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经济学家 郎咸平 许小年碰撞中国经济 解读黄金年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8:37:05
  郎咸平 跳出经济说问题
——以公平公正为纲
中国经济无可避免地走入二元经济体系,也就是中国经济不是过热,也不是过冷,而是同时存在过热过冷的二元经济。
“虚拟资金”新思维
在您看来,到底是哪些方面刺激了人民币升值?
过去出口创汇是重要原因。目前1.3万亿的外汇存体,我们不得不升值,问题是人民币有升值的压力,国际炒家一看升值,更多热钱进来买人民币,更进一步地挤压人民币升值,目前我们还能尽量扛住。危机在哪里?就是中国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我们大部分的制造业利润非常低,净利润率很多都不到百分之五,人民币持续升值的结果就是造成制造业的困难。让我们担心的是美国跟欧洲的产业资本跟金融资本会在这个时候大量进入中国的制造业,把它们融入世界性国际化的产业链当中。
关于人民币的升值和贬值,这10年来,一直是经济的热点话题,您如何理解?
关于汇率的问题,大家不要把汇率的问题看得太简单,我们是不是慢慢走向浮动化呢?我不是反对与国际接轨,而是要想想自己搞浮动汇率的条件是不是成熟。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那是因为从泰铢开始的,索罗斯先狙击泰铢,泰铢贬值一半,然后再狙击其他货币,造成更多货币大幅贬值。这是贬值的原因,不是经济现象要它贬值,是因为国际炒家让它贬值的。我们当时采用外汇管制,固定汇率才保住我们国家的安全。
像西方纵容国际炒家四处侵略是什么目的呢?他们就是想透过金融侵略打击各个国家的经济。所以只要改成浮动汇率就会立刻陷入这种危机。因此,浮动汇率的前提是你有没有这种能力应付他们。
对中国经济这些年的发展,您怎么看?
中国经济无可避免地走入二元经济体系,也就是中国经济不是过热,也不是过冷,而是同时存在过热过冷的二元经济。一旦产生二元经济现象必然产生两个结果,第一个就是宏观调控难度加大,第二个就是通货膨胀会产生。
近来,地产、股市泡沫问题、就业以及通货膨胀问题成为了民生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 您能否深入浅出地为我们的读者解惑。
这四项问题基本上都来自于同一个根,要同时解决这四项问题,就必须首先要彻底了解到底我们这个经济是怎么回事。 以“房地产”作为切入点,目前来看基本上都是供给面市场化严重不足,而需求面市场化严重过多。 我为什么说“楼市的供给面是市场化不足”呢?大家想一想房地产的成本,谈到房地产成本,你就要想到,房地产的特征有两大核心资源——土地开发权以及银行信贷权,尤其重要的还有长流程管理,这就涉及到某些地方政府某些人可能存在的寻租问题。此外,中国的地价涨幅是全世界最快的,而且只涨不跌,这种只涨不跌的经济指标本身就不正常。它给我们地产成本带来什么样的压力呢?那就是在所谓的公开竞价之下,土地价格飞涨;这样就加大了构建成本。今天以上海为例,就算是以成本价来卖房子的话,不管内环、外环房价都是一万多以上。这种成本居高不下根本不可能靠单纯的宏观调控压下来,因为土地本身就很贵。
这么高的成本、这么贵的房屋,为什么有人会去买?
这个问题问得太经典了。我想请问你,你讲买不起,为什么有人买得起?那就要从我们的地产需求面来看。我们知道,地产的需求面是非常特殊的经济环境。我可以这么讲,中国地产的需求面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我经过几个月的调研,终于找出原因。我想请问民营企业家,当你做生意赚一笔钱之后,下一步准备做什么呢?你最近做生意赚的钱,和你买的别墅赚的钱哪个多?你会发现两年以前不小心买的豪华别墅,一转眼就赚了一两千万,你做的这个行业,辛辛苦苦做了几年,每年5%的回报率,而且我们的汇率不断上升,你的5%变成2%、3%。企业不好做,搞搞股票、搞搞地产多好啊。按照我个人的认为,这大量的钱去了哪里?而且这个大量积累的比例有多大?按照我的研究结果显示,我们民营企业家的投资意愿,不到先进国家的20%,这个百分之八九十的闲置资金去了哪里?
