政策环境较好的国家,其创业率达10%至30%,我国创业率仅为1%。但王伯庆认为,国内外的这个对比并不科学,国外创业率指标的主体并非大学应届毕业生,一般是毕业后若干年的毕业生。其实在应届毕业生的创业率上,国内外大体相同。

  经最新调查发现,学历较高的优秀大学生只要能够找到工作,大多不愿意创业。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环境好的城市,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越低。创业大学生中,41%是因为自己想创业,只有15%是因为没找到工作。

  大学生创业意识受其家庭的文化影响较大。调查中,2008届大学毕业生中,来自“私营雇主”、“企业经理人员”、“个体工商户”等家庭的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最高。此外,据了解,风险投资商并不愿意投资大学生创业。

  政府部门当前十分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且有一些小额贷款政策推出,对此,王伯庆表示,对其效果拭目以待。

  政策失衡导致职业教育失落

  “学生考不考大学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心态问题。”研讨会上,新东方研究院执行院长张亚哲说,上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后,学生没有压力,因为考上不容易,考不上是正常的,而现在正相反。

  王伯庆表示,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扶持已经做得非常多了,“为什么把太多的资源用到大学生上面?其实大学本来是就业强势群体”。

  张亚哲指出,更多学生需要接受职业教育,接受不上大学转而向其他教育形态发展的可能性。他认为,学生只看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因为毕业后薪酬最高,这严重影响了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教育平衡。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举例称,印度每100个高中生中有38个上大学,56个上中专和大专;德国每100个学生中有40多个上大学,38个上中专和大专;在中国每100个高中生中只有18个上中专和大专。“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职业人才。”他说,“在源头上可能就存在政策失衡的问题”。

  西安欧亚学院院长胡建波则认为,国家4万亿投资主要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但现在大学生就业基本上面向服务业。在发达国家,私人医生、个人的会计师很普遍,在中国就很少。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权重为40%左右,但仅有20%的就业率。

  胡建波强调,要进行经济转型,把服务业的就业率扩大,大学生培养出来就能与之相辅相成。

  大学教育“太多的东西没学到”

  大学生就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到底有多密切?是不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就应该在大学专业设施上向就业岗位靠拢?日前,沈阳大学新增加一个由市长亲点的信访专业;去年,河南农业大学增加了由省长亲点的通关专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主持人、北京交通大学查建中教授认为,不管是高职、高专或是本科专业,都不要因为社会需求而马上成立新专业,应该重视打好基础。

  国内专家根据研究发现,学生最缺乏的第一是价值观,这和专业设置没有关系;第二缺乏基本工作能力,这也与专业无关。查建中表示,如果基础打好了,怎会做不好信访工作?国外很多培训不是放在大学,而是在岗培训。

  社会一再强调职业能力,但以法律为例,法学专业毕业生成为律师的并不多。袁岳对此指出,法学专业培养了许多基本能力,如用书面规范使用能力、系统逻辑辩证能力、强有力的口头沟通能力。“学生具备这三个能力,做什么工作都会有人要。”

  陈宇称,大学生就业难不是因为他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少,而是他需要就业的东西没有学到。以商科举例,国外的商科教学都是围绕现实中的案例展开的,但国内很多教学仍是照本宣科。

  他认为,大学生在学习现有知识基础上应再加上4条:了解社会生活;熟悉职场规则;寻找自身位置;品尝从业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