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降息增加中国压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6 14:22:56

十大热门文章
1谁是中国最可怜的人?
2奖金一百万英镑都嫌少
3全球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4中国成为全球头号黄金生产国
5汉语取代英语?
6中国经济刹车了?
7北京上下班的跋涉有多苦?
8不能坐视银行家富得流油
9北京奥运遭到的首个打击
10亚洲首富李嘉诚个人财富去年增长40%
<广告>
FT特别报告
FT2007中国报告

2007《旅游特辑》
财富管理
FT商学院
中国股市专题
《下流社会》选载
2006中国年终特刊
《激荡三十年》选载
《金融城的故事》
呆伯特漫画
2006北京车展
2006高管培训专辑
《2006数字商业专辑》
全球地产
全球MBA专辑
《全球富豪榜专辑》
《全球EMBA专辑》
《中国与数字时代》
中国城市化系列

《中国中产阶级调查》

《生活时尚》


Home 首页

Economy 经济
Business 商业
Markets 市场
Management 管理
Technology 科技


China 中国
USA 美国
Europe 欧洲
Asia 亚洲


Columns 专栏
Comment 评论
Lifestyle 生活时尚
Blogs 博客
高管职位频道




参加创意读者评选

百万会员隆重揭晓

中国震憾世界商学院演讲

FT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调查

会员推荐会员

调查结果发布会


',1)">
<广告>
FT中文网专栏

《远观中国》


《第一时间解读》


《朝九晚五》


《2008:中国纪事》


《重读近代史》


《中国公司观察》


《钱体育》


《冷眼看车》


《双城记》


FT中文网博客

FT专栏作家
马丁·沃尔夫
露西•凯拉韦
斯特凡•斯特恩
约翰•加普
居伊•德•容凯尔
钱眼太太
中国 > 经济 > 新闻
美国降息增加中国压力

英国《金融时报》马利德(Richard McGregor)北京报道
2008年1月24日 星期四
美国大幅降低利率,增加了中国政府在调控经济和同时防止所持外汇资产出现巨额亏损方面面临的矛盾性压力。
为保持币值稳定,中国央行几乎买下所有流入中国的外汇,然后再通过发行人民币票据来抽走相应流动性,以“冲销”其货币影响。
美国降息意味着,对于在国内发行、用以控制币值的票据,中国央行支付的利率要比其购买美国国债所获得的利率高出近200个基点。

 
<广告>
 
中国央行所谓的“冲销”票据的票面利率约为4%,而1年期美国国债目前的利率仅为2.07%。
未来几个月,中美两国可能都会维持目前的政策取向,即美国降息,中国升息。这一趋势将加大中国政府在货币政策上面临的压力。
“对于中国经济的管理者,情况变得更复杂了,”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的王志浩(Stephen Green)昨日在上海表示。
中国没有披露外汇储备资产的具体构成,也没有披露它们的投资详情,因此外界很难对其盈利状况进行精确解读。
但高盛(Goldman Sachs)中国区经济学家梁红(Hong Liang)估计,过去18个月,由于息差方向逆转,中国央行每月在票据上的损失约为40亿美元。
“由于外汇储备增速继续高于GDP,这一趋势显然在加速,”梁红说。
自2006年初以来,中国已经8次加息,目标是给经济降温,最近还加上了抗击通胀的目标。去年中国经济增速超过11%,而通胀率则在去年11月份达到11年高点。
为防止人民币过快升值,中国政府对人民币进行严格管理,这一做法限制了央行进一步使用利率政策。
政府担心继续加息可能吸引投机性资金流入,增大本已膨胀的外汇储备。截至2007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额为1.53万亿美元。
译者/力文
阅读本文章英文,请点击 US ACTION ADDS TO PRESSURE ON CHINA
未经英国《金融时报》书面许可,对于英国《金融时报》拥有版权和/或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FT中文网(或: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经英国《金融时报》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广告>

