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笔下的两位逃跑将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58:53

毛泽东笔下的两位逃跑将军


毛泽东1938年5月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李服膺、韩复榘等逃跑主义者的被杀,是杀得对的。在战争中提倡勇敢牺牲英勇向前的精神和动作,是在正确的作战计划下绝对必要的东西,是同持久战和最后胜利不能分离的。……”

毛泽东笔下的这两位逃跑将军中,韩复榘可谓人尽皆知,李服膺则不为太多的人知晓。

抗日战争正式开始后的半年里,也就是1937年7月至1938年年初,国民党高级将领中,以“放弃阵地,擅自撤逃”罪名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先有晋绥军系统的第六十一军军长李服膺,后有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山东省主席韩复榘。

李服膺,字慕颜,山西崞县(今原平市)兰村人,1890年生。保定军校步兵科第五期毕业,早年从军跟随阎锡山,1930年任官至阎锡山的第5军军长,1931年先后任国民革命军68师师长,后来68师改编为61军,他任军长,与傅作义、赵承缓、王靖国等人被称为阎锡山的十三太保。

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在华北兵分3路展开攻势:一路沿津浦铁路进犯,指向山东的德州;一路沿平汉铁路进犯,指向河南的新乡;一路沿平绥铁路进犯,待夺取大同后再分兵攻取山西的太原和绥远的包头。其意在于采取“两翼钳制,中央突破”的战略,完成夺取华北的计划。坂垣征四郎所率第五师团及独立混成第十一旅团之敌,于8月26日攻陷南口后,继续西犯。8月27日,他们与多伦、张北一线南下的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率领的察哈尔兵团会师张家口后,带领总兵力约达4.5万人,直向山西东北部的天镇县扑来。

  天镇是山西东北部的重要门户,保卫山西,势在必守。时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阎锡山,眼看战火烧到了家门口,这才真正着了急。他匆匆电令隶属于傅作义第七集团军的第六十一军军长李服膺火速集结部队,布防御敌。

李服膺的61军奉命在盘山、天镇、阳高负责布防。盘山位于天镇东南4公里,山高俊险,即可俯瞰平绥线,又是天镇的天然屏障。盘山不守,天镇不保,天镇不保,大同危如石下之卵,大同失守,山西险哉。

  然而大公报1937年9月30日报道:“李服膺弃阳高等地,匿不呈报。后敌军复进至大同附近,李密令该军撤退。以是敌军未费一弹而下大同。”

由于李服膺弃守阳高、天镇等要地,长驱直入的日军烧杀强奸,无恶不作,造成了2300多人被残杀的天镇惨案,此事披露后全国舆论哗然,全国震惊之余都在谴责负责守卫的61军弃地而逃。

李服膺弃守而逃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李服膺统率的六十一军,是由其抗战前率领的六十八师改编而成,兵力欠缺得很,实际不过一个师多一点的人马。从敌我双方兵力上讲,守军李服膺的兵力与日军相差甚远。二是抗战开始,盘山、天镇、大同、丰镇、兴和、集宁等地的国防永久工事,尚未竣工,南京参谋本部城塞组拨发给太原绥靖公署的国防工事费,真正发下去的不多。

1937年10月1日,从太和岭口逃回太原的阎锡山草草组成高等军事法庭,宣布翌日会审李服膺。

  审判厅设在太原绥靖公署大堂。10月2日深夜11时许,大堂内外,卫兵林立,充满杀机。阴森的大堂内,闪着惨淡幽暗的灯光。阎锡山端坐大堂中央,亲任审判长。阎的两侧,分坐着审判官谢濂、李德懋,军法官张克忍、薛风威,陪审官傅存怀,宪兵司令张达三,省政府主席赵戴文及傅作义等敷十人。

阎锡山亲自审判李服膺:“你无故放弃要地,罪应处死。此外,晋绥军的纪律,以你的队伍最坏,足见你驭下不严,以致扰害地方。国防工事,以你所担任者为最迟缓,足见你督工不力,以致贻误战机。就此两事也应判你死刑。”

就这样,李服膺很快被枪决,时年47岁。处死李服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李服膺的败退,使得汤恩伯部在南口撤下后,在日军追击下损失惨重,汤恩伯向阎锡山和蒋委员长都告过状,蒋委员长震怒了,李服膺还能不死吗?



  祖国的边防军人,你们辛苦了! 



海军少尉 发表于 2009-01-14 12:34:37[回复] [编辑] [投诉] [推荐给好友] [收藏此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