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点及临床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16:57
热敏点及其临床意义

一、疾病反应点的含义
疾病的本质是机体的生理状态受到超过自身承受范围的改变而出现的病理反应。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时刻处在内外上下交互密切联系之中,局部的改变会导致另外部位,甚至全身的改变,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正是由于这种密切的内外上下联系,当机体某一部位病变时,必然会反应在局部、其他部位甚至全身反应,其表现特征也多种多样。所以疾病反应点概念的提出正是基于这种机体反应特性。
疾病反应点就是人体疾病状态下,在机体体表出现的相对特异性的反应点或反应部位。从医学的发展来看,人们已经认识到这种疾病反应点的部分特性及其与疾病的相对特异联系,并根据反应点的特殊性质创立了一系列针对疾病反应点来治疗疾病的方法。针灸作为刺激疾病反应点的一种典型治疗方法,创造了人类疾病治疗史的神话,开创了疾病治疗的新途径。
作为疾病在体表的反应,反应点从不同侧面表现了疾病的病位、病性、病理变化等,它既是疾病的外在窗口,又是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临床上诊疗疾病的不可或却的重要体征。在针灸学领域,反应点曾经被作为阿是穴来对待,这表明古人在临床诊疗时已经认识到反应点的存在及其临床意义。但从阿是穴的定义来看,结合目前临床和研究,仅仅用阿是穴来概括疾病反应点是远远不够的。
临床上反应点的表现形式是不尽相同的,从目前研究来看,临床上疾病反应点的表现形式有压痛点、压之便快点、(这两种即为传统意义上的阿是穴范畴)、皮肤改变点(部)、牵涉痛点(部位)、皮下组织改变点或部位(结节、包块等)、电敏点、热敏点等。这些具有各种生理、病理、物理等特性的反应点分别反应了疾病的某些病理特点,它们或单独存在,或相互并存,组成了疾病体征的一个重要方面。
针灸作为一种刺激体表部位来激发机体自身内源性调控系统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与疾病反应点的关系最为密切。从穴位发展的过程来看,阿是穴(古人所认识到的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在早期的针灸临床种曾占据重要地位,随着针灸临床的发展,逐渐出现了穴位、经穴。从穴位的性质来看,阿是穴是最能表现穴位特异性的。
从反应点的研究情况看,反应点应该是一种处于活动状态的,或者说是处于以易于被激发状态的疾病反应及治疗部位。根据疾病反应点即为最佳治疗点的针灸治病原理,刺激体表疾病反应点最能体现针灸治病的精髓,也最能体现中医治病的特色。
二、热敏点特征
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与总结,发现机体在疾病状态下,其相关体表部位会出现一种极为特殊的“反应点”,这种反应点对于艾条温和灸法极为敏感,会产生许多特殊反应,故称之为“热敏点”。 “热敏点”不是传统针灸学定位的穴位,而是以传统穴位定位为参照坐标系的一类新的阿是穴。同时,针对热敏点部位,运用艾条温和灸法来治疗相应疾病往往取得神奇疗效,而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仅没有丝毫痛苦感觉,相反的会在异常舒适的过程中完成治疗。
下面就热敏点的临床特点做一介绍,以供同仁共享。
1.热敏点的表现特点
称这种反应点为热敏点,正是因为这种反应点在临床上所表现的对艾条温和灸的热力反应,即喜热、耐热、透热和传热。
所谓喜热就是在艾条温和灸时患者感觉异常舒适,能即时减轻因病痛带来的不适感。尽管这种特性在临床上不易被医生察觉,但是作为患者的一种客观反应,这也是一个治疗疾病的重要契机,同样也是疾病的客观反应。
耐热就是对艾条热力特别“耐受”,这种耐受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不起作用,而是体表这个特定部位对艾条热力的相对感觉“迟钝”,不会因为艾条热力过大而产生灼热的感觉。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疾病反应特性,也正因为它对艾条热力的相对感觉“迟钝”而反应了这个点对机体疾病反应的敏感性。
透热是热敏点的一个主要特点,也是热敏点被发现和应用的最主要特点之一。所谓透热就是当点燃的艾条靠近这个点时,患者可以感觉到艾条燃烧的热量通过体表深入到皮下组织,且会在皮下组织停留、扩散,或继续深入,而在施灸部位皮肤没有感觉到跟皮下同样的温度,甚至比皮下感觉温度要低。这是机体大量接收艾灸治疗信息的表现,也是机体产生内源性调控作用的开始标志。
传热也是热敏点特性中一个重要特点,它是热敏点艾灸疗法被患者接受并痴迷的一个临床治疗特征。所谓传热即艾灸热敏点时,患者可以感觉到温热范围扩大、或热力传到到另一部位造成施灸部位不热而另一远离施灸部位感觉温热,甚至患者感觉一股热力沿着某种路线传导,形成经络感传的神奇现象,这是患者痴迷的一个原因。从临床上来看,传热现象即传统意义上的经络感传现象标志着机体内源性调控系统已经被激活,而且正在发挥着自我调控、自我修复的作用。这是针灸治疗作用效应加倍的一种外在表现,是针灸治疗中的一个精华部分,也是被很多临床医生忽略掉的一个重要的针灸治疗效应。
