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接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7:20:37
                               广州大接访哭声一片 有人跪求有人喊青天  [转贴]                                                                                                 广州不回避上访人山人海的问题,我们直面并解决,但是能像我们这样去积极面对的城市,也不多见……这一次广州市四套班子的领导共同参加大接访活动,就是希望向市民群众传递一个信号——— 党委、政府是关心你们的。

         对今天接到的群众信访案件,各有关责任单位“一把手”要亲自抓协调、亲自抓督办、亲自抓落实,决不允许出现“局长推给副局长,副局长推给处长,处长推给办事员,让问题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的现象。

         ——— 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

         18日9时,广州市流花展览中心,广州四套班子首次齐接访。这是继两年前6月26日,三级行政首长大接访之后,又一次更大规模的集体接访。带铺盖通宵排队,跪求,拱手喊青天,上访人的热情和人数较两年前并无二致。据初步统计,本次接访活动全市市、区两级领导共接待来访群众3978人次。

         接访至下午近两点后,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广宁召集各相关部门开会:件件个案都请市长过目,请局长亲自督办!不要随便说不!踢皮球的人可能面临问责!

          信访火爆:预约号上周已满

          张广宁率领的广州三级行政“一把手”第一次集体大接访是在2008年6月26日。两个月之后,广州市政府常务会通过了《广州市信访工作首办责任制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大接访制度化。较往年而言,广州三级大接访活动更为频繁,但四套班子齐接访还是首次,这样的经验在国内省会城市也极为罕见。

         接访活动是昨天上午9时开始。但早在上周六,主会场流花展馆外已有人卷了铺盖来排队,“一定要见到书记市长的人”。有人干脆在现场举起小牌牌“我是孤寡老人,我要见张书记”。较两年前的随机排号接访不同的是,这一次采取的是预约接访。主会场预约号早在上周六前已经排满,但一些未能进入预约范围的市民昨天早晨仍坚持赶到主会场外排队。

          信访者心态:官大的说话才算数

         跪求“领导”帮助解决问题,拱手向市领导称“青天”,哭着诉苦,笑着抱着领导的手称“激动”,像以往任何一次接访一样,这样的动作在昨天的会场也很常规。

        “不要让群众久等,马上开始吧。”9点不到,四套班子“一把手”各就各位后,张广宁话音刚话,提前预约拿到黄色候访单的市民在穿橙色工作服人员的引导下来到接访大厅。然后分别流向市领导张广宁、万庆良、张桂芳、林元和、苏志佳等的接访台前。尽管昨天出现在接访现场的除了市领导,还有市法院、市检察院等21个单位一把手,以及各区(县级市)、各镇街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但从9点开始至下午2点接访结束时,一直被层层包围的依然是书记、市长的接访台。交委摊位前,整个上午仅有1名信访者。6旬的阿婆说“排队就是为了见书记市长,官大说话才算数”。

         至下午1点,预约访问全部接访完毕,听工作人员介绍,外面还有没提前登记但仍在排队的群众后,张广宁表示:“不能让群众白来一趟。”他和万庆良、张桂芳、林元和站到入口处接收信访材料。直至下午2点,大接访在5个小时后结束。主会场市领导接访群众397人次,各职能部门接访群众292人次,各区(县级市)接访群众434人次。据初步统计,全市市、区两级领导共接待来访群众3978人次。

            张广宁:接访就是直面矛盾问题

         “有什么问题,你们问吧。”接待完信访的群众,张广宁返身来到媒体群中。针对大接访制度已施行两年,上访人长龙仍不见短尾的情况,张广宁称:广州不回避上访人山人海的问题,我们直面并解决,但是能像我们这样去积极面对的城市,也不多见。对于城市里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我们不仅不能回避,还要直面解决。这一次市领导带头亲自接访,我们就是想当面倾听老百姓的声音,进一步了解老百姓还有什么问题。以真正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一次广州市四套班子的领导共同参加大接访活动,就是希望向市民群众传递一个信号———“党委、政府是关心你们的”。

         接访完后,张广宁立即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召开现场会。他在会上强调:各级部门要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包案领导要对职责范围内的信访案件负完全责任,按照包接访、包调查、包处理、包稳定的要求,一包到底,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经梳理后的受访事项请庆良过目,各单位一把手要亲自督办,决不允许出现“局长推给副局长,副局长推给处长,处长推给办事员,让问题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的现象。

         此外,要落实问责制。对群众的信访工作态度不端正、接访不认真的工作人员,要严肃批评纠正,及时调整岗位;对在处理信访问题上拖沓、推诿、不作为、乱作为的有关部门和人员要追究责任。

         他希望进一步完善信访机制,尤其要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万庆良:信访案,我们接了就要办

         万庆良在会上表示,“有的信访案访了五六年,这说明有些单位的工作确实还没有做好”。他希望这一次“信访案,我们接了就要办”。对于确实不能解决的,要认真做好解释工作。

          接访现场一

          阿婆:打13次“12345”没人理

          张广宁:倒查当时是谁处理的

        “我要投诉12345,打了13次,没人理。”银发的毕卫红举着写有“我是孤寡老人,我要见张书记”的小黑板牌,拎着小红凳走到张广宁的接访台前。“我还写了这封信闹你,你也莫怪我,我以为你在呃我”。

