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非再次被颠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56:37
我们这个社会里有些现象是蛮有意思的,一段时间里大肆鼓吹“革命英雄主义”,鼓吹到让全国人民都不顾自己死活的荒唐程度,比如有人劫机了,那么无论机组人员还是旅客,都该拼出命来跟他们搏斗,为了“革命”机毁人亡在所不惜;再比如有人落水了,那么即使是个不会游泳的孩子,也得跳下去,死了封你个“少年英雄”……现在提倡“以人为本”了,情况自然有了大大的进步,可在另外一些与统治者(比如皇帝将相,以及各类各级头头脑脑)相关的事情上,却有了完全相反的“主义”应时而生并迅速时髦起来。叫什么好呢,姑且以“奴婢主义”或“犬儒主义”名之。
这个感慨是因为最近连续读到几篇颇有名声的作家写的文章,他们通过讲历史讲故事阐明的都是一个道理:知识分子哪,在皇帝面前,自己要识相点!有的文章还惟恐读者看不出他的微言大义,特别对那些骨头硬一点的文人和颜悦色地提出“忠告”:不论谁,谨慎谦恭一点,谅无坏处。
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故事呢?篇幅关系,这里只举两例。一个是一本书里的,一个是一篇文章里的。
书里有个故事是这样的:汉末文学家孔融是个大名士,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可他最后被曹操所杀。何也?作者介绍,孔融原来的日子是很好过的,官至“建筑工程部长”,可是这个家伙非但不知恩图报,却处处跟曹某不合作。文章刚开了个头,作者已经迫不及待要扮演“牧师”的角色了:“知识分子的毛病,就是有了一点资本之后,自我感觉马上就特别地好起来,好到不知好歹,好到不知冷热,好到晕晕乎乎,不知天高地厚”了(这口气让我想起五十年前那场“运动”,气味何其相似乃尔)。接着,作者说:“孔融此人,学问很大,政治上却并不十分成熟(他又不是专业政治家!——引者插笔),勇气不小,斗争经验却相当缺乏(你以为孔融是谁呀?——引者插笔),(又)过于自信,书生意气……和曹操玩了一次以卵击石的危险游戏”。谁是谁非谁对谁错,作者的立场倾向不言而喻。之后,这个姓孔的还多次和曹领导作对,这下激怒了曹操,便以“侮慢诽谤之罪把他抓了起来”。按说,同时代的弥衡、陈琳也骂过曹操呀,曹某何以要将孔融弃市呢?作者揭开谜底:他是“离心力量的领袖人物,这是曹操最深恶痛绝的,所以,他就只有伏刑了。”原来这个家伙是活该,谁让他是“异议人士”呢!作者还意犹未尽,最后这样告戒各位文人:“所以,文人对自己的成就、实力、影响、名声、(如果)估计过高,过于膨胀的话,保险不用太远,便要出笑话的。”我忽然联想到这难道是他半个世纪前吃了那场苦头的自我反省?
另一个文章里故事说的是明朝的方孝孺,这个家伙也是有名的硬骨头,文章作者却用极其不屑的口吻这样写道:他“不怕自己杀头也罢,还要放出不怕‘灭十族’的狠话,让他的师们一‘族’也受了株连——虽然主要的罪责在极其残忍的明成祖朱棣,但他的偏执与‘大义凛然’无疑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听听,你姓方的干什么要对皇上“发狠话”嘛,这不是步孔融兄后尘“以卵击石”吗?真叫害己又害人。这是什么逻辑?强盗逻辑,现在时髦的词叫“丛林法则”。这位作者还讲了一个故事来宣传他的犬儒哲学。嘉靖年间的状元、文学家杨慎,为了一个“称谓之争”,竟然“与大臣们一再哭谏于宫门,等于向皇上示威抗议其不守礼制,致使旬日之间两被廷杖,流放云南烟瘴地面直到老死。”作者对此给出的结论是“政治自杀”。如果说,方某悲剧的主要责任还在皇上,那么杨某悲剧则完全是咎由自取。此文若是让四百五十年前的嘉靖老儿读到了,还不给作者封个什么二品三品?
最后还有一点要说及的是,著书作文都是知识分子干的活计,现在由知识分子出来给知识分子上课,也可以叫做“自己教育自己”,这原本是传统做法,轻车熟路,不过,这几位甘为公仆做奴仆的知识分子,用心可谓良苦,不禁联想到现在风靡荧屏银幕的所谓“历史剧”,那也是借“历史”之名在贩卖私货:有的是对几千年封建传统政治的露骨赞美和大众对帝王专权臣服的公开称颂;有的则极力渲染统治者对平民百姓的“人性关怀”,从而将耻辱和罪恶一笔勾销;更能迷惑的是假歌颂个人道德节操而遮蔽了整个体制的痼疾,假批判吏治腐败而美化了帝王将相——因为正是明君贤臣给百姓惩治了贪官平反了冤狱。。。。。。这才是鲁迅早就指出的地地道道的“瞒和骗”!
回到本文的主题:当年不顾一切的革命英雄主义少了点人文关怀,少了点人性,那么现在反过来倡导跪拜在帝皇脚下做驯服“臣民”,不要有“天理”原则,不要有骨气节操,就有人文关怀了?就有人性了?
我差点又要糊涂起来。
五柳村2007年4月14日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