美联储降息75个基点
为20多年以来降息幅度最大的一次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联合报道 2008年1月23日
星期三
美国经济数据拖低股市和美元
美国上个月零售下跌,失业率上升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联合报道 2008年1月16日
星期三
伯南克:美联储准备大力降息
以避免美国经济出现衰退风险
英国《金融时报》克里什纳•古哈(Krishna Guha)华盛顿报道 2008年1月11日
星期五
“降息不是解决信贷市场动荡的办法”
美联储顾问戴利奥表示,长期解决方法包括人民币升值
英国《金融时报》德博拉•布鲁斯特(Deborah Brewster)纽约报道 2008年1月7日
星期一
美国通胀上扬缩小美联储减息空间
11月通胀率升至4.3%,食品与能源成本给价格增加压力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联合报道 2007年12月17日
星期一
美联储不会满足“降息瘾”
降息如吸毒,须不断加大剂量,才能让市场获得同等快感。美联储不会鼓励这种文化,也不愿表现出对经济衰退的恐惧。因此,降息25个基点,或许是美联储最可能开出的一帖药方。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约翰•奥瑟兹(John Authers) 2007年12月11日
星期二
美联储考虑下调贴现利率
以缓解货币市场压力
英国《金融时报》克里什纳•古哈(Krishna Guha)华盛顿报道 2007年12月3日
星期一
“美联储今日可能降息25个基点”
分析师认为,美联储还可能考虑进一步降息
英国《金融时报》克里什纳•古哈(Krishna Guha)华盛顿报道 2007年12月11日
星期二
美联储暗示降息 美欧股市强劲反弹
二号人物科恩称,将“灵活而务实地”对待经济增长面临的风险
英国《金融时报》克里什纳•古哈(Krishna Guha)华盛顿、迈克•马肯兹(Mike Mackenzie)伦敦报道 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美联储:将对市场无限量注资
以防止隔夜货币市场出现流动性枯竭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联合报道 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
欧洲央行:将再次向市场注资
担心信贷危机导致资金流动性重新枯竭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联合报道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全球担忧新一轮市场动荡
迹象显示,投资者认为美国正在走向经济衰退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联合报道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美国:种种迹象指向衰退
美林首席北美经济学家罗森伯格:能源价格飙升、就业市场放缓、住宅市场崩溃、消费者信心下降……众多衰退迹象已经摆到了美国经济面前。
作者:美林首席北美经济学家戴维•罗森伯格(David Rosenberg)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至4.5%
但警告投资者不要指望其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联合报道 2007年11月1日
星期四
美联储莽撞不得
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美联储最近大胆降息或许是对的,但它不能表现出无视通胀风险,从而在通胀问题上丧失可信度,因为通胀卷土重来将是一场噩梦。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 2007年9月29日
星期六
美联储降息推升新兴市场股价创新高
美联储降息举措可能催生新的资产价格泡沫
英国《金融时报》乔安娜•钟(Joanna Chung)伦敦报道 2007年9月25日
星期二
美国经济数据疲弱 加剧经济放缓担忧
美联储今日可能降息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联合报道 2007年10月31日
星期三
美联储大幅降息至4.75%
旨在避免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联合报道 2007年9月19日
星期三
伯南克:美联储将在需要时“采取行动”
美联储主席此番话引发降息预期
英国《金融时报》克里什纳•古哈(Krishna Guha)杰克逊霍尔、安德鲁•沃德(Andrew Ward)华盛顿报道 2007年9月3日
星期一
格林斯潘警告:美国房价可能大幅下跌
这是美联储前主席首次承认美国楼市存在泡沫
英国《金融时报》克里什纳•古哈(Krishna Guha)华盛顿报道 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
伯南克的“救市”秘笈
大约8年前,在美联储一次年度秘密预备会议上,伯南克向格林斯潘阐述如何应对市场危机。上周五,他终于开始实施思索已久的“救市”计划。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克里什纳•古哈(Krishna Guha) 2007年8月21日
星期二
货币市场大幅反弹
因市场猜测美联储近期可能降息
英国《金融时报》克里什纳•古哈(Krishna Guha)和萨斯基亚•朔尔特斯(Saskia Scholtes)纽约报道 2007年8月22日
星期三
投资者大举避险 美国国债收益率暴跌
跌幅超过1987年股市崩盘时的水平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联合报道 2007年8月21日
星期二
预计美联储将把利率维持在5.25%
并将强调通胀风险而非经济增长
英国《金融时报》克里什纳•古哈(Krishna Guha)华盛顿报道 2007年5月9日
星期三
美联储主席:“没有必要”降息
伯南克强调,关注通胀的政策取向并未改变
英国《金融时报》克里什纳•古哈(Krishna Guha)华盛顿报道 2007年3月29日
星期四
美联储: 关注对象仍是通胀
与美联储上次政策声明相比,此次声明的措辞更为明确
英国《金融时报》克里什纳•古哈(Krishna Guha)华盛顿报道 2007年3月22日
星期四
美国商业领袖看好经济前景
“商业圆桌会议”的调查显示,多数美国CEO预计企业的销售、资本支出及企业用工未来半年内都将稳步增长。
美联社华盛顿报道 2007年3月9日
星期五
格林斯潘再称美国经济可能衰退
美联储前任主席的言论与继任者伯南克上周的乐观评论相冲突
英国《金融时报》克里什纳•古哈(Krishna Guha)华盛顿报道 2007年3月7日
星期三
伯南克称职吗?(上)
今天是伯南克就任美联储主席一周年纪念日,市场传来的消息不错,美国经济在不断好转。尽管如此,他也只是得到了许多市场参与者勉强的尊敬。
英国《金融时报》克里什纳•古哈(Krishna Guha)、约翰•奥瑟兹(John Authers)纽约报道 2007年2月1日
星期四
伯南克称职吗?(下)
从任职之初沟通方面的问题,到赢得市场人士的认可,伯南克经历了颇多坎坷。从债券市场的情况来看,他在利率等关键问题上的判断是理性和负责的。
英国《金融时报》克里什纳•古哈(Krishna Guha)、约翰•奥瑟兹(John Authers)纽约报道 2007年2月2日
星期五
美国生产价格上涨超预期
最新数据增加了美联储升息可能
英国《金融时报》约恩•卡伦(Eoin Callan)华盛顿报道 2007年1月18日
星期四
美国经济会硬着陆吗?
专栏作家布里坦:按GDP连续两季度下降这一定义,美国经济应该不会出现衰退。但是,会不会出现经济增长大幅减速的半硬着陆呢?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塞缪尔•布里坦(Samuel Brittan) 2007年1月17日
星期三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
但仍对通货膨胀表示担忧
2006年12月13日
星期三
美元走低有利全球经济
A lower dollar helps the global economy
英国《金融时报》社评 2006年12月4日
星期一
中国汇率的“一国两制”
人民币汇率已升至7.84元人民币兑1美元,距离7.8港元兑1美元的“联系汇率”仅一步之遥。香港人也许很快会发现,他们在中国内地消费要支付更多港元。
英国《金融时报》Lex专栏 2006年11月29日
星期三
美元大跌震荡汇市
由于市场担忧美国经济减速,美元兑欧元汇率上周五跌至19个月低点。此前,中国央行高官表示,美元走低增加了东亚储备资产贬值的风险。这番评论导致交易员大买欧元。
英国《金融时报》斯泰西-玛丽•伊什梅尔(Stacy-Marie Ishmael)报道 2006年11月27日
星期一
美通胀大幅放缓 明年可能降息
10月份创下今年春季通胀加速以来的最低月度涨幅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联合报道 2006年11月17日
星期五
美联储:美国经济有望“软着陆”
美国第三季经济增速达2.2%,高于预期
英国《金融时报》约恩•卡伦(Eoin Callan)、克里什纳•古哈(Krishna Guha)华盛顿报道 2006年12月1日
星期五
美联储:美经济增速明年回升
美国正在就经济前景进行辩论。债券市场悲观,股票和信贷市场乐观,而美联储认为,经济增速上升的可能性大于下降。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美国经济首席通讯记者克里什纳•古哈(Krishna Guha) 2006年10月16日
星期一
美联储维持5.25%利率不变
但表示会对通货膨胀保持警惕
英国《金融时报》理查德•比尔斯(Richard Beales)纽约报道 2006年9月21日
星期四
预期:美联储“几乎肯定”维持利率不变
该机构将于本周举行政策会议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克里什纳•古哈(Krishna Guha)新加坡报道 2006年9月19日
星期二
伯南克:美国生产率将继续提高
美联储主席指出,灵活劳工市场是美国生产率领先的首要因素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联合报道 2006年9月1日
星期五
美联储对未来升息立场“相对中性”
最新会议记录显示,美联储多数成员认为通胀压力将“逐步减弱”
英国《金融时报》理查德•比尔斯(Richard Beales)纽约报道 2006年8月30日
星期三
伯南克呼吁“更公平”的全球化
美联储主席称,各国政府应确保其国内普遍分享全球化的益处,比如帮助失业工人接受再就业培训,以防止保护主义抬头。
英国《金融时报》克里什纳•古哈(Krishna Guha)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报道 2006年8月28日
星期一
美联储两年来首度维持利率不变
维持在5.25%水平。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增长趋缓
英国《金融时报》詹妮弗•休斯(Jennifer Hughes)纽约报道 2006年8月9日
星期三