         阿婆:住公房三年难忍脏差环境

         68岁的毕阿婆住荔湾,为了能当面跟书记投诉,她前天傍晚6时已前往流花展览馆排队,“在街边等了一通宵”,成为张广宁昨天第十个接访的人。毕阿婆原本住在流花路一所公房里,2007年因拆迁被安置到长寿东路一旧式商品房居住。“自入住那天起,我尝尽酸甜苦辣。”毕卫红说,房屋开窗不通风,冲凉房严重渗水,厨房排水管恶臭熏天。3年多了,她无法忍受该房的环境,因而靠白天乘免费公交、晚上到处借宿度日。

         毕卫红为此多次拨打“市长热线”求助,还上门信访。去年1月,她曾通过12345与时任市长的张广宁通过电话,当时张广宁承诺帮忙解决并作了批示。昨日,张广宁在接访时插话道:“我记得有这件事,当时批示过要求荔湾处理。”

         但她的问题未能解决“今年3月23日,我又打了13次12345,但接线员却说我打错了,还说我烦。我有电话费单为证的。”

        反映完后,毕阿婆将一封信交到张广宁手上,并说“希望政府不要接了我的信又敷衍我。”

        听完她的话,张广宁笑了,并展开她的信念了起来“张广宁同志,你身为市政府第一把手,点解讲话不算数,光打雷不下雨,连我这个无依无靠的老人家也呃……”

        张广宁念完后说:“我绝不会怪你的,是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够细致,您批评得对。我会跟踪这件事。”他在信访件上批示“认真处理,给予解决”后,当场叫来市国土房管局局长李俊夫,说:“老人身体不好,住房安全舒适很重要,立刻带人去看看房子需要整修的地方。”

         张广宁又扭头跟左侧的市委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黄周海说“这个请你们去倒查,查当时是谁处理的,一经核实要严肃追究责任”。

        李俊夫:即派专车送阿婆选新房

         考虑到毕阿姨所住的长寿东地块已纳入旧城改造范围,李俊夫决定重新替她安排公房住处。国土房管局住房办的负责人表示,目前,可以腾挪的公房房源还有金沙洲和赤岗一带。但毕阿婆担心金沙洲远,又担心赤岗的电梯房管理费太高。

        李俊夫即派专车送她到现场选新房,力求让其满意。据悉,若毕阿姨选好合适的公房,一周内便可搬进去。

         但李俊夫也表示,毕卫红阿婆的案例是非常特殊的,在政策范围许可的情况下,会尽心尽力帮助信访市民,特别是要关怀孤寡老人,让他们实实在在老有所依。

        接访现场二 

        夫妇跪求书记解决亡儿赔偿

        广州市信访局局长当场承诺:我督办,下周三到款

         昨天中午12点26分左右,在离张广宁的接访台尚有两米时,王瑞琛夫妇“扑通”一声,双双跪倒。他们是为儿子的赔偿金而来。近4个月前,他们15岁的儿子王伟俊在医院病逝。他是在打了甲流疫苗不久,患上脊髓炎不治身亡。

        张广宁曾批示全力抢救

        据王瑞琛介绍,去年12月10日,15岁的儿子王伟俊在社区注射甲流疫苗,约3个星期后,双腿渐无知觉。今年1月17日,王瑞琛背儿子进院求医,这一去,王伟俊再没回家。经医院反复诊断,确认王伟俊患上脊髓炎,病情危重,家人疑由疫苗导致。3月22日,王瑞琛的妻子李爱红打通市长热线求助,时任市长的张广宁当场要求相关部门全力抢救。

         医院曾组织专家会诊,并为病人开设绿色通道抢救。但6月29日下午,王伟俊还是停止了呼吸。

         为给儿子治病,家庭月收入2000多元的王瑞琛夫妇,已借外债10多万元。据王瑞琛介绍,他们已接受节育手术,没可能再要小孩。

         5月7日,经省市医院专家会诊,鉴定结果认为伟俊病情是因接种疫苗后引起的异常反应导致。王瑞琛夫妇就伟俊的去世,曾同卫生部门、街道办就赔偿问题多次协商。8月24日,越秀区卫生局向家属出具补偿的初步方案,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丧葬费等共赔偿832837.72元,其中政府预支的医疗费41万元需王瑞琛承担。王瑞琛认为预支的医疗费不应由自己承担,卫生部门应一次性赔付87万元。

         王瑞琛认为,扣除41万元医疗费,拿到手的赔偿只有30多万。孩子的生命是疫苗夺走的,如果能选择,他不要钱,他要他的儿子活过来。

         张广宁听完王瑞琛的讲述后,当即让工作人员叫来了越秀区副区长。据这名副区长介绍,赔偿现已谈妥,越秀区答应按王瑞琛的要求一次性赔偿87万元,政府预支的医疗费由区卫生部门承担。

        “现在这样说的能算数吗”

        “现在这样说的能算数吗?”王瑞琛夫妇对当场就协调解决的结果有些不放心。

         同台接访的市委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黄周海马上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写在了王瑞琛的材料袋上,写完后她承诺:“如果下周三前拿不到钱,你就打电话给我,我来督办。”

