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材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2:31:12
作者:王红元   编辑日期:2009-12-1 13:46:21   点击数: 888
短  文  两  篇
王红元
一、          课文悟读: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盛行。一些饱学之士纷纷周游列国,向各国的执政者推销自己的主张和行动策略。为了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他们往往以生动而又深刻的比喻来讽谏执政者。寓言是比喻的高级形式,因为通俗易懂,又有对生活漫画式的夸张,虽是杜撰虚拟的生活场景,却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孟子参透了执政者的心思,讲究说理技巧,做到了听众能听、爱听,治国方略就轻而易举地“贩卖”了出去。《短文两篇》是选自《孟子》的两则寓言故事,同样具备上述特征。
1、精心选择故事的主人公,请执政者入瓮。《短文两篇》讲述了一些百姓故事,易于被执政者接受。言的是“齐人”、“妻妾”、“奕秋”之徒,道的是小人物的家长里短,学习进修,甚至街谈巷议,与政治大事毫不相干。作为一国的执政者,难得有机会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了解民情,做个爱民如子的明君圣主。即使仅仅是脸面上的事,也绝对会笑着细听分说。
在卑贱的子民面前,国君常想表现出凡人所不能及的判断能力。再者,他人的是是非非,与己无干,自然倍加严格要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此时的国君绝对是英明的“旁观者”。“齐人”,堂堂的汉子,背着妻妾干那见不得人的勾当,还恬着脸编瞎话蒙骗她们。这与掩耳盗铃有何区别?大是大非前,妻妾尚能“泣”、“讪”,执政者更能表现出坚定的立场,毕竟说人家容易。怎知最后引火烧身,面对自己犯下的类似错误,只好乖乖地自投罗网。大庭广众下,执政者如果手握两套行事标准,对人“马克思主义”,对己“自由主义”,圣主的颜面何在?孟子抓住了人们共有的对己宽松、对人严格的自私心态,让执政者心甘情愿地被牵引着走进说客布下的理性思维空间。
2、寓言故事情节简单,有时仅仅是一个情景性的设喻,却可笑、夸张而荒诞,形成语言风趣幽默、寓意醒豁的艺术效果。“齐人”去坟地求乞祭祀剩余的食物,不至餍不返,归家时又在妻妾前大吹大擂,一“乞”,一“骄”,掩盖了丑恶的事实,满足了可笑的虚荣心。是非明确,故事的讽刺意味强烈。寓言故事极尽夸张之能事,在形象的故事中寄托深刻的寓意,将深奥抽象的道理变为通俗易懂是非分明的故事,给咄咄逼人的说理披上一件温情而美丽的衣衫。虽折了点理性的锐气,却更易为人接受,穿透力无疑增强了。而人物夸张变形、有悖于常情的举动,将问题夸大,将危害加深,使教育警醒意义更明确。生活中未必有这样的人物,但不能否定在求取财富与地位等生活大事时,没有人做与“齐人”或“宋人”一样的勾当。作者的是非价值标准依附在正面或反面人物的身上,在对主人公或褒或贬的叙述和描绘中,作者站在了最前端,并将指斥的矛头从寓言故事中伸出来,瞄准了许许多多有类似问题的社会中人。《齐人有一妻一妾》中两种道德标准的对比和冲撞,从深层次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立场和观点。除了那个并不存在的“齐人”,被孟子刺中一刀的还有那些不择手段的“求富贵利达者”。同样,面对昏庸、做事不能持久又轻信谗言的齐王,孟子的寓言故事《奕秋》中站出了两个学棋小童,演示着齐王的错误和可能产生的后果。有良师的指点,有良好的愿望固然重要,但改正错误与学棋一样,是个不断内化的过程,没有积极主动、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一旦受了奸臣的引诱与哄骗,结果功业无成,也是意料中的事。
二、亮点探究:
1、  几个修饰词的妙用。
研究学习:
齐人内在品格的委琐与外在形象的庄严、自傲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作者妙用了几个修饰性词语,起到了揭示人物性格、传达作者爱憎喜好的作用。
(1)“则必餍酒肉而后反”中的“必”。必,一定,表确定的副词。齐人每外出,必直奔坟场乞食,必饱食而后返,足见其兴趣志向之低下。他贪得无厌,为了追求物质与名利,放弃了对自身行为道德的修炼和提高。为了得到虚幻的利达,甚至不顾尊严,不择手段,低声下气,求取一些令人憎恶的利益。如此还能满足,还能自得,还能大言不惭,吹嘘夸耀,人格的沦丧,道德的堕落,正如其妻妾所言:“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仰望与俯视,多么强烈的反差,多么辛辣的讽刺。
