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解放军傲慢强大 拥有亚洲第一军力(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12:48

美媒:解放军傲慢强大 拥有亚洲第一军力(图)

2010年10月22日09:54新华网我要评论(38) 字号:T|T

资料图:网友设想的中国中型航母,远处为远程防空驱逐舰。

资料图:网友设想的中国航母:6-7万吨中等吨位、常规动力、弹射起飞、三部弹射器、40余架战斗机

网友设想的中国航母:6-7万吨中等吨位、常规动力、弹射起飞、三部弹射器、40余架战斗机

资料图:两艘091核潜艇停靠在北方军港

  《参考消息》10月20日发表文章《美日政客叫嚣抗击“中国崛起”》,原文如下:

  美国《华盛顿时报》网站10月18日文章 题:抗击中国咄咄逼人的行动(作者美国前太平洋舰队司令、退役海军上将詹姆斯·莱昂斯)

  中国今年的行动咄咄逼人而且傲慢。它建立了一支亚洲最强大的军队,并对美国构成了直接挑战。中国这样做的意图是要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和其他东盟国家都处于战略附属地位。此外,在2020年之后,中国打算对美国的全球军事主导地位发起挑战。如果不加遏制,中国可能会获得成功。

  中国还扩大了其在海外的军事力量,例如它不时在索马里海域进行巡逻。最令人不安的是,中国空军9月底与土耳其空军举行了联合军演。这种军演可能使北约敏感的空战战术大打折扣,令人提出了一些有关土耳其继续远离北约的问题。

  由于中国没有面临明显的威胁,因此其加紧扩充军力的行为不能不予遏制。中国人已开始测试反弹道导弹系统。中国在海南岛设立的新海军基地威胁到了马六甲海峡等主要海上通道以及我们在西太平洋地区主要盟国的安全。中国已制造了500多架第四代战斗机,而且正准备对其第五代战斗机进行测试。它加快了建造第一艘航母的速度,并开始建造新型潜艇,或许还拥有两条生产线。最后,中国正在实施其登月和建立航天站的计划。该计划可能还负有军事使命。

  奥巴马政府开始正面迎击中国了,但迄今做得还不够。我们需要加强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力量,除了加强反潜艇力量之外,还需要提高反导和反舰弹道导弹能力,并将那些老式弹道导弹潜艇升级为巡航导弹潜艇。

  除保持军事优势外,美国还应组织起对中国的多国政治和经济压力,因为这种压力有助于中国加快摆脱共产主义的演变过程。

  法新社华盛顿10月18日电 日本保守派前首相安倍晋三指责称,随着对存在争议领土的自信日益增加,中国正在实施现代版“生存空间”政策。

  “生存空间”是希特勒哲学体系中—个至关重要的原则,希特勒认为德国应该得到逐渐扩大的生存空间。

  安倍在访问华盛顿时表示,对中国海军在东海等地区的扩张表示担忧。他在赫德森研究所发表演讲时说:“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军事战咯已倾向于‘战略边界’的概念……这种十分危险的想法认为,国家实力决定着边界和专属经济区的范围,只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它在全球的影响力将会持续增加……这些可能使人联想到德国的‘生存空间’概念。”

  安倍说,他仍支持同中国进行合作,但“合作方式要有助于亚洲的和平与稳定”。安倍说: “这是中国应该遵守的指导性原则,如果中国偏离这条道路,它应该遭到警告。”

  不甘衰落 西方围堵中国发展

  德国国防职业人士网10月18日文章:“中国威胁”不是来自军事方面

  如果你想理解为何中国对美国的势力和繁荣构成威胁,别去问五角大楼。五角大楼的人时时刻刻想着武器和战争,因此他们会列举表明中国的军力日益增长的指标。然而,真实情况是,对中国这样大规模并有种种安全担忧的国家来说,军费支出相对而言并不大。

