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漫谈--李凯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9:55:10
读书漫谈(上)
(2007-08-14 13:10:12)

今天,先谈读书目的。
为什么要读书?按说根本不应成为问题。书籍是知识的载体,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著书、读书、藏书,以此来完成经验的传递和知识的积累,实现社会的不断进步。不能想像如果没有了书,人类的今天会是什么样子。对于个人也是一样,读书是学习知识技能,接受社会规范,进而成为合格公民的基本途径。社会越是向前发展,成为一名合格公民所需要学习的东西就越多。所以,要讲读书有什么好处,可以说的话太多了,几天几夜也讲不完。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不妨按直接目的来划分,将读书分为带功利性的和不带功利性的两大类。
所谓带功利性的读书,是指为了学业、职业或其他明确目标而进行的读书。功利又分个人的功利和国家、民族、社会的功利,因而带功利性的读书又可划分为为个人而读书和为国家、民族、社会而读书。
为个人而读书是很常见的。我们从小到大,读小学、中学、大学以至读研究生、博士生,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书读得好,就能考个好学校,毕业后找份好职业,将来事业有成,出人头地,名利双收,光宗耀祖。眼下,相当多的家长就是以此来教育子女的:好好读书,长大后才有出息,当这个家、那个长;否则将来只有扫马路、捡破烂、挑大粪去。
这种劝人为个人功名而好好读书的情况古已有之,最典型的莫过于宋真宗赵恒的《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逐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古时读书的这诸多好处,大都是通过科举及第来实现的。科举是隋唐以后封建统治者用以选拔人才,补充官吏队伍的一种考试制度。在科举制度下,“学而优则仕”,读书人寒窗苦读经书,经过乡试、会试直至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取了进士以至状元之后,便可以直接当官。而一旦当上了官,“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等就都有了。读书成了年轻人平步青云,登堂入室,进入上层社会的敲门砖。
封建教育从小就强化人们读书做官的观念。旧时念私塾,先生教的第一首诗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然,读书高那是在科举及第,当了大官之后,如果考不上秀才、举人、进士,当不了官,那就是另外一种境遇了。鲁迅先生写的《孔已己》,在座的同志可能都看过,它反映的就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科举失败后的悲惨命运。清代写《聊斋志异》的作家蒲松龄,年轻时热衷功名,可时运不济,总也考不上。到老了,才把功名参透,写了一首发牢骚的诗:“文章相沿几千秋,令人一见皱眉头。世间万般皆上品,唯有读书是下流。”
为个人读书好不好?我认为,似乎不宜简单地下结论。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还不可能做到人人平等,共同富裕。既然总会有差异,那么该由什么来决定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显然,鼓励年轻人好好读书,长大后凭真才实学来建功立业,相对说还是比较合理的。科举制度有弊病,但总比跑官、买官好;“学而优则仕”不全面,可总比“闹而优则仕”好;凭考分上大学对部分人可能不公平,也总比走后门上大学强。所以,尽管为个人目的而读书不是我们的最高理想,不值得倍加赞赏,大力提倡,但也不宜一概加以排斥、反对。
与为个人读书相对应的是为国家、民族、社会而读书。典型的事例是少年周恩来提出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那是在1911年秋,十二岁的周恩来随伯父来到沈阳,转到奉天东关模范小学读书。在一次修身课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读书为了什么?”当时,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回答为了将来能当官,光宗耀祖;有的回答为了学数学,好帮父亲记帐;还有的说不知道为什么,是我爸爸叫我来的。轮到周恩来发言,他站起来坚定地说:“为中华之崛起”。显然,比起为个人而读书,周恩来的境界要高得多,因而能产生更饱满的热情、更刻苦的精神、更坚强的毅力,进而取得更大的成就。因为,读书是很艰苦的事情,要想读出点名堂,常常需要战胜自己,付出代价。如果只是为个人而读,很容易产生值不值得的疑虑,稍有所获,又容易满足。只有树立远大的目标,才能产生无穷的动力。在这方面,青年毛泽东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毛泽东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父母都没什么文化,送他上私塾,原本指望他识几个字,好帮父亲记帐。可毛泽东从小爱学习,不满足于识字算帐,总想多读一点书,为此父子俩经常发生争执。有时为了晚上偷偷看会儿书,少年毛泽东要用蓝布被子遮住窗户,不让父亲看见灯光。毛泽东十二三岁时,就把当时乡下能找到的书全读完了,为了继续求知,他经常起早贪黑,跑几十里崎岖的山路,到有书的人家借书看。稍大一些,毛泽东读了一本关于帝国主义列强如何瓜分中国的小册子,思想上受到很大震动,深深地为国家、民族的前途担忧,产生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开始把读书与救亡图存联系起来。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以天下国家为己任,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他认为国难深重,时局危急,迫切需要苦学求知,以赴国难。平时与朋友交往,他只谈大事,谈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前途出路,长期坚持“三不谈”,即不谈金钱物质,不谈家庭琐事,不谈男女私情,把全部精力都用到读书学习上。有一段时间,毛泽东在省立第一图书馆自修,总是一开门就进去,中午买几个烧饼充饥,一直到闭馆才离开,天天如此,风雨无阻。在那里,他不仅阅读了大量中国文化典籍,而且将当时翻译过来的几乎所有西方名著都读遍了。青年毛泽东读书非常认真,写了大量读书笔记和眉批,现在保存下来的一本当年他读过的《伦理学原理》,十万字的书上就写了一万两千字的批语。正是通过刻苦读书,不断探索,青年毛泽东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革命道路。
将带功利性的读书分为两种,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实际上现实生活中二者往往是分不开的,也没有必要搞得一清二楚。在读书这一点上,为个人和为国家、社会、民族是可以统一起来的。认真读书,学好本领,既为大家,也为小家,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且人的思想境界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像毛泽东、周恩来那样从小读书目的就十分明确的恐怕只是少数,多数人是通过读书明理,不断提高觉悟,逐步学会处理为个人与为社会的关系的。所以,我认为应该大力提倡为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而读书,但也不反对为个人目的而读书。只要是读书,都应该鼓励。正如古人所说:“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有全利而无少害者,惟书。不问贵贱、贫富、老少,观书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观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故有全利无少害也。”
关于带功利性的读书,没有更多的话要讲。下面,我重点谈谈不带功利性的读书,即不是为了个人升学、就业、评职称等直接目的,也不是为了增长才干以实现某种目标而进行的读书。简单地说,就是读闲书。这种读书不是迫于外在压力,而是出于一种兴趣、一种爱好、一种习惯。为什么着重讲这部分内容?因为,对前一种读书,不用多说,各人自会努力,而读闲书则完全凭个人自觉自愿,不带任何强制性,可读可不读,伸缩性很大。我们讲一个人爱不爱读书,主要是指这方面。所以,提倡读书应特别讲清利用业余时间读点闲书有什么好处。
不带功利目的读点闲书有什么好处呢?我认为至少有三点:一是可以增长知识,启迪思维,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二是可以陶冶情操,培养气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三是可以丰富生活,充实人生,从中获得精神享受。
一、读书可以明理。这个道理很简单。人生在世,总有数不清的问题要去处理,若想处理得好,就需要经验。经验又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由亲身实践得来的直接经验虽然最宝贵,但毕竟有限。据有关专家统计,人的经验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间接经验。而读书则是获得间接经验最主要的方式和渠道。学校教育固然要向学生传授知识,灌输道理,但根据我自己的体会,要想真正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课堂上和教科书上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读点历史、文学等闲书。举个例子:“文革”期间,林彪等人大搞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什么“四个伟大”啦、“顶峰”啦,把好话都讲绝了。而且“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毛泽东走到哪儿,林彪便紧跟到哪儿,蒙骗了不少人,大家都以为他真的是毛泽东的好学生、接班人。所以“九·一三”事件发生后,许多人大吃一惊,如梦方醒。相比较而言,当时一些阅历较深的老同志头脑就清醒得多,早就对林彪及其一伙有所怀疑。因为他们读过史书,知道历史上“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的事很多,总是讲过头话的人,往往都别有用心。再如,现在不少年轻人很憷与人打交道,总感到社会复杂,人心叵测,许多人表里不一,变幻不定,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远不如数理化公式那么好把握。这实际上是对人情、人性的认识问题。而要想认识人情、人性,特别是中国人的国民性,鲁迅先生的文章是最好的教材。如鲁迅先生说中国人比较保守,大压力下才肯有小进步。一间阴暗的屋子,你若提出开扇窗子,改善一下照明条件,可能会有不少人站出来反对,提出种种理由证明这窗子开不得。可如果你嚷嚷着要将整个房顶拆掉,这些人马上就软了下来,说你还是开扇窗子吧。
