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月刊2007/09/10 第162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8:09:18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 2007/09/10 第162期
歷史月刊網站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

□ 每月專輯 --杜甫、朱熹、羅貫中──安史之亂後逐漸形成《三國演義》(三)
□ 縱橫時空 --漢高祖劉邦的領導統御 (上)
--漢代大面積種植小麥的歷史證據 (上)


直接訂閱:

每月專輯
■ 杜甫、朱熹、羅貫中──安史之亂後逐漸形成《三國演義》(三)
【文/王北固】
《三國演義》的黃金時代
羅貫中《三國演義》正式成書之前,不但元初文天祥〈正氣歌〉把諸葛亮推崇到符合杜甫說的「萬古雲霄一羽毛」地位,而且元朝入主中原之後,廟堂統治者把關公封為神界帝王;這一方面是當時江湖社會烘托的時代背景,另一方面也與蒙元「胡統」文化不高容易接受華夏「次文化」有關。之後羅貫中《三國演義》成書,再過了兩百多年竟然成為另一個「胡統」後金(滿清前身)的兵書教材,也確實歪打誤著抄襲書中「蔣幹盜書」造假信行反間計,誘使明崇禎皇帝殺了長城九邊統帥袁崇煥,後來得以入關竊奪中原天下,也就更迷信《三國演義》。並且為了籠絡蒙古,一方面極尊崇蒙古的喇嘛教,一方面再封「關帝」更高的神位,而以桃園結義暗喻滿蒙關係。最後是極工於猜防統治術的滿清,為了轉移漢族自明朝中葉以來形成崇拜岳飛抗胡的民族意識,宣揚關羽的「義氣」而消弭岳飛的漢族「精忠」。
滿清入主中國後不久,在康雍乾三朝合計將近一個半世紀的太平盛世之下,《三國演義》在「後羅貫中」四百多年後,進入真正屬於它的黃金時代──三國戲曲時代;兩宋滅亡後,「胡統」對華夏中國文學藝術最大的貢獻:金曲、元曲,經過對於明朝雜劇、南曲、崑曲的激盪與許多種章回小說(尤其是《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提供故事曲目的滋潤,而在乾隆盛世使「皮黃」(「西皮」與「二黃」的合稱,即後來清末民初的「京戲」、「京劇」或「國劇」)成熟成為戲曲大宗主流。這其中的側面文化背景,有如胡化了的北京官話(即今日國語、普通話)取代舊漢語一樣,是因為通俗的皮黃比典雅的崑曲易懂。通俗易懂的皮黃京劇,也提供了三國戲(鬍生、花臉、武生……可以發揮)大量創作的空間。到這一步,曹操被醜化為白臉奸臣、諸葛亮「奪周瑜」的羽扇綸巾飄逸灑脫造型、蔣幹的丑角、劉備的鬚生溫厚形象、紅面關公、黑臉張飛、白面趙雲以及「錦馬超」……都以精彩成熟的臉譜藝術與服裝道具身段做工,感染平民大眾以及滿清皇室貴冑,並且以豐富精美的講唱音韻詞句,擴大了原來「平話」與章回小說的現場聽眾領域。
再歷一個世紀到清末慈禧太后大力提倡京劇並引入宮中駐唱受供奉職,遺風到民國初年大江南北名角如雲,新動盪時代軍閥混戰文人交流又激盪出名流票戲之風,於是江湖戲曲終於進入文化廟堂。這兩個世紀的皮黃京劇盛世,其中占大宗的就是三國戲:《捉放曹》、《貂嬋》、《白門樓》、《擊鼓罵曹》、《長板坡》、《戰宛城》、《群英會》、《甘露寺》、《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臥龍弔孝》、《空城計》、《白帝城》……把《三國演義》裡的非真實的三國史,更渲染更強化更深入人心到雅俗共賞的新時代潮流。這不但是當初杜甫、朱熹所不能預料,也出乎羅貫中的想像之外。
民國以來到抗戰結束之前的外侮不斷、軍閥混戰、動亂不安,有如又一個晚唐藩鎮到五代政權如兒戲的亂局,而使文人菁英到尋常百姓又如五代宋金以來的在講史之中尋找寄托,並且以三國戲中的「漢賊不兩立」哀痛自慰;抗日戰爭則是安史之亂以來第二度,中國政權中心因異族外患而進入蜀地,當然就更執迷「蜀漢正統」的三國戲了。
三國史熱潮再現
歸根結底,從杜甫詩句經朱熹《紫陽綱目》到羅貫中《三國演義》及其後的三國戲曲,權宜正統的「三國史」觀,其實是最近一千三百年中華民族大沉淪與靈魂創痛史的反映與投射。《三國演義》第一回開宗明義所說的「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實是中國大一統思想的另類反諷;蜀漢正統論,是南宋以來不斷南向化、纖柔化的中華民族的無奈自我哀憐。
