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唐诗》稻作诗句看唐代农民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4:15:19
2007-07-21    胡安徽    卢华语惠寄    点击: 2961

从《全唐诗》稻作诗句看唐代农民生活
封建社会,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部门的国家,农民是主要的生产者,水稻和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有唐一代,封建经济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这与农民的辛勤劳动有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唐代诗人留下了许多关于农民辛勤劳作的诗句。拙文即以《全唐诗》中的稻作诗句为主,简要分析唐代农民种稻的有关情况,借以反映唐代农民的生活概貌。

农民在水田上辛勤劳作。唐代水稻的种植相当普遍,除了传统的苏浙、中原、关中、巴蜀等种植区以外[1],西北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2],以及东北地区、华南的福建、岭南地区[3],均有水稻种植。农民们便在这范围巨大的水稻种植区域不辍耕耘。刘禹锡诗《送李中丞赴楚州》“万顷水田连郭秀,四时烟月映淮清”[4]描绘了楚州(今江苏淮安)城外农民栽下的万顷水稻长势正旺。李中《秋日登润州城楼》“水连海门铺远色,稻连京口发秋香”[5]是对润州(今江苏镇江)农民种植的大面积水稻的刻画。李嘉祐诗《秋晓招隐寺东峰荣宴送内弟阎伯均归江州》“万畦新稻傍山村,数里深松到寺门”[6]向人们展示了招隐寺(在今江苏镇江西南招隐山)附近的农民在山村周围刚栽下了万畦新稻的生活画卷。王维《送友人南归》“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7]则是农民在汉水流域的郧国(今湖北郧县)栽种了似乎与天相接的大片水稻的例证。“处处路旁千顷稻,家家门外一渠莲”[8]是皮日休看到的复州(今湖北沔阳)农民们在路旁栽了千顷水稻、院门外种了一渠莲菜的合理安排水田的场景。杜牧诗《郡斋独酌》“我爱朱处士,三吴当中央。罢亚百顷稻,西风吹半黄”9为我们勾勒了三吴一带农民所栽的上百顷的罢亚稻即将成熟的美景。永州(今湖南零陵)的农民也种植了大量的水稻,而且长势特好。卢纶的《送从叔牧永州》就为我们记录下了这一事实:“郡斋无事好闲眠,粳稻油油绿满川”[9]。关中是历史悠久的农耕区,这里的农民当然重视农业生产,种植水稻的面积颇大。李华诗《咏诗十一首(十)》“咸阳古城下,万顷稻苗新”2就是例证。王维的《积雨辋川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3,也给我们昭示了位于关中的辋川(在今陕西蓝田县终南山下)稻田分布之广。巴蜀地区的农民利用地理优势将山泉引流到田间,种植了不少水稻。杜甫在夔州就亲见了用山泉灌溉水稻的景观。他的《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插秧适云已,引溜加灌溉。”4和《夔州歌十绝句》“东屯稻田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5既说明了山泉灌溉水稻的事实,又点明了农民在东屯栽种了相当面积的水稻。韦庄专门描绘了农民的《稻田》,他眼中见到的是“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罢亚肥。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6,水稻不仅种植面积非常大而且长得特别茂盛,一派诱人的景色。池州(今安徽贵池)九华山一带“万畦香稻蓬葱绿,九朵奇峰扑亚青”7,说明农民种植的水稻面积也不小。