读书明理不仅指掌握各种科学知识,明白一般的人情事故,更主要还是要通过读书懂得做人的道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这是我们传统文化对读书的基本要求,是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特点。在《论语》中,孔子提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对此,他老先生很不满意。初读时我不太理解,为什么古时候人们学习为自己,孔子还要加以肯定,这不是太自私了吗?后来才明白,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古时候的人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而后来的人学习只是为了装璜门面、炫耀于人。如果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读书的目的应该是为了丰富和改造自己,解决立场观点方法的问题,这比一般意义上的掌握知识更重要。关于读一点闲书可以影响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我自己便有切身感受。例如,我非常喜欢看关于周总理的回忆文章,每读一本,每读一遍都禁不住掩卷长思,感概万千,深深地为周恩来高尚的人格所感动,真是“长使英雄泪满襟”。我虽然做不到像周总理那样为人处事,但由衷敬佩,心向往之。有时,遇到一点不平、委曲或人际关系方面的烦恼,读一读有关周恩来的书,很快便心平气消了。
再如,前些年我个人在事业发展上也碰到一点挫折,开始总感到委屈,较长一段时间内心里不平衡。后来读了一本《儒家治世箴言》,发现自古以来忠臣良将都是仕途坎坷,命运多舛,比起他们,我的境遇好多了,所碰到的那点挫折根本算不得什么。《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段话,也给我很大启发。原文太长,我就不引述了,大概意思是说:有一天,孔子和他几个最好的学生谈话,提出一个问题:这几年我们的境遇不佳,所到之处都不受当权者欢迎,难道是因为我的思想主张错了吗?学生子路回答道,并不是先生的思想主张不对,是因为我们宣传得不够,当政的人都不了解。孔子听后不以为然,举了伯夷、叔齐、比干等人的例子来反驳他,说这些人的思想主张都很明确,可下场不也十分悲惨吗。子贡接着回答,因为老师的思想主张太伟大了,所以天下不能容,要想改善境遇,应稍自贬抑一下。孔子更不满意,认为子贡不坚持自己的思想主张,一味追求当政者的容纳,志向太不远大了。最后颜回说了一段话:“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对颜回的回答非常满意。
读书明理更深一层的含义是通过读书,认识真理,坚定信念,进而成为一个自觉的革命者。真理、信念、革命这些词,近些年不时髦了,除了领导同志在一些特定场合提到外,多数人已很少谈及。可我始终认为,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还是应该关心政治,钻研理论,以期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自觉地将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联系起来。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成为一个自觉的而不是盲目的、坚定的而不是随波逐流的革命者,就必须认真读书。列宁早就说过,只有用人类全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过去,我们对这句话理解不深,有些同志甚至对其正确与否都有所怀疑,认为年轻人单纯一些,懂得少一点,凭着朴素的阶级感情,更容易接受革命的道理。相反,书读多了,疑问必然就多,有时行动起来反而不那么坚决。发展到“文革”期间,竟出现了“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口号。我是经过那个时代的,那时的年轻人确实都富于理想,向往革命,为此不惜上刀山、下火海,发誓要海枯石烂不变心。可就是在这非常革命的旗帜下,却干出了多少荒唐事啊!历史翻过了这一页,当年那些狂热的革命者们,而今又如何呢?恐怕有相当多的人已经“告别革命”了吧。现在回过头来理解列宁的话,深感其意味深长。
从我个人的思想经历看,与同龄人一样,也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从小接受正统的革命教育,立志献身共产主义事业。可年轻时,由于读的书少,对共产主义的理解非常肤浅。后来经过“文化大革命”、拔乱反正、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六四”风波,一直到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头脑中原来学的那些理论,已无法解释复杂多变的客观现实,信念的根基一度发生动摇。好在这些年来,我对理论问题的兴趣一直没减,总想从理论上解答各种现实问题,重新确立自己的思想根基,所以,读了大量政治理论书籍。除上级规定的《邓小平文选》和各种理论学习材料外,还重读了一些马列经典著作,看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作,看了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成果,并联系实际,作了认真的思考。现在,自己感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既不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符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可以解释当前的一些实际问题。虽然不敢说绝对正确,但确是我多年来努力读书、独立思考的结果。换句话说,通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和思考,我感到自己的信念比过去更坚定了。
总之,读书读进去后,确实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政治信仰、人生态度和处事原则。不知大家如何,反正我读书时是很投入、很带感情的,读到开心之处,不禁哑然失笑;看到悲愤情节,也会泪流满面。我感到,自己的精神境界常在默默的读书中等到升华。
二、读书可以脱俗,改变人的素质。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人的全面素质的竞争,而读书则是陶冶情操,培养气质,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主要的途径。对此,历代学者、名人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就有一个说法:“每相聚,辄读数叶《前汉书》,甚佳。人胸中久不用古人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觉面貌可憎,语言亦无味也。”
一段时间不读古书,自己就会感到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这是相当高的境界,一般人恐怕做不到。但一个人若长时间不读书,不看报,将导致知识贫乏,思维枯竭,语言无味,进而俗不可耐,则是必然的。如今社会上就有不少这样的人,因偶然机遇发了点财,便掉进钱眼里出不来了,或者干脆不想出来了,除了钱,其他一概不认不知。你对他谈什么,他都不感兴趣,无话可说,唯独说到钱,精神一下子就来了,像打了吗啡针一样。前两年倪萍和冯巩合演过一个小品,名字我忘了,就是专门讽刺这种人的。在这个小品中,冯巩扮演了一个从小不好好学习,后来成了暴发户,手里有了几个钱,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的年轻人,倪萍演的是他的小学同学。暴发户有了钱后,也想附庸风雅给自己的大客厅买点书,可他不知道该买什么,于是向倪萍请教。倪萍让他买一些世界文学名著,如大仲马、小仲马的作品,暴发户说,我对畜牧业不感兴趣。谈到后来,他想了一个既省钱,又能达到目的的绝招:把客厅的墙面都画上书和书架,让人听后哄堂大笑。在这个小品中,冯巩把不读书、没文化的暴发户演活了,什么叫铜臭,什么叫俗气,看看这个小品就知道了。而要想脱俗,唯有读书。黄庭坚就曾说过:“子弟诸病皆可医,惟俗不可医”。后人补充道:“医俗独有书耳”。
现在的年轻人都十分讲究气质,交朋友、找对象都要求对方气质好。气质是什么?恐怕相当多的同志给不出准确的定义,只是隐隐约约感到有这么一种东西。不管如何定义,气质好坏和读书多少有直接关系。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了,身上不知不觉地便会有一种书卷气,给人予好感。现在不少年轻人,很注意外在仪表美,也舍得投资,走在大街上,一身名牌,仪态万千,俊男靓女,回头率还是满高的。可就是不爱读书,没什么文化,像绣花枕头一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典型的中看不中用,中看不中听。拿一句北京土话说是,“看打扮儿,倒饬得不赖,可一张嘴就漏怯”。
多读点书对找对象有好处,结婚之后仍然有用。因为俩口子在一起过日子,总得有共同语言,如果一个爱读书,另一个不读书,这日子肯定过不好。听别人讲过一个秀才娶妻的故事,说古时候有个穷书生,娶了个不识字的乡下姑娘做老婆,平时俩人话就很少。有一天晚上,秀才看书入了迷,兴致很高,给老婆讲了起来,讲了半天,他老婆一声不吭。秀才急了,说“你到是说句话呀!”老婆憋了半天,说了一句“我肚子饿。”秀才惨然,索然无语。由此可见,夫妻文化差异过大,双方都会很痛苦的。
如果家庭中有了孩子,那么家长读不读书的影响就更大了。旧社会大户人家的门口常贴一付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表明古人很推崇认真读书的家风,认识到要想家业常盛不衰,必须培养子弟读书。即所谓“人生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宋代黄庭坚有两句诗:“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赢常作灾”。就连皇帝也持同样看法。明朝的永乐皇帝就说过:“置书不难,须常览阅乃有益。凡人积金玉欲遗子孙,朕积书亦欲遗子孙。金玉之利有限,书籍之利岂有穷也。”那时候,人们评价一个家庭,常常是看其有无读书声,“人家不必问贫富,但有读书声便佳”。把读书声特别是子弟的读书声,视为人世间最美的声音。宋代有一位人品、文章都不错的大臣叫倪思,他提出:“松声、涧声、山禽声、夜虫声、鹤声、琴声、棋子落声、雨滴阶声、雪洒窗声、煎茶声,皆声之至清者也。而读书声为最。闻他人读书声,已极可喜;更闻子弟读书声,则喜不可胜收矣。”可惜的是,我们民族的这些教子读书的好传统有些失传了。现在有一些作家长的,自己不读书,下班回家后就打麻将,看电视,却要求孩子在一边好好学习,长大后有出息,这怎么可能呢?
