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杖:史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3:57:44
手杖 2007-4-26 14:13:17  超星社区社会科学栏目    阅读5次
上编 手杖史话

手杖是一种极为普通的生活用具,正因为它普通而常用,也许我们在“数家珍”的时候,往往数不到它,除非你有一条很珍贵的手杖。但是,也正因为其普通而常用,在它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意义也就非常丰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杖文化”。佛杖在整个“杖文化”中,有它的独特性,尤其是中国禅宗通过拄杖表达的那些“禅心”、“禅机”,更是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但是佛杖作为一种生活用具,从生活史的角度考察,在杖材、杖式和用途上,大体与世俗和其他宗教的手杖并无太大差别;从象征学的角度考察,即把手杖作为某种象征物、赋予它某种符号化的意义这一点来看,佛杖与世俗和其他宗教也多有相通相似之处。所以在考察佛杖之前,有必要对手杖的历史以及“杖文化”作一些必要的考论,以作铺垫。
从原始社会开始,手杖的用途就不止于扶助人们行走,而是兼具武器和工具等多重身份,比如在中国古代有一种源远流长的刑罚叫“杖刑”,刑具便是木杖(有时把荆条或其他刑具打人也称为“杖刑”)。又如中国古代王朝和官府的仪仗中,“杖”是一种主要的器具(仪仗本来就是“仪杖”),虽然用作刑具或仪仗的杖都是由手杖发展而来,但是这些“杖”已经完全失去了手杖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这里对于此类“杖”具不拟涉及,以免枝节过多,离题太远。

 

 

 

 

第一章 作为日常用具的手杖

 

 

 

一、手杖的起源

 

▲考古学家制作的委内瑞拉猿人复原图,系根据现代黑猩猩摹拟制作。

 

也许可以说,手杖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几种器具之一。猿猴在树林穿梭之时,随时用四肢攀握树枝以帮助飞越行走。遥想人猿们下地直立行走之初,自然会保留着这种习惯,仍然要借助于树干、藤条和树枝。当越来越多地生活在平地、山地之后,攀沿和涉水、越涧等行为越来越多,在不便借助固定的树木时,他们便会随时拾起树木断枝,以作扶助。于是,手杖就这样起源了。手杖帮助我们的祖先在大地上站稳了脚跟。

 

当原始人类手中有了这一条木杖之后,它的功能就越来越多,作用也越来越大。除了扶助人们跋涉攀沿之外,它有时还是进攻和防卫的武器,有时又是狩猎和渔猎的工具。我们可以想象,大多数原始工具或武器,都会从这一枝木杖延伸而来。对于文明社会的人来说,手杖作为用具多在老年;而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手杖的作用也许在人类的童年更显重要。 

 

   

 

◢南京博物院展出的《南京猿人生活想象图》雕塑,猿人手执的木棒已成为狩猎野兽的工具。1993年3月在南京汤山镇雷公山的溶洞里发现了古猿人的头盖骨,这些猿人生活在大约30万年前。

 

杖字和相关的其他汉字

 

、“丈”和“支”

 

《说文解字·十部》:

 

 ▲《说文解字》所收小篆丈、杖、支和枝字。

丈,十尺也,从“又”持“十”。

 

古代汉字的“又”就是“手”。这个以手持“十”的字,许慎只是根据他当时对“丈”字的理解来解释,不符合“丈”字的原始形义。丈,就是“杖”的原字。甲骨文和金文中,没有发现“丈”字,《说文解字》中所收是小篆体,已经经过了字体的修整。这个“十”字更早的字形应该象一个带着枝丫的木杖。后人不知“丈”字已经包含了一根木杆,在旁边又加一个木字,写成“杖”,其实是重复构形。 明代一个笑话说县官的儿子听人问“令丈”,误以为是“令杖”,其父训之曰:“令丈即是你爷!”儿子回答:“原来是我爷,更不可打!”(无名氏《笑苑千金》),便是不知“丈”和“杖”原本一字的例证。

 

奚世 幹《说文解字校》案语:“丈,当是杖之本字。从又,象持杖形,非九、十之十字也。”丈字除了后世常用的度量词义外,还有“扶持”、“倚仗”的意思。《玉篇·丈部》:“丈,扶也。”《六书正讹·养韵》:“丈,借为扶行之丈。老人持丈,故谓之丈人。别用杖,通。”丈和杖字一样,作为动词,是“扶杖”,作为名词,便是杖。值得顺便提到的是,字书中对于“杖”字的读音,都标作zhàng,读去声。但是在古代,用作动词时是读上声,用作名词时才读去声。《佛祖统纪》卷三四祖天台智者章次:“师以时方丧乱,遂杖策荆湘”,注:“杖,上声,扶也;去声者所扶之杖。”历来音韵之书和字词之书,都没有采用到这条注释,故在此拈出以供专家采撷。