除了企业家的投资资本外, 还有由于腐败所产生的资金流向。第三项和第四项是国际热钱与老百姓手中的储蓄款,我讲的这几股资金,一旦汇集在一起就会形成中国从未有过的“虚拟资金”。 虚拟资金不是国内经济学家所言的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这和老百姓手中的储蓄款是两回事,因为流动性过剩可以透过宏观调控得到解决。虚拟资金有三大特色,第一,它不可预测;第二,不可控制;第三,不可监管。可以说是来无踪去无影,这个叫虚拟资金。为什么说宏观调控没有以往的效果明显,就是因为只针对了第三、四项。而第一项与第二项是无法监管的。
这个“虚拟资金现象”是我独创的,只有这个“虚拟资金现象”才能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很圆满的回答。这个钱打到哪里哪里就倒,打到楼市、楼市泡沫。这股“虚拟资金”的出现造成了地产需求面市场化过度,因此“虚拟资金”一起来推动成本上升,两股扭曲的市场化现象纠结在一起使房价居高不下,一般老百姓就再也买不起房了。
解读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
CPI数据多大程度能够反映中国目前真实的经济状况?
CPI的构成比较复杂,房地产不在里面,跟老百姓有关的东西它没有强化。比如说猪肉的价格重不重要?重要得不得了,我今天讲的通货膨胀比如说粮油、猪肉、鸡、鸡蛋这些老百姓每天要吃的。它的涨幅是百分之六十,你吃一口饭咬一口肉就要多出这么多钱,而且每天付。所以CPI很难及时反映出来老百姓目前生活的状况,民生必须品的价格上升CPI反映不出来,它只是一个所有物品的平均数。
那么您如何看待近来物价上涨的问题?
去年年底我国粮食丰收,按照经济理论农产品丰收,粮油价格应该下降了,是吧?到了一月份粮油价格上涨幅度为10%— 20%。我个人认为真正的原因是由于资源被大量用到了过热的部门,因此“过冷”的部门缺资金。
五月份的猪肉价格为什么上涨?我们做了调研,原因有这么几个: 一、饲料价格上涨; 二、猪瘟。 很多养殖户不养猪了,那个养猪的钱去了哪里呢?那么就是抽出资金,形成“虚拟资金”进入楼市、进入股市。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猪肉价格上涨和股价房价上涨同时进行。你会发现你对实物投资兴趣越来越小,因此你的风险越来越大。比如说工人难找、汇率上升、通货膨胀。
那么对于目前中国的经济现状,您有何建议?
在中国要解决经济问题必须跳出经济圈才能解决,这就是功夫在诗外的道理,我们必须返回到一个“以公正公平为纲”的路线上去,不完全以GDP为纲。公正公平的含义不是每人拿一样的薪水,而是赋予每一个老百姓立足点的平等。也就是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住房的权利、看病的权利、上学的权利和退休的权利。什么叫小康社会?是每个老百姓住得起房、上得起学,看得起病,退得起休的社会才是小康社会。只有在公正公平的基础上,才能继承邓小平先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继续开创中国改革开放第二阶段的经济发展。因此,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的目标在此刻显得意义特别重大。因为“科学发展观”就是给我们一个适合人居的自然环境,而“和谐社会”就是给我们一个适合人居的社会环境。给老百姓一个适合生存的自然环境,给老百姓一个适合人居的社会环境,这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我们正在期待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领导人开创一个新时代。
文/本刊记者 顾雪 录音整理/本刊实习记者 刘聪
许小年:
10000点的猜想曲
许小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曾任职美林证券亚太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顾问。麻省Amherst学院经济学助理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曾经发表“中国股市推倒重来论”,引发证券市场震荡。许小年在2001年9月主笔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目前的市场调整是不可避免、也是健康的,甚至估计当指数跌到1000点左右才可能是“较干净”的市场,中国的股市应该推倒重来。他对中国证券市场从“企业本位论”转变到“股东本位论”的言论,引起了业界的强烈关注和极大争议。
人民的币
“人民币升值和外币储备的增加并不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对股市和房市有可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没什么影响,除非出国或者进行国际贸易。”
目前,到底哪些方面哪些因素在刺激着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和外币储备的增加并不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对股市和房市有可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没什么影响,除非出国或者进行国际贸易。中国人在面对新概念时所表现出的非理性思考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常常盲目地跟随潮流。并不是说人民币一升值老百姓就通通要去买A股,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公民的资产配置不应该有任何影响,因为它的进和出都是人民币,这是一个水涨船高的问题。但是对香港是有影响的,因为港币对美元挂钩,当发现人民币升值,就想把手里的港币抛掉买人民币买A股,然后跟人民币一起涨上去,就算一年后A股没有涨,他也能得到汇兑的收益。同时因为他购买了A股,可能使得A股价格上升,所以内地的老百姓在人民币升值的时候购买A股并不是因为自身有资产配置的需要,而是因为境外持有其他币种的人有购买人民币资产的需求,这样会推高人民币资产的价格,因此人民币升值对A股的影响仅限于境外持有非人民币收入的人。
如何理解货币的升值和贬值呢?