唐代农民不仅在面积为“万顷”、“万畦”、“百顷”的广袤水田上种植,而且在小块水田上亦留下他们栽培的身影。“十亩稻香新绿野,一声歌断旧青楼”8,在何扶的笔下,十亩稻田郁郁葱葱的景象跃然纸上。薛逢《题独孤处士村居》“几亩稻田还谓业,两间茆舍亦言归”9点明了独孤处士几亩稻田、两间小茅屋的家业。毫无疑问,独孤处士就以这几亩稻田为业,勤劳耕耘。“小田微雨稻苗香,田畔清溪矞矞凉。”10李郢在山中行走时就感受到了农民在小块水田里栽种的稻苗在小雨中散发着清香。
在这样广袤的土地上,农民是否在为自己而劳作呢?不可否认,这中间应该有一点属于农民自己的土地,但绝大多数是属于地主的,而且地主占有的往往是良田。《唐会要》卷八五“宝应元年四月敕”中记载“百姓田地,比者多被殷富之家、官吏吞并。”11《全唐文》中也有不少记录:“美地农产,尽归豪奸。”12 “左右惟强家大族,畴接壤制,动涉千顷,年登万箱”。13《文苑英华》则说“上田沃土,多归豪强”14。看来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而且是好地,是不争的事实。无论地主占有多少土地,封建社会,作为统治者的地主,几乎是不可能亲自下田耕种的。那幺,在成千上万顷或是几亩、几十亩的田地上耕作的只能是农民。农民的辛勤劳作很大程度上是在为地主劳作。这些长势良好的水稻,无一不凝聚着农民的劳动和汗水。他们的辛勤劳作,为农业的丰收打下了基础。
农民劳动是艰辛的。薛逢有诗《邻相反行》“东家有儿年十五,只向田园独辛苦。夜开沟水绕稻田,晓叱耕牛垦瘠土。”1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刚满十五岁的少年正夜以继日的在田间扶着犁把、吆喝着耕牛、辛苦劳作的画面。崔道融的《田上》也有这样辛酸的一幕:“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2,为了抓住雨水多这一时机,农民半夜就起来耕田,等人和牛都精疲力竭时,天还未亮。这种没黑没明的劳动,对农民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孟郊在《退居》中说“退身何所食,败力不能闲。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3,不劳动就没有饭吃,为了生计,农民不得不日日劳作,既要种稻又要砍柴,他们永远在忙碌着。张籍《江村行》“南塘水深芦笋齐,下田种稻不作畦。耕场磷磷在水底,短衣半染芦中泥。”4是对农民在南塘抢栽稻子时不顾衣服上粘满泥浆的特写。即便是寺院,也要耕作。元稹在大云寺见到的场景是“获稻禅衣卷,烧畲劫火焚。新英蜂采掇,荒草象耕耘。”5,寺院的人也要卷起禅衣,下田收稻,用象犁田。
[1] 张泽咸《试论汉唐间的水稻生产》,《文史》第18辑
[2] 游修龄编著《中国稻作史》,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3] 华林甫《唐代水稻生产的地理布局及其变迁初探》,《中国农史》1992年第2期,第36页
[4]《全唐诗》卷358
[5]《全唐诗》卷748
6《全唐诗》卷207
[7]《全唐诗》卷126
[8]《全唐诗》卷613,皮日休《送从弟皮崇归复州》
9《全唐诗》卷520
[9] 《全唐诗》卷276
2《全唐诗》卷153
3《全唐诗》卷128
4《全唐诗》卷221
5《全唐诗》卷229
6《全唐诗》卷697
7《全唐诗》卷707,殷文圭《九华贺雨吟》
8《全唐诗》卷516,何扶《送阆州妓女归老》
9《全唐诗》卷548
10《全唐诗》卷590,李郢《山行》
11(宋)王溥撰《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卷85,第1565页
12(清)董诰等撰《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卷734,第7576页
13《全唐文》,卷713,第7324页
14(宋)李昉等撰《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版,卷977,第5146页
1《全唐诗》卷548
2《全唐诗》卷714
3《全唐诗》卷373
4《全唐诗》卷382