 

邵瑛《群经正字》在讲解“丈”字的字形时,说到隶书将上面是“个”字下面是“又”字的那个字“隶变为‘支’,故不得不变‘支’为‘丈’。”他的意思是说,“丈”古体中应是上“十”下“又”,在由小篆变成隶书字体时,“丈”字本应该写成“支”字;但是篆书中另外有一个字,上面是“个”,下面是“又”,隶书写为“支”,所以上“十”下“又”的丈字,只好写成“丈”形了。其实,支和丈本来应该就是一个字,也就是杖字的本字。“支”字上面原来是“个”,也就是竹的省写。手杖,有时候是木杖,有时候是竹杖,所以手里拿着带枝丫的“十”(木)或拿着“个”(竹)其实是一样的。后世字义有了变化和扩展,本来是“丈”字的“支”字加上木旁,变为“枝”,专指竹木的枝节,加上木旁的“杖”字却不含有树枝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丈和支两字看起来毫不相干,其实在意义上,仍然还是有相通的地方。丈有扶持义,支也有扶持义,所谓“支持”也就是“丈持”,而持杖也就是持支(枝)。

 

《说文解字》还收有一个古体的“支”字,上下各有一“个”(竹),中间一只手。许慎解说这个字形是:“上下各分竹之半,手在其中”,也不准确。其实这个“竹”并未被分为两半,“个”的那一直应该是连贯起来的,手持于竹杖中间。

 

 手杖又称棍、棒,中古时期出现了“拐”,十九世纪末欧风东渐,西方的“文明棍”又传入中国。拐和文明棍都是较短的杖。此后人们已经不太在意杖的长短,拐、杖混用,比如元曲里有“卖杖”一词,《金瓶梅》里有“卖杖摇铃”的说法,“卖杖”即后世的“卖拐”。现代已经很少人去讲究拐与杖的区别,把手杖统称为拐杖。

 

 

 

  三、手杖的质材

 

 

 

▲1947年毛泽东转战陕北途中

作为日常用具的手杖,它的质材大部分是竹和木。由于使用量大、使用频率高,绝大部分人都从普通的竹木中取材,加工也非常简单。乡村的老人用杖,多是自己从山上采集竹木,经过简单的加工,如剥皮、去掉多馀的根和枝便可,其式样简朴自然,没有太多的修饰;城市商店出售的手杖也只是普通竹木,经过一些加工,如上漆、加上杖头和杖尾等。即使是一些名人,他们的用杖质材和加工也非常简单。比如毛泽东的用杖。毛泽东一生戎马倥偬,登山涉险临时用杖,其质材和制式自然不会讲究,如1947年他转战陕北时,曾使用手杖,那只是一根临时折取的树枝而已。建国之后,他渐入老年,自然需要拄杖。在中南海丰泽园里,至今还保存着毛泽东生前收藏的五根手杖,其中有四根比较高级,采用名贵材料,经过精细加工,但是毛泽东生前很少使用过它们。他使用得最多的是一根竹杖,1954年在杭州游丁家山时,警卫人员从住地附近采来一根竹子,略加削制,并在杖尾包上一块橡皮,便成了毛泽东常用的手杖。此后二十多年,这根竹杖一直是他的手头之物 。这根手杖太普通了,普通到连杖头都没有,他自己曾戏称这是“打狗棍”(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碑馆编《毛泽东遗物事典》,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310页)。也许从这根手杖可以看到毛泽东为人和性格,也可以略窥他当时的心境。

 

  

▲毛泽东1954年4月的两张照片。

 

左:在故宫参观文物。  右:与程潜(左二)、王季范(右一)、程星龄(左一)在十三陵。

 

但是像毛泽东所用竹杖如此简单的例子倒还不多。因为手杖即使是一种普通用具,由于它对于人们特别是老人来说,却是一件重要的随身之物,即使是普通的人,在条件允许时,也多少会讲究一下它的质材和式样。我儿时在农村,亲眼看到很多老辈手中的拄杖,质材虽然很普通,制作却很精细。他们往往采取山中的老树枝或树根,形状直中有曲,多带弯曲的根茎,并根据其形状加工成各种动物或抽象的形状,质朴而美观,颇为精美。即使是普通的老农民中,也有很多人对于手杖的式样非常考究,熟悉他们的人,甚至可以从手杖的式样看出他的性格和情趣。

 

味 

 

  ▲现代人常用的竹、木手杖,这种手杖都属于现代样式,右图的两种手杖,分别是传统的“拐”(短杖)和外来“文明棍”的样式。

 

 

中国古人,特别是士大夫阶层的人,对于杖材选择的标准是很高的,在竹和木两种质材中,形成了很多著名的品牌。其中最著名的是筇竹杖、灵寿木杖和赤藤杖,它们分别代表了竹杖、木杖和藤杖三种质材。

 

