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06:56
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做垃圾处理。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思考,才能增长学问。
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人类从有文明史以来就免不了要和书本打交道。书籍作为知识学问的载体,一代代传承下来。读书就是接受知识、接受思想的过程,但人类的知识是在不断增加的,思想是在不断进步的,现实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是前人没有经历过的,也是他们无法想象的。这就需要我们把读书所得的知识与不断变化的实际结合起来,学以致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不仅要学会读书,还要学会思考,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实现读书的真正意义。如果只是为读书而读书,根本不加思考,那就是死读书、读死书了,这样的读书态度是不足取的。
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的同时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要读死书。既要勤学,又要善思,这样才能实现学习的意义。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强调读与思同样重要。关于读书与思考的问题,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有过类似的论述。古今中外知识界意见和看法是如此惊人地相似,可谓英雄所见,足以证明,读书离不开思考,思考有助于我们对所读之书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同时,书读得多了也能够促进我们的思考,使我们的思想能力、思想水平不断提升。
光读书不思考,就会养成照搬书本教条的习惯。这种人如果是普通人,顶多是迂腐的书呆子,虽然其言论行为有些可笑,却也无伤大雅;可若是委以重任,其结果就很可怕了。赵括虽然读了很多兵书,但并无用兵经验,他把战场生死视同儿戏,只会纸上谈兵,最终误国害己。马稷言过其实,照搬兵法教条,导致街亭失守、自己被斩。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照搬苏联军事学院课程,指挥红军与强敌打阵地战,使中国革命几乎遭受灭顶之灾。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例,充分说明了读而不思、食古不化的读书方法,会对事业造成极大损害。
可见,读书与思考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我们个人的成长以及事业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要牢记先贤的教导,既读且思,勤读善思,熟读精思,真正学会读书,不做书呆子。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读书,特别是阅读经典,就不能只是看热闹,或者只读文本的字面之意。经典文化不是一读就懂的,真正意义的经典阅读,需要阅读主体的思想介入,还需要与现实生活和教育内容的内在衔接。在某种意义上说,深度思想的介入,是阅读主体和作者的对话。
没有战略的读书叫享受,有战略的读书叫学习;没有思考的读书叫看字,有思考的读书叫沟通。好象一生都在构造桥梁,意图连接往事和现在,现在和未来。那个从桥上坠落的不是砖头,是散落的灵魂之书。
任何一部作品(包括名著),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只要其中有精华而且精华占了主流,我们就应该抱着负责的态度对其给予公正的评价:对于其中有价值的地方,要予以肯定和赞扬;对于其中可能贻害后人的地方,则予以揭露与批判——无论怎样,装腔作势、哗众取宠、信口开河,或是故意“颠覆传统”吸人眼球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也不应该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弄笔人应有的作风和态度。俗话说:“人嘴两扇皮”,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此话固然不假,但那不过只是泼妇的伎俩,不该为自命清高的文人们所效仿。而我们这些弄笔人凭的却是一支笔,尽管只是这只笔,却有着“用艺术手段感染读者、明辨事理、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特殊能力”,也有着“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数黑论黄的特殊权利”。即便我们的“能力”和“权力”并不那么强大,可是也应该诚惶诚恐,千万不要因为一时之失而成为可悲而可恨的后者。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者,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在对待名著的问题上,我们绝对应该本着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去细读文本、去深入思考、去调查分析,只有这样,才可能最终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而由这种精彩形成的文章,才会令读者信服和钦佩,才会是有益于读者、有益于社会的佳作。
教师在读书和思考充溢在每天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读书为的是教好书,为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为的是使课堂鲜活灵动;思考是在教学前思考,拿出以生为本的最佳的教学设计,教学中思考为的是动态生成精彩,教后的思考为的是反思凝结不断的提升让智慧伴随着读书而生成,让思想伴随着生命的灵动而蕴育!
谈到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对同学们来说至关重要。大学阶段是读书的好时期,同学们一定要“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是指要培养读书的兴趣,只有发现、培养自己的读书兴趣,并坚持走下去,才是自己的成才之路。“多读书”就是要广泛涉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著作,不能局限于自己的专业书籍。“读好书”则是要读自己感兴趣的书,成才需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只有形成兴趣,才能成就优势。对于读书之后的收获,郑教授认为不能以读书的多少作为评判标准,而要以自己读书之后单位时间内诱发的思想风暴的强度来衡量。
评判一个人能力的高低在于其思考问题的水准。生活中,大多数人是靠思考来生存的。阅读书籍需要思考,阅读生活也同样需要思考。因此,学子一定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时刻关注周围世界发生的事情,并记录下来;将掌握的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相互补充、验证,才能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解读。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而为什么中国人不善于发现问题?问题症结就在于中国式教育不能使人的智慧得到真正的提升。中国应试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如何解题,而不是如何发现问题。科学研究就在于创新,不亦步亦趋。郑教授期望同学们要坚信自己的独特个性和思考眼光,要忠于自己的感受,走自己的道路;要对自己内心的追求不断进行考量,而不是一味地盲从,受外界环境的制约,要保持自己思考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