5《全唐诗》卷408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农民的辛勤劳作,换来了水稻长势的良好和即将丰收的美景。不管收获物有多少归农民所有,但他们的喜悦之情还是溢于言表。除了上文我们见到的“万顷水田连郭秀”、“万畦香稻蓬葱绿”,“绿波春浪满前陂”、 “十亩稻香新绿野”等,在诗人们眼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景色。李嘉祐在南浦渡口(在今江苏南京市西)看到“东风潮信满,时雨秔稻熟”6,在楚州(今江苏淮安),他见到的是“山阳郭里无潮,野水自向新桥。鱼网平铺荷叶,鹭鸶闲步稻苗”7。看来楚州一带的水稻在农民的辛勤管理下,确实长得好,就连鹭鸶也被吸引而在稻田中散步。李颀不仅自己欣赏着稻田的美景,而且将见到的稻作景色告诉好友,他在《寄万齐融》中说“青枫半村户,香稻盈田畴”,8在《寄綦毋三》中说“南川稉稻花侵县,西岭云霞色满堂”9。李氏眼中,香稻长满了稻田,稻花映照了整个县城。这预示着丰收即将来临。把这些即将来临的丰收场景告诉朋友,和他们一起分享,那该是多快乐的事!王建在途经河南开封时,见到“蛙鸣蒲叶下,鱼入稻花中”10,便即兴写下了《汴路水驿》。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时,面对郁郁葱葱的稻田,禁不住吟诵“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11。农民收获前和收割时的快乐更被诗人们所捕捉。韦应物在《襄武馆游眺》中写下“是时秔稻熟,西望尽田畴”12的佳句,勾画出成熟的秔稻一望无边。“场黄堆晚稻,篱碧见冬菁”,13刘禹锡的《历阳书事七十韻》告诉我们历阳(今安徽和县东、长江北岸)的晚稻收割后正堆放在稻场的事实。“稻黄扑扑黍油油,野树连山涧自流”14,卢殷诗《雨霁登北岸寄友人》则是描绘在小雨刚刚停止,诗人登上河岸时看到的是一派稻子黄了、黍苗长势正旺、树木与山相连、山涧溪流淙淙的田园画卷。“渭村秋物应如此,枣赤梨红稻穗黄”,1白居易路过内乡(今河南內乡),见到的是枣儿、梨子红彤彤的、稻穗黄灿灿的喜人景况。“水蓼花红稻穗黄,使君兰棹泛回塘”2,罗隐《姑苏城南湖陪曹使君游》则点画了苏州(今江苏苏州)水乡水稻丰收在即、游客留恋忘返的情形。“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3钱起的《江行无题一百首(九十八)》记述了他接近家乡浙江吴兴时见到黄稻成熟、晚上做梦都是香甜的愉悦心情。韦庄的《鄠杜旧居二首》“秋雨几家红稻熟,野塘何处锦鳞肥”4让我们似乎亲眼目睹了鄠杜(今陕西户县、杜阳县)周围鱼米之乡丰收的美景。张演的《社日村居》更为我们描绘了一场人间少有的欢欣:“鹅湖山下稻粮肥,豚穽鸡栖对掩扉。桑拓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5。春社之日,农民相聚在一起,庆贺丰收,开怀畅饮,各个喝得酩酊大醉。这场景,是农民对自己节日的最好祝贺!是勤恳劳作之后的真情流露!“稻穗黄”、“红稻熟”、“稻粮肥”,正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诗人们的吟唱,实际上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肯定、赞美和褒扬。
不管这些收获物中有多少属于农民,但由于是自己亲自耕耘、亲手栽种、施肥、收割,他们看着也是高兴的。农民辛勤耕耘换来了粮食的丰收,也为唐代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正是这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唐代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提,使唐代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
6《全唐诗》卷206,李嘉祐《南浦渡口》
7《全唐诗》卷207,李嘉祐《自田西忆楚州使君弟》
8《全唐诗》卷132
9《全唐诗》卷134
10《全唐诗》卷299
11《全唐诗》卷446,白居易《春题湖上》
12《全唐诗》卷192
13《全唐诗》卷363
14《全唐诗》卷470
1《全唐诗》卷443,白居易《内乡村路作》
2《全唐诗》卷655
3《全唐诗》卷239