货币贬值、汇率确实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从表面上看,货币贬值不一定会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我们在二战之后看到的货币贬值大概分两类,一类是发达国家的货币贬值,一类是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贬值。其规律是发达国家的货币贬值一般不会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比如说1973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布雷顿森林系统解体,美元对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货币的汇率开始浮动,因为布雷顿森林系统是固定汇率制,所以解体之后美元开始大规模贬值,但是美国并没有发生经济危机。最能说明问题的是1993年的英镑贬值,英镑贬值不是一种自动贬值,而是在索罗斯对冲基金的攻击下贬值的。在此之前英镑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和我们现在有点类似。但是一旦汇率被政府管理的时候,就说明它可能偏离了市场的均衡点,因为这种偏离所以给了索罗斯可乘之机。经济学中有一个原理就是价格不会长期偏离均衡点。汇率实际上就是外币的价格,所以也不可能长期偏离均衡点,而这个均衡点是由外汇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政府的管理可以让汇率离开这个均衡点,但是不可能长期地偏离。1993年的英镑贬值没有对英国的金融系统、经济产生很明显的影响,英国的经济增长在此之后反而提速了。但是在发展中国家,货币一贬值后跟着就是银行危机,银行危机再引发经济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危机就是这样来的。为什么会这样?简单来讲就是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体系本身就不健全,而发达国家的银行体系相对健全,抵御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高。汇率的上下波动都很正常,比如为什么1989年日本在没有外来冲击的情况下股市和房地产泡沫破灭,因为自己的金融体系里有非常严重的泡沫,这是迟早的事,此后就把日本经济拖进了长达十几年的萧条期,到今天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东南亚危机时新台币和新加坡元虽然也有贬值,但是台湾地区和新加坡没有出现像东南亚国家那样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就因为它们的金融体系比东南亚要健全。
中国1997年的人民币汇率和东南亚完全是不同性质的问题,中国当时在资本账户管制的情况下国际热钱不可能冲击人民币。而香港是一个金融开放的城市,热钱就冲进去了,香港之所以能守住,跟它的银行体系也有非常大的关系。目前中国汇率的浮动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要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过渡到自由浮动汇率制则需要很长的时间,主要是看政府什么时候放开。
10000点的选择
“我不否认上到10000点的可能性,但是如果跌下来就不是跌到5000点的问题了,如果像台湾一样从12000点跌到2000点的话怎么办?!请大家想一想,愿意从5000点下到2000点还是从12000点下到2000点?它一定是会跌下来的,我们就等着接受时间检验吧。”
——许小年
目前5000多点的股票是否存在泡沫?
我认为是全面的泡沫,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销售额的增长是26%,利润的增长是71%,有一点点公司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个数字不正常。盈利增长为什么这么高,是因为今年上半年所有上市公司的盈利中有40%是投资收益,换句话说就是炒股票得来的。如果刨除这40%的投资收益,那剩下的真正所创造的价值,我们称之为主业务收入的增长是16%,A股股指翻了一倍,这个泡沫是很大的。人一旦疯狂起来不讲理性的话,这种泡沫是很难控制的。而之所以股指能够上到5000的原因是大家都相信某个时点之前它不会跌,在这种毫无根据的信念支持下,大家把过去的储蓄拿出来了,现在的A股市场是大家用自己的储蓄来进行的一场豪赌。当泡沫破灭的时候,很多人会发现这些储蓄永远也拿不回来了。A股的估值现在市盈率是60倍,如果把其中上市公司自己炒股票所得的投资收益去掉,市盈率是100倍。另一个指标是市净率,也就是资产盈利的能力,在日本泡沫高峰期的1989年,市净率是5.5倍,而我们现在的市净率是6.5倍。我并不是说泡沫明天就破,但是到底什么时候破,谁都没办法预测。现在大家都在街上裸奔,但是谁也不说,不把这层窗户纸捅破。我写了一篇文章,我说这个新衣不仅皇帝喜欢,老百姓也喜欢,谁说平民穿着新衣,大家吐口口水把你淹死。
中国的资本市场能不能在这种泡沫中自我调整和发展呢?
