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农、茶企和地方负责人共话产业发展——茶“道”锵锵“三人行”--贵州商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6 20:55:18
茶农、茶企和地方负责人共话产业发展——茶“道”锵锵“三人行”
http://www.gog.com.cn  10-10-22 10:49金黔在线-贵州商报

黔茶,正在经历一场由传统转变为现代的产业蜕变。这场转变的核心,是不断提升茶产业的效率。只有效率高了,茶产业的发展才有根基,才有动力,也才能取得更大发展。
产业的高效率,源自各种产业要素的高效率配置。近年,茶农、茶企和各地方政府作为推进我省茶产业大发展行为主体,根据各自的角色定位,各尽其力,各显其能,不断优化土地、劳动、技术、资金、品牌、市场等各种产业要素的配置,使茶产业的高效率、高效益愈凸显。
茶“道”漫漫,茶农、茶企和各地方政府锵锵而行,共奏黔茶大发展华章。为反映他们所思、所做、所获,记者采写了这组报道。
湄潭 产业链延伸变废为宝
茶农:农药残留恍惚不得
这个季节,每天下午五六点钟,湄潭核桃坝村的陈廷亮都会提着装了刚采下茶青的竹篮,到村里的交易市场。那里早就有很多本地外地的经纪人站在电子秤边收茶青了。
陈廷亮家3亩田几乎全种了茶树,茶青多的时候,每天能采七八斤,少时只有半斤。春茶大量上市时,每天早上下午他都要去茶青市场。
“我们以前家家户户都自己加工干茶。一天做出的干茶才三四斤,得积攒一星期才能背到市场上卖。做出的茶也不行,只能卖几元一斤。”陈廷亮说,就是自己加工,也要注意质量安全。
茶企:茶青茶杆全是宝
随着湄潭茶业产业链条的延伸,陈廷亮茶园利用率越来越高了。现在夏茶和夏秋茶,甚至打下的老叶老杆,当地绿色食品工业园区里,陆圣康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正在大量收购这类茶原料。这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掌握的技术能从中提取茶多酚等多种物质,并打造出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速溶茶粉和茶饮料等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已覆盖了国内很多城市的大中型超市。
“1吨茶多酚需要10多吨茶原料。以我们品牌的年生产能力,至少能容纳3000多吨茶原料。明年投产的二期工程计划年产1500吨茶多酚,到时需要9万吨茶原料,占全省夏秋茶产量70%。”陆圣康源公司负责人唐弟康说。
政府:聚集企业壮大茶产业
湄潭县茶桑事业局副局长何义龙说,茶产业链长、关联度大,涉及到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以及旅游、茶饮食、茶文化、茶保健等多个领域。我们做的文章之一是围绕一亩茶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过去,除少数用于有性繁殖外,多数茶籽是废弃物。现在我们引进了南方嘉木公司收购做茶籽油,每公斤茶籽单价为3元左右,每亩茶园茶籽收入可达2400元上下。去年,该公司出产茶籽油700吨,收购茶籽7500吨。
在发展茶产业时,县里认识到,没有工业反哺的农业,根本上仍然是弱质农业。发挥茶产业优势须将工业作为产业支撑平台,聚集企业,才能做大做强茶产业。2003年,县里建立了绿色食品工业园区与此思路对接,与茶相关的公司占园区进驻企业的70%。园区内产生了各种茶叶及茶业延伸产品,就是分离出的茶梗,也提供给其他厂家作为茶枕的原料。
道真 支柱产业消化富余劳力
茶农:茶园管护收入高
徐建军,道真自治县玉溪镇淞江村人。这位40多岁的汉子曾在浙、沪、粤打工14年,家庭开支全靠他的打工收入,家境很困窘。2007年春节回老家时,正碰上道真轰轰烈烈地发展茶产业。徐建军选择留了下来。
家里7亩原来只栽包谷的土地流转给了当地一家茶业公司,当年就种上了茶苗。徐建军顺理成章地成为这个公司的雇工,工资收入和产量、质量直接挂钩按卖出茶青销售额10%的提成。就是说,在他负责管理的360亩茶园里,产量和质量都由他负责,而不是仅仅进行简单的生产拿工资。
2009年,徐建军管理的茶园给公司上交了2000多斤茶青,收入1.4万元。今年,徐建军管理的茶园茶苗开始进入盛产期,产量估计翻番,他预计今年的收入随随便便超过两万元。“这比在外打工强多了!”徐建军说。
茶企:客商住茶园守茶青
道真博联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不到5年,种了2200多亩茶,今年采茶期,外地客商带着大笔现金住进茶园守着要货。该公司2011年的茶已经预售完毕。公司负责人韩湿骏说,吸引这些外地商人的,其实是道真茶的品质。
博联公司的茶园全部采用鸡粪、沼液和油饼当肥料。每年光从安顺一家养鸡场运来的鸡粪就超过280吨,油饼也要消耗掉上百吨。去年博联公司销售上万斤的品种有两个,上10万斤的品种有一个,仅仅这三个绿茶品种,就给博联公司带来800多万元的销售额。
政府:富余劳力有了出路
副县长李德蓉介绍,进入二十一世纪,道真茶产业开始发力。从2003年起,县委、县政府把茶产业作为特色产业中的支柱,提出到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要达到16万亩,产量22972吨,实现产值6.75亿元。
李德蓉说,茶产业不仅是一个高产出的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茶园田间管理、茶青采摘等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可以解决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凤冈 创新模式破解难题
茶农:茶青在树上就卖了
西山村63岁的封自华种了近20年的茶,从卖茶青到加工干茶卖再到为公司种茶,他走过的路是当地大多数茶农的缩影。