(2)“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中的“尽”。“尽”,都,表范围的副词。齐人在坟场乞得一些酒肉,涨红了脸,在妻妾面前夸耀“与饮食者尽富贵也”。借富贵者抬高自己的身价,比脚踏实地赢得名誉与地位来得方便与快捷。“齐人”势利卑鄙,虚伪做作,在妻妾前威风十足,自吹自擂,显现了虚伪无耻的本性。
(3)“遍国中无与立谈者”中的“遍”。“遍”,全,表范围的形容词。前番是竭力鼓吹,后者是残酷的事实。连都城中的普通百姓也不屑与这样的人“立谈”,更别提成为富贵者的座上宾,一个“遍”字,是击破齐人骗局的重锤。
2、  鸿鹄、妻妾、良人的反义效果。
研究学习:
陈胜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鸿鹄,天鹅,上飞三千尺而迁移,是心存高远志向者的象征。一学童,拜“通国之善奕者”为师,以实现鸿鹄之志。有良师的指点,为成就鸿鹄之志提供了条件。但鸿鹄能远飞三千里,凭借的是自身力量的积累,依托的是自身的努力。“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听课是假象,心早追随鸿鹄去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专心致志,不持之以恒,最终只落得“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被世人讽刺也在情理之中。欲成就“天鹅”之材,最终只落得“癞蛤蟆”一样的结局,反讽意味强烈。
孟子反复叮咛,人除了牟利之外还应该有更高远的精神追求,并且一定要注意行为、手段的正当性,不能行“妻妾之道”。丈夫(齐人)公然行着“妻妾之道”,“施施”而行,“骄其妻妾”。反不如妻妾申明大义,能“泣”、“汕”丈夫的行为。看来,行“妻妾之道”也好,行“大丈夫之道”也好,价值目标对人的行为方式起决定性的作用,并非由人的性别所决定。作者转换了“妻妾”与“丈夫”的行为角色,造成读者视觉与思维上的反差。
4、分析对比手法。
研究学习:
《齐人有一妻一妾》有两重对比。一是齐人坟场“乞”与妻妾面前“骄”的行为对比,是真相与表象的对比。通过对比,人物内在品格的委琐与外表的庄重自足形成强烈的反差,达到了美学上的滑稽效果,形成了尖锐的讽刺。二是妻妾与齐人人生准则的对比。齐人在坟场乞食而没有丝毫的羞耻感,甚至在足不出户的妻妾面前大吹大擂。两个妇道人家能明大理,强调在追求“利”的同时能注意采用正当的手段,要“行丈夫之道”,不能苟且,不能诡迂。为人不齿、行“妻妾之道”的恰恰是大“丈夫”,两种道德标准的对比和冲撞,揭露了齐人的丑态。《奕秋》的对比集中体现在奕秋两个弟子学习专心程度与学习结果差异的比对上,通过对比,揭示了作者关于态度与结果有必然因果联系的观点。
5、分析孟子寓言的幽默性。
研究学习:
孟子的寓言情节简单,却诙谐、有趣而意味深长,形成语言风趣幽默,寓意醒豁的艺术效果。通过想象将生活中的问题的情状与特征夸大,以更深刻地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危害。齐人去坟地求乞祭祀剩余的酒食,得了蝇头小利就心满意足,其行为荒诞可笑,为人所不齿。孟子将齐人的行为夸大,使之成为艺术形象,背地“乞”食,妻妾前“施施”、“骄”言,使读者在强烈的反差中产生审美快感,并对对象做出否定性的评价。《揠苗助长》中的宋人,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举动愚蠢而可笑。《月攘一鸡》中的主角改正错误却又不坚决,持“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的观点。孟子的寓言故事通过影射、夸张等手法,风趣机智地对社会生活中不合理、丑陋的现象做含蓄地揭露、批评,使读者在人物夸张变形、有悖于常情的举动中,微笑着领悟到作者传递的深刻道理。
三、选题设计:
1、孟子寓言特色管窥。
研究指向提示:
一、研究方法:
(1)了解孟子的生平、经历与产生寓言故事的时代背景。孟子曾经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2)阅读《孟子集注》,了解孟子思想,找出相关的寓言故事,并分析孟子运用上述寓言故事表达了怎样的观点和思想。
(3)结合实例,通过对几个寓言故事的分析比较,探讨孟子寓言选材、详略和语言上的特色。
(4)阅读文学史中有关孟子的知识介绍,了解孟子寓言的特色。
(5)撰写相关小论文。
二、参考书目:
(1)《孟子集注》、《中国文学史》、《中国大百科辞典》等。
2、孟子与庄子寓言比较。
一、研究方法:
(1)了解孟子与庄子的生平与思想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并将以其为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时政,并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庄子早年曾在蒙作过漆园吏,后一直隐居。他生活贫困,但淡泊名利,以清净修道为务。楚王闻其贤德,曾派使者赠以千金并请他作宰相,被他拒绝,遂终身复復仕,隐居于抱犊山中。庄子学识渊博,交游很广,著有《庄子》一书,主旨源于《老子》,并阐发了独到见解。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是寓言。作渔父、盜跖、胠篋,来诋讹孔子之徒,阐明老子的思想。 庄子的学说和思想对后世哲学、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阅读《孟子集注》,了解孟子思想,找出相关的寓言故事,并分析寓意。结合行文的脉络,了解孟子寓言语言犀利,感情强烈,思想精到的特点。
