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2年湖南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规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18:38

2009—2012年湖南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规划

2009-04-27 09:38:00 来源: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长沙) 跟贴 1 条 手机看新闻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9-2012年湖南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规划》的通知

  各市州、县市区委,省委各部委,省直机关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党组(党委):

  《2009—2012年湖南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规划》已经省委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2009年2月26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制定2009-2012年湖南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素质、增强党组织功能为内容,以落实党建责任制为保障,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面,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湖南、加快富民强省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基本原则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基层党建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服务的正确方向,服务我省“一化三基”发展战略,服务全省工作大局。

  (二)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经验,使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三)尊重主体,强化服务。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落实党员的民主权利,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内在动力;切实做好上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群众满意度。

  (四)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的实际,加强具体指导,注重工作落实,率先突破基层党建工作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努力探索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五)落实责任,形成合力。探索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落实党建责任制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充分整合党建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作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党建工作格局。

  三、目标任务

  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基层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更加广泛,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制度机制更加完善,保障更加有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使更多的基层党组织达到“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目标要求。

  1.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1)党组织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能够率领农民群众坚决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领导班子结构不断优化,素质普遍提高,整体功能明显增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为主体、年龄结构合理,发挥好各年龄段干部的作用。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得到改善,文化层次得到提升,力争每村有1名30岁左右的干部,并按11的比例配备后备干部,逐步实现每村有1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干部。(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队伍。党员教育管理明显改进,发展党员工作规范运行,无职党员和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切实加强。(4)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有新突破,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全面加强,形成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5)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形成一批有影响和带动作用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示范村。(6)工作运转保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城市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1)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内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格局进一步形成,城市基层党组织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功能明显增强。(2)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务工作者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素质进一步提高,有一支以35-45周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为主体,政治素质好、精干高效、作风扎实、熟悉社会工作的党务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队伍。(3)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进一步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构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取得明显成效。社区组织活动阵地、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更加健全,财政拨付的基本运转保障经费有所增加,党员服务站点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机制健全,社区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经常化、规范化。

  3.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1)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企业领导班子达到“四好”(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建设的要求。(2)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内部领导体制完善,领导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落实,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党组织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有制度和程序保障,工作运行规范。(3)改制和停产、关闭、破产、困难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有新的改进和加强。(4)党建推动企业发展、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更加明显。

  4.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1)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面覆盖。规模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全部建立党组织;其他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根据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和党的工作的实际需要,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和联络员,通过联建或创造条件建等多种途径努力实现全面覆盖。(2)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党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影响力不断扩大,党建工作受到党员欢迎、职工拥护、业主支持。(3)党组织领导班子健全,有一支政治素质好、组织能力强、懂经营管理、会做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同企业经营管理者合作共事的党务工作者队伍。(4)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有一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5)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和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等党建工作制度,探索建立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机制。(6)开展党建工作的经费、活动阵地和活动时间有保障。

  5.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1)党建工作责任主体进一步明确,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市、县分级负责,业务主管单位或行政挂靠单位党组织管理为主,行业协会党组织管理为依托的党建工作管理体制。(2)党建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通过一年左右时间的努力,使行业规模较大、业务主管部门明确、工作基础较好的律师、会计师等行业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新社会组织全部建立党组织。(3)党建工作制度不断健全,形成一套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4)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培养出一批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作用发挥好、社会反映好的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5)开展党建工作的经费、活动阵地和活动时间有保障。

  6.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等领域党的建设工作。(1)机关党建工作有新进步,党组织工作规范化,创建为民、务实、清廉、高效机关成效明显。(2)高校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系(院)党组织与基层党支部建设明显加强,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党建工作。(3)科研院所党组织进一步健全,有效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四、工作措施