三、读书可以丰富生活,充实人生,获得精神享受。人都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物质需求依靠一定的物质条件来满足,而精神需求的满足则离不开书本。我们中国文化历来将幸福分为两种,一种是洪福,升大官,发大财,福禄双全,光宗耀祖,儿孙满堂,为此就要积极入世,刻意功名,辛苦劳作一生,历史上不少人走的就是这条路。但也有一些读书人将这些看透了,认识到不管当多大的官,还是皇帝的奴才,不论发多大的财,死的时候也是一分钱也带不走,因而转为追求一种清福。所谓清福就是清静之福,它总是和读书相联系的。在历史上,确实有一些抛弃功名利禄,甘愿清贫,静下心来读书的人,他们留下的一些话,至今仍有余味。
陈眉公曰:“幽居之中,修竹名香,清福已具。如无福者,定生他想;更有福者,佐以读书”。
江保若曰:“心无机事,案有好书,饮食晏眠,时清体健,此是上界真人”。
沈攸之晚好读书,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李永和杜门却扫,绝迹下帷,弃产营书,手自删削,每叹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薛文清曰:“万金之富,不以易吾一日读书之乐”。
赵季仁谓罗景伦曰:“某生平有三愿:一愿识尽世间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罗曰:“尽则安能?但身到处莫放过耳”。
说读书是一种精神享受,一些同志可能接受不了,在他们的印像中,读书是一件苦差事,以至一拿起书本,头皮就发涨。我认为,这是被带功利性的读书吓怕了的缘故。带功利色彩的读书确实是很苦的,不管你有无兴趣,是否喜欢,都要硬着头皮读下去,不读或读不好,就通不过考试,进而影响一辈子的前程。不少人就这样从小学读到大学毕业,十五六年下来,难免给读怕了。这当然谈不上享受,简直是受罪。但我前面讲到的读书,是指在没有任何外在压力之下的读闲书,本身则是一件很惬意的事。特别是在养成习惯,形成嗜好之后,读书会成为生活的一种需要,一天不读点书就像缺点什么似的,何苦之有?我自己就深有体会:能读书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一些同志曾问我,一天工作下来,晚上还看那么多书,不累吗?其实,我看书就象别人打牌、看电视一样,本身就是消遣。而且从中获得的欢愉,是那些平时不大读书的人很难感受到的。我认为,真正的读书人,一旦失去了读书的条件,那才是最大的痛苦。
我有一个战友,和我在一间宿舍里同住了好几年。他是真正的书香门第出身,文化基础非常好,据说从小就可以背诵几百篇古文。后来他转业下海了,当了一个大公司的总经理,干得也相当不错,自己开上了本田车。有一次我们在一起吃饭,谈起这些年的变化,他对我说,现在什么都有了,可就是没时间读书了。他很留恋在部队工作的时光,表示有朝一日能从总经理的位置上退下来,一定重新回到书桌旁。这种心情不知在座的各位能否理解,如果能理解,肯定也是读书人。这十几年,书价暴涨,至少翻了十几倍,据我所知,一些爱读书的人买不起书了,而大部分买得起的人却没时间读书或根本不想读书。我常想,自己有幸介于二者之间:经济上还不十分拮据,每月都能添点新书;工作又没有忙到不可开交的程度,总能挤出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可用来读喜爱的书,真是太难得了。每念及此,我都十分知足。
以上简单介绍了读闲书的三点好处。其实,读闲书的功用远不止这些。读书一旦上了瘾,还会有许多奇效妙用。最近,为了备课,看了几本古人讲读书的著作,如《读书训》、《读书止观录》、《读书纪事》、《先正读书诀》、《朱子读书法》等,发现了许多很有意思的事例,如:
读书可以“四当”。南宋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的著名诗人尤袤,一生喜爱读书,曾提出读书可以“四当”,成为读书史上的名言佳话。即:“饥以当肉,寒以当衣,孤寂以当朋友,殷忧以当琴瑟”。后来曾有读书人将自己的书房题名为“四当斋”。
读书可以下酒。读书史上有一个“汉书下酒”的故事:苏子美客外舅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酒一斗为率。密觇之,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椎击秦皇帝,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祁,与上会于留,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笑曰:公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足多也。不知在座的朋友,谁有如此雅好。
读书可以交友。读书交友有两层意思。一是见书如友。明末著名学者陈继儒提出:“吾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读好书特别是名人的名著,就像直接聆听伟人们的教诲,与他们交朋友。二是以书会友,读书人经常在一起交流切磋,形成书友。
读书可以治病。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谈到:“每遇体之不康,则取六经、百氏,若古人之文章,诵之。爱其深博闲雅,雄富伟丽之说,则必茫乎以思,畅乎以平,释然不知疾之所体”。今后,哪位若有了病,不妨试试这个偏方。
读书可以拒贼。《录雪亭杂言》上记载:吴中有老儒沈文卿。读书至宵分,灯火荧荧欲灭,忽见盗在室中掏物,无所得,从容呼之曰:“穿窬君子虚劳下顾,某辄有小诗奉赠。”乃长吟曰:“风寒夜黑夜迢迢,孤负劳心此一遭。只有古书三四束,也堪将去教儿曹”。穿窬含笑而去。
听了读书的上述神奇功效,不知大家作何感想。我相信这些都是真事,但要指出,只有读书到了入迷的程度,才会出现这些现象。而对一些平时很少摸书本的人,读书大概也有一种奇效,那就是催眠。记得一位科学家说过,他晚上不想睡觉时,就找一本特别难懂的书来读,看着看着就兴奋起来,不困了。我们常人大概没有这个本事,有些人还正相反,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拿起书看两眼,眼皮马上就打架,迷迷糊糊了,形成了条件反射。
以上讲了读书特别是读闲书的种种好处。按说这些道理都很浅显,开卷有益的事实也是明摆着的,可为什么真正爱读书的人却总是少数呢?我认为,主要是有一些思想障碍,成为一些人不读书的理由或借口。因此,要提高大家认真读书的自觉性,仅从正面讲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针对性地解答在读书问题上常见的一些疑虑。
最常见的一种说法是读书没时间。一些同志说,我也想读点书,知道学习的重要,可就是挤不出时间来。平时白天上八个小时的班,回到家就够累的了,有时晚上还要加班。到了双休日,本想看会儿书,可不知哪儿来的那么多杂事,总也坐不下来。好不容易拿起了书,很快又被其他事打断了。我认为,这些同志说的情况是存在的。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每个人都会感到时间的紧张,但这些都不能成为不读书的理由。时间实际上最公平,每个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不管有多么忙,挤出点时间来读书是完全办得到的,关键在你是不是真想读书。
大家都知道“开卷有益”这个成语,但恐怕清楚这个成语出处的同志并不多。“开卷有益”实际上出自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之口。赵匡胤本是一员武将,一生征战,屡立战功,后来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作了皇帝。史书上记载,宋太祖非常喜欢读书,“日进《御览》三卷,宋琪以为劳。帝曰:‘开卷有益,不为劳’。”赵匡胤不但自己喜爱读书,也要求大臣们认真读书。他手下最有名的文臣叫赵普,在陈桥兵变中带头拥戴立了大功,后来做了宰相。可赵普就是不喜欢读书,有一次,宋太祖责备赵普说,你手下的大臣们一个个才能出众,卓然特立,自己却不读书,就不感到羞愧吗?赵普听后受到触动,从此用功起来,手不释卷,并留下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佳话。
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志,可能对东吴的吕蒙这个人会有点印像。吕蒙是孙权一手培养起来的年轻将领。据《三国志·吕蒙传》记载:起初,吕蒙读书不多,也不太喜欢学习。有一天,孙权对吕蒙和蒋钦说:“你们现在一同执掌大权,应该经常学习,增长见识。”吕蒙说:“我在军旅之中经常苦于事务繁冗,恐怕军务不容许我再来读书。”孙权说:“我难道是希望你研究经学而成为博士吗?只不过想让你多读一点书而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繁冗,怎么能和我相比呢?我年少时遍读《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等书,唯独不读《周易》。自从统领国家大事以来,省察《史记》、《汉书》、《东观汉纪》这三史,还有各家兵法,自以为收益很多。像你们二人,生性聪敏,只要学习,必有所得,难道就不想学习了吗?你们应该尽快读一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和三史。汉光武帝刘秀戎马倥偬而手不释卷,曹操也称年老后喜欢学习。你们为什么不自相勉励呢?”吕蒙从此开始发愤学习,矢志不倦,他读书之多,一些老儒生也比不过。后来,鲁肃替任周瑜之职,经常到吕蒙处与他交谈。谈论中鲁肃每感理屈词穷,有一次不禁抚着吕蒙的背说:“我总认为老弟不过懂点武略罢了,而现在学识渊博,再也不是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文革”期间,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曾对陪同的张治中将军谈起这段历史,说吕蒙是行伍出身,没有文化,很感不便。后来孙权劝他读书,他接受劝告,勤学苦读,以后当了东吴的统帅。我们现在的高级军官,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行伍出身,参加革命后才学的文化,他们不可不读《周瑜鲁肃吕蒙合传》。
翻翻史书,可以发现历代开国皇帝和有作为的皇帝都十分喜欢读书,就连大字不识几个,顶看不起读书人的汉高祖刘邦,也要求手下多看点书。对此,后人评论说:“今之不读书者,每自诿家务沓杂,容知事有逾于君相者乎?曰御万机,犹谓开卷有益,况号称学士,而束书高阁,自甘面墙,抑欲何也?余尝谓读书则无日不闲,不读书则无日不忙,是读书又却事之第一法也。”读书是却事第一法,这句话很有道理,值得深思。
所以,工作忙,没时间,绝不是不读书的理由,而只是借口。人如果不想读书,总是可以找到借口的。过去有人编过一个顺口溜:
春天不是读书天,
夏日炎炎正好眠,
秋多蚊虫冬多雪,
收拾书包好过年。
由这个顺口溜,我想起当战士时经历过的一件事。那时,政治教育比较多,有个老兵一上课就睡觉,指导员把他叫醒,问他为什么睡觉,他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指导员说,可现在是冬天。那个战士又接了一句,“睡不醒的冬三月”。瞧,一年睡觉都有理了。
有些同志之所以感到读书没时间,恐怕还与他们总想找到大块时间,能坐下来集中精力静心读书有关。可现实生活中,大块时间是很难找到的,读书必须学会挤时间。鲁迅先生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时间就像海棉一样,表面上看没有水,可只要用心去挤,便能够挤出许多来。雷锋也说读书学习要发扬钉子精神,有一股挤劲儿,一股钻劲儿。怎么挤?古人强调的是“三余”、“三上”。“三余”是三国时期的董遇提出的,他认为读书应主要利用“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大文豪苏东坡很欣赏这种提法,认为“此生有味在三余”。“三上”是宋代的欧阳修提出的,即读书、写作、思考问题,要利用“马上、厕上、枕上”。我认为他们讲的都很有道理。从自己近些年的实际情况看,上班时间能用于学习的十分有限,读书主要是在“三余”、“三上”。如果不写东西,我每天的读书时间加起来总在三四个小时之上,一天能读五六万字,每周读一两本书,一年下来就能读百十本。年轻人精力更充沛,只要学会挤时间,一定能比我读得更多。
第二种说法是读书没条件。有些同志一谈到读书,就强调客观条件,什么宿舍太吵静不下心呀,找不到合适的书呀,读不懂时没地方问呀,等等。以此作为不读书的理由。我认为,希望有一个好的读书环境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并不是必须具备优越的条件才能读书。曾国藩在写给子侄的信中,曾专门讲到这个问题:“苟能发奋自主,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一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亦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主,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我们现在虽然没有生活在清静之乡,神仙之境,但基本的读书条件还是具备的。即便有一点困难,也应该想办法克服,而不能因此打退堂鼓。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克服困难、发愤读书的事例。古时候人们读书最大的困难有两条,一是没有书,二是晚上看书没有灯。围绕解决这两个困难,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关于没有书。古时候印刷条件差,因此书籍很少,只有大户人家才买得起书,藏得住书,一些穷苦书生常苦于没有书读。过去形容一个人有学问,常用的一个成语叫学富五车,意思是说读过的书能装满五辆车。可如果以竹简为书写材料,五辆车的书加起来不过十多万字,现在来印刷,也就是薄薄的一本小册子。由此可见古时候的书是多么珍贵。穷苦人家的子弟为了能读到书,有的去给人家打柴、帮工、种田换书读,有的到书肆上“蹭”书看,有的专门为别人抄书,边抄边读,有的站在教室的窗户外听先生读书,还有的甚至主动到有书的人家去当佣人,都非常不易,至今讲起来仍令人为之动容。好不容易借到了几本书,不但抓紧时间阅读,而且要想办法抄下来。古时候读书人的基本功就是抄书,有的每天都要抄几十页,作为一门功课。很多名人都抄过书,如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就认为,抄一遍书,书就一分为三了,原有的一份还给主人,抄的一份留在家中备查,更重要的是有一份记在了自己的脑子里。
关于没有灯。读书只用白天时间是不够的,秉烛夜读是古代读书人的老传统,可许多穷书生却买不起油,点不起灯。为解决照明问题,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囊萤凿壁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我不再复述。明代有一本书叫做《读书灯》,写了十二个贫苦读书人解决夜间读书照明的故事。有宋代朱昂的桐油子,南朝齐顾欢、宋延之的松明,东晋葛洪的薪,梁代刘峻的麻炬,汉代任末的蒿,梁代刘琦的荻,宋代邵雍的花猪油膏,晋车胤的莹,齐江泌的月,齐顾欢的糠,齐孙康的雪,汉代刘向的太乙藜杖等,都十分感人。古时候的读书人对读书灯都十分挚爱,十年寒窗,夜夜与书灯相伴,感情自非一般。元代有人曾专门写过一首诗《书舍寒灯》:
青灯黄卷伴更长,
花落银虹午夜香。
异日长檠珠翠处,
苦心寒焰莫相忘。
当然,关于读书灯,也有一些不可信的传说,如《晋书·佛图澄传》记载:“佛图澄,天竺人,本性帛,少学道,妙通天术,腹旁有一孔,常以絮塞之,每夜读书,则拔絮,孔中出光,照于一室。”显然,这种特异功能太离奇了。不管怎么说,听了以上这些事例,该不会有人再强调什么读书没条件了吧?