        在王瑞琛夫妇离开接访台前,张广宁交待身边工作人员,王瑞琛有其他需求符合政策能帮助的也要尽力帮。接访完,他起身跟王瑞琛夫妇握手,请他们“一定要保重身体”。    狼道蚁道 于 2010/10/19 8:53:44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凯迪华南                          近日,广州市开展了“广州市领导公开接访活动”,其中书记,市长亲自现场接访引发了火爆的场面,市民带水和干粮连夜排队只为一见大领导,但是相比之下,各部门的“摊位”前却显得场面冷清。这样的反差体现了访民的信访经验和智慧,那就是要找就找大领导。社会行政管理本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为什么在这里会被归结为简简单单的一点,那就是大领导解决一切呢?这也许包含了当前权力运行的某种逻辑。这个逻辑值得加以梳理,今天许多复杂社会问题和矛盾的根源,就蕴含在这样的逻辑中。           领导集体大接访却遭遇冷热不均           访民通宵排队只为一见大领导 部门“摊前”门可罗雀         “广州市领导公开接访活动”18日上午在全市12个区(县级市)同时举行。广州市四套班子包括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任、市政协主席率21个市直属部门负责人,在流花展览中心接受群众信访。有市民通宵排队、在会场外打地铺候场,准备向领导们反映问题。广州11位市委常委或副市长带领各区(县)领导、区属部门在11个区(县)的分会场接访。尽管工作人员提醒市民请尽量选择就近上访,但流花展馆主会场17日晚上已有20多位市民通宵排队,大多还背着水和干粮,用报纸、纸盒打地铺这些连夜候场信访的市民准备反映的是房产证“难产”、社保、劳动纠纷、拆迁补偿等问题。

        “冷热不均”在本次大接访十分明显,市委书记、市长的“摊位”前很热,部门领导摊前相对“门庭冷落”;各部门间也是有忙有闲:国土房管局接到40多个预约投诉,城管委快10点半才“开张”;主会场热闹,分会场除拆迁问题较多的白云区、增城市会场外,其他场排队人数也相对较少。

         广州市领导集体大接访 市民带水和干粮连夜排队 凤凰网资讯 > 大陆 > 正文 2010年10月19日 01:34中国新闻网                 昨日,很多市民大一早便排起长龙等待入场信访。 陈文杰 摄                 张广宁接访王瑞琛夫妇。黄亦民 摄          中新社广州10月18日电 (王华 穗宣)“广州市领导公开接访活动”18日上午在全市12个区(县级市)同时举行。广州市四套班子包括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任、市政协主席率21个市直属部门负责人,在流花展览中心接受群众信访。有市民通宵排队、在会场外打地铺候场,准备向领导们反映问题。

          广州11位市委常委或副市长带领各区(县)领导、区属部门在11个区(县)的分会场接访。尽管工作人员提醒市民请尽量选择就近上访,但流花展馆主会场17日晚上已有20多位市民通宵排队,大多还背着水和干粮,用报纸、纸盒打地铺。“捱一个晚上没关系,最紧要能见到大领导、解决问题。”这些连夜候场信访的市民准备反映的是房产证“难产”、社保、劳动纠纷、拆迁补偿等问题。

         18日早上7时,主会场外人龙已超过300人。尽管主办方事先声明,参访者需事先到区级信访办索取登记表和派号,但会场入口处仍设置了有登记表通道和无登记表通道。接访时间从上午9时开始至11时30分,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市长万庆良等领导提前到场,准时接访。现场繁忙有序、气氛平静。

         至10时30分,市委书记张广宁已接待了超过10批上访者,拿不到房产证、社保待遇仍是投诉热点,张广宁安慰着越说越上火的市民、仔细阅读材料、作笔记写批示,“别生气,我们核实清楚,再给你处理好这件事情”。

        “欢迎你们来反映问题。”市长万庆良起身与来访市民赵先生握手。赵先生与4位同伴反映因知青工龄被全部归零而拿不到社保、生活困难,一度激动落泪。万庆良认真倾听,并当场表态尽力为民解困。“一个月内答复,你们觉得怎么样?”赵先生以“满意!”回应。对来访市民万庆良总以“欢迎”开场,结束时则问上一句“这样满意吗?”

       “冷热不均”在本次大接访十分明显,市委书记、市长的“摊位”前很热,部门领导摊前相对“门庭冷落”;各部门间也是有忙有闲:国土房管局接到40多个预约投诉,城管委快10点半才“开张”,房子果然是非多;主会场热闹,分会场除拆迁问题较多的白云区、增城市会场外,其他场排队人数也相对较少。

        据了解,凡信访程序已终结或信访事项已经受理的,将不在本次信访预约范围;多人反映相同诉求的,选派不超过5名代表候访。

         2008年6月26日,广州首次推出市、区、街(镇)三级行政领导大接访活动,万名官员公开接访。时任市长的张广宁接访时间超过6个小时、接访问436人,当接访时间已过,面对人龙,张广宁站在椅子上承诺保证接访完每一位到场市民。那天,张广宁没吃午饭,只上了一次厕所,喝掉了4瓶矿泉水。今天的这次接访则平静了许多。

         主办方表示,广州市领导与群众直接对话沟通已经成为常态,市领导每月一次接听市民来电、不定期下访约访、定期批阅市民信件和电子邮件等,还在全市推广手机短信信访,信访渠道十分便捷畅通。此次未能提前领取到接访登记表的,平常仍可通过正常途径反映信访问题。完

                广州领导公开接访 群众排长龙想见书记市长 凤凰网资 > 大陆 > 正文 2010年10月19日 01:43大洋网-信息时报        广州群众排长龙想见书记市长 张广宁临时延长接访时间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孙婷婷 张玉琴 朱小勇 闫晓光 陆璟 实习生 陈维澈 通讯员 史伟宗

           接访时间延长 原定9:00~11:30,后来持续到14:00

         昨日,“迎亚运、促和谐——广州市四套班子领导公开接访活动”在全市12个区(县级市)同时举行。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庆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桂芳,市政协主席林元和在越秀区主会场——流花展馆1号厅接访,接访时间从原定的9:00~11:30延长到下午2时。