筇竹杖

▲邛竹

 

筇竹杖又作邛竹杖,其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传中记载,汉武帝时,张骞奉使西域,回来后向武帝报告,说“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并说是大夏国(今阿富汗)的商人从身毒国(印度)贸易而来。汉代的邛,指今荥经、汉源的大相岭一带,或说指今四川邛崃山一带。当地所产的竹称邛竹或筇竹。筇竹又称为罗汉竹、扶老竹、暴节竹、宝塔竹、算盘竹等,学名叫Qiongzhuea tumidinoda Hsueh et Yi,属禾本科竹亚科筇竹属植物,包括大叶筇竹、细竿筇竹、平竹、柔毛筇竹、光竹、实竹子、三月竹等,广泛出产于我国西南地区海拔1500-2000米的山地。

 

▲敦煌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

 

 

周密《癸辛杂识》卷三说:“筇竹杖,蜀中无之,乃出徼外蛮洞。蛮人持至泸叙间卖之,一杖才四五钱,以坚润细瘦、九节而直者为上。”他所说的“徼外蛮洞”,系指四川以西、以南的西藏 和云南等当时未开化的民族地区。张骞在大夏所见到的蜀布,也许确实是中国四川、云南一带的产品,但是邛竹杖是否产于蜀中,尚不可确定。因为邛竹杖系大夏商人从印度贩买而去,而邛竹并非只有蜀中独有,也许来自印度本地或者南亚、东南亚其他地区也不一定。学术界对此曾有一些不同的争议,事关古代中外文化交流,此处不拟详说。从汉代起,筇竹杖或邛竹杖便成了士大夫常常提起的物事,历代文人诗客吟咏不绝,乃至“筇”成了手杖的代称,如“扶筇”便是拄杖的意思。

 

▲成捆的邛竹

 

▲恐怖大亨本·拉登藏身于阿富汗,他所使用的手杖,应该就是本地的树枝,而不大可能选取张骞所见的筇竹杖吧。呵呵。

 

根据古籍的描述,筇竹杖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中实”,即跟普通的竹子不同,它是一种实心之竹。二是“高节”,竹节之间距离较远。但是从古代绘画和现代实物来看,产于西南被称为筇竹或邛竹的竹子,并非实心,所以有人又怀疑《史记》、《汉书》所记的筇竹并非竹类,而是一种木本,即省藤,那是一种南方特有的棕榈科植物。不过至少从唐朝开始,人们已把产于西南,特别是四川西南部的竹子称为“邛竹”或“筇竹”,这种竹子有的竹节之间距离并不太远,但是竹节隆起,俗称鹤膝,与汉代典籍所说的“高节”即竹节距离较远含义不同。比如唐代苏拯《山中道者》诗说:“筇杖六尺许”,这是古代手杖一般的高度,即两米左右,而高骈《筇竹杖寄僧》诗说:“坚轻筇竹杖,一枝有九节。”两米左右的竹杖,有九个竹节,平均每个竹节相距20厘米左右,这与普通的竹子节距相比并不算“高”。我们在后文的图片里将看到古代文物中筇竹杖的式样。

  ◢王羲之书《邛竹杖帖》,释文:“去夏得足下致邛竹杖,皆至。此间人多有尊老者,皆即分布,令知足下远惠之意。”

另外,高骈说筇竹杖“坚轻”,这是汉代古籍没有说到的另一个特点。宋人黄庭坚《筇竹杖赞》说它“屈曲而有直体”,那么它的竹干并非挺直 ;宋人舒岳祥《忆筇竹杖词》说它“蛟龙已蜕脊骨全,色如黄玉中心坚”,则此竹外形显得苍老,色如黄玉。又说:“节围五寸茎似笔,重如铁石声铿然”, 像笔管那样挺直,与黄庭坚所描述的有所不同;像铁石那样重,则又与高骈所说的“坚轻”相抵触。他们所见的是否同一种物品,值得怀疑。

 

灵寿杖

▲有人认为这就是《尔雅》所说的椐树,即“灵寿木”。但是跟古籍中所描述的有所不同,是否适合制作手杖,尚有疑问。

灵寿杖的名称来源与筇竹杖一样古老。《汉书·孔光传》记载,孔光位至太师,皇帝向他“赐太师灵寿杖”。灵寿杖的材料是所谓“灵寿木”,这本来是古代一种神话事物。《山海经·海内东经》中有“西南黑水之间……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的传说 。《吕氏春秋·本味篇》提到“菜之美者,寿木之华”,高诱的注释是:“寿木,昆仑山木也;华,实也,食其实者不死,故曰寿木。”据说汉高祖曾在河北石家庄附近地区得到灵寿木,并在高祖三年在此地置灵寿县以作纪念。所谓“灵寿”,是一种寓意,用此木作杖,表示长寿健康的祝愿。

