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酸枣仁汤_内容_《家庭医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03:41
这里所介绍的酸枣仁汤,最早叫做“酸枣汤”,见于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到了清代,才由俞嘉言在其《医门法律》中改称为“酸枣仁汤”。本方是治疗失眠的代表方剂之一,对中医治疗失眠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组成  酸枣仁2升,甘草1两,知母2两,茯苓2两,川芎2两(现代常用剂量分别为18克、6克、12克、6克、6克)。
用法  上5味,以水8升,煮酸枣仁得6升,纳诸药,煮取3升,温分三次服(现代用法:加水煎成500毫升,临睡前服)。
功效  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  失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细弦(盗汗:指睡眠中出汗、醒辄汗止的现象——编者注)。
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中医认为,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有因于心肾不交者、肝血不足者、心脾两虚者、痰浊内扰者、胃气不和者等等,并不是所有的失眠都可以用酸枣仁汤来治疗,必须辨证施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金匮要略》中记载:“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也就是说,本方是治疗因虚烦所致失眠。中医理论认为,“心藏神”,“肝藏魂”,失眠与心肝二脏关系最为密切。“肝主藏血”,血虚生内热,虚热内扰,加之血虚不能养心,则神魂不宁,所以心烦不得眠。
因此,酸枣仁汤主治的失眠属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血不养心而致,失眠者常伴有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细弦等症状。现代多以本方加减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早搏、更年期综合征、焦虑症等病症。
方剂解析
方中酸枣仁性平,味甘、酸,能补血养肝,益心安神,敛汗;川芎,性温,味辛,既能活血又能行气,能调血疏肝;知母,性寒,味苦,质润,能清热降火,滋阴除烦;茯苓,性平,甘淡无味,能宁心安神;甘草清热,调和诸药。诸药相配,滋阴养血,清热降火,调血疏肝,安神除烦,以治疗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肝阳上旋而致虚烦不得眠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酸枣仁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茯苓、川芎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对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
发展应用
张仲景的酸枣汤,不仅为治疗肝血不足引起的失眠提供了有效的方剂,而且开创了“养血调肝安神法”治疗肝血不足失眠的治疗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不少治疗失眠的方剂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如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的酸枣汤、王焘《外台秘要》中小酸枣汤、宋代《太平圣惠方》中的酸枣散、《类证活人书》中酸枣汤,它们都是治疗失眠的有效方剂。
另外,在清代《医宗金鉴》中亦有酸枣仁汤,由酸枣仁、当归、白芍、生地、知母、黄柏、茯苓、黄芪、五味子、人参组成,主治心虚不固引起的盗汗。同名异方,需加以区别。
临床应用酸枣仁汤,根据具体情况多有加减。血虚甚者,可加当归、龙眼肉养血安神;兼阴虚舌红脉数者,可加生地、麦冬养阴清热;内热口苦苔黄者,可加山栀、黄连;遗精盗汗者可加五味子、龙骨、牡蛎;心神恍惚健忘者,可加人参、菖蒲、远志。
失眠方剂大比拼
除了酸枣仁汤之外,归脾汤、天王补心丹也都是治疗失眠的常用方剂,三者有什么异同呢?
方剂
酸枣仁汤
归脾汤
天王补心丹
病位
心肝
心脾
心肾
功效

养血安神

清热除烦
养心益脾
滋阴补心
主治

神志不安,虚烦不眠,心悸健忘

肝血不足,虚热内扰,头目眩晕,心悸盗汗,咽干口燥,脉弦或细弱。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体倦食少,面色萎黄,月经量多或淋漓不止,舌淡苔白,脉细弱。
心阴不足,心火亢盛,梦遗神疲,口舌生疮,大便干燥,舌红苔少,脉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