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论六国——更论北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9:08:23
《六国论》是北宋著名散文大家苏洵写的,作为学生,苏洵很了解,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轼苏东坡的父亲。这个人比较有传奇色彩,他的前半段人生不是很好,说的不好听就是有点游手好闲,不思进取。但这样的人不要小瞧,苏洵虽然早年这样,但是后半段人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发愤苦学,终成一代大师,而且培养了两个出色的儿子苏轼和苏辙,真有点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味道。所以他的美名《三字经》中也把他当做启蒙故事,教育儿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苏家可谓对我们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再来谈《六国论》,这篇文章的教学文段的阅读,感情的抒发,重点字词的掌握都是重点,在高一上半学期就学习,这些自然而然都是重点。而且这篇文章一直都是考查的重点,全文背诵也很自然。关于这些就不多说了。
我想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地把握还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篇政论文,政论文的写作现实意义往往比较强。比如我们接触的一些政论文,李斯的《论逐客书》,贾谊的《过秦论》,晁错的《论贵粟疏》,欧阳修的《朋党论》,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和《留侯论》等,都是直陈利害,直面惨淡的人生。说得通俗一些,政论文就是指出社会弊端,以引起统治者的注意,同时起到疗救的作用。同样,苏洵的这篇感情澎湃的《六国论》也不例外。从这些列举的政论文来看,他们的题目就有一些特点,就是带“书(疏)”或“论”这些字眼,这也是这类文章文体特点决定的。
要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就必须了解两个背景,一个是战国时代,六国与秦国之间的对抗;一个是北宋的时代背景,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尤其是辽的对抗。六国与秦的对抗大家已经比较熟了,最终的结局我们都知道就是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凭着六国的土地、人口和财力完全超过秦国,怎么会被秦国吞并呢?秦国强大首推商鞅变法,用法家的霸道使秦国一跃成为七国中的强国,六国为了抗衡,他们联合起来,这中间苏秦的合纵政策起了关键作用,而秦国见招拆超,采用张仪的连横个个击破,粉碎了六国合纵,其实,六国合纵是很难的,因为每个国家都想争取更多的利益,这就难免内部产生矛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这就很难形成合力,六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此后,六国君主一代不如一代,而秦国君主却是一个个雄才大略,连上天都帮助他,最终他们割地求和,但是秦国不会放过他们,最终还是把他们给灭掉了。其间虽有很多对抗,但都没有阻止秦国的步伐,秦国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个个击破,先灭掉邻近国家韩、魏、楚,再灭赵、燕、齐,一共花了九年时间,可谓势如破竹。
再看北宋,北宋建国后,制定了一项基本国策,就是重文轻武。这项政策使文人很吃香,所谓“刑不上大夫”,文人只要不犯特别大的罪过,是不会被治大罪的。比如苏轼的“乌台诗案”,在其他朝代很可能因为文字狱而人头落地,好处他生活在宋代这个文人治国的时代,只是被贬官,流放。所以后代的很多文人都想生活在宋代,就是这个道理。那这项政策是如何产生的呢?这跟宋代的开国君主赵匡胤有着很大关系,赵匡胤的建国很有传奇色彩,我们都知道“陈桥驿黄袍加身”,赵匡胤从后周大将一下成为万圣至尊之皇帝,赵匡胤怎么有这么大的权利呢?这又跟当时的整个时代有莫大关系,我们也不能过多责怪他。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混乱的大割据时代,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又要推倒他的前面唐朝,唐朝晚期出现了藩镇割据,这就是导致五代十国割据的直接原因。藩镇是唐玄宗时代为了巩固唐王朝的统治而设置的地方上的势力,他们有自己的部队,权势很大,刚开始听中央的话,起了很好的作用,但后来随着他们权势的增大,膨胀,这些藩镇的首领野心也越来越大,直接叛乱,而著名的“安史之乱”就是这么来的。安史之乱开了个坏头,虽然以后被镇压下去,但是这种不听中央,割据一方的精神却“发扬光大”,地方藩镇势力越来越强势,不再听中央的吩咐,到了晚唐,形式更加恶劣,唐朝灭亡后,随之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这些小国家的首领往往都是通过发动军事政变夺得权利,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谁有武力谁说了算,武将得势。五代最后一代后周到周世宗柴荣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柴荣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手下猛将如云,赵匡胤就是其中之一,但天有不测风云,柴荣出身未捷身先死,他的儿子继位,但是儿子太小,大权落在了赵匡胤身上,赵匡胤跟自己的弟兄们都在军中担任要职,眼见这种形式对统一不利,所以一不做二不休,自己当皇帝来完成自己主人未完成的事业,他自己也内心有愧,这毕竟是篡权夺位,说的不好听就是谋反。