热敏点在临床上的外在表现概括起来就是这四点,换种通俗一点的表达就是:“表面不热深部热,近部不热远部热,            ”。这是寻找热敏点的标准。而且,临床治疗也是伴随着这种感觉的出现与消失,准确的控制着治疗剂量。
2.热敏点与疾病变化过程的关系
从大量的热敏点临床研究和应用来看,热敏点的出现与消失与疾病的病理变化有密切的联系,即随疾病发生而显著、随疾病改善而消失。
在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热敏点不会出现,或者说没有被激发。我们在热敏点普查时,发现热敏点并不是在所有人的体表都能找到的,而能找到热敏点的通常都是某种疾病的患者,而且在进一步随访调查过程中,那些没有找到热敏点的人群当中又有因为疾病而被找到热敏点,这说明热敏点是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的,它是疾病状态下机体的某种外在反应。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热敏点会随着疾病病理过程的显著而显著,在疾病初期,热敏点的特征表现不是非常明显,甚至是微弱的,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热敏点也会越来越明显,持续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这是疾病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热敏点灸疗的最佳最重要时期。
随着疾病的逐渐好转恢复,热敏点特征表现与持续时间也会伴随着逐渐减弱与缩短,直至疾病的完全恢复,热敏点才会消失,这时可以停止热敏点灸疗了。
热敏点的这种与疾病的密切关系,不仅表明它与疾病的相对特异的联系,同时也严格了临床治疗疗程的个体化标准,这不仅对于我们了解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尤其重要的是提示我们临床治疗的剂量与疗程的量化。
3.热敏点与传统腧穴定位的关系
热敏点作为一种疾病的反应点,其出现部位与传统腧穴的定位不同,它是在大范围固定而在局部动态变化的,这与传统腧穴固定定位不同,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的定位是不符的。
热敏点是一种新形式的阿是穴,由于它随着疾病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的定位没有固定部位,而且它的出现通常有几个,因此我们无法给出具体的定位部位。但是,根据我们大量的临床实践来看,热敏点在同一疾病中的出现部位又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在体表某个部位出现率较高。
传统腧穴有固定的名称与定位,有一定的唯一性,而热敏点是一个或几个具有相同特性的穴位,且没有固定的准确部位,但是它的分布又不会太多的偏离穴位定位部位,故其定位不能脱离传统腧穴定位。因此,热敏点与传统腧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传统腧穴定位为纲,在局部查找热敏点为目。
三、热敏点与疾病反应点的关系
热敏点是一类新形式、新发现的疾病反应点,它反应了疾病的某个外在特征,又提示了治疗疾病的一种切入点,也是治疗的一种最佳治疗点。从从属关系来看,热敏点属于疾病反应点的范畴,但是又不单单是疾病反应点,它有疾病反应点的反应疾病的特性,又具有治疗疾病的特性。从热敏点的最佳刺激方式来看,热敏点的最适宜刺激是艾条温和灸的热力刺激,而对其他刺激方式不敏感,这是这种疾病反应点的最大特点。
传统意义上的阿是穴,其最佳刺激方式已经演变到了针刺,从阿是穴的起源来看,阿是穴曾经也是艾灸刺激为主的,只是由于多种原因,适宜艾灸刺激的阿是穴逐渐消亡,而仅存适宜针刺刺激的阿是穴,即压痛点与压之便快点。从这种意义上来看,热敏点的发现弥补或填补了针灸理论的一个空白点,有其开创意义。同时也是丰富了临床疾病反应点的内容,推动了针灸发展,开辟了针灸临床研究的另一个境界。
四、热敏点灸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从热敏点的特性着手,我们创立了一种不同与常规温和灸方法的治疗方法——热敏点灸。这种灸法与传统温和灸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时间上和部位上的区别。时间上,传统温和灸一般在15分钟到20分钟,而热敏点灸则不同,它没有固定的时间局限,而是充分考虑施灸过程中机体的实际反应来决定一次治疗剂量,即从机体出现热敏点特征到消失为一次治疗时间,而不管时间的长短。从部位上来看,传统温和灸的部位是传统腧穴,位置固定,而热敏点灸则是要在体表查找到热敏点,再在此点上施灸,直至所有的热敏点被找到并被治疗一边。
从临床治疗效果来看,热敏点灸疗法的疗效比常规针灸疗法的疗效要优。创新的疗法有创新的疗效。在大量的临床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热敏点艾灸疗法的疗效具有其他疗法不可媲美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