        接访近4000人次    全市市、区两级领导共接访群众3978人次

         据初步统计,本次接访活动全市市、区两级领导共接待来访群众3978人次。其中,主会场市领导接访群众397人次,各职能部门接访群众292人次,各区(县级市)接访群众434人次。

         张广宁在总结当日信访情况时强调,对于这些信访案件,各个部门要认真处理好,处理不好就要进行问责。

        接访摊位冷热不均     书记市长最热门 水务局无人到访

         记者昨日上午7点30分到达广州市流花展览中心,现场已经排起长龙。据了解,不少市民为了“霸到靓位”,更是提前一夜就彻夜排队等候。记者目测了一下,从正门开始,队伍已经长达五六百米。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关部门如环卫、医务部门均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场馆外,还准备了12座流动公厕,而场馆内,保洁人员也均随时保洁。

         上午9时,接访开始,记者在现场看到,最“热”的摊位当数张广宁和万庆良的接访台,来访市民络绎不绝,在他们接访台前排队的都有过百人。而其他各部门接到的预约投诉则“冷热”不同:其中规划局只接到四五单预约投诉,而国土房管局则接到40多单预约投诉。看来“房子问题”仍是市民投诉热点。

         而市水务局的接访摊位,却一直没有市民到访。广州市水务局局长张虎介绍,之前在该局登记、预备今日来访的共有6单,不过直到10时30分,仍无登记的市民来访。

         书记接访很重视“礼数”   每接待一位群众 都起身握手相迎

         记者注意到,张广宁每接待一位(批)信访人都会主动起身握手相迎,在面对面的接访过程中,始终耐心倾听,“您好,您有什么困难和诉求?”“不要着急,慢慢说”“您看这样处理好不好?”“请您放心,您反映的问题我们一定会跟踪落实”……市委书记的贴心话语让本来有些紧张或急躁或激动的群众多少平复了一下心情,或长或短地说出自己遇到的问题。每送走一位群众,张广宁又会再次起身,握手告别。

        在送别信访人时,张广宁总是不忘说上一句:“不好意思,您看,后面还有很多群众在排队,不得不抓紧时间,请您理解。”

          到了下午1时多,接访完最后一位事先提前登记的来访群众后,几乎没有任何休息、也顾不上用午餐的张广宁这才稍稍往椅背靠了靠,端起茶杯喝了两口水,润润喉咙,稍做放松。

         不到一分钟,张广宁又突然站起身来——原来,他看见场外还有一些没有提前登记但仍在排队等着提交信访材料的群众,“不能让群众白来一趟”,张广宁当即提出到入口处接收信访材料,倾听群众诉求,其他接访的市领导也一起去。这一站,又站了近1个钟头。

            信访者镜头    “老信访”见到书记激动哽咽

         由于主办方预先明确:凡是信访程序已经终结、或者信访事项已经受理的,将不接受本次信访预约。在昨日的会场中,很少看到老面孔。但是,记者还是在会场上看到广州信访“老一号”——珠江新城渔民新村何伯的身影。

         何伯算得上是信访名人。早在2007年广州开始各局接访日活动以来,他便一直辗转建委、国土房管局等相关部门,投诉多年前珠江新城渔民新村科甲涌的土地征用问题,他认为征地费用给得太低。但由于这次他的投诉内容已经走遍所有程序,属于重复信访,因而从一开始就未被允许进入。

         不过,到了最后,张广宁、万庆良等领导还是决定接访完未被接访的市民。何伯才在最后关头见到了张广宁,他很激动,几乎是带着哭腔在说话。

          88岁老伯拄拐排队想要老人证

         在现场,记者看到一位老人家双手拄拐,步履蹒跚地跟着队列行进。他告诉记者,自己已是88岁的高龄,“不知是不是这里最老的信访者了。”

         老伯说,这次来主要是想要争取办理老人证。由于自己是外地户口,一直没有老人证,给生活带来很多不方便。但他为了监护精神病的儿子已经来广州18年。

       “我在广州出生,又在广州读书,算是老广州了,只不过后来到了外地工作。回广州后,我们的居委主任考虑到我这个情况,对我很关心,特给我发了老人证,可是只用了4年就被取消了。这个问题我觉得不难解决,变通处理就可以了吧。”老伯自信满满地说。

          张广宁:不能让问题转一个圈又回到原点

         “千万不能给你后,你再交给副局,再交给处长,结果转了一圈后还是回到原点,这是绝对不可行的。我们为什么亲自参加?就是要了解第一手资料,同志们啊!否则我们就白接访了!

            ——张广宁”

         “一个城市,尤其是广州这样常住人口接近1500万的城市,没有一点信访是不可能的。”张广宁在总结当日信访情况时表示,大接访充分体现了广州市委、市政府一直按照中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以民生为重。除了职能部门要接访,四套班子领导也要带头做。这也给市民一个信号,就是市委、市政府是关心他们的。

         张广宁昨日现场还要求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市民反映的诉求,寻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但又反过来说,是不是这么多人来信访,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没做好呢?NO!广州不回避城市人山人海这个问题,但是,能像我们这样去积极面对的,我想在其他城市也不多见。”

         接下来,案件将会分门别类交给各个职能部门督办,张广宁语重心长地嘱咐说,“千万不能给你后,你再交给副局,再交给处长,结果转了一圈后还是回到原点,这是绝对不可行的。我们为什么亲自参加?就是要了解第一手资料,同志们啊!否则我们就白接访了!所以你们一定要认真,在处理当中,处理个案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是通过处理,有些问题现在没有政策的,应尽快调研出台政策。”此外,如果有些信访诉求与有关政策相违背,也要向信访者耐心地解释清楚,不要随便就就一句“唔得啊!”