在《三國演義》成書時代的元末明初,陶宗儀的(重要元史資料)筆記《南村輟耕錄》(卷二十五論秦蜀)裡,引宋朝俞文豹的筆記《吹劍錄》中的看法,說「古今論孔明者,莫不以忠義許之,然余兄文龍嘗考其顛末,以為孔明之才,謂之識時務者則可,謂之明大義則未也,謂之忠於劉備則可,謂之忠於漢室則未也」。又說劉備早先尚以漢獻帝被曹操所挾而「欲伸大義於天下」,但後來諸葛亮「開之以跨荊益成霸業之利,而備之志向始移,無復以獻帝為念」,「帝蜀之心,已定於草蘆一見之時矣」。之後赤壁之戰前夕,孔明代表劉備出使東吳說孫權結盟抗曹,也是「無一言及於獻帝,而獨說之以鼎立之說」。後世稱頌了一兩千年的劉備、諸葛亮因「隆中對」而相結合以及之後的共同創業,在宋儒俞文豹與明儒陶宗儀眼中,不過是「識時務」的機會主義者,趁亂世覓良機割據一方的雄圖而已。
《三國志》裡的諸葛亮傳,裴松之所引《魏略》史料說:孔明早年在荊州遊學時,曾對準備北返中原尋求政治前途的孟公威說:「中國(中原)饒士大夫,傲遊何必故鄉邪!」後來果然避開菁英薈萃的中原,輔佐劉備進入偏遠易守難攻的巴蜀,經營西南蠻夷與涼州氐羌。本質上,劉備與諸葛亮入蜀戰略的成功,與戰國亂世燕人衛滿入朝鮮為王、秦末亂世趙佗在南越自立為王,是同一模式。王莽亂世割據蜀國而稱帝的公孫述(後被漢光武帝消滅),留給東漢末野心菁英分子劉焉一個「參考模式」,劉焉假公濟私建議朝廷改制州牧取代刺史而本身入蜀「領益州牧」,割據並傳子劉璋,替劉備入蜀作好了前驅準備。
歷史演進到二十一世紀初,電視娛樂文明經三代而爛熟,清末民初到抗戰盛極一時的三國戲大眾娛樂,倏然被「精緻化」奉入高閣不再影響社會大眾。《三國演義》失去三國戲的強大後援影響力,面對《三國志》史實的對照,被「學術專業」歸類為四大奇書的文學創作「小說」之列。於是海峽兩岸最近十年出現一股新的三國史討論熱潮,並且進入讀物與電視的主流之中,呈現理性、中立、客觀與現代的觀點,而將引領一個新的三國史觀文化潮流的湧現。~全文完~
.杜甫、朱熹、羅貫中──安史之亂後逐漸形成《三國演義》(一)
.杜甫、朱熹、羅貫中──安史之亂後逐漸形成《三國演義》(二)
-------------------------------------------------------------------------------------------------   TOP
縱橫時空
■ 漢高祖劉邦的領導統御 (上)
【文/鄭善諄】
史載中國古代帝王的像貌,以漢劉邦的「龍準龍顏」最為凸顯,但其以一介平民、竟能得天子龍位,歸功於「豁達大度」」、「領導統御」實為其他帝王所不及。本文特針對此點研析原因所在以供探討。
劉邦的家世
寒門出身,鑄造了劉邦平易近人、好謀能聽、善於應對的特點。劉邦先祖數代農耕,社會地位低下。劉邦「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史記.高祖本紀》),其父母連具體的名字也沒留下,足見其社會地位的低微。在這種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劉邦,由於秦始皇焚詩書及苛捐重賦等因,致使劉邦青少年時期讀書甚少,從而有機會結交江湖朋友,渴望有朝一日能改變秦王朝橫征暴斂的狀況。劉邦32歲時曾「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史吏無所不狎侮」。亭長乃位卑秩微鄉村之中250戶人家中的小吏,而劉邦卻恃此職而施威於其所接觸的上峰官吏,足見其對秦王朝不滿的反抗心態。在生活的磨礪下,劉邦「性明達,好謀,能聽」(《漢書.高帝紀》)。...~more~
-------------------------------------------------------------------------------------------------   TOP
■ 漢代大面積種植小麥的歷史證據 (上)
【文/衛斯】
據文獻記載,中國大面積推廣種植小麥當始於漢代。《漢書?食貨志》云:漢武帝時,董仲舒曾上奏:「《春秋》它穀不書,至於麥禾不成則書之,以此見聖人于五穀最重麥與禾也。今關中俗不好種麥,是歲失《春秋》之所重,而損生民之具也。願陛下幸詔大司農,使關中民益種宿麥,令毋後時。」所謂宿麥,秋冬種之,經歲乃熟,故云宿麥,即冬小麥。因此,漢武帝派「遣謁者勸種宿麥」。漢成帝時,著名農學家汜勝之曾以「輕車使者」的名義,在關中平原推廣種植小麥而著稱天下。《後漢書》所載東漢皇帝對糧食生產所下的十幾次詔書,其中有九次涉及麥,充分顯示了麥在漢代糧食生產中的重要地位。正如有些學者所云:「兩漢以粟麥為主的糧食生產結構是北方作為全國經濟重心的反映。」...~mor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