西山村紧挨湄潭县。最早,眼见湄潭乡亲靠茶致富,封自华和乡亲们便托人买了茶苗,但种出的茶品种杂乱,茶青得背到附近的湄潭永安镇或者湄潭县城去卖,往往一斤只能卖几毛钱块把钱。后来本地茶青越来越多,村里只有一家加工厂,远远容纳不了那么大产量。封自华花一万多元购买了机器,又蒸又炕地把茶青加工成干茶。近年,凤冈整个茶市场热了起来,加工厂越来越多,茶青还在山上就卖光了。”
前几年,凤冈乌龙锌硒茶业有限公司在西山村建加工厂,将老封的茶园也整编了进去,成为该公司的原料基地。老封说,最让他高兴的是,茶园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以前夏秋茶的老叶老杆没人要,现在公司收购去做乌龙茶。
茶企:产业根底要靠基地
“贵州绿茶太多,竞争非常激烈,乌龙茶原料比较好找,主要是夏秋茶和老叶老杆,下树率高。”凤冈乌龙锌硒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他们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在遵义市龙坪,凤冈西山村等地,建立了11000余亩茶园,并以当地土壤富含锌硒作为挤进全国乌龙茶市场的砝码。这几年他们拿下了三项专利:锌硒乌龙茶、锌硒铁观音和锌硒红茶,这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更有底气。
政府:强化服务和监管角色
“只有企业才能解决好市场问题。”一位县领导说。该县积极引资创办茶企业。
当地政府通过茶企,在产业建设中内联群众——引领和指导农民进行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外联市场——积极开拓销售渠道和进行品牌打造。
政府同时强化自身的服务和监管角色。为了破解茶企茶农融资难题,推进了“三资转换”,将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目前茶园确权颁证面积有1.54万亩,农户凭证贷款,最高授信额从3万元增加到50万元,利息比以前减少了10%。目前全县已评级授信的农户有近十万户,覆盖率91.66%,授信额12亿元,已向农户提供担保贷款4.7亿元。
余庆 富民效应开始释放
茶农:不再为售茶青发愁
小腮镇春景村是余庆县发展小叶苦丁茶的主要基地之一。2000年以前,这个村的村民开始种苦丁茶,因为村子周边没有大一点的加工厂,卖茶青就成了村民最头疼的事。
2009年11月,余庆县香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入驻该村后,改写了这里茶青收购难的历史。“有公司,我们就放心了,还有订单保护价,再也不愁卖茶青了!”杨光权说。
茶企:让茶农融入产业链
10月11日,记者走进余庆香茗茶业公司的新建厂区,只见茶叶生产车间、包装车间、库房、化验室等一应俱全。
2009年11月,由余长远牵头,4位股东合伙组建了香茗茶业公司,其中两位就是当地茶农,建厂初期共投资150万元。公司成立后,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目前公司在小腮镇就有1200亩集中连片苦丁茶示范基地,涉及农户263户农户,还带动了周边1000多户农户1000余亩的茶园发展。
政府:“龙头”还要昂起来
余庆县副县长王仲勇介绍,县里茶园面积有近7万亩,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另外,近年县里加大了对茶产业龙头企业扶持和引进的力度,余庆县有针对性地引进企业入驻乡镇茶区。目前全县主要采用三种模式发展茶产业:一是“公司+基地+农户”。茶叶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全资投入建设自己的标准化示范园。基地农户作为产业工人参与茶园管理、茶青采摘。二是“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
目前,该县每年企业加工产值为3000多万元,仅占农民收入的5%。“县里将以公司为龙头,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办法,使茶产业进一步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王仲勇说。
务川 构建产业新高地
茶农:村里户户有茶园
云丰村村民祖祖辈辈靠从事传统农业解决温饱。2007年冬,村里组织部分农户,到邻近的凤冈与湄潭县参观茶叶生产,当年在全县率先种植350亩茶园。2009年通过镇里组织,茶园种植覆盖全村14个村民组,建生态茶园3000亩。
40多岁的村民杨再凡,在出售清明茶青时,一捧茶就卖得19元钱,他激动得泪光闪动,说:“一捧茶青,抵得上半背篼包谷钱。”
目前,全村有种植50亩以上的大户8户,家家户户都有茶园。村主任杨茂强说,今年的茶青收入只有3万多元,等到明年茶园进入盛产期,收入将猛增。
企业:把加工厂办在村里
许米嘉,江苏人,在务川从事园林绿化生意数年。务川县开始大力发展茶产业时,他在黄都镇云丰村建起县里第一家的茶叶企业,名为“高原青茶业公司”。2007以来,他又陆续投入320万元,在云丰村建起近1000亩的茶园和500亩的育苗基地。仅今年,公司共出品了5吨多“七柱山”品牌的成品茶。
“我们企业和茶农之间息息相关。”许米嘉说,“农民种好了茶,我们才有原材料加工,有了我们的加工厂,农民的茶青才能及时就近销出去。”许米嘉说,“农民初学种茶,种植水平不高。今年收茶青时,为保护农民种茶的积极性,有些生虫的我们也收了,收后丢掉,毕竟我们的承受能力要比农民强。”
政府:发展10万亩茶园
务川县委副书记刘志模说,今冬明春,将新建茶园3.5万亩,使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10万亩,进入盛产后,茶叶产值有望超过2.5亿元。谈到该县茶产业的发展,刘志模总结要做好“六高”:高标准完成新植茶园任务;高质量做好茶园管护工作;高规格建设配套基础设施;高要求抓好技术培训;高优惠扶持加工企业;高起点培育茶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