         张广宁还强调,对于这些信访案件,各个部门要认真处理好,处理不好就要进行问责。

         广州领导公开接访 市民排队20小时再度见到市长 凤凰网资讯 > 大陆 > 正文 2010年10月19日 01:48大洋网-信息时报          万庆良要求件件落实接访案件 市民大赞市长“好嘢”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孙婷婷 张玉琴 朱小勇 闫晓光 陆璟 实习生 陈维澈 通讯员 史伟宗

          接访人:万庆良  接访地点:流花展馆  信访人:余生

          信访问题:工伤后被辞退,靠低保生活。因工作15年无工龄,无法办理正常退休;如果想办正常退休要补缴3万元。

          信访结果:将由市人社局、街道、企业三方共同协商,研究解决3万元补缴款问题。

        “老百姓对我们期望很高,这次接访的案件,一件件要安排到各单位去落实并跟踪督办,一定要件件都有回应,件件都有结果。——万庆良”

          因为之前主持过二沙岛违建豪宅清拆工作,万庆良在信访市民心中颇有威望。不少市民这次专门来找万庆良信访,一名反映房产证办证难问题的郑女士,在得到万庆良的回应后说:“今天见到了万市长,就像见到了包青天一样。”

         在昨日上午的接访活动中,万庆良共正式接访19宗,涉及社保、国土房管等问题。在随后召开的工作会议上,万庆良说:“老百姓对我们的期望很高,我建议信访局要将这次接访的案件分门别类,一件件要安排到各单位去落实并跟踪督办,一定要件件都有回应,件件都有结果。”由于房产证问题反映较多,万庆良建议国土房管部门、建设和规划部门能灵活处理,突破一些政策瓶颈,“旧人旧政策,新人新办法来解决”。

          “敢对富人开刀,你好嘢”

          和一般的信访人不同,昨天余先生是拄着拐杖来到万庆良面前的。“我就是冲着你整治二沙岛违建的决心来的。我看你能够对富人开刀,好嘢!”余先生向万庆良竖起了大拇指,“所以我一定要找你,相信你也一定能够为我解决问题。”

         余先生说,1980年他因工伤被辞退,后来因身体不允许没再继续工作,导致他工作15年却没工龄不能办理退休,只是靠低保生活。他希望能领退休金,但人社局称要先补缴3万元。

         万庆良表示,会让市人社局、街道、企业三方协商,研究解决这3万元的问题。同时,将让市残联了解一下因工伤残疾的有多少人,其目前的状况如何等,并了解他们的退休问题。

          排队20小时再度见市长

        “真是辛苦你了。”听到何女士排队排了20个钟头,万庆良心疼地说。

         据了解,此次来反映退休问题的何女士,曾在2008年6月26日广州首个大接访活动中通宵排队,并最终见到了时任广州市市长的张广宁。当时,张广宁就何女士的问题进行了批复,但两年了仍没解决。昨日,她又来到万庆良的接访台前。

         何女士说自己工作了34年,但她奔波了13年都没解决退休问题,没有退休金,“这害得我好苦啊!”说着,何女士哭了起来。

        “老人家,你别激动,你慢慢说。”万庆良几度安慰何女士,并让工作人员沏来热茶。听完何女士的诉说后,万庆良当即表示有关部门将会按照相关法规政策来解决她的问题,并在60天内给予答复。

          800万补偿款失踪来求助

         白云区石井街某经济联社的李先生和陈先生是该经济联社的社长和社委。二人反映,去年开始的整治工程中有800多万元征地补偿款不见了,怀疑是前任经济联社社长从中作梗。此外,前任社长换届后未交出经济权,导致现在经济联社有“两个政府”。

        万庆良表示,一周内将派纪委、监察局调查,并让白云区委、区政府协调,理顺经济联社相关问题。

                  万庆良认真倾听信访市民诉求。黄亦民 摄          表面原因:机会难得 解决问题效率高         就像一位市民说:“捱一个晚上没关系,最紧要能见到大领导、解决问题。”毕竟是市政府四套班子包括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任、市政协主席率21个市直属部门负责人集体大接访,与平时在基层信访部门遭受冷遇,被踢皮球,在越级上访过程中被围追堵截相比,以这样低成本的方式直接面对书记,市长这样的大领导的机会对于访民来说,太难得了,绝对不能错过,无论如何要把自己的问题亲口告诉他们。

         因为只要某一位“大领导”就自己的事表了态,缠扯多年的麻烦往往会以不可思议的效率得到解决。这是访民自己的体验和当前的社会事实。

              胡印斌:“大领导”接访大热即是机制的大冷 凤凰网资讯 > 评论 > 社会话题 > 正文 2010年10月20日 08:22东方早报          广州市领导公开接访活动18日举行。在书记市长坐镇的流花展馆主会场,17日晚上已有20多位市民通宵排队,大多还背着水和干粮,用报纸、纸盒打地铺。“捱一个晚上没关系,最紧要能见到大领导、解决问题。”这些连夜候场信访的市民准备反映的是房产证“难产”、社保、劳动纠纷、拆迁补偿等问题。(中国新闻网10月19日)