4《全唐诗》卷698
5《全唐诗》卷600

获得好收成是不易的。农民们在种稻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界的恶劣天气做斗争,又要预防危害稻子的生物。王建《水运行》“去年六月无稻苗,已说水乡人饿死。县官部船日算程,暴风恶雨亦不停。……辛勤耕种非毒药,看著不入农夫口。……远征海稻供边食,岂如多种边头地。”6,因为暴风恶雨下个不停,农夫栽下的稻苗几乎没有成活的,即便多少有一点点收获,也被官府征去供给戍边的士兵了。辛勤耕种所获得的成果,农夫也没有享受到。暴风恶雨给水稻带来的多是灾难。许浑的《汉水伤稼》序中说“此郡虽自夏无雨,江边多穑,油然可观。秋八月,天清日朗,汉水泛滥,人实为灾。轸念疲羸。因赋四韵。”,其中有“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园秋生动地风。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廒空”7句。本来是“油然可观”,可一夜大水,汉江岸边江村的千顷绿苗就连红粟全被冲走。“積雨晦州里,流波漂稻粱”,8皮日休的《太湖诗》则使我们看到了太湖上因雨水溢涨而使水稻漂浮的残景。洪水泛滥给农民带来的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此相反的是旱灾。陆龟蒙的《五歌·刈获》“自春徂秋天弗雨,廉廉早稻纔遮亩。芒粒稀疏熟更轻,地上禾头不相挂。我来愁筑心如堵,更听农夫夜深语。凶年是物即为灾,百阵野凫千穴鼠。平明抱杖入田中,十穗萧条九穗空。”9从春到秋,天一直没有下雨,早稻长势就不太好,再加上野凫和田鼠的糟蹋,绝大部分的稻穗就没了收成。白居易则为我们描述了另一种自然灾害:“九月霜降秋寒早,禾穗未熟皆青干”,1因为天气过早寒冷,稻穗还没熟就干了。即使能收,产量也是大大降低。司徒空诗《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稻畦分影向江村,憔悴经霜只半存。”2、寒山诗《詩三百三首六十六》“枯槁非堅衛,風霜成夭疾。土牛耕石田,未有得稻日。”3也是明证。而在东南沿海,有另一种特殊的危害水稻的现象即带有盐分的潮水。史料记载“福州长乐郡,……闽(县),望。东五里有海堤,大和二年令李茸筑。先是,每六月潮水醎卤,禾苗多死,堤成,潴溪水殖稻,其地三百户皆良田。”4从中反馈的信息可知:在大和二年(828年)堤筑成以前,带有盐分的潮水灌入田中,造成秧苗多死。若我们仅从唐代建立之初即武德元年(618年)算起,至大和二年(828年)亦有二百一十年。那么,在这二百一十年里,带有盐分的潮水对闽县水稻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除了自然的因素,还有生物的侵害。一位不知名的诗人在《魯城民歌》中唱到“魯地抑種稻,一概被水沫。年年索蟹夫,百姓不可活。”5。诗人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信息:鲁地(今山东兖州一带)种植的水稻全部被水淹没;而官府年年征调农夫去抓螃蟹,致使百姓难以生活下去。为什么官府年年征调农夫去抓螃?那是因为螃蟹对水稻有危害。螃蟹对水稻的危害可不能小看。唐彦谦专门写下《蟹》这首诗来提醒我们:“湖田十月清霜坠,晚稻初香蟹如虎”。6他把螃蟹比喻成老虎,可见螃蟹对水稻的危害之大。更有甚着的是蝗虫。史载,兴元二年(784年)“五月,有蝗虫起自东海,西至垅坻,群飞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苗稼无遗”;开成二年(837年)“魏博、淄青、河南府并奏蝗害稼”7。仅从这两次蝗灾就可以看出,当时蝗灾范围之广危害之大。据学者统计,仅安史之乱以来,较大规模的水、旱、蝗灾就有十余次。8而整个唐代,则有48次之多。9一方面是自然灾害,另一方面是生物的危害,再加上官府无休止的劳役,如此下去,必然是“百姓不可活”!从唐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们从种到收,每时每刻都可能遭遇洪水、旱灾、霜冻等自然灾害,还会有螃蟹、野凫、田鼠和蝗虫的糟蹋。由此,农民要取得水稻最后的丰收,那是多么的艰难!
