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批评: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反思"落后就要挨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36:31
 刚刚热闹地庆贺过10月1日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与国庆节,转眼又迎来另一个让我们辛酸不已的纪念日:10月18日,圆明园遭劫150周年。

    将相隔一个半世纪的几个日子一字排开,不能不百感交集。

    1851年,大英帝国在伦敦水晶宫得意洋洋地召开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博览会,邀约它的西方列强朋友,集中展示刚刚冒头就生机勃勃充满无限魅力的工业文明成果。与此同时,为了给新兴工业提供廉价奴工,英人正在中国沿海大量掠骗华工。又几乎同时,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两年后攻破南京,以“上帝”名义缔造太平天国。9年后的10月18日至19日,英法联军为了泄英法使团部分成员被清军主帅僧格林沁扣押并杀害之愤,焚毁了美仑美奂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而2010年10月,首次在发展中国家召开的世博会,即将在上海谢幕,同时遭遇圆明园150周年祭。一个曾经不谙西方国家制定的国际交往仪轨的国度,非但全面融入世界,并且彬彬有礼地做了西方肇始的工业化展示盛宴的东道主,甚至还被寄予把整个世界拉出金融危机泥淖的厚望。然而,在诸多方面,现在的中国仍然与一个半世纪前的祖先一脉相承,藕断丝连,在国际舞台上仍有徘徊不去的孤独感……

    而圆明园,则成了中国人心头一块难以愈合的伤疤,每逢冷热交攻的坏天气,就会刺痛不已。

    在一个半世纪中,有关圆明园的争执一直沸沸扬扬。清廷应对的失误与英法联军的残暴,重建或保护遗址,救回流散文物还是保持现状……只要是圆明园,就是永远的新闻。而有一个声音最终成了主流,且被写进了历史教科书,“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逻辑上斩钉截铁的结论,因为出自领袖之口而勿庸置疑。圆明园的被焚也变得顺理成章。事实上,类似的推论并不鲜见:清廷腐败,中国自外于现代文明,落后与自大导致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

    是的,落后就要挨打。但放在圆明园事件中,这句话若出自英国额尔金勋爵之口,像不像一句最有力的傲慢的自辩?弱肉强食、败寇胜王,这样的丛林社会法则,在人类社会屡试不爽,工业文明大行其道之后更席卷全球,印第安人、澳洲土著民族的近乎灭绝以及中国在近代史上屡屡挨打的命运,都是这一丛林法则的现实版。

    甚至,不仅仅在国际社会,就是在急于向现代化狂奔的中国国内,农村、农民工以及大量无钱无权的弱势群体被歧视被伤害,也在变得顺理成章——或者,这也是“落后就要挨打”准则的滥觞?

    然而,在后工业时代,当人类文明向更高阶段迈进的时候,“落后就要挨打”已经成了一个不和谐的过时音符——取而代之的,是尊重和保护弱者,尊重多元文化、尊重不同发展路径和生活方式。甚至,过去被视为“落后”的生活方式,现在被冠以低碳、环保的帽子得到推崇。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是重新审视“落后挨打”逻辑的时候了。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说法,“缺乏沟通,便生敌意”——火焚园明园的悲剧,直接起因于缺乏沟通,不谙规则。即使过了一个半世纪,误解带来的莫名敌意依然存在。中国惊人的古老且庞大,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经济迅速壮大……这一切确实让一直习惯于掌握话语强势的西方国家相当不习惯。事实上,有意或无意的误读或误解,往往会影响相互沟通与共同进步。对中国而言,适时适当适度地展示自己,确实是一种必要。持续长达半年的世博会,给了中国一个极其珍贵的、向世界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机会不但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正如温家宝总理上个月在联合国所言,“中国发展,世界机遇;中国好了,世界得利。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一个敢于担当的中国,永远与世界同行。”

    由此反观150前发生在圆明园的暴行,并非仅仅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和悲哀,更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耻辱和悲哀。在这样的时刻,应该痛定思痛的,不仅仅是中国。

    事实上,这样的反思在西方已经在进行中了。好莱坞大片《阿凡达》的惨烈拆迁场面,与当年一位中校对火焚圆明园的描述何其相似:“连续两个整天,浓烟形成的黑云一直飘浮在昔日繁华富丽之乡的上空,西北方向吹来的清风,将这浓密的黑云刮向北京城,浓烟带来了大量炽热的余烬,一浪接一浪地涌来,无声地落在大街小巷,述说和揭露皇家宫苑所遭受的毁灭与惩罚,日光被黑烟和浓云遮蔽,仿佛一场持久的日食一般。暗红的火光映照在往来忙碌的士兵脸上,使得他们活像一群魔鬼,在为举世无双珍宝的毁灭而欢呼雀跃。”

    走出影院的观众,会仅仅是嘲笑遭毁的潘多拉星球的落后吗?

    如果,在圆明园150周年祭的时候,我们还仅仅从“落后就要挨打”的逻辑出发,我们就不必遣责暴力拆迁、违法占地、雨后春笋般堂皇而奢华的政府大楼……

    对急于现代化的中国来说,更需要的是规则意识、沟通意识、平等意识,而非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