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出身的北宋名将狄青 议政网—名城风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16:11
平民出身的北宋名将狄青
作者:吴凯 发布人:楚风  发布时间:2010-5-22  来源:议政网 点击次数:129
平民出身的北宋名将——狄青
吴凯
根据《宋都古城复兴工程之城市保护规划》(方案)所列之三“物质性文化遗产保护”名单中关于“区——街区地段的保护”的重点有四街:即书店街、马道街、双龙巷和保定巷为历史保护区。
保定巷之所以被叫做保定巷,理由有三:一说,此处为宋狄青得宝之地。“保”即“宝”之谐音,至于狄青在这里得了什么“宝”,史无记载,至今还是个谜;二说,朱元璋建明之初,曾有“定鼎”(建都)于开封之说,还因为朱元璋称帝前,曾在此街附近(今商业大院东胡同处)居住,故称此处为“宝鼎街”——而“保定”即“宝鼎”之谐音;三说清代有河北保定人在此居住并建有家祠,故称保定巷。
作为历史保护区,特别是在以弘扬宋文化为主的开封,我认为我们对在此得“宝”的狄青应该有所了解,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主要原因。
一、狄青其人

狄青,宋西河(今山西汾州)人,字汉臣,善骑射、精兵法,是北宋仁宗朝的一代名将。
狄青出身平民,原来只是禁军中的一名士卒,后来被提升为小军官。宝元初年(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建都兴庆(今宁夏自治区银川市),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仁宗不予承认,下令削去元昊西平王爵位,撤销赐他的“赵”姓,并断绝边境贸易,悬赏缉拿元昊。双方争端骤起,西夏元昊大举向宋地进犯,攻城掠地,十分猖獗。宋仁宗指派部分禁军前往边境防守,狄青随军离开京都到了保安(陕西北部今志丹县)。
狄青到保安后,正是宋军士气低落,人心厌战之时,狄青主动要求主将充当先锋。他每次出战都披头散发,戴上一副铜制的面具,身先士卒,所向披靡。4年中大小二十五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这些战斗中狄青也曾8次被流箭射中负伤。有一次战斗,他身负重伤,但当他得知敌寇又来进攻讨战时,他带伤出战,终于鼓舞了士气,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取得了胜利。
宋庆历元年(1041年)西夏进攻延州(今陕西延安),宋军打了败仗,仁宗大怒,下令撤了延州知州范雍的职,另派大臣韩琦和范仲淹前去主持指挥抗夏战争。经延安经略判官尹洙的引荐,狄青晋见了韩、范主帅。经过实地考察,范仲淹对狄青十分器重,特地送给狄青《左传》和《春秋》两部书,并语重心长地对狄青说:“作为将官,不能只凭勇气,还要懂得历史……”从此狄青利用战争的间隙时间刻苦读书,遍览史书、兵法,思想境界大大提高,又因为累立战功,官职不断得到升迁,由最初閤门副使升至惠州团练使,连升了四级。狄青名声逐渐飙升,竟然传到了皇帝的耳中,仁宗皇帝要亲自召见狄青,偏偏又逢西夏来犯渭州,狄青身在前线不能晋京,帝乃令画师为狄青画像送京。仁宗看到狄青画像脸上有“面涅”,才知道狄青出身平民,心中早有了打算……
宋夏连年征战,双方损失都很严重。庆历三年(1043年)双方重启和议,几经商谈,最后达成协议:西夏元昊取消帝号,向宋称臣;宋朝册封元昊为夏国主,每年给夏绢153000匹,银72000两,茶3万斤,并开启边境口岸,恢复民间贸易往来,重新走上友好道路。韩琦、范仲淹、狄青等班师回朝,韩琦拜相,执政十年,光辅三后;范仲淹官拜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狄青亦加官晋爵,自不必说。
皇祐元年(1049年)九月,广源州蛮侬智高叛,领兵进犯邕州,自称南天国。皇祐四年(1052年)五月攻陷邕州,建大南国。接着又攻陷横、贵、龚、藤、梧、封、康、端八州,进围广州。宋仁宗派杨略前往安抚没有成功,再派孙沔、余靖为安抚使前去讨伐,其功亦什微。狄青乃上表请战。翌日入对,自言:“臣起行武,非战伐无以报国,愿得蕃落骑数百益以禁兵。羁敌首致阙下。”帝壮其言,九月,仁宗以狄青为宣抚荆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事。置酒垂拱殿以遣之。狄青大军所到之处,每战皆捷,敌人闻风丧胆。次年(1053年)正月上元节夜狄青张灯设宴,三鼓以奇兵夺昆仑关,侬智高纵火烧城,借火外逃。狄青入城,缴获金帛巨万,杂畜数千,大获全胜,班师回朝。狄青回到京师开封后,宋仁宗论功行赏,拜狄青为枢密使,掌管全国军事,权重一时。
嘉祐元年(1056年)六塔河决口,京都大水,狄青移家暂住相国寺大殿。这本来不应该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人居高位,难免不为人妒。且宋时之相国寺乃皇家寺院,擅自入住,难免有僭越之罪,遭人弹劾,狄青被贬,出判陈州(今河南淮阳),次年二月病死。仁宗闻知后,深感痛惜,赠中书令,谥武襄。
二、铜面具和“面涅”

