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雨天津造币总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8:40:22

天津的金融业历来十分发达,早在一百年前,位于老城区东北角的“天津官银号”已经远近闻名。遍布街市里巷的众多票号、钱庄也非常兴旺。 “天津造币总厂”,曾被清朝政府钦定为全国造币中心。

“天津造币总厂”是在清朝末年社会动荡、币制混乱、百业凋零、民不聊生的大背景下,由时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的袁世凯一手创办的。1902年,向往海河大码头的繁华富庶与税收充盈,袁世凯把他的总督衙门从保定迁到了天津。

为了迅速建立起新的造币机构,袁世凯委任周学熙总办北洋银元局,周学熙上任伊始便借得大经路(即今中山路)一刘姓宅院,挂出“北洋银元局总部”牌匾,又从城东被八国联军炸毁的天津机器制造局拉来已经已弃置荒郊两年、尚能修复使用的旧机器,在曾经作为河北淮军驻地、已被八国联军焚毁的大悲禅院护卫殿废墟上建起了北洋银元局造币工厂,仅用了70多天,便陆续铸造出了当十、当二十和当五等四种铜币投放市场。新铜币成色统一、币值稳定,很快得到市场认可。客观上起到了稳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作用。

所谓当十、当二十和当五铜元,就是一枚抵顶十枚、二十枚和五枚制钱使用的铜币,北洋银元局可获利达60%以上。1905年,北洋银元局铸币能力达到每天70~80万枚,三年多时间银元局累计获利折合白银1900多万两。袁世凯将这些钱用于推行新政、编练新军,北洋政府实力得到了空前的增强。

在尝到铸造铜元获重利的甜头之后,袁世凯再令周学熙扩大造币规模。周学熙在袁世凯授意下又买下与银元局总部隔大经路咫尺相望的130亩空地,进口全套美国造币机器,并精心设计、规划施工,很快建起了技术设备、产品质量在当时堪称全国一流的“户部银钱总厂”,这就是后来更名、在全国金融业有着赫赫声名的“天津造币总厂”。

铸造铜元有利可图,引起各省督抚争相效仿。一时间,各省所铸铜元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清朝政府惟恐造成全国性的金融混乱,颁旨统一各省造币机构名称为“XX造币分厂”,各造币分厂统一归属天津造币总厂管辖,各分厂造币数量、用铜和机器设备统一由户部调度分拨。天津就这样依靠自己雄厚的经济基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在清廷一纸“三统一”敕令中,确立了作为全国造币中心的地位。

造币总厂初创时,拟定铸造金、银、铜三种货币,称为“大清金币”、“大清银币”、“大清铜币”,通行天下,已归一律。当时,造币总厂铸造的“光绪元宝”银币数量就很大,仅就光绪34年(1908年)来说,就铸造了近1亿枚,宣统3年(1911年),铸造“大清银币”约7700万枚。

民国初年,袁世凯就任大总统时,天津造币总厂曾铸造大量袁世凯头像银元,1916年,又为迎合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美梦铸造袁半身“洪宪”银元。这两种俗称“袁大头”的壹圆银币,铸造十分精良,曾在全国广为流通,至今民间仍多有收藏。此后,天津造币总厂还曾铸造过两种被历史牢牢记住的硬币,一是孙中山先生头像银元,二是在直鲁联军军阀褚玉璞淫威下为祝贺其迎娶继室铸造的“龙凤呈祥”辅币。如果说前者受到了人民的推崇和拥护,后者便成了封建军阀自暴无耻授予百姓的笑柄。

1928年,北洋军阀的统治全面崩溃,天津造币总厂随之停铸。

1935年,日本为侵占华北地区,积极策动华北五省的所谓“自治运动”。同年12月,国民党政府决定在北平设立实质上脱离南京政府管辖的“自治”政权———冀察政务委员会,由原国民党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任委员长。1936年,原造币总厂受命制造“自治”政权的铜元。

至1940年,天津造币总厂停业。

 

 

撰稿:章  军

2007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