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让我晚识胡适10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45:16
 以前少“认识胡适”,遗憾。从书面看到“胡适、林语堂等都是腐朽的人,只讲虚无文风懒散性情,国难临头还到处改良,......”就很不喜欢这号人,心里似乎恨恨的不看这些迂腐人物写的东西,好像自己那时是爱国斗士一般。直到练普通话,胡适先生在北大有关白话文的演讲,很是平和,心生欢喜。今天看到凤凰网有关五四人物志的专栏,很感兴趣。收集一下有关胡适先生的资料,能从多角度读读胡适先生及其所处的社会,实在不错。 ifeng上谈到,他的出身,留学,思想,工作,处事,为人等:好学苦读博学,中西合璧留精华,认真负责自由个性,热忱温和帅气儒雅大度,,,。---挺感动,也许客观吧,就好好的看着,想着有关他的点点滴滴。ifeng 上说他感情方面,平淡枯燥的婚姻让胡适感情出轨,与表妹曹佩声相恋。留学期间,他与美国的韦莲司也曾有过深厚的超友谊的情谊,有书信为证,而且,韦莲司还终身未婚,包括曹佩声也是后生未婚,去世后还让把坟茔休憩在直通胡适老家的道路旁。当时有许多女生喜欢胡适,因为他的人格魅力。他女朋友很多,发现对方沉陷太深,就会立刻收手,撤得很快。---   呵呵,有魅力的男人,让许多女性着迷,,,女性居然为他不嫁。。。都说动过真情的女性是情感上的卫道妇,不折不扣的忠贞维护者,呵,如今古今中外的都有,可见这话是有依据滴。他对于道德的理解,认为道德品行与学术研究无关。恋爱是自己的事,无关他人,婚姻至少是两个家庭的事,需要责任义务。他信奉的是个性自由,但是自由的前提是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在那样混乱的社会--包括现在,也无疑高难度。。。ifeng说他对于政治的见解,先是至少20年不谈政治,后是积极与改良社会,认为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他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共产主义者的见解很平和,有一种美国式的包容,假如这种包容在现在的社会里,也似乎还是不合适的。他评价五四运动 的启蒙,真实开始始于1917,因为那时是文化运动的开始,也是改良思想的源头。而1919真正爆发,是救亡运动,以后慢慢演变为政治等运动。赞成胡适改良,因为要彻底改变一个有着“五鬼”骚扰的社会,是需要时间的,革命能解决一时的问题,革命能解放了人心理的疾病不?--哈哈,这是我猜测。ifeng 说胡适与保守派 和教育救国论  对于维护文言文的,他认为商讨探讨尊重的态度不可缺。。对于激进声讨文言文的,他的建议是慢慢来,逐步改良,改变需要过程。---可见胡适先生为人待事的气度,这一切大都因为他心中有爱在。他爱他身边可敬可爱的良朋益友,他爱采取理性的自由的尊重的和谐的方式解决变化着的问题。而且他爱国--是有充分理由的,他理智的爱着让他爱到痛心不已的家国,因为受美国教育思维的影响,他没想到所处的政治时代并非美国宪法--人家讲程序--法制,当时的政治是讲人-情--人治,。真有点搞不懂,胡适先生读了那么多的古书,会不明白?也许他不是不晓得,他是想用实际行动挽救千疮百孔的“古”国。。。    某人--胡适:爱情落伍者       他在讲课时,天冷了,看到女学生坐在窗边,他会走下讲台亲自为女学生关窗户,这是他的体贴处。但当女学生疯狂追他的时候,他绝不动心,他只在给张慰慈的扇子上写着:“爱情的代价是痛苦,爱情的方法是要忍得住痛苦。” ------嘻嘻,这点能否恰恰体现胡适之对于他人的人文关怀?当年轻的女学生疯狂追求,胡适不动心,是否说明他是个理智的君子,他知道自己有家有爱?。
