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缺少同情心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57:58

独生子女缺少同情心吗

在一些人看来,独生子女因为是独生,家中没有同龄伙伴交往,只有成年人的呵护,所以“独”是他们所特有的人格特征。他们自私,不懂得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缺少同情心似乎成了独生子女的“专利”。当今的孩子果真如此吗?

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个事例:北京的一些幼教专家到北京朝阳区一家幼儿园进行心理测试,有这样一个题目:“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穿吗?”结果孩子们半天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第二个孩子则说:“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第三个孩子说:“给我弄脏了怎么办?”第四个孩子说:“怕弄丢了。”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种种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听到孩子们让人心寒的回答,一位幼儿园老师实在不甘心这样的结果,叫来自己4岁的儿子问道:“一个小朋友没吃早点,饿得直哭,你正在吃早点,你该怎么做呢?”见儿子不回答,她又引导:“你给他吃吗?…‘不给!”儿子回答得十分干脆。妈妈又劝:“可是,那个小朋友都饿哭了呀!”儿子竟答:“他活该!”这篇文章指出:孩子如此这般缺乏同情心、缺乏爱心、不能宽容别人、甚至对人有些残酷,让我们难以置信。

近年来,我们也实实在地看到在汶川、玉树地震发生后的赈灾活动中,在捐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希望工程”中,在以城市少年儿童与受灾地区、贫困地区少年儿童互学互助为主要内容的“手拉手”活动中,城市的独生子女通过与灾区、贫困地区孩子的交流,了解了他们家和校舍受损后生活和学习的艰难,知道了他们上不起学,买不起书包,甚至买不起橡皮的苦恼,对他们表现出强烈的同情心,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孩子们捐出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救助受自然灾害影响、因家境贫困而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把自己的衣物、图书、课本、学习用具无偿地送给有困难的同龄人。据媒体报道,虎年春节期间,上海百万儿童涌向街头,积极响应上海市红领巾理事会关于“人人献出一元钱,帮助困难小伙伴”的倡议,在统一行动日共捐款252178.07元。在这样的助人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当今城市的独生子女扶助需要较强的主流倾向。

在独生子女人格调查中,我们了解了独生子女扶助需要情况。按照需要的强弱程度分为“高分组”、“中等分组”、“低分组”。其中扶助需要强的“高分组”占11.4%,扶助需要一般的“中等分组”占72.7%,扶助需要弱的“低分组”占15.9%。也就是说,有84.1%的独生子女富有较强的同情心和比较富有同情心,是绝大多数。如果对调查中所列六种独生子女人格需要按照强弱程度排序,扶助需要在亲和需要、持久需要、攻击性需要之后,排在第四位(孙云晓主编《独生子女教育启示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80页)。

独生子女在扶助需要方面出现的反差,乍看起来实在是令人费解。然而当我们把这种现象置于更广泛的领域,不仅从孩子自身,也从家庭、社会方面找找原因的话,恐怕便不难解释了。

对弱者表示同情,对有困难的人进行帮助,在助人之中体现自我的价值,是广大儿童的美好愿望,是一种健康的心理需求。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的儿童扶助需要的普遍存在,正是客观地反映了这种健康的心理需求。毕竟,需要与行为并不是等同的。将需要付诸行动,会受到个人自身条件、所处的情境以及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言:“同情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要在后天慢慢发展的,在教育好的家庭培养得快一点,在教育不良的家庭发展得慢一点。”“小孩子大概是缺少同情行为的。这并不是小孩子的禀性不良,实是做父母的不去教导他们的缘故。”

儿童将同情心转化为行为,往往受成年人对儿童行为的直接评价和成年人的情绪表现的影晌,或者是以成年人为榜样,模仿榜样的具体行为的结果。前面所说幼儿园的孩子不肯借给生病的同伴衣服时所强调的理由,不会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在以往类似的行为中受到成年人的影响,有过同情心被遏止的体验。比如“妈妈不让”,“妈妈会打我的”,便是妈妈的言行在孩子身上发挥了作用。孩子即便有扶助需要,也难以违背妈妈的“教诲”。另一方面,在赈灾行动、“希望工程”、“手拉手”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的高度热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强大的舆论引导和周围众多人的行为的影响下,孩子产生了一种积极的心理认同,其扶助需要付诸行动之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许,进一步激发了儿童的同情心。尽管这时还不免会有某些阻力,但都不会改变孩子的助人热情。从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到,孩子的同情心的建立,首先在于可见、可学、生动形象的榜样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言行是孩子的首选模仿对象。孩子缺少同情心的表现,或多或少能在我们成年人身上找到原因。家长检点自己、关爱他人,让孩子学会分享、不吃“独食”,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此外,对孩子的教育要晓知以理,动之以情,用舆论和教育的手段激发儿童产生积极的心理共鸣,使他们从小能对符合社会道德的助人、帮困行为产生愉快、自豪、羡慕、向往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儿童同情心的建立及将其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