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虚伪的善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4:20:19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看成是人类不断告别蒙昧,走向文明的历史。在这个历史的变迁之中,作为个体的人,也是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恶劣天性的。

 

 想一想原始社会,部落之间长期征战,部落的男子以猎杀多少敌人作为英雄的标志,他们不仅砍下俘虏的头颅作为装饰品,还吃掉敌人的尸体以防止恶灵缠身。

 

 到了奴隶社会,情况要好一点了。虽然奴隶主残酷压迫奴隶,但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剩余物资的出现,毕竟有了社会分工——也就是说,有相当大的一批人,是自由人,在从事和平生产。但是战争的场面仍然相当残酷。以《荷马史诗》中记载的著名的特洛伊战争为例,希腊联军在以木马计破城后,将全城的金银珠宝抢掠一空,杀光成年男子,留下女人和小孩为奴,再烈火焚城。  蒙古人征服世界时也正处于奴隶社会时期,中国人现在津津乐道的成吉思汗曾经讲过:“最大的快乐是征服自己的敌人……剥夺他们的财产,看着他们的亲人以泪洗面,骑着他们的马并紧紧搂抱他们的妻子和女儿。”——蒙古人常常被对手称为没有人性的野兽——说点题外话,朝鲜人和日本人的祖先与蒙古人同属北方游牧民族。

 

 封建社会时期的人们,要更加文明一点。在西方,有了所谓骑士风度。在东方,大家都接受了孔老夫子的教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但是,看看徽州的贞洁牌坊,读一下沈从文笔下描写的“浸猪笼”,我们仍然能够深切的体会到,人性的恶劣。

 

 即使到了现在,我们还是不停地在与我们内心的邪恶作斗争——儿子小时候因为一件事情惹恼了我,我于是对他大打出手。事后我反思自己,在打人的时候好象充满了发泄的快感。我为这件事情深深地忏悔,从此立下规矩,一个指头都不能碰他,一句愤怒的话都不能冲小家伙去。

 

 人性是邪恶的,人的内心其实充满了欲望,而人的欲望又始终在变化,始终不能满足。我们经常说“一山还有一山高”、“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这些人性中共通的特点,使人的欲望其实永远也不会真正得到满足的,这是人类动物天性的遗存,也是早期人类社会残酷杀戮的真正内因。

 

 人类的物质产品始终是有限的,如果任由邪恶的人性无边无际地膨胀下去,恐怕人类早就在肆无忌惮的自相残杀之中灭绝了。为了使人类能够在和平宁静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我们那些同样充满欲望的智慧先贤们,谆谆告诫我们:要自我克制,要尊崇礼教——所谓“存天理,灭人欲”。这是人的社会属性战胜动物本性的开端,也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起点。

 

 人类于是在先知们创立的儒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样教,那样学的教诲之下,建立了道德,建立了法律,建立了政权,来施行自我约束,自我拯救。翻开世界历史,野蛮虽然能得一时之逞,但人类最终还是向文明低头的。而所谓文明,其实只不过是人类为了征服内心的野蛮和蒙昧,而施行的一种虚伪的善良。

 

 人类在几千年的漫长文明中,不断地克制真我的邪恶,展现假我的风采——这是一种典型的虚伪,正如顾城的诗句所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但是这种虚伪,驱除了人们心灵的邪恶,传递了先知善良的火种。实际上,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和反思,很多善良的品行,已经内化在我们的潜意识之中——也就是说,人类通过虚伪的善良,反而驱除了真实的邪恶——人类已经多多少少将文明的假面具变成了自己的真脸孔。

 

 这种伪善的结果,正如我们都知道的——世界在和谐中持续发展,而人类在文明下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