         广州彻夜排队市民反映的,很多都是一些具体事:拿不到房产证、落实不了社保待遇……只要相关部门、各级官员稍稍有一些责任心,能够设身处地地体察民众心中的纠结,这些事情并非完全不可解,也并不一定要摆到“大领导”面前。

         时下政府部门的权力运行,正在呈现一种可怕的倾向,那就是把无限的责任都归于“大领导”、“一把手”。明明“小领导”甚至普通工作人员就能办结的事情,硬是七拖八拖,最后非要等权力更大的领导来“果断”处置。而一旦某一位“大领导”表了态,缠扯多年的麻烦事也就会以不可思议的效率得到解决。

          我们注意到,广州此次接访,市委书记、市长的“摊位”前热热闹闹,而部门领导摊前“门庭冷落”,市城管委则快10点半才“开张”。由此可见,民众的选择性,缘于对更高领导的信任和对部门机关的不信任。这种信任和不信任,实质上就是对权力的迷信、对人治的依赖,一旦任其蔓延开来,则很难真正形成高效的纠纷解决机制,也很难真正使得各级机构发挥作用,其距离法治的路径也会渐行渐远。

         当然,至少就目前而言,领导大接访活动的意义还是相当重要的。于接访领导而言,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为其提供了一次体察民瘼的机会;而于到访民众而言,多一条途径总比没有要好,但是,从长远看,还是应该强调机制、体制的作用,不要总是把恁多责任让“大领导”一肩扛。河北石家庄 胡印斌

           大领导的遭遇背后反映了什么逻辑            基层工作的不作为必然导致矛盾上交            广州彻夜排队市民反映的,很多都是一些具体事:拿不到房产证、落实不了社保待遇……其实只要相关部门、各级官员稍稍有一些责任心,能够设身处地地体察民众心中的纠结,这些事情并非完全不可解,也并不一定要摆到“大领导”面前。在基层信访工作中,这些情况也是常态:写信反映问题,不是石沉大海,就是转回到自己所在的地方和部门。如果亲自到信访办反映问题,不是等就是拖,要不就是“踢皮球”。这反映了当前基层行政的主要问题——不作为,这有能力的问题,更有责任心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矛盾无法在基层得到解决,自然向上集中到大领导手中。

         民众的选择性,缘于对更高领导的信任和对部门机关的不信任。今天许多问题最后如果不是一把手出面,不但难以进入议程,老百姓还可能因上访而被围追堵截,付出惨痛代价。

         权力至上的观念与权力高度集中的现实必然导致矛盾集中          一把手,大领导的“摊位”与部门领导摊前的冷热不均,一方面说明了基层工作的无能无力,无责任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权力至上的观念根深蒂固,权力高度集中的现实没有改变。

         人们越是把希望寄托在一把手身上,就越说明了行政体制内部的问题所在。明明“小领导”、基层普通工作人员就能办结的事情,硬是七拖八拖,最后非要等权力更大的领导来“果断”处置。而一旦“大领导”表了态,缠扯多年的麻烦事,往往会以不可思议的效率得到解决。这体现了高度集中的权力雷厉风行,雷霆万钧。

         当前政府部门的权力运行,正在呈现一种可怕的倾向,那就是把无限的责任都归于“大领导”、“一把手”。 这是权力集中化的自然结果,也是基层行政不作为的内在原因之一。更反映了司法等矛盾解决途径的弱化乃至失灵。

          胡印斌:市民通宵排队见大领导 小领导呢?凤凰网资讯> 评论> 社会话题> 正文 2010年10月20日 07:37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广州市领导公开接访活动18日举行。在书记、市长坐阵的流花展馆主会场,17日晚上已有20多位市民通宵排队,大多还背着水和干粮,用报纸、纸盒打地铺。“捱一个晚上没关系,最紧要能见到大领导、解决问题。”这些连夜候场信访的市民准备反映的是房产证“难产”、社保、劳动纠纷、拆迁补偿等问题。(中国新闻网10月19日)

         实际上,从2008年开始,广州市就开始推行行政领导大接访活动。报道说,彼时的市长接访任务更重,面对人山人海的到访市民,时任市长的张广宁接访时间超过6个小时,中间没吃午饭,只上了一次厕所,喝掉了4瓶矿泉水……“大领导”的亲民姿态令人感动,面对面的交流也能够减少过程损耗,只是,如果公众遇事只能求助于“大领导”、“一把手”,而非相应的制度、机制,则很难避免权益不遭侵害。

         广州彻夜排队市民反映的,很多都是一些具体事:拿不到房产证、落实不了社保待遇……只要相关部门、各级官员稍稍有一些责任心,能够设身处地地体察民众心中的纠结,这些事情并非完全不可解,也并不一定要摆到“大领导”面前。市民但凡有些办法,有制度可依凭,能够看到一些解决的希望,也不会贸然拿自家的小事情去麻烦大领导。正是因为相关部门、各级官员的拖延、推诿,才使得小事情一天一天酿成了难以破解的大麻烦。

          时下政府部门的权力运行,正在呈现一种可怕的倾向,那就是把无限的责任都归于“大领导”、“一把手”。明明“小领导”、甚至普通工作人员就能办结的事情,硬是七拖八拖,最后非要等权力更大的领导来“果断”处置。而一旦某一位“大领导”表了态,缠扯多年的麻烦事,也就会以不可思议的效率得到解决,雷厉风行也好,雷霆万钧也罢,总归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如此一来,“大领导”能办实事的印象不断强化的结果,会使得民众越来越把希望寄托在更高一级的领导上,原本就基础不扎实的制度、机制,就会越来越形同虚设;而民众中间积压的问题和情绪,也会愈演愈烈。反过来,此种情形又会强化相关部门、各级官员的疏懒。长此以往,一方面是行政资源的白白浪费,民众积怨难以纾解;另一方面则是权力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大领导”无暇研究大问题。