第三种说法是读书太晚了。按说这种话不应出自团员青年之口,但我确实听到不少同志在这么说。他们的意思是:小时候不懂得读书的重要,学习不刻苦,文化根基未打牢,错过了求知求学的最佳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不容易集中了,记忆力也开始下降,读点东西很快就忘,再想学有所成,为时已晚。少数同志更悲观,感到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准备集中精力教育下一代了。对此,我的看法是,早一点发愤读书固然好,可任何时候开始都不迟。《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讲的是宋朝著名文学家苏洵的故事。苏洵年轻的时候不爱学习,整天酗酒做乐,行为荒唐,到了二十七岁时才幡然醒悟,开始发愤读书。读了一年半以后,他进京考进士,考茂才异等,都没有考中,一气之下把以前所写的几百篇文章统统烧了。从此,闭门谢客,取《论语》、《孟子》等诸子百家的文章,潜心攻读了七八年,文章学问都大有长进。到了四十七岁时,自认为学问有成了,才带了两个儿子苏轼、苏辙来到汴京,也就是现在的开封,向大文学家欧阳修献上了所写的二十多篇文章。欧阳修看后大加赞誉,又向宰相韩琦推荐,韩也极为欣赏,上奏朝廷,任用苏洵为秘书省校书郎。从此苏洵名闻天下,特别是他的散文,以豪健见长,质朴厚重,奇峭雄俊,长于炼字,精深有味。苏氏父子三人的文章都很好,并称“三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一起,被誉为唐宋八大家,在文学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苏老泉发愤读书是为了考进士,我们现在读书特别是读闲书又不为考试,更不存在什么晚不晚的问题。再说,即便是真晚了,也不应该自暴自弃,既然“荒疏于前”,更应“恶补于后”,通过加倍的努力补上逝去的年华。正是: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恨读书迟。
第四种说法是读书够用了。持这种想法的主要是一些农村籍战士,他们在读书问题上总有一种自卑感,认为作为农民的儿子,父母都没什么文化,自己能读到初中或高中毕业就很不错了,已经差不多了。如果将来能考上军校,多读点书还有用;如果考不上军校,退伍后继续当农民,读那么多书干什么,还不如学点实际的。我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对这个问题没有多少发言权,但想引述一下别人的看法。为了准备今天的课,我曾翻阅了上百位名人谈读书的体会文章,总的感觉都不错,有的隽永,有的幽默,有的晓畅,有的深刻,各讲出了部分道理,读后都有收获。可真正打动了我,令我难以忘怀的是作家贾平凹写给他妹妹的一封信。大家知道,贾平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他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恐怕比今天在座的大多数同志都要差,可他硬是通过发奋读书,刻苦自学,成长为当代最有名的作家之一。贾平凹成名后,有一次他的小妹妹过生日,贾特意买了一套书作为生日礼物,并写了一封长信,在信中回忆了少年时代读书求学的经历,告诫小妹要自尊自强,刻苦读书。这封信写得非常感人,下面我读其中的一部分:
七月十七日,是您十八生日,辞旧迎新,咱们家又有一个大人了。贾家在乡里是大户,父辈那代兄弟四人,传到咱们这代,兄弟十个,姊妹七个;我是男儿老八,你是女儿最小。分家后,众兄众姐都英英武武有用于社会,只是可怜了咱俩。我那时体单力孱,面又丑陋,十三岁看去老气犹如二十,村人笑为痴傻,你又三岁不能言语,哇哇只会啼哭,父母年纪尚老,恨无人接力,常怨咱们这一门人丁不达。从那时起,我就羞于在人前走动,背着你在角落玩耍;有话无人可说,言于你你又不能回答,就喜欢起书来。书中的人对我最好,每每读到欢心处,我就在地上翻着跟头,你就乐得直叫,读到伤心处,我便哭了,你见我哭了,也便趴在我身上哭。但是,更多的是在沙地上,我筑好一个沙城让你玩,自个躺在一边读书,结果总是让你尿湿在裤子上,你又是哭,我不知如何哄你,就给你念书听,你竟不哭了,我感激得抱住你,说:“我小妹也是爱书人啊!”东村的二旦家,其父是老先生,家有好多藏书,我背着你去借,人家不肯,说要帮着推磨子。我便将你放在磨盘顶上,教你拨着磨眼,我就抱着磨棍推起磨盘转,一个上午,给人家磨了三升包谷,借了三本书,我乐得去亲你,把你的脸蛋都咬出了一个红牙印儿。你还记得那本《红楼梦》吗?那是你到了四岁,刚刚学会说话,咱们到县城姨家去,我发现柜里有一本书,就蹲在那里看起来,虽然并不全懂,但觉得很有味道。天快黑了,书只看了五分之一,要回去,我就偷偷将书藏在怀里。三天后,姨家人来找,说我是贼,我不服,两厢骂起来,被娘打过一个耳光,我哭了,你也哭了,娘也抱住咱们哭,你那时说:“哥哥,我长大了,一定给你买书!”小妹,你那一句话,给了兄多大安慰,如今我一坐在书房,看着满架书籍,我就记想那时的可怜了。
咱们不是书香门第,家里一直不曾富绰,即使现在,父母和你还在乡下,地分了,粮是不短缺了,钱却有出没入,兄虽每月寄点,也只能顾住油盐酱醋,比不得会做生意的人家。但是,穷不是咱们的错,书却会使咱们位低而人品不微,贫困而志向不贱。这个社会,天下在振兴,民族在发奋,咱们不企图作官,以仕图之路作功于国家,但作为凡人百姓,咱们却只有读书习文才能有益于社会啊。你也立志写作,兄很高兴,你就要把书看重,什么都不要眼红,眼红读书,什么朋友都可抛弃,但书之友不能一日不交。贫困倒是当作家的准备条件,书是忌富,人富则思惰,你目下处境正好逼你静心地读书,深知书中的精义。这道理人往往以为不信,走过来了方才醒悟,小妹可将我的话记住,免得以后悔之不及……
这封信写得多好,多有志气。“穷不是咱们的错,书却会使咱们位低而人品不微,贫困而志向不贱。”“你就要把书看重,什么都不要眼红,眼红读书,什么朋友都可抛弃,但书之友不能一日不交。”我希望来自农村、家境不好的年轻朋友,永远记住这些话。
第五种说法是读书用不上。这主要是一些年轻的科技干部,认为自己是搞技术的,只要钻研业务技术就行了,没必要看那么多闲书。据我了解,有这种想法的同志还占相当比例。前面我已从正面讲了课余时间读点闲书的好处,这里不再重复,只想从高科技与高情感关系的角度,再补充一点意见。我们的科技干部都是搞高科技的,高科技研究有许多特点:它研究的问题越来越深,要求科研人员具备很专门的知识,每个人精通的领域越来越窄;它需要各专业的科研人员相互配合,集体攻关,单枪匹马越来越难以取得重大成果;它需要科研人员持续不断地努力,进行高强度的创造性脑力劳动,关在试验室连续干多少天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它始终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风险很大,科技人员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高科技研究的这些职业特点,要求研究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情感生活,通过丰富情感生活,来缓解精神压力,恢复身体疲劳,保持昂扬斗志,获得创新灵感,协调人际关系。而要丰富情感生活,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利用业余时间看点专业范围以外的书。这对事业的发展有好处,对科技干部个人的身心健康也有益。人的一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应活得过于单调。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科学家,热爱生活,情感丰富,兴趣广泛,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在不少领域都有所建树,个人及家庭生活也十分美满。当然,科技发展史上也不乏相反的例子。亦有一些科学家思想孤僻,行为古怪,不善于与人勾通,除专业以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虽然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个人及家庭生活却十分悲惨。两相比较,孰优孰劣,恐怕不用多言。
第六种说法是读书没毅力。曾有好几位年轻同志对我说,他们很想多读点书,也十分清楚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学习求知的重要性,可就是缺乏毅力,坚持不下来。经常是受某种事物启发,感到不学习不行了,马上抓本书来读,可学了没几天甚至读了没几页,出现了一些情况或遇到点困难,又泄气了,忙别的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又因某种缘由感到学习重要,于是重新拿起书,几天后又放下了。就这样,周而复始,反反复复,一本书老也读不完,而且总在读第一章。对这些同志,我能说的只是,读书是需要一点精神的,要想取得成绩和进步,必须学会战胜自己。古时候人们读书有头悬梁、椎刺股的说法,有将自己关在楼上,让家人撤去梯子,一呆多少年,天天用篮子送饭的故事,其具体做法虽不足取,但其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现代社会中,对年轻人的诱惑比以往多得多也大得多,很容易使人浮燥起来,难以静心读书,所以战胜自己就更加重要。说到这里,可能有些同志会想,老是靠战胜自己去读书,不是太苦了吗?对此,我的看法是:人们读书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或三种境界:第一个阶段,知之。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地要求自己读点书,这个阶段读书的自觉性还不高,是需要不断战胜自己的。第二阶段,好之。从读书中尝到了甜头,逐渐地喜欢上读书了,强迫自己读书的成份越来越少,从读书中得到的欢乐越来越多。第三阶段,乐之。读书养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一种嗜好,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天不读书就觉得少了点什么,浑身不自在。读起书来如醉如痴,废寝忘食,外人看来十分辛苦,而本人则感到其乐无穷。这时就不是战胜自己拿起书了,而是经常要战胜自己放下书。总之,读书也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希望今天在座的各位朋友,将来都有发展到乐之阶段的那一天。
最后一种说法是读书不实惠。有些同志说,你讲的读书好处我承认,但那都属于精神方面的东西。现在的人都讲实惠,你看那些当大官的,有几个人真读书,只要懂厚黑学,善吹善拍,敢收敢送,就能步步高升;再看那些发大财的,有些人根本就没文化,靠坑蒙拐骗,投机钻营,照样获得了成功。所以,说到底,读书还是没有用。我认为,这些同志的话点虽然点出了一些社会现象,可却有相当的片面性。且不说当大官、发大财的是否都不读书,我们不应以偏概全;即便真有个别这样的事例,是否值得我们效仿,大家从此都不读书了呢?其实,何止现在,历史上哪朝哪代都有一些不学无术之徒,靠各种关系,因各种缘由,升官发财,鸡犬升天,也有不少将读书当作敲门砖,一当上官就再不摸书本的人物,但这些都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主流,不值得我们羡慕。为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发展特别是文化事业作出贡献的,是一些真读书人。

读书漫谈(下)
今天,主要谈读书方法。
读书须讲求方法,这个道理不言而喻。可读书方法却不好讲。因为:一、读书方法与读书目的、内容密切相关。所谓正确的或好的读书方法总是相对于特定的读书目的、内容而言的,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用到哪里都有效的方法;二、读书方法因人而异。每个人的人生经历、社会经验、文化水准、聪慧程度不同,因而所适宜的读书方法也有所不同。别人的读书方法再科学、再有效,简单地照搬过来,未必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如此说来,好象今天的课不用讲也没法讲了。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我想申明的只是,读书方法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个性色彩,不宜将其作绝对化的理解。下面将给大家介绍的,只是一些读书人(包括我自己)在阅读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书籍方面自认为比较成功的方法。摆出来的目的是供大家比较、鉴别、思考,以利同志们博采众长,最终形成比较适合于个人的最佳读书方法,而绝不是要大家盲目效仿,照抄照搬。不然的话,哪位同志听完今天的课,学了其中的一招半式,在日后实践中未收到成效,可能会抱怨了:“李某人介绍的什么破方法,一点都不管用”。一笑。