  (一)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严格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在省委的领导下加强统筹谋划和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富民强省新跨越”的总要求,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抓住基层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这个重点,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达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要求。着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使广大干部群众看到新成效,得到新实惠,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二)切实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推动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企业、进课堂、进社区、进农家,武装党员头脑,教育人民群众。制定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整合利用各级党校、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点等培训资源,构建省、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四级党员干部培训网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建立基层党员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加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省里主要抓好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和举办不同类型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示范班;市州重点抓好乡镇、街道党政正职的常规培训;县市区和乡镇(街道)着重抓好村(社区)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的经常性培训。乡镇(街道)党委领导班子和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县或县以上党委部门举办的集中培训,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用3—5年时间,对全省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骨干轮训一遍。

  (三)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切实加强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乡镇党委书记。扩大选人用人视野,从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市州、县市区直机关优秀干部和乡镇科级后备干部中选拔乡镇党委书记。选拔任用乡镇党委书记不抠学历,不卡年龄。注重从优秀年轻村干部、到村任职大学生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改善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坚持重视基层和“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对长期在一线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乡镇党委书记,要及时提拔使用。建立定期选拔优秀乡镇党政正职到省直部门、单位内设机构任领导职务或到市直部门、单位担任领导班子成员的制度。

  加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注重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拓宽村党支部书记来源,注重从本村现任村干部、到村任职大学生、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农村经纪人、专业协会负责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的党员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鼓励本地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县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退休、提前离岗干部职工中的党员回村任职;健全完善选派第一支书制度,加大从县直机关和乡镇机关党员中选派第一支书的力度。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确定村党支部书记基本报酬,统筹提高村委会主任和核定职数的其他村干部基本报酬标准。开展村党支部书记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试点,在自愿参保的前提下,采取多种形式,逐步解决好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障问题。注重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积极推荐提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强化对村党支部书记的管理监督,健全完善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述职与民主评议制、不合格村党支部书记调整制度。5年内选聘7500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建立健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政策。

  统筹抓好其他领域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尤其是党组织书记,积极探索从优秀社区干部中考录街道办事处公务员的具体途径和办法。突出抓好规模较大、有一定影响力的“两新”组织党组织领导班子的配备工作,特别是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不断增强“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创新国企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机制,进一步理顺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选优配强企业领导班子。做好机关党组织书记选配、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机关党组织的工作水平。加强高校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优化科研院所党组织领导班子结构,改革选人用人制度,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四)改进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活动载体

  在按照地域和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按行业、产业、协会和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设置党组织的模式,在不同层面和群体中及时有效地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分布广泛、完善严密、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体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党组织的形式。适应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要求,积极探索“区域党建”新模式,推进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建设,把支部建在社会组织单元上、党组织建在流动群体的党员中,使党组织覆盖到小区、商贸区、商务楼宇、集贸市场以及产业链条。加快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步伐,加强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队伍建设,实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与街道社区、乡村、园区、国有(集体)企业、社会团体党建工作相衔接,做到凡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都及时组建党组织。

  认真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要争创“五个好”,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到“五带头”(带头跟党走、带头发展致富、带头服务群众、带头维护和谐稳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三级联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活动范围,把三级联创活动延伸到街道、社区、企业和“两新”组织。探索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把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双培双带、志愿服务等纳入创先争优活动,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对创先争优活动和三级联创活动,省里将继续定期进行评比表彰,形成制度。

  深入开展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在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科研院所、新社会组织和其他基层单位选择一批基础较好的党组织,采取领导重点联系、工作重点指导、政策重点扶持等办法,进行规范化建设,培育一批基层党组织的样板,建设基层党的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发挥示范点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推进。加大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力度,采取“一个支部一个对策,逐个整顿”的办法,建立经常性的发现、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

  (五)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建立健全管理严格、服务到位的城乡党员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流动党员流入地属地管理、流出地延伸管理、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共管的职责,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引导城乡基层党组织携手联合,共同做好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维权保障等工作,帮助农民工解决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等实际问题。切实发挥返乡农民工党员的作用,鼓励和扶持他们在本乡本村带头创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作贡献。