         可以注意到,广州此次接访,市委书记、市长的“摊位”前热热闹闹,而部门领导摊前“门庭冷落”,市城管委则快10点半才“开张”。由此可见,民众的选择性,缘于对更高领导的信任和对部门机关的不信任。这种信任和不信任,实质上就是对权力的迷信、对人治的依赖,一旦任其蔓延开来,则很难真正形成高效的纠纷解决机制,也很难真正使得各级机构发挥作用,其距离法治的路径也会渐行渐远。

           信访制度问题更必须深思          接访大热昭示访民权力迷信 非常态行政不可持久          “民众的选择性,缘于对更高领导的信任和对部门机关的不信任。这种信任和不信任,实质上就是对权力的迷信、对人治的依赖,这样的普遍心态下,很难真正形成高效的纠纷解决机制,也很难真正使得各级机构发挥作用,其距离法治的路径也会渐行渐远。”什么事都找书记、市长,肯定不是一种行政常态,非常态的行政不可能持久。但现实又是,许多问题最后如果不是一把手出面,不但难以进入议程,老百姓还可能因上访而被围追堵截,付出惨痛代价。因此,问题依然都在,矛盾还会继续积蓄。           摒弃“清官”意识 唯法治政府可以致远           大领导接访的火爆,反映民众依旧把信访当成权利救济最主要通道,“清官”意识依旧浓厚,这并非是信访真正功能的发挥,相反却是一种背离,是在强化“清官”意识。当前公民往往把信访尤其是领导接访看作是优于其他行政救济甚至是司法救济的一种特殊权利。实际上司法救济才应该是公民权利救济最主要的形式,但在实践中民众更多的相信信访这种救济手段,并把它作为最后的希望所在。信访制度作为一种民情上达的特殊通道,虽然对社会起着宽慰剂和润滑剂的作用,但其最大的弊端在于非程序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支配信访救济的是一套因人而异、变动不居的规则,因此,与司法救济相比,信访不可能提供普适和可预期的权利救济。在现行信访体制下,不少群众的上访问题长期积压,如果不及时改革信访制度,民众上访不断受挫后,单纯制度性缺陷引发的社会问题很可能演变为危机,使社会稳定基础受到损害。            朱四倍:迷恋“领导”的信访功能困境 凤凰网资讯> 评论> 社会话题> 正文 2010年10月20日 07:53 燕赵都市报           18日广州市领导举办公开接访活动,四套班子21个直属部门负责人全部接受群众信访。不少市民背着水和干粮、用报纸打地铺通宵排队向领导反映问题。“捱一个晚上没关系,最紧要能见到大领导、解决问题”。据悉,“冷热不均”在大接访中十分明显,市委书记、市长的“摊位”前很热,部门领导摊前相对“门庭冷落”。(《中新网》10月19日)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公开接访活动中,笔者注意到两个细节,一是有市民表示“捱一个晚上没关系,最紧要能见到大领导、解决问题”,甚至是通宵排队、在会场外打地铺,准备向领导们反映问题;二是市委书记、市长的“摊位”前很热,部门领导摊前相对“门庭冷落”。

         就笔者的观点,前者是民众依旧把信访当成权利救济最主要通道的明证,后者则表明“清官意识”依旧浓厚,尤其是对“一把手”解决问题的渴望。

         事实上,这是当下“信访综合症”的一个缩影,而且公民往往把信访尤其是领导接访看作是优于其他行政救济甚至是司法救济的一种特殊权利。本来信访只是与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等相似的行政救济手段之一,实际上司法救济才应该是公民权利救济最主要的形式。而在实践中民众更多的相信信访这种救济手段,并把它作为最后的希望所在。市委书记、市长的“摊位”前很热就是最好的说明。

         在民众对“一把手”的过分热衷的当下,在笔者看来,这并非是信访真正功能的发挥,相反,却是一种背离,是在强化“清官”意识。从长远来看,并不是一个社会治理的常态。当人们遇到冤屈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希望清官能够为自己做主,这种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沿袭至今。尽管人们有可能一次次在现实面前碰壁,但正是这种内心的力量在激励着人们一级又一级不断上访。

         笔者以为,市委书记、市长的“摊位”前很热从根本上说,是目前信访功能困境的折射。信访制度作为一种民情上达的特殊通道,虽然对社会起着宽慰剂和润滑剂的作用,但其最大的弊端在于非程序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信访救济除宪法外没有直接、具体的法律依据,新《信访条例》只是对信访工作的要求与处罚进行了规定,缺乏一套清晰、普适的运作规则和程序制度。相反,支配信访救济的是一套因人而异、变动不居的规则。因此,与司法救济相比,信访不可能提供普适和可预期的权利救济。

         而且,民众对市委书记、市长的追逐还是信访沟通困境的显现。在现行信访体制下,不少群众的上访问题长期积压,如果不及时改革信访制度,民众上访不断受挫后,单纯制度性缺陷引发的社会问题很可能演变为危机,使社会稳定基础受到损害。