▲现代制作的“灵寿木”手杖

后代人取此吉祥,将一些木本植物命名为“灵寿木”,各地都有灵寿木及以灵寿木制杖的记载。如宋许志仁《谢张学士惠灵寿杖》形容它“和疑连绵青未了,郴江擘出蛟龙吼”,产地在湖南的郴州;朱翌《以灵寿杖寄汪内翰》说:“一枝灵木坚多节,千里逢人寄永州”,也是在湖南境内。这是因为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谪居永州,并有《植灵寿木》之诗,因此,永州和湖南的灵寿木便跟“永州之产异蛇”一样闻名遐迩。而古代诗文里也有提到别处所产灵寿杖的,比如司马光在河南济源作《寄题李少卿章园亭》说:“杖刊灵寿木,轮裹湨梁蒲。竹不减淇水,花仍似洛都”,证明当时济源湨水一带出产灵寿杖;黄庭坚《以天坛灵寿杖送莘老》说:“王屋千霜老紫藤,扶公休沐对亲朋”,他的这条灵寿杖也来自河南天坛山的王屋岭。

有些学者认为,灵寿木就是《尔雅·释木》中所说的“椐”。这种木,晋人郭璞《山海经》注说它“肿节,中杖”;据唐人颜师古《汉书注》所说,“木似竹,有枝节,长不过八九尺,围三四寸,自然有合杖制,不须削治也。”是一种不大高大、枝节隆起(“肿”)的灌木。和筇竹杖一样,灵寿杖也别名为“扶老”,它是古代士大夫常用的一种木杖,历代流传的灵寿木诗文也很多,至于他们所咏吟的是否同一种木材,不得而知 。

 

赤藤杖

▲云南晋宁石寨西汉时期滇人墓出土的铜塑男女跽坐持杖俑。铜俑所持杖是藤质,质感很强。证明滇人以藤作杖历史悠久。

赤藤杖又称红藤杖或朱藤杖,这个名称起源于中唐以后。从唐朝开始,云南南诏等少数民族部落与中原王朝的交往日益密切,云南的土特产品也不断地进入到内地,其中藤杖便是这些物品之一。藤杖在古代滇人那里有特殊的用途,我们将在下面考论权杖时详说。《太平御览》卷九九五引《云南记》云:“云南出藤,其色如米,小者以为马策,大者可为拄杖。”这种赤藤轻劲挺直,朱光妍美,所制之杖,是杖中上品。关于赤藤杖,在古代还流传着一些神话传说。韩愈在元和四年所作的《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徽赤藤杖歌》云:“赤藤为杖世未窥,台郎始携自滇池。”证明这种藤杖在此之前并未进入中原,“台郎”指钱徽。他从云南将藤杖带回长安,同时也带回了有关这种藤杖的传说:“共传滇神出水献,赤龙拔须血淋漓。又云羲和操火鞭,暝到西极睡所遗。”原来这种藤杖是赤龙的胡须所变,滇池的水神作为礼物献给人间。又说是古代的太阳神羲和驭日所用的神鞭,因为羲和偶然睡去,将它遗下,化为赤藤。这种传说使赤藤蒙上了浓厚的外来文化的神奇色彩,对于爱好外来事物的唐朝人来说,当然是极受欢迎的物品。此后,云南赤藤杖便成为中原士大夫竞相罗致的用杖。唐人白居易、张籍、裴夷直、姚合等人,都有专门的题咏。白居易自己便拥有一根云南红藤杖,他对这根手杖非常热爱,诗集中有多篇有关的作品。

▲各种藤类植物

▲云南鸡血藤

有人认为,古人所谓赤藤就是鸡血藤,它的学名为Caulis Spatholobi,俗名又称过江龙、血枫藤、猪血藤、大血藤等。这种藤的韧皮部里密布分泌管,排列成赤褐色的圆环状。分泌管里充满着棕红色的物质,比如鞣质、还原糖和树脂等。当茎干锯断后“血”从分泌管里渗出来,凝固后成为亮而发黑的胶丝状斑点。这就是神话中传说的所谓“赤龙拔须血淋漓”。鸡血藤是一种著名的中药,有袪风除湿的疗效。不过鸡血藤的产地并不限于云南,南方很多地区都有鸡血藤或同属物种。而且以藤为杖,并不止于鸡血藤一种。王廷鼎《杖扇新录》中就列举过几种其他地方出产的藤杖。比如:

风藤杖,出蜀中,节细而纹细,以纹备五色、纹绕而明者为上;质微赭、纹成黄白者居多,久之则红而有彩。土人多取为条脱,谓御此藤可除风湿,故名风藤。有川贾携一杖,长六尺外,中若别有一干藤,特绕其外耳。至端,藤与干若合为一而曲,其上刻寿星、王母两形,盖此藤细软不耐搘拄,故有干以植其中也。

又:

 

 