6《全唐诗》卷298
7《全唐诗》卷537
8《全唐诗》卷610
9《全唐诗》卷621
1《全唐诗》卷427,白居易《杜陵叟》
2《全唐诗》卷634
3《全唐诗》卷806
4(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卷41,第1064页
5《全唐诗》卷874
6《全唐诗》卷671
7《唐会要》,卷44,第790页
8诸葛计《唐末农民战争战略初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1页
9勾利军.彭展《唐代黄河中下游地区蝗灾分布研究》,《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第186页,

收获后的喜悦也并不长久,接下来的租赋和巧夺豪取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 “朱门任倾夺,赤族迭罹殃。国马竭粟豆,官雉输稻粮。”10杜甫在《壮游》诗中揭露了这样的现实:被地主征掠的粟和稻竟是去喂官府的马和雉!杜氏的《忆昔二首(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蒼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豈聞一絹直萬錢,有田種穀今流血。”11描写了开元之时,粮食丰收,人民生活相当安稳;而写诗之时,却是物价飞涨,田地无法再种了。杜甫的另一首诗《岁晏行》“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1不管米贵或是米贱,对农民来说,都是一个“伤”字;达官贵族们厌倦了酒肉,而农民则是家徒四壁。白居易《雜興三首(二)》“越國政初荒,越天旱不已。風日燥水田,水涸塵飛起。國中新下令,官渠禁流水。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宮裏。餘波養魚鳥,倒影浮樓雉。澹灩九折池,縈迴十餘里。四月芰荷發,越王日遊嬉。左右好風來,香動芙蓉蕊。但愛芙蓉香,又種芙蓉子。不念閶門外,千里稻苗死。”,2借古讽今,指斥统治者在干旱极为严重的情况下,竟不让农民引水灌溉,却把水引入王宫,养鱼养鸟,种可观赏的芙蓉,让王公大臣游戏。而农民们的稻苗却因干旱而死掉。统治者“饥时期农耕,寒衣俟蚕缫”,3而此时为了自己的玩乐,也不顾农耕了。白氏的另一首《自題小草亭》“綠醅量醆飲,紅稻約升炊。齷齪豪家笑,酸寒富室欺。”4则着力刻画了地主饮着美酒、吃着红稻做的饭,不时发出齷齪的笑声的场景。那齷齪的笑声中,渗透着对百姓的欺压!而他的《杜陵叟》“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5让我们仿佛看见杜陵叟在麦稻均无收获的情况下,仍要典桑卖地交纳官租的悲惨景象。面对这景况,白居易禁不住问道:农民明年的衣食该如何解决?!“年年十月暮,珠稻欲垂新。家家不敛获,赛妖无富贫。岁暮雪霜至,稻珠随陇湮。吏来官迫税,求质倍称缗。”6元稹《赛神》诗亦揭露官府在稻子还未收到家之前就来收税的事实。我们熟悉的李绅《古风二首(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7带给我们的是深深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唐懿宗时的翰林学士刘允章在他所上的一份《直谏书》为我们揭开了其中的原因。他说“今天下苍生,凡有八苦,陛下知之乎?官吏苛刻,一苦也;私债征夺,二苦也;赋税繁多,三苦也;所由乞敛,四苦也;替逃人差科,五苦也;冤理不得伸,六苦也;冻无衣,饥无食,七苦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八苦也。天下百姓。哀号于道路,逃窜于山泽,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8在这样的压迫和剥削下,即便“秋收亿万颗子”,百姓也无法活下去!
最有说服力的要算皮日休的《正乐府十篇·橡媪叹》。“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9以橡媪为代表的农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稻子的丰收。他们细心收割,生恐把杂质带进谷堆;又精心舂米。舂好的米,粒粒都象玉耳坠般的圆润晶莹。这样的丰收美景,橡媪应该无粮食之忧了。但橡媪却是面临以橡实充饥的现实。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又怎么会同时发生呢?皮氏的答案是:一是租税之苛重。农民的全部收获,除了“纳于官”之外,竟一无所余。丰年尚且如此,荒年就更不堪设想了。二是贪官污吏的勒索。他们趁丰收之年大捞一把。“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官吏从中剥削比官税还要多!三是“私债”的剥削。晚唐社会“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他们利用“农时”以官粮放私债,“农毕”自己获得厚利,再把本钱归回“官仓”。国家的官粮竟变成了官吏残农害民、大饱私囊的本钱。这三重剥削夺了农民的口中食,农民只好“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通过橡媪的遭遇,诗人既控诉了当官者的沉重剥削,又表现出对农民的极大同情。于是“不觉泪沾裳”了。
除了种种盘剥,农民还要向朝廷交土贡。《新唐书》中记载了不少作为贡品的水稻品种:大香秔、小香秔、水土稻、梁米、赤松涧米、黄陸米、节米、糯米、乌米等1。唐代的贡品与按丁或资产征收的正规赋税不同,它通常不是向编户某个人或某个家庭普遍征收的,因而,对农民就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剥削。同时,由于各地土特产的不同,贡物的名称和数量也就不同,这就便利了各地官员利用给朝廷上贡而从中渔利。毫无疑问,贡品越多,农民遭受到的剥削会更沉重。
一边是“农夫犹饿死”,一边是“朱门酒肉臭”。统治阶级的奢侈和腐化,正是建立在对广大农民辛苦劳作成果的沉重剥削和压榨的基础上的!
