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能面临的滞胀危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16:53
中国可能面临的滞胀危机 2008-06-11 06:39:55  作者:吴强  来源:经济观察网  浏览次数:37  文字大小:【大】【中】【小】

 

 

   中国经济当下面临的两大问题,是GDP增速放缓和CPI高企,如果两项经济指标继续恶化,将出现滞胀。

 

GDP增长趋势放缓

 

    中国经济十几年的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出口和投资增长,内需和政府支出虽然在GDP中占50%以上的比重,但对GDP增长的贡献却只有三成多。2007年以来,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带来出口商品成本上升,导致出口增速放缓。

 

  同时,迫于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央行在去年5次加息,10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这种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而2008年将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又可能会抑制政府支出。经济增长的希望落到了占GDP比重近37%的居民消费上,但一季度的消费者信息指数较上季度回落了近两个百分点。种种迹象表明,2008年的GDP增速不容乐观。

 

出口增长明显下降

 

    今年1~2 月份对美出口比去年同期零增长,远低于去年四季度10%左右的增速, 截至4月份贸易顺差平均比去年同期下降近6%。这表明,海外商品需求和中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正由于美国经济衰退而下降。美国的经济衰退将直接导致美国消费需求萎缩,同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经济的景气程度。美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采取了减息、加大货币投放量等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导致美元贬值和人民币汇率上升,同时推高了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客观上导致中国出口企业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下降。

 

  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指出,美国GDP 增速下降1 个百分点,将带来我国GDP 增速下降1 个百分点左右,如果美国经济增速从2007 年的2.2%降至2008年的零增长,我国今年经济增速可能下滑至9%左右,而对出口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的不利影响也将在下一年度体现。

 

  但需要指出的是,一国经济的增长如果长期依赖贸易顺差,不仅使本国企业忽略内需不思发展,还会导致国家间的贸易摩擦,甚至产生政治问题。日本在1970年代后进入贸易顺差期,并于1980年代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导致当时美国和西方各国对日本持严厉的批评态度,并采取各种制裁手段,最终迫使日本在19859月签订《广场协议》,协议后3年内日元升值75%,由此引发了日本股票和房地产泡沫,使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

 

   所以,长期的出口顺差难以持续,国际间贸易平衡成为常态,才是经济建康的表现。

 

投资增长趋缓

 

   为减轻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自2007年起央行就实施了从紧的货币政策。不断调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和利率。其他政府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土地和投资项目审批的约束性政策。可以预测的是,在这一系列紧缩性政策的引导下,我国投资增长的增速将趋缓。

 

   2008年一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印证了这种判断。据国家统计局披露,2008年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6%,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9%,加快0.6个百分点。从宏观数据上看,这种投资增长还算平稳。但是,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这一指数高达8.6%,扣除这一高企的投资价格指数,一季度实际投资增长速度只有16%。根据有关研究表明,每当投资增长速度低于20%时,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就会比较慢——明显低于其潜在的增长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2007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内资企业投资占50%,国有企业和单位占43%,而个体私人单位仅占0.25%。在内资和国有企业投资放缓的局面下,只有刺激民间私人投资,才能维持投资增长的正向循环。

 

消费意愿下降

 

  2002年至2007年间国民收入快速增长,这为消费的增长提供了一个经济基础。近几年我国资产价格快速上涨,一部分中高收入阶层在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投资中获利丰厚,财富效应刺激消费的增长。政府提高了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的补助水平,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政府将增加关注民生的支出,也会拉动消费需求增长。

 

    2008年一季度的数据并不能使我们对未来消费支出的增长充满信心。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6%,涨幅增加5.7个百分点。乍看数据相当不错,但若是扣除同期商品零售价格上涨7.4%的因素,则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只是与上年同期持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4.8,比上季度回落1.7个百分点,反映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看法的预期指数也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折射出消费者对未来经济走势感到迷茫、消费意愿有所降低的心态。

 

   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内需在整个GDP中所占的比例偏低,甚至呈逐年下降趋势。统计表明,在其他GDP构成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10年内我国的家庭消费占GDP比例能达到60%的世界平均水平,将使我国每年的GDP增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20%左右。所以,拉动内需增长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机遇。

 

财政政策从稳健趋向扩张

 

   按照经济学理论上的分类,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减税和扩大财政支出,通常情况下会造成预算赤字;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通常情况下会造成预算盈余;中性财政政策通常情况下意味着预算平衡。

 

   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将“进一步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财政赤字将被压缩650亿元,这意味着我国财政将会采取真正稳健的操作。据东海证券分析,在经济高涨阶段,每增加1元的财政支出,大约可以拉动1.08元的经济增长,因此,如果将财政赤字消除,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下降1.3~1.5个百分点。

 

当地,四川地震后,财政投入在成百亿增加,稳健财政政策可能在下半年趋于扩张。

 

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刺激不大

 