不太可能,一定是要经历过挫折之后,人们学会了理性投资才能成长。
现在很多地产类的上市公司,根据他们2007年的半年报,平均年利率增长率都超过了50%甚至100%,但是这些公司以前是这么做的,现在也是这么做的,为什么在短时间内就普遍地高速增长了?
这种资产价格的泡沫在经济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特征,意思就是如果我预期股价要涨,我今天一定买股票,后果就是把价格推上去了,因此我的预期得到了验证,这样就会促使我下一轮预期的提高,这就是预期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人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是行不通的。它是自我循环的,这个价格的上涨不是别人的推动,是他自己的钱把它推上去的。我说了很久股票市场泡沫的问题,没有人听,但是相信市场规律最终要起作用。我现在就等着,看它什么时候下来,看它下来以后大家怎么办。现在20万亿的市值,如果跌10%是2万亿,我们现在炒股的人号称有1亿开户,这样一平摊,每一个账户要损失两万块。如果下跌50%,就是每一个账户损失10万块,那样的话社会稳定还能维持么?
您认为金融类和地产类的上市公司在未来三年内的利润增长率能达到30%么?
地产类有可能,金融类我不敢说,因为如果股市泡沫破灭的话银行会受到多大的冲击,现在没有数据所以不好估计。
储蓄池、泡沫与通胀
一觉醒来,消费者知道了7月的物价指数涨幅(CPI),5.6%,10年来的第一涨幅。6月的物价指数涨幅是4.4%,之后开始飙升。为抑制通货膨胀,央行今年已经几次上调了利率,利率上涨的速度赶不上物价上涨,储户已经是连续第8个月处于实际负利率之中,钱越存越贬值。就拿7月份来说,刨去5.6%的通货膨胀率,7月到期的一年期存款实际利率为-3.15%。即便8月有了加息和降了利息税,实际利率仍将近-2.5%。
关于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是不是老百姓手上钱太多了,中国人普遍又不太喜欢消费,就拿出来投资股票、房产,这种流动性过剩是不是造成股市房市过热的原因呢?
流动性过剩是造成资产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为什么会产生流动性过剩?这是一种结构性的过剩,是中国的金融体系过分依赖银行所造成的。
能不能形象地给我们形容一下流动性过剩、泡沫经济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流动性过剩形象地讲,你想象一下社会有一个储蓄池,老百姓的储蓄非常多,储蓄池的底部有很多管道把储蓄资金疏导到实体经济中间并变成实体经济的投资。我们现在问题出在中间的这些管道上,这些管道之间现在只有银行这一条路是畅通的,而资本市场这条路上又有好几个水龙头控制着,比如债市、股市,我说的是一级市场,因为对储蓄有分流作用到实体经济中能变成投资的只有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根本不形成投资。下面一个渠道是中小型的信贷机构,基本上这个水龙头是关闭的,直到最近才刚刚打开一点点。再下面一个渠道是直接投资,基本上是拧死的。还有保险也是被监管控制得死死的。因此这个大储蓄池惟一的渠道就是银行,银行之下的实体经济看起来就是流动性过剩,而非银行的投融资渠道不畅通。因此央行控制银行的贷款却控制不住,因为银行现在的贷存比是65%,就是说100块的存款放贷只放了65块,剩下35%不能放贷但是还要付利息。美国银行的贷存比是95%到100%,不是贷款放得太多了要拧紧水龙头,而是存款分母太大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非银行的存款渠道不畅通。因此要解决这种结构性的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必须解决其他渠道的问题,继续深化金融改革,解除管制。央行加息也罢,控制贷款也罢,只是短期缓解燃眉之急,不能解决长远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您怎么看通货膨胀的问题?