剥削的沉重使农民难以生存,于是他们首先选择了逃亡。宪宗和穆宗时曾在朝廷做官的李渤曾说“臣出使经行,历求利病。窃知渭南县长源乡本有四百户,今才一百余户;闵乡县本有三千户,今才一千户。其他州县,大约相似。访寻积弊,始自均摊逃户。几十家之内,大半逃亡,亦须五家摊税。似石投井中,非到底不止,摊逃之弊,苛虐如斯。此皆聚敛之臣,剥下媚上,唯思竭泽,不虑无鱼”。2李渤不仅指出了农民逃亡的事实,而且分析了个中缘由:聚敛之臣 ,欺下媚上,无休止、无限制的剥削农民,致使农民纷纷逃离家园。从数字上看,逃户在四分之一或是三分之一,实在不少。而即便逃到深山老林,也仍然摆脱不掉统治者的剥削,因为“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3其次,即便不逃亡,农民们也要脱离农业。白居易《赠友五首(二)》“银生楚山曲,金生鄱溪滨。南人弃农业,求之多辛苦。披砂复凿石,矻矻无冬春 。手足尽皴胝,爱利不爱身。畬田既慵斫,稻田亦懒耘。相携作游手,皆道求金银。毕竟金与银,何殊泥与尘。且非衣食物,不济饥寒人。弃本以趋末,日富而岁贫。所以先圣王,弃藏不为珍。谁能反古风,待君秉国钧。捐金复抵璧,勿使劳生民。”4为我们提供了例证。由诗句反映的内容看,采金和采银是非常辛苦的,既披砂又凿石,从冬到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休息的时间,而且“手足尽皴胝”。作为世世代代以种地为生的农民,他们深深地知道:金银“且非衣食物,不濟飢寒人”,但农民仍不再从事干了多年的农业,“棄本以趨末”。原因可以从作者最后的“勿使勞生民”句找到,那就是统治者过度地“劳”民!这一个“劳”字,包含了农民遭受的种种剥削!这使人禁不住想起柳宗元的名篇《捕蛇者说》中的名句“苛政猛于虎也”。农民们在走投无路时只能揭竿而起,推翻地主阶级的残暴统治。有唐一代,据诸葛计先生所列举的农民小规模的反抗斗争就有36次之多(不含边境少数民族的反抗起义和一些性质难明的反唐斗争)5。而裘甫领导的浙东起义以及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战争则最终给唐代统治者敲响了走向衰亡的丧钟。
10《全唐诗》卷222
11《全唐诗》卷220
1《全唐诗》卷223
2《全唐诗》卷424
3《全唐诗》卷352,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4《全唐诗》卷456
5《全唐诗》卷427
6《全唐诗》卷398
7《全唐诗》卷483
8《全唐文》,卷804,第8449页
9《全唐诗》卷608
1《新唐书》卷37、38、39、40,《地理志》,第961页、第1001页、第1051页、第1058页、第1063页
2(后晋)刘咰等撰《旧唐书》,卷171《李渤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438页
3《全唐诗》卷692
4《全唐诗》卷425
5诸葛计《唐末农民战争战略初探》,第22页
责任编辑: 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