狄青每次出战,皆披头散发,戴铜制面具,已成为谈及狄青时之特征。他为什么要戴铜面具?说法不一。
有人推测狄青当年在保定巷得宝,很可能得的就是这副铜面具。不管这种说法对或是不对,反正狄青戴了铜面具后取得了很多胜利,创造了一世功业,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那么,我们还是来探讨一下狄青为什么要戴铜面具这一实质问题吧。
对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狄青面目姣好,一幅书生相,看起来不够威猛,似乎对敌人少了点震慑力,故而他戴上了这副面目威严的铜面具。此说虽然近乎情理,但我们从史书上却找不到任何可信的依据;另一种说法是狄青脸上有“面涅”,故而才戴上一副铜面具。
对此,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面涅”。古人在脸上用“墨”刺字,谓之“面涅”(即用针在人脸上刺字或刺其他图形,趁针孔渗血之际,以“墨”涂之。待愈,墨色的字或图形便在人脸上显现。因墨与血互染,其色较墨浅,呈紫青色。古时以此法刺字于犯人的脸上,谓之墨刑。《水浒传》中在谈论梁山好汉花和尚鲁智深和行者武松时都曾提到他二人脸上有刺字,即为二人曾被判有徒刑之证。同时,北宋时期为了防止士兵逃跑,开始在士兵脸上刺字,谓之“面涅”。相传此法始于朱晃(另外《唐书》有蜀卒涅面为斧形之说)。由于这种“面涅”只在平民出身的士兵脸上实施,故而“面涅”也被人认为是出身低微的象征。
当狄青还在渭州前线征战,宋仁宗命人为狄青画像,送至京都御览后,仁宗皇帝就知道了狄青出身低微,脸上有“面涅”,待狄青返京后,宋仁宗便要狄青使用药物除去“面涅”。狄青却上奏皇帝说:“陛下以功用人,不计门第,臣方有今日。让我这“面涅”留下来,正可用以激励士卒,奋勇作战,争取上进,还是不除去它吧。”获得仁宗允准,始得保留。从这些历史记载看,狄青戴铜面具是为了在敌人面前遮掩“面涅”之说,应当是可信的。当然我们不能以这个理由拿来完全否定狄青面目姣好的说法,也许是二者兼而有之吧。同时我们更不应该忽略的是这样一副铜面具在战场上所起到的头盔和盾牌的双重保护作用。
大概是宋仁宗拟令狄青除去“面涅”遭到狄青婉拒之后吧,在士兵脸上刺“面涅”的宋制开始有所松动。有文章说宋徽宗时抗金名将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刺字,实质上仍是“面涅”的变异。它仍然保有“从军”的印记。也许是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开始,人们逐渐从“墨刑”“面涅”以及罪犯、士兵、低贱等的阴影中解脱了出来。而后再逐渐升级,才形成了以至到今天还存在的所谓的“纹身”艺术。
三、“文包武狄”都值得我们纪念

宋仁宗一朝有“文包武狄”之说,把狄青和包拯并列,可见狄青是很受到当时人民群众和史学家们推崇的。狄青为人正直,治军有方,尤喜推功将佐,故深得将士们的拥戴。狄青对有恩惠于己者,富贵不相忘,如向范仲淹、韩琦推荐他的尹洙,遭贬亡故之后,狄青曾多次对其遗属及子女给以接济。而对于自己,他从不居功自傲、不攀附权贵。他拒绝除去“面涅”为一例;官拜枢密使后,曾有唐代名相狄仁杰后人持狄仁杰画像来和他叙同宗之谊,这在一般人看来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可狄青却同样也予以拒绝。他谦虚地对来人说:“我出身低微,只因偶然的机会得了高位,怎么能高攀狄公呢?”就又是一例。
关于狄青的战争经历,坊间旧有狄青五虎将两次征伐西辽的说本,虽不为《宋史•狄青列传》所载,但它取材于狄青与西夏元昊的战争,其中许多情节,特别是狄青与部下将领同生死,共患难,推功及人的叙说,还是有一定根据和可信的,这也是狄青事迹广泛流传,并为人民群众津津乐道的主要原因。实事求是地说,对于征伐西夏这一段历史,狄青的功劳固高,他的上面还有主帅范仲淹和韩琦,特别是范仲淹,西夏将士对他是十分惧怕和敬畏的。当范镇守延安时,夏人相戒不敢犯,曰:“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故史家有言:“仁宗之世,西域拢攘,范仲淹、韩琦战功居多。而侬智高之叛,而全收功绩者,狄武襄也。”于此可见,狄青之功,重在南征。南征归来,拜枢密使,掌管全国军事,历时4年,在朝在野威望甚隆。而后有言:“文有包、武有狄。”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千年后的今天,包拯声誉日隆,如日中天,而言狄青者却极鲜,借《宋都古城复兴工程保护规划》(方案)对“保定巷历史保护区”实施保护和大力开发宋都旅游事业以及“文化强市”的大好时机,以狄青得“宝”之地为由头,在“保定巷历史保护区”范围内辟地纪念狄青,或建亭、馆,或塑像,或刻石述其事略,一可为保护区壮色,二可为旅游添景,此正其时也。而今日前后保定巷纵横交错,东南北三面有4个道口,东北两面的3个道口皆处于僻街,唯南口临省府西街大路干线北侧,巷口又较为宽敞,口内有长100余米一段巷道,原来叙说“狄青得宝”的街史说明即在此处东墙上,利用这块地方稍加修饰,立个狄青塑像或建个纪念亭,镌上说明文字,既不用另外拆迁,当是个不错的选择,希望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原载2007年4月10日《汴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