  ▲晚清经学家俞樾(曲园)像。他的这根藤杖出自浙江天台山北乡,系其学生王廷鼎于1880年俞氏60岁生日时所赠。“长七尺馀,形微扁,色红而腴,旁一细藤作姜黄色,自头至末盘结藤身,若合而若离,质轻体直。”

红藤杖,产浙之天台山,奇峰绝壁,寿藤蟠结,多千百年物。有藤苍健而文理坚韧,皮起块礌凹凸之形,土人择其奇挺者制为杖,剥去其皮,色如枣红或黄如蜡脂,或赭如栗壳,陆离相间,形殊朴茂。一杖需数十金,专为崇林禅师所采,长至八尺外者价尤昂。盖藤性善纠,长则必曲。土人先将细藤缚竹竿以辅之,待其长成后制杖,往往皆其祖父所缚者。

王氏除记载藤杖的材料和产地之外,还记述了当地人工培植藤杖的技术和过程,非常有趣。浙江天台的藤杖,自宋以后特别著名,其使用量超过了云南的红藤杖。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说:“天台藤杖,可斸为杖,然有数种。有含春藤、石南藤、清风藤者,婆藤、天寿根藤”。天台的红藤杖,又名华顶杖,其名得自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五贶诗序》。天台藤杖系从深谷峭壁采集千岁古藤以为原材加工,故又称“万年藤杖”,从宋朝以来,它一直是名贵手杖。其他地区也有藤杖出产。比如陆游《古藤杖歌》:“我有古藤杖,夭矫蛟龙形。生於峭壁绝顶上,乃是会稽山阴之兰亭”,放翁带着这根家乡所产的藤杖,“历吴入楚上巴硖,北游直看秦山青”,珍惜之至。

 

 

其他质材

 

除了上述三种著名的质材之外,在历史上还有一些著名的品牌也值得一提。竹杖有方竹杖和斑竹杖,木杖有桃木杖和楷木杖等。

 

 

 

▲方竹的横截面

 

 

方竹又名四方竹,属禾本科、刚竹属。拉丁名为 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方竹秆一般在3-8米之间,竹节之间为四方形,深绿色,竹身常带小疣瘤,所以看上去略显粗糙;竹节隆起,节环带刺。方竹的竹“肉”厚实,表面无毛,通身散布疏疏落落的紫色小斑点。方竹喜光,喜温、喜湿润,适生于土质疏松肥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所以它主要产于华东、华南以及秦岭南坡等亚热带地区。其他地区也有出产。比如湖南的桃源方竹就是颇有名气的一种。现代植物学调查也记载我国境内有很多种类的方竹,比如大明山方竹、武夷山方竹、永善方竹、金佛山方竹、云南方竹、合江方竹、墨脱方竹、短节方竹、毛环方竹、乳纹方竹、小花方竹、大叶方竹、狭叶方竹、小方竹等。文征明《方竹杖记》就说:“忽有友人自蜀中来,贻我方竹一杖。”似乎四川也有方竹出产。不过讲到四川方竹,也许古人常将邛竹与方竹混同起来。比如《桂苑丛谈》记“太尉朱崖公”即唐代李德裕镇守浙江时,曾将一根方竹杖送给甘露寺的和尚。送杖时,说是“昔有客遗筇竹杖一条,聊与师赠别。”“其杖虽竹而方,所持向上,节眼须牙,四面对出,天生可爱。”似乎筇竹杖与方竹杖原是一物。但是后面又说:“太尉多畜古远之物,云是大宛国人所遗竹,唯此一茎而方者也。”其产地又不在四川而在“大宛”,即今中亚哈萨克斯坦一带。这样就引起了后人的疑问。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

 

 

 

▲武夷山方竹

 

 

《桂苑丛谈》记李卫公以方竹杖赠甘露寺僧,云此竹出大宛国,坚实而正方,节眼须牙,四面对出云云。案方竹今闽、粤多有,不为异物。大宛即今哈萨克,已隶职方,其地从不产竹,乌有所谓方者哉!

 

《桂苑丛谈》记载,若干年后,李德裕又来浙江,在看望那位和尚时问及这根方竹杖,和尚连忙回答说:“至今宝之!”于是拿出来给李德裕看。李德裕一看,不由得倒抽冷气:原来和尚已经把这根方竹杖削成圆杆,而且加漆油光了。从此李德裕不再答理这个和尚。这个故事非常著名,所谓“规圆方竹杖”,变成了煞风景、败风雅的笑话一直流传下来。

 

 

▲湖南九嶷山斑竹

 

 