所以他对柴家特别优厚,设了“丹书铁卷”,这在《水浒传》中柴进柴大官人就是他们的后代,对这方面也有所涉及。赵匡胤当了皇帝后,建立北宋王朝,随后进行兼并战争,最终统一全国。全国安顿后,战事已经很少,这时赵匡胤对手下的这些带兵将领不放心了,他们兵权在握,哪一天以我为榜样,来个第二次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个赵匡胤第二,那不麻烦了吗?虽然这些事后看有点庸人自扰,但是并不能保证每个将领都没有野心,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解除这些将领的兵权是势在必行,于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发生了。将领们比较聪明,没有反抗,乖乖交出兵权,君臣两方面都比较高兴,这件事就妥善解决了,赵匡胤心中石头落了地。赵匡胤通过和平手段解除了将领的兵权,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手段,而不是像刘邦、朱元璋那样大开杀戒,寒了功臣的心。所以赵匡胤在这方面是很得人心的。从此以后,大宋王朝就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国策算是定下来了,相对应的五代十国的那种割据局面在宋代也没有发生。可是每一个朝代都会面临一些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会带来新的问题,宋代也不例外,宋代解决了造成割据的因素,但是兵力不强,部队战斗力弱使宋朝在对待少数民族问题上屡屡受挫,少数民族问题历朝历代都有,汉朝对匈奴,唐代对突厥,明朝对鞑靼,就是元朝、清朝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也要面对其他少数民族的一些问题。但历史上好像是宋代在这个问题上表现的最差,而且直接导致了亡国。在宋代,外患问题特别突出,我们看过金庸的一些武侠小说,很多都是以宋代为背景的,为何以此为背景,就是此时民族矛盾激烈。比如从《天龙八部》可看出,北宋与辽国的矛盾是多么艰巨,契丹人乔峰为丐帮帮主,得到汉人拥护。后来得知自己是契丹人,他的地位一落千丈,沦为汉人追杀的对象,真是冰火两重天。乔峰想维护两个民族和谐发展,最后以自己的牺牲来争取,但是依然没有争取到,是一场世间悲剧。这部小说还描述了西夏国,吐蕃,还有大理等少数民族政权,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反映,虽是小说,但金庸也是在史实上进行合理想象,写出了令人折服的作品。再比如《射雕英雄传》,更是道出了辽、金、宋、元之间的,更是契丹人、女真人、汉人、蒙古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世间恩怨。北宋前期面对的主要是辽国,而辽国此时也正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面对强悍的游牧民族,虽然北宋也有抵抗,但大都失败。比如这期间就有著名的杨家将,虽然打了一些胜仗,但最终因旁人从中乱指挥而血染沙场,杨家将也成一代传奇。打不过就求和吧,所以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达成了,这场会盟是在北宋有胜绩的情况下达成的,这样还有谈判的资本。协议是这样的: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盟约缔结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 此事发生在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那时苏洵还没出生(苏洵1009年出生),但是这件事一直影响到后代,虽然没有割地,但是一个以牺牲民族利益来换和平的不平等条约。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个合约还是有积极意义的,最起码减少了两个民族的伤亡,两个民族同时发展,再说这点钱对经济繁荣的北宋来说不算什么,所以何乐而不为呢?从我们现在来看,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少数民族也是中华大家庭的一员吗!但那个时候并不这么认为,尤其是像苏洵这样的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士大夫更是难以接受,所以以史为鉴,他写了这篇振聋发聩的政论文《六国论》,它的作用不言而喻,就是告诫统治者,如果一味地妥协退让,以割地或交纳贡品来换和平不是长久之计,那些政权会像秦国一样虎视眈眈,总有一天会威胁到我们的统治,所以要坚决迎击。苏洵以古劝今,可谓用心良苦。但那时北宋已积重难返,重文轻武的国策已确立就很难更改,再加上皇帝在这方面也不是那么决绝,所以,那种迎头痛击的想法也只能成为苏洵他们的一厢情愿。历史的残酷不幸言中了苏洵的担忧,北宋和南宋最终都灭亡在少数民族政权手中,汉族不再像以前那样强势了,中国也进入一个新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轮流统治。
《六国论》论六国,更论北宋,这是这篇文章的核心目的。正像资治通鉴一样,他们都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走,我们今天怎样看待着些问题,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