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增长与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06:36
2010年10月19日 08:43:28  来源: 光明日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推进包容性增长的现实背景
2010年9月16日,胡锦涛主席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致辞中,提到了“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这一引人注目的关键词,他在致辞中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是各国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不平等” 图/朱慧卿
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新概念,不同学者对包容性增长有不同的诠释,多数学者认为利益共享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价值观,强调在共享过程中所有人的机会均等,在共享的同时也需要社会成员都能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基于对贫困人群的关注,有学者提出包容性增长的重点是贫困人群的情况改善;还有学者将包容性增长与就业联系在一起,认为包容性增长应当促进穷人充分就业,并使穷人的就业报酬增长速度高于富人的资本报酬增长速度。
尽管学者们的研究角度各有不同,关注的对象也各有侧重,但综合来看,他们均认同包容性增长是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状态的一种描述,并且这种状态至少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二是对所有社会成员的包容,三是平等的机会利用,这三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所有社会成员收入的增加,其结果可能是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研究者将这种结果不平等的诱因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个人努力与勤奋程度的不同,由此造成的结果不平等,反映的是良好的市场激励机制,是促进经济增长必不可少的,也是可接受的;另一类则是个人背景或所处环境的不同,包括家庭财富与权势、社会关系、性别、所处地理环境、所工作行业,由这些因素造成的差异反映的大多是机会不平等,例如就业机会、受教育机会和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等,机会上的不平等可能造成在个人努力与勤奋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结果依然不平等,是社会不公正的表现,是不可接受的。如果一个社会的发展机会长期被特定人群掌握,就容易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和极端贫穷,引发社会不满,极端情况下还会出现社会动荡,经济就不可能保持连续增长。因此,从机会平等的视角出发,包容式增长是指通过经济增长创造和发展机会,社会所有成员都可以平等利用这些机会,并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收入和能力,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个人收入的贫富差距却在不断扩大,自2000年开始,表征国民收入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就已越过0.4的国际警戒值,并逐年上升。近年来,一些被过往经济高速增长掩盖的民生问题开始集中凸显,转型过程中市场机制、公共政策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得机会不平等已成为导致我国国民个人收入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正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胡锦涛主席提出要着力推进“包容性增长”,不仅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同步发展经济与社会、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视,也是对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的深化,从政策选择上看,包容性增长还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效途径。
以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实现包容性增长
基本社会保障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为人们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以及最低生活保障提供基础层面的制度性安排,通常分为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两大系统。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是指所有国民不分背景或所处环境,均可享受基本相同的社会保障权利。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使得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的建设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公共政策手段:
搜索更多增长 包容 的新闻
推动包容性增长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中国开卷解答全新时代命题:"包容性增长"进入未来发展视野
中国未来发展将纳入包容性增长理念
外媒析中国“包容性增长”:三个方面值得期待
“包容性增长”的核心是公平与合理
深度解读:胡锦涛倡导的“包容性增长”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