比如说方便面涨价的问题,面粉的价格涨了百分之十几,花生油涨了百分之二十多,工资涨了15%,为什么不让它涨价?你说它串谋是违法,那不串谋行不行?兰州的牛肉拉面没串谋为什么不能涨价?牛肉价格也涨了百分之十几啊。全国工资涨15%比通货膨胀率高多了,人家涨价是有道理的。这跟老百姓也有非常大的关系,我现在感觉搞市场经济需要一个启蒙运动,市场经济就是通过价格机制来配置资源,而政府配置资源是计划经济,当政府把价格管死之后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就统统不起作用了。这种经济上的失衡会用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矛盾的产生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希望通过市场的机制能及时纠正这些失衡,能够通过采取政策上的措施化解这些矛盾,从而使它能够不以爆发灾难的形式表现出来。时间的阶段性谁也说不清楚,几个月前谁能料到通胀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现在通胀的可怕之处不在于实体经济部门的抬价,而是在于通胀的预期,通胀的预期很有可能会形成工资和物价之间的恶性循环。所以现在从政策上来讲一定要管理住社会上的通胀预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息,抽紧银根。向社会上送去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政府在控制通胀方面是下定决心,不惜代价的。
山腰中的财富
与财富欲望相辅相成的,是受楼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影响而产生的财富恐慌。“这种恐慌发生后,才发现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的、每月往银行存钱的办法完全行不通。”即使按照目前不太准确的CPI数字比较,放在银行的钱也明确无误在贬值。人们发现了手中那点资产像“捂不住的兔子”——被欲望和恐慌逼迫着,不肯再安然地呆在银行的老窝里。美国对冲基金研究者巴顿·比格斯把这种状态称之为“山腰中的财富”:上不去的话,就会往下滚落。
冒昧地问个问题,您在北京有房吗?
有啊。
一套房两套房?
一套。
在上海有房吗?
没有。
住房跟股票不一样,很多人认为住房是有一定的投资性的,您只买一套房,意味着它更是一个耐用的消费品。万科的市值现在已经超过二千亿了,现在住房投资性已经超过了消费性,关于房价,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现在稳定房价最佳的方法就是增加供给,把更多的土地批出来,不能把土地供应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
在房价这么高的情况下,为什么开发商捂盘呢?开发商捂盘不就是因为它预期你土地供应会越来越紧,它捂两年不开发都比它开发的利润还高。人都是经济动物,你不可能让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消费者利益把房价降下来。我到香港去出差,专门找时间去拜访香港房屋委员会,我说在香港这么巴掌大的地方,你们怎么解决房子问题?我跟他们谈了三个小时,真是深有感触,我说你们走在我们前面,应该给我们去上课,香港寸土寸金,百姓怎么安居乐业?它靠房屋委员会,第一条就是政府补贴,拿出廉价土地,让商业性的地产开发商去开发,因为地价低,开发商一算还是盈利,所以它会去做,由商业性的地产开发商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设计建设。真正的廉租房不超过六十平米,哪像我们经济适用房一百多平米,结果都被某些人拿走了。六十平米让某些人拿他还看不上眼,所以香港的廉租房没有超过六十平米的。房屋的设计要房屋委员会能通过,建设好以后整个物业管理都是房屋委员会来管的,这是政府的职能到位。制订一套方法根据你的收入、资产决定你有没有资格申请廉租房,并且承诺你在申请廉租房的排队不会超过二到三年,公开承诺一定能租到房子。如果你排队超过三年,这是政府失信,你来找政府。因此房屋委员会这一个整套的系统,它的雇员有八千人,专门做设计、做规划、做物业管理,工程的承包发包,专门做这些事。(这在中国不可能,地方太大了)地方政府有可能做到,广州市已经开始做了。但是前提呢,政府要拿出廉价土地来。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格林斯潘就是以提高或降低利率闻名世界的,通过利率变动可以调节国家经济,现在中国很明显有点发展过热的迹象,央行也不断在调整不断地在做这个工作,不断地上调利率。我想请教一下,利率的上调对房市和股市的泡沫有什么影响?简单地说对房市的投资成本和上市公司业绩真的有很大的影响吗?