          因此,在笔者看来,作为信访本有含义的民众参与功能的张扬才是消除“清官”思维的首要选择,而市委书记、市长的“摊位”前很热,尽管有其积极意义,但隐藏的问题似乎更多。对此,不能熟视无睹。
                  有了大领导的批示也不过是拿到了一张权利保证书,而这一纸保证书却未必能够驱使权力机器因此而有效运作。如果缺乏常规有效的行政和法律手段,接访活动随时都可能滑向官僚主义的虚无境地。站在这个角度,尽管对大接访活动抱有善意理解,也当洞悉这其中与“法治政府”目标的差距。                    魏英杰:要大接访更要法治政府凤凰网资讯 > 评论 > 社会话题 > 正文 2010年10月20日 07:56 京华时报         在接访活动中,市民所反映的大多数问题,经由一把手批示后,也须回到各自行政领域去督办落实。这意味着,有了领导批示也不过是拿到了一张权利保证书,而这一纸保证书却未必能够驱使权力机器因此而有效运作。

         本报特约评论员魏英杰

         10月18日上午,广州举行“迎亚运、促和谐——广州市四套班子领导公开接访活动”。身在主会场的市委书记、市长的“摊位”最为繁忙,群众大多冲着向一把手反映问题而来。为此,有些人前一晚就通宵排队,在会场外打地铺等候。

        有些人想必对广州这次大接访活动不以为然,或把这看作一场秀,或称这是为迎亚运而先期纾解民怨。这些看法并非全无道理,但并不妨碍此举的正面和积极意义。

         群众有什么问题,原本可以通过正常途径进行反映,什么事都找书记、市长,肯定不是一种行政常态。但基于众所皆知的现实,许多问题最后如果不是一把手出面,不但难以进入议程,老百姓还可能因上访而被围追堵截,付出惨痛代价。如今连个小县城,领导外出都动辄警车开道,老百姓就算想拦车喊冤恐怕也找不到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一把手能够现场办公,亲自接待市民,自然是好事。

         但不得不说,这也是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只要有利于解决问题,人们一般不管这样做是不是合乎规范,是不是符合法治精神。在这点上,相信主导安排大接访活动的领导官员也深谙个中道理。可问题是,人们越是把希望寄托在一把手身上,越对当下行政运作的效率构成了一种讽刺;大接访活动的场面越火爆,越难掩饰相关职能部门平日的不作为。媒体报道接访现场有人在上访材料中直呼“拜见青天”,这四个字明白无误地传递出了大接访的内质。

         无论怎么承认大接访的现实意义,都应明白一点:这种做法或有可取之处,却非法治之福。集中的、运动式的大接访,就像锁在安全箱里的灭火器,只有起火了才可派上用场。而于平日,那些星星点点的火苗早该得到及时消弭和化解。就广州大接访民众集中关注的一些领域而言,譬如土地征用、社保待遇以及房产证办理等问题,倘若相关渠道畅通,何须劳烦一把手亲自把关。平时民工为讨薪不惜跳桥、跳楼,依然未必管用,这时候书记、市长一批示就灵,又说明什么?

         接待信访固然是法定行政救济渠道,大接访却只能看作这一特殊救济渠道中的特殊手段,充其量只是通往法治的一个起点站,甚至还可能背道而驰。在接访活动中,市民所反映的大多数问题,经由一把手批示后,也须回到各自行政领域去督办落实。这意味着,有了领导批示也不过是拿到了一张权利保证书,而这一纸保证书却未必能够驱使权力机器因此而有效运作。在这次大接访现场,就有人拿着材料前来数落一把手说话不算数,当地官员也强调说接访千万不能“接了白接”。这形象地表明,如果缺乏常规有效的行政和法律手段,接访活动随时都可能滑向官僚主义的虚无境地。站在这个角度,尽管对大接访活动抱有善意理解,也当洞悉这其中与“法治政府”目标的差距。

       结束语Conclusion   信访的制度渊源是宪法,本意就是强调的民众参与功能,而今天对待信访各种做法的背后,更多的反映了公权力对这一参与功能的限制和扭曲。                                                                 亲历广州大接访之上访记  [原创]                                          中国“公民” 于 2010-10-19 14:56:17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上访记

本人:公民陈志光,身份证号:44018319770220341X。

2010年10月18号是广州市“迎亚运、促和谐——广州市领导公开接访活动”。于是我在2010年10月17日下午6点提前去到越秀区流花展览中心主会场门外排通宵,排在第二位。18号早上9点开始开门接待,我进去后领了表,但工作人员直接把我带到萝岗区接待处。我说是来找市领导反应我的职工身份被原增城市镇龙镇政府编外干部子女转换一事,与萝岗区无关。萝岗区接待处工作人员说,萝岗区凌书记也是广州市领导、广州常委。没办法交到广州市书记或市长,我就在反应材料上写到:请移交给广州市领导凌伟宪。然后就走了出来,四个萝岗区维稳人员就上来要带我回去。我说这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就乘机跑开了。我有当时和维稳人员几分钟对话录音,暂不公开!

                               编外的干部子女转为正式职工,在编的我转为编外分流人员!          这次广州第二次大接访,第一次是2008年6月是中国奥运前大接访。2008年6月是中国奥运前大接访,我见到了张广宁市长,我是第5名被接见,但这次连市长的影子都见不到,当年张广宁市长已经变成了广州市书记!              上访是中国特色,维稳更是世界特色,是人治,不是法治!我并不是抱着什么希望去,但我可以实行公民的监督权和知情权,更加了解中国。其实我早就了解,我已经上访了6年。还要继续,告完省政府不作为,再告中国政府不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