方法都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在读书方面,大家经常遇到哪些问题呢?我认为,主要问题有三个,即博与精、学与思、知与行。下面,分别谈谈。
一、关于博与精
读书目的明确后,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为达到目的,是多读一些书好呢?还是精读一两本书好?有些同志可能在想,这算什么问题,读书又多又精最好。但实际上,兼顾常常很难。因为,每个人的读书时间都是有限的,求精就难求多,多了也难求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是大家讲求方法的目的。对博与精,我的看法是:先精读,打好基础;再博览,扩大知识面;最后,再精读,以求加深理解,融会贯通,在吸收各书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系统的个人看法。
一般来说,读书贵精不贵多。因为读书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要想应用,就须精熟。哪怕只掌握了很少一点,若能用上,那也算收效。如果读书很多,但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好象什么都知道,无所不通,可到用时却一无所长,没有一样能真正拿得起来,样样通又样样稀松,那只能是徒有虚名,自欺欺人。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古人曾经打过两个比方:一是提出读书就象将军带兵一样,要有一批亲兵。领兵十万,若一样看待,平时倒看不出什么,可真到了战场上的紧要关头,人人都只顾自己活命,没有一兵一卒拼死相助,便会出现兵败如山倒的局面。所以,有经验的将领一定要培养几百名亲兵,这些人忠心耿耿,能与统帅同生死,共患难,危急时刻不惜以命相搏,舍身救主,这样就可以稳定军心,扭转战局。二是说读书犹如交朋友,要有几个挚友。有些人相交满天下,却没有几个知己好友,真遇到困难时,就可能得不到任何帮助。因此,朋友不在多,关键是要交几个能为你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铁哥们儿。我认为,这两个比喻都很形象,充分说明了读书贵精不贵多的道理。
在准备这课时,我曾向一些同志了解在读书方法方面有什么问题,大家提得最多的是:读书记不住,平时好象也看了不少书,可真到用时却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写文章、说话总是没词儿。我认为,读书后记不住有许多具体原因,但主要还是用功不够,读得不精。只是粗粗地浏览一遍,就想都记住、能用上,这怎么可能?非得是神童不可。人世间过目不忘的神童确实有,但恐怕只是极个别的,绝大多数人还是智力平平,要靠熟读强记来增强读书效果。记得我们当兵时,战士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可政治学习发起言来却都是一套一套的,不像现在有些战士,正经发言说不出几句话来。为什么?主要是那个时期强调“突出政治”,部队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政治教育,还有“天天读”雷打不动。学习的内容又很集中,不是《毛主席语录》,就是“老三篇”,几乎每个战士都能背上几段。所以,讨论发言时才不至于没有话说,一些政治名词、术语才能脱口而出。当然,这并不正常,更不能够宣扬,但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精读的效果。
精读首先要选准书,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精读。根据我的体会,初次接触某一知识领域时,最好能选读一两本公认为写得较好、有代表性的书籍。例如,学理论,一定要下功夫啃几本经典著作;学历史,应先读一套比较权威的通史或通史简编;学哲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可挑一本通用的教科书作启蒙读物;学文学,最好是读一两本编得较好的文学史,等等。精读的书一定要选好,既要能反映这一学科的概貌,又不能过于深奥。否则,读起来尽是看不懂的问题,也会索然无味,失去兴趣和信心的。如果自己选书没把握,可以向内行人或专家求教,请他们帮助推荐。对这些基本读物,一定要下功夫研读,逐章逐节,逐字逐句,务求读懂弄通。该做笔记的要认真做笔记,千万不要怕费时间。我至今还保存着当战士时做的十几本读书笔记,虽然具体内容早已过时,但正是这些扎扎实实的学习为我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精读时最好是诵读。中国的词汇很丰富,读、看、阅、览、观、诵……大概意思都差不多,可仔细分辨却有差别。古人读书特别讲究诵读,也就是读书时要默默地念出来,边念边体会,边感受,而不能只用眼睛扫描一下,明白个大概意思便满足了。为什么要诵读?因为古人写作非常讲究“文气”,即通过文字表达的提、放、断、连、疾、徐、顿、挫,形成一种气势、一种意境、一种神韵,以达到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这种“文气”,往往是作品的精华,可在字里行间却找不到,只有通过反复诵读,用心体味,你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体会到文章之美,美在何处。若只看不读,满足于了解个大意,文章中最有价值的这些东西便可能擦肩而过。从古代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常能看到一些书生读起书来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一副陶醉其中的样子,原因就在这里。不但读古文要诵读,现代的许多好文章也是有“文气”的,简单浏览和用心诵读的感觉很不一样。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诵读,有些消闲读物也不妨一目十行地随便翻翻。
对基本读物应精读到什么程度?我认为起码应做到,对全书内容要能够从总体上加以把握,对主要观点要能够充分理解消化,对基本概念要能够准确地运用。如有可能,最好能将书中的主要观点、精彩语句背下来。说到背书,一些同志可能会有不同看法,认为死记硬背是一种过时的学习方法。现在是信息时代了,知识爆炸,传媒发达,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紧着学都跟不上,哪有功夫去背书。再说,想背也背不过来呀。的确,背书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方法,我国旧式教育确有过于强调背诵的弊端。特别是旧私塾,其教育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念、背、打”。学生正式拜师后,先生拿出三(三字经)、百(百家姓)、千(千字文)、千(千家诗),告诉小孩子每个字怎么念,会念后便让学生自己去背,背不上来就打。背完了“三、百、千、千”,再背“四书五经”,背完了“四书五经”,有的还要去背诸子百家、前四史。按这种方法去教学,有些小孩子书背得滚瓜烂熟,可一句话都不理解,甚至将书上的字单个拎出来,就都不认识了。显然,这不符合注意启发、鼓励创新等现代教学思想。可话又说回来了,小时候背下来但不理解的东西,可能长大以后自然就理解了,一遇到适当场合,许多格言警句会脱口而出;而长大后所读的东西,理解方面问题不大了,记忆却发生了困难,一般能记住个大概意思就不错了,很难一字不错地复述出来。最近,我读了一套书话文丛,收有近两百位著名学者谈读书、写书、藏书的体会文章。发现许多经历过新旧两种教育的文化名人,晚年回忆自己的治学经历时,都谈到启蒙阶段死记硬背的苦恼及后来不期而至的好处。可见,不能一概地反对死记硬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年轻人还是要趁着记忆力好,多背一点有用的东西。
说起背书,一些同志可能会说,现在脑子不行了,记东西太困难了,再说何必一定要背,多读几遍不同样可以加深印象吗?对此,我的看法是:人的记忆能力确实有个体差异。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将逐渐衰退,也是自然规律。但不要忘记,记忆力是可以培养的,越是经常背点东西,记忆力就会越强。相反,总不锻炼,记忆力也要衰退。据专家研究,经过刻苦训练,人的记忆能力可以增强三到五倍。再说,要论年纪,说句不客气的话,我比在座的诸位都要年长不少,可我今年还利用三个月的早上时间,将一部《论语》背了下来。可见事在人为,非不能也,实不为也。至于不专门背而代之以多读几遍书,当然也有好处,特别是对理解有帮助。可即使全都理解了,如果不有意识地去记一点东西,真正到用的时候,搞不好仍会出现“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来”。
当然,精读的重点还是应放在理解消化上。根据我的体会,初次接触一门新知识时,要想彻底掌握、弄得很通也不容易。有时下了很大功夫,仍会感到似懂非懂。遇到这种情况,既不可轻易放过,也不要一味强攻,不妨将问题记下来,留待今后学习中继续研究。明代学者陆桴亭曾打过一个比方,说读书思考如同做饭一样,需要细火慢慢煮,功到自然成。太着急了不行,火大了饭就糊了;时断时续也不行,那样饭会不熟;只有锲而不舍,持续努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精读又要理解又要背,肯定会占用大量时间,可能有些同志会问,在一两本上下这么大的功夫值得吗?我的看法是:既然要打基础,就不能怕费功夫。将一两本书读懂记住,好象事倍功半,实际上正相反,很可能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精读头一本书时,虽然用去了十分力,但只要真正读懂了,再读同一知识领域的第二本书,可能只需八分力就够了,再往下读第三、第四、第五本,只需六分力、五分力、四分力了。所以,从总体效果上看,这还是比较经济的。相反,如果读第一本书时舍不得下功夫,没有真正读懂弄通,再往下读疑难问题会反复出现,要想读懂还要花时间,且不说读书效果受影响,从效率上来说也是不划算的。
通过精读打好基础后,便可以广泛涉猎,博览群书了。博览不仅可以使自己知识渊博,而且有助于加深对一些基本原理的理解。博和精都是我们的读书目的,而且本身也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把事先精读比作打基础,那么博览就象盖高楼。打基础固然重要,只有打好地基才能盖起高楼;可盖高楼更不可缺,如果不通过博览建起知识的大厦,下那么大功夫打基础又为了什么?没有精,就不可能博;同样,没有博也不可能精。因为人总是在比较中认识事物的,任何一个正确观点的形成都有一个过程。最初的看法大都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只有弄清了它的来龙去脉,分清了它的左邻右舍,才能得出准确、深刻的见解。所以,博览群书有助于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一句话,“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胡适语)
博览要有计划,泛读不是乱读。比较好的读书方法是: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主题,选读一批有关书籍,这样精力集中,便于思考,而且也可以将各位作者的观点相互比较,相互印证,从而增强读书效果,实现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现在,一些同志读书之所以效率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读书无计划、没目标,找到什么看什么,或者社会上有人说好,自己也赶快去找一本来翻翻。这样读书,东一榔头,西一棒棰,用的时间不少,却很难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出版社为了赚钱,大搞炒作和包装,将一些本来质量很一般的书通过媒体炒得世人皆知,纷纷扬扬。读书若赶时髦,难免要上当。所以,要想真正学到点东西,而不是武装嘴巴,添点谈资,读书就不能太滥、太杂。
在与青年朋友的交谈中,我发现一些同志虽然喜欢读书,但不大吃“正餐”,只爱吃“零食”。平时看书不少,但大都是些马路新闻、明星逸事、武侠传奇,甚至更等而下之。若只从消遣的角度看,这当然无可非议,每个人都有权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别说读闲书了,就是根本不读书,业余时间全用于打扑克、钻桌子,谁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可如果读书是为了长知识、学本领、谋发展,那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看这些东西没用。俗话说,“宁吃鲜桃一个,不嚼烂杏半筐”。读好书就如吃鲜桃,不仅有营养,受益大,而且是一种真正的享受。而毫无目的地东翻西看,就相当于吃一大堆烂杏子,味道和营养都不必说了,搞不好还会拉肚子的。