  建立健全以城带乡、共同提高的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充分运用全省开展的“万个部门帮村,万名干部驻村,万家企业联村,携手共建新农村”、“十城带十乡”等活动平台,有计划地组织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与村党组织结成对子,实行领导办点、部门帮村、干部驻村、企业联村、组织共建、定点帮扶。立足部门帮村,继续扎实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帮村的对象由贫困村、后进村拓展到小康示范村、基层党建示范点。把各部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开发整理、农业综合开发、乡村公路改造、千村万店市场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等项目捆绑集中,在布点选择上相衔接,在资金扶持上相结合,在力量摆布上相协调,形成整村推进新格局。应对经济形势,广泛开展“十万党员干部联系帮扶返乡农民工”活动,把帮助和服务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来抓,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紧要实事来办,务求实效。统筹人才资源,着力形成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在派出建设扶贫工作组驻村的同时,探索选派第一支书、科技特派员等新的形式,形成干部驻村的长效机制。深化拓展“万企联村,共同发展”活动,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按需对接、结对共建,村企之间项目对接、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加快推进构建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

  建立城乡共享、配套完善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加快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形成以市州、县市区两级党员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街道)党员服务中心为重点,村(社区)党员服务站为基点,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员服务网络。通过多种途径筹集资金,探索建立党内关怀帮扶基金。完善表彰激励办法,定期开展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活动,并把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政治待遇、干部任用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党员谈心谈话制度,开展经常性、多层次、面对面的谈心谈话活动,沟通思想,疏导情绪,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经常性了解党员学习、工作、生活情况的制度,为党员的学习、生产、生活和工作提供服务。

  (六)有序推进基层党内民主建设

  积极探索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保障机制,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完善城乡基层自治制度。制定《关于在全省基层党组织推行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

  改革和完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选举办法。改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在乡镇逐步推广运用“公推直选”的办法产生领导班子候选人,有条件的地方,提倡实行领导班子直接选举。在村(社区)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办法,改进候选人提名、介绍和选举方式,增进党员或党员代表对候选人的了解,体现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积极探索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提倡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社区)委员会主任“一人兼”。推广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经济组织领导班子“三位一体”、主要负责人由一人兼任、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的模式。有组织地选择部分企业、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进行“公推直选”试点。

  完善基层党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探索基层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的具体办法,建立健全基层党代表联络制度、提案制度等,保证党的基层代表大会代表履行职责、行使权利、发挥作用。

  加强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的制度建设。坚持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领导制度,健全党组织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健全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制度、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等,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

  五、组织领导

  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的要求,建立工作研究制度,市州委每年要专门研究一次基层党建工作,县市区委每半年要专题研究一次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基层党建工作报告制度,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要向全委会和上级党组织报告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情况,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和其他基层党组织每年要向上一级党组织报告党建工作,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要把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情况作为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建立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述职考评制度,市州委每年听取一次县市区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县市区委每年听取一次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情况述职,述职要当场评议,上级组织部门要派人指导。坚持和完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办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把联系点建立在党建力量薄弱、工作难度大的地方,起好示范带动作用。切实加强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工作,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

  研究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和实施办法,引入统计调查方法,建立基层党员、群众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测评体系,把上级党组织评价与基层党员、群众评价,党内评价与社会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党建工作的群众满意度。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中增加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实绩的权重,强化各级党委(党组)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

  继续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在全覆盖的基础上,结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点建设项目,实现站点扩展升级。逐步改善乡镇干部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鼓励和支持农村基层党组织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途径,夯实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

  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基层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形成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省委已成立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市、县两级要参照省委的做法成立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办公室作为常设工作机构,配备专门的工作力量。加强基层组织员队伍建设,确保基层组织建设有机构专管,有人员专抓。认真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基层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基层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各地要按照本规划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计划要根据本规划抓好分步实施。建立基层党组织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督查制度,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督查工作的范围,每两年督查一次,及时发现情况,解决问题,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结合年度工作检查,抓好本规划的贯彻落实,并于每年年底向同级党委和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报告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情况。

 

(本文来源:湖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