竹子里还有一个著名的品种——斑竹,古人也常常取为杖材。斑竹在竹类中是一种特殊的品种,学名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f.tanakae,它也属于禾本科刚竹属,是刚竹的变种。斑竹秆高2-5米,径2-3厘米,生长初期竹身青绿色无白粉,长成之后,在竹秆上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紫色螺旋状斑点或斑块。正是这种斑纹,使它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并引起了人们很多诗意的联想。晋张华《博物志》记载说,舜巡南方,死葬于苍梧之野(据说在今湖南九嶷山地区),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寻舜不及,泪洒潇湘之竹,竹上因而生出斑斑泪痕,所以斑竹又称为湘妃竹或泪竹。

 

▲清宫所制斑竹管玉笋羊毫笔。玉笋是指笔毛的形状如玉笋。

 

 

斑竹本身的异样纹彩,加上这个美丽而凄婉的传说,便成了极受人们,尤其是文人淑女们欢迎的物品。人们喜欢用斑竹制造各种器物,从南北朝起,斑竹杖就闻名于世。南朝梁人到溉的《饷任新安斑竹杖因赠诗》,是咏斑竹杖最早的一篇诗作,诗中没有提及湘妃的传说,只说“复有冒霜筠,寄生桂潭侧。文彩既斑斓,质性其绸直。”此后诗人咏斑竹或斑竹杖,则无不用到湘妃的典故。

 

  

▲左:清宫描金花蝶纹斑竹栏黑漆盘  ▲右:清宫紫漆描金松鹤图斑竹炕几

 

竹炕几制作于雍正年间。《内府档案》记载:雍正十年六月二十七日,雍正传旨给总管年希尧:“再将长三尺至三尺四寸、宽九寸至一尺,高九寸至一尺小炕案亦做些,或彩漆,镶斑竹,款式亦要文雅。”

中国文人素有爱竹的传统,东晋王猷之有“不可一日无此君”之语,宋苏东坡更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作杖材,从原始社会就已经开始,我们前面讲到“支”字时已经说过。后世在竹类中又选择一些外形奇特或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竹子作为手杖的质材,比如筇竹取其竹秆曲折、竹节隆起,方竹取其外形方正,斑竹则取其表皮带斑并附有神话色彩。这种对竹材的选择,表达了一些富有深刻内涵的人文意蕴,我们将在后面详细分析。

 

▲现代桃木手杖

 

 

这种选择标准,不止于竹材,以木为杖,也多有这种取向。如古代官吏和士大夫,常以桃木作杖。桃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古人认为桃木有避鬼的功能,在很多具有巫术色彩的活动中,桃木、桃枝、桃版(桃符)等,都是避鬼禳灾之物。至少从先秦开始,人们就以桃木作杖。《淮南子·诠言训》:“羿死于桃棓。”许慎注释说:“棓,木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那位弯弓射日的大英雄后羿,竟然死于桃木杖下,可想而知桃木的巫术功能在古人看来非常厉害,所以桃木一直被后世用以作杖。

 

▲孔林楷亭

 

  ▲孔子及亓宫夫人楷木像,传为孔子门徒子贡所雕,或又传为孔子孙子思所雕。原置于浙江衢县孔氏家庙思鲁亭正龛之内,现藏于曲阜孔庙。

 

以楷木作杖,则表现了古人对孔子的崇拜。据说孔子死后,他的学生从各地前来奔丧或凭吊,每人从本地带来一棵树栽到孔墓附近,其中子贡所植的是一株楷树。至今在孔林之中,仍然可以见到这棵楷树和后人所建的楷亭。后世对孔林楷木有很多传说,比如说它“文如贯线,有纵无横”,具有君子之象。《阙里志》更说“以之为杖,可以戒暴焉”。楷树多生木瘿,后人取孔林楷树的木瘿制成酒器,称为“楷瓢”。清金埴《巾箱说》记:“予见林户善制,各随其形,或如一朵云,或如一拳石。用以酌酒,何贵犀杯?或曰:能令饮不及乱,且有古人止贪之义。”孔林楷木被赋予这样的象征意义,当然为后人所重。

 

▲现代楷木手杖

 

 

根据传说,子贡在为孔子守墓期间,曾亲手用楷木雕刻了孔子的一尊雕像,这尊不足二尺高的木雕,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曲折的故事,后来辗转到了浙江衢州孔氏南宗家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又被移往山东曲阜。汉初,高祖刘邦参拜孔庙,孔子的九代孙孔腾献上了一根用楷木制作的手杖,并说他偶然从孔林经过时,突然大风吹来,一根楷木的树枝掉到他的面前,他拾来作了这根手杖。刘邦大喜,夸孔腾“不忘祖德”,并封他为“奉祀君”,这是汉朝官方崇拜孔子、管理孔府的开始。自此以后,楷雕楷杖就成了曲阜地区的传统手工艺。一直持续到现代,曲阜楷木杖仍是名贵手杖之一。清代的颜锡忠、民国的孔昭堂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楷木工艺师。据民国《曲阜县志·人物志》载:“颜锡忠,业木工,精雕刻,清光绪十七年慈禧太后寿辰,山东巡抚命作寿杖一枝,如意两架,以作寿仪。其杖系刻百龙百珠,云霞相映,玲珑细巧,跃跃欲活;如意有八仙祝寿,耳目口鼻,高短肥瘦不异生人,太后见之称为绝技。”