(3)阅读《庄子》中的《逍遥游》、《人世间》、《德充符》、《秋水》等篇章,了解庄子寓言选材、遣词造句上的特点。庄子的寓言故事取材广泛,设想奇诡,意境开阔,描写生动传神。
(4)阅读研究孟子与庄子的寓言故事,从选材、遣词造句、详略安排与寓言在说理中的成分比重几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阅读文学史中有关孟子与庄子的评述,撰写相关论文。
二、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庄子》、《中国大百科辞典》、《历代寓言赏析》等。
3、  中外寓言故事比较。
一、研究方式:
(1)研读《先秦寓言选译》、《历代寓言赏析》,了解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出处及讲述寓言故事的目的。它们较多保存在诸子散文之中,如《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等,著名的有:《刻舟求剑》、《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郑人买履》、《滥竽充数》、《守株待兔》、《买珠还椟》、《揠苗助长》、《东施效颦》、《庖丁解牛》等,大多用来辅助说理,表现作者的治国方略与行为准则,并没有独立保存。
(2)研读西方部分寓言故事,了解寓言故事的特色。西方的寓言故事较多独立保存,并非一人一时所作,如《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希腊寓言作家伊索所作,经过后人的编纂,留下了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思想的痕迹。著名的作品有《狼和小羊》、《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等,表现了对贫弱者苦难生活的同情,对统治者专横残暴的揭露。有的还流露出奴隶渴望自由、反抗强暴的思想情绪。西方寓言故事当地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的总结,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3)比较东西方寓言故事创作目的、表现手法、思想内涵的异同,撰写相关小论文。
二、参考书目:
《先秦寓言选译》、《历代寓言赏析》、《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外国文学》。
四、备课资料:
●卡片①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茲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卡片②  寓言
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故事的主人翁,有的是人,更多的情况下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东西和现象。主题思想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得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其内容在于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对社会现象作某种批评,或对某一阶级某一人有所讽刺,或提供某种生活的教训,或进行某种善意的箴戒。
寓言在创作上经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有许多寓言故事是写动物的,这看上去和动物故事相同,但实质上两者有区别。寓言是借用或假托动物的行为而别有所指地道出人类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以进行劝喻或讽刺;而动物故事主要是进行自然知识教育,作品的内容在于勾勒某种动物的形态、习性和特点,以及描摹动物世界光怪陆离上午现象,并不是借动物来寄寓劝喻或讽刺意义。
(节选自《中学语文教师手册》)
●卡片③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http://www.china-contact.com/chinese/famous/mengzi.html)
本文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