  真正的挑战是经济。简单地说,多年来中国的经济一直每年增长lO%,而美国在持久的经济发展方面成果寥寥。在美国人忙着过度举债购买住房的同时,中国在几乎所有工业品的生产上超过了美国。中国人是通过将勤奋工作和不公平的贸易行为相结合做到这一点的,这套组合拳如此有效,它现在有可能把美国从全球头号经济大国的位置上赶下来。这种变化现在已如此明显,就连封闭狭隘的美国政治集团也无法装作没看见。

  台湾《中国时报》10月8日文章 京与华府的战略互动关系在过去20多年的基调是合作压倒对抗。最近,中美战略合作关系开始出现质变,美国将在东亚重新部署对中国的战略图堵。

  首先,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借贷消费模式走到了尽头,中美经济共生关系出现质变。美国经济深陷泥淖,复苏无力。美国政治人物开始聚焦人民币汇率议题,作为宣泄选民不满情绪的 “替罪羊”。

  其次,在短短十年之间双方国力此消彼长,美国政策精英突然惊觉中国崛起已经不是远虑而是近忧。

  再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模式”的风头压过美式资本主义,美国政策精英意识到过去种种对于促使中共政权“和平演变”的设想,根本是一厢情愿。

  美国终于从伊拉克抽身,并从金融危机中回过神来,开始正面应对中国崛起。中美关系将进入新的战略磨合期,双方针锋相对、暗中较劲的场合将更为频繁。

  法国《回声报》lO月18日文章 日本如今不那么感觉孤单了。此前,由于它不肯正视自己的过去,也由于它经济上的居功自傲,日本在亚洲感觉“孤独”。

  今天,由于中国的民族主义日益彰显,中国开始越来越令它的邻居和世界不安。

  面对中国不可阻挡的崛起,日本又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平衡中国”。今天,对日本政府来说,问题不再是善于对美国说“不”,而是要对北京说“不”。

  化危为机 中国须早筹谋善策

  《澳门日报》10月11日文章:崛起的焦虑

  无论哪一个新兴市场,只要一崛起,都会引起传统势力的关注,希望能纳入自己的控制范围之中,更何况这个是庞然大物、有自己行事方式的中国,其所引起的焦虑便不可言传了。

  最近,东亚局势转趋紧张,令中国面对严峻的外交挑战。从“天安舰”事件到美韩联合军演,再到日本在今次钓鱼岛态度上前所未有地强硬起来,这一切似乎都是冲着中国崛起而采取的制衡措施。

  一时之间,中国面对国外凄风苦雨。中国政府的智慧能否应付崛起所带来的焦虑?

  新加坡《联合早报》 10月5日文章 题:中国外交的大变局与大选择

  中国外交正面临史无前例的大变局。进入2010年以来中美关系、中韩关系、中曰关系、中国和东盟的关系都在发生巨变。美国不断和中国周边国家在中国近海搞军演,而中国也不甘示弱。双方强硬的军事声音,似乎大于理性的外交声音。

  中国如何抓住“机遇”?如何防范“忧患”?实际上,中国的选择不仅会决定中国自身的未来,也决定世界权力格局的未来。

  在美国全面恢复其经济和政治信心之前,军事力最很容易走上美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前台。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如何反应成为关键。

  从历史的经验看,中国的理性选择或者不选择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不可选择退出现行国际体系。孤立主义显然行不通。而一旦选择另组体系,中国必然面临一个规模和能量无比的对立面体系。

  第二,中国不可选择走军事国家道路。一旦走上军事道路,经济就会变得不可持续。

  第三,中国不可选择美国的道路,到处扩张,并且动不动就使用军事力量。动用军事力量已给美国造就了巨大负担。

  第四,中国应继续选择做经济大国。中国的选择也会制约着美国往军事国家方向发展。中美两国经济上的竞争要好于军事竞争。

  第五,中国要选择在和其他国家互动过程中,来确立和培养自己的国际责任感,而不是像美国那样简单地把自己界定的“国际责任”强加给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