 

  ▲广东新会崖山蟠龙金桔树。传说为宋末帝挂龙袍之树。

▲广东新会蟠龙金桔雕烟斗

 

 

出于对名贤高士的景仰,与他们有关的树木被后人取为杖材,还有很多例子。比如人们崇拜诸葛亮,据说他曾取川中树藤为杖,于是剑门藤杖便成了著名的手杖,被称为“孔明杖”。又如宋代以后流行对杨家将的崇拜风俗,而与杨家将有关的降龙木也被用作杖材。降龙木是五台山当地的灌木,俗名叫“六道子”,因其木杆上有六道顺纹而得名。传说这种木料能驱邪避恶。又杨家将演义中以为宋辽交兵,辽兵摆下天门阵,杨家将须用降龙木作兵器柄,才能破阵,因此派小将杨宗保去穆柯寨取降龙木,并产生了辕门斩子等著名的民间传说和戏剧。

 

▲司徒丙鹤像,所拄手杖即为崖山蟠龙金桔所制。

 

 

现代的一个木以人重的例子是广东新会崖山的蟠龙金桔。据《华声报》报道:1951年,美国华人领袖司徒美堂回到广东,曾到新会等地参观。在新会崖山,他听说南宋亡国时,陆秀夫背着宋幼帝赵昺投海殉国,跳海前把龙袍挂在山上的一棵山桔树上,后来龙袍幻化在树上,那山桔树变成了一棵大树,当地人称这种桔树为蟠龙金桔或缠龙金桔。这个传说使司徒美堂叹息不已,便希望得到这种蟠龙树杆做一根手杖,未能如愿。此后新会有关人士专门做了一根龙头手杖,准备送给司徒美堂,但他已经去世,手杖被送到他的秘书司徒丙鹤手中。最近司徒丙鹤又将这根手杖回赠给新会博物馆,以纪念此一段因缘。

 

▲海南桄榔

 

 

还有一些杖材,本来是极为普通的竹木,因为经过名人题品使用,便成了名牌手杖。比较显著的例子是桄榔木杖。宋以前,用桄榔木作杖未见记录。苏东坡谪居海南,曾经采桄榔枝作杖,远寄他的学生张耒,并作诗一首。他在《与张文潜尺牍》中说:“屏居荒服,无一物为信,有桄榔方杖一枚。前此土人不知以此为杖也。”这种由苏东坡创用的桄榔杖,至今仍是海南的特产。苏东坡在海南还用过一种此前不见记录的黄子木作杖,并将它送给弟弟苏辙以为生日礼物,兄弟二人曾以此为题互相唱和,各有诗作。苏东坡在《以黄子木拄杖为子由生日之寿》诗里说:“海南无佳植,野果名黄子。坚瘦多节目,天材任操倚。嗟我始剪裁,世用或缘此。”黄子木是一种淡黄色的桔树,用作杖材,也是从苏东坡开始;他也很自负地说,从此以后,这种木材可能会要广为“世用”了。

 

▲棕竹

 

▲现代高级金刚木杖

 

 

现代流行的金刚木杖,在古代也有记载,但是名字叫棕竹。明高濂《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竹杖》:“得有三代、商嵌金银碧瑱古铜鸠鸟杖头,须用棕竹为杖。余见有全身鏒金银者,形亦古甚,下有铜管,亦三代物也,制甚可爱。得此全副,老人受用无量。”这是一种棕榈科灌木,其质地坚实,用作杖材,轻重适宜,销行极广。有些金刚木杖经过匠人的精心制作,成为精美的工艺品。此外,见于古人吟咏记载的杖材还有很多,比如:甘草杖,见《梅尧臣诗集》。槟榔杖,见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卷二十二。游龙杖,见清陆以恬《冷庐杂识》,所谓游龙指马蓼。又有一种游龙杖,见清吴振棫《养吉斋馀录》,游龙指水荭花根。鱼鳞木杖,见清余震《鱼鳞木杖歌》,收入清末所编《天柱山志》,自注说:“此木与万年松为天柱山之特植”。还有葵杖、芙蓉杖、胡麻(蓖麻)杖、梅杖(均见王廷鼎《杖扇新话》)。

 

