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剑锋:西部代课教师感受全中国的温暖(南方周末 2005-12-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55:16
西部代课教师感受全中国的温暖
南方周末    2005-12-01 15:00:57

代课老师王政明舍不得在回信时使用南京审计学院大学生信件中夹带的邮票  本报记者 傅剑峰/图
西部代课教师感受全中国的温暖
■大量热心读者捐助汇往甘肃、陕西
■甘肃省委书记对本报报道作出批示
■教育部指出代课教师问题会更快解决
□本报记者 傅剑锋
这辈子最感动的日子
11月28日,甘肃渭源县的山区温度已降至零下十多摄氏度。本报记者翻越连绵的黄土坡,重访有4名代课教师的张家堡村小学。
代课教师王政明最迫不及待想告诉本报记者的是,这些天他收到大量热心人的来信,“老师们都是争着看,传着看,反复看,甚至流着泪看。”坐在教师办公室火炉旁的王政明,说起这些来信,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
62岁的王政明是本报11月3日《代课教师艰辛执著震动人心县委副书记动情上书教育部》一文中提到的代课教师群体中最老的一位。在北寨镇张家堡小学的40余年从教生涯中,他的学生已有76个考上了大学,但他的月工资从未超过40元。
北京博士朱雅娟的来信被王政明和张家堡小学的校长一口气读了3遍。“校长太喜欢这封信了,看完后到现在都没还我。”王政明说起这封信就像孩子说起他最珍爱的宝贝。朱雅娟博士在信中告诉王政明,她在陕西农村长大,深深理解西部代课教师的艰辛与执著,所以她这个穷学生把发表博士论文的400元稿费全部捐了出来,其中200元寄给王政明老师,另200元寄给本报另一篇报道中的陕西代课教师李小锋。
为了省去王政明回信时的邮资,她还特地附上一张贴有邮票的明信片。与朱雅娟相似,南京审计学院一群大学生也在信中夹了一张1.5元的邮票。但王政明把这些明信片与邮票都留了下来,他告诉记者:“这些东西太珍贵了,怎么舍得寄回去?我要留下来永远作纪念。回信我另外掏钱。”
而最让王政明意外的是,他还收到了小学时最要好但失散了50多年的老同学来信。老同学叫李贵生,重庆作家。这位作家表示明年春天一定回家乡,详细调查家乡的代课教师情况,写本书吁请全社会关注。
“现在一下子有那么多关心我们的人,这些天成了我这辈子最感动的日子。”王政明满脸的皱纹与银白的胡须根,在阳光下发散出苍老的暖意。
西部代课教师感谢全中国
与王政明相似,其他在报道中提及的代课教师,也收到全国各地的大量来信与捐款。
13年来一人撑起一所山村小学的陕西代课教师李小锋,收到的捐款已有5000多元。他为此专门做了“爱心账本”,对这些捐款中什么钱花在家用上,什么钱花在学校里都作了记录。“孩子们收到热心人寄来的学习用品开心得很,有些自动铅笔好高级,不但孩子们不会用,连我都没见过。”李小锋在电话中哈哈大笑。
但李小锋也有遗憾:“我多么想写信感谢他们,可是不少捐款人连地址都没留。现在我除了继续教好孩子,真找不到其他办法报答他们了。”
甘肃渭源福和希望小学的代课教师李建新则没有这种遗憾。此前将近20年,他也一直领着每月40元的工资,直到前两年拿到大专文凭,他的月工资才涨到80元。本报报道后,他收到本报热心读者共5000多元的捐助,这些捐助基本都有真实的姓名与地址,所以他可以一一回信感谢。
有位日籍华人还在给李建新老师的信中说,准备在确认真实地址后给渭源代课教师群体提供更多的资助,“你们的问题,范围之广和程度之重,已经不是我们个人力量所能解决的,但是作为我,能帮一个,这世界也许就多一份光明。”
福州同济医院的一位医生与北京首都机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均在给李建新的信中表示,愿意资助李建新两个孩子上大学。
李建新正在读高三的儿子李自龙,成绩在渭源二中9个高三理科班中从未下过前三名。但此前他一直发愁不知如何交昂贵的大学学费。“但现在我有底气实现自己的愿望,去考清华北大了。”李自龙在教室外信心十足地告诉本报记者。
为了使这种捐款有更大的受益面,渭源县会川镇学区把湖南武先生的1万元捐款拆分给14位家境特别困难、教龄在10年以上的代课教师。同是获助者的侯军权和李牧丁夫妻俩均是代课教师,家境赤贫。去年侯军权无奈辞职打工,但当他拿到学区分给他们夫妻俩的1000元捐助时,主动要求重返讲台。渭源县教育局负责人称,从全县来看,侯军权现象也不是特例,因为代课教师们正在看到从社会到政府给他们的盼头。
曾经调研代课教师困境并上书甘肃省委与教育部的渭源县委副书记李迎新,也深为感动。他初步统计,目前仅渭源代课教师收到的社会捐助就已超过10万元,还有不少热心读者与富裕人士承诺将再捐10万元以上。更有广东顺德的打工者房天鹏,他在11月29日生日那天,给渭源的代课教师和小学生们汇去了满满一箱唐诗宋词与学习用品,他说这是为了使生日过得有意义。李迎新感叹:“我真想向国内所有的热心人士与海外所有的爱国人士深深作个揖——西部代课教师感谢全中国!”