泛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专心致志,也可以随便翻翻,可以通读全书,也可以选读部分章节,应根据自己的爱好、工作的需要、可用的时间及书刊本身的优劣,灵活地加以确定。泛读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将书中的新知识融合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如果说精读的目的是建立起知识结构的主干,那么泛读就要注意往主干上添枝加叶。枝叶只有长在主干上才能存活,主干有了枝叶,进而枝繁叶茂,也才能透出勃勃的生机。那么,究竟怎么融合呢?以学习党史、军史为例。年轻时,我曾认真读过几本党史、军史教科书,对我们党和军队几十年的光辉历程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以后,我就很少成本成本地读党史、军史了,而是阅读了大量的回忆录和传记。由于有了党史、军史的系统知识,再看具体人物和事件,就能明白其历史背景,使各种历史人物、事件在头脑中联系起来,加深了对许多历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又由于有了这些具体的历史知识,头脑中的中国革命史也不再是几条干巴巴的结论,而成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如果现在让我讲党史、军史,只要稍加准备,就可以讲上半天一天,而且能讲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之所以如此,就是将精读与泛读较好地结合了。
在博览群书的同时,对新发现的一些特别有价值的好书,亦应该下功夫精读。若一时找不到这样的好书,不妨“炒炒回锅肉”,将过去研读过的书重读几遍。“好书不厌百回读”,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重读不仅可以加深记忆,而且随着个人阅历的增长,还会发现一些过去不曾意识到的内容,获得许多新的启示。我就有这方面的切身感受。如读《鲁迅全集》,八十年代初曾通读过一遍,当时就感到收获很大,印象最深的是鲁迅先生的文才,可以说拜服得五体投地。但也有一点感觉,就是先生似乎有点偏激,如反对吃中药,不主张读中国书等。去年,抽空将《鲁迅全集》重读一遍,同样是所获甚丰,但具体感受却有很大的变化。我现在最佩服的是鲁迅先生的思想和人格。联系到近些年所读过的有关鲁迅的生平传记,才开始真正理解为什么人们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称他为“中国魂”。再将鲁迅作品与近代中国其他思想家、文学家的论著作比较,进一步认识到鲁迅确实是思想深刻,高人一筹。原先读书时产生的误解,主要是未能深刻认识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当然,尽管通读了两遍《鲁迅全集》,我感到自己对鲁迅思想的理解仍远远不够。如有时间,我还想读第三遍,并认真做些笔记,写点东西。
那么,精读到什么程度才可告一段落呢?宋代著名学者朱熹曾提出过这样的标准:“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然熟读精思即晓得后,又怀疑不止如此,庶几有进。”
使书中的道理都像自己讲出来的,并且意犹未尽,还有许多话要说。读一本书若真能读到这种程度,可能就差不多了。
二、关于学与思
历代学人谈读书方法,都会讲学与思的关系,而谈起学与思,又总要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这句话确实讲得很精辟。只读书不思考,就会陷于迷惘而无所收获;但只空想而不读书,那也是非常危险的。书一定要读,但应边读边思考。只有通过思考,才能理解书中的内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引发个人思想、情感的积极变化,使书上的好东西真正变为自己的。关于这个问题,清代学者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
“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
袁枚不愧为才子,比喻得非常贴切。就像蚕吐丝、蜂酿蜜一样,思考可以帮助读者提取书中的精华,吸收书中的营养。如果一味读书而不思考,轻者毫无所获,吃得再多也都排泻出去了;重的还可能消化不良,生出食瘤。
那么,读书时应如何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钩玄提要。
钩玄提要作为一种读书方法,典出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一篇散文《进学解》。文中,韩愈在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时这样写道:“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意思是说,读记事一类的文章时,一定要作出提要;阅读说理一类的文章时,一定要探索文中的精义。说通俗一点,所谓钩玄提要,就是强调读书时一定要将书中的要点和精华提炼出来。
读书思考首先要钩玄提要,这个道理不难理解。要想读书有收获,一定得将书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找出来,然后才可能去思考,去记忆。如果不钩玄提要,读完一本书后脑海中模糊一片,感觉写得不错,却想不起来作者都讲了些什么,那还不跟没读差不多。正如清末著名人物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所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特别是读理论书籍,看完一章一节后,一定要停下来,想一想在这一部分中作者究竟讲了哪些意思,是怎样进行分析论证的,使自己跟上作者的思路,然后才好继续往下读。否则,前面的内容未消化,往下看就会越看越糊涂。
钩玄提要并不容易。要想把书中的要点和精华真正找出来,读书时就必须非常仔细,反复琢磨,真正理解和把握住作者的思路。若只是浮皮潦草地翻一下,不有意识地去思考,肯定钩提不出来。钩玄提要还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理论概括能力,要在充分理解作者原意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去粗取精,将书中的要点和精华高度地浓缩出来。人们常说,会读书的人能将厚书读薄,所谓读薄就是将书中的要点和精华提炼出来。这种逻辑思维和理论概括能力不是天生的,只要在读书实践中注意锻炼和总结,钩玄提要的本领是能够不断提高的。
至于钩玄提要的具体方法,每个人都不相同。我的习惯做法是:读书时拿一枝红蓝铅笔,发现重要的观点和精彩的词句就划出来。读过一章或一节后,停下来看看自己划上线的内容,看是否将这一部分的要点精华都概括出来了,并顺势理一下本章本节的文脉。一般的政治理论著作,逻辑性都是较强的,找出作者的主要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并不难。有些文学作品以及古人的一些著作,文、史、哲融为一体,内容也比较庞杂,条理可能不大清晰,阅读时可采用苏东坡的“八面受敌法”。即多读几遍,每次阅读只关注一个方面的内容,将书中这方面的内容概括提炼出来,其他内容哪怕再有价值也暂不去理它。这样,读几遍下来,书中的精华之处就会尽收囊中了。苏东坡的原话是:
“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读书皆作数过尽之。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凡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人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此。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
在钩玄提要的基础上,作读书笔记就比较容易了。要想增强读书效果,写读书笔记十分必要,古人就有“不动笔墨不翻书”的说法。要求读书时,“凡耳之所闻,目之所见,口之所诵,心之所得,随手抄记”。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确是经验之谈。可我发现,现在一些年轻人读书时很少动笔。原因无非两条:一是懒,二是不知道该怎么记。前者是个学习态度问题,不在这里讲了。后者属于读书方法欠缺。确实,一本书那么多内容,该记哪些,不记哪些,不入门的读书人一时搞不清楚。可钩玄提要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做笔记就是要记书中的要点和精华。不但记笔记的问题解决了,该背点什么也明白了。如果读一本书后,能够将书中的要点和精华提炼出来,摘记下来,背诵过来,我认为读书思考的第一个目的就算达到了。
(二)融会贯通。
读书思考的第二步是融会贯通。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全书内容的融会贯通。经过钩玄提要,书中每一章节讲了些什么虽然清楚了,可对全书的内容还需要从总体上加以把握。否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不可能深刻领会作者写作意图的。所以,在逐章逐节读完全书后,一定要通过思考将各章节的内容融会贯通。包括:分析全书的框架结构,找出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作者在书中着意强调的问题,比较各部分论证和写作上的优劣得失,等等。二是将本书的内容与自己原有的知识融会贯通。这一点更重要。因为从人的思维规律来看,新知识只有与原有知识建立起广泛联系,充分融合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才能在头脑中生根,真正成为个人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所谓记忆,实质上就是将新知识分门别类地储存到大脑原有的知识框架中去。
根据我的体会,要想读书后融会贯通,比较好的办法是合上书,将书中的主要内容复述一遍。因为,要想复述,你就必须从总体上把握书的内容,就需要记住书中的要点和精华。能够复述出来,说明你对该书基本理解和消化了。即便一时复述不上来,也能发现哪一部分内容自己还没有读明白或没有记住。讲一遍下来,记忆会牢固得多。不信,大家可以试试。复述时可以自言自语,但最好是有一些好朋友作为听众。因为有听众时,谈话者容易兴奋,还可以从听众的表情中感觉出自己对哪些问题讲清楚了,哪些还没讲清。复述之后,还可以谈谈自己读书的收获、感想,和朋友们一起讨论交流,互相启发,以求不断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为什么古人读书特别强调要交书友,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道理就在这里。
复述通常是讲一本书的内容,若有可能,最好是结合工作,将所看过的关于某一内容的若干本书串起来讲,其学习效果会更佳。我自己就是这么做的。近两年结合为部队讲课、备课,一段时间内集中阅读某一方面的书籍,少则十几本,多的几十本。然后将各书的内容融会贯通,分析比较,形成比较系统的看法,并下功夫将其落到文字上,写成讲课提纲。这样读书最辛苦,不仅要钻进去,切实掌握每本书的精华,还要能跳出来,根据讲课的需要,形成一个新的体系,确实非常不容易。但我感到,有了讲课的压力,读书目的更明确了,钻研精神也增强了,读书效果明显提高。虽然用时间多了一些,但学得扎实,每搞完一个专题,都可以自信地说,对这方面的知识心中有数了,有点发言权了。所以,我很赞同胡适的一句话:“发表是吸收的利器,手到是心到的法门。”
(三)质疑求解。
这是思考的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融会贯通,充分理解作者原意的基础上,就要深入思考,大胆质疑,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例如,书中的观点究竟对不对?还有哪些需要补充和完善的?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和其他人的看法有什么异同?等等。读书一定要质疑。读书收获的大小全在于读后能不能提出问题,提出并解决了多少问题。如果读完一本书提不出任何问题,那只能说明自己未真正看进去,最起码是领会得不深。读书的过程就是由无疑到有疑,由有疑再到无疑。朱熹的《朱子读书法》说得好:“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质疑要贯穿于读书的全过程。初读时,就应随时注意发现问题。读完部分章节和全书后,亦应结合钩玄提要和融会贯通,深入地想一想,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可以随手记在本子上,也可以写在书上,或者画一个问号,留待复读时作进一步的思考。对提出的问题,应力争通过读书、思考自行解决。这是有可能的。特别是读前面章节时遇到的疑惑,有时作者在书的后面已给出了答案。书中找不到答案的,经过融会贯通和深入思考,也许自己也能想明白。即便一时解决不了也不要紧,还可以请教他人或通过日后阅读其他书籍来加以解决。古代有一位学者,读书遇到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便抄成纸条,贴在墙上,日后解决了就撕下来,有了新的问题再贴上去。我认为,这倒是一个督促自己不断努力的好办法。在许多情况下,一些原来看上去很难,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随着阅历的增长,说不定哪一天就迎刃而解了。朱熹曾写过一首诗《读书有感》,专门描述这种现象:
