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苏轼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03:40
感受苏轼
明知世事人生只如一场飘渺的春梦,时过境迁会泯灭一切痕迹,但他仍然保持着浓厚的生活兴致——"走马还寻去岁村”,仍然还看重人间的友情——“野老苍颜一笑温”,友情-人情给他那颗敏感的心灵以温暖和慰藉。
因而,他诗歌中另一突出的主题是抒写对人生的热爱、对乡土的眷恋、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的迷恋,他在这种眷恋、珍视和热爱中执着地寻求生活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寻求对现实的解脱与超越。《游金山寺》抒发了他浓郁的乡思: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淘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倾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 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己,有田不归如江水!
这首诗写于熙宁四年(1071)诗人外调杭州时,通过在金山寺的远眺之景,抒写自己在政治上受到打击后的迷惘和抑郁心情,并借江神的显灵流露出惆怅而又浓郁的乡情。诗的结尾说“有田不归如江水”,然而他一辈子沉浮宦海,不断地被政敌贬往各地,后来再没有回过他魂牵梦萦的故乡,于是他就把对乡土的眷恋升华为对贬所的挚爱,“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枝二首》),又如《东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他热爱自然,一块奇石,一朵梅花,一株海棠,一棵松树,一尾小鱼,都能引起他浓厚的兴趣,有时甚至达到了痴情的地步。他的山水诗在对自然的新奇感受中融进了诗人自己洒脱旷达的个性,所创造的意境优美动人: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之二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云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