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女童背错唐诗被母打死折射教育缺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1:00:05

五岁女童背错唐诗被母打死折射教育缺失

作者:冰海凌峰

 

    “床前明月光,‘你’是地上霜”。幼稚的童声,调皮的神情,一看就是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但是,因为没有分清“疑”和“你”的发音,背错了唐诗。5岁小姑娘小香(化名)却招致了亲生妈妈的毒打而结束了短暂的生命。10月19日,在浙江嘉善生活的贵州籍“80后妈妈”谭红英因犯过失致人死亡罪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看到这位五岁女童的悲剧,我想没人愿意看到,包括这位“80后妈妈”。但为何会发生,背后究竟折射了什么?
           据了解,在谭红英的三个孩子中,女儿小香年龄最小。因为头脑中一直有“重男轻女”的想法,另外因为家庭并不富裕,最终两个儿子一直都由自己带在身边,小香则由外婆养育,所以谭红英和女儿的感情上比较疏远。
          这位母亲的个性暴躁,她的两个儿子称:“妈妈一直打妹妹的,前几天还把妹妹吊起来用木棒打,打屁股,还打头”。这也是促成悲剧发生的条件,为何能对自己的女儿如此下“毒手”,无不让人听了痛心。当然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她带三个孩子的生活艰辛,很苦很压抑,再加上外来打工对城市感受强烈生活反差,成为其犯罪的根源之一。
         由这里有一点更为重要的就是,我们可以看到谭红英为了教育孩子而毒打女儿,却不想导致了女儿的死亡,这也是望女成凤的急切心理,虽然话说是“严师出高徒”,可对如此的一个五岁女童,实在让人难以想象。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成才,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可当沉重的生活压力和欠缺的生存状态,让他们扭曲了心态,变得暴躁甚至推动了理智,谁都会惋惜这无端遭来的横祸,可正是因为这种条件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好的教育“跳出农门”,相反却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缺失。
          对于这一点,笔者有着太深的感受,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几乎都农村一家上下寄托的希望,甚至读个大学成了整个农村的骄傲,因为祖祖辈辈在农田耕作,长期备受生活的艰压,终于可以看到下一代能有出头之日了,甚至可以说是“光宗耀祖”,虽然我不反对这种古老的封建思想,但有没有反思对这种思想背后带来了多少的后果,有多少农村孩子成了这条路上的替罪羊?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最近网络出现网友晒千奇百怪的父母打孩子工具,纷纷提出你被爸妈打过吗,你挨过的终极武器是什么?是飞脚,擀面杖,还是拖鞋?甚至说筷子、皮带、折尺、板凳、拖鞋这些司空见惯的兵刃也不要拿出来现眼了,要说就说点别人没见过的终极兵器。甚至被分为传统型、常规型、被动型、暴力型、创意型……不否认孩子在成长阶段需要惩罚,必要的惩罚是防止孩子们步入社会犯错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
          但这种惩罚如何把握一个度,如何防止惨剧的发生,以及这种惩罚式教育是否可以改变一种关爱式的教育,因为不是打能解决问题,相反还会存在一些潜在性的危害:有的孩子越打越“皮”,从逆反、对抗发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弃;有的孩子慑于家长的压力,表面服输,内心不服,索性“好汉不吃眼前亏”,养成了见风使舵,看脸色行事的不良习惯;有的孩子产生绝望心理,对家长嫉恨报复;家长对孩子动辄打骂,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经常挨打不仅容易使孩子产生暴躁的性格,在行为上也是给孩子的攻击性示范;父母打孩子,很容易丧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这一条条的危害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关注吗?有什么理由在那晒千奇百怪的父母打孩子工具?甚至影响至80后这一代父母的家庭教育观,这对社会对未来又是多大的危害?
          话说回来,这起案件是自家门的事,可同样值得各级教育部门深深反思,一直努力于扫盲、致力于教育提高人口素质,难道这责任就没有吗?外来民工生活如此困难,为何就没有人关注这些进城打工的人群?今日虽然已经发生这样的悲剧,可应该如何防止下一个“小香”的出现,似乎更值得我们深思与警醒。

 

    作者:冰海凌峰。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