我从来不赞成用货币政策调节房市股市,货币政策的目标就只有一个,就是维持币值的稳定。币值的稳定也就意味着抑制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一起来币值对内就是贬值,所以货币政策目标应该始终就是抑制通货膨胀。我从来不赞成调节股市,股市高了也不要打,低了也不要抬,完全遵循市场规则。5000点让它上,跌下来政府也不用管,投资后果自己负责,所以我觉得中国太缺启蒙运动了。利率始终应该针对实体经济,利率应该加息,加息是为了抑制现在的通货膨胀,加息给社会送出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就是央行对于通胀的抬头十分的忧虑,会不停地加息把通胀抑制住。这样当大家对未来的通胀预期降低以后,真实的通胀才能够降低。否则它会形成预期通胀下的工资、成本和价格的恶性循环,所以利率一定要起到这个作用。当然利率的另外一方面作用,它提高了你的资金成本,资金成本上升了,投资股市还合不合算,你自己算算。我是认为政府、央行不要试图用利率来影响房市股市,投资那都是个人决定。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一条说的就是,利率就是为了维持货币稳定,也就是抑制通胀,也就是维持总体价格的稳定。我说的是总体价格,不是具体价格。具体价格不叫宏观调控,叫计划管理。
我们经常能从新闻媒体听到这个指数那个指数,比如说CPI。那么股市、汇市、债券、期货立刻就会对这些新出来的数据作出反应,这种情况是比较成熟的市场长期运行的结果。在中国,像CPI这种指数已逐渐被大家所了解,那它又在多大的程度上能够反映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呢?
任何指数都有它的缺陷,我们的指数里面跟房地产有关的不是太多,几乎是没有反映。但是你说它没有反映从经济学上也说得过去,因为房屋不属于消费,房屋属于投资,现在我们CPI里面显示的是房租,不是房屋的价格,曾经有经济学家建议,把房屋价格按照折旧年限摊到CPI里去,我觉得这是可以考虑的。这个东西也有争论。像成都人不喜欢存钱,这个跟文化有关。作为一个这么大的国家,它的储蓄率在40%以上,这是制度性的。制度性是第一要素,文化性是第二要素。为什么中国人存钱存这么多,而且越存越多,储蓄率40%还在上升,为什么?因为将来养老怎么办,孩子上学怎么办,将来生病怎么办,这反映出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没到位。美国人为什么这么潇洒,它的储蓄率是零甚至是负的,它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我们在转型的时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政府的转型。政府的职能要从经济的职能中退出来,更多地进入社会职能。如果社会保障不到位,只好靠私人保障。
对于近些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您有什么看法?
过去这些年我觉得有一件事值得说,就是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银行体系的脆弱对于国家的风险之高被充分地认识到了。所以我们从1998年开始就不断尝试银行的改革,在过去二三年间我觉得银行的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以三大国有银行上市为标志的初步改革,像工行以上市为契机,它清理了坏账,充实了资本金,建立了公司治理机制的一个基本框架。它进行了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改进,否则的话它没法达到上市要求。所以它以上市为推动进行银行的改革以及内部制度的改革与改进。在上市之后我们银行体系抗御风险的能力比以前提高了,但银行的任务依然不到位。我们国家现在的金融风险已经从银行体系转到了资本市场上,在资本市场上金融风险正在迅速地聚集。总的来说银行改革还是有一些成效的。实际上一些政府机制的改革我觉得也是对的,比如说把工业部取消了,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如果还有一些进展的话,就是终于放宽人民币浮动的汇率,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希望它能继续放宽。
录音整理/本刊记者 刘聪
“我并不是说泡沫明天就破,但是到底什么时候破,谁都没办法预测。现在大家都在街上裸奔,但是谁也不说,不把这层窗户纸捅破。我写了一篇文章,我说这个新衣不仅皇帝喜欢,老百姓也喜欢,谁说平民穿着新衣,大家吐口口水把你淹死。” ——许小年
“社会有一个储蓄池,老百姓的储蓄非常多,储蓄池的底部有很多管道把储蓄资金疏导到实体经济中间并变成实体经济的投资。我们现在问题出在中间的这些管道上,这些管道之间现在只有银行这一条路是畅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