  年仅26岁就任北大教授的胡适,风度翩翩,谈笑风生,带着在中国诗书中熏陶出的温文儒雅和在美国文化中浸染出的开朗乐观,一个君子和绅士的复合体。这样一个从外表很难看出内心情感的人,发明了如上爱情和痛苦的辩证法。
  在他的记忆中,少年时代在上海公学就读时唯一的一次“吃花酒”的经历,成了难以抹消的堕落印记,虽然想起来仍不无自得,就像一个常考一百分的孩子因为偶尔的差错只考了九十九分而惴惴不安,却又体验着难得的情绪刺激。要知道,与他同为安徽人的朋友陈独秀在任北大文科主任时依然是烟花烂漫的八大胡同的常客。陈独秀是一个激情满怀的诗人、革命者,而胡适一贯地极其理智和冷静,他的诗文没有过于激昂的情绪,他在女人面前的不动声色甚至令女人感到不耐烦。---八大胡同是什么,查知是这:清末民初的八大胡同有两个概念,从隘义上说,所谓八大胡同,并非某一条胡同的名称,而是由八条胡同组成的。因为中国人爱将同类事物归类然后说个大概数,如天桥八大怪、唐宋八大家、八大祥、燕京八景。其实,“八”字在这里是个虚数,只是表示其多。这八条胡同位于前门外大栅栏附近,因妓馆密集而成一大销金窟。
  他是个好事之徒,虽然对自己的感情生活保持沉默和低调,却俨然以爱情大使自居。当张兆和拿着老实巴交的沈从文写给她的情书上告胡适时,他一脸的微笑,搞得张兆和不明所以,待到他事后努力撮合时,这位女学生才悔不当初;而徐志摩和陆小曼呢,当梁启超大骂多情的弟子大逆不道之时,胡适是极少数对这位真正的诗人表示鼓励和支持的人。---这说明他热心热忱与时俱进,他对于自己的婚姻有说不出的“含蓄”,可能就会让自己的遗憾努力的演变为别人的现实,。怎么能说人家好事?假如世界上没有这样充满热忱的人,还哪来的媒妁之言呐。偏见了吧。
  胡适本人呈现出的爱情世界却一直是模糊的,他从来没有多说一句相关的话。如其所信奉的“我的宗教”所言,爱情在他的人生中从来只是极不重要的一部分,他的大部分时间和经历都投入到追求“社会不朽”的事业中。让人悲叹的是,胡适那没有多少文化的老妻在他死后表现出来的对丈夫的不理解,让人想起李敖所说的一句话:“别看他笑得那么好,我总觉得胡适之是一个寂寞的人。” -----这点我认为是作者的一己之见自作主张,是硬戴给胡适的帽子。凡是适当为人着想过的人,都可能会体会过良心道义与自私自利的选择是多么的艰难。假如一个人待人处事,只为自己,不为别人,谁还能见得到世界的美好?谁还能看到温暖的人性的光??不可否认,爱情世界是胡适最模糊也最清晰的软伤旧痕,但是这样一个肯为人着想的人,当初假如不顾人感受的解除婚约,对于等他14年的未婚妻江东秀来说,是一种严重到无法弥补的伤害,。所以当他真切的换位思考,他接受了现实的安排。但是他也是人,他内心沉静处也会有无法弥补的伤痛与遗憾,他现有精神家园的一片虚无,对于一个受过中西合璧式的教育者来说也是一个艰难的结茧与蜕变。李嗷说对了一点,胡适是个寂寞者。但胡适之有的,绝非无聊的寂寞,而是一个执着于追求美好事物的孤独者,一个很少能被人理解的真正的独孤侠。
  柴尔滋(M·W·Childs)说胡适是Sage of Modern China,除却他追求的社会事功难以免俗之外,在感情方面倒大抵可以这么说。但,现代中国真的还可能有圣人存在吗?--- 赞同柴尔滋的观点。但作者说他追求社会事功,简直过火,有失客观。请问,谁生活的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谁不在解决了物质生活后,为精神家园添砖加瓦或整理或修葺。作为一个学者,处在亟待拯救的家园,他会袖手旁观?换做任何人,处在任何国家,他们都会或多或少尽力而为。别告诉自己说,胡适是个名人,名人得有名人的典范。那么你能自豪的告诉我,“我能把自认为与公德认为的事情做好。”,那你就具有一个不折不扣的名人君子圣贤...所具有的锋范。对别人要求过高级,不如对自己要求小高级。