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四)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是一个成语,典出《论语·述而》。原话是: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大意是说,教育学生,不到他想把问题搞通而还没有搞通时,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要说又说不出来时,不要去启发他;告诉他一个角,他若不能由此推知其它三个角,就不再教他了。教学生应遵循这一规律,个人读书也存在这个问题。如果读一本书,只掌握了书上写明的内容,那收获是十分有限的。只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此联想到书上没有写的一些问题,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那才算是真正读懂读通了。过去人们常说,会读书的人不但能把厚书读薄,而且还要能将薄书读厚。所谓将书读厚,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观点,显然要比质疑求解又高一个层次。它要求读者看书时大脑高度兴奋,能够跳出本书的范围,广征博引,浮想连翩,在知识的海洋中恣意遨游,不断寻找真正的宝藏。显然,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没有想象力和创造性,很难做到这一点。可恰恰这又是最有价值的。因为,书上的东西写得再好也是别人的,只有读书观感才真正属于自己。前一时期,一些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毛泽东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书时作的批注。看看这些批注,才能明白什么叫真正的会读书,什么是读书的高层次。我自己也有这方面的切身感受,读书若真读进去后,思想会特别活跃,不时产生一些极富创意的想法,连自己都很得意,对日后的学习工作也很有帮助。事后回想,真不知道这些好想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既然读书时的个人观感这么宝贵,自然应想办法将其保存下来。特别是读书时无意中产生的“思想火花”,更是稍纵即逝,当时若不赶紧记下来,很快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再怎么想也找不出来了。所以,读书还是应强调做好笔记。记个人读后感也有两种形式:一是作眉批,随手记在书中相应的地方。其好处是方便,不用另备笔墨。问题是现代装钉的书空白处有限,观感多了可能会写不下。二是另找一个本子记个人读书心得,这样想写多长便可以写多长了。如果一本书读后确实感触颇多,有许多话想说,还可以写读书札记。这种文体不像读书心得,不需要考虑文章的总体框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结构上虽然松散,可内容却很充实。作为读书的收获,既可供今后读书、写作时翻阅,也可拿出去发表揪若确有价值的话。现在书店里经常能见到一些学者的读书札记,应该说绝大多数都相当不错,读起来真是“沉浸浓郁,含英咀华”。
三、关于知与行
知与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关于二者的关系,历代学者作过许多精辟的阐述。有的主张知难行易,有的认为知易行难,有的提出知先行后,有的强调知在行中,都讲得头头是道,引人入胜。不过,今天我在这里提出知与行问题,并不是打算向大家介绍中国古代哲学史,而是想借用这一对概念,来阐述读书求知与使用的关系,讲一讲读书时应如何联系实际,学用结合,使书中的精华真正进入思想,进入工作,达到改造主观世界,增强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目的。
每个同志读书都希望有所得,有所多得,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正确处理读书中知与行的关系。如果把知理解为通过读书获取知识,将行理解为知识获取后的实际应用,显然,行比知更重要。这首先是因为读书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检验一个人的读书效果,不仅要看他掌握了多少知识,更重要是看他会用不会用。如果一个人读了不少书,掌握了一些知识,可就是不会用或用不好,那肯定不能说他会读书。其次,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行也是获得真知、深知的必要途径。因为,毕竟实际生活才是知识学问的根本来源,书本上的东西不过是实际生活的反映和记录而已。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才能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宋代大诗人陆游提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处理不好知行关系的大有人在。其主要表现为读书后不会用,却自认为懂得很多,总爱拿书本知识来裁判生活,把书本上的一些原则、信条原封不动地照搬到实际工作中,结果屡屡碰壁,甚至碰得头破血流。这样的人,说轻些是书呆子,严重的会发展为教条主义。本世纪以来,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吃教条主义的亏太多了,教训太深了。因此,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正确处理知行关系,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问题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并将理论联系实际上升为党的三大作风之一。特别是毛泽东,他一生读了很多书,堪称大学问家,可最瞧不起的就是书呆子。他反复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明确提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他坚决反对读死书,死读书,认为那样会越读越蠢。毛泽东关于学习和读书问题的教导,大家都比较熟悉,我就不多讲了。
孟子有一句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讲得很有哲理。大到确定革命和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小到日常生活的微言末行,都存在这个问题。人不读书是不行的,读书后一点不信,全然排斥,肯定一无所得。可如果读书后不加分析,盲信盲从,全盘照搬,那更是要不得。有人曾把这种读书态度描述为跪着读书,比喻得非常形象。关于这个问题,鲁迅先生在《读书杂谈》一文中曾引用过一个来自印度的寓言。说一个老翁和一个孩子用一匹驴子驮着货物出去卖,货卖完后,孩子骑驴回来,老翁跟着走。但路人责备了,说这孩子真不懂事,让老年人徒步走;他们听后更换了一下位置,可旁人又说老人,怎么能自己骑驴让孩子走;老人忙将孩子也抱上鞍来,可后来看见的人又说,太残酷了,俩人骑一头驴;于是都下来,走了不久,又有人笑他们了,说真是呆子,空着现成的驴子不骑。最后,老人对孩子叹息道,看来我们只剩一个办法了,那就是抬着驴子走。鲁迅先生在讲完这个故事后说:“无论读,无论做,倘若旁征博访,结果是往往会弄到抬驴子走的。”可见,正确的读书态度是,对书上的东西既信又不信,始终持一种分析的眼光,既要看它本身讲得是否有道理,更要看其在实践中能否行得通。也就是说,要在行的过程中消化知、检验知、巩固知。
读书贵知更贵行,但对行却不宜作片面理解,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方面的教训也是有的。例如,“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曾提出过一个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二十二字方针”,即“要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杆见影”,在当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且不说林彪鼓吹这一套东西的政治目的,从读书方法上讲,它也是十分片面的,要不得的。特别是所谓立杆见影,强调读书后马上就用,并且要立刻见到成效,更是荒谬至极。因为读书学到的东西,有些马上能用,有些则进入思想,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要求读书后立杆见影,不符合人的认识和行为规律,也根本做不到。我经历过那个荒唐的时代,对林彪鼓吹的这一套实用主义的读书方法,可以说是深受其害。
那时,全国上下大“革”文化的命,社会上什么书都见不到了,只有毛主席著作可读,而且主要是毛主席语录,基本上是人手一册。遇到问题便从语录中找相应的段落,读完后马上照着做,这叫作“红宝书,随身带,遇到问题学起来。”读完了要用,用了以后还要讲。当时最时兴开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讲用会,都是讲带着哪个问题学了哪篇文章的哪一段,学完后怎么用的,马上见到什么成效,形成了一种套路。就这样全党全军全国上下折腾了好几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一点没学到,反而越学人越傻,以至在庐山会议上,党的许多高层领导都上了陈伯达一类政治骗子的当。
在此之后,毛泽东号召全党要认真读马列原著,彻底批判林彪鼓吹的实用主义学习方法。应该说当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林彪这一套的消极影响却远没有肃清,所以后来才出现了“两个凡是”的错误。直到小平同志重新工作后,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组织全党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个问题才得到了较好的解决。由此可见,在知行关系上,应该反对两种倾向,既要反对教条主义,理论脱离实际,又要反对实用主义,把读书学习和应用简单化、庸俗化。
读书后不用不行,太实用了也不行。那么,应该怎样理解和把握读书中的知行关系呢?我的看法是:读书的应用(也就是行)可分为递进的三个层次,各个层次的知行关系是不一样的。第一个层次是知识的吸收。读书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求知,通过读书,原先不知道的事情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道理如今明白了,这就是收获。掌握了知识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实践,因而其知行关系也比较简单。例如,通过读史书,我们可以增长许多历史知识,以后在与朋友的交谈中,当谈到某一段历史时,自己大概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不至于懵懵懂懂,这就是一种应用。如果在工作实践中,能够恰当地引用这些历史知识,说明一些道理,给他人以启示,那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用得就比较好了。再比如写文章,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法、修词知识,熟悉常用的行文格式。如果你不懂这些知识,文章肯定写不好,搞不好还会闹笑话。而读一两本有关写作的教材或书籍后,便可了解写作的基本知识,掌握写作的一般规律,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也属于知识的吸收和应用。显然,这个层次上的读书应用比较简单,勿须多讲。