<广告>
专家时评
美联储这一招儿灵吗?
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罗奇:面对又一个泡沫破裂的可能,美联储惊慌失措,再次向美国经济注入流动性,这很有可能导致下一个资产泡沫的形成。
FT视频
摩根大通李晶访谈
美联储突然降息及全球股市大跌后,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接受FT记者专访,谈全球市场动荡对中国股市的影响。采访以英文进行。
《重读近代史》
质疑两炮论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朱维铮:鸦片战争的炮火把中国打入“近代”,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把中国轰进“现代”──我对上述的“两炮论”由笃信而怀疑,过程长达二十年。
《2008:中国纪事》
模糊的愤怒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我们对于日本怀有某种意识形态式的反感,当触及到某个敏感点时,我们的情绪被迅速调动起来,但因为没有真实的经验做依托,这种情绪既不够深沉、也不够真诚,它轻易地到来,也轻易地消散。
全球股灾
压一压华尔街的兽性
PFP财富管理公司投资负责人提姆·普赖斯:次贷来袭,股市后知后觉,一时间人心惶恐。不过,如果这次股市暴跌能够压制一下华尔街的兽性,即便只是暂时性的,也未尝不是好事。
《朝九晚五》
大学毕业十年后
FT中文网专栏作家谁谁谁:十周年聚会,感慨的是婚恋变化,谁结了或离了;二十周年,感慨事业变化,谁上市了或进去了;三十周年,是身体变化,谁病了或走了。
《双城记》
春运中坐京沪特快列车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小子:上海站是先紧后松,突出重围进站后,里面秩序井然;北京站则先松后紧,进站容易,但你必须一路“杀”入候车室。

© Copyright The Financial Times Limited 2008.关于我们 | 问题回馈 | 联系方式 | 合作伙伴 | 服务条款 | 广告业务  | 版权声明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