他们的未来
但捐助所能惠及的常常只是一些被媒体关注的代课教师与学校。而渭源县委已经提出了制度层面的解决方案。
渭源县委书记董建平介绍,11月18日,渭源县委常委会已通过给代课教师加工资的决议。这一决议将根据代课教师的资质情况与学历,酌情把代课教师的月工资提高到120元/月至300元/月,并在明年施行。但董建平也为财政将要多支出的80万元发愁,他坦承,只能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暂时解决。今年,按国家政策取消了农民相关税费的渭源县财政收入下降到900多万元,这只够支付全县教师与公务员不足一月的工资,作为“国扶”贫困县,渭源也只能更为依赖国家每年的财政转移支付。所以,这项政策还隐藏着极大的财政脆弱性。
那如何有效保障对代课教师的工资支出?11月14日,国家审计署兰州特派处已对渭源县及甘肃省其他3个代课教师较多的县进行审计。特派处有关审计员告诉本报记者,这项因领导重视代课教师问题而临时增加的审计工作,目前结果尚未出来。
而在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代课教师的问题上,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已在11月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原则性答复。章新胜说,代课教师问题已经引起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进程中,也会更快地得到解决。为了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应逐步取消代课教师,全面推行农村的教师聘任制,包括让有教师资格证的代课教师参与竞聘,并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和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任教,提高教师待遇到当地公务员的水平。
本报记者从甘肃省教育厅获知,教育部在向全社会作出这些原则性答复时,还专门要求该厅对甘肃省代课教师问题作专题调研,以供国家宏观决策时参考。差不多在同一时间,甘肃省委书记苏容与主管教育的副省长李膺也对代课教师报道作了批示,要求甘肃省教育厅拿出可以切实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尽管这一调研还在进行中,但甘肃省教育厅的有关负责人还是向本报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
他透露,需要改进过去对代课教师的简单“清退”方式。甘肃省教育厅拟在新的清退政策制定上,另一方面,逐步实行教育部要求的教师聘任制。具有教育资格证的代课教师,将可以和师范毕业生一同参加招聘考试,并且考虑到一些代课教师年龄已大,会在考试中作适当的政策优惠,以使他们能真正公平地和师范毕业生竞争,考试合格的代课教师将被转聘。这样的政策也正是有教师资格证与较高学历的代课教师李建新、刘秉章、李小锋等代课教师所企盼的。
另一方面,对没有教师资格证或者考试不合格等需要“清退”的代课教师,将根据他们的教龄长短、历史贡献大小,实行合理的补偿。该负责人的初步设想是,补偿资金应由省、市、县各级财政各出一部分。对像王政明这类已经年老体弱又贡献多年的代课教师,这样的政策考虑显示出应有的公平与温情。这位教育厅官员还说,代课教师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国家和地方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重视,尤其是未来国家对西部教育投入的倾斜,贫困农村也将完全拥有正规教师,代课教师这一群体必将逐渐消亡。
事实上,这一消亡的趋势在整个西部也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以甘肃为例,2003年甘肃还有3.2万名代课教师,而两年后的今天,甘肃代课教师已降至2万名。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51201/xw/ttzs/200512010009.asp
傅剑锋:代课教师艰辛执着震动人心(南方周末 200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