读书应用的第二个层次是能力的提高。能力建立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力的提高比简单地吸收知识更重要。我们读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加强读书后的实践和思考。仍以写作为例。有关写作的书籍告诉我们许多写作常识,这些知识很重要,但光有这些写作知识还不行,还必须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否则,你就是把一本写作教程全背下来,仍然写不出文章来。而要提高写作能力,关键是要将写作知识运用于实践,多写多练,并且在写作实践中反复体验和总结。不多写不行,写完后不认真总结也不行,凡是能写点东西的同志,大都是在多写多总结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
读史书同样有一个提高能力的问题。古代学者谈读史,一贯主张既要了解史实,更要增长史识。所谓史识简单地说就是对历史问题的正确认识。它来源于丰富的历史知识,又明显高于具体的历史知识,其实质是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增长了史识,我们就能够正确地认识历史,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就能够提高我们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从而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相反,如果读史书不注意增长史识,只是记住了一大堆具体的人物、事件,那就是丢了西瓜,拣了芝麻,没有达到读史的真正目的。过去,人们常把那些读了不少书,掌握了大量知识。可就是不会用的读书人戏称为“书簏”,说他们知识渊博得就像百科全书一样,无论你问什么都难不倒,可就是没有多少自己的见解,头脑中装的都是书上的东西。所以,这样的人再博学,也不过是装书的柜子,会说话的“两脚书簏”。而要增长史识,读书时就必须深入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钻进去,跳出去,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概括出一些东西来。心有所得后,还必须自觉地将其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其是否正确。显然,这比简单地吸收和运用一些历史知识要困难得多,也重要得多。
读书应用的第三个层次是素质的培养。现代教育理论特别强调素质培养,无论是正规教育还是继续教育,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把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作为主要目标。那么,什么是素质?素质有许多定义,比较公认的看法是:素质是人们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从定义上看,素质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了知识和能力,但其核心却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是使知识和技能发挥作用的东西。也有人说,所谓素质就是在所学的知识淡忘后、掌握的技能生疏后剩下的东西。显然,它比知识、能力更重要。现实生活中有无数事例能够证明这一观点。例如,有些人学历很高,也很能干,可就是不好好工作,聪明用不到正地方。或者顺利情况下表现还可以,却经不起挫折,遇到点困难就打退堂鼓。这样的人哪个单位都不欢迎,其个人发展也会一事无成。
读书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人的素质,它包括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提高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学会与人相处,合作共事等。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读书改造主观世界,好像比较空洞,难以把握,实际上它处处存在,非常现实,又非常重要。仍以写作和读史为例。有些人很会写文章,掌握了写作所需要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也有很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可就是写不出好文章来。为什么?就是因为没有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感。俗话说“文如其人”,做人做不好,作文也很难作好。例如鲁迅和周作人兄弟,论文采,论知识,周作人都不在鲁迅之下,他写的一些散文也是很美的。鲁迅先生曾对斯诺说,中国近代作家中,散文写得最好的要数周作人。可读过周作人的书后,却总让人感到缺一点什么。再读鲁迅的书,你就能发现周作人的文章缺的是深刻的思想和人格的魅力,而这些恰恰是好文章最核心的东西。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指导儿子学作诗时说:“汝欲学作诗,功夫在诗外”,讲的也是这个意思。读史也是一样,它能使人聪明睿智,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预见事情的变化进程。可认识是一回事,正确地行动又是另一回事。
历史上确实有不少聪明人,善恶是非都明白,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也很清楚,可就是私心重,骨头软,遇事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关键时刻不敢挺身而出,不敢说真话,结果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文化大革命”中的某些文化名人。这样的人读历史书并不少,历史知识相当丰富,对一些问题也不乏真知灼见,可你能说他们真懂历史吗?
怎样读书才能提高自身素质?我认为,最重要是读书时把自己摆进去,做到切己体察。切己体察是朱熹二十四字读书法中的第四条,意思是说读书时要紧密联系自己的知识、经验去领会书中的道理,用朱熹自己的话说就是,“将自个己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己为一”。通过切己体察,在深刻理解书中的内容的基础上,可以促成个人思想情感的积极变化,达到净化精神世界,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相反,如果读书时不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总像旁观者一样,书是书,我是我,读归读,做归做,那就只能有寻章摘句一类的收获。
古人读书十分强调切己体察,有人曾写过一首关于读书方法的诗:
“读书切戒在荒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自家主宰常精健,逐外精神徒损伤。
寄语同游二三子,莫将言语坏天常。”
意思是说,读书时不能荒荒忙忙,急于求成,要静下心来仔细体味书中的道理。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搞不懂不要紧,可以暂时放过,因为今后还可以继续学习。可涉及到个人思想修养的问题却应格外认真,一丝不苟。读书应追求自己思想境界的提高,如果不联系个人思想实际,只是单纯地去追求知识,那就是舍本求末,搞不好还会影响自己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我认为,这首诗讲得挺有道理。它的中心意思就是读书要真正进入思想,而不能只是武装嘴巴。否则,有时还不如不读书。历史上读书不少可越读心越坏的大有人在,一些文人说一套,做一套,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在关键时刻的表现,还远不如一些不识字的老百姓,以至“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为什么?就是因为读书时没有切己体察,没有把自己真正摆进去,引起思想感情的积极变化,而是把读书当作升官发财的“敲门砖”,甚至还从书中吸取一些糟粕,一些坏招,当然也就越读人越坏。
读书时怎么将自己摆进去?清代学者周永年编撰的《先正读书诀》中有一段描述:“大抵看史见治则以为治,见乱则以为乱,见一事止知一事,何耶?观史如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智识亦可以高,方为有益。”这段话讲得非常好。观史如在其中,想一想自己若是历史舞台上的一个人物,在利害关头会如何表现,进而检验个人的人品和学识。在座的哪些同志能做到这一点?恐怕不很多吧。相当多的同志读史还是偏重于看故事,瞧那些历史人物明争暗斗、打来打去的挺好玩。读史看热闹,虽然也有收获,但比起把自己摆进去的读书,其长进肯定会小得多。
切己体察,把自己摆进去读书,就要注意将书中的内容与个人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这是我们读书求知的思想基础。人的阅历不同,对同一本书的理解就不同。生活经验越丰富,越能领略书中的真谛。特别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和人的社会经验的关系更密切,所以,阅读这方面的书籍,一定要注意联系个人的生活经验。一方面,要结合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体验,去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要自觉地运用书上揭示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和对实际经验的总结。古人有成长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提法,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不是两件事、两个过程,必须紧密结合,同时进行。要读书,实践,总结;再读书,再实践,再总结,使读书和生活融为一体,使所读之书真正进入思想,进入工作,进入生活。
切己体察,把自己摆进去读书,要注意个人思想感情的投入。有些人读书,读到开心之处会哈哈大笑,读到伤心之处会潸然泪下,读到悲壮之处会仰天长叹,读到精彩之处会拍案叫绝。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说明他读书是真正读进去了,引起了个人情感上的强烈变化。正是在这种变化中,其精神境界得到净化和提升。我自己就有这样的经历,在读一些好书时,常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情况,心情随书中人物的命运起伏而变化,有时读着读着眼泪就出来了,根本控制不住。合上书后,恨不得大叫几声,发泄一下。这样读书,过后印象非常深,能明显感觉到个人的思想感情在起变化。有些同志读书过于冷静,始终进入不了情况,无论读什么都是一副冷石心肠,再动人的情节也无法将其打动,这就很难有思想情感上的收获。所以,带着感情读书,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读书方法。
切己体察,把自己摆进去读书,就不能满足于“知道”,而要力争“体道”。这里的道是指做人做事的一些基本道理,通过读书了解这些道理是比较容易的,但却远远不够。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之所以犯错误,走邪路,并不是因为不懂道理,分不清是非善恶,而是他们从一己私利考虑,不照道理去做。所以,光“知道”是不够的,还必须“体道”,即从内心真正接受这些道理,切实愿意照着去做,即便为此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如果说“知道”是提高道德认识,那么,“体道”就是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而要“体道”,关键又在对认准了的东西,要切实去做,“知一字,行一字,知一句,行一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书要联系实际,改造思想,落实行动。
总之,读书的应用分三个层次,层次越高越需要知行统一,做到统一也越不容易。到了最高层次,知行统一实质上已成为读书和做人的统一。对书中揭示的人生道理,一旦认准就不折不扣照着去做,既是读书的方法,也是做人的态度。真正懂得了这一点,才算从根本上掌握了读书方法;切实做到了这一点,才是一名名符其实的读书人。
关于读书方法,我要讲的就这么多了。最后,再强调一下,读书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别人的方法再好,再成功,也不宜简单地模仿和照搬。要想学会读书,关键还要靠在读书实践中注意总结自己的点滴经验,不断改进读书方法。我今天的讲课,只是想为大家的总结提供一点启发和帮助,不知这个目的达到了没有。