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阳一中教学改革解读:破解课堂"三位"困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28:19
设定目标——自主预习——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学生小结——检测训练——点评拓展,看似无奇的教学规范与流程,背后却有着独具特色的教学尝试和韵味。以“七环相扣·和谐互动”教学引导自主学习,在实践中规避了课堂教学中的越位、缺位、错位现象,开启了独特的课堂教学变革之道。创造这一典型经验的就是河南省淮阳县第一中学。
●矫正越位:学生如何不被老师牵着走
淮阳一中的教学改革从课堂的问题开始。学校为此专门成立了课改研究课题组。
“学生被老师们牵着走”的问题,是课改初淮阳一中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学生解答问题总是看着老师;问题解答对了,老师默许,才敢坐下;解答问题时,一有同学质疑,马上看老师,很不自信。
教师牵制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包办、替代学生,不引导、发动学生,对学生的疑问、质疑不耐烦,这都是典型的教师“越位”现象。
从教学方式开始着手,淮阳一中立足于“变”。重视指导、自学、小组合作交流。他们积极探索班级和小组、个人多层次结合的学习组织形式。指导、自学、小组合作研讨的教学形式,一是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二是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过程中的创造性,三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知识的认识。
营造浓厚的自主合作学习氛围是淮阳一中课题组“反越位”的第二条策略。浓厚的自主氛围,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能真正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探究学习,在学会、会学的自信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淮阳一中要求老师们尊重、热爱、信任每一位学生,让学生都感受到重视和关注;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学习时间和空间,开掘创新的潜质;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多给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机会;引导学生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
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再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在“七环相扣·和谐互动”教学的引导下,淮阳一中学生已经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很多课堂的自主度、开放度都是教师“牵制”时不可能做到的。
●弥补缺位:直击合作学习的“软肋”
课改初的淮阳一中,合作学习很快开展起来,但也很快流于形式。假合作、假学习,表面上的合作、实质上的各顾各,合作内容简单粗放等一度蔓延。
课题组在经过仔细的调研后发现,造成合作学习显现“软肋”的关键所在,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缺位。
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得不明确,在备课时设定教学目标,往往以列提纲形式把三维目标笼统地展示出来,知识技能目标是什么,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又是什么,更多都是体现对知识目标的要求,不能体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动态教学目标。而且备课时的目标设定都是静态、滞后的预设和假定,无法体现出课堂教学即时性和生成性目标的要求。
对自主学习引导的缺位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学生在自主预习之前往往不明晰教师设定的学习目标,没有带着问题去自学;对学生学力层次的区分不足,往往造成“好学生吃不饱,弱学生消化不了”的局面;学习层次的区分模糊,往往造成预习的无主次;小组长关心学习困难学生的不足,合作、互帮互助得不到真正落实,也造成了学业水平参差不齐。
对展示交流过程引导的缺失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课堂教学中展示、交流存于表面,教师如果不注重有效引导,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没有注重课堂背后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追求,合作学习是不可能收到实效的。
为此,在学习目标的设置上,淮阳一中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营造主动活泼的课堂气氛,通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形成学生探求创新、吸取知识的性格;在引导自主学习中,通过自主预习解决基础知识,进而注意对学生自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展示交流的能力训练时,注意激发展示交流的情感、提高展示交流兴趣,创设展示交流氛围、激励展示交流尝试,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调整错位:让有效评价襄助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决定教学改革成败的决定因素。
以往的课堂教学,是用大量的作业、习题来实现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师评价学生,也往往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因素。在这种评价方式的错位中,学生厌学、弃学,学习压力大、负担重,课堂教学低效,毫无乐趣可言。
在实行“七环相扣·和谐互动”教学改革后,淮阳一中从有效评价出发,纠正错位,夯实课堂教学。
对课堂的即时点评是淮阳一中有效评价的开始。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体验到成功和快乐?课堂的管理是否到位?课堂上学生是否有疑问?在淮阳一中,每一节课,老师们都要在心中不断地问自己这些问题。而这也促使老师们对课堂进行及时的点评。关注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学习效率、效果及知识深度、广度;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终身发展;关注课堂中生命的活力、思想碰撞与交锋、创造与生成。
淮阳一中也注重在课堂小结中加强评价。课堂小结有目标性、引导性、针对性、趣味性、方法性等特点,在形式上也有“天窗式”(填空式)、系统式、对比式、趣味式、引导讨论式等。为了保证效果,老师们也很注意小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格式化、走过场、包办代替、偏重情感而忽略知识。
检测训练也是淮阳一中评价的有效形式。“七环相扣·和谐互动”教学的检测训练,围绕学习目标设计内容,突出三维性,教师在设计题目时,充分考虑了检测训练题目与教学目标的内在联系,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在内容选择上既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有灵活应用和拓展延伸;训练内容具有层次性,适合不同层次学习需要;检测训练全部参加、重分析、快矫正,矫正时认真做好错因分析。
经过几重有效评价后,淮阳一中的课堂教学成果显著、更加高效。与以往“一刀切”的课后作业和“题海战术”相比,他们目标达成率更高,也显得更为有效、实用。
面对已经取得的课改成绩,淮阳一中校长张勇显得很平静:改变自己本身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但是面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只有尽快走出困境,寻求到教师乐教、学生愿学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