  胡适难忘的好朋友徐志摩在给老师梁启超的信中这么说明自己对陆小曼的倾心:“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是而已。”胡适自己固然佩服志摩的情痴,但我们无从想象这句话有一天会出自他的口中。而最热爱胡适的李敖更把“爱情的代价是痛苦”用自己的一生更改为“爱情的本质是快乐”。是的,胡适对于爱情的态度原本不该如此落伍。他不是一个敢爱的人,他太热爱自己的声名。 ------他太爱自己的声名,误解,。不假思索就说了出来,服了某些有各样偏见、个样鄙视、各样清高......的人门。声名对那个坚决执行合理的人性自由主义的胡适之,能成为一种绝对的束缚么??我感觉胡适是真得东西方关于爱情的真传啦。
  在《旧梦》一诗中,胡适写道:“上下绿丛中,露出飞檐一角,惊起当年旧梦,泪向心头落。”当年旧梦中能有几多情事?数滴浊泪会为哪个红颜零落?  ----横看成岭侧成峰吧,不同的心境就会造就不同的文字。缺爱的人生会干涸,无情的生命哪里见得到清澈。说来说去,不知道这个世界里的情感何谓好坏,或者根本没什么好坏,只有一片清醒着的迷糊吧。

下面是别的网友对某人--胡适:爱情落伍者 的观点,可思想。
------我建议楼主去看看《星星 月亮 太阳:胡适的情感世界》这本书就很看到一个全新的胡适,他的感情世界一点都不贫瘠,另外,值得说明的是这本书是很严谨的,都有胡适 的书信为证,不是捕风捉影。
------他是一个新时代婚姻的倡导者,而不是一个执行者。他骨子里是一个传统知识分子。他之所以和江冬秀结婚,一是考虑到他的母亲。这门亲事是在他十一二岁时定下的,如果他毁约,第一是伤他母亲的心,他是一个大孝子,所以他和江结婚一方面是为了使他母亲高兴;二是考虑到江冬秀。徽州地区由于大多男子很早出外经商,因此一般在十几岁(甚至更早)就把婚事定下来了,在徽州地区早婚很是普遍。江一直等他十几年,已经成为超龄的大龄青年。如果他毁约,最受伤害的肯定是江冬秀。因上述原因,他权衡之后,最后还是选择牺牲自己,以便成全他人。这方面有他母亲的影响。
胡适留学多年而不弃江,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美德,在当时的无论是新派人物还是旧派人物中,都表现了对胡适的赞誉。而其内心却是痛苦和寂寞的。他之所以促成徐陆以及沈张的婚姻,这是他的这种心理的一种补偿和折射。
------先生生活在旧时的环境,难免受各种约束,虽然遗憾,那也是不得已的。与其在痛苦中挣扎,不如顺其自然,这就是孝道!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蒋介石评价胡适------  红色字体,是本人看了网络上某网友眼里的胡适本人及胡适之先生思想的再分解,空想来着--胡适之先生所在的环境,假想一番自己生活在那时代,,,竟,没头绪。呵呵,那时的路,挺难走。谁知道自己该走什么样的路啊。个人觉得胡适先生是个温和大家君子,。生活在一个军阀政治等混乱又争东抢西的世代,绝对算是出水芙蓉了。越是了解胡适之先生,越要欣赏不已。他与妈妈的爷爷生活在同一时代,我最喜欢听妈妈讲述她爷爷的事,常感叹不已。外太公只是一个平凡的世袭地主,所遭遇的,好在及时看清时政,还是受了那么多无畏的折磨,,。。别说受东西方熏陶的胡适之先生,人无完人,认识一个人,先认识他的处境与生活,再谈论,不迟。不要轻易的否定,也不可以轻易的肯定,呵呵,过与不及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