   2008年雪灾、地震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影响。雪灾对于经济增长来说是一种短期因素,并且影响效果有限;而地震带来的灾后重建是一个长期的问题,这样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地震因素会对我国的投资存在一种刺激作用。但限于此次地震受灾严重地区为西部落后的山区,所以即使存在灾后重建的长期影响,其对全国整体GDP的影响仍然有限。

 

   2008年奥运会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主要体现在对投资增长的影响。奥运投资主要体现在前几年的投资增长上,对未来的投资基本不存在影响。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会刺激消费的增加,但这是一个短期因素,对经济的长期增长影响不大。所以奥运因素的影响将在2008年之后的经济增长中消失。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未来我国的净出口增长会出现下滑,而投资的增长速度也会出现减缓趋势。根据申银万国的统计表明,过去5年出口和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60%以上。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如果内需和政府支出没有重大改善,从2008年开始,我国经济将步入经济周期的下行阶段。

 

通胀仍可能加速

 

 

      20071月至20084月的CPIPPI月度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目前处于通货膨胀时期。此次通货膨胀的成因,既有国际因素的影响,又有内在的原因。

 

 

国际商品价格高涨带来输入型通胀

 

   2002年以来,欧美主要经济体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经济复苏开始推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随之形成的生物能源热潮又推动粮食价格上涨,继而引发了一系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由此形成的通胀预期,更使通货膨胀不断放大;同时,美国为了摆脱经济衰退阴影推行的美元贬值政策,进一步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中国作为石油和原材料的净进口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原材料的进口。进口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国内工业成本不断上升,进而传导至国内最终产品价格的上涨。中金公司分析显示:我国进口价格每上升10%,将使我国的CPI上升0.8%。如果国际商品价格上涨趋势继续保持,我国还会面临巨大的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粮食价格上涨推动食品类通胀

 

   我国的粮食供应结构中,除了大豆和油脂,其他农产品基本是国内生产国内消费,其价格受国际影响有限。国内粮食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有三种,其一为消费升级,肉制品需求的增加导致饲料用粮需求增加,家禽家畜与人抢粮;其二为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导致耕地减少,农产品种植面积不足;其三为劳动力成本和各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直接转嫁给了农产品。

 

   由于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化壁垒,城市经济发展以低廉的农产品价格为代价,导致农业生产积极性下降,而工业投资导致劳动力需求上升,使大量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此轮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针对城乡壁垒的报复性反弹,农产品价格只有上升到足以填平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时,才会趋于合理和平稳。因此,以农产品价格带动的食品通胀短期内难以逆转。

 

流动性过剩引发价格上涨

 

   流动性过剩就是指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这些多余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引发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具体原因主要是:货币增长较快、基准利率长期较低和贸易顺差带来的巨额外汇储备。另外,我国过去10年来的资本回报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如果资金充裕,投资回报率又逐年上升,必然会导致投资过热,并由此引发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

 

劳动力成本上升是此次通胀的重要原因

 

    我国的劳动力回报率10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此次劳动力成本上涨,只是纠偏的一个过程。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企业用工报酬的重视力度,2008年中国实施了新的劳动合同法,中央政府在十七大会议上也明确提出要“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由此我们可以认定,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长期趋势。

 

   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一方面增加了劳动者收入启动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生产的成本,而这两方面因素又共同推升物价,物价的上升又将促使劳动者预期的货币收入以抵消通货膨胀对实际收入的影响。一旦劳动力成本和物价水平互相推高,通货膨胀将进入恶性循环。

 

其他因素对通货膨胀也有影响

 

    2008年的雪灾和地震,对CPI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然雪灾对中国南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已逐渐化解。而这次地震不管是从灾害程度还是从对人的心理冲击上看,都要比雪灾严重得多,我们需要等待进一步的经济数据,来评估此次震灾的具体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震灾将推高市场农产品价格预期,且震灾的影响要比雪灾的影响深远。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正是以上要点的共同作用造成了目前通货膨胀的格局。鉴于这些因素并不是一个短期的现象,可以初步预测,我国通货膨胀的根本问题难以在短期内缓解。

 

如何面对滞胀危机

 

 

   中国目前处在较为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滞胀”已经成了一个无需避讳的话题。摩根斯坦利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在给本报的专栏文章中提到,美国70年代初期经历的经济局面与我国目前的情况十分相识,当时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商品通货膨胀的同步爆发,“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自然灾害,也使农产品价格飞涨。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亚瑟?伯恩斯面对通货膨胀的来临,却吩咐美联储研究员将所谓的特殊现象从CPI中剥离,创造出“核心通货膨胀率”的概念。因为没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决断,美联储当时实施了一系列错误的货币政策,痛失治理滞胀的时机,最终导致美国整个70年代几乎都在经济危机中度过。

 

   无论滞胀是否真的会发生,至少从目前的经济表现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风险来临的趋势。

 

   面对风险,仅靠央行的货币调控政策将陷入两难境地。继续保持的紧缩货币的政策难以推动经济增长,而放宽货币政策却有加剧通胀的风险。所以,面对货币政策的困境,是否有必要通过财政、税收以及更多的积极手段,应对这场经济风波,是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群体,都必须考虑的问题。来源: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