中国古代的文人,非常讲究雅趣,对于杖材的选择,自然也需要符合“高雅之韵”。但是他们对于自然事物却不甚关心,除了几个杰出的人士如李时珍等,出于科学兴趣对动物植物认真研究之外,很少有人研究自然事物,连他们天天拄在手头的杖材,也极少研究其属性名称,这样就造成了很多误会和混淆。从上面我们的考察,可以看出,无论是筇竹杖还是赤藤杖,或是其他著名杖材,在古人那里的概念一直是模糊的。孔子曾经告诫学生们要“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论语·阳货》),可是后世读书人却偏偏对于草木虫鱼这些自然事物毫无兴趣,他们忙于追求名利,或者沉湎于诗酒玩乐,或者高喊“治国平天下”的大话,所谓“格物致知”,只是嘴头说说而已。这种传统的后果,便是整个社会对于科学的轻视,对于自然事物的生疏,是造成中国古代科学落后的直接原因。即使象杖材这样的小事,也可见到整个文化传统的缺失之处。在杖材之中,疑问最大的是藜杖和楖栗杖两种。楖栗杖,我们将在下编考论佛教禅宗拄杖时详论,这里略微讨论一下古人常常提到的藜杖。

 

▲被称为可作杖材的“藜”——灰菜

 

 

藜杖在中国古代的名声很大,甚至超过了前文列举的所有手杖。在古诗文中,常见“扶藜”、“杖藜”这些词语,这里的“藜”便是代指手杖。但是“藜”到底是什么植物呢?查各种辞典、字书,从大型的《辞源》、《辞海》到小型的常用词典,都说“藜”是草本植物,一种是通称为“灰菜”(属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另一种是所谓“藜芦”(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很多辞书都说,藜的茎老后可以作杖。连专业的植物著作《中国植物志》和一些生物学、植物学词典等也说藜(灰菜)的“嫩苗可作蔬菜,种子可作粮食,茎可用作手杖(称藜杖)。”这许多辞典的编纂者,根本没有看出“一年生、草本”与“老茎可作拄杖”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实在令人大惑不解。“藜芦”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也许还可以有“老茎”,灰菜是一年生草本,怎么会生有“老茎”呢?刘向《杖铭》(《艺文类聚》卷六十九)说:“都蔗虽甘,殆不可杖”,都蔗就是甘蔗。甘蔗不能作杖,是因为它质地不坚固。那么,灰菜也好,藜芦也好,两种草本植物的茎和根质地也都松脆软弱,又岂“可作杖”乎?用作手杖(而且还曾经作为皇帝的赐物赏给元老大臣)的“藜”,到底是何物?王廷鼎《杖扇新话》中也讨论过藜,他说:

 

古有藜杖,今不详其质,吾师(指俞樾)《茶香室续钞》载明冯时可《蓬窗续录》云:“藜,即苜蓿,养之历霜雪,经三岁,其本修直,生鬼面,可为杖。取其轻坚,非梨木也。用藜为燃光最明,可传火彻夜。古读书燃藜以此。”惟今苜蓿往往不能以年,冯谓可养三岁者,未知其故。

 

俞樾引用明人冯时可的资料,其实出于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下(“经三岁”原作“经一二岁”,也许是传抄之误)。这里提到的“古读书燃藜”,也是一个著名的典故。《三辅黄图》记载有一个传说:汉朝学者刘向担任为朝廷校雠古籍的任务,经常夜以继日。一天夜里,有老人穿着黄衣,拄着青藜杖来看望刘向,见室内昏暗,便向藜杖头吹起火来,照亮室中,彻夜未熄。原来这位老人是太乙真人的化身,他给刘向讲授了《洪范》。这一传说本来就具有神话色彩,而且能够作为燃料的藜是否就是作杖的藜,也未有人证实。从古至今,这个“藜”就在草和木之间蒙混了一千多年,居然没有人加以深究。我综合研究过各种古代典籍资料,认为古人所说的“藜杖”之“藜”,肯定是一种多年生木本植物,根据古诗文对藜杖的描写,它的木质应该非常坚硬,枝干或根茎应该比较长而瘦,多生于悬崖峭壁之上。但这到底是哪种植物,仍然还是一个疑问。

 

各种质材手杖

▲海南梨木手杖

 

▲现代高级梨木手杖

 

 

▲左:梨花木手杖  右 鸡翅木手杖

 

▲山楂木手杖

 

▲民国时期铜制手杖

 

▲现代炮弹壳手杖

 

 

 


[相关信息]   一年一部巨著(2007-4-26 13:29:59)[14]   3月书讯(2007-4-26 11:14:52)[17]   中外大事年表(2007-4-20 20:19:53)[56]   英文报刊常用术语(2007-4-19 14:16:18)[44]   圣经英文译本介绍(2007-4-19 14:14:06)[256]   英汉词汇的社会文化内涵漫谈(2007-4-19 14:09:58)[31]   放血疗法的兴衰(2007-4-10 15:12:49)[94]   讀書,算哪行?(2007-4-9 16:53:29)[77]   美、德四个世界一流大学哲学系比较分析(2007-4-6 21:47:19)[163]   北向之痛——悼念钱钟书先生(2007-4-6 20:34: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